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天地xx"後麵兩個字是什麼
天地玄黃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是《千字文》第一句。“天地玄黃”出自於《易經》。《易經》裏說“天玄地黃”,這裏為了押韻改作“天地玄黃”這種不改動古人文字的引經,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於《淮南子》與《太玄經》。《淮南子》裏說“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來叫作宙”。作《太玄經》的是西漢的揚雄,他在《太玄經》裏說過“洪荒之世”的話。兩部經的話合起來就是“宇宙洪荒”,這種引經的方式叫暗引,所以這兩句話都是經典。
形容非常倚重 的成語
1、空前絕後kōng qián jué hòu【解釋】從前沒有過,今後也不會再有。誇張性地形容獨一無二。
2、亙古未有gèn gǔ wèi yǒu【解釋】亙古:人人有責從古代到現在。從古到今都不曾有過。
3、前所未有qián suǒ wèi yǒu【解釋】從來沒有過的。
4、史無前例shǐ wú qián lì【解釋】曆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指前所未有。
5、獨一無二dú yī wú èr【解釋】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
6、蓋世無雙gài shì wú shuāng【解釋】蓋:壓倒,超過。才能或武藝當代第一,沒有人能比得上。
7、舉世無雙jǔ shì wú shuāng【解釋】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
8、天下無敵tiān xià wú dí【解釋】普天之下,沒有敵手。形容戰無不勝,沒有對手。
9、舉世無敵jǔ shì wú dí【解釋】世界上沒有能勝得過的。
10、天字第一號tiān zì dì yī hào【解釋】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黃”的第一個字。指第一或第一類中的第一號。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強的。
出自《周易》的這20個成語,一定要知道
1、自強不息
意思是自己努力向上,永遠不懈怠。一個人的處境即使再糟糕,但是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個強大的自己,若想強大自己,必須堅持,不放棄努力。語出《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
2、厚德載物
重視品德像大地一樣能容養萬物。形容品德像地一樣容納百川。舊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語出《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3、謙謙君子
指謙虛謹慎、能嚴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出處:《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謙虛的君子,即使處於卑微的地位,也能以謙虛的態度自我約束;而不因為位卑,就在品德方麵放鬆修養.
4、履霜堅冰
履霜堅冰釋義是行走在結霜的大地上,便會想到結堅冰的寒冬即將到來。比喻事態逐漸發展,將有嚴重後果,出自《周易·坤》:“初六,履霜堅冰至。像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5、藏器待時
比喻懷才以等待施展的時機。器,用具,引申為才能。語本《易·係辭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要根據時機根據條件確定行動的方式,時機不成熟,不可輕舉妄動。時機一旦成熟,應果斷行動。這便是《易傳》這一思想的基本意蘊。
6、革故鼎新
革:《周易》卦名,意為變革。鼎:《周易》卦名,取象於鼎,鼎是烹飪器皿,能使食物由生變熟,由硬變軟,故引申有更新之意。?猶言破舊立新。語本《周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7、見仁見智
《易·係辭上》說,一陰一陽就叫做“道”,但“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意謂仁者看見“道”,就說道有仁,智者看見“道”,就說道有智。後來,凡對同一事物,因各人觀察的角度不同,看法不一致,就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簡作“見仁見智”。
8、物以類聚
原作“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指人以職業不同而分別相聚,事物以種類不同而各自為群。後則泛指壞人互相勾結。
《易經》上說,天在上尊貴,地在下卑賤,乾、坤兩卦分別象征天地,即由此決定。天地之間,萬物由卑下到高貴,雜然並陳,這一自然序列,形成地位的貴賤不同。宇宙運行,動靜有一定的形態,動態剛毅,靜態柔和。宇宙萬物的性向不同,因而,自然形成群體的同類聚合,由於彼此利害的調和與衝突,產生吉凶現象。宇宙在天上,呈現日月星辰,晝夜以及季節、氣候變化諸現象;在地上,形成山河、動植物等形體,產生錯綜複雜的變化。這些,也可簡稱為“類聚群分”。
9、觸類旁通
觸類:接觸某一方麵的事物。旁通:互相貫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或規律,就能推知同類的其他事物。成語出自《周易·係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又《乾·文言》:?“六爻發揮,旁通情也。”《係辭》以為,朝著六十四卦引申推廣,碰到類似的事物。而發揮其象征意義,天下之事無不能明。《文言》認為,“乾卦”?六爻的運動變化,廣泛會通萬物的發展情理。
10、改過遷善
表示道德品質和作風的用語。遷:轉變,仿效。語見《周易·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意即:有德行的人見到別人的善良德行就學習、仿效,見到別人有錯誤就自覺對照改正。明朝王廷相在《慎言·小宗》中有“遷善當如風之速,改過當如雷之決”表示遷善和改過速度很快且果斷。
11、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善:積累善舉,指經常做好事。餘慶:遺留福澤。舊時指經常行善的人家,一定會給子孫留下幸福。也就是所謂善有善報。《周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累善行的人家,一定有不盡的吉慶;積累惡行的人家,一定有不盡的禍殃。
12、殊途同歸
原作“同歸殊途”,意謂通過不同道路,達到一個目標。孔子曾經說過,天下的人,最後都回到同一個地方,但走的路不同;天下的道理,本來是一致的,但人們卻有種種的思慮。出自《易·係辭下》:“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13、應天順人
應、順:順應、順從。天:舊指心目中的上帝。順應天命,順從人心。舊時常用以頌揚建立新的朝代。語本《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中國古人哲學觀之一。認為朝代的更迭、政治的變革,是天意和人心共同作用的結果。後演變成為封建社會帝王登基時常用的套話。
14、否極泰來
“否”、“泰”為卦名。天地交,即天地相互作用,謂之“泰”,不交謂之“否”;“泰”則亨通,“否”則失利。意思是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是達到一個關節點,就要向著它的對立麵轉化,一事物變成另一事物,“否”可以轉化為“泰”。後來便常用“否極泰來”形容情況從壞轉好。人們說“樂極生悲”、“苦盡甜來”、“壞事變好事”、“好事變壞事”等都是“否極泰來”的意思。它充分體現了辯證法思想,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改變原有的形態,出現新的狀況。“好”可能轉化為“壞”,“壞”可能轉化為“好”,“有利”條件可能轉化為“不利”條件,“不利”條件也可能轉化為“有利”條件,在實際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這種事物互變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15、滿腹經綸
經綸:治理絲縷,理出絲緒叫“經”,編絲成繩叫“綸”。整理絲縷,比喻政治規劃。比喻人有治理國家的才能。也泛指人很有學問。?成語出自《周易·屯》:“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16、匪夷所思
夷:平常。匪夷:不是一般人。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指離奇的、古怪的胡思亂想。形容所見事物的離奇或複雜。《周易·渙》:“渙有丘,匪夷所思。”
17、群龍無首
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一個領頭的。比喻眾人會集,沒有領頭人。《周易·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意為群龍出現,其中無龍王,但龍各有剛健之德,故吉。
18、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周易·係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二人同心同德,力量好比鋒利的刀劍,可以切斷金屬。後以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喻指緊密團結,力量無敵。
19、三陽開泰
夏曆每年十一月冬至日,白晝最短,往後則白晝漸長,古人以為這是陰氣漸去而陽氣始生,所以稱冬至一陽生,十二月二陽生,正月三陽開泰。舊時常用為新的一年開頭的吉祥之辭。取材於《易經》“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易·泰》:“象曰:天地交,泰。”王弼注:“泰者,特大通之時也。”三陽開泰即意味著否極泰來,陰消陽長,萬物複蘇,為吉祥之象。
20、出神入化
神:神妙。化:化境,極高超的境界。超越神妙,入於化境。形容技藝達到極高的境界。成語出自《周易·係辭下》:“精義入神,以致用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帶"字"的成語
字字珠璣丶
求成語裏,帶有字的成語
不立文字 不易一字 八字打開 白紙黑字 大字不識
拆白道字 拆牌道字 待字閨中 點紙畫字 字字珠玉
點指畫字 瓜字初分 行間字裏 鴻章钜字 句比字櫛
講文張字 句櫛字比 金字招牌 句斟字酌 片言一字
片言隻字 僻字澀句 片紙隻字 識文斷字 識文談字
梳文櫛字 俗下文字 三寫易字 十字街口 十字街頭
十字路口 十字路頭 識字知書 天字第一號 文從字順
惜字如金 咬文嚼字 咬文齧字 咬文齧字 咬音咂字
一字褒貶 一字不苟 一字不易 一字長城 逐字逐句
一字兼金 一字連城 一字千金 一字千鈞 一字千秋
一字師 一字一板 一字一句 一字一淚 一字一珠
一字之師 載酒問字 逐句逐字 字裏行間 字順文從
隻字不提 字斟句酌 字正腔圓 字字珠璣
出自虢國博物館的成語
1.假道伐虢
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時的一個小國。用於軍事上,其意在於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滅乙,達到目的後,回過頭來連甲一起消滅,或者借口向對方借道為名,行消滅對方之實
2.唇亡齒寒
[拚音]
chún wáng chǐ hán
[釋義]
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
[出處]
《左傳·哀公八年》:“夫魯,齊晉之唇,唇亡齒寒,君所知也。”
[例句]
唇亡齒寒,謂彼此之失依;足上首下,謂尊卑之顛倒
千字文中有哪些成語
有教無類:類:類別。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日省月試:省:檢查;試:考核。每天檢查,每月考核。形容經常查考。
造次顛沛:流離失所,生活困頓。
君子固窮:君子,有教養、有德行的人;固窮:安守貧窮。指君子能夠安貧樂道,不失節操。
春秋筆法:指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態度。
微言大義:精當而含義深遠的話;大義:本指經書的要義,後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語言裏的深刻的道理。
述而不作:隻是闡明前人的成說;自己並無創新之見。
金聲玉振:以鍾發聲,以磬收韻,奏樂從始至終。比喻音韻響亮、和諧。也比喻人的知識淵博,才學精到。
反求諸己:求:尋找。諸:之、於的合音。遇到挫折時切莫責怪他人,而應先反過來從自己身上找出問題的症結,並努力加以改正。
師心自用:師心:以心為師,這裏指隻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觀意圖行事。形容自以為是,固執己見,不肯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
利令智昏:出自《史記》,常用以比喻被利益蒙蔽了智慧頭腦,做出做事。
篝火狐鳴:這是陳勝、吳廣假托狐鬼之事以發動群眾起義的故事。後用來比喻策劃起義。
三戶亡秦:三戶:幾戶人家;亡:滅。雖隻幾戶人家,也能滅掉秦國。比喻正義而暫時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勝信心。
沐猴而冠:沐猴:獼猴 ;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衣錦晝行:穿了錦繡衣裳在白天出行。舊時形容在本鄉做官,或在外地做官告老回鄉,榮耀異常。
剛愎自用:愎:任性;剛愎:強硬固執;自用:自以為是。指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開物成務:開:開通,了解;務:事務。通曉尤物之理,得以辦好各種事情。指通曉萬物的道理並按這道理行事而得到成功。
強本節用:本:指農業生產。我國古代以農為本。加強農業生產,節約費用。 戰國時代荀況提出的加強農業生產與節約財政支出同時並舉的經濟思想。
允文允武:允:文言語首助詞。形容既能文又能武。
犁庭掃穴:庭:龍庭,古代匈奴祭祀天神的處所,也是匈奴統治者的軍政中心。犁平敵人的大本營,掃蕩他的巢穴。比喻徹底摧毀敵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子李子雖不會說話,但是它們果實甜美,惹人喜愛,人們在它下麵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一個人做了好事,不用張揚,人們就會記住他。隻要能做到身教重於言教,為人誠懇,真摯,就會深得人心。隻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大筆如椽:椽:放在檁子上架著屋頂的木條。像椽子那樣大的筆。形容著名的文章。指誇讚別人文筆雄健有力或文章氣勢宏大。也指有名的作家。
飛文染翰:揮筆疾書。
言近指遠:語言淺近而涵義深遠。
不刊之典:指不能更改或磨滅的有關帝王的記載、欽定典製。
人亡政息:亡:失去,死亡;息:廢,滅。舊指一個掌握政權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著停頓下來。
與民更始:更始:重新開始。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後比喻改革舊狀。
黨同伐異:和自己同派的就拉攏或偏袒,不一派的就排擠或攻擊。伐:討伐,攻擊。指結幫分派,偏向同夥,打擊不同意見的人。
柱石之臣:柱石: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舊時指擔負國家重任的大臣。
望門投止:投止:投宿。 在窘迫中見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況急迫,來不及選擇存身的地方。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成語"天地xx"後麵兩個字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