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文言文意思
令 líng
動詞義:
1、聽從。後作“聆”。
故古之聖王,審順其天而以行欲,則民無不令矣。——《呂氏春秋》
名詞義:
1、通“鴒”。
脊令在源,兄弟急難。——《詩·小雅·常棣》。按:脊令即鶺鴒。
語氣詞義:
令,設辭也。——《助字辨略》
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史記·張釋之馮唐傳》
令 lìng
名詞義:
1、命令;法令。
臣下罔攸稟令。——《書·說命上》
犯令陵政則杜之。——《周禮·夏官·大司馬》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戰國策·齊策》
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史記·屈原列傳》
2、時令;季節。
群葩當令時。——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3、酒令。飲酒時做的可分輸贏的遊戲。
今日也行一個令才有意思。——《紅樓夢》
4、詞調、曲調名,即“小令”,又稱“令曲”,一般字少調短,如詞中的《十六字令》,元曲中的《叨叨令》之類。
詞之難於令曲,如詩之難於絕句,不過十數句,一句一字閉不得。——張炎《詞源·令曲》
5、官名。
卜皮為縣令。——《韓非子·內儲說上》
6、中國古代政府某部門或機構的長官。如尚書令;大司農令;郎中令;令史。
7、縣一級的行政長官。
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 褚少孫《西門豹治鄴》
海令為母壽。—— 清· 張廷玉《明史》
刺史守令。——清· 周容《芋老人傳》
守令皆不在。——《史記·陳涉世家》
華陰令欲媚上官。——《聊齋誌異·促織》
8、名聲。
飾小語以幹縣(懸)令。——《莊子》
9、通“鴒”。鶺鴒。鳥名,大如鷃雀。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詩·小雅·常棣》
動詞義:
1、使;讓。
令五人保其首領。——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形容詞義:
1、美善。
巧言令色。——《論語·學而》。集解:“令色,善其顏色。”
何憂令名不彰。(令名不彰,好的名聲不會顯揚。)——《世說新語·自新》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吉祥;吉利。
3、你的——尊稱他人的親屬。
豈合令郎君。——《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連詞義:
1、假使;假設。
藉第令毋斬,戌死者固十六七矣。——《史記·陳涉世家》
令 在文言文中有什麼意思
①<動>命令;下令。《垓下之戰》:“乃~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
②<動>使;讓。《活板》:“每字為一印,火燒~堅。”
③<名>法令;命令。《屈原列傳》:“王使屈平為~,眾莫不知。”
④<名>官名。⒈中央機構的主管官員。如“尚書令”、“太史令”等。⒉縣的最高長官。《陳涉世家》:“陳守~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
⑤<名>時令;時節。《芙蕖》:“群葩當~時,隻在花開之數日。”
⑥<形>好;善。《周處》:“何患~名不彰邪?”
⑦<連>表示假設,相當於“假使”、“假若”。《五人墓碑記》:“~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
⑧<形>對別人親屬的敬稱。《孔雀東南飛》:“不堪吏人婦,豈合~郎君?”《嚴監生和嚴貢生》:“多虧~弟看的破,息下來了。”
令是什麼意思,文言文
[ líng ]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b.複姓。
[ lìng ]
1.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命~。法~。朝(zhāo)~夕改。
2.古代官名:縣~。~尹。尚書~。
3.使,使得:~人興奮。
4.時節:時~。節~。
5.美好,善:~名。~辰。~聞(好名聲)。
6.敬辭,用於對方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尊。~堂。~嶽。~郎。~愛。
7.短的詞調(diào),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於詞調、曲調名):小~。如夢~。
現代漢語還有
[ lǐng ]
量詞,印刷用的原張平版紙五百張為一令。
若無令徳中令的古文含義
若無令徳中令
令德lìng dé
美德。賢者。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左傳.襄公十九年:「夫銘,天子令德,諸侯言時計功,大夫稱伐。」
發布號令的人,有德行、論功行賞,不埋沒人才。
若無令徳中令可以理解為:“倘若,沒有賢德的大王發出的指令,此事絕沒有取勝的可能。”
其令健者 課外文言文翻譯
出自《蔣堂侍郎》,“其令”意思就是“那他的縣令”。“健者”古指有雄才大略的人。
【原文】
蔣堂,字希魯,號遂翁,宜興人.蔣堂侍郎為淮南轉運使日,屬縣例致賀冬至書,皆投書即還.有一縣令使人,獨不肯去,須責回書;左右諭之皆不聽,以至嗬逐亦不去,曰:“寧得罪;不得書,不敢回邑.”時蘇子美在坐,頗駭怪,曰:“皂隸如此野很,其令可知.”蔣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為一簡答之,方去.子美歸吳中月餘,得蔣書曰:“縣令果健者.”遂為之延譽,後卒為名臣.或雲乃天章閣待製杜杞也.
【注釋】
蔣堂:字希魯,號遂翁,宋常州宜興(今江蘇宜興)人,進士出身,曆任知縣、通判、知州等職,後又任江南東路、淮南轉運使和禮部侍郎等.
例:依照慣例.
賀冬至書:下級官員向上級祝賀冬至節的書信.
責:索取,要求.
邑:都城,城市,這裏指縣.
蘇子美:即蘇舜欽,字子美,宋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人,景祐元年進士,召為集賢校理,監進奏院,後因遭權勢忌恨被貶逐,退居蘇州.蘇舜欽精於文書法,尤其擅長散文,有《蘇學士文集》.
皂隸:差役,後專指衙門裏的差役.
野很:頂真,倔強,文中指不聽人勸告.
健者:古指有雄才大略的人.
簡:書信,這裏指回信.
吳中:蘇州.
延譽:傳揚美名.
杜杞:人名,字偉長,曾知慶州.
【譯文】
蔣堂,字希魯,號遂翁,宜興人.蔣堂侍郎為淮南轉運使時,每年冬至節日,所屬各縣照例送賀信表示祝賀,都是送信的人放下賀信即返回.獨有一位縣令所派的人不肯隨即離去,要求必須有轉運使的回信;轉運使身邊的人勸他走,他都不聽,以致嗬斥驅逐也不走,還說:“寧可得罪,拿不到回信不敢回縣裏去.”當時蘇子美在座,甚為吃驚,覺得奇怪,就說:“這做仆從的都如此蠻橫無理,那縣令可想而知.”蔣說:“恐怕不是這樣.這縣令必是一位強幹的人,能如此使人不敢怠慢他的命令.”於是就寫了一片紙作為答書,那吏人才離去.子美回到吳中一個多月,收到蔣的信說:“那縣令果然是一位強幹的人.”於是為他傳播名譽,後來終於成為名臣.或說這位縣令就是後來的天章閣待製杜杞.
讓字的文言文怎麼說
讓有很多意思啊
比如“讓我來”文言中可以使用“俾”“使”“令”
還有“謙讓”的讓在文言中就是本來的意思啊,禪讓,辭讓
令在文言文中是派遣的意思的句子
令五人保其首領。——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希望可以幫到你!
文言文申號令的意思
號令:號和令,聯合組成。可以是動詞,命令的意思;也可以是名詞,指號令的內容。在“申號令”中,號令顯然是名詞。
這裏的“申”,是動詞表達、發布的意思。也可是再次強調。
申號令:發布號令。或再次強調之前的命令。
要文言文《利令智昏》的翻譯
原文
齊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見人操金,攫而奪之。吏搏而束縛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對曰:"取金之時,徒見金,不見人。"
翻譯
利:私利。
令:使。
智:理智。
昏:昏亂。
清旦:清晨。
鬻:賣。
攫:抓,奪。
耳:而已。
被:通“披”,穿戴
子:你
殊:完全
徒:隻
金:黃金
齊: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在今山東一帶。
所:地方,處所。
束縛:捆綁。
焉:代詞,這裏。
對:回答
而:表修飾
翻譯
齊國有個想得到金子的人。大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賣金子的地方去,見到有個人手中拿著金子,就一把搶奪過來。 官吏把他逮住捆綁起來,問他道:"人都在這兒,你就搶人家的金子,是什麼原因?" 那人回答官吏說:"拿金子時,我隻看到金子,根本就沒看到人。"
寓意
一個人如果唯利是圖,利欲熏心,往往會喪失理性,做出愚蠢的事來.而古人說“淡泊明誌”“無欲則剛”才是正確的處世態度。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
文言文裏的令雞獵兔是什麼意思
你說的應該是 文言文《擲鳧獵兔》
趙國因為馬服君(趙括之父趙奢)的威名,提拔他的兒子趙括做將軍來率軍抗擊秦軍,而當時(秦軍統帥)是武安君白起,(結果)一仗(下來),趙軍大敗,秦軍活捉了趙括,坑埋了40萬趙軍俘虜,趙國都城邯鄲差一點兒被攻破。
艾子聽了後就說:從前,有一個人要去打獵,可是他不認得鷹隼,買了一隻鴨子,就到野外去了。一隻兔子突然竄出來,他立即扔出鴨子,要它去追捕。鴨子飛不起來,跌到地上。他抓起來再一次扔出去,鴨子還是跌到地上。這樣重複了三次以上,鴨子忽然從地上站起來,蹣跚著走到獵人麵前像人那樣對獵人說:"我是一隻鴨子呀,被人殺了吃肉,才是我的本分,為什麼非要讓我承受被亂扔的痛苦呢?"那個人說:"我當你是隻鷹隼,可以追捕兔子,沒想到你竟是隻鴨子呀!"鴨子笑著舉起腳掌給主人看,說,"你看我這樣的腳掌,能夠抓到兔子嗎?"
形>連>形>名>名>名>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