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兒童長大詩句
出自兼呈畏之員外(其一)
十歲裁詩走馬成,
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裏丹山路, 雛鳳清於老鳳聲.
形容一轉眼孩子就長大了的古詩詞有哪些?
《回鄉偶書》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
gǔ shī]
古詩
編輯
[1]??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
[hái zi]
孩子
(漢語詞語)
編輯
孩子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hái zi,意思是兒童;兒女。父母稱自己的子女為孩子;長輩都把晚輩叫做孩子,這是一種愛稱;未滿18周歲的人(也就是未成年人)。
讚美小孩成長的詩句有哪些?
*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牧童》【唐】呂岩
釋義: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裏休息了。
*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舟過安仁》【宋】楊萬裏
釋義:一隻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槳,坐在船中。
*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
釋義:大兒子在溪東田間鋤草,二兒子在院裏編織雞籠;最有趣的是小兒子頑皮、淘氣,趴臥在溪邊正剝蓮蓬。
*
稚子金盆脫曉冰,采絲穿取當銀鉦。——《稚子弄冰》【宋】楊萬裏
釋義:清晨,兒童將銅(金)盆裏凍的冰鑿下來,用帶來的絲線穿起當錚(古代樂器名).敲得響聲穿過樹林,隻聽一聲響,孩子們把它敲碎了。
*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回鄉偶書》【唐】賀知章
釋義:風華正茂時離開家園,回家時已經兩鬢蒼蒼,家鄉的兒童也把他當成外來客。
*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池上》【唐】白居易
釋義: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
繞池閑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觀遊魚》【唐】白居易
釋義:閑下來圍著水池看著水裏的魚自由地遊動,正好遇到小童擺弄釣魚船。
*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溪居即事》【唐】崔道融
釋義: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興,突然發現有船進灣來了,以為是村裏來了客人,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門打開。
*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 《花影》【宋】蘇軾
釋義:花影在亭台上交相輝映,童兒沒辦法把他掃走。
*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村居》【清】高鼎
釋義:村裏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形容不知不覺孩子大了自己老了的詩句
門前老樹長新芽
院兒裏枯木又開花
半生存了好多話
藏進了滿頭白發
記憶中的小腳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愛交給她
隻為那一聲爸媽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
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
轉眼就隻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形容不知不覺孩子大了自己老了的詩句有哪些?
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小的時候離開家鄉,老了才回來。家鄉的口音沒改變但兩鬢的頭發都已經變白了。家鄉的小孩見了我都不認識。笑著問我是從哪裏來的。
《蓮子的心》
朝代【明】作者【石濤】
此根未露誰先栽,此子已成花未開,
根老子香兩奇絕,世人豈複知從來。
形容孩子成長詩句
出自兼呈畏之員外(其一)
十歲裁詩走馬成,
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裏丹山路,
雛鳳清於老鳳聲.
古人祝孩子成人的詩詞
孩子的世界總是充滿幻想的,孩子的想象總是離奇的,每個學期都有孩子在幼兒園過生日,這時全班的孩子會為他祝福.現在我還記得我們班的小雨過生日的情景.
誇獎孩子有出息的詩句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自信人生二百年,當水擊三千裏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從小被逼著背古詩詞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有什麼感受
如果隻是”逼",說不好會適得其反,激出孩子的逆反心理來。
如果能把“逼”換成“陪伴”,那我能明確的告訴你,是自豪。
小孩子並不能準確的理解古詩詞的具體含義,這並不是小孩子必須的;小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用心陪伴,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尤為重要。大人如果能陪著孩子念誦古詩詞,一字一句的慢慢講解給孩子聽,哪怕孩子不理解這些古詩詞的意思,但是孩子的直覺會領悟到大人的心意,也許孩子小,不能準確的表達出這個意思來,但是隻要大人親昵的對著他一遍一遍的說,孩子就會不自覺的學習到了。這是孩子的本能。
即使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甚至小學,這種需要父母親昵的本能和不自覺的學習的本能也不會消退。換句話說,你對孩子多用心,孩子就多優秀。小孩子的可塑性是最好的。
你可以不理解,但你想孩子學的好,自己就必須能夠字字清楚明白的讀給孩子聽,能夠陪孩子一句一句的念誦,陪孩子一點一點的啃注釋什麼的一點兒也不妨礙孩子會學得比你好,絕對不要扔給孩子一本書就完事兒了。死硬不行的要求孩子背誦,是最差勁兒的。
依靠本能學會的古詩詞,是孩子一輩子都忘不掉的。所以選文方麵一定要用心。
小孩子學會以後,小學初中的老師提到那一首詩詞,別人都不知道,就他能夠流暢的背誦,侃侃而談; 等到初中,高中學業緊張的時候,當他拿到語文課本,發現裏麵的古詩文自己早已刻在了心裏,那種自豪,那種心裏大舒一口氣,我肯定能夠學的比別人輕鬆比別人有把握的心理,對學習是大有幫助的。甚至日常的言談之中,也會不自覺的帶出一兩分文采來,那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度,豈是自豪能夠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