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相伯行書四言聯紙本69對聯署年:1931年釋文:裂破古今,橫行天下.款識
馬相伯(1840-1939) ? 行書四言聯
紙本 ? ?對聯
署年:1931年
釋文:裂破古今,橫行天下。
款識:華封九二老人相伯。
鈐印:馬良之印、相伯長壽、羞輿黃雀群、安心恬蕩,棲誌浮雲
尺寸:144×37cm×2
石對聯值錢嗎
ly on both sides of Chengjiang. Afte
《中國名家對聯大全》
中華國學精粹典藏
《名家對聯》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蔡鍔聯集
蔡元培聯集
曹雪芹聯集
陳獨秀聯集
程滄波聯集
戴季陶聯集
**聯集
董其昌聯集
樊增祥聯集
範當世聯集
傅山聯集
高燮聯集
葛健豪聯集
顧複初聯集
顧文彬聯集
郭沫若聯集⑴
郭沫若聯集⑵
郭嵩燾聯集
韓紫石聯集
洪亮吉聯集
洪秀全聯集
胡漢民聯集
胡君複聯集
胡林翼聯集
胡適聯集
黃敬臨聯集
黃克誠聯集
黃乃裳聯集
黃人聯集
黃體芳聯集
黃庭堅聯集
黃興聯集
黃炎培聯集
黃遵憲聯集
賈景德聯集
**聯集
蔣士銓聯集
解縉聯集
金武祥聯集
金埴聯集
康熙聯集
康有為聯集
黎元洪聯集
梁鼎芬聯集
梁寒操聯集
梁啟超聯集
梁同書聯集
梁章钜聯集
林散之聯集
林紓聯集
林思進聯集
林則徐聯集
柳亞子聯集
魯迅聯集
羅惇曧聯集
駱成驤聯集
孟森聯集
彭玉麟聯集
彭元瑞聯集
彭作楨聯集
錢玄同聯集
乾隆聯集⑴
乾隆聯集⑵
乾隆聯集⑶
薩鎮冰聯集
盛宣懷聯集
譚嗣同聯集
譚延闓聯集
唐達聯集
唐寅聯集
陶澍聯集
陶行知聯集
汪炳璈聯集
魏傳統聯集
魏源聯集
翁方綱聯集
翁同龢聯集
夏丐尊聯集
蕭嫻聯集
謝覺哉聯集
謝青堂聯集
謝無量聯集
謝俠遜聯集
熊希齡聯集
徐悲鴻聯集
徐淮生聯集
徐琪聯集
徐世昌聯集
徐樹錚聯集
徐渭聯集
續範亭聯集
薛時雨聯集
閻錫山聯集
易順鼎聯集
雍正聯集
俞平伯聯集
俞樾聯集⑴
俞樾聯集⑵
虞愚聯集
鬱達夫聯集
袁嘉穀聯集
袁嘉謨聯集
袁克文聯集
袁枚聯集
袁少枚聯集
袁世凱聯集
臧克家聯集
曾國藩聯集
章炳麟聯集
章士釗聯集
趙藩聯集
趙孟頫聯集
趙樸初聯集
趙熙聯集
趙翼聯集
趙曾望聯集
趙之謙聯集
鄭燮聯集⑴
鄭燮聯集⑵
鄭逸梅聯集
鄭煜卿聯集
鍾雲舫聯集
**聯集
周延俊聯集
周作人聯集
祝枝山聯集
左宗棠聯集
莊蘊寬聯集
朱祖謀聯集
朱熹聯集
朱青長聯集
朱珔聯集
**聯集
張之洞聯集
張元濟聯集
張學良聯集
張謇聯集
張佛千聯集
張岱聯集
張大千聯集
張愛萍聯集
餘應鬆聯集
於右任聯集
由雲龍聯集
伊秉綬聯集
葉紫聯集
葉聖陶聯集
**聯集
楊慎聯集
楊圻聯集
楊度聯集
嚴複聯集
嚴保庸聯集
吳鼒聯集
吳稚暉聯集
吳芝瑛聯集
吳鎮聯集
吳玉章聯集
吳獬聯集
吳熙載聯集
吳熙聯集
吳汝綸聯集
吳佩孚聯集
吳可讀聯集
吳恭亨聯集
吳昌碩聯集
吳步韓聯集
王蘊章聯集
王文治聯集
王闓運聯集
王國維聯集
王夫之聯集
田金楠聯集
田漢聯集
湯壽潛聯集
湯化龍聯集
孫中山聯集
孫髯聯集
蘇軾聯集
宋湘聯集
宋慶齡聯集
宋教仁聯集
史可法聯集
石達開聯集
沈周聯集
沈鈞儒聯集
沈葆楨聯集
邵力子聯集
阮元聯集
丘逢甲聯集
齊彥槐聯集
祁雋藻聯集
**聯集
馬蕭蕭聯集
馬相伯聯集
馬君武聯集
駱成鑲聯集
陸潤庠聯集
劉宗烈聯集
劉墉聯集
劉鹹滎聯集
劉樹屏聯集
劉師亮聯集
劉銘傳聯集
劉海粟聯集
劉鳳誥聯集
劉爾炘聯集
劉大白聯集
李漁聯集
李彥章聯集
李烈鈞聯集
李濟深聯集
李篁仙聯集
李鴻章聯集
李東陽聯集
李調元聯集
李慈銘聯集
老舍聯集
江峰青聯集
紀昀聯集
何應欽聯集
何栻聯集
何紹基聯集
何淡如聯集
伏嘉謨聯集
馮玉祥聯集
馮煦聯集
豐子愷聯集
方地山聯集
鄧廷楨聯集
鄧石如聯集
陳重慶聯集
陳鍾祥聯集
陳垣聯集
陳寅恪聯集
陳毅聯集
陳三立聯集
陳銘樞聯集
陳立夫聯集
陳荊聯集
陳逢元聯集
陳從周聯集
陳誠聯集
陳寶琛聯集
畢沅聯集
包天笑聯集
白雉山聯集
**的一些對聯
1.於右任曾給**寫對聯,推薦舉杜聿明進黃埔。於右任先生鋪紙揮毫,當場撰寫了一副對聯:“登高望遠海,立馬定中原。”於先生解釋說:這副對聯暗含著兩條革命口號。上聯“登高望遠海”,指打倒帝國主義;下聯“立馬定中原”,指打倒賣國軍閥。吩咐杜聿明帶在身上,到黃埔找校長**作為介紹信遞交。
2.張學良給**寫挽聯。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讎仇。
3.在中國近代社會曾流傳一種說法“穀門三中委”、“宋家三姐妹”,**也曾給穀氏寫有一幅對聯:“一門三中委、天下第一家”。所謂穀氏,即穀正倫、穀正綱、穀正鼎。目前,穀氏子女分布在美國及台灣。
廣西風景名勝對聯大全
廣西風景名勝對聯大全
秀出城南號寶華;
翠華深處納僧家。
★ 南寧寶華山應天寺,位於城郊橫縣附近,相傳西漢時山頂有紫氣衝天,故名寶華山,建於唐。據傳明建文帝被朱棣奪位後,曾逃匿於此,“萬山之一”匾額為建文帝手書
有雨雲生石;
無風葉滿山。
★ 南寧南湖盆景園,位於市南一裏,竣於唐代
教思追大雅,欣此日橫;
經篋鼓共歌,樂職布中。
★ 南寧敷文書院,明理學家王陽明創建,政餘在此講學
七萬人相慶更生,計農桑、教化、兵防,名世允推儒作將;
十五卷共遵遺集,兼道學、文章、經濟,此邦尤願士希賢。
★ 李蘭卿題南寧敷文書院。 希賢:指希望達到賢人的境界
庭前草色,檻外山光,須知我輩能豪,不在雕梁畫棟;
牆及半肩,窗開四麵,願與吾民相見,常如白日青天。
★ 南寧臬台署
亭前古井長留,激濁揚清,澹泊要明廉使誌;
窗外孤峰峙立,居高臨下,傴僂須識老人心。
★ 南寧臬台署。 傴僂:恭敬從命
山水來歸,黃蕉丹荔;
春秋報事,福我壽民。
★ 楊翰書集韓愈句題柳州柳侯祠,位於柳侯公園內,是紀念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的建築物。唐長慶元年建於羅池邊,名羅池廟,宋徽宗追封柳宗元為文惠侯後,改為今名。現存建築是清雍正七年重建
才與福難兼,賈傅以來,文字潮儋同萬裏;
地因人始重,河東而外,江山永柳各千秋。
★ 楊紫卿題柳州柳侯祠。 賈傅:賈誼。 潮儋:潮指韓愈,因其曾被貶任潮州刺使;儋指蘇軾,被貶瓊州別駕,住地儋耳
雙柏仰清標,長憶養人如樹;
一池尋故跡,同欣鑿石得泉。
★ 柳州柳侯祠
潔廉為心,忠信為仗;
文章在冊,功德在民。
★ 伍長華題柳州柳侯祠
未肯廢躋攀,天與湖山供坐嘯;
庶幾可怡悅,花間風月共徘徊。
★ 陳棠集句題柳州都樂岩,位於柳州東南,整個風景區在縱橫不到三公裏的穀地內,群山環抱,清溪蜿流,古榕柳堤,亭台樓閣,荷塘魚池,景色宜人。周圍有岩洞四十多個,經整修開放的有盤龍、通天和水雲三洞,洞景深幽,氣勢雄偉
鵝嶺梅香剛吐蕊;
龍城柳色尚含煙。
★ 柳州鵝山,位於市郊,唐柳宗元被貶為柳州刺史時,常登此山遊賞,山上有一岩洞,傳為柳宗元讀書避暑處,洞口鐫有此聯。 龍城:柳州別名
登樓聽比戶弦歌,且共倒芳樽,勿忘甕頭春釀;
引手摘層霄星鬥,莫高吟奇句,恐教天上人驚。
★ 柳州甑山閣,據說因樓高,日可摩雲,夜可摘星,現已不存
冰井留銘,且喜詩人足千古;
雲山如畫,恰宜冷地作重陽。
★ 金武祥題梧州冰井,位於北山山麓,井泉出自大雲山中,“其水甘涼清冽,非南方泉比也”,汲之烹茶,則“碗麵雪花映”,取之作豆漿,則滴水成珠,清香甜滑。 留銘:唐代容管經略使、著名詩人元結作《冰井銘》置於泉東。 冷地:指以冰井著稱的勝地。 重陽:意為登高,舊有“重九登高”的習俗
瓊花灩灩隨雲起;
玉液溶溶滴露來。
★ 集句題梧州冰井
禽鳴聽悅耳;
鯉躍視神怡。
★ 梧州觀鯉亭,位於北山園,此聯為回文聯
有神仙到處,即是名山,風月佳時憑管領;
待老佛歸來,重開福地,樓台畫裏好登臨。
★ 許月樵題梧州準提閣
桂林香近;
梅嶺春光。
★ 梧州廣東會館
安得奇書三千車,娛茲白首;
再種名葩十萬本,綴此青山。
★ 陸川謝魯山莊,建於1922年。山莊主體建築以元人伊世珍《琅環記》中所描寫的神仙洞府為藍本構思設計,有湖隱軒、樹人書屋、邀雲竹徑、留墨亭等
綠樹碧簷相掩影;
小橋虛閣自高低。
★ 陸川謝魯山莊樹人書屋
瑤草瓊花斜繞徑;
短籬疏竹不遮山。
★ 陸川謝魯山莊邀雲竹徑
左襟瓊海,右帶滇池,形勝占西南,又豈但地枕蒼梧,山連勾漏;
修竹體簷,雜華生樹,林泉澆景物,卻喜從梅邊放鶴,柳外聽鶯。
★ 陸川謝魯山莊留墨亭
春在江山上;
人入畫圖中。
★ 陽朔畫山,位地陽朔東北漓江中,是一平直削壁,高寬各數十米,麵向江水,山壁色彩斑斕,縱橫交錯,遠看好似一幅色彩豐富的圖畫,細看宛若九匹形態各異的駿馬,故稱九馬畫山
水作青蘿帶;
山為碧玉簪。
★ 陽朔畫山
野煙千疊石在水;
漁唱一聲人過橋。
★ 陽朔畫山
六年積久奇峰畫;
五度來乘讀畫舟。
★ 陽朔畫山
文筆聳層霄,愛此間對萬壑縈回,教化由來先黨序;
書樓崇講席,願多士做千秋事業,顯揚不僅為科名。
★ 餘應鬆題陽朔壽陽書院,清道光十六年知縣吳德征創建
科目開自大中,更期繼起有人,議諡當如祠部直;
山水甲於天下,何幸宦遊到此,論文因悟史遷奇。
★ 黃嗣徽題陽朔壽陽書院
係悶豈無羅帶水;
割愁還有劍铓山。
★ 陽朔九峰山,九峰相連,奇特蒼翠。 羅帶水:化自韓愈“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詩句。 劍铓山:即劍峰
簪山帶水最奇處;
風戶雲梁獨上時。
★ 王大令題幟山樓,位於城西,原名壽陽公園,現為陽朔公園
乘黃鶴,昔時人去,跨白鶴,後洞仙來,想個中妙諦同參,始識一亭風景;
采紅蓮,湖畔聞歌,住碧蓮,山居挹秀,倚空際孤峰獨秀,將收半壁靈光。
★ 陽朔放鶴亭,位於陽朔公園獨秀峰半山腰,傳仙人乘鶴遊此,放鶴自歸。 後洞仙來:指獨秀峰北麓的“來仙洞”,寬若廳堂,可容百人,壁上刻有明李杜《來仙洞記》
臨水開軒,四麵雲山皆入畫;
憑欄遠眺,萬家煙火總關情。
★ 陽朔大光亭,位於鸚鵡山
廟貌壯河山,想見將軍猶矍鑠;
江聲流月夜,往來旅客總平安。
★ 王篰畇題橫縣馬伏波將軍廟,相傳馬援南征入侵胥徒國時曾經過橫縣
挺身登峻嶺;
舉目點遙空。
★ 石達開題宜山白龍洞,位於北門外北山半山腰,1859年石達開率太平軍回師廣西,駐宜山八個月,其上多有題詩聯
設佛崇天帝;
移民效古風。
★ 石達開題宜山白龍洞
臨軍稱將勇;
玩洞羨詩雄。
★ 石達開題宜山白龍洞
劍氣衝星鬥;
文光射日虹。
★ 石達開題宜山白龍洞
異境從天辟;
登臨眼界空。
★ 劉雲清題宜山白龍洞
萬家愁帶雨;
一水怒長風。
★ 劉雲清題宜山白龍洞
古佛形容怪;
奇人氣象雄。
★ 劉雲清題宜山白龍洞
回看腰上劍;
飛去作長虹。
★ 劉雲清題宜山白龍洞
岩洞千丈高;
登臨萬象空。
★ 石蔡親題宜山白龍洞
旌旗紅耀日;
壯士氣如虹。
★ 周竹岐題宜山白龍洞
長嘯千山應;
報國一心雄。
★ 李嵐穀題宜山白龍洞
載酒為公來,率儒服儒冠,仍以舊開詩屋宴;
僦居無地位,占宜山宜水,卻教長祭墨池田。
★ 李蘭卿題宜山黃山穀祠,位於城中,始建於明代。正殿有黃山穀石刻像,祠內有寶華亭、洗墨池。黃曾兩次在宜州為官,死於任上
忠孝振綱常,黨籍編名,氣節宛如東漢;
文章垂宇宙,詩家衍派,門庭別啟西江。
★ 查儉堂題宜山黃山穀祠
直道莫能容,卻聽雨登樓,薄醉平生無此快;
大名長不死,慕落星結屋,論詩異代久相師。
★ 宜山黃山穀祠
逆水而來順水去;
卸帆似是掛帆時。
★ 興安靈渠,位於興安境內,又名湘桂運河、興安運河,我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興修於秦代,溝通湘、漓二水,聯係長江與珠江兩大水係
置郡古雕題,四百年風氣初開,既庶正當加富教;
關心吾赤子,二千裏官民同樂,此來方不負江山。
★ 環江西邕書院大門,位於思恩鎮,清道光年間知府李彥章創建,規模恢宏,有大門、講堂、正學堂等建築
率土盡同文,願此邦易俗移風,欲使偏陬為上國;
登堂能講學,與多士敦詩說禮,須知太守本儒生。
★ 李彥章題環江西邕書院講堂
賀水溯遺封,八千裏遠隸邊庭,文軫至今通桂管;
名山留講席,二百裏久陶元化,禮堂終古衍薪傳。
★ 李彥章題環江西邕書院講堂
蓄得奇書且勤讀;
忽逢佳士喜同遊。
★ 李彥章題環江西邕書院藏書樓
儒館辟邊城,欣戶多弦誦,士勵廉隅,培養人才為世用;
郡齋鄰講院,喜公暇論經,夜深聞讀,不誌書味似兒時。
★ 李彥章題環江西邕書院正學堂
剛日讀經,柔日讀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 李彥章題環江西邕書院
考古證今,致用要關天下事;
先憂後樂,存心須在秀才時。
★ 李彥章題環江西邕書院實用齋
池邊小屋低於艇;
江上青山崤似詩。
★ 李彥章題環江西邕書院船齋
居近識遠,處今知古;
研經賞理,敷文奏懷。
★ 李彥章題環江西邕書院道古軒
不出門須通天下事;
知朝廷要用讀書人。
★ 李彥章題環江西邕書院通今軒
清坐使人無俗氣;
讀書何計策新功。
★ 李彥章題環江西邕書院修誌亭
小住為佳,江山風月本無常主;
會心不遠,鳥獸禽魚自覺親人。
★ 環江西邕書院山風江月樓
地如山水匡廬,借徼外林巒,到此別開生麵;
我慕文章太守,聚江西香火,勝遊同話詩緣。
★ 環江西邕書院嵐漪詩屋
別開小徑連鬆路;
忽有竹欄在竹間。
★ 環江西邕書院嵐猗詩屋
能令水石常在眼;
任有閑忙不負詩。
★ 李彥章題環江西邕書院嵐猗詩屋
關心一部衣冠,在諸公咎鼓三年,不言勞者;
回首十弓榛莽,見多士琴書四壁,得忘由來。
★ 李彥章題環江西邕書院嵐漪詩屋
樓台四望煙雲合;
草木一溪文字香。
★ 歐文忠公題環江西邕書院詩嶼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勝怠者吉,勝欲者從。
★ 李彥章題廣西環江西邕書院
禮門懸規,義路植矩;
修學童冠,斟酌質文。
★ 李彥章題環江西邕書院
聞木樨香,無隱乎爾;
知菜根味,不求於人。
★ 李彥章題環江西邕書院
七萬人相慶更生,計農桑教化兵防,名世允推儒作將;
十五卷共尊遺集,兼道學文章經濟,此邦尤願士希賢。
★ 李彥章題環江陽明書院,位於思恩鎮,明萬曆年間思恩知府侯國治創建,以紀念王陽明,清知府李彥章修複
心學揭良知,憶當年息馬投戈,頓化遐陬成頖璧;
教思追大雅,欣此日橫經鼓篋,共歌樂職布中和。
★ 葉紹本題環江陽明書院
文能換骨餘可法;
學到窮源自不疑。
★ 李彥章集陸遊詩題環江陽明書院
山異石尤異;
洞奇心更奇。
★ 賀縣觀音洞
泉邊有石為吾友;
客裏逢人說此山。
★ 桂平西山,又名思靈山,位於城西一公裏處。山上古木參天,清泉甘冽,怪石橫陳,石徑曲幽,有李公祠、華龍寺、飛閣等建築物及官橋秋柳、古洞仙蹤、飛閣明月諸景,風景如畫,引人入勝
蒼梧偏東,邕寧偏南,桂林偏北,唯此地前列平原,後橫峻嶺,左黔右鬱,彙交廿四江河,靈氣集中樞,人挺英才天設險;
洗石有庵,乳泉有亭,吏隱有洞,最妙處茶稱老樹,柳記官橋,飛閣慈岩,掩映十八羅漢,遊蹤來絕頂,眼觀勝景足淩雲。
★ 孔文軒、鄒魯題桂平西山
人偕皎日秋霜,撐持南鬥;
天與清風明月,管領西山。
★ 張潤農題桂平西山
塵世路間,不覺忙忙終日;
碧雲天裏,何妨息息片時。
★ 李少蓮題桂平碧雲天石刻,位於西山最幽處的石徑盡頭,巨石上刻有“碧雲天”字樣
吏隱訪遺蹤,半世功名春夢裏;
思靈觀夕照,萬家煙火晚炊時。
★ 魏篤題桂平龍華寺,位於西山,建於清康熙年間。寺高三層,依山而築。寺內有四大金剛,十八羅漢,為廣東南華寺僧創建
天竺俯江流,到眼晴嵐歸爽氣;
雲山經雨洗,點頭奇石也思靈。
★ 李宗庚題桂平洗石庵,位於李公祠旁,建於清順治三年
樓閣聳奇觀,天外雲峰撐白石;
山門凝爽氣,池中煙水隔紅塵。
★ 岑昆題桂平洗石庵
石撫舊因緣,重洗如來新麵目;
塵藏今世界,永留不朽古須眉。
★ 桂平洗石庵
聽來暮鼓晨鍾,聲聲覺悟;
對此禪燈寶像,麵麵圓光。
★ 桂平洗石庵
八表被光榮,知南方現代策源革命地;
四方爭響應,撻北虜當年起義揭竿時。
★ 桂平四王亭,位於城內,祀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石達開、馮雲山、韋昌輝
孤鶴南飛山北向;
大江東去佛西來。
★ 桂平桂江白鶴觀
洞門雲鎖三冬暖;
石室風生九夏寒。
★ 貴縣南山寺,位於南山公園內,建於北宋。寺依山踞洞而建,門外有菩提樹,寺內曲徑通幽,有宋、元、明、清石刻和北宋大鐵鍾等曆史文物
一竅有靈通地脈;
半山無雨滴天漿。
★ 貴縣觀音岩
磨礪以須,天下有頭皆可剃;
及鋒而試,世間妙手等閑看。
★ 馮雲山題貴縣理發店
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
及鋒而試,看老子手段如何。
★ 石達開題貴縣理發店
宛轉通幽處;
玲瓏得曠觀。
★ 荔浦鵝翎寺
入寺始知山竅妙;
登峰便見小城雄。
★ 荔浦鵝翎寺
當蜀魏吳之交,擾攘一時能擇主;
附劉關張而後,偏裨千古競傳名。
★ 餘應鬆題荔浦鵝翎寺周將軍廟
八千裏路,惟鯤鵬不以為遙,子體倦耶,憩息稍坐;
十二萬年,這天地終於有懷,君身勞矣,談笑何妨。
★ 荔浦鵝翎寺寺前涼亭
佛口庵前,一對金雞朝白象;
鵝翎寺後,兩頭丹鳳會青龍。
★ 荔浦鵝翎寺寺後涼亭
寶塔崇隆,宛若群山集鳳;
龍潭浩瀚,依然萬派朝宗。
★ 那坡桂宮
萬裏赴瓊儋,夜起江心弄明月;
一亭撫笠屐,我從畫裏拜先生。
★ 姚若虛題藤縣訪蘇亭,位於劍江畔,蘇軾貶瓊州路過藤縣,賞月於劍江邊,作《江月》詩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為過客,空江一曲向誰彈。
★ 梁章钜題藤縣訪蘇亭。 孤臣:失勢無援之臣
穀城山好青黛熏;
藤縣花開白似銀。
★ 藤縣穀城
太守昔稱廉,千載還珠傳盛事;
使君重起廢,一亭流水喻澄懷。
★ 伊秉綬題合浦還珠亭,漢代為合浦郡,傳說此郡原來不產五穀,而海產珠寶,郡守多貪穢,極力搜刮,致使珍珠流往別處,東漢孟嚐為合浦太守,製止搜刮,革易前弊,珍珠複還,後人在此建亭紀念。 使君:漢代稱刺使為使君,漢代以後對州郡長官也尊稱使郡,這裏指當時的地方官。 重起廢:重新修建廢亭。 澄懷:胸襟光明磊落
盛會當年多愜意;
邀遊何處不舒情。
★ 集句題武鳴靈源,位於城南,形如小湖,泉從江底湧出,清澈異常。湖邊建有亭台,風光秀麗可人
八千裏遠隸邊庭,文軫至今通桂管;
二百年久陶元化,禮堂終古衍薪傳。
★ 葉筠潭題武鳴靈源。 桂管:唐時桂林地區的代稱
壯思風飛,衝情雲上;
和光春靄,爽氣秋高。
★ 王陽明題靖西鵝泉,位於城南鵝山下,泉從地下湧出,水碧如染,清可鑒人,泉不遠處之龍潭畔有巨碑,為明代王陽明所立,上刻王羲之“鵝”字,碑旁刻此聯
潺潺清泉揚波去;
尾尾沒六洞中來。
★ 平果沒六魚洞,因山洞泉水中常噴出活魚,重沒六斤,故名
溯江介繽紛,花明五裏;
捫蓬萊清淺,桃實千年。
★ 淩雲水源洞,又名靈岩,為淩雲八景之冠,位於城北百花山下,洞口高敞,岩水玲瓏,左側有巨流自洞中出,故名“水源洞”,壁上有“第一洞天”石刻。 江介:指沿江一帶,介猶畔。 蓬萊:蓬蒿、草萊,均草名,亦指隱者所處
流水碧無情,是誰悟徹源頭,收拾這明月清風,塵海回波登岸去;
空山青有色,何日鑿開洞口,點染些落日芳草,武陵仙境問津來。
★ 陳鳳樓題淩雲水源洞水晶宮,位於水源洞東廂,乃一石坊,額曰“水晶宮”,宮中四壁晶瑩,內有“水月殿”
尋山幸有今生福;
拾級真同蜀道難。
★ 集句題龍州小連城石壁,位於城西將山上
江城如畫,俯視交州,岩岫有靈嚴鎖鑰;
樓閣環雲,上通帝闕,神仙應喜此蓬萊。
★ 龍州洞保元宮,位於將山山腰,為蘇元春憩息之所
誅殺胡虜開天國;
斬盡妖魔定太平。
★ 蒙山永安州城門,建於明代。1851年金田起義後,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曾在此駐軍
梁父吟成高士誌;
出師表見老臣心。
★ 靈川諸葛祠
亭開翠柳紅柯外;
魚躍綠波青草間。
★ 灌陽思柳亭
桂 林
石上刻參鱗甲動;
眼中在處畫圖開。
★ 方信儒題龍隱洞,位於東七星山瑤光峰山腳百尺懸崖,洞西南通透,一壁插入小東江中,洞頂有一條石槽,像神龍飛去後留下的全身痕跡,故名
龍從何處飛來?看秀峰對峙,漓水前橫,終當際會風雲,破浪不嚐居此地;
隱是伊誰偕汝?喜旁倚月牙,下臨象鼻,莫便奔騰湖海,幽棲聊為寄閑身。
★ 劉德宜題龍隱洞。 際會:際遇,適逢其遇
疊彩七星煙霞路;
白雲黃鶴嶽陽樓。
★ 月牙山,位於市東,又名月牙岩。此聯由六個名勝景點名字組成
甲天下名不虛傳:奇似黃山,幽如青島,雅同赤壁,佳似紫金,高若鷲峰,穆方牯嶺,妙逾雁蕩,古比虎丘,激動著倜儻豪情。誌奮鯤鵬,思存霄漢,目空培嶁,胸滌塵埃,心曠神怡消壘塊;
冠寰球人皆向往:振衣獨秀,探隱七星,寄傲伏波,放歌疊彩,泛舟象鼻,品茗月牙,賞雨花橋,賦詩蘆笛,引起了聯翩遐想。農甘隴畝,士樂縹緗,工展鴻圖,商操勝算,河清海晏慶升平。
★ 王力題月牙山小廣寒樓。 鷲峰:杭州飛來峰。 牯嶺:江西廬山牯牛嶺。 培嶁:小土丘。 獨秀、七星、伏波、疊彩、象鼻、月牙、花橋、蘆笛:皆為桂林名勝。 縹緗:書卷的代稱
一枝鐵筆千鈞重;
四字丹書五丈長。
★ 獨秀峰南天門,又名紫金山,在桂林市中心。 四字:指石刻“南天一柱”,清代黃國材
撐天淩日月;
插地震山河。
★ 獨秀峰南天門
戶外一峰秀;
窗前萬木低。
★ 梁章钜集孟浩然、張渭詩題獨秀峰五詠堂,南朝文學家顏延之曾在此讀書,並作有《五君詠》,分詠“竹林七賢”中的五人
得地領群峰,目極舜洞堯山而外;
登堂懷往哲,人在鴻軒鳳舉之中。
★ 梁章钜題獨秀峰五詠堂
勝地如畫圖,是賢守遺區,雄藩舊館;
靈山托文字,有叔齊作記,孟簡題名。
★ 梁章钜題獨秀峰五詠堂。 勝地:獨秀峰。 賢守:桂林郡守顏延之。 雄藩:桂林市中心有明代靖江王朱守謙的府第。 叔齊作記:唐代鄭叔齊有《獨秀峰新開石室記》。 孟簡題名:唐代孟簡曾為五詠堂題詩
勝境重開,詩彩書聲延古趣;
生機最樂,雀喧魚戲助天和。
★ 卞斌題獨秀峰五詠堂。 天和:天然的和諧
養其根以俟其實,舍希賢莫由希聖;
先有本而後有文,讀三代兩漢之書。
★ 獨秀峰五詠堂。 俟:等待。 希:希望達到
造物本無私,移來檻外煙雲,適開勝境;
會心原不遠,就此眼前山水,猶見古人。
★ 王惟誠題獨秀峰五詠堂
光祿詩,文節書,大府未時一勝境;
王公冕,將軍畫,名山何日得重遊。
★ 卞斌題獨秀峰五詠堂
雄藩勝覽曾開圃;
太守風流尚讀書。
★ 張祥何題獨秀峰五詠堂
異代景前修,想石榻攤書,竹林懷友;
新堂還舊觀,對半潭秋水,一柱奇峰。
★ 餘應鬆題獨秀峰月牙池,位於獨秀峰北麓。 石榻攤書:顏延之讀書的洞池有許多石榻,幾榻天然,人稱“顏公讀書岩”。 新堂:重修的五詠堂
過五嶺,近月牙,秀水花橋競秀色;
傍七星,鄰象鼻,層巒疊彩占春光。
★ 王力題獨秀峰月牙池
一柱崢嶸,百粵風雲從地起;
六經璀燦,萬年星月自天垂。
★ 秀峰書院尊經閣,位於城北,背倚疊翠山,麵對獨秀峰,創建於清雍正十一年
於三綱五常中,力盡一分,就算一分真事業;
向六經四子中,尚論千古,才識千古大文章。
★ 劉定逌題秀峰書院
先有本而後有文,讀三代兩漢之書,養其根,俟其實;
舍希賢莫由希聖,守先正大儒之說,尊所聞,行所知。
★ 呂月滄題秀峰書院講堂
江流橫萬裏;
天柱插三峰。
★ 陳斌如題南溪山,位於市區南將軍橋頭,東臨漓江,東北麓為南溪縈繞,故名
但願行好事;
不用問前程。
★ 南溪山
雲埋大壑封秦樹;
雷劈陰岩見禹碑。
★ 七星岩,位於東普陀山西側山腰,又名棲霞洞
城東佳景,常繞夢魂,歎半生飄零,遂與名山成久別;
嶺表舊都,屢經離亂,望故鄉英俊,共籌長策致升平。
★ 馬君武題七星岩普陀精舍
七曜靈光寄蒼玉;
二華仙跡留丹崖。
★ 摩崖,位於東普陀山西側山腰
先文穆風流宛在;
家學士邱壑偶然。
★ 範時崇題七星岩碧虛亭, 先文穆、家學士:此聯作者乃範成大後人,範成大諡文穆,曾任大學士
五嶺春明堪駐馬;
四山雲霽聽鳴鳩。
★ 王鵬運題七星岩三裏亭
白雲四壁合;
青靄入看無。
★ 閔敘集句題棲霞寺
石古苔痕厚;
岩深日影悠。
★ 棲霞寺
鍾磬出林和石籟;
風泉繞屋送秋聲。
★ 陳少岩題白雲堂
手攜風雨諸天遠;
腳踏波濤大海環。
★ 梁禮堂題白雲堂
風月誰主賓,逢人作文酒佳會;
神仙此窟穴,令我憶蓬萊舊遊。
★ 譚國恩題西宕石門中石像
千古江流環檻繞;
萬重山色上城來。
★ 普陀岩,位於七星岩公園
煙波澹蕩搖空碧;
樓台參差倚夕陽。
★ 普陀岩
是處熏風來舜洞;
有時積雪見堯山。
★ 虞山舜洞,位於北極路東,又名舜山,舜洞位於山西麓,又名韶音洞
山從衡嶽分來,數雲外芙蓉,畫本都收眼底;
水向蒼梧重彙,聽江頭琴築,元音猶在人間。
★ 蔣綺齡題南薰亭,位於虞山舜祠之左,建於宋代
到清涼景;
生歡喜心。
★ 張祥何題疊彩山風洞,位於市區偏北,風景薈萃之地,相傳山多桂樹,又名桂山。風洞位於疊彩山腰,南北貫通
四望山深藏古刹;
一拳石老跨虛亭。
★ 謝光綺題疊彩山一拳亭
漓江酒綠招涼去;
常侍詩清賞雨來。
★ 張祥何題疊彩山元常侍清賞處,位於風洞側,元常侍指北齊元文遙
金碧煥樓台,遠眺盤龍,近招白鶴;
煙雲生幾席,風來北牖,亭對南熏。
★ 梁章钜題疊彩山中福亭。 盤龍:盤龍山。 白鶴:仙鶴峰。 北牖:北牖洞,風洞前名疊彩岩,後名北牖洞。 南熏:虞山南薰亭
林間虛室足觴詠;
山外清流無古今。
★ 疊彩山景風閣
粉牆丹桂動光影;
高崖巨壁爭開張。
★ 梁章钜集韓愈詩題疊彩山景風閣
藎相名王傳靜土;
雲華黛影絢精藍。
★ 疊彩山景風閣
誰作畫圖傳韻事;
我來清賞溯名流。
★ 疊彩山景風閣
鷲嶺記曾經,憶前身是金粟如來,好趁美景良辰,把酒問天邊明月;
鸞驂真不羨,談宦跡到蓮花世界,何限詩情畫意,憑欄看江上晴霞。
★ 方月樵題疊彩山聖壽寺。 鷲嶺:在中印度,為佛說法之地。 金粟如來:佛名
山靜水流開畫景;
鳶飛魚躍悟天機。
★ 疊彩山望江亭,位於疊彩樓東
鬱鬱佳氣;
泱泱大風。
★ 疊彩山望江亭
心赤貌慈,人瑞人師;
形神宛在,彌堅彌高。
★ 林素園題疊彩山風洞壁馬相伯像。馬相伯為複旦大學創始人,於赴昆明途中病故
存心在畎畝;
立誌複幽燕。
★ 疊彩山仰止堂瞿式耜像
隨師同患難;
與國共存亡。
★ 疊彩山仰止堂張同敞像
諸天歲月無今古;
此地山林有性情。
★ 疊彩山如來佛殿
春秋多佳日;
園林無俗情。
★ 雁山公園,位於市南,清同治八年唐子實所建
桂林無雜木;
山水有清音。
★ 桂林書院
理本精深,看階前雙水合流,尋到源頭方悟徹;
學無止境,想宇後孤峰獨秀,登來巔頂莫辭勞。
★ 桂林書院
銅柱鎮鳶飛,顧盼生風,意氣真能吞浪泊;
金門留馬式,男兒報國,姓名何必與雲台。
★ 餘應鬆題伏波廟,位於市東伏波門外漓江邊的伏波山上,祀漢馬援。 銅柱:馬援南征,立銅柱以表功。 金門:金馬門的省稱。 留馬式:馬援善相馬,著有《銅馬相法》
浩氣塞兩間,萬古綱常永賴;
威靈宣八表,千秋帶礪全憑。
★ 關壯繆廟
水月盡文章,會心時原不在遠;
星雲燦魁鬥,鍾靈處定非偶然。
★ 朱勳楣題文昌閣
岩洞天工巧;
樓台地勢幽。
★ 飛虎岩
一帶林塘詩境界;
四時花果隱生涯。
★ 周升桓題李仙園
北院喜新成,有寒碧千層,遠青一角;
東君如舊識,正庭槐垂萌,梁燕將雛。
★ 商盤題簪碧堂
乍來願遠塵囂,靜聽水聲真活潑;
久坐莫嫌荒僻,飽看山色自清涼。李芸
★ 甫題避暑茆亭
灌池才深四五尺;
野航恰受兩三人。
★ 梁章钜集句題鍾亭
鄉思酒尊前,話蓴菜鱸魚,恰好人來嶺嶠;
光陰詩卷裏,問蠻花犵鳥,可能春似江南。
★ 餘成格題桂林江南會館
男兒重長征,會須銅柱銘勳,矯首天南壯香國;
我來已遲暮,又見銀河沈甲。關心劫後好湖山。
★ 鄧賢輔題桂林江南會館
全以山川為眼界;
故應賓主盡詩人;
★ 梁章钜題銅鼓樓,位於市東南
種樹如培佳子弟;
卜居恰對好湖山。
★ 馬君武題杉湖,位於市中心陽橋之畔,橋東為杉湖,橋西為榕湖
孤峰上下分三洞;
一水瀠紆溉萬畝。
★ 郭思誠題中隱山,位於桂林之群山環抱之中。 三洞:即中隱山上、中、下三洞。 一水:桃花江
懷哉惟清,既到此間須刻鵠;
勤將補拙,敢雲餘暇可驂鸞。
★ 梁章钜題懷清堂
地獄即在眼前,莫到犯了罪時方才省悟;
業鏡雖懸台上,隻要過得意去也肯慈悲。
★ 宋梅生題城隍廟
眼底雙峰,玉洞風光憑領取;
指南一卷,鐵髯門戶任推敲。
★ 陽呈南題缽園,位於八角塘,清代韋大德所築。 雙峰:獨秀峰、伏波山。 玉洞:風洞。 指南一卷:韋大德的醫學著作。 鐵髯:韋大德,號鐵髯
世人稱為黑神,其誣甚矣;
古來有奇男子,於茲見之。
★ 池生春題黑神廟,又名元平章廟
鬥雞山上山雞鬥;
龍隱岩中岩隱龍。
★ 鬥雞山
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有條不紊,若靜網之在綱。
★ 蔣叔起題臬署
**也是對聯巨匠
(一)
**一生寫對聯甚多,其中“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是蔣十分偏愛、經常題寫的一聯,在其生活、工作的許多地方都曾懸掛過。如當年南京“勵誌社”內牆上,如1937年7月17日在廬山發表著名抗日演講“最後關頭”的主席台兩邊牆柱上,等等。之前的1923年,他就將此聯請孫中山先生寫過,上聯注明“介石吾弟撰句屬書”,下聯署“民國十二年一月,孫文”。這樣,人們自然以為此聯是**撰寫的。《龍眠聯話》載,1923年1月16日**曾遊福建省福州鼓山,有感於石壁上“天地正氣”四字而作此聯。還有不少聯書注明,此聯是二十年代初**為蘇州東吳大學題的校訓。至於有的聯書稱是文天祥詩句(《書法》月刊283期)、孫中山的自勵聯(《勵誌修身對聯賞析》嚴考亮著)、謝晉元的自題聯(《對聯中的抗日戰爭》董誌新等)等等,不必去理會。但2013年第二期《炎黃春秋》雜誌盛芸所寫《法學家盛振為先生晚年的思考》一文,明確寫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是東吳大學的校訓,由首任華人校長楊永清博士根據原英文校訓“UntoaFull-grownMan”意譯而來。這條校訓特別適合於法學院,因為法律體現了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良心,這就是“養天地正氣”,而自覺遵守法律則是一個自製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過程,這就是“法古今完人”。法學家盛振為(1900—1997),美國西北大學博士,1927年回國後任東吳大學法律學院教務長、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至1950年,曾任國民政府立法委員。上麵所述“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一聯的來曆該是準確無誤的。
(二)
**對聯中,有不少象“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類的題聯,給人啟迪。
(1)窮理於事物始生之處;
研幾於心意初動之時。
這是1914年**在日本東京聽孫中山講大學之道後的自題聯。
(2)洗眼認前朝,湖水氷清,照盡興亡千古恨;
撥雲開異境,園林澡濁,保持造化十分春。
這是**早年與友人同遊西湖時所題聯。
(3)愧為逆子,當日頑梗悔已晚;
禍及賢慈,終生沉痛恨靡涯。
這是母親王彩玉1921年病故後,**為母親題的墓聯,由張靜江書寫,刻在白岩山魚鱗嶴中壟墓前柱上。
(4)是非生死應先辨;
苦辣甜酸必遍嚐。
成敗生死何足計;
毀譽得失總相忘。
陳炯明背叛孫中山,1922年6月**隨孫中山“共曆艱險”四十餘日後自題兩聯。
(5)從容於疆場之上;
沉潛於仁義之中。
1923年1月,**回顧東征戰鬥生涯,感作題聯。見《龍眠聯話》。
(6)居安宜操一心以慮患;
處變當堅百忍以圖成。
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
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自題的兩副人生感悟聯,見《對聯》雜誌等。
(7)為解放民族而奮鬥;
是無產階級之先鋒。
1927年2月武漢各界紀念“二七”慘案四周年,**題此聯。
(8)報本尊親,是謂至德要道;
光前裕後,所望孝子順孫。
浙江溪口鎮錦溪村,**祖宅豐鎬堂後是蔣氏家祠“報本堂”。1927年**整修擴建時親書此聯於堂前楹柱。
(9)精神不滅;
教澤長春。
**外祖父王有則與姚氏合葬於奉化葛竹董家坑,1930年**題此墓聯。
(10)鳳翽鷹揚,一代羽儀尊上國;
龍蟠虎踞,千秋陵墓邊中山。
曾任孫中山元帥府秘書長、後任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的譚延闓,1930年9月逝世後葬在紫金山,與中山陵近在咫尺,**題此墓聯。
(11)勝跡畫圖中,莫辜負此日登臨,倚山枕渚;
奇才詩酒老,憶記取當年狂放,動地驚天。
這是**1935年春,為安徽馬鞍山市采石磯(紀念詩人李白)撰書楹聯,木刻懸掛於正殿兩旁。落款為“民國二十四年孟春日,奉化溪口蔣中正撰並書”。
(12)威武靖荏苒,百戰殊勳昭漢水;
精忠報黨國,千秋浩氣護燕雲。
1936年冬,國民革命軍第26軍在湖北安陸建“抗日陣亡將士祠”,**題此聯。
(13)揚震旦天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作亞歐盟主,博我皇道,宏我漢京。
抗日戰爭期間,西安行營在甘肅榆中元太祖成吉思汗墓舉行大祭,**題此墓聯。
(14)英名萬古傳飛將;
正氣千秋壯國魂。
1939年9月,在南京建航空公墓,安葬抗日戰爭中犧牲的172名空軍士官,**題此墓聯。
(15)克敵受降,威加萬裏;
名城攬勝,地重千重。
1945年8月21日,抗日戰爭勝利後中日雙方在湖南芷江縣城東七裏橋洽商受降事宜。1947年2月“受降紀念坊”竣工時,**題此聯鐫於牌坊石柱上。
(16)浩氣遠連忠烈塔;
紫霞籠罩寶珠峰。
**曾將江蘇南京紫金山南麓作為自己百年後的“自選地”,並在此建起“正氣亭”,1947年9月,**親作此亭聯。
(17)史筆殿千軍,先生不死;
布衣終一生,後進群瞻。
萬斯同(1678—1702)清浙江鄞縣人,著有《明史稿》等,世稱“布衣太史”,逝世後葬在奉化蓴湖鎮烏陽觀山麓。**曾撰此墓聯紀念。
(18)冬天飲寒水;
黑夜渡斷橋。
忍性吞氣,菇苦飲痛;
耐寒掃雪,冒熱滅火。
千秋氣節久彌著;
萬古精神又日新。
1949年**到台灣後,為反省在大陸的失敗而作此三聯。反映了他來台的真情實感,痛定思痛一切從頭開始,仍需繼續追求的精神境界。這三副對聯成為去台灣後**的座右銘,從而走出心理低潮,砥勵信心勇氣,重振革新精神,妄想實現所謂“反攻”、“複國”夢想。
(19)雲山雲海雲間寺;
道天道地道中人。
**1953年間遊台灣嘉義縣阿裏山,在祝山頂上觀日出,即興寫此對聯。對仗工穩、意趣兼融。
(20)恢複中華的起點;
複興民國的基地。
1954年,“國父史績紀念館”在台北奠基時,**親書此聯並刻石,惜“複”字重也。
(21)以國家存亡為己任;
置個人生死於度外。
**1975年4月臨死前,為兒子蔣經國書題此聯。蔣經國時任“行政院長”。
(三)
**的對聯以挽聯為最多,也有少許壽聯,體現他崇尚中華傳統文化,重視喪葬禮儀,亦成為他安撫近臣、駕馭部屬,維係人際關係的一種策略。
(1)天下皆尊一老;
文章獨擅千秋。
著名教育家、複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1939年4月7日百歲誕辰,時在越南涼山避難,國民政府頒《褒嘉令》,重慶、上海、香港同時舉行祝壽活動,**親臨重慶會場,送上賀聯。
(2)天道無知,苦思公十年舊雨;
中原多故,乃壞汝萬裏長城。
1906年,**與陳其美在日本相識,陳介紹蔣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上海光複,陳、蔣與黃郛義結金蘭。1916年5月18日陳在上海被袁世凱爪牙暗殺,年38歲。蔣親自料理後事,召開千人追悼大會,孫中山題寫墓碑,**撰寫挽聯。
(3)主義揚中外;
精靈炳日星。
1925年3月12日,民國大總統孫中山在北京病逝,蔣撰此挽聯,並加橫額:“高明配天,博厚配地”。
(4)革命奮精神,血染珠江,薄海同悲惟我最;
犧牲為黨國,魂昭黃埔,大仇未報負公多。
1925年8月20日,著名國民黨左派代表人物廖仲愷,偕同何香凝參加中央黨務會議,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大門口遇刺身亡,年49歲。追悼會上**題此挽聯。
(5)胡天不憖遺一老;
斯人自彪炳千秋。
1928年6月3日,曾任大總統的黎元洪逝世,**撰此挽聯。上款為“宋卿先生靈右”,落款為“蔣中正拜挽”。
(6)噩耗驚傳,幾使山河變色;
興邦多難,應憐風雨同舟。
1928年6月4日,日本侵略者為直接控製東北,在沈陽皇姑屯火車站炸死“東北王”張作霖。**派代表送上親撰挽聯。
(7)平生江海心,側身天地雙蓬鬢;
零落蛟龍匣,萬古雲霄一羽毛。
曾任北洋政府陸軍訓練總監、陸軍部總長,1922年出任國務總理的張紹曾,1928年在天津遇刺身亡,年49歲。**派代表送上親撰挽聯。
(9)屈指數英雄,使君是邊陲健者;
此間留祠墓,父老思閫外將軍。
曾任貴州省長、國民革命軍第九路總指揮的周西成,1929年5月22日在指揮戰鬥中受傷不治,年37歲。當年10月在家鄉桐梓公祭安葬,**撰書挽聯。
(10)近瞻儒雅,遠仰威名,孺慕獨殊常,共羨板輿承色笑;
內明勤勞,外觀興廢,慈恩方報稱,不堪墨絰動悲哀。
早年屬馮玉祥部,後曾任十三路軍總指揮兼安徽省主席的石友三(1891—1940),其母親高太夫人1929年9月27日在北京後門裏三眼井宅中病故,10月16日隆重悼念,**撰此挽聯。
(11)革命推先黨;
著書策太平。
曾與宋教仁共倡排滿的湖北名士田桐(字梓琴),1930年7月2日病故於上海寓所,年51歲。**得知後有唁電、祭文和上述挽聯。
(12)救國仗同心,搘拄艱危,大難將夷公竟逝;
匡時賚偉略,綢繆建設,群倫失望我逾悲。
持顛扶危,一片赤心在黨國;
憂時痛世,百萬同誌哭先生。
曾任國民政府代主席、行政院長的譚延闓,1930年9月22日因病逝世。10月9日**從前線回到南京後撰聯致哀。到10月18日靈堂吊喪,**看到譚的遺像兩旁還空有挽聯的位子,便返回官邸又寫了一副懸掛。這樣**就為譚延闓撰兩副挽聯。
(13)隕石震吳山,顰鼓猶聞飛將逝;
禦空防島寇,風煙未息烈魂悲。
航空飛行員、陳其美的長子陳駪夫,1932年9月9日飛行失事遇難,年僅19歲。1933年1月7日在杭州舉行追悼會,**撰送挽聯。
(14)萬裏去籌邊,未入玉門先化鶴;
卅年憂國事,維標銅柱更何人?
1933年10月13日,西藏十三世達賴圓寂。國民政府追封他為“護國弘化普慈圓覺大師”,派出以黃慕鬆、劉樸忱為正副代表的使團冊封致祭。不料副代表劉樸忱次年1月7日在拉薩病逝。5月12日於南京華僑招待所舉行追悼會,**撰以挽聯。
(15)一老不憖遺,黨史尊崇,應樹羊碑留眺首;
萬方正多難,元勳凋謝,倍傷魯殿失靈光。
曾在香港創辦《真報》宣傳革命的老同盟會員林煥廷,1933年8月25日因心髒病在上海去世,年51歲。10月29日追悼會上**挽聯致哀。
(16)血戰七旬,先爭赴義捐軀,捍衛平津思壯績;
英名千古,應共報功崇德,明俎豆安忠魂。
1938年春秋兩季在長城一線抗日戰役中,國民政府第十七軍陣亡上萬人,追悼會上,**撰挽聯致哀。
(17)豸冠標亮節,國步多艱天何不憫;
麟筆述徽音,靈光遽圮吾憯斯文。
浙江湖州南潯鎮著名儒商周慶雲,曾開辦煤礦、興建蘇杭鐵路等,兩個侄子曾分別任國民黨中央委員、中國農民銀行經理等。1933年12月7日周慶雲病故,年69歲。1934年1月13日舉行追悼會,**挽以此聯。
熊希齡 內侄女 對聯
熊希齡湘西鳳凰人,讀書時老師命學生各自繪畫一幅,並題相應詩句,熊希齡獨畫一株棉花,枝葉俊秀,蓓蕾初綻題句“此君一出天下暖”被評為上品。曾任民國總理,因無實際權力,被迫下野。後轉向慈善事業,在香山成立香山慈幼院,並任世界紅十字會中華總會長。
熊一生經三次婚姻,第一任妻子廖氏早逝,第二任妻子朱其慧55歲時也去世了。 朱其慧去世時,熊希齡已58歲 ,已無續弦之意,鰥居多年,老來 多病,無人照顧起居。經友人勸說始有續弦之心,雖經多方牽線搭橋,仍未物色到合適人選。
山窮水盡之際,一代才女毛彥文進入熊希齡視野。毛彥文時年32歲,美國密西根大學碩士,曆任複旦大學,暨南大學教授。毛彥文因與表哥朱君毅屬近親結婚,在朱君毅強烈要求下離婚。毛彥文曾為著名學者吳宓與陳心一做媒,不料媒婆跳進花轎,吳宓因早年曾讀毛彥文寫給朱君毅的書信,心生愛慕之情,聽說毛彥文離婚後,立即表白愛情,遭拒絕後拋妻別子,以示不娶毛為妻誓不罷休。獲悉毛與熊定婚,40歲吳宓在報上發表了愛情詩《吳宓先生的煩惱》還在課堂上向學生朗讀。
吳宓苦愛毛彥文,三洲人士共驚聞
離婚不畏聖賢譏,金錢名譽何足雲
熊希齡經內侄女毛彥文的同學朱曦從中穿針引線,還有身懷六甲的熊的長女熊芷代父向毛彥文求婚。最終毛欣然同意嫁給熊希齡。消息傳來,天津《大公報》捷足先登,提前發表“新郎六十六,新娘三十三”,熊毛婚禮轟動滬上,傳為美談,為一時之盛,賢達名流,門生故舊,多有佳聯,詩詞奉上。暨南大學創始人之一鄭洪年贈聯 高懸中堂
兒孫環繞迎新母
樂趣婆婆看老夫
曾任北大校長的馬相伯贈聯雲;
豔福晚年多,人成佳偶
春光先日到,天結良緣
此兩聯既恢諧又不失大雅。
著名報人崔通約贈聯雲;
老夫六六新妻三三,老夫新妻九十九
白發紅顏雙雙對對,白發紅顏眉齊眉
名士張士釗賀聯雲;
幾峰蒼洞求凰意
萬裏丹山引鳳聲
聯後雲;“張雨詩弟幾峰前蒼至洞,何年於此求鳳凰,乙亥元月,秉老與毛彥文女士結婚慕爾堂,合此詩意,爰並采韓退之句綴聯申賀,離鳳新聲,桐花為期,海內親朋,洗耳同聽,釗亦為屬辭雲耳"。此聯以熊的家鄉鳳凰入聯,屬集句聯。沈尹默贈聯曰;
且舍魚求熊,大小姐構通孟子
莫吹毛求疵,老相公重做新郎
此聯暗指吳宓事,吳宓號雨僧,聯中以魚暗喻,並嵌入二人姓氏,也頗有趣。熊希齡門生劉輔宣賀聯;
鳳凰於飛,祥兆熊夢
琴瑟靜好,樂譜毛詩
北京報界集體賀聯曰;
以近古稀之齡,奏鳳求凰之曲,九九丹成,恰好三三行滿
登朱庭祺之庭,觀毛彥文之顏,雙雙如願,誰雲六六無能
此聯巧在九,三,雙,六,四個數字迭用,最後一句極富戲謔,恢諧之味。毛彥文的同學朱曦是熊的內侄女,尊稱熊為世伯,今世伯與學姐聯姻,便湊成一幅幽默妙對;
舊同學成新伯母
老年伯做大姐夫
此聯恢諧調皮,讀之令人噴飯。當時還有一聯流傳甚廣:
熊希齡,雄心不死
毛彥文,茅塞頓開
民國對聯三百副及其注解
曲園聯
王闓運
曲徑通幽處;
園林無俗情。
[簡注]曲園:在浙江杭州,為俞樾之別墅。樾號曲園。王闓運(1833-1916),字壬秋,一字壬父,號湘綺,清末湖南湘潭人。鹹豐舉人。入曾國藩幕僚。後相繼為成都尊經書院、長沙思賢講舍主講,為衡山船山書院山長,江西大學堂總教習。辛亥革命後,為袁世凱政府清史館館長。有《湘綺樓聯話》、《湘綺樓詩文集》。“曲徑”句:出自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園林”句:“出自晉陶淵明《辛醜歲七月赴假江陵夜行塗口》詩:“詩書敦宿好,林園無俗情。”
聯語集句,信手拈來,上聯切曲園清靜幽深的環境;下聯切園林高雅,無世俗情態。化用時隻將陶詩中“林園”顛倒為“園林”,嵌“曲園”二字,真乃匠心獨運,妙化天成,令人神往。
見《古今名人聯話》。下同
嶽麓寺
前
人
漢魏最初名勝;
湖湘第一道場。
[簡注]嶽麓寺:在湖南長沙嶽麓山腰。建於公元268年(晉武帝泰始四年)。漢魏:指東漢和三國時魏國。名勝:風景優美的地方。此指嶽麓寺為著名的古跡。
湖湘:即湖南。道場:指佛寺。聯語著眼於曆史久遠和規模宏大,紀事簡潔明晰。
關聖殿
前
人
匹馬斬顏良,河北英雄皆喪膽;
單刀赴魯肅,江南士子盡低頭。
[簡注]關聖殿:在湖南湘潭。祀關羽。顏良:東漢末,袁紹手下的一員大將。“單刀”句:指諸葛瑾沒能討回荊州,孫權設下一計,叫魯肅宴請關羽,若不肯交出荊州就將關羽殺掉。關羽見邀,單刀赴會,沉著機智地脫離險境。聯語演繹《三國演義》中表現關羽剛毅忠勇的故事,上下聯的結句以議論的筆觸,突出關羽的英雄形象。對仗工整,通俗易懂,婦孺可誦。
湖南會館
前
人
少年裘馬錦江遊,喜整頓重來,秋稻屢豐兵氣靖;
高會簪纓華屋敞,願英賢繼跡,甘棠留蔭後人看。
[簡注]湖南會館:在四川成都。裘馬:車馬衣裘。《論語·公冶長》:“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後以喻生活豪華。唐杜甫《秋興》:“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
錦江:水名。在四川成都南。此代成都。 整頓:收拾,準備。宋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詞:“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兵氣:戰爭的氣氛。
靖:止息。 高會:大宴會。
簪纓:古代官吏的冠飾。喻顯貴。華屋:壯麗的房屋。甘棠:喬木名,也稱棠梨。此指《詩經·召南》篇名。傳說周武王時,召伯(奭)巡行南國,曾憩甘棠樹下,後人思其德,因作《甘棠》詩。後用作稱頌官吏政績之詞。 蔭:蔭庇。 聯語於敘事抒情、感懷寄慨之時,寄希望於地方官多施惠政,福澤蔭庇後人。是勉人亦是自勵。
見《中華對聯大典》
贈與會者聯
馬相伯
恥莫大於亡國;
戰雖死而猶生。
[簡注]與會者:1937年7月7日,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全國救國會第二次執委會在上海召開時,馬相伯題聯贈與會者。 馬相伯(1840—1939),字良,江蘇丹徒人。入耶穌教,獲神學博士,為神父。曾創辦震旦學院,複旦公學,曾代理北大校長。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 聯語直抒胸臆,豪氣淩雲,激勵國民鬥誌,表現了一個愛國者的感天動地的氣概。
見《古今名人聯話》。下同
賀熊希齡續娶
前 人
豔福晚年多,人成佳偶;
春光先日到,天結良緣。
[簡注]熊希齡(1870—1937),字秉三,湖南鳳凰人。清光緒進士。朝考後點翰林院庶吉士。參加湖南維新運動,被劾革職。後東渡日本。回國後,任袁世凱政府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後在北京創辦香山慈幼院,從事社會慈善事業,出任世界紅十字會中華總會會長。1935年1月,六十六歲的熊希齡續娶三十三歲的女教授毛彥文。相伯賀以此聯。上聯以“豔福”切合晚年娶年青貌美之妻;下聯以“春光”句切續娶。聯語諧而不俗,諷中見雅,讀來別有韻味。
賀章炳麟六十九歲壽
前 人
絳帳談經,頭點虎丘之石;
瀛州說理,律回黍穀之春。
[簡注]章炳麟(1869-1936),一名絳,字枚叔,號太炎。浙江餘杭人。早年參加同盟會,主編《民報》與改良派論戰。辛亥革命後,任孫中山總統府樞密顧問,曾七次被追捕,三次入獄,後反對袁世凱複辟帝製,晚年力主抗日救亡。國學造詣極深,著述甚豐,著有《章氏叢書》、《續編》、《三編》,《太炎集聯》等。 絳帳:後漢馬融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後因用絳帳作為師長或講座的代稱。亦指代學校。 談經:指章在蘇州授徒講學。
“頭點”句:化自古代傳說,道生法師入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槃經,……群石皆點頭。後指講道說理透徹,使不易感化者信服。虎丘山名。在蘇州。 瀛州:州名。在今河北河間縣一帶。此借指日本。 說理:指章在日本東京主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宣傳革命。
“律回”句:謂處境困難而出現了轉機為黍穀回春。黍穀:山名。又名燕穀山,寒穀山。在今北京密雲縣西南。相傳此處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鄒衍吹律而暖氣生,燕人種黍其中,故曰黍穀。聯語古樸典雅,化典實自然貼切,表達作者頌讚和敬仰之情。
題寒山寺
陸潤庠
近郭古招堤,毗連滸墅名區,漁水秋深涵月影;
傍山新結構,依舊楓江野渡,客船夜半聽鍾聲。
[簡注]寒山寺:在江蘇蘇州市西楓橋附近。該寺於鹹豐十年(1860)毀於戰火,宣統三年(1911)重建告竣,陸題此聯。 陸潤庠(1841—1915),字鳳石,江蘇元和(今蘇州人)。同治進士第一,官至東閣大學士。辛亥革命後留毓慶宮為溥儀師傅,授太保。工聯擅書,時有雙壁之譽。 郭:外城。招提:梵語,義為四方。四方之僧稱招提僧,四方僧之住處稱招提僧房。後為寺院的另稱。此指古寒山寺。 毗連:聯接。毗,通“比”。 滸墅:地名。在江蘇吳縣(今蘇州)西北有滸墅關。 名區:著名的地區。指蘇州楓橋。 漁水:漁船上點點漁火映入江水中。 新結構:指重建的寒山寺。 楓江:這裏指寺前的大運河。 野渡:郊野的渡口。唐韋應物《滁州西澗》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客船”句:化自張繼《楓橋夜泊》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聯語藉寒山寺重建竣工,即景生情,楓江依舊,漁火客船,月影鍾聲,好一幅深秋夜色圖,宛如畫境詩廊,饒有情致。
題遠香堂
前 人
舊雨集名園,風前煎茗,琴酒留題,諸公回望燕雲,應喜清流同茂苑;
德星臨吳會,花外停旌,桑麻閑課,笑我徒尋鴻雪,竟無佳句續梅村。
[簡注]遠香堂:在江蘇蘇州拙政園。 舊雨:喻老朋友。唐杜甫《秋述》:“秋,杜子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
名園:指拙政園。 燕雲:五代燕雲十六州約當今河北、山西兩省北部地區。此指代京都北京。 清流:此指知名的文士詩家。茂苑:花木繁茂的苑囿。德星:比喻賢士。
吳會:指今蘇州市。旌:此指代旌車。漢時朝廷用旌帛蒲車征召民間人士,合稱“旌車”。課:此謂課讀,從事教學、傳授知識。鴻雪:鴻鳥在雪泥上留下的爪印。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鴻飛那複計東西。”此喻往事的痕跡。梅村:清代詩人吳偉業的號。聯語追憶舊事,記述詩文舊友聚會暢詠之盛況,觸景生情,感慨當年,寄意園林,蘊含別趣。
平山堂
金武祥
勝跡溯歐陽,當年風景何如?試問橋頭明月;
高吟懷水部,此去雲山更遠,重探嶺上梅花。
[簡注]平山堂:在江蘇揚州。為北宋文學家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所建,亦為他與詩人宴會吟詠之場所。 金武祥(1841—1925),字溎生,號粟香,別署水月主人。江蘇江陰人。署赤溪直隸廳同知。工詩擅聯,有《粟香隨筆》等。 溯:追憶。歐陽:指歐陽修。 “試問”句:化自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二十四橋明月夜”句。水部:指南朝梁詩人何遜,他曾任尚書水部郎,後移居揚州。何遜有《揚州法曹梅花盛開》詩。 嶺上:指揚州梅花嶺。因滿山栽種梅樹而得名。
聯語詠懷勝跡,追昔撫今,生滄桑興替之慨,抒緬懷前賢之情。結構工整,詞彩燦然。
環川草堂
前
人
芙蓉江上占林泉,解組歸來,勝境重開摩詰畫;
桃李園中宴花月,飛觴歌詠,良遊愧乏惠連詩。
[簡注]環川草堂:在江蘇江陰。芙蓉江:水名。甌江別名。在浙江溫州。作者有《芙蓉江上草堂詩稿》。林泉:山林與泉石。指幽靜宜於隱居之處。解組:解下印綬。組,印綬。指辭去官職。摩詰:即唐代詩畫家王維的字。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以詩畫名盛開元天寶間。人稱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桃李園:指環川草堂。花月:花晨月夕。《舊唐書·羅弘信傳》附《羅威》:“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飛觴:傳杯飲酒。觴,盛有酒的杯。歌詠:歌唱吟詠,以抒胸臆。
良遊:暢遊。此指歡遊的遊人。愧乏:慚愧缺少。惠連:即南朝宋詩人謝惠連。惠連十歲能屬文,書畫並妙。族兄靈運特賞之。聯語感事懷人。抒情寄慨,山水旨趣盡表現在駢驪的字裏行間。
見《中華對聯大典》
成都武侯祠
馮
煦
親賢臣,國乃興,當年三顧頻煩,始延得漢家正統;
治大事,人為本,今日四方靡騁,願佑茲蜀郡遺黎。
[簡注]成都武侯祠:在四川成都市南郊。西晉末年十六國時期李雄所建。後與劉備昭烈廟合並,名漢昭烈廟。康熙十一年(1672)重新修建。武侯,即蜀漢諸葛亮,字孔明,是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官至丞相,死後諡號忠武侯。馮煦(1842—1927),字夢華,號蒿庵,江蘇金壇人。清光緒進士。官至安徽巡撫。入民國,總纂《江南通誌》。工詩詞,雅好製聯。有《蒿庵類稿》、《續稿》。親賢臣:見諸葛亮《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親近。乃:才。三顧:見唐杜甫《蜀相》詩:“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頻煩:頻繁,指反複谘詢、商議。延:延接、延續。漢家:指劉氏的漢朝。此指蜀漢。正統:指一脈相承、統一全國的封建王朝為正統。漢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劉備稱帝於蜀,國號漢,自稱繼漢正統。舊史以別於前後漢,稱為蜀漢,又稱季漢。明朝謝陛撰《季漢書》,尊蜀漢劉備為正統,以吳、魏為世家。治大事,人為本:化用劉備的話:“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本,事物的根基主體。四方靡騁:化自《詩經·小雅·節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靡騁,本謂不能縱馬奔馳。後以喻不能施展抱負。佑:助,保佑。蜀郡:指四川。遺黎:亡國之民。亦作遺民。聯語構思工穩,化用詩文詞句妥切,詠史論理,緬懷人物,寄意抒情,表達對諸葛亮的敬仰之忱。他的另一副武侯祠聯,從一個角度,高度評價武侯。聯雲:“此老不攻畫,不善書,不精雜詩,壓倒蜀吳魏中幾多偽士;其人可托孤,可寄命,可臨大節,算來夏商周後一個純臣。”
見《古今名人聯話》
葛蔭山莊
徐致靖
對此好湖山,再休提世外滄桑,人間營逐;
無多新結構,且領略稚川凡訣,孤嶼清風。
[簡注]葛蔭山莊:在浙江杭州葛嶺。徐致靖(1843—1917),字子靜,晚號僅叟,江蘇宜興人。寄籍順天宛平(今並入北京市)。清光緒進士,官至禮部侍郎。戊戌政變後被逮問。有《僅叟詩文》。滄桑:滄海桑田的省稱。意為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喻世事變化之大。營逐:圍繞追逐。結構:物體構造的樣式。漢王文考(延壽)《魯靈光賦》:“於是詳察其棟宇,觀其結構,……三間四表,八維九隅。” 領略:欣賞體會。 稚川:道家傳說的仙都。為稚川真君所居。稚川,葛洪的字。僧契虛曾入商山,見山頂有城邑宮闕,珍珠寶玉交映於雲霞之外,謂是仙都稚川。 凡訣:大概的秘訣、要領。 孤嶼:此指葛嶺。 聯語由晉葛洪煉丹成仙而生發感慨。對“世外滄桑”、“人間營逐”采取逃避的態度,對“稚川凡訣”、“孤嶼清風”產生了欣賞的興趣。即事抒懷,意在聯外。
見《中華對聯大典》。下同
鑫泰恒錢莊
盛宣懷
朱提公子千金諾;
白水真人四海遊。
[簡注]鑫泰恒錢莊:在浙江杭州。 盛宣懷(1844-1916),字杏蓀,號次沂,江蘇武進(今常州)人。清末諸生。早年入李鴻章幕。後辦洋務,任輪船招商局會辦、紅十字會會長、電報局總辦。官至郵傳部大臣。有《愚齋存稿》。 朱提:山名。在雲南昭通縣境。《漢書·地理誌》上《犍為郡》:“縣十二……朱提,山出銀。”《注》:“應邵曰:朱提山在西南。蘇林曰:朱,音銖;提,音時。”又《食貨誌》下:“朱提銀重八兩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後以朱提為銀的代稱。 公子:此指漢朝季布。 千金諾:即一諾千金。諾言之信實可貴。《史記·季布傳》:“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楚人,為項羽大將,多次使劉邦受困。劉邦滅項羽後,以千斤重賞追捕季布。布藏匿魯朱家處,朱家勸灌嬰說服劉邦赦免季布。布得赦免,拜為郎中。 白水:典出《左傳·僖公》二四年:“到黃河,子犯拿一塊寶玉送給公子說:'我執轡相從巡行天下,我的罪過實在很多,我自己都知道,何況你呢!請讓我從此離開你吧。’公子說:'此後如果不與舅氏同心的話,就請以白水為證。’”後以白水表示信守不移之詞。白水真人,指東漢光武帝劉秀。秀生於南陽白水鄉,讖稱白水真人。 四海遊:化用“四海承風”意。此指錢莊信實風行天下。 聯語化用典實,組句精工,切錢莊、切誠信,構思不可不謂之巧。
鑒
亭
吳昌碩
攬景鑒湖同,鷗鷺盡堪尋舊侶;
成仁泰山重,鬆筠猶自此清風。
[簡注]鑒亭:在浙江杭州西湖西泠印社。 吳昌碩(1844—1927),原名俊,又名俊卿,字倉石,後改昌碩,號缶廬、老缶,浙江安吉人。諸生,官江蘇安東縣令,一月即辭,居上海致力繪畫。創辦西泠印社,任社長。有《缶廬存詩》、《缶廬存印》、《吳昌碩書畫集》。人稱他“道鹹同光宣五朝,兼詩書畫篆刻四絕”,亦精對聯。 鑒湖:湖名。在浙江紹興。 鷗鷺:海鷗、白鷺。《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遊,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遊,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後指人無巧詐之心,異類可以親近。後以“鷗鷺忘機”比喻淡泊隱居,不以世事為懷。宋陸遊《烏夜啼》曰:“鏡湖西畔秋千頃,鷗鷺共忘機。” 舊侶:舊友。 成仁:成就仁德。《論語·衛靈公》:“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指為正義事業而犧牲生命叫成仁。 泰山重:化自《漢書·司馬遷傳》報任安書:“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鬆筠:鬆與竹。因其材質堅韌,經冬不凋,多用作比喻節操堅貞。 清風:喻高潔。聯語要言不煩(凡?),語意凝重雅致,清新脫俗,表達作者追求美德、淡泊明誌的情操。
西泠印社隱閑樓
前 人
印詎無原,讀書坐風雨晦明,數布衣曾開浙派;
社何敢長,識字僅鼎彝瓴甓,一耕夫來自田間。
[簡注]西泠印社: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因地近西泠橋故名。 詎:豈,那能。原:水源,來源。 風雨晦明:指刮風下雨,昏暗晴朗的天氣。宋蘇軾《放鶴亭記》:“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 布衣:平民。此指未做官的人。 浙派:指由清乾隆時丁敬創立的篆刻流派,繼起者有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鬆等,世稱“西泠八家”。他們的特點是宗秦、漢而取眾家之長。這些人沒有任過官職,所以說“數布衣”。 社:西泠印社。 長:指印社社長。 鼎彝:鼎,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常見者為三足兩耳。彝,古代宗廟中的禮器,常於上刻銘功記德的文字。 瓴甓:古代的陶磚瓦缶,上麵亦都刻有文字。這些常作為篆刻仿效的對象。一耕夫:一個耕種的農夫。吳昌碩的自稱。自謙為“來自田間”的“耕夫”。 此聯撰於1917年,聯語簡明扼要,主旨明確,記述“西泠印社”篆刻藝術的源流,表現了該社當時對篆刻書畫的研究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在我國篆刻史上的學術地位。
見《中國名勝古跡對聯選注》
墓聯自題
傅毓湘
梅花明月幽人宅;
蘭芷香風故國魂。
[簡注]墓聯:鐫刻於墳墓碑石上之聯。 傅毓湘(1845—1922),字金波,湖南湘鄉人。清同治舉人。曆藍山、寶慶等地教職二十年。特授南陵縣令。有《樓山吟草》稿本。 幽人:隱士。《易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喻人死後入土為歸隱。 蘭芷:蘭草和白芷,皆香草。 故國:古國,祖國,故鄉。此指祖國。 聯語遣詞工致,淡雅中透出一股清香,表現作者高潔的情懷,超然自得的旨趣。
見《中華對聯大典》
題林海亭
樊增祥
小住為佳,且吃了趙州茶去;
曰歸可緩,試同歌陌上花來。
[簡注]林海亭:在浙江杭州西湖九溪。 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號雲門,別號樊山,湖北恩施人。清光緒進士。官至江寧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有《樊山全集》。
“小住”句:勸人暫留的話。化自晉無名氏《且住為佳帖》:“天氣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近,且住為佳爾。”宋辛棄疾《霜天曉角·旅興》詞:“宦遊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為佳耳。”
趙州茶:趙州,人名。本姓郝,曹州人。唐代高僧,法名從諗,南泉普願弟子。傳揚佛教,不遺餘力,世稱趙州和尚。每出言,必先說“吃茶去”。據說飲茶可達於頓悟,即所謂趙州禪法。見《五燈會元·南泉普願禪宗法嗣·趙州從諗禪師》。後遂為典故,並以“趙州茶”指寺院招待的茶水。
“曰歸”兩句:化自宋蘇軾《陌上花引》。陌上花,民歌名。宋蘇軾《陌上花引》詩:“遊九仙山,聞裏中兒歌《陌上花》。父老雲:吳越王(錢鏐)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聯語平實奇巧,俗中見雅,借典故而翻新意,遊者自能品出個中情味。
見《古今名人聯話》。下同
6-10頁
賀子五十壽
前 人
我亦癡翁,願再撫汝五十年,壽汝乎,抑自壽也;
身臨大邑,豈獨有民數萬戶,保民者,則天保之。
[簡注]撫:撫養。 汝:你。 大邑:古稱王畿、侯國、大夫采地曰邑,尊稱為大邑。後泛稱城市,如通都大邑。 上聯由家事著筆,長者口氣,體現老人愛子之情;下聯就政事立論,仁者心懷,體現從政愛民之意。聯語借題發揮勉勵其子。幽默諧趣,親切感人。
望湖亭
劉心源
世界半瘡痍,城郭人民環眼底;
英雄一盼睞,山川門戶在胸中。
[簡注]望湖亭:在湖南長沙嶽麓山。劉心源(1848—1917),字幼丹,湖北嘉魚人。光緒進士。官至廣西按察使。辛亥革命後,任湖北省臨時議會議長、湖南巡按使等。有《奇觚室古文審》、《樂石文述》等。瘡痍:創傷。也比喻人民的疾苦。唐杜甫《雷》詩:“故老仰麵啼,瘡痍向誰訴!” 城郭:泛指城邑。城,內城。郭,外城。 盼睞:顧盼。 聯語即景生情,藉登臨而寄慨,攬雲天以興懷,作者憂樂情思表現在平淡的兩行文字中,工穩貼切。
見《中華對聯大典》。下同
匡山書院
嚴寅亮
望遠特登樓,分明幾座村莊,紅杏叢中沽酒旆;
感懷憑倚檻,遙憶先生杖履,白雲深處讀書台。
[簡注]匡山書院:在四川江油西郊。 嚴寅亮,字弼臣,清貴州人。七品京官。頤和園成,慈禧太後召之備論書法。後為四川知縣。卒年八十餘。 “望遠”句:化自唐王之煥《登鸛雀樓》“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詩句。 沽酒:賣酒。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詩:“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旆:旗幟的通稱。 杖履:拄杖散步。履,鞋。 聯語即景生情,以“登樓”、“倚檻”作喻,感懷寄意,勉勵學子求知須更上一層,方能望遠,方能廣求博采,並把農事與讀書並提,切教育宗旨。
題東湖聯
陶濬宣
此是山陰道上;
如來西子湖頭。
[簡注]東湖:在浙江紹興東南,本為烏門山石塘,後經開鑿,修建園林,遂為浙江三大遊湖之一,與杭州西湖、嘉興南湖齊名。 陶濬宣(1849—1915),字心雲,晚號稷山居士,浙江紹興人。清同治舉人。官道員。有《稷山詩文集》。 山陰:即今浙江紹興市。秦置縣,以邑在山之陰而名。相傳秦始皇東巡時過山陰,在東湖附近的箬簣山停車飼馬。山陰道為古代之大道。 西子:本人名。春秋時吳國美女西施。此指杭州西湖。宋蘇軾《湖上初晴後雨》詩:“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裏是把東湖與西湖相比。《世說新語·言語》:“王子敬(獻之)雲:'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讚美一路山水秀美,看不勝看。 聯語用比較手法,衍化詩文仿其意,說明東湖的悠久的曆史,表現東湖的秀麗風光。要言不煩,言簡意明。
見《中國名勝古跡對聯選注》。下同
秋瑾墓
前 人
巾幗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風雨,雖死不死終自由。
[簡注]秋瑾墓: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西坡,西泠橋畔。是辛亥革命後移葬於此。附近還有風雨亭和秋祠,供遊人憑吊。墓前有孫中山的題書“巾幗英雄”和“鑒湖女俠千古”。座石背部有“鑒湖女俠秋君墓”石刻。石刻由當時南社著名女詩人徐自華撰文,書法大家吳芝瑛書寫。秋瑾(1875—1907),清末女革命家。字璿卿,號競雄,自號鑒湖女俠,浙江山陰(今紹興)人。通經史,工詩詞,善騎射擊劍。在日本加入同盟會,回國後組織光複軍,積極準備舉事,密謀反清。被捕後,就義於紹興的古軒亭口。有《秋瑾詩》。巾幗:婦女的頭巾和發飾。後巾幗為婦女的代稱。
“求仁得仁”句:“語出《論語·述而》:“求仁得仁,又何怨?”後泛指適如其願。晉阮籍《詠懷》詩之六:“求仁自得仁,豈複歎谘嗟。” 亭台:指紹興古軒亭。
悲風雨:化用秋瑾烈士就義前寫的絕命詞:“秋風秋雨愁煞人”七個字。
“雖死”句:意謂為正義事業而死雖死猶生。聯語以議論之筆,評價我國近代傑出的女革命家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事業的貢獻,高度讚揚了秋瑾雖死猶生的精神。哀挽情生,感情真摯。
**六十大壽的對聯
萬古精神又日新。
安危同仗;
甘苦共嚐。
賀何應欽六十壽
赴義至勇;
秉節有方。
挽張淮南
守正不屈;
多士所親。
挽張伯苓
寧靜致遠;
澹泊明誌。
賀陳布雷五十壽
精神不滅;
教澤常存。
題奉化葛竹董家坑外祖父王有訓墓
主義揚中外;
精靈炳日月。
挽孫中山。有橫額:高明配天,博學配地
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
題廈門鼓浪嶼天地正氣石壁
冬天飲寒水;
黑夜渡斷橋。
題台灣某榮史室
天下皆尊一老;
文章獨擅千秋。
賀馬相伯壽
千秋氣節久彌著;
萬古精神又日新。
民國對聯三百幅
嶽麓寺
前 人
漢魏最初名勝;
湖湘第一道場。
關聖殿
前 人
匹馬斬顏良,河北英雄皆喪膽;
單刀赴魯肅,江南士子盡低頭。
湖南會館
前 人
少年裘馬錦江遊,喜整頓重來,秋稻屢豐兵氣靖;
高會簪纓華屋敞,願英賢繼跡,甘棠留蔭後人看。
贈與會者聯
馬相伯
恥莫大於亡國;
戰雖死而猶生。
賀熊希齡續娶
前 人
豔福晚年多,人成佳偶;
春光先日到,天結良緣。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馬相伯行書四言聯紙本69對聯署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