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歌裏的愛情真諦有感
讀長恨歌有感談到《長恨歌》,最初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幾句: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多麼淒美,多麼感人,這也成為後人對心愛之人表白的經典語句,情意綿綿,感人肺腑。接下來我就淺談一下自己的感悟。《長恨歌》是一曲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摯愛傳奇,是一首關於人間真愛的傾情禮讚,是一段足以動天地泣鬼神的愛情絕唱。傳統的,古典式的,完美的,理想主義的愛情在這裏走到了一個極致。這是一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長篇敘事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白居易時年三十五歲,任盩厔(今陝西周至)縣尉。一天,他與在當地結識的秀才陳鴻、王質夫同遊仙遊寺,談起五十多年前的天寶往事。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及相關遺聞傳說,讓三人不勝感慨。他們惟恐這一希代之事,與時消沒,不聞於世,王質夫遂提議,由擅長抒情的白居易為之作歌,由陳鴻為之寫傳奇小說《長恨歌傳》。於是,詩、傳一體,相得益彰。白居易由此被呼為“《長恨歌》主”。在我看來,《長恨歌》在史上留有不衰的盛名,得益於它的藝術特色。①精巧獨特的藝術構思,故事情節曲折動人。聯想到是的曆史的話,其中還經曆了有名的安史之亂。從安史之亂爆發到唐明皇攜楊貴妃出奔西行,再到楊貴妃逝世,唐明皇思念貴妃,情節曲折感人,悲劇感染力極強。②刻畫人物生動細膩。唐玄宗形象荒淫誤國又真摯專情,楊貴妃是一個美貌、忠貞的形象。“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極盡了楊貴妃的美貌。③敘事、抒情、描寫高度融合,富有語言美和音律美。運用了借代、比喻、對比、對偶、頂針的修辭手法。將敘事、寫景和抒情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形成詩歌抒情上回環往複的特點。詩人時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來烘托人物的心境;時而抓住人物周圍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過人物對它們的感受來表現內心的感情,層層渲染,恰如其分地表達人物蘊蓄在內心深處的難達之情。從黃埃散漫到蜀山青青,從行宮夜雨到凱旋回歸,從白日到黑夜,從春天到秋天,處處觸物傷情,時時睹物思人,從各個方麵反複渲染詩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尋覓。然而,《長恨歌》還有另外一個亮點,就是對於其主題的看法、理解曆來就有分歧,有“諷諭說”(暴露統治階級的荒淫,恨其誤國);有“愛情說”(歌頌唐明皇與楊貴妃真摯專一的愛情);有“雙重主題說”(指愛情悲劇的雙重性、人物性格的雙重性、作者態度的雙重性。當然,我們接觸最多的理解應該是“諷喻說”:認為詩是借李楊的戀愛故事,暴露統治階級荒淫無恥,政治腐敗等造成國家動蕩、深情無寄的嚴重後果,婉轉地諷刺了李隆基貪色誤國,荒於朝政,並以此作為後世的鑒戒。從具有傳奇色彩的帝、妃題材的特殊性出發,以藝術的典型與形象,婉勸帝王。但我對“愛情說”挺感興趣,這種說法從未聽說,有一點神秘。《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恨”是埋在詩裏的一顆牽動人心的種子。而“恨”什麼,為什麼要“長恨”,詩人不是直接鋪敘、抒寫出來,而是通過他筆下詩化的故事,一層一層地展示給讀者,認人們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全詩可以說是寫的是李揚的愛情故事,由楊玉環進宮開始,受到唐明皇的專寵,在詩中的最後一節,鋪寫了李、楊二人生死隔離,思而不能相見,愛而不能複聚的情況以後,於是詩人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這樣兩句情深意長的詩句,結束了全篇。在詩人看來,一對彼此刻骨思念的情人,遭遇到這樣的不幸,正是一個令人哀憐的悲劇,這對於這對情侶來說,以至對於後人來說,都隻能為之遺恨千古,悲歎莫置。《長恨歌》以“情”為中心的主旋律始終回旋激蕩於全詩之中,當白居易把“情”作為描寫對象時,那種被他承認的人皆有之的情潮便會以其固有的人......餘下全文>>
古詩詞的魅力有哪些已知道嗎
中國五千年悠久文化,產生了許多的文字與文體,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煉的便是詩歌,一首詩,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古詩散發出一種難以抗拒的魅力。
讀詩,讓你成為一個有內蘊的人。王維的詩中有畫,明明隻是讀詩,眼前卻常常表現一幅幅畫麵。“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並沒有新奇的結構,奇特的想象,絢麗的情思,有的隻是平淡如水,近乎白話的語言,可卻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使人一遍又一遍的去讀去品。其實,做人何嚐不是這樣呢?追求名利,跟隨潮流,讓自己金光閃閃,其實隻是為了掩飾自己空白而又自卑的心罷了。一個真正自信的,有才華的人並不需要這些外在的修飾,他僅僅是站在那裏,就有一種讓人折服的氣場。“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它是由內而外的。所以。讀詩,讓我們成為一個有內蘊的人吧!
讀詩,讓你成為一個灑脫的人。時光易逝,一生幾十年仿佛一眨眼就過去了,人於世光,如蚍蜉於天地,滄海之一粟,有時難免會產生一些傷懷。這時去讀一讀李白,蘇軾的詩,去品味詩中的灑脫人生。“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狂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的自信,“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然,他們活得隨性,沒有為世俗所累,難道不是這樣嗎?人生短短數十載,如果不能活得充實灑脫盡興,豈不可惜?讓我們做一個灑脫的人吧!
讀詩,讓你成為一個正直的人。現在的人,少了一份“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決心,多了一份利欲熏心的貪婪,少了一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堅持,多了一份溜須拍馬的奉承;少了一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俱歡顏”的博愛,多了一份自私的貪心。所以,讀詩,讓我們成為一個正直的人。
古詩,就像茶一樣,初入口隻覺苦澀,但卻有綿長的回味,期中蘊含了無數做人的道理,需要仔細品讀,這大概就是古詩的魅力吧!
詩詞如歌,在平平仄仄中婉轉悠揚,在抑揚頓挫裏低回不盡,讓人忘憂,使人開顏;詩詞如畫,在蟲魚鳥獸中描摹自
然,在小橋流水中展現乾坤,為我們描繪出或淒美、或壯闊、或靜謐、或熱烈的絕美意境;詩詞又像一位哲人,在曆經千年後,向我們娓娓道來人生的真諦,激勵我
們走向生活,麵對挑戰。
喜歡詩詞,喜歡詩詞的韻律美。誰不曾陶醉於詩詞的天籟中?誰不曾被詩詞的音韻之美撥動心弦而樂以忘憂、喜笑顏開?牙牙學語時,我們被父母教以“春眠不
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雖然不通其意,但心中卻有種異樣的感覺;上小學時,我們背著手,昂著頭,搖晃著腦袋朗誦“牧童騎黃牛,歌聲
振林越。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個個都瞪著無知的雙眼,樂在其中;至於現在,當我在心中吟誦“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時,仍有一種異樣的感
覺——這就是詩詞的音樂美所帶來的美好體驗。詩詞如歌,讓我們陶冶性情,促我們享受人生。
喜歡詩詞,喜歡陶醉於詩詞的意境。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開始向往荒居野處的古人,攜一張琴,捧一杯茶,於深山幽林之中偃仰嘯歌,在千裏澄江之上快樂垂釣。與
自然同呼吸,和天地共變幻,倘佯在大自然奇妙的景物中。喜歡陶淵明式的隱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淡觀天邊雲卷雲
舒;沉醉於王維的山水田園,“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更流連於蘇軾“水風清,晚霞明”的初晴鳳凰山,“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
子湖畔……詩詞如畫,展現了自然萬物的奇妙瑰麗,我隻願做一個畫中人,永遠陶醉在詩詞的意境中。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從《詩經》起,一直到今天,古詩詞以其廣泛......餘下全文>>
聆聽生命真諦的好詩詞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麵風;輕靈
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裏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篇鵝黃,你象;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人生的真諦迦南詩歌
人生還有幾個春秋
人生還有幾個春秋 為主作工還有多少天 時候不多的日子裏親愛的靈胞請你睜開雙眼 願你的腳步快快向主回轉 主已對我們說時間短暫 多少次的警戒和勸勉 你是否看到主慈愛的雙眼世事多變化罪惡滿人間 惟有耶穌是我們的保障 在他裏麵躲避末料到災難 我要與主同去 風雨中我要把道傳 人生還有幾個春秋為主作工還有多少天
詩詞“在珠穆朗瑪峰的學海中凝聚著一種千年未變的真諦” 是什麼詩歌裏的?
原文應該是“在黃河壺口的驚濤裏,我(們)聽到一種經久不息的激情。在珠穆朗瑪峰的雪海中,我(們)凝視一種千年未變的真純。”版本很多,百度“珠穆朗瑪峰的雪海”就看到了。
古詩詞的評析
秋風詞 李白
在深秋的夜晚 詩人望見了高懸天空的明月 和棲息在已經落完葉子的樹上的寒鴉 也許在此時詩人正在思念一個舊時的戀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讓詩人悲傷和無奈 ___這存流於心底的不可割舍的戀情 和思念 反而讓詩人後悔當初的相識
這首詞是典型的悲秋之作 秋風 秋月 落葉 寒鴉 烘托出悲涼的氛圍 加上詩人的奇麗的想象 和對自己內心的完美刻畫 讓整首詩顯的淒婉動人
錦瑟 李商隱
按照一般看法,這首詩是頗有爭議的。
但是其表達出的那種淡淡惆悵
對往昔的追念卻是大家都可以領會的。
按儼然說法,是吊亡作品,由此可能,但
也不一定。年輕時的情人一定就是亡者嗎?可不可能是
“侯們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的情況呢?
至於對最後一句的看法
深邃的感情也可能在經曆多年後,象一壇醇酒那樣
馥鬱,但含蓄。
項脊軒值的最後一句大致是”庭有樹,吾妻過門時所栽
今以亭亭如蓋矣……(我是根據印象寫的有出入)
能說他對亡妻的思念之情不深嗎?BR>何必要讓每個人都學蘇軾的
年年斷腸呢?
青玉案 元夕 辛棄疾
"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詞作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麵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著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孤高品格。詞從開頭起“東風夜放花千樹”,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本詞描繪出無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梁啟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為本詞有寄托,可謂知音。上片與元夕之夜燈火輝煌,遊人如雲的熱鬧場麵,下片寫不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著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蝶戀花 晏殊
本詞抒寫春日的閑愁。上片寫迎春之情。開頭三句寫初春之景,有富貴之象。後兩句是寫主人公的活動,在意念上有倒裝,他看到海燕雙飛,而自己孤獨傷心,麵對芳春美景而觸動春愁,故彈箏以抒情。下片抒送春之意。詞意含蓄蘊藉,隻表現主人公的一種情緒。此詞語言明麗,用意婉曲。
鳳棲梧 柳永
這是一首懷人詞。上片寫登高望遠,離愁油然而生。“佇倚危樓風細細”,“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遊目必遠。“佇倚”,則見出主人公憑欄之久與懷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佇倚”的結果卻是“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春愁”,即懷遠盼歸之離愁。不說“春愁”潛滋暗長於心田,反說它從遙遠的天際生出,一方麵是力避庸常,試圖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象,增加畫麵的視覺性與流動感;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其“春愁”是由天際景物所觸發。
接著,“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而“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歎。“無言”二字,若有萬千思緒。
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從“擬把”到“無味”,筆勢開闔動蕩,頗具波瀾。結穴“衣帶漸寬”二句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願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終不悔”,即“之死無靡它”之意,表現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著的態度,詞境也因此得以升華。
賀裳《皺水軒詞筌》認為韋莊《思帝鄉》中的“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疑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諸句,是“作決絕語而妙”者;而此詞的末二句乃本乎韋詞,不過“氣加婉矣”。其實,馮延已《鵲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鏡裏不辭朱顏瘦”,雖然語較頹唐,亦屬其類。後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語》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被他借用來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大概正是柳永的這兩句詞概括了一種鍥而不舍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
鵲橋仙 秦觀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征點明,練達而淒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這兩句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於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鬱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
詞一開始即寫“纖雲弄巧”,輕柔多姿的雲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好的人兒,卻不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共同過美好的生活。“飛星傳恨”,那些閃亮的星星仿佛都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恨,正飛馳長空。
關於銀河,《古詩十九首》雲:“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盈盈一水間”,近咫尺,似乎連對方的神情語態都宛然目。這裏,秦觀卻寫道:“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銀河的遼闊,牛女相距之遙遠。這樣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銀河水,把兩個相愛的人隔開,相見多麼不容易!“暗渡”二字既點“七夕”題意,同時緊扣一個“恨”字,他們踽踽宵行,千裏迢迢來相會。
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讚歎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聖潔而永恒的愛情。“金風玉露”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用以描寫七夕相會的時節風光,同時還另有深意,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於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柔情似水”,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就象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柔情似水”,“似水”照應“銀漢迢迢”,即景設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見又分離,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夢”,除言相會時間之短,還寫出愛侶相會時的複雜心情。“忍顧鵲橋歸路”,轉寫分離,剛剛借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不說不忍離去,卻說怎忍看鵲橋歸路,婉轉語意中,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無限辛酸眼淚。
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於極。詞筆至此忽又空際轉身,爆發出高亢的音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朝朝暮暮!”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隻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與上片的議論遙相呼應,這樣上、下片同樣結構,敘事和議論相間,從而形成全篇連綿起伏的情致。這種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餘味無窮。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躍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此詞的結尾兩句,是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玉樓春 歐陽修
此詞描寫了宋時杭州城的年小舞女。
上片寫舞女列隊過街的情況。首先從描寫舞女們的裝束打扮入手,再寫舞女們的神態舉止。下片寫小女們的舞技,但是不從正麵寫起而是從側麵烘托:一是年少的觀眾爭相問訊舞女們家住何方;二是那些小女們舞技實在精妙,所以詞人觀賞回來以後在夢中仿佛仍見她們婆娑起舞。此詞精妙之處在於側麵烘托和用夢幻來襯托真實,反映真實,取得意想不到的有力的美感效果。
烏夜啼 李煜
此詞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是即景抒情的典範之作。起句“ 林花謝了春紅 ”,即托出作者的傷春惜花之情;而續以“太匆匆”,則使這種傷春惜花之情得以強化。狼藉殘紅,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隻留下傷殘的春心和破碎的春夢。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為林花凋謝之速而發,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來日無多的喟歎,包蘊了作者對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一句點出林花匆匆謝去的原因是風雨侵龔,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為過多地櫛風沐雨?所以,此句同樣既是歎花,亦是自歎。“無奈”雲雲,充滿不甘聽憑外力摧殘而又自恨無力改變生態環境的感愴。
換頭“胭脂淚”三句,轉以擬人化的筆墨,表現作者與林花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這裏,一邊是生逢末世,運交華蓋的失意人,一邊是盛時不再、紅消香斷的解語花,二者恍然相對,不勝繾綣。“胭脂淚”,遙按上片“林花謝了春紅”句,是從杜甫《曲江對雨》詩“林花著雨胭脂濕”變化而來。林花為風侵欺,紅^叟鮫肖(左應加魚旁),狀如胭脂。“胭脂淚”者,此之謂也。但花本無淚,實際上是慣於“以我觀物”的作者移情於彼,使之人格化 —— 作者身曆世變,泣血無淚,不亦色若胭脂?著一“醉”字,寫出彼此如醉如癡、眷變難舍的情態,極為傳神,而“幾時重”則籲出了人與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無法實現的悵惘與迷茫。
結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一氣嗬成益見悲慨。“人生長恨”似乎不僅僅是抒寫一已的失意情懷,而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種融彙和濃縮了無數痛苦的人生體驗的浩歎。
相見歡 李煜
李煜的這首名篇情景交融,感情沉鬱,思路淒惋。上片選取典型的景物為感情的抒發渲染鋪墊,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的抒發真摯的感情。語言通俗明白,且又十分精煉準確;此外運用聲韻變化,作到聲情合一,鏗鏘有力,富有韻律美,也恰當地表現了詞人悲痛沉鬱的感情。下片“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曆來為人們所稱道;結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更見作者匠心獨具。此句則寫出愁之味:此種無言之悲,更勝於痛哭流涕之哀。其味在酸鹹之外,但卻根植於作者的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曆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後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生同感。
長相思 白居易
詞的上闋寫樊素回南必經之路。因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吳山而生愁。這是一首懷人念遠的抒情小詞。上闋從眼前所見流水寫起,並且目送遠波,想象這流水將流到瓜洲渡和長江彙合,再想到吳中(江南)的山也麵帶愁容,實則深切懷念遠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從吳地歸來,過瓜洲古渡,溯流北上與自己相會,但同樣汴水、泗水是一去不複回的,隨之南下的愛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樣,永遠離開了他。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吳中山脈,點點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幾句,把歸人行程和愁怨的焦點都簡括而又深沉地傳達了出來。盡管佳人已去,妝樓空空,可作者還是一片癡情,終難忘懷,於是就在下闋抒發了自己的相思之痛。兩個“悠悠”,刻畫出詞人思念之深。這種情感的強烈,隻有到情人的回歸才能休止。然而那與不過是個空想,無奈啊,在這種情況下作者隻能倚樓而望,回憶昔日的歡樂,來遣散心中的鬱悶罷了。 可大家想一想“月明人倚樓”,想象皓月當空、獨自倚樓遠望這樣一幅畫麵,是怎樣的意境啊。
全詞以月下脈脈的流水映襯,象征悠悠的離情別緒,深深的思念和由此產生的綿綿的怨恨,又頻用疊字疊韻,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風味,更加抒發悠悠不盡的“思”和“恨”。
這篇作品是中唐時期比較正規成熟的詞作。形式雖然短小,但它卻用回環複遝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聲的節奏,貫穿於每個間歇終點的相同韻腳,造成了綿遠悠長的韻味,使相思之痛、離別之苦,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月明人倚樓”,想象皓月當空、獨自倚樓遠望這樣一幅畫麵,覺得更有意境。
“長相思”為詞牌名,但本詞內容與此密切相關。詞分上下兩闋,格律和字數一樣。每闋四句,押平聲韻。
這是一首懷人念遠的抒情小詞。上闋從眼前所見流水寫起,並且目送遠波,想象這流水將流到瓜洲渡和長江彙合,再想到吳中(江南)的山也麵帶愁容,實則深切懷念遠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從吳地歸來,過瓜洲古渡,溯流北上與自己相會。下闋直接抒寫情懷,因所思之人沒有回來,隻得在這月明之夜,獨倚高樓。
抒發悠悠不盡的“思”和“恨”。全詞以月下脈脈的流水映襯,象征悠悠的離情別緒,深深的思念和由此產生的綿綿的怨恨,又頻用疊字疊韻,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風味,因而能深深打動讀者心弦。
離思 元稹
原詩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隱喻愛情之深廣篤厚,見過大海、巫山,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除了詩人所念、鍾愛的女子,再也沒有能使我動情的女子了。詩人的這個“心上人”,據說是雙文,即詩人所寫傳奇《鶯鶯傳》中的鶯鶯,詩人因雙文出身寒門而拋棄她後,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顧”(《夢遊春七十韻》)。又有人說紫詩是為悼念亡妻韋叢而作,韋叢出身高門,美麗賢慧,27歲早逝後,詩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懷·之三》)。兩句詩化用典故,取譬極高。前句典出《孟子·盡心上》“觀於海者難為水”;後句典出宋玉《高唐賦序》“薑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後人引用這兩句詩,多喻指對愛情的忠誠,說明非伊莫屬、愛不另與。這兩句詩還簡縮為成語“曾經滄海”,還可比喻曾經經曆過很大的場麵,眼界開闊,見多識廣,對比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裏。
贈別 杜牧
此詩是詩人贈別一位相好的歌妓的,從同題另一首(“多情卻似總無情”)看,彼此感情相當深摯。不過那一首詩重在“惜別”,這一首卻重在讚頌對方的美麗,引起惜別之意。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嫋嫋”是身姿輕盈美好的樣子,“十三餘”則是女子的芳齡。七個字中既無一個人稱,也不沾一個名詞,卻能給讀者完整、鮮明生動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麗的倩影。其效果不下於“翩若驚鴻,宛若遊龍;榮耀秋菊,華茂春鬆”(曹植《洛神賦》)那樣具體的描寫。全詩正麵描述女子美麗的隻這一句。就這一句還避實就虛,其造句真算得空靈入妙。第二句不再寫女子,轉而寫春花,顯然是將花比女子。“豆蔻”產於南方,其花成穗時,嫩葉卷之而生,穗頭深紅,葉漸展開,花漸放出,顏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胎花”,常用來比喻處女。而“二月初”的豆蔻花正是這種“含胎花”,用來比喻“十三餘”的小歌女,是形象優美而又貼切的。而花在枝“梢頭”,隨風顫嫋者,當尤為可愛。所以“豆蔻梢頭”又暗自照應了“娉娉嫋嫋”四字。這裏的比喻不僅語新,而且十分精妙,又似信手拈來,寫出人似花美,花因人豔,說它新穎獨到是不過分的。一切“如花似玉”、“傾國傾城”之類比喻形容,在這樣的詩句麵前都會黯然失色。而杜牧寫到這裏,似乎還是一個開始,他的才情尚未發揮盡致哩!
當時詩人正要離開揚州,“贈別”的對象就是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結識的一位揚州的歌妓。所以第三句寫到“揚州路”。唐代的揚州經濟文化繁榮,時有“揚一益(成都)二”之稱。“春風”句意興酣暢,渲染出大都會富麗豪華氣派,使人如睹十裏長街,車水馬龍,花枝招展……。這裏歌台舞榭密集,美女如雲。“珠簾”是歌樓房櫳設置,“卷上珠簾”則看得見“高樓紅袖”。而揚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簾,所有簾下不知有多少紅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簾總不如”!不如誰?誰不如?詩中都未明說,含吐不露,但讀者已完全能意會了。這裏“卷上珠簾”四字用得很不平常,它不但使“總不如”的結論更形象,更有說服力;而且將揚州珠光寶氣的繁華氣象一並傳出。詩用壓低揚州所有美人來突出一人之美,有眾星拱月的效果。《升庵詩話》雲:“書生作文,務強此而弱彼,謂之‘尊題’。”杜牧此處的修辭就是“尊題格”。但由於前兩句美妙的比喻,這裏“強此弱彼”的寫法顯得自然入妙。
杜牧此詩,從意中人寫到花,從花寫到春城鬧市,從鬧市寫到美人,最後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揮灑自如,遊刃有餘,真俊爽輕利之至。別情人不用一個“你(君、卿)”字;讚美人不用一個“女”字;甚至沒有一個“花”字、“美”字,“不著一字”而能“盡得風流”。語言空靈清妙,貴有個性。
寫情 李益
這首七絕以《寫情》為題,細玩全詩,很象是寫戀人失約後的痛苦心情。
此詩所寫的時間是在女友失約後的當天晚上。詩人躺在花紋精細、珍貴華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緒萬千。原來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約會告吹了。對方變心了,而且變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連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佳期”而言“千裏”,可見是遠地相期,盼望已久,機會難得。“休”而言“一夕”,見得吹得快,吹得徹底,吹得出人意外。而這又是剛剛發生的,正是詩人最痛苦的時刻,是“最難將息”的時候。夜深人靜,想起這件事來,怎能不失眠呢?一、二兩句從因果關係來看是倒裝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這個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卻是一個風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對心灰意懶的詩人說來,不過形同虛設,那有觀賞之心呢?不但今夜如此,從此以後,他再不會對良夜發生任何興趣了,管他月上東樓,月下西樓。月亮是月亮,我是我,從此兩不相涉,對失戀的人來說,冷月清光不過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憶而已。
這首詩藝術特點是以美景襯哀情。在一般情況下,溶溶月色,燦燦星光能夠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個沉浸在痛苦中的心靈,美對他起不了什麼作用,有時反而更愁苦煩亂。此詩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來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獨、悵惘之情更顯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詩藝術上的另一特點是用虛擬的手法,來加強語氣,突出人物形象,從而深化主題。三、四兩句所表現的心情與外景的不協調,既是眼前情況的寫照,更預設了今後的情景。“從此無心愛良夜”,“從此無心”四字表示決心之大,決心之大正見其痛苦之深,終生難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現出詩人的心灰意懶,又描繪出主人公的任性、賭氣的個性特點,逼真而且傳神。這種虛擬的情景,沒有借助任何字麵勾勒,而是單刀直入,直接表達虛擬的境界,與一般虛擬手法相比,又別具一格。
表達學習的詩詞
關於學習的名言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增廣賢文》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遊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立誌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盧梭
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晶,文化是寶石放出的光澤——泰戈爾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住宅裏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威爾遜
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蘇霍姆林斯基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誌》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愛因斯坦
書讀的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爾泰
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愚暗是達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障礙,也就是人生發展的障礙。——李大釗
知識有如人體血液一樣的寶貴。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高士其
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晶,文化是寶石放出來的光澤。——泰戈爾
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培根
愚昧從來沒有給人帶來幸福;幸福的根源在於知識。——左拉
人的知識愈廣,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爾基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
不知道自己無知,乃是雙倍的無知。——柏拉圖
不怕讀得少,隻怕記不牢。——徐特立
科學的自負比起無知的自負來還隻能算是謙虛。——斯賓塞
我們不僅要有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我們同樣需要有自然科學和其他方麵上的巨人。——郭沫若
生活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於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左拉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論語》
研卷知古今;藏書教子孫。 ——《對聯集錦》
學習專看文學書,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學青年,往往厭惡數學、理化、史地、生物學,以為這些都無足輕重,後來變成連常識也沒有。 ——魯迅
任何倏忽的靈感事實上不能代替長期的功夫。 ——羅丹
讀書不趁早,後來徒悔懊。 ——《清詩鐸·趁早歌》
智力決不會在已經認識的真理上停止不前,而始終會不斷前進,走向尚未被認識的真理。——布魯諾
正確的道路是這樣:吸取你的前輩所做的一切,然後再往前走。——列夫·托爾斯泰
科學研究好象鑽木板,有人喜歡鑽薄的;而我喜歡鑽厚的。——愛因斯坦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你應該小心一切假知識,它比無知更危險。——蕭伯納
我們要像海綿一樣吸收有用的知識。——加裏寧
非靜無以成學。 ——(三國)諸葛亮
我學習了一生,現在我還在學習,而將來,隻要我還有精力,我還要學習下去。 ——別林斯基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裏淘金”——趙樹理
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
學習有如母親一般慈愛,它用純潔和溫柔的歡樂來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額外的報酬,也許就是罪過。 ——巴爾紮克
讀書誌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 ——(清)朱用純
情況是在不斷的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 ——**
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 ——華羅庚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
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 ——郭沫若
夫學須誌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三國)諸葛亮
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朱熹
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地是問號,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當歸功於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巴爾紮克
虛假的學問比無知更糟糕。無知好比一塊空地,可以耕耘和播種;虛假的學問就象一塊長滿雜草的荒地,幾乎無法把草拔盡。——康因
學問不都是在書本上得來的,在事實上得的經驗,也就是學問。——陳毅安:《給未婚妻的信》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杜甫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
現在,我怕的並不是那艱苦嚴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學習和認識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對我來說,不學習,毋寧死。 ——羅蒙諾索夫
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於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 ——法布爾
惜時專心苦讀是做學問的一個好方法。——蔡尚思
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郭沫若
學和行本來是有機聯著的,學了必須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當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手。否則讀書雖多,隻是成為一座死書庫。——謝覺哉:《青年人要努力學習》
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郭沫若:《遊太湖蠡園為遊人題詞》
書本上的知識而外,尚須從生活的人生中獲得知識。——茅盾
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 ——《格言聯璧》
唯一能持久的競爭優勢是勝過競爭對手的學習能力。 ——蓋亞斯(AriedeGens)殼牌石油策劃經理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孔子
求學將以致用;讀書先在虛心。 ——《對聯集錦》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曆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 ——張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
書山尋寶;學海泛舟。 ——《對聯集錦》
人做了書的奴隸,便把活人帶死了。……把書作為人的工具,則書本上的知識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華羅庚
治學有三大原則:廣見聞,多閱讀,勤實驗。——戴布勞格利
沒有一個大學,是比擁有我們從未使用過的能力的大自我和人類意誌與理智所創造的現實,更能包羅萬象的了。——《高爾基論青年》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關於學習的名言
1、把學問過於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
2、不渴望能夠一躍千裏,隻希望每天能夠前進一步。
3、成功包含著黃連與蜂蜜,黃連在成功前吞咽,蜂蜜在成功後品嚐。
4、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5、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幺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
6、好問的人,隻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7、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
8、人天天都學到一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現昨日學到的是錯的。
9、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隻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10、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
11、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
12、學習的成功與失敗原因是多方麵的,要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向。
13、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14、遊手好閑的學習並不比學習遊手好閑好。
15、重複是學習之母。
16、不大可能的事也許今天實現,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許明天會實現。
17、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
18、成功呈概率分布,關鍵是你能不能堅持到成功開始呈現的那一刻。
19、成功的人是跟別人學習經驗,失敗的人隻跟自己學習經驗。
20、成功與不成功之間有時距離很短隻要後者再向前幾步。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
21、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可以決定怎麼麵對,那是“運”。
22、平凡的腳步也可以走完偉大的行程。
23、讓我們將事前的憂慮,換為事前的思考和計劃吧。
24、任何業績的質變都來自於量變的積累。
25、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水,故能成其深!每一發奮努力的背後,必有加倍的賞賜。
26、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隻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隻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7、一個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則帶給別人信心。
28、有誌者自有千計萬計,無誌者隻感千難萬難。
29、再冷的石頭,坐上三年也會暖。
30、障礙與失敗,是通往成功最穩靠的踏腳石,肯研究利用它們,便能從失敗中培養出成功。
31、一個高傲的人永遠成不了大事,一個卑微的人亦是永遠成不了大事。
32、東方初陽綻希望,裏外熱情禁不住。中國振興需奮勇,學海無涯終報國。
33、隻有受過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
34、不渴望能夠一躍千裏,隻希望每天能夠前進一步。
35、莫為失敗找借口,隻為成功找機會。
36、時間是一筆貸款,即使是一個誠實的還貸者也無法還清。
37、打盹會做夢,學習會圓夢。
38、縱使黑暗吞噬了一切,希望還可以重新點燃。
39、將規範修煉成一個習慣,把認真內化成一種性格,用恒心轉化為一種動力。
40、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來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關於學習的名言
學知不足,業精於勤。 作者:(唐)韓愈
什麼是古詩寫意?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賞析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賞析一】
現存李清照《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遊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致。這首《如夢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
“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時間是“日暮”,作者飲宴以後,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留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遊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末,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麵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蕩舟上是遊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低上,呼之欲出。一連兩個“爭渡”,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嘎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隻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蕩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賞析二】
這首詞在南宋人黃升的《花庵詞選》中題為“酒興”。
玩詞意,似為回憶一次愉快的郊遊而作。詞人命舟備酒,暢遊於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靄中,回舟誤入曲港橫塘,藕花深處。這是一個清香流溢,色彩繽紛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給詞人帶來的是巨大的驚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氣,使詞人暫時擺脫了封建社會名門閨秀的重重枷鎖,顯現出她開朗、活潑,好奇、爭強要勝的少女的天性。於是有爭渡之舉。當輕舟穿行於荷花之中,看著棲息在花汀漁浦的鷗鷺驚飛,她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生命的活力。這種活力就從詞短促的節奏和響亮的韻腳中洋溢而出。
這首詞楊金本《草堂詩餘》誤作蘇軾詞,《詞林萬選》誤作無名氏詞,《古今詞話》、《唐詞紀》誤作呂洞賓詞。從“誤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詞之放逸已超出了“閨秀詞”的範圍,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黃升的《花庵詞選》、曾慥的《樂府雅詞》都把它作李清照詞,應當是可信的。
漁歌子,詞牌名
漁歌子①?【唐】張誌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②
桃花流水鱖魚肥。③
青箬笠,④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張誌和,字子同,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唐朝肅宗時待詔翰林。後因事貶官,赦還,不複仕進,居江湖,自號煙波釣叟。著有《玄真子》集《全唐詩》錄其九首詩詞。漁歌子,詞調名,又名漁父歌。本為唐朝教坊曲。分單雙調兩種,單調27字,五句,四平韻;雙調50字,仄聲。張誌和《漁歌子》共有五首,全是單調。
【釋詞】
①不須:不想。
②歸:回去,回家。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名曲。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雙調,五十字,仄韻。《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誌和曾謁見湖州刺史顏真卿,因為......餘下全文>>
搜有關成功或勤奮的詩句
1.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2.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韓愈
3.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隻怕一日曝十日寒.
4.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韓愈
5.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禮記》
6.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裏得. ——馮夢龍
7.千淘萬浪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劉禹錫
8.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9.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1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1.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12.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秦漢前儒家經典)
14.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民生在勤. ----張少成
15.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老聃 引自《老子·道德經》
16.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況 引自《荀子,勸學》
17.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勸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這首詩的意思是勸人要從小努力、刻苦學習,如果年輕時不知道趁早勤奮學習,年紀大了學業無成,就會後悔讀書太晚.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首詩的意思是,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終身為之奮鬥,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躬行實踐.
《勸學詩》
[唐]韓愈
讀書不破費, 讀書利萬倍. 窗前讀古書, 燈下尋書義. 貧者因書富, 富者因書貴.
這首詩的意思是讀書不用花錢,卻可以使自己學識淵博;讀書還要刻苦鑽研;貧窮的人讀書後就以知識而富足,富有的人讀書後就以書而高貴.
《書院》
[宋]劉過
力學如力耕,
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
會有歲稔時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讀詩歌裏的愛情真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