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中的“徒”是什麼意思
部首筆畫
部首:彳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0
五筆86:TFHY 五筆98:TFHY 倉頡:HOGYO
筆順編號:3321212134 四角號碼:2428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F92
基本字義
1. 步行:~步。~涉。 2. 空:~手。 3. 白白地:~然。~勞無益。 4. 隻;僅僅:家~四壁。 5. 從事學習的人:~弟。~工。學~。師~。 6. 同一派係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教~。黨~。 7. 人(多指壞人):匪~。暴~。賭~。叛~。 8. 剝奪犯人自由的刑法:~刑。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辵( chuò),土聲。本義:步行) 同本義 [go on foot;walk]
徒,步行也。——《說文》
我徒我禦。——《詩·小雅·黍苗》
君子耆老不徒行。——《禮記·王製》
徒遞來告。——《國語·吳語》
無徒驥於錙壇之宮。——《莊子·徐無鬼》
敗其徒兵於洧上。——《左傳·襄公元年》
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論語·先進》
賁其趾,舍車而徒。——《易·賁》
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顧炎武《複庵記》 2. 又如:徒徙(無舟船乘載而徒步過水);徒跣(赤足步行);徒踐(赤足步行);徒杠(供徒步行走的小橋);徒負(徒步負荷);徒行(步行;無事閑行)
〈名〉
1.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車戰,車上的兵稱“甲士”,車後跟著步行的兵叫“徒”) [soldier]
帥徒以往。——《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2. 又如:徒驥(步兵與騎兵);徒兵,徒卒(步兵);徒士(步兵。沒有兵器、鎧甲裝備的戰士);徒甲(徒卒和甲士);徒衛(衛兵);徒侯(徒卒侯吏);徒師(步卒,步軍) 3. 徒黨,同一類或同一派別的人 [clique]
原屏咎之徒也。——《左傳·宣公十二年》
豈為我徒。——《左傳·襄公三十年》
聖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
外之有徒,禍乃始牙。——《管子·版法》
郯子之徒。—— 唐· 韓愈《師說》
佞譽誣諛之徒。——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得誌之徒。——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與其徒置酒酣歌。——清· 方苞《獄中雜記》 4. 又如:黨徒;僧徒;教徒;徒屬(隨從人員);徒侶(徒伴,朋輩;同伴) 5. 服徭役的人 [slave]
遷徙之徒。——漢· 賈誼《過秦論》 6. 又如:徒禦(拉車和駕車的人);徒役(服勞役的人);徒奴(服勞役的罪犯和奴隸);徒夫(服勞役的罪人);徒士(服役的人);徒隸(服勞役的犯人);徒孥(泛指罪犯,犯人) 7. 門徒,弟子 [pupil]
仲尼之徒。——《孟子·梁惠王上》
傳諸其徒。——唐· 韓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8. 又如:徒侶(門徒;學生);徒友(門徒和朋友);徒羽(門徒;黨羽);徒黨(門徒;黨羽);徒屬(門徒;部屬);門徒 9. 地位低的人 [person]。多指壞人。如:奸徒(奸險的人);無恥之徒;匪徒 10. 奴仆 [housemaid]
時望甚崇,家徒甚殷。——白行簡《李娃傳》 11. 徒刑,古代刑法名。即拘禁使服勞役 [imprisonment]。如:徒罪(徒刑之罪);徒係(囚犯);徒流(徒刑與流刑) 12. 眾,很多的人 [crowd]。如:徒輿(眾人);徒眾(屬下群眾;門徒,弟子);徒附(依附於豪門、權勢人家的人眾);徒庶(民眾) 13. 姓
〈副〉
1. 獨,僅僅 [only]
徒以喏。——《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徒以吾兩人在。
徒慕君之高義。
徒見操書。——《資治通鑒》 2. 又如:不徒無益,反而有害;徒有其表 3. 徒然,枉然 [in vain]
徒留無所施。——《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老大徒傷悲。——《樂府詩集·長歌行》
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列傳》
徒糜彈藥。——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4. 又如:徒苦(徒然受苦;白吃苦);徒恨(徒然抱恨);徒食(空坐以食而無所事事);徒善(空有善心);徒爾;徒說(白說;空說);徒語(徒言,白說);徒處(無所為);徒設(虛設)
〈形〉
1. 光,裸 [bare]。如:徒裼(赤足露體);徒倮(光身);徒首(空首。身無甲胄) 2. 空 [empty]。如:徒手(空手);徒話(空話);徒法(空有法製) 3. 單純 [simple]。如:徒奏(單純的器樂合奏);徒馬(備用而不施鞍轡的馬)
常用詞組
1. 徒步 túbù
(1) [go on foot]∶用腳行走
徒步則汗出。——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徒步入華山。—— 明· 顧炎武《複庵記》
徒步行軍 (2) [common people]∶平民的代稱。古時平民外出無車,故稱
集中營內,多為徒步 (3) [infantry]∶步兵 2. 徒弟 túdi
[apprentice;disciple;pupil] 從師學藝的人 3. 徒歌 túgē
[singing without music accompaniment] 指唱歌時沒有伴奏,即清唱 4. 徒費唇舌 túfèi-chúnshé
(1) [waste one's breath;spend one's breath;whistle down the wind] 白白耗費口舌,解決不了問題
九公何苦徒費唇舌!你這鄉談暫且留著,等小弟日後學會再說罷。——《鏡花緣》 (2) ——亦作“徒廢唇舌” 5. 徒喚奈何 túhuàn-nàihé
[regret in vain;utter bootless cries] 白白叫喊,無可奈何 6. 徒勞 túláo
[futile effort;fruitless labor] 空自勞苦;白費心力
徒勞跋涉 7. 徒勞無功 túláo-wúgōng
(1) [futility;make a futile effort;flog a dead horse;mount on a dead horse;shoe a goose;work to no avail]∶徒勞的嚐試或無用的姿態
他們的種種失敗,徒勞無功,簡直像花兒和昆蟲適合於共生一樣驚人 (2) [water haul]∶徒勞無成效的努力;常指空跑一趟而未遇見想要找的人 8. 徒勞無益 túláo-wúyì
[futility;make a futile effort] 白費力氣,沒有一點好處或成效
武力在經濟上的徒勞無益 9. 徒然 túrán
(1) [only]∶僅僅如此 (2) [without cause or reason]∶無緣無故;偶然
皆不徒然 (3) [for nothing;in vain]∶枉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我找不到他們,徒然跑了半天 10. 徒涉 túshè
[wade across;wade through;ford] 從河水中走過去
水淺可徒涉 11. 徒手 túshǒu
[bare-handed;empty] 赤手空拳
徒手奪刀 12. 徒屬 túshǔ
[apprentices] 徒眾,屬眾
召令徒屬。——《史記·陳涉世家》
徒屬皆曰。 13. 徒孫 túsūn
[disciple's disciple] 指徒弟帶的徒弟 14. 徒托空言 tútuō-kōngyán
[jaw but do nothing;make empty promises;blow bubbles] 光有滿嘴空談,不辦實事 15. 徒跣 túxiǎn
[go barefoot] 赤足步行
免冠徒跣。——《戰國策·魏策》 16. 徒刑 túxíng
(1) [imprisonment;prison sentence]∶刑罰名。將罪犯拘禁於一定場所,剝奪其自由,並強製勞動。其名始於北周。今分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兩種 (2) [term of imprisonment]∶服刑期
判十年徒刑 17. 徒有虛名 túyǒu-xūmíng
[unwarranted reputation] 空有其名聲,毫無實際。亦作“徒有其名” 18. 徒長 túzhǎng
[spindling;excessive growth of branches and leaves] 植物隻長莖杆而不長花或果實的情況 19. 徒子徒孫 túzǐ-túsūn
[generations of followers of a school;adherent;disciples and followers;hangers-on and their spawn] 門徒及門徒之徒。比喻由一師所承。亦指爪牙、幫凶
古漢語音韻學 反切徒哀切的讀音在普通話裏為什麼是“
“反切”是古漢語中給漢字注音的一種方法,用兩個漢字給一個新的漢字注音。讀音是取前一個字的聲母和後一個字的韻母及聲調。
“徒哀切”,即取“徒”的聲母“t”,“哀”的韻母“ai”和聲調陰平調,讀“tāi”。
徒、步、星、草的造字法是什麼?古代漢語
徒、步、星、草的造字法分別是:
1、徒:形聲字,從辵( chuò),土聲。本義:步行。
2、步:會意字。甲骨文字形,由兩隻腳的象形符號重迭而成,表示兩腳一前一後走路。本義:行走。
3、星:形聲字,從晶,生聲。晶象形。本義:星星。一說是象形。
4、草:形聲字,從艸,早聲。小篆艸,象兩棵草形,是草的本字。
田 徒年切 山開四平先定 古代漢語中的 忘記啥意思了
這是《廣韻》為田字的音韻作的注釋。徒年切(田字的讀音用徒字的聲母、年字的韻母),屬於山開四平先定的範疇。
禦,在古代的意思??
《古漢語字典》中“禦”的解釋:
yù
①<動>駕車。《肴之戰》:“梁弘~戎,萊駒為右。” 【又】<動為動>為……駕車。《左傳·成公二年》:“邴夏~齊侯。”
②<名>駕車的人。《詩經·車攻》:“徒~不驚。”
③<動>駕著;乘著。《三峽》:“雖乘奔~風,不以疾也。”
④<動>統治。《過秦論》:“振長策而~宇內。”
⑤<動>治理。《齊桓晉文之事》:“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於家邦。”
⑥<動>駕禦;控製。《赤壁之戰》:“夫以疲病之卒~狐疑之眾。”
⑦<動>使用;用。《涉江》:“腥臊並~,芳不得薄兮。”
⑧<動>侍奉。《尚書·五子之歌》:“厥弟五人,~其母以從。”
⑨<動>抵禦;抵擋。《肴之戰》:“晉人~師必於肴。”
yà
<動>迎。《莊子·至樂》:“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而觴之於廟。”
【禦風】乘風而行。
【禦溝】入宮的河道。
【禦宇】帝王統治國土。
古代漢語副詞可以分為哪幾類,各有什麼意義和用法
依據意義把全部副詞分為六類,即程度副詞、範圍副詞、時間副詞、否定副詞、表態副詞、謙敬副詞。
一、 程度副詞
程度副詞表示動作行為或狀態、性質的程度。有的程度副詞表示某種情況的最高程度。這樣的程度副詞有“最”、“甚”、“極”、“絕”、“殊”、“太”、“尤”等。例如:
① 群臣爭功,歲餘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酂侯。(《史記?蕭相國世家》)
②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賈誼《論積貯疏》)
③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陶淵明《桃花源記》)
④ 嫪毒遂得侍太後,太後私與通,絕愛之。(《史記?呂不韋列傳》)
⑤ 四麵險絕,無由升陟矣。(《水經注?清水》)
⑥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戰國策?趙策》)
⑦ 臣愚以為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史記?主父偃列傳》)
⑧ 蒼本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而尤善律曆。(《史記?張丞相列傳》)
以上八例中⑤“絕”充當補語,其他諸例中的程度副詞充當狀語。這一組七個程度副詞中,“最”、“太”可以不譯;“甚”、“極”、“絕”、“殊”、“尤”等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非常”、“特別”義。
有的程度副詞表示在原來的基礎上更進一層。這樣的程度副詞有愈、益、彌、加等。例如:
① 承相發病死,錯以此愈貴。(《晁錯傳》)
② 漢矢且盡,廣乃令持滿勿發,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人,胡虜益解。(《史記?李將軍列傳》)
③ 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史記?孔子世家》)
④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 朕親率天下農,十年於今,而野不加辟。(《漢書?文帝紀》)
這些例句中的程度副詞可以譯成“更”、“更加”等。
① 天子業出兵誅宛,宛小而不能下,則大夏之屬漸輕漢。(《漢書?李廣利傳》)
② 其後小吏畏誅,雖有盜 ,不敢發。……故盜賊寖多。(《史記?酷吏列傳》)
③ 春秋之時,王道寖‘壞。(《漢書?刑法誌》)
④ 項王乃疑範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史記?項羽本紀》)
這些例子中的“漸”、“浸(寖)”、“稍”都是逐漸、漸漸的意思。但“稍”字又有稍微、略微義,例如:
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衝冒。(柳宗元《黔之驢》)
古漢語中表示稍微、略微、程度不深的副詞有“差”、“少”、“略”、“頗”等。例如:
① 今軍士屯田,糧儲差積。(《後漢書?光武紀》)
② 太後之色少解。(《戰國策?趙策》)
③ 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史記?項羽本紀》)
④ 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例① 的“差”是略微的意思;例②“少”,不是多少之少,也是稍微、略微義;例③的“略”也是略微義;例④的“頗”亦表程度較輕,可譯為約略、稍微。但是,“頗”有時也表示程度之高,相當於今天的“很”,例如:
① 唯袁盎明絳侯無罪,絳侯得釋,盎頗有力。(《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② 魯周霸、孔安國,洛陽賈嘉,頗能言《尚書》事。(《史記?儒林列傳》)
大體來說,在程度副詞中,表進一層意思的“加”是現代漢語中沒有的;“稍”表逐漸,“少表”略微與今用法不同;“頗”字的二義中,今天現代漢語中隻保留下表程度之高一義。
二、 範圍副詞
範圍副詞修飾動詞或形容詞時,有的表範圍的全部,如“皆”、“盡”、“悉”、“悉”、“舉”、“徧(遍)、“鹹”、“畢”等;有的表全部範圍中限定的一部分,如“唯”、“獨”、“但”、“僅”、“第”、“特”、“直”、“徒”等。表範圍的全部副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都”、“全”。例如:
① 盎調為隴西都尉,仁愛士卒皆爭為死。(《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② 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史記?項羽本紀》)
③ 叔孫通因進曰:“諸弟子儒生隨臣久矣!與臣共為儀。願陛下官之。”高帝悉以為郎 。(《史記?叔孫通列傳》)
④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鍾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下》)
⑤ 公疾,徧賜大夫。(《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⑥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王羲之《蘭亭集序》)
表限定範圍的副詞或用在動詞前,或用在名詞或名詞性謂語前,所限定的對象或動作行為,或是人物、事物。這一類範圍副詞有“唯”、“僅”、“第”、“但”、“獨”、“特”、“直”、“徒”等,大體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隻”、“隻有”。例如:
① 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論語?泰伯》)
② 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雲、竹樹而已。(王禹偁《黃岡竹樓記》)
③ 匈奴匿其壯士肥牛馬,量見老弱及羸畜。(《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④ 至秦,焚書,書散亡益我,於今獨有士禮。(《史記?儒林列傳》)
⑤ 曹參雖有野戰略地之功,此特一時之事。(《史記?儒林列傳》)
⑥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孟了?梁惠王下》)
⑦ 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有其實。”(《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這幾個表限定的範圍副詞中,第、但、獨、特、直、徒不但意義和用法基本相同,而且語音也相同或相近,是一組音同或音近的通用字。這幾個字上古聲母均屬定母,具有雙聲關係;韻部,“徒”屬魚部,“特”“直”屬職部,“獨”屬屋部,“第”屬脂部,“但”屬元部,主要元產時相同或相近。
副詞“僅”在古漢語中有二義,一是表示少,相當於“隻”。例如:
① 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戰國策?齊策》)
② 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柳子厚墓誌銘》)
另一義是表示多,有“幾乎”、“將近”的意思。這一用法在中古開始出現。例如:
① 自兵興六十餘日,戰所殺害僅十萬人。(《晉書?趙王倫列傳》)
② 佛之生也,遠中國僅二萬裏,其沒也,距今茲僅二千歲。(柳宗元《龍安海禪師碑》)
③ 槐花滿田地,僅絕行人跡。(白居易《昭國閑居》)
後麵這一意義的“僅”,讀音是jìn。
表分別、共同、相互主的詞有“各”、“共”、“相”等。這幾個詞都有稱代作用,是稱代性副詞,一並在範圍副詞中加以介紹。例如:
①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誌!”(《論語?公冶長》)
② 父老乃帥子弟共殺沛令。(《漢書?高帝紀》)
③ 君何不 ?太尉,深相結。(《漢書?陸賈例傳》)
但是“相”字除具有相互義外,很早就用於偏指,起偏指一方的稱代性副詞的作用。例如:
① 其能降以相從也,無滋他族,以與我鄭國爭土地。(《左傳?隱公十一年》)
② 始吾與公為刎頸交,今王與耳旦墓旦暮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效。(《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例①“相從”是說讓許國服從鄭國,而不是兩國互相服從;例②是說陳餘不肯救張耳,而不是說二人不肯互相救助。
三、 時間副詞
時間副詞用在動詞謂語前或句首,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間,以及與時間有關的各種情況。
表示動作已經或曾經發生的時間副詞有“既”、“已”、“嚐”、“曾”等。例如:
①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管晏列傳》)
② 胡亥已聞扶蘇死,即欲釋蒙恬。(《史記?蒙恬列傳》)
③ 且君嚐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版焉。(《燭之武退秦師》)
④ 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記?袁盎傳》)
表示動作將要發生的時間副詞有“將”、“且”等。例如:
①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則必有怵惕惻隱之心。(《孟子?公孫醜上》)
② 胡急擊之,矢下如雨。漢兵死者過半,漢矢且盡。(《史記?李將軍列傳》)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的時間副詞有“方”、“正”、“適”等。例如:
① 上方踞床洗,召市入見。(《史記?黥布列傳》)
② 禹夢車騎聲正讙,來捕禹,舉家憂愁。(《漢書?霍光傳》)
③ 此時魯仲連適遊趙。(《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表示動作終究發生了的時間副詞有“終”、“竟”、“卒”等。例如:
① 然韓非知說之難,為《說難》書甚具,終死於秦,不能自脫。(《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② 陳涉雖已死,其所置遺侯王將相竟亡秦。(《史記?陳涉世家》)
③ 景帝立,釋之恐,稱病,欲免去,懼大誅至。用王生計,卒見謝,景帝不過也。(《張釋之列傳》)
④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亂廢。(《龔遂傳》)
四、 情態副詞
情態副詞有的用在謂語前表示對情況的強調和認定,有的表示一種不敢十分肯定的估量。
表示強調或認定的情態副詞常見的有“固”、“必”、“誠”、“信”等。例如:
①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許行》)
② 重怒難任,背天不祥,必歸晉君。(《韓之戰》)
③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史記?廉藺列傳》)
④ 臣北方之鄙人也,聞大王將攻宋,信有之乎?(《呂氏春秋?愛類》)
例① 的“固”可譯作“本來”;例②的“必”可譯作“一定”;例③的“誠”可譯作“的確”;例④的“信”可譯作“確實”。
表估量、推測情態的有“蓋”、“殆”等。例如:
①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論語?裏仁》)
② 玉之言蓋有諷焉。(蘇轍《黃州快哉亭記》)——玉,指宋玉。言,指宋玉《風賦》中的話。
③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三國誌?諸葛亮傳》)
④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蘇軾《石鍾山記》)
表估量的“蓋”、“殆”大致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或許”、“大概”。
五、 否定副詞
古漢語常用的否定副詞有“不”、“弗”、“毋”、“勿”、“未”、“非”等。這些否定副詞語音相近,用法相通。
“不”“弗”同屬幫紐,韻部上“不”屬微部,“弗”屬物部,為陰入對轉。“不”的用法古今變化不大,它是一個一般的否定副詞,既可否定動詞,也可以否定形容詞;既可以否定及物動詞,也可以否定不及物動詞。例如:
① 卻子曰:“人不難以死免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鞍之戰》)
② 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對曰:“君實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孫。”(《韓之戰》)
③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孟子?公孫醜上》)
④ 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②的“不祥”“不孫”中的“不”作飾形容詞;例③“不”修飾不及物動詞;例④“不”修飾及物動詞。
“弗”相當於“不”。但先秦時“弗”後的及物動詞一般不帶賓語,所以有的語言學家認為“弗”相當於“不+之”,即“弗”是由“不”和置於動詞前的賓語“之”壓縮而成。用“弗”否定的動詞不帶賓語的例子如:
① 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鄭伯克段於鄢》)
② 衛侯請盟,晉人弗許。衛侯欲與楚,國人不欲。(《城濮之戰》)
③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學記》)
④ 司馬夜引袁盎起,曰:“君可以去矣!吳王期旦日斬君。”盎弗信,曰:“公何為者?”(《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先秦時,“弗”後動詞也有帶賓語的,如“雖與俱學,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這種用法的“弗”看不出與“不”有什麼不同。兩漢及兩漢以後不但“弗”後動詞帶賓語的多起來,而且“弗”還可以用在形容詞前,表示對事物性狀的否定,也譯成“不”。例如:
① 上以灌夫為中郎將,數月,坐法去。後家居長安,長安諸公莫弗稱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② 吳起乃自知弗如田父。(《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③ 今呂氏王,大臣弗平。(《史記?呂後本紀》)
“毋”和“勿”同屬明母,與“不”、“弗”同為唇音字。“毋”、“勿”和“不”、“弗”的區別在於,“不”、“弗”表示一般的否定,“毋”、“勿”用在祈使句命令句中著力於表示對某種行為的禁止或勸阻,前人稱之為“禁戒之辭。“毋”又寫作“無”。“毋”(無)、“勿”表禁止或勸阻可譯為“不要”、“別”。例如:
①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
②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選進》)
③ 大毋侵小。(《左傳?誤用公十九年》0
④ 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論,令今可行也。”(《張釋之列傳》)
⑤ 盟曰:“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以十五年》)
⑥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於國》)
“毋”(無)、“勿”用在敘述句中的動詞前,表示不實行某種動作行為,可譯為“不”或“不用”。例如:
① 若又勿壞,是無所 以重罪也。(《子產壞晉館垣》)
② 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枚乘《上書諫吳王》)
③ 用臣之計,毋戰而略地,不攻而下城,傳檄而千裏定。(《以書?蒯通傳》)
④ 君了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論語?學而》)
⑤ 子貢問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論語?學而》)
“未”屬明母物部,與上述各字音亦相近。在用法上,“未”表示事情還沒有實現,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沒有”。例如:
① 小有人母,皆嚐小人之食矣,未嚐君之羹,請以遺之。(《鄭伯克段於鄢》)
② 卻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鞍之戰》)
有時“未”也用來表示一般的否定,與“不”用法相同。例如:
③ 君未知戰。(《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④ 夫以疲病之卒禦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戰》)
“非”屬幫母微部。它的用法上的特點是:不隻是否定後麵的動詞,而是否定整個謂語,尤以否定名詞性詞哀思為多。例如:
① 今京不度,非製也。(《鄭伯克段於鄢》)
② 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晉靈公不君》)
③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求以求之者也。(《論語?學而》)
④ 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孟子?梁惠王下》)
⑥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孫醜下》)
例①②③是否定名詞性謂語,翻譯時,可譯成“不”加上適當的動詞,或譯成“不是”;例④⑤⑥是否定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誤用語,可譯成“不是”。應當注意的是,不管是譯成“不是”,還是譯成“不”加上其他動詞,“非”都不是係詞(判斷詞)或動詞,而隻是一個表否定的副詞而已。
六、 謙敬副詞
謙敬副詞是文言文中用來表示自謙或尊人的副詞。這類副詞往往由動詞或形容詞演變而來。當它們是動詞或形容詞時,詞義具體、實在;當它們成為表謙敬的副詞時,實際意義弱化或消失,僅僅表示一種客氣或委婉。
表示尊敬別人的謙敬副詞常見的有“請”、“敬”、“幸”、“謹”、“蕙”、“辱”等。
“請”原本是動詞,是請求義,所帶賓語可以是名詞性的,也可以是動詞性的。例如:
① 為之請製。(《鄭伯克段於鄢》)
② 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鄭伯克段於鄢》)
③ 衛侯請盟,晉人弗計。(《城濮之戰》)
副詞“請”的請求義已弱化,用在動詞或動詞性詞組前,表示對方的尊敬。例如:
① 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左傳?莊公十年》)
② 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敬”本屬動詞,是尊敬義,往往帶名詞性賓語。例如:
① 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
② 敬老慈幼。(《孟子?告子下》)
副詞“敬”用在動詞前,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用在對自豪感中。例如:
① 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敬再拜謁者。”(《莊子?盜蹠》)
② 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幸”用在動詞前表示敬重,是對說方的行為動作使自己感到幸運,是自己所希望的。例如:
① 臣從其計,大王幸赦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 於為河伯娶婦時,……幸來告語之。(《史記?滑稽列傳》)
“謹”原本形容詞,是謹慎小心義。用在動詞前表示敬理對方時,表示發出動作的一主是認真而審慎的。例如:
① 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史記?平原君列傳》)
② 臣敞等謹與博士臣霸……議。(《漢書?截光傳》)
③ 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柳宗元謹上史館。(《段太尉逸事狀》)
“惠”的謙敬副詞用法由恩惠義的名詞“惠”演化而來。副詞“惠”加在動詞前,表示對方施的某種動作行為對己方是一種恩惠。例如:
① 君惠吊群臣,又重命。(《國語?晉語》)
② 今在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後。(《史記?晉世家》)
“惠”經常用在動詞“顧”前,“惠顧‘是施恩顧眷義。例如:
①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顧齊國……(《齊侯使晏嬰請繼室於晉》)
② 若惠顧敝邑,撫有晉國,賜之內主,豈惟寡君,舉君臣實受其貺。(《齊侯使晏嬰請繼室於晉》)
副詞“辱“亦由動詞演化而來,用在動詞前表示對方發出的某一動作行為是屈尊而為。例如:
①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顧齊國,辱收寡人……(《齊侯使晏嬰請繼室於晉》)
② 敝邑以政刑之脩,寇益充誅,無若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館。(《子產壞晉館垣》)
③ 秦女曰:“子,一國太子,辱在此。”(《史民?晉世家》)——子,指晉惠太子圉,時為質於秦。
④ 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司馬遷《任安書》)
表示自謙的副詞有“敢”、“伏”、“竊”、“忝”、“愚”等。“敢”用在動詞前,表示發出動作的一方自謙是冒昧而為,似乎本不當如此。“伏”往往用於臣對君的言辭中,以示臣對君的敬意。“竊”作副詞,有“私下”之意,以示發表意見的一方所發議論或見解乃個人不成熟之私見。“忝”用在動詞前,表示有愧於任某職或進行某事,以表自謙。“愚”字表自謙自抑己方為闇昧不聰。例如:
① 既不獲命矣,敢煩大夫謂二三子,戒爾車乘,敬爾君事,詰朝請見。(《城濮之戰》)
② 臣伏計之,大王奉高祖宗廟最相宜稱。(《漢書?文帝紀》)
③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李斯《諫逐客書》)
④ 臣忝當大任,義在安國。(《三國誌?魏書?三少帝紀》)
⑤ 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谘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諸葛亮《出師表》)
古代漢語副詞可以分為哪幾類,各有什麼意義和用法,分別舉例說明
依據意義把全部副詞分為六類,即程度副詞、範圍副詞、時間副詞、否定副詞、表態副詞、謙敬副詞。
一、 程度副詞
程度副詞表示動作行為或狀態、性質的程度。有的程度副詞表示某種情況的最高程度。這樣的程度副詞有“最”、“甚”、“極”、“絕”、“殊”、“太”、“尤”等。例如:
① 群臣爭功,歲餘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酂侯。(《史記?蕭相國世家》)
②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賈誼《論積貯疏》)
③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陶淵明《桃花源記》)
④ 嫪毒遂得侍太後,太後私與通,絕愛之。(《史記?呂不韋列傳》)
⑤ 四麵險絕,無由升陟矣。(《水經注?清水》)
⑥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戰國策?趙策》)
⑦ 臣愚以為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史記?主父偃列傳》)
⑧ 蒼本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而尤善律曆。(《史記?張丞相列傳》)
以上八例中⑤“絕”充當補語,其他諸例中的程度副詞充當狀語。這一組七個程度副詞中,“最”、“太”可以不譯;“甚”、“極”、“絕”、“殊”、“尤”等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非常”、“特別”義。
有的程度副詞表示在原來的基礎上更進一層。這樣的程度副詞有愈、益、彌、加等。例如:
① 承相發病死,錯以此愈貴。(《晁錯傳》)
② 漢矢且盡,廣乃令持滿勿發,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人,胡虜益解。(《史記?李將軍列傳》)
③ 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史記?孔子世家》)
④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 朕親率天下農,十年於今,而野不加辟。(《漢書?文帝紀》)
這些例句中的程度副詞可以譯成“更”、“更加”等。
① 天子業出兵誅宛,宛小而不能下,則大夏之屬漸輕漢。(《漢書?李廣利傳》)
② 其後小吏畏誅,雖有盜 ,不敢發。……故盜賊寖多。(《史記?酷吏列傳》)
③ 春秋之時,王道寖‘壞。(《漢書?刑法誌》)
④ 項王乃疑範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史記?項羽本紀》)
這些例子中的“漸”、“浸(寖)”、“稍”都是逐漸、漸漸的意思。但“稍”字又有稍微、略微義,例如:
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衝冒。(柳宗元《黔之驢》)
古漢語中表示稍微、略微、程度不深的副詞有“差”、“少”、“略”、“頗”等。例如:
① 今軍士屯田,糧儲差積。(《後漢書?光武紀》)
② 太後之色少解。(《戰國策?趙策》)
③ 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史記?項羽本紀》)
④ 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例① 的“差”是略微的意思;例②“少”,不是多少之少,也是稍微、略微義;例③的“略”也是略微義;例④的“頗”亦表程度較輕,可譯為約略、稍微。但是,“頗”有時也表示程度之高,相當於今天的“很”,例如:
① 唯袁盎明絳侯無罪,絳侯得釋,盎頗有力。(《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② 魯周霸、孔安國,洛陽賈嘉,頗能言《尚書》事。(《史記?儒林列傳》)
大體來說,在程度副詞中,表進一層意思的“加”是現代漢語中沒有的;“稍”表逐漸,“少表”略微與今用法不同;“頗”字的二義中,今天現代漢語中隻保留下表程度之高一義。
二、 範圍副詞
範圍副詞修飾動詞或形容詞時,有的表範圍的全部,如“皆”、“盡”、“悉”、“悉”、“舉”、“徧(遍)、“鹹”、“畢”等;有的表全部範圍中限定的一部分,如“唯”、“獨”、“但”、“僅”、“第”、“特”、“直”、“徒”等。表範圍的全部副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都”、“全”。例如:
① 盎調為隴西都尉,仁愛士卒皆爭為死。(《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② 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史記?項羽本紀》)
③ 叔孫通因進曰:“諸弟子儒生隨臣久矣!與臣共為儀。願陛下官之。”高帝悉以為郎 。(《史記?叔孫通列傳》)
④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鍾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下》)
⑤ 公疾,徧賜大夫。(《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⑥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王羲之《蘭亭集序》)
表限定範圍的副詞或用在動詞前,或用在名詞或名詞性謂語前,所限定的對象或動作行為,或是人物、事物。這一類範圍副詞有“唯”、“僅”、“第”、“但”、“獨”、“特”、“直”、“徒”等,大體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隻”、“隻有”。例如:
① 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論語?泰伯》)
② 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雲、竹樹而已。(王禹偁《黃岡竹樓記》)
③ 匈奴匿其壯士肥牛馬,量見老弱及羸畜。(《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④ 至秦,焚書,書散亡益我,於今獨有士禮。(《史記?儒林列傳》)
⑤ 曹參雖有野戰略地之功,此特一時之事。(《史記?儒林列傳》)
⑥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孟了?梁惠王下》)
⑦ 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有其實。”(《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這幾個表限定的範圍副詞中,第、但、獨、特、直、徒不但意義和用法基本相同,而且語音也相同或相近,是一組音同或音近的通用字。這幾個字上古聲母均屬定母,具有雙聲關係;韻部,“徒”屬魚部,“特”“直”屬職部,“獨”屬屋部,“第”屬脂部,“但”屬元部,主要元產時相同或相近。
副詞“僅”在古漢語中有二義,一是表示少,相當於“隻”。例如:
① 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戰國策?齊策》)
② 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柳子厚墓誌銘》)
另一義是表示多,有“幾乎”、“將近”的意思。這一用法在中古開始出現。例如:
① 自兵興六十餘日,戰所殺害僅十萬人。(《晉書?趙王倫列傳》)
② 佛之生也,遠中國僅二萬裏,其沒也,距今茲僅二千歲。(柳宗元《龍安海禪師碑》)
③ 槐花滿田地,僅絕行人跡。(白居易《昭國閑居》)
後麵這一意義的“僅”,讀音是jìn。
表分別、共同、相互主的詞有“各”、“共”、“相”等。這幾個詞都有稱代作用,是稱代性副詞,一並在範圍副詞中加以介紹。例如:
①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誌!”(《論語?公冶長》)
② 父老乃帥子弟共殺沛令。(《漢書?高帝紀》)
③ 君何不 太尉,深相結。(《漢書?陸賈例傳》)
但是“相”字除具有相互義外,很早就用於偏指,起偏指一方的稱代性副詞的作用。例如:
① 其能降以相從也,無滋他族,以與我鄭國爭土地。(《左傳?隱公十一年》)
② 始吾與公為刎頸交,今王與耳旦墓旦暮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效。(《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例①“相從”是說讓許國服從鄭國,而不是兩國互相服從;例②是說陳餘不肯救張耳,而不是說二人不肯互相救助。
三、 時間副詞
時間副詞用在動詞謂語前或句首,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間,以及與時間有關的各種情況。
表示動作已經或曾經發生的時間副詞有“既”、“已”、“嚐”、“曾”等。例如:
①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管晏列傳》)
② 胡亥已聞扶蘇死,即欲釋蒙恬。(《史記?蒙恬列傳》)
③ 且君嚐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版焉。(《燭之武退秦師》)
④ 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記?袁盎傳》)
表示動作將要發生的時間副詞有“將”、“且”等。例如:
①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則必有怵惕惻隱之心。(《孟子?公孫醜上》)
② 胡急擊之,矢下如雨。漢兵死者過半,漢矢且盡。(《史記?李將軍列傳》)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的時間副詞有“方”、“正”、“適”等。例如:
① 上方踞床洗,召市入見。(《史記?黥布列傳》)
② 禹夢車騎聲正讙,來捕禹,舉家憂愁。(《漢書?霍光傳》)
③ 此時魯仲連適遊趙。(《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表示動作終究發生了的時間副詞有“終”、“竟”、“卒”等。例如:
① 然韓非知說之難,為《說難》書甚具,終死於秦,不能自脫。(《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② 陳涉雖已死,其所置遺侯王將相竟亡秦。(《史記?陳涉世家》)
③ 景帝立,釋之恐,稱病,欲免去,懼大誅至。用王生計,卒見謝,景帝不過也。(《張釋之列傳》)
④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亂廢。(《龔遂傳》)
四、 情態副詞
情態副詞有的用在謂語前表示對情況的強調和認定,有的表示一種不敢十分肯定的估量。
表示強調或認定的情態副詞常見的有“固”、“必”、“誠”、“信”等。例如:
①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許行》)
② 重怒難任,背天不祥,必歸晉君。(《韓之戰》)
③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史記?廉藺列傳》)
④ 臣北方之鄙人也,聞大王將攻宋,信有之乎?(《呂氏春秋?愛類》)
例① 的“固”可譯作“本來”;例②的“必”可譯作“一定”;例③的“誠”可譯作“的確”;例④的“信”可譯作“確實”。
表估量、推測情態的有“蓋”、“殆”等。例如:
①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論語?裏仁》)
② 玉之言蓋有諷焉。(蘇轍《黃州快哉亭記》)——玉,指宋玉。言,指宋玉《風賦》中的話。
③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三國誌?諸葛亮傳》)
④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蘇軾《石鍾山記》)
表估量的“蓋”、“殆”大致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或許”、“大概”。
五、 否定副詞
古漢語常用的否定副詞有“不”、“弗”、“毋”、“勿”、“未”、“非”等。這些否定副詞語音相近,用法相通。
“不”“弗”同屬幫紐,韻部上“不”屬微部,“弗”屬物部,為陰入對轉。“不”的用法古今變化不大,它是一個一般的否定副詞,既可否定動詞,也可以否定形容詞;既可以否定及物動詞,也可以否定不及物動詞。例如:
① 卻子曰:“人不難以死免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鞍之戰》)
② 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對曰:“君實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孫。”(《韓之戰》)
③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孟子?公孫醜上》)
④ 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②的“不祥”“不孫”中的“不”作飾形容詞;例③“不”修飾不及物動詞;例④“不”修飾及物動詞。
“弗”相當於“不”。但先秦時“弗”後的及物動詞一般不帶賓語,所以有的語言學家認為“弗”相當於“不+之”,即“弗”是由“不”和置於動詞前的賓語“之”壓縮而成。用“弗”否定的動詞不帶賓語的例子如:
① 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鄭伯克段於鄢》)
② 衛侯請盟,晉人弗許。衛侯欲與楚,國人不欲。(《城濮之戰》)
③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學記》)
④ 司馬夜引袁盎起,曰:“君可以去矣!吳王期旦日斬君。”盎弗信,曰:“公何為者?”(《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先秦時,“弗”後動詞也有帶賓語的,如“雖與俱學,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這種用法的“弗”看不出與“不”有什麼不同。兩漢及兩漢以後不但“弗”後動詞帶賓語的多起來,而且“弗”還可以用在形容詞前,表示對事物性狀的否定,也譯成“不”。例如:
① 上以灌夫為中郎將,數月,坐法去。後家居長安,長安諸公莫弗稱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② 吳起乃自知弗如田父。(《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③ 今呂氏王,大臣弗平。(《史記?呂後本紀》)
“毋”和“勿”同屬明母,與“不”、“弗”同為唇音字。“毋”、“勿”和“不”、“弗”的區別在於,“不”、“弗”表示一般的否定,“毋”、“勿”用在祈使句命令句中著力於表示對某種行為的禁止或勸阻,前人稱之為“禁戒之辭。“毋”又寫作“無”。“毋”(無)、“勿”表禁止或勸阻可譯為“不要”、“別”。例如:
①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
②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選進》)
③ 大毋侵小。(《左傳?誤用公十九年》0
④ 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論,令今可行也。”(《張釋之列傳》)
⑤ 盟曰:“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以十五年》)
⑥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於國》)
“毋”(無)、“勿”用在敘述句中的動詞前,表示不實行某種動作行為,可譯為“不”或“不用”。例如:
① 若又勿壞,是無所 以重罪也。(《子產壞晉館垣》)
② 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枚乘《上書諫吳王》)
③ 用臣之計,毋戰而略地,不攻而下城,傳檄而千裏定。(《以書?蒯通傳》)
④ 君了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論語?學而》)
⑤ 子貢問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論語?學而》)
“未”屬明母物部,與上述各字音亦相近。在用法上,“未”表示事情還沒有實現,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沒有”。例如:
① 小有人母,皆嚐小人之食矣,未嚐君之羹,請以遺之。(《鄭伯克段於鄢》)
② 卻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鞍之戰》)
有時“未”也用來表示一般的否定,與“不”用法相同。例如:
③ 君未知戰。(《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④ 夫以疲病之卒禦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戰》)
“非”屬幫母微部。它的用法上的特點是:不隻是否定後麵的動詞,而是否定整個謂語,尤以否定名詞性詞哀思為多。例如:
① 今京不度,非製也。(《鄭伯克段於鄢》)
② 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晉靈公不君》)
③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求以求之者也。(《論語?學而》)
④ 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孟子?梁惠王下》)
⑥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孫醜下》)
例①②③是否定名詞性謂語,翻譯時,可譯成“不”加上適當的動詞,或譯成“不是”;例④⑤⑥是否定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誤用語,可譯成“不是”。應當注意的是,不管是譯成“不是”,還是譯成“不”加上其他動詞,“非”都不是係詞(判斷詞)或動詞,而隻是一個表否定的副詞而已。
六、 謙敬副詞
謙敬副詞是文言文中用來表示自謙或尊人的副詞。這類副詞往往由動詞或形容詞演變而來。當它們是動詞或形容詞時,詞義具體、實在;當它們成為表謙敬的副詞時,實際意義弱化或消失,僅僅表示一種客氣或委婉。
表示尊敬別人的謙敬副詞常見的有“請”、“敬”、“幸”、“謹”、“蕙”、“辱”等。
“請”原本是動詞,是請求義,所帶賓語可以是名詞性的,也可以是動詞性的。例如:
① 為之請製。(《鄭伯克段於鄢》)
② 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鄭伯克段於鄢》)
③ 衛侯請盟,晉人弗計。(《城濮之戰》)
副詞“請”的請求義已弱化,用在動詞或動詞性詞組前,表示對方的尊敬。例如:
① 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左傳?莊公十年》)
② 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敬”本屬動詞,是尊敬義,往往帶名詞性賓語。例如:
① 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
② 敬老慈幼。(《孟子?告子下》)
副詞“敬”用在動詞前,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用在對自豪感中。例如:
① 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敬再拜謁者。”(《莊子?盜蹠》)
② 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幸”用在動詞前表示敬重,是對說方的行為動作使自己感到幸運,是自己所希望的。例如:
① 臣從其計,大王幸赦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 於為河伯娶婦時,……幸來告語之。(《史記?滑稽列傳》)
“謹”原本形容詞,是謹慎小心義。用在動詞前表示敬理對方時,表示發出動作的一主是認真而審慎的。例如:
① 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史記?平原君列傳》)
② 臣敞等謹與博士臣霸……議。(《漢書?截光傳》)
③ 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柳宗元謹上史館。(《段太尉逸事狀》)
“惠”的謙敬副詞用法由恩惠義的名詞“惠”演化而來。副詞“惠”加在動詞前,表示對方施的某種動作行為對己方是一種恩惠。例如:
① 君惠吊群臣,又重命。(《國語?晉語》)
② 今在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後。(《史記?晉世家》)
“惠”經常用在動詞“顧”前,“惠顧‘是施恩顧眷義。例如:
①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顧齊國……(《齊侯使晏嬰請繼室於晉》)
② 若惠顧敝邑,撫有晉國,賜之內主,豈惟寡君,舉君臣實受其貺。(《齊侯使晏嬰請繼室於晉》)
副詞“辱“亦由動詞演化而來,用在動詞前表示對方發出的某一動作行為是屈尊而為。例如:
①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顧齊國,辱收寡人……(《齊侯使晏嬰請繼室於晉》)
② 敝邑以政刑之脩,寇益充誅,無若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館。(《子產壞晉館垣》)
③ 秦女曰:“子,一國太子,辱在此。”(《史民?晉世家》)——子,指晉惠太子圉,時為質於秦。
④ 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司馬遷《任安書》)
表示自謙的副詞有“敢”、“伏”、“竊”、“忝”、“愚”等。“敢”用在動詞前,表示發出動作的一方自謙是冒昧而為,似乎本不當如此。“伏”往往用於臣對君的言辭中,以示臣對君的敬意。“竊”作副詞,有“私下”之意,以示發表意見的一方所發議論或見解乃個人不成熟之私見。“忝”用在動詞前,表示有愧於任某職或進行某事,以表自謙。“愚”字表自謙自抑己方為闇昧不聰。例如:
① 既不獲命矣,敢煩大夫謂二三子,戒爾車乘,敬爾君事,詰朝請見。(《城濮之戰》)
② 臣伏計之,大王奉高祖宗廟最相宜稱。(《漢書?文帝紀》)
③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李斯《諫逐客書》)
④ 臣忝當大任,義在安國。(《三國誌?魏書?三少帝紀》)
⑤ 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谘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諸葛亮《出師表》)
所 古漢語翻譯
文言虛詞 所
文言翻譯 suǒ
(1)<名>處所;地方。
①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②成反複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
③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誌》)
《碩鼠》:“樂土樂土,爰得我~。”
(2)<名>合理的結果;應有的歸宿。
《原君》:“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仇,名之為獨夫,固其~也。”
(3)<代>
1.放在動詞或動短語前,組成"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的地方”、“……的人”、“……的事物”等。
①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促織》)
②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③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陳情表》)
於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餘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指南錄>後序》)
2."所"和動詞結合,後麵再有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
①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後序》)
②臣所過屠者朱亥(《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第二個所】(《公輸》)
(4)<助>與“為”相呼應,構成“為……所……”的被動句式。
①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所笑,以汙辱先人(《報任安書》)
③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第二個所】(《公輸》)
《鴻門宴》:“不者,若屬皆且為~虜。”
《六國論》:“而為秦人積威之~劫”
(5)<數>表示不確定的數目。《西門豹治鄴》:“從弟子女十人~,皆衣繒單衣。”
(6)<量>處;座。用於建築物等。《魏書-爾朱榮傳》:“秀容界有池三~,在高山之上。”
【所以】
1.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於"用來……的方法" "是用來……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2.表示原因。相當於"……的原因(緣故)"。
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
【所謂】所說的。
①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
【所在】
1.到處。
①石之鏗然有聲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鍾山記》)
2.所在之處,處所。
①原來有這等一個所在,且回衙去(《閨塾》)
②急趨之,折過牆隅,迷其所在。(《促織》)
文言虛詞所小故事原文 “吾所以(1)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藺相如此言,足使之為天下所(2)欽。
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豈他人可及?察其言,觀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釣譽矣。與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於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5)過之時,前訪朱亥,其度豈常人哉?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
原文注釋 (1)助詞,與“以”構成固定複音虛詞“所以”,表原因,相當於“……的原因(緣故)”。
(2)助詞,與“為”構成固定結構“為……所……”,表被動。
(3)(5)助詞,“所+動詞”構成名詞性的所字結構,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況)等”。
(4)(6)助詞,與“以”構成固定複音虛詞“所以”,可譯為用來……,……的方法(途徑、手段)。
原文翻譯 “我這樣做的原因,是把國家的急事放在前麵,把私人恩怨放在後麵”,藺相如這樣的話,足以為天下的人所欽佩。...
出處[www.wenyanhanyu.com]
之在古文中的意思
基本字義
1.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係:緩兵~計。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閑視~。
5. 代詞,這,那:“~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更多詳細資料:[dict.baidu.com]
"度"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度在古文中有“奪(duo二聲),”音,有揣摩、思量、猜測、估計的含義.
字義
〈名〉
1.(形聲.從又,庶省聲.“又”即手,古代多用手、臂等來測量長度.本義:計量長短的標準,尺碼)
2.同本義 [linear measure;size;measures]
度,法製也.——《說文》.按,五度,分寸尺丈引也.度起於人手取法,故從又.
同律度量衡.——《虞書》
度然後知長短.——《孟子》
執鞭度守門.——《周禮·司市》
吾忘持度.——《韓非子》
3.又如:尺度
4.法製;法度 [rule;law]
公室無度.——《左傳·昭公三年》
度不可改.——《左傳·昭公四年》
九曰以度教節.——《周禮·大司徒》.注:“謂宮室車服之製.”
度作刑以詰四方.——《書·呂刑》.馬注:“法度也.”
5.又如:度軌(法度軌範);度矩(法度;法則)
6.限度,限額 [limit]
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漢· 賈誼《論積貯疏》
7.又如:每月扣5元,扣滿150元為度
8.胸襟;器度 [style of conduct]
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戰國策·燕策》
9.又如:氣度
10.心意,考慮 [consideration]
以小舟涉鯨波,出無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11.又如:置之度外(不介意);度內(計慮之內;意料之中)
12.程度 [level].如:強度;力度;高度
13.按一定計量標準劃分的單位 [degree].如:溫度;濕度;濃度;弧度;角度;經緯度
14.常規 [convention;rule].如:度程(格式,標準);度製(製度)
15.[電]∶量詞.千瓦小時的俗稱,測量電能的單位 [kilowatt-hour;kwh].如:一度電就是一個千瓦小時
16.計劃 [design;plan;programme]
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 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17.姓
〈動〉
1.度過,越過 [pass]
年忽忽而日度.——《楚辭·劉向·九歎·惜賢》
度百裏之限.——《漢書·王莽傳》.師古曰:“度,亦逾越也.”
將欲度唐虞之隆.——《漢書·匡衡傳》
則必度越諸子矣.——《漢書·揚雄傳讚》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難》
秋月春風等閑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春風不度玉門關.——唐· 王之渙《涼州詞》
度險,下至山坳,暝色已合.——明· 徐宏祖《遊黃山記》
2.又如:度歲(過年);度與(遞給;交給);度嘴(糊口;維持生計);苦度年關;虛度年華
3.僧尼道士勸人離俗出家 [try to persuade sb.to become a monk,nun or Taoist priest]
有一個道士三言兩語把人度了去.——《紅樓夢》
4.超度;宗教說法,使死者靈魂得以脫離地獄諸苦難 [say prayers or perform Buddhist service to release souls from purgatory]
據說虯早已被 呂洞賓度上天了.——《雨中登泰山》
5.又如:度說(道教佛教語.超度解脫人世的生死苦難,到達仙佛境界);度脫(使人脫離人世苦難,到達仙、佛境界);度數(星相家迷信說法,以七曜與二十八宿度數相配,推測人事的吉凶)
6.譜寫[樂曲] [write]
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宋· 薑夔《揚州慢》
7.又如:度詞(依詞譜曲);度聲(按曲譜唱歌)
1.次 [times]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古漢語中的“徒”是什麼意思
量>數>助>指南錄>代>名>名>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名>動為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