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七步成詩的成語故事
七步成詩的成語故事
查看七步成詩的含義>
中國曆史上有一個有名的家庭,父親曹操不僅是軍事家和詩人,他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學上也很有造詣。父子三人並稱“三曹”,其中以曹植的文學成就為最高。
曹丕是一位文學批評家,他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劃時代的著作。曹植則是曹操的第二個兒子,才華很出眾,特別在文學方麵,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詩人。
哥哥曹丕繼位以後,非常嫉妒弟弟曹植的才能。有一次,因為一件小事,曹丕打算借機懲罰曹植,除非曹植可以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完整而且合乎韻律的詩。曹植明知道哥哥是故意為難自己,但曹丕現在是皇帝,他隻能唯命是從。想到迫害自己的人是自己的親兄長,曹植感到異常悲憤。一時,他吟下四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皇帝曹丕聽了這首詩,感到很慚愧,也就不再加害自己的弟弟了。
曹植的最大成就在詩歌創作。三國時候,戰爭連綿不斷,社會凋敝,身為貴公子的曹植卻用詩歌表達了對無家可歸的百姓的深切關切和同情,而亂世慘景也激發了他的報國熱情,在一首詩中他寫道“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千古名句。
盡管曹植在文學上有很高的造詣,但他始終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而這樣就招致皇帝的猜忌和迫害,因此曹植的生活充滿曲折。他在作品中表達這種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卻又不能寫得太直白,因此就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曹植在自己的詩文作品中描寫了大量美麗的女性形象,象《美女篇》、《南國有佳人》等詩歌,其中的女性不僅漂亮,有才華,而且品行高潔,富有理想。作者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懷。這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洛神賦》。洛水是魏國首都洛陽附近的一條河,曹植以洛水之神宓妃為題材,刻畫了一位美麗多情的女子,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以及因神人殊途不能交流的惆悵。盡管是虛擬的主人公,但作者以高超的手法,細膩生動地描寫了洛神的美麗姿態“翩若驚鴻,婉若遊龍”,這篇文章上千年來一直為人稱頌。
天才詩人曹植僅活了41歲,但他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很大。現在,“七步成詩”作為一個成語,也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文學才能很高。
七步之才的成語故事
【成語】: 七步之才
【拚音】: qī bù zhī cái
【解釋】: 形容才思敏捷。
【成語故事】:
曹植是曹操第三個兒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弟弟。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文學熏陶,有非凡的文學才華。曹操曾幾次打算把他立為魏世子,繼承自己的事業。
曹操第二個兒子曹丕一心想當魏世子,一些擁護他的人一再在曹操麵前說他的好話,最後終於促使曹操改變主意,立曹丕為魏世子。
為了穩住自己的地位,曹丕想盡方法使曹操對曹植反感。曹植生性隨便,不注意遵守禁令,幾次遭到曹操處罰,從而沒有機會使曹操改變對他的看法。
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因病去世,曹丕繼任丞相。就在這一年,曹丕廢獻帝自立為帝(即魏文帝)。
曹丕稱帝後,借口曹植在父喪期間禮儀不當,把他拿下問罪。這罪犯得很重,當時要被處死。在審問的時候,曹丕指責他仗自己有才學,故意蔑視禮法,接著說:“父親在世時,常誇你的詩文,我一直懷疑有人為你代筆。今天限你六步成詩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問你死罪!”
曹植點點頭,說:“請皇上賜題。”
“就以兄弟為題,但不許出現兄弟二字。”
曹植略一思付,便邁開腳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德寂以為計。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幾句詩的意思是:要煮豆子作豆鼓,抱來豆梗當柴燒。豆梗在鍋下呼呼燃燒,豆子在鍋裏被煮得又哭又叫:“咱倆都是一條根上長出來的,為什麼這樣狠心地煮我不輕饒?”
曹植吟完,正好走了七步。曹石聽了,羞愧難當,免去了他的死罪,將他貶為安鄉侯,曹植七步成詩的事很快傳開,人們也因此而稱讚他有“七步之才”。
成語故事七步之才
成語故事七步之才
曹植是曹操第三個兒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弟弟。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文學熏陶,有非凡的文學才華。曹操曾幾次打算把他立為魏世子,繼承自己的事業。
曹操第二個兒子曹丕一心想當魏世子,一些擁護他的人一再在曹操麵前說他的好話,最後終於促使曹操改變主意,立曹丕為魏世 子。
為了穩住自己的地位,曹丕想盡方法使曹操對曹植反感。曹植生性隨便,不注意遵守禁令,幾次遭到曹操處罰,從而沒有機會使曹 操改變對他的看法。
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因病去世,曹丕繼任丞相。 就在這一年,曹丕廢獻帝自立為帝(即魏文帝)。
曹丕稱帝後,借口曹植在父喪期間禮儀不當,把他拿下問罪。這罪犯得很重,當時要被處死。在審問的時候,曹丕指責他仗自己有才學,故意蔑視禮法,接著說:“父親在世時,常誇你的詩文,我一直懷疑有人為你代筆。今天限你六步成詩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問你死罪!”
曹植點點頭,說:“請皇上賜題。”
“就以兄弟為題,但不許出現兄弟二字。”
曹植略一思付,便邁開腳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德寂以為計。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幾句詩的意思是:要煮豆子作豆鼓,抱來豆梗當柴燒。豆梗在鍋下呼呼燃燒,豆子在鍋裏被煮得又哭又叫:“咱倆都是一條根上長出來的,為什麼這樣狠心地煮我不輕饒?”
曹植吟完,正好走了七步。曹丕聽了,羞愧難當,免去了他的死罪,將他貶為安鄉侯,曹植七步成詩的事很快傳開,人們也因此而稱讚他有“七步之才”。
成語故事中七步成詩的主角是誰
一、成語故事中七步成詩的主角是——曹植。
二、典故由來:
魏文帝曹丕曾經命令東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內作成一首詩,作不出的話,就要動用死刑。曹植應聲便作成一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聽了深感慚愧。
三、人物簡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於東武陽(今山東莘縣),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後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畫眉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同樣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麵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的評價。《詩品》的作者鍾嶸亦讚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作為《詩品》全書中品第最高的詩人、中國詩歌抒情品格的確立者,在詩史上具有“一代詩宗”的曆史地位。王士禎嚐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七步成詩 經典成語故事
七步成詩,漢語成語,意思是七步內就能完成一首詩。比喻有才氣、文思敏捷。
《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嚐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實際上世說新語的記載或有爭議
下筆成章的成語故事
【成語】: 下筆成章
【拚音】: xià bǐ chéng zhāng
【解釋】: 一揮動筆就寫成文章。形容寫文思敏捷。
【成語故事】:
曹植,字子建,自幼聰明伶俐,喜歡詩、辭、歌、賦十幾歲時就能誦讀名篇數百,而且也非常會寫文章。所以,很多人都稱他是個“奇才”。”
曹操對自己兒子的才氣也非常賞識,但又覺得很奇怪。有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後,心裏覺得曹植的文章確實寫得不錯,但也不免有些懷疑這文章是請入代寫的。於是,曹操就把曹植叫到了跟前,認真地盤問道:“你的文章我看過了,寫得不錯,是不是請別人代你寫的呀?”
曹植趕忙給父親跪下,稟告道:“不是的,我能夠言出為文,下筆成章,如果您不相信,可以當麵考我,怎麼能說我是請別人代寫的呢?”曹操聽了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不是,那就好啊:”
不久,曹操在官城建造的銅雀台竣工了,就讓幾個兒子都上去看看,並叫他們每人都寫出一篇辭賦來,試一試他們的文采。曹植拿起筆來就寫,一會幾工夫就寫好了。這就充分證實了曹植自己說過的那句話:“言出為論,下筆成章。
三國的成語故事主要內容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
《草船借箭》是三國赤壁之戰裏的著名橋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隻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
由於《草船借箭》中諸葛亮的膽識才智,受到後人的讚美,因而引申創作了許多成語趣聞,戲劇表演,推動著智慧的啟迪與發展。
但在正史《三國誌》中卻是孫權所為,發生的時間也不是在赤壁之戰,而是在赤壁之戰後第五年的濡須之戰。
才高八鬥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的曹操,共有四個兒子,各個都有一招拿手好戲,而且聰明過人。長子曹丕:有一手技藝高超的劍術。二子曹植:詩寫的極好,古今久負盛名。三子曹漳:力大無比。四子曹衝:智商過人,借船稱象的故事,足以證明其聰明程度。在曹操的四個兒子中,最有才華的就是曹植。漢朝500多年後的魏晉時期,著名的大才子謝靈運曾讚譽曹植“才高八鬥”。謝靈運出身名門,是東晉名臣謝玄的孫子。謝靈運是南朝時期著名的詩人,也是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創作山水詩的詩人,被譽為山水田園詩鼻祖,非常有才華,高傲冷蔑,一般人是不屑一顧的。
謝靈運不僅是個詩人,還酷愛登山。他登山時常穿一雙木製的釘鞋,上山時取掉前掌的釘齒,下山就取掉後掌的釘齒。這樣上下山就格外的省力,而且走的穩當,這就是著名的“謝公屐”。喜愛遊山玩水的謝靈運,每到一個地方遊覽過後,喜歡用筆記錄下奇觀異景,用精致工整的語言刻畫山水的秀美。慢慢地,描寫山水就成為了一種獨立的詩歌題材。據說詩仙李白就曾非常羨慕謝靈運的生活,他的遊曆生活,多多少少也受了謝靈運的影響。
謝靈運曾經這樣說:天下的文學之才總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曹植)獨占了八鬥,我的才學占一鬥,天下其他人共分一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才高八鬥的由來,可見曹植的才華與名氣。從此以後,謝靈運的這句“才高八鬥”就成了才學出眾的代名詞了。
寫出來自成語故事的四個成語。
曆史故事成語:
戰國:
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臥薪嚐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窮圖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 :
一飯千金(韓信)四麵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暗渡陳倉(韓信)十麵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
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鬥(曹植)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
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嶽飛)東窗事發(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三國演義裏的成語故事
以安社稷,一舉兩得。」
一臂之力
三國演義第二十回:「願助兄一臂之力,共誅國賊。」
一親芳澤
曹植洛神賦:「芳澤無加,鉛華無禦。」
七步成詩
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嚐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三顧茅廬
諸葛亮前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下筆成章
三國誌魏誌文帝紀:「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
不出所料
1、如飲醇醪(周瑜):形容一個人氣量廣闊,起源於正史上周瑜對程普的諒解,形容周瑜心胸寬廣。
2、髀肉複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閑,事業毫無成就。
3、後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4、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
5、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後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6、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驗,比較幼稚。
7、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8、集思廣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9、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0、空城計(諸葛亮):指一種作戰方法。
1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指代人寫文章。
13、才占八鬥(曹植):形容學問高,文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絕倫(關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16、一身是膽(趙雲):形容膽量極大。
17、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指精通音樂戲曲的人
18、巢毀卵破(孔融的兩個兒子):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員當然不能幸免。
19、堅壁清野(曹操的謀士荀彧)指餓死、困死敵人的一種作戰方法。
20、如嚼雞肋(楊修)比喻很乏味。
21、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22、勢如破竹(杜預):比喻軍隊一路連打勝仗,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樣的順利。
23、車載鬥量(吳國的中大夫趙谘):形容數量很多並不稀罕。
24、斷頭將軍(巴郡太守嚴顏):形容壯士英勇不屈,寧死不降。
25、吳下阿蒙(吳國名將呂蒙):形容沒有學識的粗人。
26、想當然(孔融):形容沒有事實根據的主觀臆斷。
27、兵貴神速(魏國謀士郭嘉):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
28、出言不遜(張郃):形容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
29、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成器。
30、負重致遠(人稱“鳳雛”的龐統,陸績,顧邵):背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
31、樂不思蜀(劉禪):比喻樂而忘本。
32、得隴望蜀(曹操)指甘肅一帶;蜀:指四川一帶。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關於七步成詩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