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墓誌銘上寫著這樣的話:他以超乎尋常人的智力,用他所發明的數學方式,第一個證明了“行星的運動和圖
B
牛頓在數學和物理學方麵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其中最輝煌的成就是建立經典力學的基本體係,他還是微積分的創立者之一。牛頓係統地總結了前人的成果,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發現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力學定律。1687年,牛頓出版了力學經典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力學理論體係,實現了物理學史上的第一次大飛躍。牛頓力學定律以嚴格的數學方法和邏輯體係把宇宙間的運動統一起來,對人類解釋與預見物理現象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如解釋了彗星的軌道和大海的潮汐。
他的墓誌銘上寫著這樣的話:他以超乎尋常人的智力,用他所發明的數學方式,第一個證明了“行星的運動和圖
D
數學家的墓誌銘 主要內容,急急急急急急!!
墓碑是人們用來紀念逝去的故人的標誌,上麵往往記載著故人一生的經曆與功過,大到帝王將相,小到百姓庶民,去世後使用墓碑供後人景仰或祭奠並不足為奇。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大凡數學家留下的墓誌銘都言簡意賅也最發人深省。下麵就向大家介紹幾個比較著名的古今中外數學家的墓碑。
1、阿基米德的墓誌銘
阿基米德(前287-前212)是古希臘傑出的數學家,也是舉世公認的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他的貢獻大大超越了他所處的時代,在數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人們把他與牛頓、高斯並列為曆史上三個最偉大的數學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阿基米德對數學的執著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公元前212年,阿基米德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也就是敘拉古城失陷之時,他還在潛心研究畫在沙盤上的一個幾何圖形。當羅馬士兵闖入他的房間,舉劍向他刺去的一刹那,他還在喊:“不要動我的圖!”但羅馬的士兵並不認識這位不起眼的數學家,還是一劍刺了下去,偉大的數學家便倒在了血泊裏。
統帥羅馬大軍的將軍馬塞拉斯得知阿基米德被殺的消息後,為阿基米德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在墓地上立了一塊碑,上麵刻著一個“圓柱容球”的幾何圖形。就是在圓柱體容器裏放了一個球,這個球要頂天立地,四周碰邊。那為什麼要在墓碑上刻下這麼一個圖形呢?原來,阿基米德一生中發現了許多定理,而其中他本人最得意的就是有關圓柱和球的體積定理:如果在圓柱內有一個直徑與圓柱體等高的內切球,則圓柱的表麵積和體積分別等於球的表麵積和體積的3/2。這個定理的證明是阿基米德一生中最引為自豪的,並希望在他死後,把這個“球內切於圓柱”的圖形刻在他的墓碑上。所以羅馬將軍這樣做,正是為了表示對阿基米德的欽佩和尊敬。
1965年,當為敘拉古的一家新建的飯店挖掘地基時,鏟土機碰到了一塊石碑,上麵刻著一個內切於圓柱的球的圖形。敘拉古人終於找到了這位空前絕後的偉人的墓地,並為他重新樹起了這塊非比尋常的墓碑。
2、丟番圖的墓誌銘
丟番圖(246-330)是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以解題技巧非常高超著稱。他的著作《算術》是一本非常有名的數學問題集,該書是一部具有高度創造性的偉大著作,全書共13卷,可惜沒能完整地保存下來,現僅存6卷。這部著作完全避開了幾何的形式,第一次係統地使用了代數符號,提出了各種不定方程的巧妙解法,在數學史上被稱為代數的開山之作,丟番圖也因此被譽為“代數學的鼻祖”。丟番圖的著作成為許多數學家,如費馬、歐拉、高斯等進行數論研究的出發點。比如著名的費馬大定理,就是費馬在閱讀《算術》第二卷命題8時在頁邊寫下的批語,誰能想到這寥寥數語竟然令幾個世紀的無數數學家折腰。
關於丟番圖的生平,後人幾乎一無所知,有意思的是,這位數學家的墓碑上有一段謎一樣的碑文,使我們可以對他的一生有一個大略的了解。碑文如下:
“過路的人啊!這兒埋著丟番圖的骨灰。下麵的數字可以告訴您,他的壽命究竟有多長。他生命的1/6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一生的1/10,他長出了細細的胡須。其後丟番圖結了婚,可是還不曾有孩子,這樣又度過了一生的1/7。再過5年,他得了一個兒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命運給這個孩子在世界上的光輝燦爛的生命隻有他父親的一半。兒子死後。這個老人在深深的悲痛中又活了4年,結束了塵世的生涯。請計算一下,丟番圖活到到多少歲,才和死神相見?”
對這則散發代數氣息的墓碑題,常規的思路當然是簡易方程,不妨設丟番圖活了x歲。根據碑文可列方程:x/6+x/12+x/7+5+x/2+4=x,解得x=84(歲)。除了這種方法,我們還可根據題意敘述,“他生命的1/6是幸福的童年”、“再過了生命的1/12”和“度過了一生的1/7”,可知丟番圖的年齡應是6、12和7的公倍數。也就是12和7的公倍數,可能是84,168……等。根據生活常識就不難判斷丟番圖的年齡隻能是84歲。由此可知,丟番圖的大致生平是:享年84歲,21歲結婚,38歲得子,80歲時死了兒子,兒子活了42歲。
數學家的墓誌銘 主要內容,急急急急急急!!
你想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什麼文字?也許對於我們來說,考慮這個問題為時尚早,但是許許多多的前輩數學家已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墓碑上書寫著自己的榮耀。
丟番圖
“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他的生命的十二分之一,兩頰長起了細細的胡子;他結了婚,又度過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再過五年,他有了兒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兒子隻活了他全部年齡的一半;兒子死後,他在極度悲痛中度過了四年,也與世長辭了。”
這是一道小學水平的應用題,但如果倒退兩千多年,它無疑屬於難題。正是這段話,傳說被刻在了古希臘數學家丟番圖的墓碑上。
丟番圖被譽為代數學之父,著有《算術》一書,他對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中還包括大量的不定方程。在現代,對於整數係數的不定方程,如果隻考慮其整數解,那就把這類方程叫做丟番圖方程——因為這基本上正是丟番圖當年所研究的內容。古希臘數學家們崇尚幾何,認為所有的代數問題隻有在一個幾何背景下才有意義。丟番圖將代數解放了出來,使之成為獨立的學科,而且引入了未知數的概念——他的墓誌銘就是一道經典的解方程的題目。而那段話既是丟番圖一生僅有的傳記,也是對他一生成就的最高概括和褒獎。
丟番圖的工作在後人的努力下,得到了極大的擴充和發展。 20 世紀最牛數學家希爾伯特在 1900 年數學家大會上提出了 23 個著名的問題,其中的第十個就與丟番圖方程密切相關。
一個方程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它是否有解,丟番圖方程也不例外。例如經典的勾股定理對應的丟番圖方程:
就是有整數解的,而且有無窮多組解。而與此很像的是費馬大定理方程:
就不存在非平凡的整數解。
兩個長得如此之像的丟番圖方程結果居然完全不同,曆代數學家經過數百年的探索後,最終使用了當年的費馬不敢想象的數學工具才艱難地得以證明。在人們解決費馬大定理之前,希爾伯特提出了他的第十個問題:是否存在一種隻有有限步驟的方法,使得我們能夠判斷任意一個丟番圖方程的可解性?
如果存在這樣的辦法,那對費馬大定理的證明就變成了很平凡的步驟,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也能巧妙地轉化成一個丟番圖方程進行解答了。因此,這個問題就相當於是在尋找數學中的一個“通法”,如果能找到,那麼全世界所有數學家都會去研究丟番圖方程和自己的研究領域的關係了,世界將是多麼的美好。然而,並不完美的世界還是給了我們一個不完美的答案。 1970 年,前蘇聯數學家 馬季亞謝維奇 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也就是說,不能在有限步內判斷任意丟番圖方程是否有解,更進一步地,我們甚至可以構造出一個無法證明其是否可解的丟番圖方程!實際上,數學家們在 1900 年對這個問題沒有任何的概念,直到在圖靈提出了他著名的 停機問題 後才對此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此之後,數理邏輯和計算機得到大力發展,最終解決了許多重大難題,丟番圖方程的不可解性就是其中之一。丟番圖先生當年做這些研究,可能想不到他手下的這些式子會延伸出如此多的奇妙變化吧。
阿基米德
這位數學全才生前的最後一句話響徹寰宇:“不要踩壞我的圓!”他的墓碑上麵也正是遵照他早已明確的意思,刻上了一幅與圓有關的圖像:圓柱體與其內接球的體積比和表麵積比都是 3 : 2 ——顯然,阿基米德對這個結果很滿意。
阿基米德完善並發展了前人提出的“窮竭法”,窮竭法由古希臘的安提芬( Antiphon )最早提出,他在研究“化圓為方”問題時,提出了使用圓內接正多邊形麵積“窮竭”圓麵積的思想。後來,古希臘數學家歐多克斯( Eudoxus of Cnidus )做了改進,將其定義為:在一個量中減去比其一半還大的量,不斷重複這個過程,可以使剩下的量變得任意小。阿基米德進一步改進這種方法後,將其應用到對曲線、曲麵以及不規則體的體積的研究和討論上,為現代積分學打開了一道隱隱的門。
他的著作《論球和圓柱》全篇以窮竭法為基礎,證明了許多的相關定理。其中命題 34 的陳述是:任一球的體積等於一圓錐體積的4倍,該圓錐以球的大圓為底,高為球的半徑。實際上,他的墓誌銘就是這個命題的推論。
這個精力旺盛而長壽的天才還通過使用圓外接正多邊形和圓內接正多邊形逼近圓周率的真實值,他最終使用到了九十六邊形(因為 96 = 2 5 * 3 ,稍後我們會在後麵發現這個多邊形正巧是可以通過尺規作圖做出來的),得到π的真實值在 3.14163 和 3.14286 之間。
高斯
高斯被稱作“數學王子”,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與他聲譽相符的故事。但是,他的墓碑上刻的並不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等差數列求和公式,也不是他獨立給出四種證明的代數基本定理,而是一個在尺規作圖領域中被人津津樂道的漂亮結果:尺規作出正十七邊形。
作圖的方法陳述起來過於繁瑣,這裏我們用一張動態圖,一步一步地展示出作圖的方法:
有趣的是,高斯不僅給出了做法,還證明了能夠通過尺規作圖做出的正多邊形需要滿足的條件是邊數目必須是 2 的非負整數次方和不同的費馬素數的積。這個費馬素數是什麼呢?
費馬是一個擁有著大師水準的業餘數學家,提出過許多的猜想和定理,很多都在他死後被證明是正確的,而“費馬素數”卻是他為數不多跌了跟頭的地方。費馬在 1640 年提出,所有的形如
的數字都是素數。這個數列的前 5 個數的值分別是 3, 5, 17, 257 和 65537 ——確實都是素數,看起來費馬先生要贏了。但歐拉卻指出 F( 5 ) = 641×6700417 不是一個素數,後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大家從 F( 5 ) 開始就再也沒有找到素數了。但誰也想不到的是,費馬的這個失誤意外地和尺規作圖聯係到了一起。
根據高斯的結論,正多邊形邊數隻有在 K = 2 n × ( 2 ?m + 1 ) ,其中 n,m= 0,1,2,… 時才能通過尺規畫出來。將正 n 邊形的每一條邊對應的圓弧二等分,我們可以輕易地做出正 2n 邊形。因此,“正 F( m ) 邊形”可以說是產生所有這些可被作圖正多邊形的“因子”。這是一個延綿了兩千多年的尺規作圖難題,較其同類們十分幸運地在高斯手中得到了一個肯定的回答。在高斯之後,也有人陸續給出了正 257 邊形和正 65537 邊形的尺規作圖過程。其中正 65537 邊形的作圖過程十分繁瑣,單單做圖方法的計算手稿就有 200 頁,完整的過程更是裝滿了一個皮箱,現在被收藏於高斯的母校哥廷根大學。在 這裏 我們可以圍觀維基百科上的正 65537 邊形( 需要SVG Viewer等軟件 )。
魯道夫
當你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不是這樣的:魯道夫?我怎麼不知道還有叫這個名字的數學家?
確實,這位數學家不是最出名的,甚至可能是最不出名的(之一),但是他的墓碑一定是最霸氣的。他的墓碑完整地概括了其一生的經曆: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是的,他墓碑上的主要內容就是一個 π 的精確到小數點後 35 位近似值——實際上,他這輩子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算這個數字!
這位德國數學家的全名是魯道夫·範·科伊倫(Ludolph van Ceulen),他在 1600 年成為荷蘭萊頓大學的第一位數學教授,但是把主要精力全都放在了求解圓周率的更精確的值上。在那個計算基本靠手的年代,他選擇了前文提到的簡單而繁瑣的阿基米德式方法對圓周率進行逼近,最後得到墓碑上的結果的時候,使用的多邊形已達到了驚人的 262 條邊!相比之下,阿基米德倒稍顯“平淡無奇”。由於使用了阿基米德的夾逼法,所以墓碑上其實給出了圓周率的上界和下界。
看來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那就是偉大。魯道夫的這種精神無疑讓很多人佩服,以至於圓周率在德國被稱為魯道夫數。到今天,人們已經把魯道夫先生的工作向前推進了很多很多,計算圓周率也已經成為了考察計算機運算能力的一個方式。作為在這個道路上跨出堅實一步的人,魯道夫先生一定也含笑九泉的吧。
介紹一些名人的墓誌銘~
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的精力,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後35位,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圓周率數值。在他的墓碑上就刻著:“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37,22,35,R.I.P”是美國影星瑪麗蓮·夢露的墓誌銘,許多人鬧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最終這個謎由夢露研究會揭開,這三個數字是夢露的胸圍、腰圍和臀圍的英寸數,縮寫字母的意思是在此長眠。死者生前最大的嗜好是愛美,她用數字將自己十分鍾愛的形體永久記錄了下來。
英國詩人雪萊的墓誌銘是莎士比亞《暴風雪》中的詩句:“他並沒有消失什麼,不過感受了一次海水的變幻,成了富麗珍奇的瑰寶。”
聶耳是我國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誌銘引自法國詩人可拉托的詩句:“我的耳朵宛如貝殼,思念著大海的濤聲。”
愛爾蘭詩人葉慈的墓誌銘是他去世前夕寫的一首詩的最後十七個字:“對人生,對死亡,給予冷然之一瞥,騎士馳過。”
大文豪蕭伯納的墓誌銘:“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還是一定會發生。”
大作家海明威的墓誌銘:“恕我不起來了!”
對任何一位畫家的讚美,又有什麼樣的語言,能勝過出現在意大利畫家拉斐爾的墓碑上的:“活著,大自然害怕他會勝過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會死亡。”
法國作家司湯達的墓誌銘精煉:“米蘭人亨利·貝爾安眠於此。他曾經生存、寫作、戀愛。”
伏爾泰,這位《哲學通信》和史詩《亨利五世》的作者,順理成章的在專門迎葬偉人的先賢祠裏占了一“席”,並受到這樣的讚美:“詩人、曆史學家、哲學家,他拓展了人類精神,並且使之懂得它應當是自由的。”
古希臘“喜劇之父”阿裏斯托芬的墓誌銘出自哲學家柏拉圖之手:“美樂女神要尋找一所不朽的宮殿,終於在阿裏斯托芬的靈府發現。”
古希臘大數學家刁藩都的墓誌銘:“過路人,這裏埋葬著刁藩都的骨灰,下麵的數字可以告訴你,他的一生有多長。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愉快的童年。在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他的麵頰上長了細細的胡須。如此,又過了一生的七分之一,他結了婚。婚後五年,他獲得了第一個孩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命運給這個孩子在世界上的光輝燦爛的生命,隻有他父親的一半。自從兒子死後,他在深切的悲痛中活了四年,也結束了塵世的生涯。”
傑弗遜是和華盛頓、林肯齊名的美國三大偉人之一,美國的第三任總統。他的墓碑碑文是他自己寫的:“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亞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亞大學之父。”
盧梭:“睡在這裏的是一個熱愛自然和真理的人。”
馬克·吐溫:“他觀察著世態的變化,但講述的卻是人間的真理。”
貝多芬:“他總是以他自己的一顆人類的善心對待所有的人。”
馮玉祥:“平民生,平民活,不講美,不講闊。隻求為民,隻求為國。舊誌不懈,守誠守拙。此誌不移,誓死抗倭。盡心盡力,我寫我說,咬緊牙關,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點不錯。”
美國空軍頒發紫心勳章給麥洛維奇,表揚他在越戰中的英勇表現。後來他被發現是同性戀者,於是被解除軍職。其墓誌銘為:“當我在軍隊時,他們因我殺害兩個人給我一枚勳章,卻因我愛一個人解除我的職務。”
普希金:“這兒安葬著普希金和他年輕的繆斯,愛情和懶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沒有做過什麼善事,可在心靈上,卻實實在在是個好人。”
牛頓臨終前曾說:“我隻不過是在大海邊撿貝殼的小孩”。然而,大異其趣的是,鐫刻在這位英國大科學家的墓碑上的,卻是:“死去的人們應該慶賀自己,因為人類產生了這樣偉大的裝飾品。”
日本醫學家野口英世,曾長期工作和生活在美國。為了探究肆虐在非洲的黃熱病病源,聲譽日隆、功成名就的他,力排眾議,毅然決定親自深入疫區,終於殉職。在紐約烏茲德倫墓地上的他的銅板墓碑上,刻的是:“生於日本豬苗代,死於非洲哥爾多克斯,獻身科學,為科學而生,為科學而死。”
物理學家玻爾茲曼生前發現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統計解釋,他的墓碑上隻寫著他發現的公式“S=KlnΩ”。
英國大詩人莎士比亞對自己遺骸、“陰宅”的珍愛,似乎並不在著名的埃及法老之下,法老庫孚墓碑上,有令人恐怖的咒語:“不論是誰騷擾了法老的安寧,‘死神之冀’將在他頭上降臨。”而莎士比亞的墓誌銘,據說是他自己撰寫的:“看在耶穌的份上,好朋友,切莫挖掘這黃土下的靈柩;讓我安息者將得到上帝祝福,遷我屍骨者將受亡靈詛咒。”
曾經“捕捉”天上雷電的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的墓碑上刻的卻是:“印刷工富蘭克林”。他至死不忘,並引以為自豪的,正是他青少年時代擔任的印刷工。
有一個人,生前並不算名人,但死後,卻因墓誌銘而成名。名不見經傳的“卑賤者”,美國人約翰·特裏奧的墓碑,被他的相同國籍的作家納撤尼爾·霍桑在“陰暗潮濕的一隅”發現。作家在看了刻在碑上的“淒涼的詩句”後,哀痛地說:“要想用更精練或者更感人的語言,來描述這個使人寒心的不幸的生死與埋葬的故事,不是容易的事”:可憐地生活,可憐地死去,可憐地掩埋,沒有人哭泣。(蹊足梅子)
古希臘數學家丟番圖是以研究不定方程著稱於世的數學家,在他的墓碑上刻著一段墓誌銘:上帝賜予的童年占六
設丟番圖在世的年齡為x歲.根據題意列方程:
1
6
x+
1
12
x+
1
7
x+5+
1
2
x+4=x,
25
28
x+9=x,
3
28
x=9,
x=84;
答:丟番圖在世的年齡是84歲.
希臘數學家丟番圖墓誌銘大意是:丟番圖一生幼年活了6分之1,青年活了12分之1,又過了一生的7分之1
曆史上學過丟番兔活了84歲~
古希臘數學家丟番圖的墓誌銘與眾不同,不是記敘文,而是一道數學題。 墓誌銘是 這樣寫的: 這裏是一座
設丟番圖活了x歲。
解:x=1/6x+1/12x+1/7x+5+1/2x+4
x=25/28x+9
3/28x=9
x=84
由此可知丟番圖活了84歲。
第二種解法:
12×7=84
解答: 既然“/12”、“1/6”、“1/7”對應的年齡段必然是整數,那答案就是“12”、“6”、“7”中最大互質因子的乘積——“12×7=84”
同學您好,如果問題已解決,記得采納哦~~~您的采納是對我的肯定~
親,新的1年開始,祝好事接2連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顏6色,7彩繽紛,偶爾8點小財,煩惱拋到9霄雲外!
丟番都的墓誌銘,丟番都是希臘著名的數學家之一,關有關於他的一生,流傳下來的資很少,在他有趣的墓誌
設丟番圖活了x歲。 解:x=1/6x+1/12x+1/7x+5+1/2x+4 x=25/28x+9 3/28x=9 x=84
采納下
墓誌銘解答
西清粵 地點在 西青
本山座翼向乾 我意本來不是這樣
而勤伍公皆 因勤勞的伍公改變
配湖氏儒人 所以把 湖氏女人許配
此碑乃鹹豐元年所造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他的墓誌銘上寫著這樣的話:他以超乎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