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裏的出局與上壘分別指什麼意思
出局和上壘是進攻方可能出現的局麵。
正常的一場棒球比賽分9局,每局分上半局和下半局,由攻防雙方各攻守半局。
每局比賽中,雙方各有一次進攻局(不是上半局就是下半局,由賽前抽簽決定)。
每個進攻局中有三次出局的機會,有3人出局,進攻結束,雙方交換攻防。
造成出局的局麵很常見的有被投殺(三擊不中)、被接殺、被封殺、被觸殺等等。
上壘是進攻方重要的得分手段,常見的是打出安打,得到上壘的機會,順序上到一壘、二壘、三壘,最後攻入本壘,就為本隊得一分。沒有上壘就沒有得分。即使打出本壘打,也要順序踩踏1、2、3壘及本壘,才能算得分。
從邏輯上講,擊球員要麼上壘要麼出局,沒得可選。
棒球有幾種上壘方式
各種安打(包括一壘打、二壘打、三壘打、本壘打、場地二壘打等)、觸身球、四壞保送、投手犯規、成功盜壘、雙盜壘戰術中一人出局另一人上壘、打帶跑成功、高飛犧牲、犧牲觸擊、不死三振、野手選擇、跑壘員跑壘時被守場員阻擋後的保送、各種防守失誤導致的上壘、以及一些少見而奇怪的但卻符合規則並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各種莫名其妙上壘
棒球裏的出局和上壘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棒球同樣是攻守輪流的運動,守方是九人守備,其中一人是投手,投給攻方打擊.
一個半局有三個出局數,出局是指打擊者被三振(三個好球,好壞由主審心證)或打擊出去
空中被守備方接殺或地球守備方即時傳一壘都是"出局".打擊者隻要打到球就得往一壘跑,
比人或是球先到一壘,(一壘有守備接球),上壘就是人比球早到,或打出安打.(沒機會守備)
壘共有四個,一二三本壘成方型,依序推進,或打擊者轟出規定距離之外,即為全壘打.
在壘與壘之間攻防,被守備方即時觸殺也是算"出局".棒球規則很多,在這隻能簡單介紹一下.
這是老美的運動,隻有傳播到一些地方才有人玩,就是因影響力隻在某些地方,奧運已取消.
老美因其地兩洋相隔,盛行的運動大都自己發展出來,早期交通不便沒法傳播出來.
像其四大職業運動除冰球(NHL)全世界較普遍外,其他也是後來才推展,但像NHL就推不動.
規則繁複比賽不流暢,不像近代足球,發源歐洲,隨著殖民時代就遍及各地,規則條件都簡單.
棒球中,什麼是觸殺,什麼是封殺,什麼是接殺?在什麼情況下用的呢?被動上壘和主動上壘是在什麼情況用?
先說什麼是被動/主動上壘
當一壘有跑者(或一二壘有跑者,或滿壘)時,打者打出界內球
由於打者必須往一壘跑,而同一壘包上不允許有兩名進攻球員,所以一壘上的跑者就被迫跑向二壘(二壘、三壘類推),這些不得不進壘的跑者就是被動上壘(擊球員不得不跑向一壘的情況也屬於被動上壘範疇;類似的保送也算,隻是沒有被殺出局的危險)
反之,如果不是上述這種必須跑向下一壘,而跑者卻自主選擇了跑壘的情況,就是主動進壘
比如二壘有跑者,打者擊出安打進入一壘,規則允許二壘跑者停留在二壘,但他為了得分還是跑上了三壘,這就是主動進壘
在被動進壘的局麵下,防守方隻需持球以身體任一部位觸碰被動上壘的進攻球員將進的壘包,就能將其殺出局,這就是封殺
舉例:
一壘有人,打者打出遊擊方向的內野滾地球,一壘跑者被迫跑向二壘
此時遊擊手將球撿起迅速扔向站在二壘壘包上的二壘手,這樣就可以將由於打者上一壘而被迫跑向二壘的一壘跑壘員【封殺】
如果來得及,還可以將球迅速傳向一壘,若擊球員沒有及時上壘,則同樣也被【封殺】,這是最常見的一種雙殺
而在非被動上壘的局麵下,手持球觸碰沒有處於壘包上的進攻球員身體任一部位,就是【觸殺】
【觸殺】出現的情況很多,在主動上壘局麵下想令進壘的跑壘員出局就必須使用觸殺;想令盜壘的跑壘員出局也必須【觸殺】;投手/捕手想通過牽製球令壘上跑者出局時也必須【觸殺】
總而言之,隻要不是被動上壘局麵,想殺死壘上跑者就必須使用【觸殺】
當擊球員合法將球擊出後,球沒有有落地或觸碰任何地麵延伸出的物體之前已被防守方用手接住(除了手以外其他東西都不行,比如帽子、衣服)接住,此時擊球員直接出局,這種情況就是【接殺】
不過擦棒球被捕手接住不算【接殺】,因為擦棒球並被不認為是一次成功打擊
最後再舉個例子結合說一下被動上壘、主動上壘、封殺、觸殺、接殺幾種情況
如下:
當前局麵為1出局,一壘有人,打者擊出二遊間飛球後開始跑向一壘,一壘跑壘員被迫跑向二壘
守在中外野的中堅手反應迅速,竟然趕在球落地之前將球接住,首先【接殺】了打者
打者出局造成一壘空出,【被動上壘局麵消失】,已經【不能夠封殺】一壘跑者
根據規則,由於打者被接殺,一壘跑者必須先回一壘踏一下一壘壘包,然後根據情況選擇停在一壘還是冒險跑向二壘
此時若想將其殺死就必須使用【觸殺】
棒球主動上壘和被動上壘是什麼意思?
所謂被動上壘,就是指壘包上形成了頂牛的局麵:比方說一、二壘有人,則二壘是被動上壘,因為一壘要進二壘,根據同一壘不得有兩名跑壘員的規則,二壘跑壘員別無選擇,隻得繼續向三壘前進。
而主動上壘發生在兩個壘包隻有一名跑壘員的時候。這時假設擊球手打出外野高飛球。跑壘員需要觀望。如果判斷球會落地,則向下一壘前進;如果認為很有可能被接殺,則應當選擇按兵不動,以免被殺。
棒球術語及規則
進攻技術包括擊球、跑壘和滑壘等,是得分的主要手段。 (1)擊球:有持棒揮擊和持棒觸擊兩種方法。擊球員雙手握棒,根據投手的投球動作和來球的路線采取相應的擊球方式,力爭將球擊到守方隊員接不到的遠方或空檔。 (2)跑壘:擊球員擊出球後,在守方隊員未接到球的瞬間,立即上壘,搶壘位。 (3)滑壘:跑壘員身體貼地麵滑動的占壘動作,有側身倒地踏壘和俯衝倒地踏壘。 防守技術包括接球、傳球、投球、觸殺、封殺和追殺。 (1)接球:麵向本壘,兩腳左右開立,兩手置於胸前,眼睛注視來球。一般用雙手接球。 (2)傳球:以食指、中指和拇指持球,掌心不觸球。有肩上傳球、體側傳球和低手傳球。 (3)投球:一般采用身體正對擊球員的正麵投球和身體側對擊球員的側麵投球兩種投球姿勢,球出手時通過手指、手腕的壓、擰、撥等動作,可投出不同性能的曲線球、直線球、變速球、飄球和下墜球。有肩上高壓、低肩側投、低手3 種投球動作。 (4)觸殺:守備員持球碰觸離開壘位的跑壘員使之出局。 (5)封殺:守備員持球,在跑壘員進壘或退壘到達壘位前,先觸及壘位,或對擊跑員進行傳殺,使之出局。 (6)追殺:守場員追趕離開壘位的跑壘員並用持球手碰觸跑壘員使之出局。 基本技術棒球基本技術由接球,傳球,擊球和跑壘組成。 (1)接球:用雙手到位接球,雙眼注視來球,接球時雙手應有後挫緩衝動作,以避免碰撞反彈出手。 (2)傳球:要用食指,中指及拇指持球。傳球和投球一樣,前腳要指向目標,傳出時注意甩腕,投傳後要把前送和跟進動作做完。傳球姿勢有3種,即肩上傳球,肩側傳球,肩下或低手傳球。 (3)擊球:有3中方法;揮棒擊,執棒觸擊,執棒推擊。揮擊時,雙手靠攏,前肘離身,小臂拉平,後肘不宜過於貼身,雙足稍分立,揮棒時前腳伸踏不要過大,以免影響揮棒的 滑壘準確性,甚至妨礙下一步的起跑。揮棒力量主要靠後蹬,轉體,拉臂,甩腕。力量大的多用直臂揮擊姿勢,爭取打出"本壘打"。另一種為了安全上壘,采用轉體甩腕,雙臂稍曲的動作,做到下棒快,棒軌短,打出迅猛而平直的安打球。觸擊法是雙手輕執棒,平放身前,棒頭稍高。 (4)跑壘:擊球後要利用揮棒的力量迅速邁出第一步,沿跑壘線衝向1壘。安全到達1壘後可以衝過壘位,但應立即返回。有可能更進一壘時,應按照跑壘指導員的手勢,及早作好拐小彎的動作,用左腳踏觸1壘壘包內側後,奔向2壘。 (5)滑壘:是為了避免守方的觸殺,避免衝撞守隊隊員。滑壘共有4種姿勢:單腳衝前坐勢滑進;雙腳衝前,單腳鉤壘;雙腳衝前從壘側滑過後,翻身用手抓壘;雙手衝前,用腹部滑進觸壘。在滑壘中,雙方均應注意避免互相衝撞和釘鞋傷人。規則術語 促請裁決、保留比賽、截止比賽、褫奪比賽、提訴比賽、好球、壞球、好球帶、本壘(本壘板)、投手丘、投手板、內野、外野、打擊區、三呎線(三呎線規則)、壘包、觸擊(短打)、安全觸擊、犧牲打、確實接捕、雙重賽、擦棒被捕球、突襲投球、內野高飛球、局、妨礙、死球、活球、出局、安全(未出局)、雙盜壘、夾殺、和局、雙殺、逆向雙殺、順向雙殺、三殺(三連殺)、打擊順序(打序)、保送、代打、代跑、代守、先發投手、後援投手、滿球數、滑壘、滑壘離位、牽製、假性牽製、強迫取分、打帶跑、揮臂式投球、固定式投球、軸心腳、自由腳、投球、傳球、野手選擇、主隊、客隊。 記錄術語 打擊率、上壘率、長打率、盜壘成功率、出賽數、打席數、打數、安打、一壘安打、二壘安打、三壘安打、全壘打、壘打數、打點、得分、故意四壞球、四壞球、觸身球(觸身死球)、四死球、三振、不死三振、盜壘、盜壘被刺、盜壘成功、攻擊指數、勝利打點、妨礙打擊、妨礙守備、妨礙跑壘、犧牲觸擊、犧牲飛球、雙殺打、雙殺守備、三殺打、三殺守備、勝率、防守率(守備率)、刺殺、封殺、觸殺、接殺、助殺、失誤、捕逸、防禦率(自責分率)、三振率、保送率、滾飛比率、投手犯規、投球局數、完投、完封、勝利投手、敗戰投手、救援成功、救援點、中繼點、失分、自責分、暴投、暴傳、盜壘阻殺、守備機會、完全打擊、完全比賽、最有價值球員(MVP)。 人員術語 投手、捕手、一壘手、二壘手、三壘手、遊擊手、左外野手、中外野手、右外野手、內野手、外野手、總教練、教練、跑壘指導員、裁判、主審、一壘審、二壘審、三壘審、左線審、右線審、壘審(內野審)、線審(外野審)、擊球員、跑壘員、擊球跑壘員(擊跑員)、指定打擊、記錄員。
棒球中的三振出局是什麼意思
三振出局為棒球術語,源自棒球運動,是擊球員三次擊球不中之後的情況。
投球手投出第三個球,有以下三種情況:
1.投球手投出第三個球為好球,擊球員沒有揮棒,球在落地之前直接被捕手接到;
2.投球手投出第三個球,擊球員揮棒落空,球在落地之前直接被捕手接到;
3.投球手投出第三個球,擊球員揮棒成擦棒球,球在落地之前直接被捕手接到。
以上三種情況擊球員即被判三振出局,或者說三擊不中,接殺出局。
什麼叫上壘?上二壘?上全壘?
棒球場上有三個壘包和本壘板,捕手前那個是本壘板,然後捕手右邊是一壘,左邊是三壘,對麵是二壘。隻要打者能夠因為安打,保送,失誤上到任何一個壘包都叫做上壘。上到第二個壘包叫上二壘。跑一圈回到本壘板叫上全壘
棒球規則 帶圖片解釋
棒球規則
棒球運動規則並非人們想象的那麼複雜,簡單地說,就是投球,擊球,接球。棒球比賽在兩隊之間進行,輪流進攻與防守。在9局比賽中,得分最多的隊獲勝。一隊的三名投手都出局後,兩隊交換進攻與防守。如果兩隊在9局比賽中打平,還有加一局比賽,一直到分出勝負。
攻方隊員擊球後跑壘,依次踏觸一、二、三壘,最後安全踏觸本壘的進攻得一分。棒球比賽中的得分大部分都是擊球手先到一壘、然後依次跑壘到本壘得分的,但也有非常令人激動的本壘打情況。所謂本壘打就是擊球員將球擊出後(通常擊出外野護欄),擊球員安全回到本壘叫本壘打。 擊球員無失誤安全上壘的擊球叫安打,擊球員在投手投出四個壞球後可自動上壘。主要棒球術語如下:
場地
界內地區
從本壘經一、三邊線及其延長線直到擋牆或圍網(包括垂直的空間)以內的區域叫“界內地區”。
界外地區
從本壘經一、三壘邊線及其延長線直到擋牆或圍網(包括垂直的空間)以外的區域叫“界外地區”。
內場
連結四個壘位所形成的正方形的界內場區為內場。
外場:內場以外的界內地區,即內場以外至連接兩條邊線末端的弧線所形成的扇形地區為外場。
邊線:本壘至一壘及其延長線和本壘至三壘及其延長線叫邊線。 壘線:連接壘間的線叫壘線。
壘位:跑壘員為得分而必須按順序踏觸內場四角的四個位置叫“壘位”。
投手區;直徑為5.49米,高出地麵0.25米,四周成斜坡,供投手投球的土墩為投手區。土墩正中稍後為一平台,中置投手板(圖7)
擊球員區:擊球員擊球時端立的區域叫“擊球員區”。
接手區:接手準備接投手投球時必須站立的區域叫“接手區”。
跑壘指導員區:設在一、三壘外,供跑壘指導員指導本隊隊員跑壘和擊球的地域叫“跑壘指導員區”。
隊員席:為場上隊員和不上場的替補隊員及其他穿著運動服裝的本隊成員準備的座位叫“隊員席”。
野傳球線:畫在邊線以外18.29米,至少與邊線的本壘至一壘、本壘至三壘部分平行,用以區別比賽有效地區與無效地區的線叫“野傳球線”。
隊員
守隊、守隊隊員:在場上進行防守活動的隊員“守隊”;進行防守活動的任一隊員叫“攻隊隊員”。
主隊或先守隊:某隊在本隊球場或本地球場進行地,該隊即為“主隊”。按慣例先守,又叫“先守隊”。
守場員;進行防守的任一隊員都叫“守場員”。
內場手;在內場各位置進行防守的隊員都叫“內場手”。
外場手:在外場進行防守的隊員叫“外場手”。
投手:向擊球員投球的守隊隊員叫“投手”。
擊球員:在擊球員區內擊球的攻隊隊員叫“擊球員”。
擊跑員:擊球後向一壘跑進的攻隊隊員叫“擊跑員”。
跑壘員:安全到達一壘後繼續進行進壘、偷壘、得分等進攻行為的攻隊隊員叫“跑壘員”。
跑壘指導員:站在跑壘指導員區指導擊球員擊球和跑壘員跑壘的同隊隊員或教練員叫“跑壘指導員”。
替補隊員:未列在上場隊員名單內、替換場上隊員參加比賽的非開局隊員叫“替補隊員”。
投球
投球:投手投給擊球員的球叫“投球”。 正麵投球;投手以身體正麵對著擊球員進行投球的姿勢叫“正麵投球”。
側麵投球:投手用身體一側對著擊球員進行投球的姿勢叫“側麵投球”。
投手的軸心腳;投手踏觸投手板投球時作軸的腳叫“投手的軸心腳”。
投手的自由腳:投手投球時不作軸而做伸踏的腳叫“投手的自由腳”。“自由腳”也叫“伸踏腳”。
不合法投球:違反規則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下列投球均判“不合法投球”:
投手的軸心腳沒有踏觸投手板而向擊球員投球時;
突然向沒有準備好的擊球員投球時;
違反有關正麵投球和側麵投球的規定投球時。 投球無效:不判好球或壞球,攻守也無效的投手投球叫“投球無效”。
投手犯規則:壘上有跑壘員時投手牽製跑壘員或投球的不合法行為叫“投手犯規”。這時,判各跑壘員安全進一個壘,但不判擊球員“一球”。
好球區:在本壘板的垂直上空,高度在擊球員擊球時自然站立姿勢的膝蓋上沿至腋部之間的立體空間,這個區域叫“好球區”。
壞球:投手合法投出的球沒有進入“好球區”或在進入“好球區”前已落地,而擊球員又未擊的投球叫“壞球”。
暴投:偏離本壘板致接手無法接住的投球叫“暴投”。 注:球滾出野傳球線或後擋網以外時判跑壘員安全進一個壘。
漏接:接手失接經過正常努力可以接住的投手投球,致使跑壘員多進一個壘的行為叫“漏接”。
突然急投:擊球員尚未作好擊球準備,投手突然急速向其投球的行為叫“突然急投”。這是不合法投球。
責任失分:由投手負責的失分叫“責任失分”。
攻守活動
“比賽開始”或“繼續比賽”:裁判員宣布開始進行比賽或遇死球局麵時宣布恢複比賽的命令。
局:比賽雙方各因三個出局而互換攻守條一次為“一局”。隻有一方三人出局而未交換攻守時為“半局”。 安全:裁判員對跑壘員合法取得欲占壘位的判定叫“安全”。
得分:攻隊隊員擊球後跑壘並依次踏觸一、二、三壘,最後安全踏觸本壘的進攻行為叫“得分”。
出局:攻隊隊員被取消擊球、跑壘或得分的權利叫“出局”。
擊球:擊球員站在擊球員區用球棒擊投手投球的進攻行為叫“擊球”。
不合法擊球:擊球員采取下列任一行為擊出的球為“不合法擊球”:
(1)一腳或雙腳全部落在擊球員區外的地麵上或一腳全部或一部分踏觸本壘板揮擊而將球擊中時;
(2)用不合規則規定的球棒將球擊出時。
擊:擊球員擊球未中、好球未擊、兩擊前擊成界外球、觸擊成界外球、擊球末中而球觸及身體、好主身體或擊成“擦棒球”時都判為一“擊”。 球:擊球員壞球未擊或投手不合法投球時判為一“球”。
界內球:合法擊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況時均判“界內球”。:
(1)停止在本壘至一壘之間或本壘至三壘之間的界內地區時;
(2)地滾球越過一、三壘壘位從壘位後麵的界內地區滾向外場或滾出界外時;
(3)觸及一壘、二壘或三壘壘包時;
(4)先落在一、三壘壘位後界內地區時;
(5)在界內觸及裁判員、比賽隊隊員身體時;
(6)從界內地區上空直接越出本壘打線時。
注:在邊線上接球時,應按守場員手套觸球時與地麵的垂直線來判定,而不應以守場員觸球時是站在界內或界外地區來判定。騰空球落在第一、三壘上或落在一、三壘後麵的外場界內地區,然後彈出界外地區時仍為“界內球”。
界外球;合法擊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況時判“界外球”:
(1)停止在本壘到一壘之間或本壘到三壘之間的界外地區時;
(2)內場地滾球經過一、三壘壘位,從壘位後界外地區滾人外場或繼續滾出界外時;
(3)落在一、三壘位後的界外地區時;
(4)在界外觸及裁判員或比賽隊隊員的身體或其他障礙物時。 注:擊出的球直接擊中投手板,從本壘到一壘之間或本壘到三壘之間反彈出界外地區時判“界外球”。
騰空球:擊向空中的高飛球叫“騰空球”。
地滾球:在地麵滾動或彈跳的擊球叫“地滾球”。
平直球:異常快速,既不著地又不上升而直接飛向守場員的擊球叫“平直球”。
擦棒球:碰觸球棒後迅猛而直接地到達接手手中並被接住的擊球叫“擦棒球”。
觸擊球:有意等球碰棒或用棒輕觸來球,使球緩慢地滾入內場的擊球叫“觸擊球”。
搶分觸擊;在二出局前,三壘有跑壘員搶進本壘得分的進攻戰術叫“搶分觸擊”。 犧牲打:擊球員犧牲自己安全上壘的權利而使跑壘員進壘得分的擊球叫“犧牲打”。“犧牲打”根據擊球方法不同又分為“騰空球犧牲打”和“觸擊球犧牲打”。
內場騰空球;二出局前,一、二壘或一、二、三壘都有跑壘員時,擊球員合法擊出的落在內場或內場附近,而守場員9包括外場手)又能輕易接住的界內騰空球(平直球和用觸擊法擊出的騰空球除外)叫“內場騰空球”,判擊球員出局,繼續比賽。
安打:凡守場員並無失誤而安全上壘的擊球叫“安打”。“安打”按安全到壘的多少分“一壘安打”、“二壘安打”、“三壘安打”、“本壘安打”(簡稱“一壘打”、“二壘打”、“三壘打”、“本壘打”)。
四球上壘:擊球員擊球時得了四“球”而安全進到一壘的判定叫“四球上壘”。
滑壘:跑壘員身體貼地滑動的占壘動作叫“滑壘”。
滑出壘位:攻隊隊員除從本壘進入一壘外,凡因滑壘過頭而離開壘位的行為叫“滑出壘位”。
再踏壘:跑壘員按規定合法返回並踏觸原占壘位的行為叫“再踏壘”。
離壘過早:跑壘員在守場員接觸騰空球前離壘的跑壘行為,叫“離壘過早”。
被迫進壘:跑壘員由於擊跑員上壘被迫放棄原占壘位而向下一壘位前進的跑壘行為叫“被迫進壘”。 偷壘;跑壘員在投入起動投球時迅速搶進下一壘位並獲得成功的跑壘行為叫“偷壘”。
捷殺:守場員把擊球員擊出的騰空球或平直球在落地前合法接住,或接本隊守場員的傳球而使擊跑員或跑壘員出局的防守行為叫“接殺”。
接住:守場員沒有用帽子、護具或運動服裝的任一部分來接球,而是在球落地前牢固地把球握在手套或手中的防守行為叫“接住”。
投殺:擊球員被判三“擊”而取消其繼續擊球的權利的投球行為叫“投殺”。
觸殺:守場員用手套或手牢固地將球握住,同時以所持的球或持球的手或手套碰觸跑壘員的身體使其出局的防守行為叫“觸殺”。 傳殺:守場員傳球以協助本隊其他守場員完成接殺擊跑員或跑壘員的任務的防守行為叫“傳殺”,也叫“助殺”。
封殺:守場員對擊跑員進行傳殺或對由於擊跑員擊球上壘而被迫進壘的跑壘員進行傳殺的防守行為叫“封殺”。這種攻守局麵叫“封殺局麵”。
守場員選殺:守場員在處理界內地滾球時,不傳殺擊跑員而傳殺前位跑壘員出局的防守行為叫“守場員選殺”。
牽製傳殺:投手踏觸投手板對跑壘員進行牽製和傳殺的行為叫“牽製傳殺”。
夾殺:守場員對跑在兩個壘位之間的跑壘員進行傳殺的防守行為叫“夾殺”。 雙殺:守場員防守出色而使攻隊兩名隊員連續出局的防守行為叫“雙殺”。雙殺有:
(1)雙封殺:封殺造成的雙殺。
(2)封觸雙殺:銑用封殺再用觸殺造成的雙殺。
三殺:守場員防守無失誤而使攻隊三名隊員連續出局的防守行為叫“三殺”。
身體:指攻守隊員或裁判員的身體、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
接觸:接觸場上隊員或裁判員的身體、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叫“接觸”。
失誤:凡守場員經過正常努力可以接好或傳好的球,但沒能接住或傳好致使攻隊隊員安全上壘或得分的防守行為叫“失誤”。 野傳球:守場員傳、接球失誤致使球滾出野傳球線或滾出前碰觸障礙物或滾入看台、隊員席等而成“死球”的傳球叫“野傳球”。
妨礙:凡影響比賽隊員進行正常攻守的行為叫“妨礙”。
阻擋:守場員沒有持球,也不是在接球而阻擋跑壘員進行壘的行為叫“阻擋”。
沃球:繼續比賽,攻守有效的擊球、傳球、接球或投球叫“活球”。
死球:暫停比賽的擊球、傳球、接球或投球叫“死球”。這種暫停比賽的局麵叫“死球局麵”。
暫停:裁判員為暫時中斷比賽所宣布的口令。此時場上成死球局麵。 申訴:守隊隊員對攻隊隊員的犯規行為要求裁判員判以出局的行為叫“申訴”。
提出抗議;比賽隊對裁判員執行規則上的錯誤向裁判員提出改判要求的行為叫“提出抗議”。
裁判與記錄
判定:裁判員做出的判斷叫“判定”。
合法;與規則的規定相符合叫“合法”。
不合法:與規則的規定相違背叫“不合法”。
中止比賽:由於某種原因由主裁判員宣布結束的比賽叫“中止比賽”。
平局比賽:主裁判員宣布的兩隊得分相等的有效比賽叫“平局比賽”。
棄權比賽:因一方違反規則由主裁判員宣布另一方以9:0獲勝而結束的比賽叫“棄權比賽”。
改期續賽:主裁判員因故宣布提前中止並定期繼續將其賽完的比賽叫“改期續賽”。
連賽兩場:在一日內連續參加兩場比賽叫“連賽兩場”。
罰則:根據規則裁判員對比賽隊隊員和教練員的犯規則行為進行處理的規定叫“罰則”。
正式記錄員:由比賽主辦單位指派擔任比賽記錄和技術統計工作的人員叫“正式記錄員”。
比賽場地
比賽場地是一個直角扇形區域,直角兩邊是區分界內地區和界外地區的邊線。兩邊線以內為界內地區,兩邊線以外為界外地區。界內和界外(野傳球線以內)地區都是比賽的有效地區。界內地區又分為內場和外場。內場呈正方形,四角各設置一個壘位。在尖角處的壘位是本壘,其餘依逆時針方向分別為一壘、二壘和三壘。內場以外的界內地區為外場。比賽場地必須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礙物
注:如果在規定的比賽有效場地內有觀眾和障礙物,或比賽有效場地不足規定的距離時,應曲裁判組根本情況定出臨場規定並通知比賽雙方。
內場各個壘位之間有距離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壘尖角間的距離為18.44米。在本壘後麵和兩邊線以外不少於18.29米處畫野傳球線,在此範圍內為界外的比賽有效地區。兩邊線至少長76.20米。兩邊線頂端連結線的任何一點距本壘尖角都應不少於76.20米(圖1)
球
棒球是用圓形軟木、橡膠或相似的物質作球心,繞以麻線,再用兩塊白色馬皮或牛皮包緊平線密縫而成。球麵應平滑。重量為141.70克至148.80克。圓周為22.90厘米至23.50厘米。彈性為:自4.12米高處自由在厚6厘米的大理石板上能反彈起1.43米至1.50米的高度。
球棒
球棒可用整塊金屬或硬木或幾條木片膠合製作,呈酒瓶形。棒麵必須平滑無截麵接頭。金屬棒的兩端必須密封。幾條木片必須按直線紋路合而成。棒長不得超過1.07米,最粗處直徑不得超過7厘米。為便於握棒,從握棒的一端起至45.70厘米的長度內可用布條、膠布帶或橡膠包纏。注:用幾條竹片膠合而成的球棒,隻要符合以上規定,安全耐用,也可視作合法球棒。
服裝
比賽時,同隊隊員應穿著式樣和顏色整齊一致的比賽服裝(包括內衫的外露部分、球帽和球襪等)。服裝上麵不得有閃光紐扣或附飾物,上衣背麵應有長度不小於15.20厘米的明顯的號碼。上衣和褲子的號碼要一致。如隊員穿著與同隊隊員不一樣的服裝,就不得參加比賽。每隊應有深淺不同的兩套服裝。每場比賽的先攻隊穿淺色,後攻隊穿深色。
隊員可穿有平扁鐵釘或橡膠頭的棒球鞋,但不得是圓錐形的金屬釘。平扁鐵釘長不得超過1.50厘米。注:教練員、跑壘指導員均應穿著與本隊隊員同樣的運動服裝。
第一章 比賽目的、場地和器材
一.○一:棒球運動是在規定的場地範圍內,兩隊各出九名隊員,在各自的教練員指導下,按照規則在一名或一名以上裁判員的裁決下進行比賽的一項體育運動。
一.○二:比賽的目的是爭取得分多於對方隊而取得比賽的勝利。
一.○三:在規定的有效比賽局數結束時,按照本規則判得分較多的一隊為勝隊。
一.○四:比賽場地
(A)比賽場地是一個直角扇形區域,直角兩邊是區分界內地區和界外地區的邊線。兩邊線以內為界內地區;兩邊線以外為界外地區。界內和界外地區都是比賽有效地區。界內地區又分為內場和外場。內場呈正方形,四角各設一個壘位,在同一水平麵上在尖角上
的壘位是本壘,並依反時針方向分別為一壘、二壘和三壘。內場以外的地區為外場。比賽場地必須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礙物(圖1)。
注:如果在規定的場地上有觀眾或障礙物時,應由裁判組根據情況訂出臨時或特定規則並通知比賽隊。
(B)場地大小
內場每邊壘間距離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壘尖角的距離為18.44米。本壘後麵和兩邊線以外不少於18.29米的範圍內為界外的有效比賽地區。兩邊線至少長76.20米。兩邊線頂端連結線的任何一點距本壘尖角的距離都不應少於76.20米(圖1)。
本壘尖角後18.29米處應設置後擋網。網高4米以上,長20米以上。場地周圍設置圍網,高度1米以上為宜。
注:1.1958年7月1日以後由職業球團建造的棒球場,兩邊線應至少延長至97.54米,本壘經二壘伸向中外場的距離至少達121.92米。
2.根據我國場地情況,如有困難兩邊線長度可規定為91米,本壘經二壘伸向外場的距離可定為108米,本壘到後擋網和兩邊線到野傳球線的距離可定為15米。
(C)場地劃法
應先確定擊球方向和本壘位置。為避免陽光照眼,本壘最好位於場地的西南偏西的位置。然後在本壘尖角處釘一小木樁,樁上係一長繩(至少長54.86米)並在18.44米、27.43米、38.79米及54.86米處各打一結(記號),把繩拉向東北偏東的地麵。首先在18.44米處釘一小木樁,該處就是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在38.79米處再釘一小木樁,就是二壘的中心點。接著再把54.86米的繩結係在二壘的木樁上,另一端係在本壘的木樁上,手執27.43米處的繩結,向右拉直,在27.43米的繩結處釘一小木樁,就是一壘的外角,然後依照上述方法向左拉直,就是三壘的外角(圖1)
為檢查各壘的位置是否合乎規定,可以再把長繩的一端係在一壘的木樁上,以54.86米處係在三壘上,然後再拿27.43米的繩結向左、向右拉直,用以檢查本壘和二壘的位置。現圖示(圖2)如下:
第一步:定甲(本壘)乙(投手板前沿中心)及丁(二壘)
第二步:以甲戍線定丙1(一壘)
第三步:再以甲戍線定丙2(三壘)
(D)場地布置
場地應布置接手區、擊球員區、跑壘指導員區、跑壘限製線、擊球員準備區、野傳球線、本壘打線和草地線。(圖1)
1.接手區:自本壘尖角後2.44米處畫一條橫線,線長1.10米,線的兩端距本壘中心線各0.55米。然後再從兩端向本壘方向各畫一與本壘中心線平行的線,與擊球員區界線連接,這個區域叫接手區。(圖2)
2.擊球員區:在本壘的左右兩側,各畫一個長方形的擊球員區。該區長1.82米,寬1.22米。兩區相鄰近的內側界線各距本壘板邊沿為0.15米,以本壘橫中心線為準,擊球員區前後部分各長0.91米。(圖2)
注:擊球員區(包括標出該區的白線)為界外地區,但擊出的球如停止在擊球員區和邊線所形成的三角區內時應判為界內球(圖3)。
3.跑壘指導員區:在一、二壘及二、三壘壘線與邊線相交的點以外4.57米處向本壘方向各畫一條與邊線平行長6.10米的線,再在線的兩端向場外各畫一條長3米的垂直線,這三條線以內的區域為跑壘指導員區。在一壘一側為一壘跑壘指導員區,在三壘一側為三壘跑壘指導員區。(圖1)
4.跑壘限製線:由本壘和一壘的中點和沿邊線至一壘後0.91米處各向場外畫一條長0.91米的垂直線,並將兩垂直線的終點連接在一起,就是跑壘限製線。這條線和邊線所構成的長條區域就是跑壘限製道。
5.擊球員準備區:在本壘尖角3.96米處向本壘縱向中心線兩側各量11.28米,並以該處為圓心各畫一直徑為1.52米的圓圈,此圈就是擊球員準備區。(圖1)
6.野傳球線:距兩條邊線外至少18.29米處,各畫一條與邊線平行的線,該線一端與後擋網相連,另一端與本壘打線和邊線末端相交的延長線相連,此線是野傳球線,用以區分界外比賽有效地區和無效地區。(圖1)
7.本壘打線:以二壘壘位為中心為圓心,以圓心到邊線頂點的距離為半徑,畫一弧線與兩側邊線末端相交,此弧線即為本壘打線,作為判斷本壘打的標誌。
8.草地線:在草皮場地上,從投手板前沿中心為圓心,28.93米為半徑,在界內連接兩邊線所劃弧線,即為草地線。此線以外的外場地區為草地,以內為土地。(圖1)
注:1.場地上各線的寬度為7.6厘米,線的寬度包括在各區域的有效範圍之內。
2.邊線通過擊球員區的部分不應畫出。
一.○五:本壘板
用白色橡膠製作,呈五角形,(圖2)應固定在地上,與地麵齊平。本壘板尖角兩邊應與一壘和三壘邊線外沿交角疊合。
一.○六:壘包
一、二、三壘壘包均為38.10厘米見方,厚7.6至12.7厘米的白色帆布包。一、三壘壘包應整個放在內場,二壘壘包的中心放在兩壘線的交叉點上。壘包內裝棕毛等細軟物。壘包應釘牢在地上。
壘包釘置的方法:比較簡單的方法是用十字帆布帶和帶勾的長釘固定。
在壘包的正中下麵用帶勾的長釘(約30厘米)鉤好紮牢,並將長釘釘入地下,以便滑壘時壘包不致移動(但可以轉動),同時也可避免碰傷。
一.○七:投手板和投手區
投手板用白色橡膠製成。板長61厘米,寬15厘米。投手板周圍應有86.4厘米寬,152厘米長的平台。投手板應與平台齊平。投手板和平台置於高出地麵0.25米、直徑為5.48米圓形土墩內的投球區(圓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0.46米處),投手板前的斜坡應為平台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厘米降低2.54厘米,然後向四個壘位逐漸
傾斜並與之齊平。(圖3)
一.○八:隊員席
一壘及三壘兩側各設一個隊員席,設於距兩邊線至少18.29米的野傳球線外側。隊員席上麵應安置頂棚,背後和兩側都應是封閉的。
一.○九:球
棒球是圓形軟木、橡膠或類似物質作球心,繞以麻線,再以兩塊白色馬皮或牛皮包緊平線密縫而成。球麵應平滑。重量為141.7克至148.8克。圓周圍22.9厘米至23.5厘米。
一.一○:球棒
呈園柱形。棒麵必須平滑無截麵接頭。金屬棒的兩端必須密封,握棒部分的棒帽末端可以製成直徑為2.4_5厘米,棒長不得超過1.07米,最粗處直徑不得超過7厘米。為便於握棒,從握棒的一端起至45.7厘米的長度內,可用布條、膠布帶或橡膠包纏。
一.一一:服裝
比賽時,同隊隊員應穿著式樣和顏色整齊一致的比賽服裝(包括內衫和外露部分)。服裝上不得有閃光的鈕扣或附飾物,服裝上衣背麵應有不小於15.2厘米的明顯的號碼,上衣和褲子的號碼要一致。隊員穿著與同隊隊員不一樣的服裝不得參加比賽。每隊應有深淺不同的兩套服裝,先攻隊穿深色,後攻隊穿淺色。
隊員可穿有平扁鐵釘或橡皮頭的棒球鞋,但不得是園尖的金屬釘。長扁鐵釘長不得超過1.5厘米。
注:教練員、跑壘指導員均應穿著與本隊隊員同樣的運動服裝。
一.一二:接手手套
接手所用的連指手套,周長不得超過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過39.4厘米;虎口的上沿不得超過15.2厘米,下沿長不得超過10.2厘米,上下沿長不得超過15.2厘米。虎口處可用整塊的皮革縫製,也可用皮條編成,但不得編成網兜狀。手套重量不限。
一.一三:一壘手手套
一壘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連指手套上下端不得超過30.5厘米,掌麵上部寬不得超過20.3厘米;虎口上沿長不得超過10.2厘米,下沿長不得超過8.9厘米,上下沿長不得超過12.7厘米。虎口處可用整塊的皮革縫製,也可用皮條編成,但不得編成網兜狀。手套重量不限。
一.一四:分指手套
連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壘手使用。但任何隊員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圖9)。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一.一五:投手手套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條、縫線和指蹼都必須是同一種顏色,而且不得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與手套顏色不一樣的附飾物。
一.一六:護具
接手必須戴護帽、護麵、護胸和護腿。擊球員和跑壘員都要戴帶有護耳的護帽。
注:裁判員如果發現隊員有違反以上各條規定時應即令其改正,如經勸告後一分鍾內仍未見隊員改正時,裁判員應取消其比賽資格。
第二章 術語定義
二.○一:判定(Adjudged)
裁判員根據判斷所作出的決定。
注:本判定沒有抗議的餘地,但裁判員運用規則錯誤時不在此限。
二.○二:申訴(Appeal)
守隊隊員對攻隊隊員的犯規行為要求裁判員判以出局的行為叫“申訴”。
二.○三:投手犯規(Balk)
壘上有跑壘員時,投手的不合法行為叫“投手犯規”。這時判跑壘員安全進一個壘(但不判擊球員一“球”)。
二.○四:壞球(Ball)
投手合法投出的沒有直接通過“好球區”而擊球員又未揮擊的投手投球叫“壞球”。
注:如果落地後進入“好球區”的“壞球”打中擊球員則判為“投球中身”,擊球員安全進到一壘。如果二擊後擊球員揮擊這種球未中,即使被接手接住,仍判作接手漏接,按規則六.○五(B)和六.○九(B)處理。如果擊球員把這種落地球擊出,則同於把未落地
的球擊出,繼續比賽。
二.○五:壘位(Base)
跑壘員為得分而必須按順序踏觸的、位於內場四角的四個位置叫“壘位”。壘位通常放置帆布壘包或塑料膠板作為標誌。
二.○六:跑壘指導員(Base Coach)
穿著與隊員同樣的運動服裝,站在一、三壘外跑壘指導員區內指導擊球員擊球和跑壘員跑壘的同隊成員叫“跑壘指導員”。
二.○七:四壞球上壘(Base on Balls)
擊球員擊球時得四個“球”而安全進到一壘的判定叫“四壞球上壘”。
二.○八:擊球員(Batter)
在擊球員區內擊球的攻隊隊員叫“擊球員”。
二.○九:擊跑員(Batter Runner)
完成擊球任務後向一壘跑進的攻隊隊員叫“擊跑員”。
二.一○:擊球員區(Batter's Box)
擊球員擊球時站立的區域叫“擊球員區”。
二.一一:投接手組(Battery)
投手和接手二人組成的小組叫“投接手組”。
二.一二:隊員席(Bench or Dugout)
為上場隊員、替補隊員和其他穿著運動服裝的本隊成員準備的座位叫“隊員席”。
二.一三:觸擊球(Bunt)
不揮動球棒但有意等球碰棒或使棒輕觸來球,使球緩慢地滾入內場的擊球叫“觸擊球”。
二.一四:中止比賽(Called Game)
不論任何理由而由主裁判員宣布中止的比賽叫“中止比賽”。
二.一五:接住(Catch)
守場員沒有用他的帽子、護具、口袋或運動服裝的任何部分來接球,而是在球落
壘球規則中“上壘”指的是什麼?
就是進攻,也可以稱之為攻壘,另外一批人守壘,如果讓攻方上壘成功,那麼攻壘的一方,就再派一個人去擊球,如果攻方回到本壘,那麼就得到一分
壘位(Base)
跑壘員為得分而必須按順序踏觸的、位於內場四角的四個位置叫“壘位”。壘位通常放置帆布壘包或塑料膠板作為標誌。
[v.ku6.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棒球裏的出局與上壘分別指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