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鼓”是什麼意思?
鼓 gǔ
一、會意。甲骨文字形,左邊是鼓的本字,右邊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擊鼓。
二、本義:鼓,一種打擊樂器。
三、打擊樂器之一。
四、鼓麵
五、指鼓聲
六、古國名。春秋時鼓國,在今河北省晉縣,白狄的一支,為晉國所滅
文言文中“鼓”一詞多義
鼓 〈動〉
(1) 擊鼓進攻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莊公十年》
(2) 泛指敲擊, 彈奏
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孟子·梁惠王上》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3 揮動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史記·魏公子列傳》
(4) 拍打;振動
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鍾。—— 宋· 蘇軾《石鍾山記》
鼓 在古文中的意思是什麼啊
鼓 gǔ
皷
<名>
(會意。甲骨文字形,左邊是鼓的本字,右邊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擊鼓。本義:鼓,一種打擊樂器)
同本義 [drum]
鼓,郭也。春分之音。——《說文》
鼓,廓也。張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釋名·釋樂器》
擊鼓其鏜。——《詩·邶風·擊鼓》
皮曰鼓。——《漢書·律曆誌上》
抱玉槍兮擊鳴鼓。——《楚辭·屈原·國殤》
瑜等率輕銳繼其後,雷鼓大震。——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百姓闐王鍾鼓之樂。——《孟子·梁惠王上》
打擊樂器之一。一般由兩端繃緊皮麵的空心圓筒構成,以一根或一對木槌敲擊時發出深沉的咚咚聲。如:鼓鈸(鼓和鐃鈸。打擊樂器);鼓鞞(樂器,分大鼓和小鼓,進軍時以勵戰士);鼓吏(掌鼓的官吏);鼓床(鼓架,鼓座)
鼓麵
鼓長八尺,鼓四尺,中圍加三分之一。——《周禮》
形狀、作用、聲音像鼓的東西。如:石鼓;耳鼓;蛙鼓
指鼓聲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鍾磬被敲擊之處 [stricken point]
銑間謂之於,於上謂之鼓。——《周禮》
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四鼓,愬至城下。——《資治通鑒·唐紀》
古國名。春秋時鼓國,在今河北省晉縣,白狄的一支,為晉國所滅 [Gu state]
古代量器名。四鈞為石,四石為鼓 [Gu, a kind of measure]
獻米者操量鼓。——《禮記》
〈動〉
擊鼓進攻 [drum]
鼓,擊鼓也。——《說文》
公將鼓之。——《左傳·莊公十年》
子有鍾鼓,弗鼓弗考。——《詩·唐風·山有樞》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莊公十年》
又如:鼓行(古代作戰時,擊鼓進兵,鳴鉦則止,故稱行進為鼓行);鼓險(乘敵軍陷入險地時,擊鼓攻擊)
泛指敲擊, 彈奏 [beat;strike;sound]
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孟子·梁惠王上》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又如:鼓腹謳歌(拍著肚皮唱歌。表示吃得飽而歌頌世道好);鼓腹含哺(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安樂生活);鼓缶(擊缶)
打開,開啟 [open]。如:鼓篋(打開書箱。後用以指勤學);鼓翼(振翼而飛)
揮動 [brandish]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史記·魏公子列傳》
如:鼓刀(揮動屠刀,殺牲割肉)
搖動 [row]。如:鼓棹(搖動船槳);鼓楫(即鼓棹)
煽動,鼓動 [agitate;arouse]。如:鼓令(鼓動,慫恿);鼓合(鼓動;挑動);鼓弄(鼓動;挑撥);鼓唇搖舌(形容利用口才進行煽動或遊說。亦泛指多言,賣弄口才)
激發 [rouse;pluck up]。如:鼓舞;鼓勵
拍打;振動 [flap;shake]
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鍾。——宋·蘇軾《石鍾山記》
又如:鼓翼(振翅而飛);鼓掌
凸起,漲大 [bulge]。如:鼓腹(凸起肚子,後用以比喻飽食而閑暇無事);鼓頰(鼓起腮幫。形容忙著說話)
扇動 [fan]。如:鼓風
文言文中的“鼓”是什麼意思?
鼓 〈動〉
(1) 擊鼓進攻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莊公十年》
(2) 泛指敲擊, 彈奏
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孟子·梁惠王上》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3 揮動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史記·魏公子列傳》
(4) 拍打;振動
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鍾。—— 宋· 蘇軾《石鍾山記》
文言文中金鼓是什麼意思
金:銅製作的響器,如現在人們常見的“鑼”,戰場上使用的有四種;
鼓:用牛皮蒙的響器,如現在人們常見的“鼓”,戰場上使用的有六種。
古代軍隊打仗時,用鼓聲表示前進、進攻,用金聲表示收兵、撤退。所以有“一鼓作氣”、“鳴鑼收兵”這樣的成語。
在文言文中,“金鼓之聲”往往用作戰場的描寫。
中鼓吏在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鼓吏:掌鼓的官吏。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彌衡被魏武謫為鼓吏,正月半試鼓。”
中鼓更是什麼意思
打鼓,這裏指彈奏
“鼓”在文言裏是什麼意思啊?如“天交初鼓”、“已交三鼓之半”。
鼓在文言中的意項,樓主已經說得很詳細了,其中“天交初鼓”的“鼓”個人認為是:用手持棒擊鼓。古時沒有現代發達,記時都用鍾表之類的器材。白天,他們是根據雞鳴或太陽的照射位置等來記時的,晚上,則有人輪流值班來提醒時間的,他們提醒時間的方式之一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提著鑼(或許也是鼓吧)在村裏邊敲擊,邊提醒時刻。“天交初鼓”或許是指快要敲第一次鑼(鼓)的時候吧?“已交三鼓之半”意思也同上,它的本意是“用手持棒擊鼓”,但在這裏可引申來表示時間,和“更”應該是一樣的。
古文中二鼓是什麼時間
您好,古代夜間計時用“更”: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大致分為:晚七時至九時為一更,九時至夜十一時為二更,其餘類推。而夜間打更用的是“鼓”,故以其為更的代稱。所以“二鼓”相當於“二更”,大體就是現在晚9點至11點的樣子。
如果滿意請采納,若有疑問可我。
文言文或詩文中帶擊鼓意思的詞
古語中,鼓既可以做名詞也可以做動詞,也就是說,“鼓”就是“擊鼓”的意思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文言文中的“鼓”是什麼意思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