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舟船的詩句
寫段落語句要主要以下幾點:
(一)語言方麵要建立“語彙庫”。語彙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彙,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彙,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彙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麵的積累。材料是段落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描寫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這 樣,寫出的文字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麵的積累。觀點是語句的靈魂。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彙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你積累的有關舟船的名言、詩句、詞語
1、舟船行難
魏晉
曹操
《步出夏門行 土不同》
2、舟船明日是長安
唐
王昌齡
《重別李評事》
3、舟船轉雲島
唐
白居易
《夜遊西虎丘寺八韻》
4、舟船如野渡
唐
白居易
《池上早夏》
5、覺海破舟船
唐
楊炯
《和旻上人傷果禪師》
6、門臨楚國舟船路
唐
劉商
《高郵送弟遇北遊》
7、下峽舟船腹似魚
唐
元稹
《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四首》
8、舟船駢比有宗侶
唐
元稹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舊韻》
9、舟船通海嶠
唐
元稹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
10、雪晴漁父共舟船
唐
羅隱
《別池陽所居》
11、舟船難渡
唐
呂岩
《水龍吟·目前咫尺長生路》
12、津吏廢舟船
魏晉
曹植
《精微篇》
13、中流得舟船
宋
文天祥
《高沙道中》
14、舟船入港無危顛
明
唐寅
《漁家樂·世泰時豐芻米賤》
15、東府買舟船
宋
尤袤
《淮民謠》
16、兩岸舟船各背馳
宋
楊萬裏
《初入淮河四絕句》
17、萬裏舟船會京洛
宋
孔武仲
《遊州南同文潛作》
18、茶客舟船簇雨檣
宋
林逋
《無為軍》
19、取具{左舟右網}船客
宋
秦觀
《海康書事十首》
20、舟船來往此登臨
宋
釋道生
《題烈山》
21、潭裏舟船百倍多
宋
蘇軾
《讀《開元天寶遺事》三首》
22、自古舟船城下泊
宋
徐璣
《登滕王閣》
23、舟船到手吸長虹
宋
徐瑞
《次韻仲退元日》
24、舟船搖搖大巫前
宋
閻伯敏
《十二峰·鬆巒》
25、舟人絕叫船複出
宋
楊萬裏
《瓜州遇風》
26、揚帆逆浪幾舟船
宋
袁說友
《祀江神》
27、硯與筆墨乃舟船
宋
曾鞏
《謝章伯益惠硯》
28、東風不費舟船力
宋
張舜民
《和邠倅王正夫大夫遊西湖》
29、舟船繚繞向三吳
宋
張舜民
《送龐舅大夫》
30、佳月戀{左舟右光}船
宋
張鎡
《次武子韻》
31、與君相就樂{左舟右光}船
宋
張鎡
《次以道荷葉浦》
32、東南船{左舟右覽}風方順
宋
章仙岩
《六和塔》
33、水宿倦舟船
明
戴良
《望大牢山》
34、舟光船滿引百分勸
明
黃哲
《將進酒贈彭生秉德》
35、舟光船玉粒糜嘞
明
王鏊
《朱天成寄酒味變》
36、舟人刺船雙櫓輕
明
張金
《雨中泊太倉州》
以上摘自詩詞名句網,謝謝。...餘下全文>>
杯字表示舟船時,有哪些古句
語出《莊子·逍遙遊》:“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舟夜書所見這首詩裏麵寫舟船的哪一句詩句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舟過安仁中寫兩小童借風使船的句子是哪句
這個句子是: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簡析:“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這裏省略了詩人看到的兩個孩子撐傘的事,省略了詩人心中由此產生的疑問,而直接把疑竇頓解的愉悅寫了出來。疑竇的解開,可能是詩人看到孩童異常的行為,就開始更認真地觀察、思考,結果是恍然大悟:兩個小孩沒下雨也張開傘,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舞動傘柄使風吹動小船使船前進。也可能是直接就問兩個孩子,孩子把原因講給他聽的。不管怎樣,知道了原因,詩人一定是啞然失笑,為孩童的聰明,也為他們的童真和稚氣。
早發白帝城一二句寫了作者從白帝城船一日到達江陵。三四句描寫了長江
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全詩把詩人遇赦後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一體,運用誇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
有關舟船的資料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獨木舟的國家之一,並利用獨木舟和槳渡海。獨木舟就是把原木鑿空,人坐在上麵的最簡單的船,是由筏演變而來的。雖然這種進化過程極其緩慢,但在船舶技術發展史上,卻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獨木舟需要較先進的生產工具,依據一定的工藝過程來製造,製造技術比筏要難的多、其本身的技術也比筏先進得多,它已經具備了船的雛形。
在中國,商代已造出有艙的木板船,漢代的造船技術更為進步,船上除槳外,還有錨、舵。
唐代,李皋發明了利用車輪代替櫓、槳劃行的車船、槳劃行的車船。
宋代,船普遍使用羅盤針(指南針),並有了避免觸礁沉沒的隔水艙。同時,還出現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15世紀,中國的帆船已成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適航性最優越的船舶。中國古代航海造船技術的進步,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中國船舶的曆史幾乎與人類發展一樣長久,數千年來,船舶經曆了筏、獨木舟、木板船、槳船、木帆船、輪船,螺旋槳到鋼質現代船的發展曆程,千姿百態的船型、結構、帆裝、推進動力反映了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多元化。在中國古代的諸多船舶中,最有影響的也是最著名的包括漢代的樓船,隋朝的大龍舟和明朝的鄭和寶船。
漢代的樓船
樓船雖然遠在漢代以前就已出現, 但它的發展卻是從漢代開始的。漢代樓船高十餘丈,船上的各層建築物都各有專名。第一層稱為廬,就是房屋,第二層因高居於上,所以稱為飛廬,最上層稱為雀室,是古船上的 望台,一般派士兵在裏麵 望、警戒,像鳥一樣站在高處觀察四周的動靜,故稱為雀室。樓船不但外觀高大巍峨,而且列矛戈、樹旗幟,戒備森嚴,攻防皆宜,是一座真正的水上堡壘。由於樓船身高體大,具威懾力,一般用作指揮船,隻是它的行動不夠靈便,在水戰中,必須與其它戰船互相配合。
樓船的甲板上有三層建築,每一層的周圍都設置半人高的防護牆。第一層的四周又用木板圍成"戰格",防護牆與戰格上都開有若幹箭孔、矛穴,既能遠攻,又可近防。甲板建築的四周還有較大的空間和信道,便於士兵往來,甚至可以行車、騎馬。
隋朝的大龍舟
公元640年,隋煬帝楊廣為了要到揚州一遊,命官吏督造龍舟及雜船數十艘。楊廣乘坐的大龍舟,高45尺,長200尺,上層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120個房間,全部用金玉裝飾,還有高三層的龍舟九艘.
大龍舟高數層,船體要用很多大木料。木料的長度有限,這就要求把許多較小較短的木料連結起來。同時,船體的骨架與板之間,船體與上層建築物之間的連結技術要求很高,連結不好就不堅固,所以在龍舟的結構強度中,連結是極重要的。隋代大龍舟的連結方法是采用榫接結合鐵釘釘連。用鐵釘比用木釘、竹釘連結要堅固牢靠多了。隋代已廣泛采用了這種先進的方法。
鄭和寶船
鄭和下西洋船隊的主要船舶叫寶船,它采用的是中國古代適於遠洋航行優秀船型--福船型。它高大如樓,底尖麵闊,首尾高昂,首尖尾方,兩側有護板,船艙為水密隔艙結構。底尖利於破浪,吃水深,穩定性好,安全舒適,是航行於南海和西洋航線最先進的海船,也是古代世界最大的木帆船。... ...
“江上的輪船猶如一葉扁舟,隨著波浪起伏。”是比喻句嗎?
無所謂好與不好,就語境而言,該句並無不妥。
為了表現出波瀾起伏對輪船造成的影響,將輪船(穩定的)形容為扁舟(不穩定的)。
與“舟船”有關的詩句
1.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王灣《次北故山下》)
2.仍憐故鄉水,
萬裏送行舟.
(李白《渡荊門送別》)
3.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李清照《如夢令》)
4..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按上踏歌聲.
(李白《贈汪倫》)
5.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宿建德江》)
6.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核舟記寫出兩句其他詩詞中與船有關的詩句是
你的問題語法看不懂:
是寫出核舟記中兩句與船有關的詩句?
還是寫出核舟記裏麵引用別的詩詞提到船的句子??
還是寫出其他詩詞中和核舟記寫船的用法一樣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