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是什麼意思?
膏肓:中醫學中人體部位的名稱,膏指心下部分,肓指心髒和橫隔膜之間。舊說膏與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後來用:“病入膏肓”指病情非常嚴重,已沒有辦法醫治。後人也用以指事態非常嚴重,已無再造之功。
膏肓是什麼意思?
膏肓:中醫學中人體部位的名稱,膏指心下部分,肓指心髒和橫隔膜之間。舊說膏與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後來用:“病入膏肓”指病情非常嚴重,已沒有辦法醫治。後人也用以指事態非常嚴重,已無再造之功。
病入膏肓一詞中的“膏肓”是什麼意思?
病入膏肓[bìng rù gāo huāng]
【解釋】: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髒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出自】:《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示例】:吾觀劉琦過於酒色,~,今見麵黃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用於事物或人。
膏盲什麼意思
首先糾正【盲】應該為【肓】。
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易錯:病入膏盲。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髒與膈膜之間叫“肓 ”。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病入膏肓是什麼意思
病入膏肓
【拚音】:bìng rù gāo huāng
【解釋】: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髒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出處】:《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示例】:吾觀劉琦過於酒色,~,今見麵黃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
【近義詞】:人命危淺、行將就木
【反義詞】: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用於事物或人
“膏肓”是什麼意思?
膏肓?[ gāo huāng ]
*
古代醫學以心尖脂肪為膏,心髒與膈膜之間為肓。
《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杜預 注:“肓,鬲也。心下為膏。”後遂用以稱病之難治者。 晉 孫楚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夫治膏肓者,必進苦口之藥;決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 宋 朱熹 《題謝少卿藥園》詩之二:“再拜藥園翁,何以起膏肓?” 鬱達夫 《自述》詩之五:“人言先父喪亡日,小子膏肓疾正深。”
*
比喻難以救藥的失誤或缺點。
《世說新語·儉嗇》“ 王戎 儉吝” 劉孝標 注引 晉 王隱 《晉書》:“ 戎 性至儉,不能自奉養,財不出外,天下人謂為膏肓之疾。”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忽捧教命,乃知幸為大君子所宥,欲使膏肓沉沒,複起為人。” 清 錢謙益 《與卓去病論經學書》:“猶冀百世之下,得吾言而存之,可以箴俗學之膏肓,而起其廢疾也。”
*
比喻事物的要害或關鍵。
《魏晉南北朝墓誌集釋·隋卞鑒暨妻劉氏墓誌》:“神都之陽,天闕之下,地乃膏肓,縣連 京雒 。” 唐 張祜 《感河上兵》詩:“首尾誠須畏,膏肓慎勿輕。” 明 史可法 《請尊上權化水火疏》:“今憂時憤慨者,謂文官愛錢不怕死,武官怕死又要錢,二語真切中膏肓。”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蘇仲芬》:“卿言深中膏肓,敢不佩為弦韋。”
*
中醫針灸穴位名。
《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膀胱經分寸歌》:“魄戶膏肓與神堂。”注:“從魄戶下行第四椎下,五椎上,此穴居中,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曲脊取之,膏肓穴也。”
病入膏肓 膏肓是什麼意思
病入膏肓?[bìng rù gāo huāng]
基本釋義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髒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出處
《左傳·成公十年》:“醫生;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病入膏盲的意思
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病人膏盲”什麼意思
指沒得救了
成公病重,打算去聘請醫術高明的人來給自己治病。醫生還沒到來之前,成公做了一個夢,夢見有兩個人在自己的肚子裏談話。一個說:“成公這回請的人,醫術十分高明。那個醫生來了,用藥會傷害我們。這回怎麼逃哇?”另一個說:“不用怕!我們躲在肓之上,膏之下,那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醫生也拿我們沒辦法。”第二天,醫生到了。詳細地望聞問切之後,歎道:“這個病,我的醫術無能為力。因為病根在肓之上,膏之下,我的藥力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醫生說罷,麵帶慚愧之色。 成公聽後說:“這是良醫呀,所診之病情,與我昨夜所夢,完全吻合。雖不能治,我也要贈之厚禮而送歸。”後人遂用“病入膏肓”來形容病情嚴重,無藥可救的程度
成語病入膏肓,“膏肓”究竟什麼意思
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
【解釋】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髒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出處】《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結構】主謂式。
【用法】多用於人;也用於事物。比喻事物時含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肓;不能讀作“mánɡ”。
【辨形】肓;不能寫作“盲”。
【近義詞】人命危淺、行將就木
【反義詞】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辨析】~和“不可救藥”;都形容病勢嚴重;無法醫治。但~偏重在“病”;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不可救藥”偏重在“救”、“藥”;比喻毛病很重;無法挽救;而且適用範圍比~廣。
【例句】由於母親~;這個新戰士整日無精打采;茶飯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