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地為牢的反義詞
【成語】: 畫地為牢
【拚音】: huà dì wéi láo
【解釋】: 在地上畫一個圈當做監獄。比喻隻許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
【舉例造句】: 這一封號,雖是幾根柳森片門戶,一張紅紙的封條,法令所在,也同畫地為牢,再沒人敢任意行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
【拚音代碼】: hdwl
【近義詞】: 作繭自縛、畫地為獄
【反義詞】: 任其馳騁、豪放不羈
畫地為牢的反義詞成語
【成語】: 畫地為牢
【拚音】: huà dì wéi láo
【解釋】: 在地上畫一個圈當做監獄。比喻隻許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
【舉例造句】: 這一封號,雖是幾根柳森片門戶,一張紅紙的封條,法令所在,也同畫地為牢,再沒人敢任意行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
【拚音代碼】: hdwl
【近義詞】: 作繭自縛、畫地為獄
【反義詞】: 任其馳騁、豪放不羈
為他畫地為牢反義詞
畫地為牢反義詞:
任其馳騁,豪放不羈
來自百度漢語|報錯
畫地為牢_百度漢語
[拚音] [huà dì wéi láo]
[釋義] 在地上畫一個圈當做監
獄。比喻隻許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
畫地為牢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李陵戰敗投降了匈奴,漢武帝十分生氣。司馬遷則認為李陵曾經殺得匈奴人連救死扶傷都來不及,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漢武帝對司馬遷施行“腐刑”。司馬遷雖然畫地為牢,身陷囹圄,但他艱苦頑強地完成《史記》這部巨著。
【典故】古人劃地為牢,他將棍子劃了圈兒,強似劃地為牢,假如有虎狼妖獸來時,如何擋得他住?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回
【釋義】相傳上古時,於地上畫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懲罰。後用以指限製在一定範圍內。
【用法】作謂語、賓語;比喻隻許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
【近義詞】作繭自縛、畫地為獄
【反義詞】任其馳騁、豪放不羈
畫地為牢是什麼意思?
在地上畫一個圈當做監獄。比喻隻許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不得逾越。
畫地為牢是什麼意思
【釋義】:在地上畫一個圈當做監獄。比喻隻許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
畫地為牢
【拚音】: huà dì wéi láo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
【造句】: 這一封號,雖是幾根柳森片門戶,一張紅紙的封條,法令所在,也同畫地為牢,再沒人敢任意行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
【近義詞】:?作繭自縛、畫地為獄
【反義詞】: 任其馳騁、豪放不羈
【典故】:西漢時期,李陵戰敗投降了匈奴,漢武帝十分生氣。司馬遷則認為李陵曾經殺得匈奴人連救死扶傷都來不及,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漢武帝對司馬遷施行“腐刑”。司馬遷雖然畫地為牢,身陷囹圄,但他艱苦頑強地完成《史記》這部巨著
作繭自縛 意思
詞目 作繭自縛
發音 zuò jiǎn zì fù
釋義 蠶吐絲作繭,把自己裹在裏麵。比喻做了某件事,結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出處 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詩:“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宋·陸遊《劍南詩稿·書歎》:“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纏裹。”
示例 我們需要製定必要的規章製度,但不可過於繁瑣,弄得~,捆住自己的手腳。
用 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 作法自斃、自討苦吃、自作自受
反義詞 嫁禍於人
燈 謎 蠶;春蠶吐絲
與劉向相關的成語有哪些
愛惜羽毛
讀音: ài xī yǔ máo
釋義: 羽毛:比喻人的聲望。比喻為珍惜自己的名聲,行事十分謹慎。
出自: 漢·劉向《說苑·雜言》:“夫君子愛口,孔雀愛羽,虎豹愛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造句: 灰鶴與他都是高傲的,愛惜羽毛的,而他與它們的高傲隻是一種姿態而已,沒有用,沒有任何的用。(老舍《四世同堂》五十)
白龍魚服
讀音: bái lóng yú fú
釋義: 白龍化為魚在淵中遊。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
出自: 漢·劉向《說苑·正諫》:“昔日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漢·張衡《東京賦》:“白龍魚服,見困豫且。”
造句: 相公白龍魚服,隱姓潛名。倘或途中小輩不識高低,有毀相公者,何以處之?(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四)
鮑魚之肆
讀音: bào yú zhī sì
釋義: 賣鹹魚的店。比喻壞人成堆的地方。
出自: 漢·劉向《說苑·雜言》:“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不諱之門
讀音: bù huì zhī mén
釋義: 諱:忌諱。指說話可以直言不諱的地方。
出自: 漢·劉向《說苑·君道》:“規諫必看不諱之門。”
齒亡舌存
讀音: chǐ wáng shé cún
釋義: 亡:脫落,不存在。牙齒都掉了,舌頭還存在。比喻剛硬的容易折斷,柔軟的常能保全。
出自: 漢·劉向《說苑·敬慎》:“夫舌之存也,豈非以其柔耶?齒之亡也,豈非以其剛耶?”
楚弓楚得
讀音: chǔ gōng chǔ dé
釋義: 楚國人丟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國人。比喻自己的東西雖然丟了,拾到它的人並不是外人。
出自: 漢·劉向《說苑·至公》:“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世家·好生》:“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造句: 如今恰恰的不曾動身,這個東西送上門來,楚弓楚得,豈有再容它已來複去的理?(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
用法: 主謂式;作分句;含褒義,比喻利未外溢
近義詞: 得失相當 一失一得
反義詞: 楚才晉用
春風風人
讀音: chūn fēng fèng rén
釋義: 和煦的春風吹指著人們。比喻及時給人教益和幫助。
出自: 漢·劉向《說苑·貴德》:“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耳聞不如目見
讀音: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釋義: 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比喻實際經驗的重要。
出自: 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造句: 就行也不是話,再住也不是話,口說無憑,耳聞不如目見,我背了馬,且請師父親去看看。(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八回)
福無雙至
讀音: fú wú shuāng zhì
釋義: 指幸運的事不會接連到來。
出自: 漢·劉向《說苑·權謀》:“此所謂福不重至,禍必重來者也。”
造句: 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明·施耐庵《水滸會傳》第三十七回)
用法: 主謂式;作賓語、分句;常與“禍不單行”連用
近義詞: 福不重至
反義詞: 禍不單行
浮一大白
讀音: fú yī dà bái
釋義: 浮:違反酒令被罰飲酒;白:罰酒用的酒杯。原指罰飲一大杯酒。後指滿飲一大杯酒。
出自: 漢·劉向《說苑·善說》:“魏文侯與大夫飲酒,使公乘不仁為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造句: 得此喜信,勝聽撻音,當浮一大白。(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四回)
用法: 得此喜信,勝聽撻音,當~。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四回
黃雀伺蟬
讀音: huáng què sì chán
釋義: 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麵正要吃它。比喻禍事臨頭還不知道。
出自: 漢·劉向《說苑·正諫》:“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旁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
用法: 主謂式;作分句、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 黃雀在後
禍不單行
讀音: huò bù dān xíng
釋義: 禍:災難。指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出自: 漢·劉向《說苑·權謀》:“此所謂福不重來,禍必重來者也。”
造句: 禍不單行,那個私立中學因為吃了一家錢莊的倒帳,發不出薪水了。(葉聖陶《得失》)
用法: 主謂式;作賓語、分句;常與“福無雙至”連用
近義詞: 多災多難 福無雙至
反義詞: 時來運轉 雙喜臨門
江海不逆小流
讀音: jiāng hǎi bù nì xiǎo liú
釋義: 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納細流的緣故。比喻人氣度大才能擔當大事。
出自: 漢·劉向《說苑·尊賢》:“太山不辭壤石,江海不逆小流。”
列鼎而食
讀音: liè dǐng ér shí
釋義: 形容豪門貴族的奢侈生活。
出自: 漢·劉向《說苑·建本》:“累茵而坐,列鼎而食。”
造句: 今日個列鼎而食,煞強如淡飯黃齏。(元·馬致遠《薦福碑》第四折)
目指氣使
讀音: mù zhǐ qì shǐ
釋義: 目指:動一下眼睛來指物;氣使:用噓氣聲支使人。用眼神和氣色指使人。形容驕橫傲慢的樣子。
出自: 漢·劉向《說苑·君道》:“今王將東麵目指氣使以求臣,則廝役之材至矣;南麵聽朝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則人臣之材至矣。”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
前車之鑒
讀音: qián chē zhī jiàn
釋義: 鑒:鏡子,為教訓。前麵車子翻倒的教訓。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
出自: 《荀子·成相》:“前車已覆,後未知更何覺時!”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後車戒。”
造句: 前車之鑒,請自三思。(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二十五回)
用法: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用於勸告人
近義詞: 前車可鑒 殷鑒不遠
反義詞: 重蹈覆轍
前覆後戒
讀音: qián fù hòu jiè
釋義: 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
出自: 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後車戒。”
如影隨形
讀音: rú yǐng suí xíng
釋義: 好象影子總是跟著身體一樣。比喻兩個人關係親密,常在一起。
出自: 《管子·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響之應聲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從形也。”漢·劉向《說苑·君道》:“故天之應人,如影之隨形,響之效聲者也。”
造句: 善惡昭彰,如影隨形。(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一回)
三緘其口
讀音: sān jiān qí kǒu
釋義: 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現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出自: 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
造句: 危行言遜,禍免生肘;金人示誡,三緘其口。(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三回)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用於對事保密程度
近義詞: 緘口不言 守口如瓶
反義詞: 口若懸河 誇誇其談
三旬九食
讀音: sān xún jiǔ shí
釋義: 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隻能吃九頓飯。形容家境貧困。
出自: 漢·劉向《說苑·立節》:“子思居於衛,縕袍無表,二旬而九食。”晉·陶潛《擬古》詩:“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十步芳草
讀音: shí bù fāng cǎo
釋義: 芳草:香草。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出自: 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漢·王符《潛夫論·實貢》:“夫十步之間,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十步香草
讀音: shí bù xiāng cǎo
釋義: 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出自: 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時移俗易
讀音: shí yí sú yì
釋義: 移:變動;易:改換。時代變了,社會風氣也變了。
出自: 《淮南子·齊俗訓》:“時移則俗易。”漢·劉向《說苑·雜言》:“今夫世異則事變,事變則時移,時移則俗易。”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指時世、風俗等都起了變化
下車泣罪
讀音: xià chē qì zuì
釋義: 舊時稱君主對人民表示關切。
出自: 漢·劉向《說苑·君道》:“禹出見罪人,下車問而泣之。”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含褒義
夏雨雨人
讀音: xià yǔ yǔ rén
釋義: 雨:前一個“雨”,名詞,雨水;後一個“雨”,動詞,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時給人幫助和教育。
出自: 漢·劉向《說苑·貴德》:“管仲上車曰:‘嗟茲乎,我窮必矣。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 春風風人
先憂後樂
讀音: xiān yōu hòu lè
釋義: 憂慮在天下人之先,安樂在天下人之後。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後。
出自: 漢·劉向《說苑·談叢》:“先憂事者後樂,先傲世者後憂。”宋·範仲淹《嶽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造句: 你先憂後樂師忠彥,由義居仁效昔賢。(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林遊學》)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向隅而泣
讀音: xiàng yú ér qì
釋義: 向:對著;隅:牆角;泣:小聲地哭。一個人麵對牆腳哭泣。形容沒有人理睬,非常孤立,隻能絕望地哭泣。
出自: 漢·劉向《說苑·貴德》:“今有滿堂飯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絕望地哭
近義詞: 唉聲歎氣 窮途末路
反義詞: 春風得意 得意忘形
厭難折衝
讀音: yàn nán zhé chōng
釋義: 指能克服困難,抗敵取勝。
出自: 漢·劉向《說苑·尊賢》:“故虞有宮之奇,晉獻公為之終夜不寐;楚有子玉、得臣,文公為之側席而坐。遠乎!賢者之厭難折衝也。”
一蹶不振
讀音: yī jué bù zhèn
釋義: 蹶:栽跟頭;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來。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後就再也振作不起來。
出自: 漢·劉向《說苑·說叢》:“一噎之故,絕穀不食,一蹶之故,卻足不行。”
造句: 可惜,到了這二十世紀的中葉,說什麼也一蹶不振了。(梁斌《紅旗譜》四十二)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近義詞: 一敗塗地 一敗如水
反義詞: 東山再起 死灰複燃
指天射魚
讀音: zhǐ tiān shè yú
釋義: 向著天空去射河裏的魚。比喻辦事一定落空。
出自: 漢·劉向《說苑·尊賢》:“譬其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長也,射魚指天而欲發之當也。”
安故重遷
讀音: ān gù zhòng qiān
釋義: 安於舊俗,不輕易改變
出自: 西漢·劉向《說苑·修文》:“觸情從欲,謂之禽獸;苟可而行,謂之野人;安故重遷,謂之眾庶;辨然否,通古今之道,謂之士。”
用法: 作謂語;比喻守舊
近義詞: 安於現狀
反義詞: 推陳出新
白頭而新
讀音: bái tóu ér xīn
釋義: 指相交雖久而並不知己,像新知一樣。同“白頭如新”。
出自: 明·楊慎《白頭而新》:“《漢書》:‘白頭如新,傾蓋如故。’《說苑》作‘白頭而新,傾蓋而故’。‘而’、‘如’,古字通用。白頭而新,雖至老而交猶新。”
春風夏雨
讀音: chūn fēng xià yǔ
釋義: 春風和煦,夏雨滋潤,足以養育萬物。常比喻及時給人以教益和幫助。
出自: 漢·劉向《說苑·貴德》:“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大杖則走
讀音: dà zhàng zé zǒu
釋義: 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親用大棍子打他時,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親於不義。舊時宣揚的封建孝道。
出自: 漢·劉向《說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嚐不在側;求而殺之,未嚐可得。小箠則待,大箠則走,以逃暴怒也。”
盜怨主人
讀音: dào yuàn zhǔ rén
釋義: 比喻奸惡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盜憎主人”。
出自: 漢·劉向《說苑·敬慎》:“盜怨主人,民害其貴,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
等禮相亢
讀音: děng lǐ xiāng kàng
釋義: 猶言分庭抗禮。以平等之禮相待。
出自: 漢·劉向《說苑·君道》:“今王將東麵,目指氣使以求臣,則廝役之材至矣;南麵聽朝,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則人臣之材至矣;西麵等禮相亢,下之以色,不乘勢以求臣,則朋友之材至矣。”
二旬九食
讀音: èr xún jiǔ shí
釋義: 旬:十天。二十天中隻吃九頓飯。形容生活極端困苦
出自: 西漢·劉向《說苑·立節》:“子思居於衛,縕袍無表,二旬而九食。”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生活
福不重至,禍必重來
讀音: fú bù chóng zhì,huò bì chóng lái
釋義: 福不會接連而來,禍災卻會接踵而至。
出自: 漢·劉向《說苑·權謀》:“往年秦拔宜陽,明年大旱,民饑。不以此時恤民之急也,而顧反益奢。此所謂福不重至,禍必重來也。”
附上罔下
讀音: fù shàng wǎng xià
釋義: 附:附和;上:君王,罔:欺騙;下:臣下。親附君王,欺騙臣下。
出自: 漢·劉向《說苑·臣術》:“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
高飛遠舉
讀音: gāo fēi yuǎn jǔ
釋義: 舉:飛、去。飛得又高又遠。比喻前程廣大。
出自: 漢·劉向《說苑·八·尊賢·十三節》:“鴻鵠高飛遠翔,其所恃者六翮也。”
高飛遠翔
讀音: gāo fēi yuǎn xiáng
釋義: 飛得既高有遠。比喻前程遠大。
出自: 漢·劉向《說苑·尊賢》:“鴻鵠高飛遠翔,其所恃對者六翮也。”
肝膽塗地
讀音: gān dǎn tú dì
釋義: 形容慘死。也形容竭盡忠誠,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同“肝腦塗地”。
出自: 漢·劉向《說苑·善說》:“使食肉者一旦失計於廟堂之上,若臣等之藿食者寧得無肝膽塗地於中原之野?”
用法: 臣先殿上絕纓者也,當時宜以~,負日久矣。 ◎《韓詩外傳》卷七
含仁懷義
讀音: hán rén huái yì
釋義: 指有仁義之德。
出自: 漢·劉向《說苑·辨物》:“故麒麟麕首牛尾,圓頂一角,含仁懷義。”
用法: 伊一角之仁獸,稟五行之粹精,必含仁而懷義,不群居而旅行。 ◎宋·吳淑《麟賦》
畫地作獄
讀音: huà dì zuò yù
釋義: 比喻隻許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同“畫地為牢”。
出自: 漢·劉向《說苑·貴德》:“俗語雲:‘畫地作獄,議不可入;刻木為吏,期不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漢書·路溫舒傳》引作“畫地為獄”。
路叟之憂
讀音: lù sǒu zhī yōu
釋義: 指百姓的疾苦。
出自: 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行遊,中路聞哭者聲,其音甚悲……見之,丘吾子也,擁鐮帶索而哭。孔子辟車而下問曰:‘夫子非有喪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對曰:‘吾有三失。’孔子曰:‘原聞三失。’
用法: 丘吾子曰:‘吾少好學問,周遍天下,還後,吾親亡,一失也;事君奢驕,諫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後絕,是三失也。樹欲靜乎風不定,子欲養乎親不待。’”
牛角之歌
讀音: niú jiǎo zhī gē
釋義: 後為窮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出自: 春秋時,寧戚很窮,想見齊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機會,在車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聞而讚其為“非常人”,命後車載之,拜為上卿。見《呂氏春秋·舉難》、《晏子春秋·問下二》。漢·劉向《說苑·尊賢》亦載此事。
用法: 夫~,辭鄙而義拙;堂下之言,不書於傳記。 ◎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
枉突徙薪
讀音: wǎng tū xǐ xīn
釋義: 比喻防患於未然。
出自: 據漢·劉向《說苑·權謀》載,有人見鄰人煙囪直立且旁有積薪,勸其改為彎曲煙囪並移走積薪;鄰人不從,後果失火。
有識之士
讀音: yǒu shí zhī shì
釋義: 具有才能和遠見卓識的人。
出自: 漢·劉向《說苑·善說》:“天下有識之士,無不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萬歲之後,廟堂必不血食矣。”
用法: ~皆謂陛下厭聞人言,意輕邊事,其兆見於此矣。 ◎宋·蘇軾《朝辭赴定州狀》
一人向隅,滿坐不樂
讀音: yī rén xiàng yú,mǎn zuò bù lè
釋義: 指滿堂之上,一人不樂,眾皆為之不歡。
出自: 漢·劉向《說苑·貴德》:“故聖人之於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
用法: 方見一少年,舉杯瞻之曰:‘~,小人竊不自量,願聞金玉之聲。’ ◎《太平廣記》卷二八一引唐·薛漁思《河東記·獨孤遐叔》
引線穿針
讀音: yǐn xiàn chuān zhēn
釋義: 使線的一頭通過針眼。比喻從中聯係、拉攏。
出自: 漢·劉向《說苑·善說》:“縷困針而入,不因針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親。”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一二:“萬乞吳二娘怎生做個方便,到黃府親見小姐詢其下落,做個穿針引線之人。”
用法: 安老爺、安太太便在這邊暗暗的排兵布陣,舅太便在那邊密密的~。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四回
雍門刎首
讀音: yōng mén wěn shǒu
釋義: 後用為忠君的典實。
出自: 相傳越軍至齊境,烈士雍門子狄聞之,刎頸而死。越軍知之,曰:“齊王有臣鈞如雍門子狄,擬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軍而退。齊王葬雍門以上卿之禮。見漢劉向《說苑·立節》。
衣弊履穿
釋義: 衣服破敗,鞋子穿孔。形容貧窮。 漢 劉向 《說苑·善說》:“君將掘君之偶錢,發君之庾粟以補士,則衣弊履穿而不贍耳。”亦作“ 衣敝履空 ”。《漢書·鮑宣傳》:“ 唐尊 衣敝履空,以瓦器飲食,又以曆遺公卿,被虛偽名。” 顏師古 注:“著敝衣躡空履也。空,穿也。”
張袂成帷
讀音: zhāng mèi chéng wéi
釋義: 張開袖子成為帷幕。形容人多。
出自: 漢·劉向《說苑·奉使》:“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帷,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