古詩(小兒垂釣)詩意!
【譯文】一個蓬頭小孩學著大人釣魚,側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叢中。聽到有過路的人問浮連忙遠遠地招了招手,害怕驚動了魚不敢回應路人。
古詩《小兒垂釣》的詩意是什麼?
譯文:
一個蓬頭發蓬亂、麵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原文:
《小兒垂釣》
唐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譯文:
一個蓬頭發蓬亂、麵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賞析: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頭”寫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頑皮,天真可愛。“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比較少,因而顯得可貴。這首七絕寫小兒垂釣別有情趣。詩中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就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 此詩不失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描寫兒童的佳作。
古詩《小兒垂釣》的詩意是什麼?
《小兒垂釣》是唐代詩人胡令能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描寫一個小孩子在水邊聚精會神釣魚的情景,通過典型細節的描寫,極其傳神地再現了兒童那種認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前兩句雖然著重寫小兒的體態,但“側坐”與“莓苔”又不是單純的描景之筆;後兩句雖然著重寫小兒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繪動作的生動的筆墨。全詩從形神兩方麵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垂釣小兒的形象,言辭流暢,清新活潑,寥寥數語便繪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圖畫,不失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描寫兒童的佳作。
小兒垂釣
唐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創作背景〕
《小兒垂釣》是胡令能到農村去尋找一個朋友,向釣魚兒童問路後所作
〔作者簡介〕
胡令能(785-826年),唐詩人,隱居圃田(河南中牟縣)。唐貞元、元和時期人。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他的詩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濃,現僅存七絕4首。唐貞元、元和時期人。莆田隱者,唐詩人少為負局鎪釘之業。夢人剖其腹,以一卷書內之,遂能吟詠,遠近號為胡釘鉸。詩四首,皆寫得十分生動傳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贈之詩作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m.gushiwen.org]
《池上》、《小兒垂釣》的詩意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麼掩藏蹤跡,水麵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池上》
池 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①藏蹤跡,浮萍②一道開。
【注釋】①解:知道。②浮萍:池塘裏的水草。
【譯文】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麼掩藏蹤跡,水麵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助讀】這首詩寫出了小孩的貪玩和天真。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詩文解釋】
一個蓬頭小孩學著大人釣魚,側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叢中。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連忙遠遠地招了招手,害怕驚動了魚不敢大聲答話
用小兒垂釣 詩意寫一段話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一個頭發亂蓬蓬的小孩學著大人釣魚,側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叢中.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連忙遠遠地招了招手卻不回答,害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小兒垂釣>>的詩意是什麼?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詩文解釋】
一個蓬頭小孩學著大人釣魚,側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叢中。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連忙遠遠地招了招手,害怕驚動了魚不敢大聲答話。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古詩(小兒垂釣)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