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捺缽是什麼意思
“捺缽”是契丹語的譯音,契丹語詞,意為遼帝的行營。遼帝保持著先人在遊牧生活中養成的習慣,居處無常,四時轉徙。因此,皇帝四時各有行在之所,謂之捺缽,又稱四時捺缽。遼代不同時期四時捺缽的地區也有所變化和不同。自遼代以來,“捺缽”一詞由行宮、行營、行帳的本義被引申來指稱帝王的四季漁獵活動,即所謂的“春水秋山,冬夏捺缽”,合稱“四時捺缽”。
春耐缽春捺缽 讀音春捺缽是什麼意思
春捺缽chūn nà bō
遼太宗時,取燕雲十六州後,其國土包括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為保持契丹族的騎射善戰傳統的經濟生活,仍然過著“轉徙隨時,車馬為家”的生活。正如《遼史》中記載的“遼國盡有大漠,浸包長城之境,因宜為治,秋冬違寒,春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為常”,四時各有行在之所,在這種特殊經濟、政治、文化背景下,在契丹的管理體製上,逐漸形成了一套縣有鮮明遊牧契丹民族獨特特點的四時捺缽製度。契丹皇帝四時巡行的宮帳(也稱牙帳),即春捺缽、夏捺缽、秋捺缽、冬捺缽。
捺缽的捺缽文化
捺缽製度是有遼一代治國安邦的基本製度,對於遼朝這樣一個多民族政權至關重要。遼代中期以後遼聖宗、遼興宗和遼道宗3個皇帝都駕崩於捺缽,說明它不僅在政治生活,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對於遼廷如影隨形、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度。捺缽製度中遊牧狩獵文化威武有加、健勇無比的寶貴元素,為中華文化北雄南秀、氣象萬千的多元一體格局帶來了新的因子,注入了新的活力。
遼朝滅亡後,其捺缽製度對於中國北方民族建立的金、元、清三代政權卻產生了深遠影響。金皇統三年(1143年)七月,熙宗即曾“諭尚書省,將循契丹故事,四時遊獵,春水秋山,冬夏剌缽。”(《大金國誌》卷一一《熙宗孝成皇帝》三)當然在四時捺缽的具體內容、程序規模、性質作用和持續時間上,金朝以後與遼時相比已不盡雷同。金代詩人趙秉文有《春水行》詩:“光春宮外春水生,駕鵝飛下寒猶輕。綠衣探使一鞭信,春風寫入鳴鞘聲。龍旃曉日迎天仗,小隊長圍圓月樣。忽聞疊鼓一聲飛,輕紋觸破桃花浪。內家最愛海東青,錦鞲掣臂翻青冥。晴空一擊雪花墮,連延十裏風毛腥。初得頭鵝誇得雋,一騎星馳薦陵寢。歡聲沸入萬年觴,瓊毛散上千官鬢。不才無力答陽春,羞作長楊待從臣。閑與老農歌帝力,歡呼一曲太平人。”即形象逼真地描寫了春捺缽的獵鵝活動在金朝得以再現的生動場麵。
捺缽的曆史
北宋龐元英的《文昌雜錄》即記述了遼道宗時出使北宋的遼朝參知政事王師儒的相同解釋。龐元英在該書卷六說:“北人謂住坐處日捺缽,四時皆然,如春捺缽之類是也,不曉其義。近者彼國中書舍人王師儒來修祭奠,餘充接件使,因以問,師儒答雲:‘是契丹家語,猶言行在也。’”元人所撰詩作中對此也有明確記載。比如楊允孚的《灤京雜詠(上)》:“納寶營盤象輿來,畫簾氈暖九重開。大臣奏罷行程記,萬歲聲傳龍虎台。”原詩注稱:“龍虎台,納寶地也。凡車駕行幸頓宿之所謂之納寶,又名納缽。”李心傳也如此解釋道:“剌缽者,契丹語所在之意也。”在遼金元文獻中,捺缽一詞的異譯有“剌缽”、“納跋”、“納缽”、“納寶”等寫法。不過在金代文獻中捺缽一詞並不常見,更多的情況下是徑稱為“行宮”。
自遼代以來,“捺缽”一詞由行宮、行營、行帳的本義被引申來指稱帝王的四季漁獵活動,即所謂的“春水秋山,冬夏捺缽”,合稱“四時捺缽”。 遼朝的四時捺缽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曆來受到遼史研究者的高度重視,早在1910年代,日本學者池內宏、津田左右吉就曾先後撰文對此加以探索。1942年,傅樂煥先生在他的代表作《遼代四時捺缽考》一文中,對遼朝的捺缽製度進行了全麵係統的考釋。金朝的捺缽,其重要性雖不及遼朝,但也是金源一代曆史上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它表現了女真社會曆史和民族文化的某些特質。由於《金史》沒有像《遼史》那樣專立一個《遊幸表》來記載捺缽事項,所以有關金代捺缽的史料較為零散。傅樂煥先生在《遼代四時捺缽考》一文中曾對金代捺缽略加論列,而除此之外,尚無人注意這個問題。希望本文的研究結果能夠有助於人們對金代的捺缽製度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四時捺缽是哪個民族統治者的生活方式
四季捺缽製,也稱作四時捺缽製。捺缽,契丹語,意為行帳、營盤,是契丹國君主出行時的行宮,即臨時居住處。契丹國其實既有皇都,也有五京之製,然而契丹皇帝一年四季卻巡幸於四捺缽之間,政務皆在捺缽中處理,捺缽之地實際上是契丹國的政治中心、最高統治者所在地;皇都和五京是宰相以下官僚處理政務特別是漢民政務的地方,這是契丹立國以後政治管理的一大特色。
四時捺缽名詞解釋
契丹舊俗,隨水草,逐寒暑,往來遊牧漁獵。遼建國後,皇帝遊獵設行帳稱“捺缽”。根據季節變化遷移行帳,捺缽實為契丹朝廷臨時所在地。
四時捺缽是哪個民族統治者的生活方式
遼
遼國人是什麼民族的
遼朝是由契丹族建立的王朝:
契丹族內容介紹:
1,契丹族為中國古代遊牧民族,發源於中國東北地區,采取半農半牧生活。契丹早期分八部, 唐朝初年契丹中形成了統一的大賀氏聯盟。
2,當時契丹酋長輾轉臣服於唐朝和突厥之間。唐太宗貞觀以後,唐置鬆漠都督府,賜姓李。大賀氏聯盟瓦解後,契丹人又建立了遙輦氏部落聯盟,依附於後突厥汗國。天寶四年(745年),後突厥為回紇所滅,此後百年間,契丹人一直為回紇所統治。
3, 唐末,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日漸強大,於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冊元年(916年)稱皇帝,國號契丹。大同元年(947年)遼太宗改國號為遼, 統和二年(984年)又改稱大契丹;鹹雍二年(1066年)複號大遼。人們習慣上把契丹人建立的王朝統稱為遼朝。
4,天慶五年(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朝。在金軍的進攻下,遼朝於保大五年(1125年)滅亡。在遼朝即將滅亡之際,契丹貴族耶律大石率領一部分人向北進入漠北地區,後向西發展,征服了今天中亞的廣大地區。
5,西遼延慶九年(1132年),耶律大石稱帝,史稱“西遼”,又稱“哈喇契丹”,成為當時中亞地區的強國。西遼於金興定二年(1218年)為蒙古所滅。
6,契丹人髡發,服裝通常為長袍左衽,圓領窄袖。契丹人住所為氈帳,皇帝的禦帳稱為捺缽。遼國契丹人隻有皇族帳和後族帳的人才有姓,兩帳之外的其他契丹人是沒有姓的。隨著遼國的滅亡,契丹人逐漸融入了其他各民族,還有少部分演變為今日的達斡爾族和雲南的本人。
遼朝內容介紹:
遼朝(公元907年—1125年)是中國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國北方地區建立的封建王朝
什麼叫 春山秋水工
春山秋水是指遼代契丹民族的四時捺缽。
遊牧和狩獵是契丹民族主要的傳統活動,契丹皇帝每年隨季節變化到各地遊獵巡察並處理國家大事。成為國家重要的政治製度,這就是契丹的四季捺缽製度。因《遼史》把春秋捺缽地點通稱“春水”“秋山”,後人邃用春山秋水來代指四季捺缽。
捺(na四聲)缽( bo一聲)
或者秋山春水玉?新疆出產的一種比較名貴的玉
陰山最早出現於什麼史料中
陰山,似莽莽巨龍橫亙在內蒙古中部,東西綿延1200餘公裏。陰山不僅是我國內外流域重要分界線,也是農耕區域和遊牧區域的分界線。陰山這一名稱由來已久,早在2000多年前,西漢著名曆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多次提及這一地名,在《史記?匈奴列傳》中司馬遷寫道:(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時在趙武靈王26年(公元前300年),這大概是陰山之名首次亮相曆史舞台。曆史上陰山作為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政權的天然屏障,一直是雙方爭奪的焦點,秦漢和匈奴、北魏和柔然、隋唐和突厥之爭都以陰山為主戰場。在詩人們的筆下,吟詠陰山的詩作也就自然而然地充滿了慷慨悲涼、肅殺淒傷的氣味。
在《飲馬長城窟》這一漢樂府舊題下,晉代詩人陸機以漢武帝出兵陰山反擊匈奴的曆史題材為背景,寫出了“驅馬陟陰山,山高馬不前。往問陰山侯,勁虜在燕然”的詩句,該詩反映了軍旅生活的艱苦和出征將士立功報國的精神抱負。唐太宗李世民半生戎馬未離鞍、征鞭直指過陰山。他在《飲馬長城窟》這一詩題下詠道:“瀚海百重波,陰山千裏雪”,“塞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真切描摹了塞外壯闊的自然景象,表現出帝王詩人掃滅狼煙一統天下的雄才大略。
《出塞》《入塞》《塞下》諸曲,當是古代詩人吟詠的樂府舊題主題曲。隋朝開國功臣、詩人楊素在《出塞》詩中詠道:“樹塞偏易古,草衰恒不春。交河明月夜,陰山苦霧辰”。隋朝另一位詩人虞世基在和楊素的《出塞》詩中寫道:“窮秋塞草腓,塞外胡塵飛。征兵廣武至,候騎隊山歸。”兩詩抒寫了邊塞的征戍生活,正是隋王朝和突厥陰山爭奪戰在詩歌中的真實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