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條件語句
1、
input x
print -x
end
2、
s=6
a=sqr(s)
l=6a
print l
end
3、這個要用條件語句if.......then......
input a, b ,c
if b>a tnen
t=a
a=b
b=t
end if
tf c>a then
t=a
a=c
c=t
end if
tf c>b then
t=b
b=c
c=t
end tf
print a,b,c
end
4、這個x是事先給定的,不要用用條件語句.
x=a
l=f(x)
print l
end
隻有1 個要用條件語句。
在高中數學的必修3中的Do Loop語句中 是先判斷條件 還是先執行循環體?
根據條件控製是否執行循環,分兩種:
1、Do[{While|Until}<循環條件>]
<循環體>
Loop
這種形式是先判斷條件,要是條件符合了才執行循環體。
例: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i As Integer,sum As Integer
i=1
Do Until i>10
sum=sum+i
i=i+1
Loop
Print "1+2+...+10=";sum
End Sub
2、Do
<循環體>
Loop[{While|Until}<循環條件>]
這種形式是先執行循環體,每次執行完後判斷條件是否符合(即循環體至少被執行一次)。
例: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i As Integer,sum As Integer
i=1
Do
sum=sum+i
i=i+1
Loop Until i>10
Print "1+2+...+10=";sum
End Sub
高一數學。為什麼有三個要用條件語句來描述?①和②為什麼要用到條件語句?求解釋- -。
1,2,4
1判斷是否讀入了這個數
2判斷X與0的大小
4比較邊長
高中數學條件語句執行後每一個結果都要PRINT一次嗎
IF x=200 AND X=200 AND X<500 THEN
y=0.9x
ELSE
y=0.7x
Endif
Endif
PRINT Y
完全可以。
條件語句的執行是按程序進行的先後順序執行的 這個說法為什麼錯誤 高中數學
條件語句是按照條件執行的 順序語句才是按先後執行 還有一個叫循環語句的貌似沒強調怎麼執行
高中數學要學編程嗎?
樓主,作為高二學生,我可以告訴你:數學涉及VB語言的,是必修三`算法設計部分,就是簡單的算法語句設計.例:"If-While"語句,"Do-Loop"語句等
輸出語句----PRINT
條件語句----(1)IF 條件 THEN
語句1
ELSE
語句2
END IF
(2)IF 條件 THEN
語句1
END IF
循環語句——(1)DO
循環體
LOOP UNTIL 條件
(2)WHILE 條件
循環體
WEND
賦值語句——“=”在算法裏表示把右邊賦給左邊。
另外就是學導數(算法表示)有可能用編程語言了
高一數學必修三知識點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1 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
在數學上,現代意義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計算機來解決的某一類問題是程序或步驟,這些程序或步驟必須是明確和有效的,而且能夠在有限步之內完成.
2. 算法的特點:
(1)有限性:一個算法的步驟序列是有限的,必須在有限操作之後停止,不能是無限的.
(2)確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應該是確定的並且能有效地執行且得到確定的結果,而不應當是模棱兩可.
(3)順序性與正確性:算法從初始步驟開始,分為若幹明確的步驟,每一個步驟隻能有一個確定的後繼步驟,前一步是後一步的前提,隻有執行完前一步才能進行下一步,並且每一步都準確無誤,才能完成問題.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個問題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對於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體的問題,都可以設計合理的算法去解決,如心算、計算器計算都要經過有限、事先設計好的步驟加以解決.
1.1.2 程序框圖
1、程序框圖基本概念:
(一)程序構圖的概念:程序框圖又稱流程圖,是一種用規定的圖形、指向線及文字說明來準確、直觀地表示算法的圖形。
一個程序框圖包括以下幾部分:表示相應操作的程序框;帶箭頭的流程線;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說明。
(二)構成程序框的圖形符號及其作用
程序框 名稱 功能
起止框 表示一個算法的起始和結束,是任何流程圖不可少的。
輸入、輸出框 表示一個算法輸入和輸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輸入、輸出的位置。
處理框 賦值、計算,算法中處理數據需要的算式、公式等分別寫在不同的用以處理數據的處理框內。
判斷框 判斷某一條件是否成立,成立時在出口處標明“是”或“Y”;不成立時標明“否”或“N”。
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時候,要掌握各個圖形的形狀、作用及使用規則,畫程序框圖的規則如下:
1、使用標準的圖形符號。2、框圖一般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方向畫。3、除判斷框外,大多數流程圖符號隻有一個進入點和一個退出點。判斷框具有超過一個退出點的唯一符號。4、判斷框分兩大類,一類判斷框“是”與“否”兩分支的判斷,而且有且僅有兩個結果;另一類是多分支判斷,有幾種不同的結果。5、在圖形符號內描述的語言要非常簡練清楚。
(三)、算法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順序結構、條件結構、循環結構。
1、順序結構:順序結構是最簡單的算法結構,語句與語句之間,框與框之間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的,它是由若幹個依次執行的處理步驟組成的,它是任何一個算法都離不開的一種基本算法結構。
順序結構在程序框圖中的體現就是用流程線將程序框自上而
下地連接起來,按順序執行算法步驟。如在示意圖中,A框和B
框是依次執行的,隻有在執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後,才能接著執
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條件結構:
條件結構是指在算法中通過對條件的判斷
根據條件是否成立而選擇不同流向的算法結構。
條件P是否成立而選擇執行A框或B框。無論P條件是否成立,隻能執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時執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執行。一個判斷結構可以有多個判斷框。
3、循環結構:在一些算法中,經常會出現從某處開始,按照一定條件,反複執行某一處理步驟的情況,這就是循環結構,反複執行的處理步驟為循環體,顯然,循環結構中一定包含條件結構。循環結構又稱重複結構,循環結構可細分為兩類:
(1)、一類是當型循環結構,如下左圖所示,它的功能是當給定的條件P成立時,執行A框,A框執行完畢後,再判斷條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執行A框,如此反複執行A框,直到某一次條件P不成立為止,此時不再執行A框,離開循環結構。
(2)、......餘下全文>>
高中數學條件語句中什麼時候以end結尾,什麼時候以print結尾
不是print事printf,這隻是個輸出語句,所以的書麵程序,都應事end結尾。
【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總目錄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
§1 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2 集合的基本關係
§3 集合的基本運算
3.1交集與並集
3.2全集與補集
第二章 函數
§1 生活中的變量關係
§2 對函數的進一步認識
2.1函數的概念
2.2函數的表示方法
2.3映射
§3 函數的單調性
§4 二次函數性質的再研究
4.1二次函數的圖像
4.2二次函數的性質
§5 簡單的冪函數
第二章 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
§1 正指數函數
§2 指數擴充及其運算性質
2.1指數概念的擴充
2.2指數運算是性質
§3 指數函數
3.1指數函數的概念
3.2指數函數 的圖像和性質
3.3指數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4 對數
4.1對數及其運算
4.2換底公式
§5 對數函數
5.1對數函數的概念
5.2 的圖像和性質
5.3對數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6 指數函數、冪函數、對數函數增長的比較
第四章 函數的應用
§1 函數和方程
1.1利用函數性質判定方程解的存在
1.2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2 實際問題的函數建模
2.1實際問題的函數刻畫
2.2用函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
2.3函數建模案例
必修二
第一章 立體幾何初步
§1 簡單幾何體
1.1簡單旋轉體
1.2簡單多麵體
§2 直觀圖
§3 三視圖
3.1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
3.2由三視圖還原成實物圖
§4 空間圖形的基本關係與公理
4.1空間圖形基本關係的認識
4.2空間圖形的公理
§5 平行關係
5.1平行關係的判定
5.2平行關係的性質
§6 垂直關係
6.1垂直關係的判定
6.2垂直關係的性質
§7 簡單幾何體的麵積和體積
7.1簡單幾何體的側麵積
7.2棱柱、棱錐、棱台和圓柱、圓錐、圓台的體積
7.3球的表麵積和體積
第二章 解析幾何初步
§1 直線和直線的方程
1.1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
1.2直線的方程
1.3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
1.4兩條直線的交點
1.5平麵直接坐標係中的距離公式
§2 圓和圓的方程
2.1圓的標準方程
2.2圓的一般方程
2.3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係
§3 空間直角坐標係
3.1空間直接坐標係的建立
3.2空間直角坐標係中點的坐標
3.3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必修三
第一章 統計
§1 從普查到抽樣
§2 抽樣方法
2.1簡單隨機抽樣
2.2分層抽樣與係統抽樣
§3 統計圖表
§4 數據的數字特征
4.1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
4.2標準差
§5 用樣本估計總體
5.1估計總體的分布
5.2估計總體的數字特征
§6 統計活動:結婚年齡的變化
§7 相關性
§8最小二乘估計
第二章 算法初步
§1 算法的基本思想
1.1算法案例分析
1.2排序問題與算法的多樣性
§2 算法框圖的基本結構及設計
2.1順序結構與選擇結構
2.2變量與賦值
2.3循環結構
§3 幾種基本語句
3.1條件語句
3.2 循環語句
第三章 概率
§1 隨機事件的概率
1.1頻率與概率
1.2生活中的概率
§2 古典概型
2.1古典概型的特征和概率計算公式
2.2建立概率模型
2.3互斥事件
§3 模擬方法——概率的應用
必修四
第一章 三角函數
§1 周期現象
§2 角的概念的推廣
§3 弧度製
§4 正弦函數和餘弦函數的定義與誘導公式
4.1任意角的正弦函數、餘弦函數的定義
4.2單位圓與周期性
4.3單位圓與誘導公式
§5 正弦函數的性質與圖像
5.1從單位圓看正弦函數的性質
5.2正弦函數的圖像
5.3正弦函數的性質
§6 餘弦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6.1餘弦函數的圖像
6.2餘弦函數的性質
§7 正切函數
7.1正切函數的定義
7.2正切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7.3正切函數的誘導公式
§8 函數 的圖像
§9 三角函數的簡單應用
第二章 平麵向量
§1 從位移、速度、力到向量
1.1位移、速度和力
1.2向量的概念
§2 從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
2.1向量的加法
2.2向量的減法
§3 從速度的倍數到數乘向量
3.1數乘向量
3.2平麵向量基本定理
§4 平麵向量的坐標
4.1平麵向量的坐標表示
4.2平麵向量線性運算的坐標表示
4.3向量平行的坐標表示
§5 從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數量積
§6 平麵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
§7 向量應用舉例
7.1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7.2向量的應用舉例
第三章 三角恒等變形
§1 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係
§2 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
2.1兩角差的餘弦函數
2.2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函數
2.3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函數
§3 二倍角的三角函數
必修五
第一章 數列
§1 數列
1.1數列的概念
1.2數列的函數特性
§2 等差數列
2.1等差數列
2.2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
§3 等比數列
3.1等比數列
3.2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
§4 數列在日常經濟生活中的應用
第二章 解三角形
§1 正弦定理與餘弦定理
1.1正弦定理
1.2餘弦定理
§2 三角形中的幾何計算
§3 解三角形的實際應用舉例
第三章 不等式
§1 不等關係
1.1不等關係
1.2不等關係與不等式
§2 一元二次不等式
2.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應用
§3 基本不等式
3.1基本不等式
3.2基本不等式與最大(小)值
§4 簡單線性規劃
4.1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平麵區域
4.2簡單線性規劃
4.3簡單線性規劃的應用
選修2—1
第一章 常用邏輯用語
§1 命題
§2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2.1充分條件
2.2必要條件
2.3充要條件
§3 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
3.1全稱量詞與全稱命題
3.2存在量詞與特稱命題
3.3全稱命題與特稱命題的否定
§4 邏輯連結詞“且”“或”“非”
4.1邏輯連結詞“且”
4.2邏輯連結詞“或”
4.3邏輯連結詞“非”
第二章 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
§1 從平麵向量到空間向量
§2 空間向量的運算
§3 向量的坐標表示和空間向量基本定理
3.1空間向量的標準正交分解與坐標表示
3.2空間向量基本定理
3.3空間向量運算的坐標表示
§4 用向量討論垂直與平行
§5 夾角的計算
5.1直線間的夾角
5.2平麵間的夾角
5.3直線與平麵的夾角
§6 距離的計算
第三章 圓錐曲線與方程
§1 橢圓
1.1橢圓及其標準方程
1.2橢圓的簡單性質
§2 拋物線
2.1拋物線及其標準方程
2.2拋物線的簡單性質
§3 雙曲線
3.1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
3.2雙曲線的簡單性質
§4 曲線與方程
4.1 曲線與方程
4.2圓錐曲線的共同特征
4.3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交點
選修2—2
第一章 推理與證明
§1 歸納與類比
1.1歸納推理
1.2類比推理
§2 綜合法與分析法
2.1綜合法
2.2分析法
§3 反證法
§4 數學歸納法
第二章 變化率與導數
§1 變化的快慢與變化率
§2 導數的概念及其幾何意義
2.1導數的概念
2.2導數的幾何意義
§3 計算導數
§4 導數的四則運算法則
4.1導數的加法與減法法則
4.2導數的乘法與除法法則
§5 簡單複合函數的求導法則
第三章 導數的應用
§1 函數的單調性與極值
1.1導數與函數的單調性
1.2函數的極值
§2 導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1實際問題中導數的意義
2.2最大值、最小值問題
第四章 定積分
§1 定積分的概念
1.1定積分的背景——麵積和路程問題
1.2定積分
§2 微積分基本定理
§3 定積分的簡單應用
3.1平麵圖形的麵積
3.2簡單幾何體的體積
第五章 數係的擴充與複數的引入
§1 數係的擴充與複數的引入
1.1數的概念的擴展
1.2複數的有關概念
§2 複數的四則運算
2.1複數的加法與減法
2.2複數的乘法與除法
高一數學,循環語句
如果是直到型循環語句,你把這個條件改了以後,它就變成當型了。
然後接下來的程序的“是”和“否”需要你調換一下,其他的程序大體和原來一樣,同樣也是先後順序要變一下。
循環條件>循環體>循環體>循環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