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情相邀後麵該怎麼回答
卻之不恭
盛情相邀,望請不拒雅興,賞臉吃頓便飯,是什麼意思
真誠的邀請你吃飯!
盛情相邀,望請不拒雅興,賞臉吃頓便飯,是什麼意思
樓主! 不得不佩服你的慷慨 同一個問題問了三次,
老舍的《七律 端午》的意思
七 律?端午(二首)③
老 舍
端午大雨,組緗兄邀飲,攜傘遠征。幺娃小江著新鞋來往,即跌泥中。詩紀二事:
其 一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其 二
小江腳短泥三尺,初試新鞋來去忙;
迎客門前叱小犬,學農室內種高粱;
偷嚐糖果佯觀壁,偶發文思亂畫牆;
可惜階苔著雨滑,仰天躓倒滿身漿!
(1942年作於重慶)
第一首:
首聯“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無疑是對當時時間與環境的描寫,同時也是抗日戰爭處於最困難時期整個時局的寫照,即使是端午節,也不見任何喜慶的氣氛。當年在重慶的作家們,收入微薄,囊中羞澀,生活拮據,即使是過端午節,風驟“雨狂”,“村童”們“仍著舊衣裳”,“小江”也隻是換了一雙“新鞋”而已。這足以證明處於抗戰最艱苦的時期,非敵占區人們生計的慘淡情景。
接下來的頷聯“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是寫吳組緗頂風冒雨,還帶著雨具來老舍寓所盛情“相邀”,老舍深受感動,哪裏還“敢”因為“泥深”而“戀”自家的“草堂”而不赴約呢!這裏主要表現了吳組緗“請客”的“情重”,連老舍所需遮避風雨的“蓑笠”都給帶來了,想的可謂周密,是真誠“相邀”的具體表現,充分體現了吳組緗情誼真切與為人厚道的品格。
頸聯“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二句,是寫吳組緗把老舍這位“客人”,當成“同心”的“骨肉”看待。因此再窮,也要把“賣文章”養家糊口的錢拿來“買酒”待客。當年的文人,是沒有固定工資的,他們養家糊口,全靠“賣文章”以之維係。吳組緗一人寫文章,要養活一個妻兒數口之家,實屬艱難。此聯,是吳組緗對老舍“情重”的具體化表現,是前兩句所表達感情的升華,也是這首詩裏最有份量、致使吳組緗永生難忘的句子,是全詩的高潮、靈魂與點睛之筆。正因為此,才使得吳組緗發出了自己是“老舍很親密的朋友之中的一個”的發自肺腑的感慨。
尾聯“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二句,是寫吳組緗請老舍吃飯的次數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了,但記得以前老舍來吃飯,菜肴要顯得豐盛一些,“魚三尺”,表現魚大,是家宴豐盛的一種比喻;但這次端午節卻顯得較為寒酸,所謂“不似今朝豆味香”,就表達了這樣的意思。“豆味香”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吳組緗一家,依據我國端午節吃粽子的傳統習俗、自家包的豆沙粽子,另是指吳家自種的蔬菜。這說明,友情的份量是不能用菜肴的多少來衡量的。就感情的深度而言,在生活拮據的“今朝”,盡管隻有“豆味香”的粽子與蔬菜,也並不遜色於以往的“魚三尺”,而顯得更加親近、親切、親密,表現了兩人知心知己、情誼篤深的關係。
第一首詩著重表現了老舍與吳組緗之間的深厚友誼,特別突出了吳組緗真誠待人的優秀品格,同時,也揭示了1942年抗日戰爭處於最艱苦的環境下,生活在重慶的文人的艱辛與苦楚。大後方作為陪都的重慶尚且如此,作為較上層的文人尚且如此,全國其它地方人們的生活就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見,這首詩,大大突破了私人交往的層麵,大大增強了它的社會意義與思想內涵。
但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兩人的友誼應該是雙方麵構建的結晶,同吳組緗一樣,老舍自己也是一個真誠對待朋友的人。1943年底以前,老舍的妻兒還遠在淪陷區的北平,朋友們請他吃飯,他總不白吃,......餘下全文>>
怎樣安全離開呢?我剛來兩天,朋友相邀,盛情難卻。
從你的信息裏無法判斷你遇上了什麼麻煩,你可以先離開,認為已經安全的時候再告訴朋友。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盛情相邀後麵該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