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會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會:huì
①會合;聚集.《陳涉世家》:“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嶽陽樓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
②會盟;宴會.《廉頗藺相如列傳》:“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於是乃置酒大會賓客.”
【又】會見;見麵.《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聞,不肯與會.”《孔雀東南飛》:“於今無會因.”
③機會;時機.《後序》:“中興機會,庶幾在此.”
④節奏.《庖丁解牛》:“乃中《經首》之會.”
⑤領會;理解.《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⑥適逢;恰巧遇上.《陳涉世家》:“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⑦能.《林黛玉進賈府》:“我自來是如此,從會飲食時便吃藥.”
⑧當然;必定.《孔雀東南飛》:“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
⑨將要.《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會:kuài
①算帳;結帳.《馮諼客孟嚐君》:“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
②帽子上綴結采玉的縫隙叫會,作朝及蔽膝的領縫也叫會.
文言文中大概什麼意思
大概
拚音:
[dà gài]
詳細釋義
亦作“大槩”。大致的內容,大體的情況。
宋 歐陽修 《真州東園記》:“凡工之所不能畫者,吾亦不能言也,其為我書其大概焉。” 魯迅 《朝花夕拾·五猖會》:“知道從古到今的大概,那當然是很好的。”
表示不很精確的估計。
柔石 《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這樣,他底生活卻很優渥地維持著了,大概有十數年。”
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來又忝在同班,將來補選了,大概總在一處。”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大概 杜 家老太爺已經斷了氣了,我瞧瞧去。”
一般的,普通的。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要求老師不認做大概學裏門生,竟要把我做個受業弟子才好。”
文言文中“處”有什麼意思?
之 zhī
〈動〉
(1) (會意。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本義:出,生出,滋長)
(2) 同本義 [grow]
之,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說文》
如語焉而未之然。——《禮記》。俞樾平議:“此之字乃其本義。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適也。——《廣雅》
自伯之東。——《詩·衛風·伯兮》
之沛公軍。——《史記·項羽本紀》
之虛所賣之。(“虛”同“墟”)——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國(前往封地);之適(前往)
詞性變化
--------------------------------------------------------------------------------
◎ 之 zhī
〈代〉
(1) 指示人或事物,相當於“這個”“那個” [this;that]
宣王說之。(之:指南郭處士來吹竽。)——《韓非子·內儲說上》
虎因喜,計之曰。(之:這,指上文所說驢生了氣隻能踢的情況。)——唐· 柳宗元《三戒》
當分明記之。(之:指共讀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之:代詞,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較之中學時代;因之,他將自己的整個心血都放了進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稱,相當於他、她、它、他們 [he;her;it;they;them]
鄭商人弦高將市於 周,遇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詞,指代“巫醫樂師百工”。)——唐· 韓愈《師說》
(5) 又如:取而代之;戰而勝之;為之感歎;使之順利發展;與之見麵
(6) 指示代詞,相當於“其”、“他的”、“其他的” [its;his;other]
紂王令推上法場,斬之老母。——《武王伐紂平話》
◎ 之 zhī
〈助〉
(1) 的 [of]
(2) 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示領屬關係或一般的修飾關係
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開火者,軍中發槍之號也。
(3) 又如:鍾鼓之聲;一家之長;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於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吾見師之出。——《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5) 用於實詞與介詞之間
口之於味,有同耆也。——《孟子》
地方什麼意思文言文
1、區域、地區。例如:《韓非子 五蠹》:“古者,文王處豐、鎬之間,地方百裏,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
2、本地、當地。《通俗常言疏證 地理 地方》引《晉書 孝懷帝紀》:“蒲子地方,馬生人。”
文言文中"克"是什麼意思?出自何處?
1.戰勝 《韓非子。初見秦》:秦戰未嚐不克。
2。能 ? 《尚書》: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3。克製 ? 《後漢書》:奉公克己~~
4。通“刻” 《史記》:更克麵,平鬥斛,度量,文章。
5。預定時間 ?《後漢書》:與克期具直,無或違者.
初見秦
作者:韓非
臣聞:“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為人臣不忠,當死;言而不當,亦當死。雖然,臣願悉言所聞,唯大王裁其罪。
臣聞:天下陰燕陽魏,連荊固齊,收韓而成從,將西麵以與秦強為難。臣竊笑之。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謂乎!臣聞之曰:“以亂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順者亡”。今天下之府庫不盈,囷倉空虛,悉其士民,張軍數十百萬,其頓首戴羽為將軍斷死於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白刃在前,斧锧在後,而卻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故也。言賞則不與,言罰則不行,賞罰不信,故士民不死也。今秦出號令而行賞罰,有功無功相事也。出其父母懷衽之中,生未嚐見寇耳。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爐炭,斷死於前者皆是也。夫斷死與斷生者不同,而民為之者,是貴奮死也。夫一人奮死可以對十,十可以對百,百可以千,千可以對萬,萬可以克天下矣。今秦地折長補短,方數千裏,名師數十百萬。秦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以此與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故秦戰未嚐不克,攻未嚐不取,所當未嚐不破,開地數千裏,此其大功也。然而兵甲頓,士民病,蓄積索,田疇荒,囷倉虛,四鄰諸侯不服,霸王之名不成。此無異故,其謀臣皆不盡其忠也。
臣敢言之:往者齊南破荊,東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韓、魏,土地廣而兵強,戰克攻取,詔令天下。齊之清濟濁河,足以為限;長城巨防,足以為塞。齊,五戰之國也,一戰不克而無齊。由此觀之,夫戰者,萬乘之存亡也。且聞之曰:“削跡無遺根,無與禍鄰,禍乃不存。”秦與荊人戰,大破荊,襲郢,取洞庭、五湖、江南,荊王君臣亡走,東服於陳。當此時也,隨荊以兵,則荊可舉;荊可舉,則民足貪也,地足利也,東以弱齊、燕,中以淩三晉。然則是一舉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鄰諸侯可朝也,而謀臣不為,引軍而退,複與荊人為和。令荊人得收亡國,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廟,令率天下西麵以與秦為難。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天下又比周而軍華下,大王以詔破之,兵至梁郭下。圍梁數旬,則梁可拔;拔梁,則魏可舉;舉魏,則荊、趙之意絕;荊、趙之意絕,則趙危;趙危而荊狐疑;東以弱齊、燕,中以淩三晉。然則是一舉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鄰諸侯可朝也,而謀 臣不為,引軍而退,複與魏氏為和。令魏氏反收亡國,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廟,令率天下西麵以與秦為難。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二矣。前者穰侯之治秦也,用一國之兵而欲以成兩國之功,是故兵終身暴露於外,士民疲病於內,霸王之名不成。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三矣。
趙氏,中央之國也,雜民所居也,其民輕而難用也。號令不治,賞罰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盡其民力。彼固亡國之形也,而不憂民萌,悉其士民軍於長平之下,以爭韓上黨。大王以詔破之,拔武安。當是時也,趙氏上下不相親也,貴賤不相信也。然則邯鄲不守。拔邯鄲,管山東河間,引軍而去,西攻修武,逾華,絳代、上黨。代四十六縣,上黨七十縣,不用一領甲,不苦一士民,此皆秦有也。以代、上黨不戰而畢為秦矣,東陽、河外不戰而畢反為齊矣,中山、呼沲以北不戰而畢為燕矣。然則是趙舉,趙舉則韓亡,韓亡則荊、魏不能獨立,荊、魏不能獨立,則是一舉而壞韓、蠹魏、拔荊,東以弱齊、燕,決白馬之口以沃魏氏,是一舉而三晉亡,從者敗也。大王垂拱以須之,天下編隨而服矣,霸王之名可成。而謀臣不為,引軍而退,複與趙氏為和。夫以大王之明,秦兵之強,棄霸王之業,地曾不可得,乃取欺於亡國。是謀臣之拙也。且夫趙當亡而不亡,秦當霸而不霸,天下固以量秦之謀臣一矣。乃複悉士卒以攻邯鄲,不能拔也,棄甲兵弩,戰竦而卻,天下固已量秦力二矣。軍乃引而複,並於孚下,大王又並軍而至,與戰不能克之也,又不能反,軍罷而去,天下固量秦力三矣。內者量吾謀臣,外者極吾兵力。由是觀之,臣以為天下之從,幾不能矣。內者,吾甲兵頓,士民病,蓄積索,田疇荒,囷倉虛;外者,天下皆比意甚固。願大王有以慮之也。
且臣聞之曰:“戰戰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何以知其然也?昔者紂為天子,將率天下甲兵百萬,左飲於淇溪,右飲於洹溪,淇水竭而洹水不流,以與周武王為難。武王將素甲三千,戰一日,而破紂之國,禽其身,據其地而有其民,天下莫傷。知伯率三國之眾以攻趙襄主於晉陽,決水而灌之三月,城且拔矣,襄主鑽龜筮占兆,以視利害,何國可降。乃使其臣張孟談。於是乃潛行而出,反知伯之約,得兩國之眾,以攻知伯,禽其身,以複襄主之初。今秦地折長補短,方數千裏,名師數十百萬。秦國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此與天下,可兼而有也。臣昧死願望見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從,舉趙,亡韓,臣荊、魏,親齊、燕,以成霸王之名,朝四鄰諸侯之道。大王誠聽其說,一舉而天下之從不破,趙不舉,韓不亡,荊、魏不臣,齊、燕不北,霸王之名不成,四鄰諸侯不朝,大王斬臣以徇國,以為王謀不忠者也。
古文中"分途處"什麼意思
岔路口,不同去向的行人在這裏分路、分手。
文言文中處之安乎的意思
處:處理;之:代詞,事情;處之:處理事情(的方式方法),代指前麵的“不赴”、“必使親臨”的做法。
安乎:安心嗎?
再看整句話:
“錫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親臨,處之安乎?”
意思是:
(皇帝)賞賜宴會(你)不去,這是對君命的不恭敬。君主有病,卻一定要讓他親自出席,(這樣)處理事情能覺得安心嗎?
文言文中,“下”的意思,全部,謝謝
在文言文中,“下”主要充當實詞,其語義環境不同,意思也不相同。即:
一、“下”是名詞時,其主要意思如下:
1、本義:下麵,位置在下。例如:《說文》:下,底也。又如:《詩·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再如:《詩·豳風·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2、 地。例如:《山海經·西山經》:西南四百裏,曰昆侖之丘,是實為帝之下都。又如:下鬼(地下之鬼;指死者);下世(陰間);下土(大地);天下(指人間);下都(神話傳說中稱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
3、 臣下;百姓;群眾。例如:《左傳·昭公十八年》:於是乎下陵上替,能無亂乎?又如:全國上下;下民(百姓,人民);下比(屬下相互勾結)
4、 方麵。例如:《西遊記》:忽然見林南下有一股子黑氣,骨都都的冒將上來。
5、 特指湖澤。例如:《書·舜典》:帝曰:“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
6、 地表之下 。例如:《禮記》:夫子疾,莫養於下,請以殉葬。
7、 裏麵。例如:《三國演義》:眾軍心下大亂,不敢交戰,各自奔走。
8、 舊時時間單位,相當於“點”。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三下一刻了。
9、 指時間、處所、範圍。例如: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及郡下。
10、 位在下的人。例如:《論語》:不恥下問。又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不忍為之下。再如:《資治通鑒》:上下齊同。
二、“下”是動詞時,其主要意思如下:
1、下來。例如:《左傳》: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又如:《世說新語·方正》:下車引之。再如: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下見小潭。
2、落下;降下。例如:《爾雅》:下,落也。又如:李白《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彎屈。例如:《三國演義》:魏延平日恃功務高,人皆之下。
4、卸下。例如:沈約《和謝宣城》:賓主下塵榻。又如:《樂府詩集·陌上桑》:下擔捋髭須。
5、發表、宣告。例如:《戰國策·齊策》:令初下。又如: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詔既下。
6、去;到。例如: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便下襄陽。又如:《資治通鑒》:
順江東下。再如: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買舟而下。
7、奪得、攻取、占領或攻占。例如:《史記·陳涉世家》:皆下之。又如:《三國演義》:樂毅抉持微弱之燕,下齊七十餘城。
8、歇宿;收留。例如:王勃《滕王閣序》:徐孺下陳蕃之榻。又如:《西廂記》:官人要下嗬,俺這裏有幹淨店房。
9、投降。例如:《韓非子》:吾恐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國之可下?
10、居人之下;謙讓。例如:《三國誌》:寇恂相下之義,以濟國事。又如:唐·韓愈《師說》:其下聖人也亦遠矣。
11、安紮。例如:諸葛亮《兵要》:各依本方下營。
12、拍。例如:《虞初新誌·秋聲詩自序》:撫尺一下。又如:清·方苞《獄中雜記》:薄暮下管鍵。
三、“下”是形容詞時,其主要意思如下:
1、身分、地位低。例如:《史記》:吾羞,不忍為之下。
2、幼小。例如:上下(長幼;尊卑)
3、次序或時間在後。例如:《孫子·謀攻》:上下同欲。又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下道齊桓。再如:《史記·魏公子列傳》:自王以下。
文言文中“處之安乎”是什麼意思?
1,整句解釋:
(這樣)處理事情能覺得安心嗎?
2,單字釋義:
1)處:處理;
2)之:代詞,事情;
3)處之:處理事情(的方式方法)。
4)安乎:安心嗎?
1,“處之安乎”出自《宋史 曾公亮傳》,整句話為:“錫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親臨,處之安乎?”
2,《宋史 曾公亮傳》全文: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舉進士甲科,知會稽縣。民田鏡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鬥門,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學士知鄭州,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嚐有使客亡囊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練文法,更踐九,習知朝廷台閣典憲,首相韓琦每谘訪焉。仁宗末年,琦請建儲,與公亮等共定大議。密州民田產銀,或盜取之,大理當以強。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雖強,與盜物民家有間矣。”固爭之,遂下有司議,比劫禁物法,盜得不死。契丹縱人漁界河,又數通鹽舟,吏不敢禁,皆謂:與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後將奈何?雄州趙滋勇而有謀,可任也。”使諭以指意,邊害訖息,英宗即位,加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尋加戶部尚書,帝不豫,遼使至不能見,命公亮宴於館,使者不肯赴。公亮質之曰:“錫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親臨,處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寧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陽三城節度使,明年,起判永興軍。居一歲,還京師。旋以太傅致仕,元豐元年卒,年八十,帝臨哭,輟朝三日,公亮方厚莊重,沉深周密,平居謹繩墨,蹈規矩;然性吝嗇,殖貨至巨萬,初薦王安石,及同輔政,知上方向之,陰為子孫計,凡更張庶事,一切聽順,而外若不與之者。常遣子孝寬參其謀,至上前略無所異,於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寬至樞密以報之。蘇軾嚐從容責公亮不能救正,世譏其持祿固寵雲。
3,參考譯文: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考中為進士甲科,知會稽縣。老百姓在鏡湖旁種田,常常擔心鏡湖泛濫。曾公亮設置鬥門,將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處。曾公亮以端明殿學士的身主政鄭州,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聲名在外,盜賊全部逃竄到其他州縣,以至於晚上不用關閉大門。曾經有過客丟失橐中財物,發布文書詰查盜賊,曾公亮上報:“我所轄境不窩藏盜賊,恐怕是同行的人隱藏起來了吧。”進行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熟習寫文章的章法,任職以後,熟悉懂得了朝廷台閣的規章,首相韓琦經常谘詢訪問他。仁宗末年,韓琦請求設置皇儲,與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計。密州民田盛產銀子,有人偷取銀子,大理寺把他們當作強盜。曾公亮說:“這是禁物,偷取銀子雖然是強盜行為,與從百姓家中盜取財物有區別。”為此事堅持展開爭論,於是皇帝就下達給有司議論,比照搶劫盜竊財物的法律,這個強盜得以不被判死刑。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魚,又多次開通鹽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說:和他們較量,將要生事。曾公亮說:“剛開始時不禁止,以後將怎麼辦呢?雄州趙滋勇敢有計謀,能夠勝任。”皇上派使者告訴趙滋,邊境禍害終於平息了。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不久兼任戶部尚書。仁宗身體不適,遼國使者到來不能接見,讓曾公亮在館中設宴,使者不願赴宴。曾公亮質問使者說:“賜宴不到場,這是對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卻一定要他親臨宴會,做這樣的事能心安嗎?”使者於是赴宴。熙寧三年,曾公亮被授職司空兼侍中、河陽三城節度使、集禧觀使。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興軍。任職一年,回到京師,很快就在太傅任上退休。元豐元年(1078),去世,終年八十歲。神宗臨喪哭泣,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端莊忠厚深沉,辦事細致周密,平時謹守禮儀,遵守規矩,但性情吝嗇,積累財富達巨萬。曾公亮起初推薦王安石,到和他一起輔政,才察知神宗正袒護王安石,曾公亮暗中替子孫謀劃,大凡改變行事計劃,都聽從王安石,但表麵上好像沒有參與一樣。曾公亮派遣他的兒子曾孝寬為其謀劃,到神宗麵前陳述與王安石沒有什麼差別,這樣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為了感激他幫助自己,因而引見提拔曾孝寬到樞密院來報答他。蘇軾曾從容地責備曾公亮不能糾正弊病,世人譏諷他保持祿位加固寵幸。
文言文中為的意思有哪些
1)成為,變成。例:①此何遽不為福乎?②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2)做。例:①為之,則難者亦易矣。②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3)作為,當作。例:①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②何以為計?
(4)是。例:①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②迨以手捫之,始知其為壁也。
(5)以為,認為。例:①孰為汝多知乎!②驟視之,無不驚為生人者。③竊為大王不取也!
(6)被。例:①周年處少時,凶強俠氣,為鄉裏所患。②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7)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例:①夫子何命焉為?②何辭為?③秦則無禮,何施之為?
(8)指心理活動。例:予嚐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9)有。例:①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②敢用是為怨望。
(10)將來,將。例:①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②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
(11)治理。例:①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驚者?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動哉!
(12)裝作。例:為除不潔者,引入。
(13)為了。例:①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②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
(14)給,替。例:①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②公輸盤為我為雲梯。
(15)對,向。例:①不足為外人道也。②為天下唱,宜多應者。③為之奈何?
(16)因為。例:①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②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
(17)則“於”,在,當。例: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而行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文言文的會是什麼意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