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文,《我心目中的經典》,關於唐詩宋詞的,1000字左右 20分
與經典作伴,與聖賢為友。讀中華經典,做龍的傳人。讀經典就是讀人生哲理,讀曆史故事,讀各地風情。經典是我成長的好友。我天天讀經典,天天背經典,它不斷哺育著我的心靈。
“人之初,性本善”讓我第一次感受古人的聲音。而《唐詩宋詞》更是我探求的階梯。一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就使我心曠神儀,一首“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便讓我對大自然充滿向往,對瀑布溢滿了憧憬。我帶者對李白的崇拜,對杜少陵的向往,去更深的了解經典,而對經典也又多了一份期望。“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首大氣磅礴,氣勢宏偉的讚歌讓我走進了遠去的曆史。東漢末年,由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徹底地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使得中國進入了一個群雄爭霸的時代。那蕩氣回腸的文字和一個個栩栩如生、個性鮮明的人物,讓人心生敬佩。那那精彩的故事扣人心弦,讓人百看不厭。通過讀《三國演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關羽、劉備二人的感情之深。諸葛亮之所以能幫劉備打天下,是因為他有知識,熟知天文地理,善長用各種計策。證明我們要從小學習知識,長大才能幹出一番事業。
曆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這離奇曲折的故事情節使《西遊記》永駐我心。那四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其中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大英雄。他身上的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故事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正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學習,總是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隻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隻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
成功啊!
去讀書吧,經典對人成長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一本好的經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每一部經典都會使你受益無窮。讓經典在我們身邊永放光彩。
論述唐詩宋詞某一風格或流派,論文1000字
宋詞婉約派
始於梁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的詞,伴隨著市民階級的興起而流行於市井酒肆之間,是一種通俗的藝術形式。最初詞因為隻是限於描寫閨情花柳、笙歌飲宴等方麵,顯得很“小氣”。雖然藝術成就上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準,但是在思想內涵上層次還不夠。但是,隨著詞在宋代的文學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詞的內涵也在不斷地充實和提高。
隨著蘇軾等士大夫對詞的完善,詞在宋代已經不僅限於文人士大夫寄情娛樂和表達兒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當時的士大夫對時代、對人生乃至對社會政治等各方麵的感悟和思考。宋詞徹底跳出了歌舞豔情的巢窠,升華為一種代表了時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詞,大體上可分類為婉約派和豪放派。豪放詞作是從蘇軾開始的,他把詞從娛賓遺興的天地裏解助出來,發展成獨立的抒情藝術。而婉約派的詞,其風格是典雅涪婉、曲盡情態,其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
【關鍵字】宋詞 婉約派 特點 可歌性 言情 愛情 民族 落花
一、婉約派詞的特點
婉約詞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慎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內容比較窄狹。由於長期以來詞多趨於宛轉柔美,人們便形成了以婉約為正宗的觀念。
首先,婉約派的詞更具有可歌性。
詞自誕生之日開始就是為了迎合小市民階級的娛樂,它也就注定了與音樂的不解之緣。
例如我們所熟知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便隻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淺斟低唱。這些溫柔香豔之曲,懷人贈別之調,又多是歌伎舞女們在花間、樽前,輕歌曼舞中彈唱的,一曲之後,餘音繞梁,沁人心脾,使聞者銷魂。再如李清照《添字采桑子》中“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疊句“點滴霖霪”寫雨夜淋瀝,極具音律感,同時又把心緒的淒涼襯托得更加淒清。
婉約詞因音節諧婉,“語工而入律”,情調柔美,容易為人們所接受並且被流傳的更廣。正如歐陽炯在《花間集序》中說:“……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手,拍按香檀。不無清絕之辭,用助嬌嬈之態”。兩宋時期,婉約詞到了極盛時期,倚歌而和已經成為一種風尚。柳永的詞,“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之。可見當時傳播之廣。直至近代,婉約詞依然具有“可歌性”。這是它的突出特點。
其次,婉約派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的言情。婉約派以其婉轉柔美,以淒婉的感情來打動世人,道盡人間悲歡離合,是是非非,喜怒哀樂。
晏殊的《珠玉詞》便是抒情委婉,如明珠美玉,光豔照人。“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這首詞寫離恨相思之苦,情景交融,細致入微,感人至深。上片重在寫景,寓情於景,一切景語皆情語。在詩人的眼中,菊花似為愁煙所籠罩,蘭花上的露珠似乎是它哭泣時流下的淚珠,這一亦真亦幻幽極淒絕的特寫鏡頭,正是抒情主人公悲涼、迷離而又孤寂的心態的寫照。燕之“雙飛”更襯出人之“孤棲”。詞人目送時而繞梁呢喃、時而穿簾追逐的雙燕相隨而去之際,又該懷著怎樣一份孑然獨立的悵惘!作者似乎嗔怪“明月不諳離恨苦”,但是月已圓而人未圓,詞人對那皓潔的月光羨極生妒、略致微詞,有有何不可呢?下片寫登樓望遠。“昨夜西風”句,使固有的慘澹、淒迷氣氛又增添了幾分蕭瑟、幾分凜冽。西風方烈,碧樹盡凋;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望盡”,既表明其眺望之遠,也見出其凝眸之久,從時空兩方麵拓展了詞境。但“望盡天涯路”,不見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隻有寄書寄意了。 “山長水闊知何處”,以無可奈何的悵問作結,給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作家們把肺腑中的真情,悲愁與歡愉,通過抒情的婉約詞,曲折細膩地透露出來,贏得古今無數讀者的同情與共鳴。
愛情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宋詞中不乏對愛情的描述。抒寫愛情,反映在封建禮教統治下,人們對愛情的熱烈追求,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遭到迫害、受到挫折時的悲愁與哀怨,也就成為婉約詞的重要內容。它首先表現在對愛情的大膽追求與歌頌。
比如李清照對自己婚後生活的描寫,《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計無處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上闕描寫詞人在遠離汴京的故鄉這樣一個環境裏,白天,她“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悵望雲天,急盼錦書;夜深,“月滿西樓”她凝神相思。這樣的生活描寫,表現了縈繞在詞人心頭的孤獨相思之情。下闕現實描寫對時光易逝,紅顏易衰的感慨,接著抒發深沉的“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情懷,直吐胸中的悲苦。結尾婉轉言別愁難消,更為淒絕。
“在女性遭受雙重壓迫的封建社會,李清照獨能大膽地借助謳歌自己純真甚篤的愛情,表現夫妻心心相印和無法排解的相思之情,抒發時光易逝、紅顏易衰的感慨和遭受壓抑的深沉的別愁淒清,這是難能可貴的,也是應該高度評價的。”(《北宋婉約派·四大名家詞》第161頁,孫崇恩編著,中國書籍出版社)
再次,婉約詞也往往抒寫感時傷世之情。詞人們把往往把家仇國恨描寫成愛情或是詠物,但實際上卻別有寄托。
南唐後主李煜,“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望江南》),“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相見歡》),“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李煜在詞中以鮮明的形象,熾烈的感情,借花月春風,抒寫亡國之恨。
南宋時期,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國破之恨成為詞人心底最深的痛。對於這場禍事,李清照心靈深處也有著刻骨銘心的傷痛。“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添字采桑子》),“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年年雪裏,常插梅花醉”“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清平樂》),“空夢長安,以取長安道”(《蝶戀花》),“隻言江左好風光,不道中原歸思,轉淒涼”(《南歌子》)。在李清照這一類詞中,雖然沒有直麵描寫戰爭災難的場景,也沒用高呼英雄主義民族精神,但是字裏行間都是詞人對國家的憂對北歸的期望。
二、落花人獨立——宋詞中“落花”意象淺析
宋詞意象浩如煙海,但唯有落花這一意象最讓人有感觸。花從盛開到凋落,不僅僅是暗示著美好時光的逝去,更是暗示著生命的易損。花落隨流水,飄零,飄搖。古往今來,人看到這一幕總有不可抑止的悲傷。喜悅也由這一落花而變得悲戚。花之凋落,乃是“人之生死、事之成敗、物之盛衰”的縮寫。葉嘉瑩先生在《迦陵論詩從稿》中也曾這樣寫道:“枝頭上憔悴暗淡的花朵,較之被狂風吹落的滿地繁紅更加使人覺得難堪。後者雖使人對其夭亡深懷惋惜,而前者則使人清清楚楚地認識到生命由盛而衰,由衰而滅的殘酷的事實。後者屬可避免之偶然的意外,前者則是不可逃避的一切生物之終結的定命。” 看落花的人,由落花生命的逝去,而感覺到自己的命運就如同飄忽不定的落花一樣偶然,毫無定則。從而,產生了一種,命運無常的悲戚心理。落花便由一種單純的自然事物,轉變成為了一種富有豐富的藝術內涵的意象。
後人評價晏殊“小山詞多懷往事,抒寫哀愁,筆調飽含感傷,傷情深沉真摯,情景融合,造語工麗,秀氣勝韻,吐屬天成,能動搖人心”。他的著名詞作《臨江仙》中有寫“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孤獨的詞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對著飄零的片片落英;又見雙雙燕子,在霏微的春雨裏輕快地飛去飛來。“落花”、“微雨” ,本是極清美的景色,在本詞中,卻象征著芳春過盡,傷逝之情油然而生。落花是在暮春時節,古人往往以把酒賞花,體現快樂心情;現在卻是霪雨霏霏,殘紅滿地,獨立庭前,該是何等的落寞。
另外,晏殊的《浣溪沙》中有寫:“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通過“落花”這兩個富有生命流逝色彩的意象,明確地集中和體現了 “傷逝”之情。而因為春和美好生命的明顯關聯,對 “傷春”主題的揭示就等於展示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年華的留戀。落花的意象,可以自然為他表達對個人際遇的無奈和悲哀。
以落花來表達事物由盛變衰,由存到亡的過程的代表詞人非南唐後主李煜莫屬了。李煜在詩詞書畫等各方麵均有很高的造詣,但是卻不適合做皇帝,可曆史卻選擇了他,即位後李煜不理朝政,仍舊沉迷飄香殿中,飲酒作詩,快活風流。直到降宋,李煜被俘到汴京,從此做了敵國的俘虜,國家因他的滅亡,家庭因他的迫散,令他在他鄉異國異常傷感和遺憾,在寫下《虞美人》後,被宋徽宗賜毒酒死去,41年的南唐後主,就在抑鬱和悲痛之中落下了生命的帷幕。“簾外雨潺潺,春意將闌。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浪淘沙》全詞以春雨開篇,以春雨中落花結束,首尾照應,結構完整,意境渾成。由雨而夢,由夢而悲,油然而生人生之歎,由個人際遇之變和王朝興衰推衍時間之無限,是天堂與地獄、歡樂與痛苦對立的兩極世界,也是李煜過去與現在生活境況、心態情感的寫照。江山一失,永難回歸,其中包含著悔恨、無奈和絕望。詞末以流水、落花、春去三個流逝不複返的意象,進一步表現出李煜對人生的絕望。
婉約詞是按照美的法則來反映生活的。作家們用精煉的語言、真摯的感情、美麗動人的藝術形象,反映具有一定典型意義的社會生活,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華彩紛呈,百卉競妍,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為我國人民所喜愛,世代傳誦,曆久不衰。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著人們的情操,給人們帶來很高的藝術享受。
《中華好詩詞》觀後感1000字
胸藏文墨懷若穀,腹有詩書氣自華。
最近一邊看節目,一邊背詩,挺開心挺充實的。不過目前進入了一個混亂狀態。就是背的詩越來越多,一不留神就混搭起來了。想要努力的把它們各自歸成一家實在困難。看來我的背詩還是處在一個很低淺的階段。缺少對作者以及曆史背景的了解。如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進入到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上下求索兮路漫漫,寤寐鑽研兮曙光現。
自從幾日前開始關注《中華好詩詞》,像是著了魔一般,應是把第一期從頭到尾看了個遍,又網購了十幾本詞集,加上本來就有的唐詩宋詞詩經等,可夠我看了。這幾日來就是早上第一節課和晚睡前兩個小時,都是在讀詩。下班回到家裏,我和兒子都賴在床上,我讀我的詩,兒子看買給他的繪本,時不時的指出一些感興趣的動物給我看,我們就這樣,依依呀呀的能賴兩個小時還多呢。白天在學校沒課的時候,就躲在小屋裏一手捧著書一手拿字典,細心研讀。真是字字珠璣啊。跟我們的古詩詞相比,今人所寫之文章,實在是應該謙遜一些。
那幾位明星擂主都是蠻可愛的。最受歡迎的應該屬喻恩泰。我覺得這是有多方麵原因的。當然首先他是明星,參演了著名的《武林外傳》等影視作品,其次他是博士,更讓眾粉絲們崇拜,通過這個節目,又知道這個博士並不是徒有其名,真的是實實在在外修內斂貨真價實,從心底裏生出許多敬佩來。我是真的希望所有的明星都是這水準。屈居第二的釘子戶就是左岩了。左岩就吃虧在之前沒有喻恩泰出名,如果她也像喻恩泰一樣的有名氣,那麼,她絕對會在好詩詞的舞台上閃瞎所有人的眼睛。恩泰兄恐怕就得屈居綠葉了。不過,左岩已經是巾幗不讓須眉,富有詩書千萬卷了。
作為一個老師,我內心裏十分希望有公眾影響力的明星大腕兒們抽空都來參加這個節目,並不為提升知名度,因為本身他們就已經夠有名氣了。打個比方:我的學生們近期很喜歡張傑的歌曲,試想一下,如果張傑兄也來參加中華好詩詞的話,那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力啊,我敢肯定,孩子們會十分迫切地觀看《中華好詩詞》。況且全中國喜歡張傑的何止千人萬人?名人的一舉一動所能傳遞出的力量,勝過老師苦口婆心的千言萬語。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沒有誰是青春不朽的。我們真正應該做的,就是在真實的年齡段裏,使生命散發出智慧的光芒。長得帥氣美麗固然使人賞心悅目,若僅僅是金玉其外,倒不如秀外慧中更加長久。(不指任何人)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才疏學淺,所以才一本接一本的買書讀書,希望能通過先輩們的著作汲取一二為我所用,然而越是讀,越發覺自己的無知和淺薄。讀了幾日的詩詞之後,更是覺得自己這許多年來放著自家的寶貝不要,硬生生的讀什麼“世界名著”、“外國文學經典”真是可笑可悲。還好,書,什麼時候拿起來都不算晚。
除了篇頭的那一句,我還有一句座右銘: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業。
真是無比的開心我能一輩子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這是許多人都不曾有的幸福。
跟許多別的國家相比,我國愛好閱讀的人真是比較少,真心希望有關方麵能采取一些積極的措施,在不久的將來能出現全民熱愛閱讀的時代。
範增老師在總決賽的時候出現,老人家從年輕時起就每日五點起床讀書兩個小時。光這一點就使我深受觸動。想來,凡人之所以庸凡,十之八九是懶惰結出的果實。
從今日起,開始閱讀,並不算晚;從今日起為夢想拚搏,並不算晚。
隻要邁出了一步,隻要是在向前走著,那一枚閃耀的桂冠,始終會拿在手裏。共勉。
《中華好詩詞》是一檔古詩詞記憶闖關節目。在這個節目中,不僅有風趣幽默、談吐不凡的著名主持......餘下全文>>
誰能幫我查一篇關於唐詩的文章,1000字左右的,謝謝
唐詩是早晨,不是下午茶
現在我們來讀讀那些千年傳誦的名句吧。我們看詩人動不動就說“秦時明月漢時關”,動不動就說“萬裏長征人未還”,詩人動不動就說“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動不動就說“為言地盡天還盡,行到安西更向西!”我們發現唐詩的世界大得很,力量充沛得很,精神豪邁得很。
初盛唐的人要是失戀了,痛苦了,說的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何人不識君?”就會哂然一笑,心情好起來了。要是暫時經過苦難,重新克服了困境,就會說:“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就會對前途重新有希望。詩人要是曾經被打敗,曾經受大挫折,後來又東山再起,撥雲見霧,就會說:“種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劉郎又重來!”心裏充滿自豪的感情。詩人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了,他就會有這樣的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人看不慣有些小人得勢,說“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這是唐詩中罵人最厲害的一句話,罵得很有力量,以曆史時間作尺度,眼界十分開闊。
唐詩是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振作生命的活氣的。讀到不少唐詩,真的就是“忽如一夜東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心花怒放的感覺。這也是我們喜歡唐詩的一個原因。所以,葉嘉瑩教授接著馬一浮先生的話說,詩歌是一種生生不息的不死的心靈。
唐詩中常常提到大江大河、高山平原,因為唐詩主要是中國北方文化發展到極盛時期的詩,所以要寫就寫高山大河,所以宋詞多半是小橋流水,唐詩多半是高山大河。中國文學寫高山大河寫得最好的作品,我敢說至今沒有超過唐詩的。比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豪情雄壯,比如“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比如“白日依山盡”“大漠孤煙直”“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比如“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比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都力量充沛得很,生命強健得很。長江、黃河、高山、大川、太陽、月亮,唐詩就是想來一個驚天動地,就是想貫通宇宙生命之氣。“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這個風煙,大氣得不得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天姥連天向天橫”,這個“上青天”、“向天橫”都是直上直下將人的生命與宇宙生命相貫通。盛唐詩人、宰相張說大書詩人王灣的詩於政事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正是代表唐人的審美意識:天地之大美、自然之偉觀———黎明、春天、新年,一齊來到人間,使人間成為美好的存在。“生”字、“入”字,熱情奔放,是生命化的大自然。天行健,生命剛健、積極有為,迎向清新與博大。
有些看起來很平常、很安靜的詩,也有一種有天有地、貫通宇宙的元氣之美。比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那個“水窮處”,通往那個“雲起時”,都是宇宙生生不息的氣脈。“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這“青未了”三個字,不正是生生不息的春色天邊無際地流淌麼?有一個詩人有一天晚上突然睡不著覺了,找不到原因,隻覺得身子很暖和,原來經過了一個冬天,地氣開始回暖了,於是他寫詩說“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你們看,詩人的生命節奏,感通著宇宙的生命節奏。老杜有一句詩:“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後代的詩人特別喜歡。那是安史之亂後黑暗的唐朝社會,一個無月的黑夜,詩人憂心如焚,徹夜不眠,忽然,窗外那黑黝黝的山嘴裏,一下子吐出了一輪晶瑩的明月,樓外的水池,月色之中,也波光粼粼,明亮起來了,詩人的心境,也由憂苦而驚喜,而充滿了對天意的默默的感動。杜甫有一首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裏的文字,小孩子都懂得,平凡得不得了,但是讀起來舒服極了,通透極了,有一種生命與宇宙透氣的感覺。杜甫還有一首絕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一種生意盎然之美,一種隨處生春之美,讀久了就覺得生命很亮麗,很新鮮活潑有力。
唐詩中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僅來自國力、開放等時代氣象,而且來自開明、先進的政治文化:即科舉、尚賢、納諫。“進士致身卿相為社會心理群趨之鵠的”,這跟科舉考試有很大的關係,跟漢魏以來中國古代知識人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有很大的關係,跟全社會崇尚詩歌、崇尚人文、崇尚美有很大的關係,跟唐代的國力有很大的關係,這是中國文化的複興之象。隻有這樣的時代,才會有盡氣的精神突出表現,隻有社會上有一種盡理盡心的氣象,文學上才會有盡才盡氣的表現。
科學的傲慢,加上消費主義的物化浪潮,人性這個東西,要麼是零散化,成為沒有理性構架、沒有主心骨、沒有人格意識的拚貼;要麼是空洞化,成為沒有真實內容、真實需求的虛無主義;要麼是幽暗化了,成為一團人欲物欲;要麼遊戲化,成為一種商業性大眾化的表演。現代性主張人是經濟動物,是潛意識盲動與升華,是宇宙中的過客。這些問題很大,我今天不可能討論現代思想的利弊,但我們對於現代思想的反思與懷疑,也成為我們讀唐詩的一個背景,使我們懂得珍惜,懂得引申發揚。
宋詞1000字讀後感求大神幫助
賦予文字的靈魂 —讀《唐詩宋詞》有感 在我看來,現代人無論如何也寫不出古人那種字名經典、扣人心弦的文筆來。 最近我喜歡上了讀唐詩宋詞,覺得它們字字句句都是在用綿綿不盡的思想情感來寫的。例如李清照的《聲聲慢》,“淒淒慘慘戚戚”,情意纏綿,字字血淚,讓人一讀就感覺到了詩人那種無法言盡的憂愁。“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結尾句,更是將心中逆流成河的愁緒發泄了出來!再看看蘇軾為悼念元配妻子王弗的詞:“……縱使相適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讓我想到了他在對妻子的無限思念中的頹廢與失落,“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讓讀的人也不知不覺掉下淚來,那種滲進五髒六腑的痛,被表現得酣暢淋漓。 怪不得呢,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的精粹。幾十個字,雖短,卻成為了被世人讚頌的經典之作。不說詩人詞人們多元化高質量的文字,單憑他們的真情實感,或是表達了一種哲理,或是一種情緒,一件事,就能打動讀者。像“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的惆悵;“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的惘然;“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思念……這些綿綿不盡的思想感情,賦予了文字動人的靈魂。 有些詩或詞,則與以上的不同,它賦予文字的靈魂是哲理。“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中,在一邊沉醉在夕陽時的美麗中,一邊又陷入已進黃昏的失意。在讚美夕陽的同時,又告誡大家要珍惜時間,不要錯過了人生的大好光景。而“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是在欣賞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景色,借景抒情,告誡人們隻有努力上進才能取得成就。 你感受到了古代文學的魅力了嗎?或大氣或唯美的字裏行間,都注入了詩人詞人們無限的真情,才得以引人入勝。但空有真情不行,得有紮實的文學功底才能寫出真正的“文學”。 讓我們在閱讀《唐詩宋詞》的同時,提高寫作水平,朝著古人們的字名經典邁進吧!
1000字美文摘抄
東流之水不複回
沿著記憶的清溪,光著腳丫,踏著清澈的水流而上,綠砌苔香,紅橋水暖,魚兒雀躍著尾巴在我的手心舞蹈,蝴蝶顫動著翅膀在我的眉間飛過。
潺潺流淌的溪水,拍擊著卵石柔化成寂寞幽穀中悅耳琴音,承載著歲月的歡歌愁樂,蜿蜒到不知的盡頭。
新鮮的苔痕,青翠柔美,潤滑如絲的質感,宛如心底的那抹溫柔,腳底打滑,一個踉蹌我就要跌落在水裏,如二十一年前我們彼此在生命中的交錯,原本該被流水帶走的我,卻在刹那被你的小手從死神那裏一把搶奪了回來,你弱小的身軀卻順水而下,跌落在了開滿桃花的山穀裏,桃花凋零,落英繽紛,從此你依桃花為塚,以百鳥為鄰,在青山翠穀中沉睡,那麼,這樣在水中跌蕩沉浮,是否就能循著桃花的香痕,沿著你遠去的舊跡,在那個雲遮霞蓋的桃花林裏與你牽手,在一朵又一朵嫣紅的飛落中吟唱兒時的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曾以為,我所有背誦的唐詩宋詞隻與你一個人聽,如今詩肥了相思,詞瘦了形容,那聽我淺唱的人又去了哪裏?
是誰的彈弓響徹雲霄驚飛了一群鳥雀
那花季少年爬在樹枝上的身影竟成了夢中的風景。你做的那把木頭左輪槍,連同你的嬉笑,我還收藏在箱底,在缺少快樂的日子裏把它們翻出,在我絕望的時候給予我繼續的勇氣。
你的笑靨總在第一朵桃花盛開的時候燦爛著劃過記憶的印痕,在一陣又一陣幽香中襲來你少年的氣息,讓我在窒息的城市中呼吸到生命的清新,在渾濁的暗流裏捕捉童話的純真。
你是我的童話,最絕望的眼眸中滑過你滴落在我心最深處的淚,我的生命裏有你生命的延續,那麼我怎可自私的關閉生命的門,就算在荒漠中行走,一樣會有你的甘泉在我的腳底穿行。
無邊細雨,飛花如夢,雨滴與落花在水麵激起一圈圈漣漪,春衫少年,在岸邊迎風而立,似一株桃花在盈盈而笑,敞開的雙臂擁抱不來一個岸上的你,滿懷的桃花卻印染了我的衣裙,紅了我蒼白著老去的容顏,風雨輕拂,馨香溢滿了山溪。
花終要逐流水,你終要從我的生命中如流星的隕落,消失在那桃之灼灼的山穀裏。山穀裏的桃花又開了二十季,而我夢中的桃花卻從來不曾凋零,在季季的思念如雨中俏麗著綻開,在月月的喜怒哀樂中燦爛著怒放,在日日的平仄起伏中淡然著飄香。
人的生命不若桃花,這個季節敗落,還會在下一個季節裏吐露新蕊,你靜美的身姿在風中如桃花一次次回旋,在我的心裏零落成永恒的詩行。陰陽相隔,隔不去我的思念如潮,歲月如流,流不去我的記憶成河。
那抹嫣紅,那抹新綠,總在春天鳥兒的婉轉啼鳴中順著春意而來。窗外的冬殘,窗內的春痕,心海裏的桃花謝了又開,春紅總在記憶中跳躍,守著我們的那片桃林,在清泉滑過的生命中天長地久。
等不及又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我為你寫的第二十一篇文字已經在清溪淌過的夢裏謄寫在素箋之上。十四歲的少年,雋刻成我生命中不老的風景,那個十歲的少女卻已經走過了青澀年華,在生命的第三十一個年頭裏跋涉前行,時光帶走了許多的故事,唯一帶不走的就是落花香裏,澄波影外,你手拈桃花的微笑。
一襲衣香芳塵裏,紅蔫翠老怎堪禁,且把桃花與月依,一任相思到天明。寫滿心事的文字在花瓣的零落中繾綣,在清輝中翩舞,在暗香中浮動。如果生命可以如文字塗抹了重來,那麼我願意不停的把你書寫一遍又一遍,直至你攜我雙手奔跑在桃花如雲的山穀裏,哪怕水竭河枯,哪怕花衰草荒
答案補充
兄弟,這文章不是 一般的沒, 我好幾回陶醉在裏頭
沒事就拿來細細品讀一番...餘下全文>>
複興之路觀後感1000字
複興之路,顧名思義,就是從衰落到再次興盛的過程中所探索走過的道路。而國人,或辛酸或憤苦或彷惶或堅定地在這條充滿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著苦澀的淚水;每一腳都能踩出濃豔的鮮血。
這段時期,不僅是中國的近代史、血淚史和屈辱史,更是我們付出了太多代價之後換來的沉痛的教育史;它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道路,使我們認清了身上的擔子之重大,付予了我們振興中華的神聖使命。
片子包括千年局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6集,影像資料豐富,解說詞準確感人,生動再現了160多年來中國人民為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後繼地奮鬥追求的曆程,清晰地勾畫出中華民族從倍遭屈辱、奮起抗爭到走向複興的曆史脈絡,主題鮮明,氣勢恢宏,既令人振奮,亦發人深省。以“複興之路”為題,可謂提綱挈領,抓住了關鍵。
即要辨明曆史的正確走向,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鴉片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擴大,民族危機日益加劇,中國出現了千年未有的變局。這時,各種思潮交相激蕩,主義之爭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導中國“走孔子之路”;自由主義者、全盤西化派既不滿專製複古,又排斥馬克思主義,寄希望於走歐美資本主義的道路。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封殺馬克思主義,企圖用封建的法西斯主義主宰“中國之命運”。而**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開宗明義,首先指出了“中國向何處去”這個關鍵問題。可見,這思想的較量,主義的鬥爭,其實質是不同的曆史走向之爭,是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之爭。
回顧曆史不是為了給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為久壞失修到麻木的靈魂豐富情感,銘記曆史是為了明白昨天是什麼,現在該做什麼,將來要成為一個什麼樣子。我想,這是我們反複溫習曆史最起碼要得到與明白的。
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針、以共產黨為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人民積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初步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之後,正為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鬥——這就是曆史的選擇、時代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在黨的十七大召開之際,電視政論片《複興之路》自覺地“用曆史感悟未來”,在中國未來應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重大問題上,進行了有說服力的論說,這對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念、凝聚共識,很有益處。
現在中國正走在複興的路上,正是回歸世界領先地位的關鍵時期。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GDP躍居世界第三,世界500強中,中國也占了30個席位(大陸23家,台灣、香港7家)有人預測2020年中國GDP將超過日本,2050年經濟總量超過美國,這不是狂吹,這是對中國成績的肯定。“嫦娥”的升天,也使中國穩居世界航天第三位,衛星發射次數占世界總數的17%,世界各國也越來越感覺到同中國交往的重要性,世界上不少國家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國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中國文化、漢語感興趣。
現在中國正處於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複興將在我們這一代中一不一步靠近,麵對曆史使命,我們應該勇敢的擔負起來,這就要求我們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用科學文化來武裝自己,為國家的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道路是漫長的,前途是光明的,總有一天中國會再次登上世界領先的地位!
新世紀的國際科技和經濟的競爭,從根本上講是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競爭,是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競爭。要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餘下全文>>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語文作文,《我心目中的經典》,關於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