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的意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離人”哪一個不是尋常季節,尋常見的景物,就是道上隨便扯個農夫,樵夫,也能認得出,說得清的東西,怎見得到了他馬致遠手裏這麼組合排列一下,就通了靈竅,輕輕的掙壁而出,化身為龍了呢?
“枯藤老樹昏鴉,” 小令伊始,由近處著筆,“在一株枯藤纏繞的老樹枝頭,寒鴉數隻,啞啞枯叫。
若你是離人,天涯道路無盡,日暮鄉關尚不知在何處?又怎禁得,老樹寒鴉的逼促,一聲聲叫得人心驚夢寒。歸途漫漫,動了鄉愁泛濫,腳步沉重又如何能夠涉水而回?
“藤”、“樹”、“鴉”,本是郊野司空見慣的景物,並無特別之處,可一旦與“枯”、“老”、“昏”結合匹配,一股蕭瑟肅殺之氣立即從字裏行間彌漫開去。像一朵漸行漸近的黑雲,漸漸籠住人心。
“小橋流水人家,”枯澀發黃的歸途中,突然看見遠處有小橋流水,繞水而居的村戶,天空有炊煙飄蕩,隨風青天上,像遊子羈客身體裏按捺不住的鄉魂。
長風幾萬裏,夢魂不到關山難。
這個人,牽著那匹瘦馬,走過橋上,溪水清透,他看見自己的臉,皺紋縱橫如山嶽。鬢發已白,蒼老,這個從未在心裏停佇的詞,突然,突兀得出現在麵前,凜然得無從逃避!
那時是多麼年輕的少年,策馬揚鞭。以為功名理想全在遠方,以為匹馬單槍,憑著胸口的一股熱氣,天下?何處不可以成為天下,再曠世絕代的英雄也不是這世間唯一一朵花,成王敗謝,時候到了,自然有新花頂替,後來的人都以為,自己是與眾不同,命裏帶著的福祿壽,格外要比別人重。
可是,所有的壯誌雄心都在時光中消磨成灰燼,才不得不認識到,或許我,不過,是一個尋常人。然後,想起那些昏黃如豆的燈光,溫熱的湯水,母親溫暖的手,淒涼的叮嚀。妻子的清亮眼眸,纖瘦身影,想知道。她們在家怎樣?
那些賴以生存的溫暖存在,曾經覺得是那麼的無足輕重,從沒有像現在一樣對悠閑恬靜的田園生活有如此的向往與渴望。步履蹣跚地行在古道上,遙看日影銜山,落日也知道回家,那麼人呢?
為什麼總要等失落了,才拾起尋常好,年輕人,不出去經曆一番,又怎麼能甘心平淡終老?人心的貪婪,或者說追求,如果空闊的海,無法滿足。
古道,西風,瘦馬。曾為情重負情濃,而今才知相思重,人和馬,都載不動的如山如海的鄉愁。
夕陽西下,斷送得一生憔悴,隻消得幾個黃昏?
斷腸人在天涯。原來,心裏翻雲覆雨的痛苦,到最後也不過是斷腸,人依舊在天涯。
馬致遠的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蘊深遠,結構精巧,平仄起伏,頓挫有致,音韻鏗鏘,直貫靈心。其四射的藝術魅力,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騷人才子。全曲不著一"秋", 卻寫盡深秋荒涼蕭瑟的肅殺景象; 不用一"思", 卻將遊子濃重的鄉愁與憂思寫得淋漓盡致。正所謂:“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
——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絕句妙景”(《人間詞話》),又兼具宋詞清雋疏朗之自然,曆來被推崇為描寫自然的佳作,堪稱"秋思之祖"(《中原音韻》)。
馬致遠是一種情調。在中國,馬致遠並非代表一個古代詩人的名號,而是混同於那首名叫《天淨沙 秋思》的小令,成了一種蕭瑟,蒼涼的意境——馬致遠意境。
馬致遠就是枯藤,馬致遠就是老樹,馬致遠就是昏鴉;而背景則是小橋,流水,人家。當然,馬致遠也是古道,馬致遠也是西風,馬致遠也是瘦馬……
當夕陽西下,馬致遠還是那個遠在天涯的斷腸人。但天涯又何嚐不是馬致遠?夕陽也是。
對於在暮色蒼茫中,那個騎著瘦馬,遠離家鄉幾率漂泊的人而言,他的形象凝聚著典型的中國落魄文人氣質——潦倒失意,惆悵無奈,鬢先秋,淚空流,等待江山都老,頹唐帶愁歸……這樣一幅年代久遠,畫在那種宣或絹上的水墨國畫,具有天然的頹廢之美,很適合騷客、雅士,乃至達官貴人的口味。
時至今日,馬致遠依然是秋風肅殺,黃塵漫漫,紅日西沉時那條天涯歸路,大多數中國人都想去站一站,使疲憊無羈的靈魂稍稍休憩……
這樣的小令,不是可以去苦吟能夠得到的,即使在馬致遠身上,也應該是個神話,好象某一夜漫天繁星流落時,當時有一個仰望天幕的人,他有幸沾染了整個衣襟的光輝,搖擺震顫,不可言說。 卻最終,慢慢地講述自己那一刻的驚豔。
《天淨沙 秋思》是一個樸實動人的神話。它像是上天感觸蒼生哀苦,所以借馬致遠這個人說出來,慰籍離人。馬致遠之後,秋思這盞離愁,漸漸馥鬱成斷腸之毒。絕世的香濃,可惜飲一口,會斷腸。
我由《天淨沙 秋思》想到馬致遠的《漢宮秋》,王嬙奉了君命,抖擻精神全副鑾架地出塞。也不過是個離鄉別井的女子,著了濃妝,豔服,環佩琳琅,上戲台,唱一場昭君出塞,眼看得身姿婀娜,耳聽得青史流芳。人生是戲。說到底都是戲子,皇上,閼氏,單於,都隻是人生的一個過場。即使是一出大戲,依然躲不過台上空落落,台下各自傷。
纖弱的昭君上了馬,往胡地行進,風撩著鬢發,割麵的疼。懷抱琵琶作胡笳,《十八拍》的悲歌不絕,雁聞聲墜落。不知是因為她的美貌還是哀傷?
華服下,是單薄蒼白的身軀,她無法忘卻自己的漢宮歲月,一個又一個秋天,她倚宮門,夢承恩。君王不至。一切,隻是因為當初倨傲,沒有給那個可鄙的毛延壽一點賄賂。
紅顏絕色,本應是這世間奪目的一抹,為什麼要以黃金來玷汙,她不屑。
看見樹葉飄落,曾經的碧綠如玉,轉為枯黃,她笑,不知道自己還能挨幾年?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歎今生,誰舍誰收?
後來,遠方的呼韓邪來求親,她決意出塞,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忘不掉,大殿上初見他的第一麵,那個端坐在龍庭的人,是她魂牽夢縈的君王。這個男人一樣看她看得癡了。她笑,像秋風一樣蕭瑟,人生,是這樣荒涼。他和她之間的初見,亦是收稍。
陛下,斬了毛延壽又如何,我們,回不去了。她冷凝的站住,把這幾年的幽怨傾覆出來。曾經是屬於他的人,他卻親手賜給了別人。她就站在他麵前,咫尺天涯的距離。再愛,也不能夠接近。
漢家青史上,拙計是和親。他的決定醞釀的悲苦,必定要親自承擔。
離去,最後一次回眸這宮闕和玉階上黯然佇立的男人。
天邊,漢宮月,冷浸浸。悲無聲。
一騎紅塵妃子淚,縱然有車如流水馬如龍的隊伍隨駕。遠方還有呼韓邪的盛大迎接。可是,別故鄉,別故國,別故人,怎樣的繁華如錦也掩不住,她靈魂裏蕩漾的蕭瑟。
豈能將玉貌,便擬淨沙塵。
極目黃沙,青史流芳的王昭君也隻是個斷腸人在天涯。
天淨沙的意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離人”哪一個不是尋常季節,尋常見的景物,就是道上隨便扯個農夫,樵夫,也能認得出,說得清的東西,怎見得到了他馬致遠手裏這麼組合排列一下,就通了靈竅,輕輕的掙壁而出,化身為龍了呢?
“枯藤老樹昏鴉,” 小令伊始,由近處著筆,“在一株枯藤纏繞的老樹枝頭,寒鴉數隻,啞啞枯叫。
若你是離人,天涯道路無盡,日暮鄉關尚不知在何處?又怎禁得,老樹寒鴉的逼促,一聲聲叫得人心驚夢寒。歸途漫漫,動了鄉愁泛濫,腳步沉重又如何能夠涉水而回?
“藤”、“樹”、“鴉”,本是郊野司空見慣的景物,並無特別之處,可一旦與“枯”、“老”、“昏”結合匹配,一股蕭瑟肅殺之氣立即從字裏行間彌漫開去。像一朵漸行漸近的黑雲,漸漸籠住人心。
“小橋流水人家,”枯澀發黃的歸途中,突然看見遠處有小橋流水,繞水而居的村戶,天空有炊煙飄蕩,隨風青天上,像遊子羈客身體裏按捺不住的鄉魂。
長風幾萬裏,夢魂不到關山難。
這個人,牽著那匹瘦馬,走過橋上,溪水清透,他看見自己的臉,皺紋縱橫如山嶽。鬢發已白,蒼老,這個從未在心裏停佇的詞,突然,突兀得出現在麵前,凜然得無從逃避!
那時是多麼年輕的少年,策馬揚鞭。以為功名理想全在遠方,以為匹馬單槍,憑著胸口的一股熱氣,天下?何處不可以成為天下,再曠世絕代的英雄也不是這世間唯一一朵花,成王敗謝,時候到了,自然有新花頂替,後來的人都以為,自己是與眾不同,命裏帶著的福祿壽,格外要比別人重。
可是,所有的壯誌雄心都在時光中消磨成灰燼,才不得不認識到,或許我,不過,是一個尋常人。然後,想起那些昏黃如豆的燈光,溫熱的湯水,母親溫暖的手,淒涼的叮嚀。妻子的清亮眼眸,纖瘦身影,想知道。她們在家怎樣?
那些賴以生存的溫暖存在,曾經覺得是那麼的無足輕重,從沒有像現在一樣對悠閑恬靜的田園生活有如此的向往與渴望。步履蹣跚地行在古道上,遙看日影銜山,落日也知道回家,那麼人呢?
為什麼總要等失落了,才拾起尋常好,年輕人,不出去經曆一番,又怎麼能甘心平淡終老?人心的貪婪,或者說追求,如果空闊的海,無法滿足。
古道,西風,瘦馬。曾為情重負情濃,而今才知相思重,人和馬,都載不動的如山如海的鄉愁。
夕陽西下,斷送得一生憔悴,隻消得幾個黃昏?
斷腸人在天涯。原來,心裏翻雲覆雨的痛苦,到最後也不過是斷腸,人依舊在天涯。
馬致遠的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蘊深遠,結構精巧,平仄起伏,頓挫有致,音韻鏗鏘,直貫靈心。其四射的藝術魅力,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騷人才子。全曲不著一"秋", 卻寫盡深秋荒涼蕭瑟的肅殺景象; 不用一"思", 卻將遊子濃重的鄉愁與憂思寫得淋漓盡致。正所謂:“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
——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絕句妙景”(《人間詞話》),又兼具宋詞清雋疏朗之自然,曆來被推崇為描寫自然的佳作,堪稱"秋思之祖"(《中原音韻》)。
馬致遠是一種情調。在中國,馬致遠並非代表一個古代詩人的名號,而是混同於那首名叫《天淨沙 秋思》的小令,成了一種蕭瑟,蒼涼的意境——馬致遠意境。
馬致遠就是枯藤,馬致遠就是老樹,馬致遠就是昏鴉;而背景則是小橋,流水,人家。當然,馬致遠也是古道,馬致遠也是西風,馬致遠也是瘦馬……
當夕陽西下,馬致遠還是那個遠在天涯的斷腸人。但天涯又何嚐不是馬致遠?夕陽也是。
對於在暮色蒼茫中,那個騎著瘦馬,遠離家鄉幾率漂泊的人而言,他的形象凝聚著典型的中國落魄文人氣質——潦倒失意,惆悵無奈,鬢先秋,淚空流,等待江山都老,頹唐帶愁歸……這樣一幅年代久遠,畫在那種宣或絹上的水墨國畫,具有天然的頹廢之美,很適合騷客、雅士,乃至達官貴人的口味。
時至今日,馬致遠依然是秋風肅殺,黃塵漫漫,紅日西沉時那條天涯歸路,大多數中國人都想去站一站,使疲憊無羈的靈魂稍稍休憩……
這樣的小令,不是可以去苦吟能夠得到的,即使在馬致遠身上,也應該是個神話,好象某一夜漫天繁星流落時,當時有一個仰望天幕的人,他有幸沾染了整個衣襟的光輝,搖擺震顫,不可言說。 卻最終,慢慢地講述自己那一刻的驚豔。
《天淨沙 秋思》是一個樸實動人的神話。它像是上天感觸蒼生哀苦,所以借馬致遠這個人說出來,慰籍離人。馬致遠之後,秋思這盞離愁,漸漸馥鬱成斷腸之毒。絕世的香濃,可惜飲一口,會斷腸。
我由《天淨沙 秋思》想到馬致遠的《漢宮秋》,王嬙奉了君命,抖擻精神全副鑾架地出塞。也不過是個離鄉別井的女子,著了濃妝,豔服,環佩琳琅,上戲台,唱一場昭君出塞,眼看得身姿婀娜,耳聽得青史流芳。人生是戲。說到底都是戲子,皇上,閼氏,單於,都隻是人生的一個過場。即使是一出大戲,依然躲不過台上空落落,台下各自傷。
纖弱的昭君上了馬,往胡地行進,風撩著鬢發,割麵的疼。懷抱琵琶作胡笳,《十八拍》的悲歌不絕,雁聞聲墜落。不知是因為她的美貌還是哀傷?
華服下,是單薄蒼白的身軀,她無法忘卻自己的漢宮歲月,一個又一個秋天,她倚宮門,夢承恩。君王不至。一切,隻是因為當初倨傲,沒有給那個可鄙的毛延壽一點賄賂。
紅顏絕色,本應是這世間奪目的一抹,為什麼要以黃金來玷汙,她不屑。
看見樹葉飄落,曾經的碧綠如玉,轉為枯黃,她笑,不知道自己還能挨幾年?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歎今生,誰舍誰收?
後來,遠方的呼韓邪來求親,她決意出塞,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忘不掉,大殿上初見他的第一麵,那個端坐在龍庭的人,是她魂牽夢縈的君王。這個男人一樣看她看得癡了。她笑,像秋風一樣蕭瑟,人生,是這樣荒涼。他和她之間的初見,亦是收稍。
陛下,斬了毛延壽又如何,我們,回不去了。她冷凝的站住,把這幾年的幽怨傾覆出來。曾經是屬於他的人,他卻親手賜給了別人。她就站在他麵前,咫尺天涯的距離。再愛,也不能夠接近。
漢家青史上,拙計是和親。他的決定醞釀的悲苦,必定要親自承擔。
離去,最後一次回眸這宮闕和玉階上黯然佇立的男人。
天邊,漢宮月,冷浸浸。悲無聲。
一騎紅塵妃子淚,縱然有車如流水馬如龍的隊伍隨駕。遠方還有呼韓邪的盛大迎接。可是,別故鄉,別故國,別故人,怎樣的繁華如錦也掩不住,她靈魂裏蕩漾的蕭瑟。
豈能將玉貌,便擬淨沙塵。
極目黃沙,青史流芳的王昭君也隻是個斷腸人在天涯。
天淨沙是什麼意思
天淨沙,屬越調,是曲牌名。1、表示曲牌格式:有?體裁一、體裁二 ? 2、 代表散曲
曲牌格式:
體裁一:單調二十八字,五句四平韻、一葉韻。
曲牌格式:平中中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韻)。中平中仄(葉),仄平平仄平平(韻)。
體裁二:單調二十八字,五句三平韻、兩葉韻。
曲牌格式:中中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葉)。中平中仄(葉),仄平平仄平平(韻)。
代表散曲:
一、以景托情,寓情於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構成一種淒涼悲苦的意境。
二、善於加工提煉,用極其簡練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遊子深秋遠行圖
三、采用悲秋這一審美情感體驗方式,來抒發羈旅遊子的悲苦情懷,使個人的情感獲得普遍的社會意義。
曲牌格式 ? ?體裁一 ??例詞
一從鞍馬西東,幾番衾枕朦朧。薄幸雖來夢中。爭如無夢,那時真個相逢。(喬吉)
曲牌格式 ? ?體裁二 ? ?例詞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
代表散曲 ?《天淨沙·秋思》
以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一三兩字,平仄可以不拘。全曲無一“秋”字,但卻描繪出一幅淒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並且準確地傳達出旅人淒苦的心境。
《天淨沙·秋思》這首被讚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從多方麵體現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特征。
天淨沙·秋中的天淨沙和秋分別是什麼意思
《天淨沙·秋》中天淨沙為曲牌名,秋為題目。秋就是秋天的意思。
《天淨沙·秋》
【作者】白樸
【朝代】元代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天淨沙·秋思的意思
天淨沙⑴·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⑵,
小橋流水人家⑶,
古道西風瘦馬⑷。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⑸。
詞句注釋
⑴天淨沙:曲牌名。
⑵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鴉:黃昏時的烏鴉。昏:傍晚。
⑶人家:農家。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的渴望。
⑷古道:古老荒涼的道路。西風:寒冷、蕭瑟的秋風。瘦馬:瘦骨如柴的馬。
⑸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處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天涯:遠離家鄉的地方。
白話譯文
枯藤纏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
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
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我前行。
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極度憂傷的旅人還漂泊在天涯。
此曲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淒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它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淒苦愁楚之情。這支小令句法別致,前三句全由名詞性詞組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
天淨沙,秋。這首詩什麼意思
天淨沙·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注釋譯文:
天淨沙:曲牌名 飛鴻影下:雁影掠過 太陽漸漸西沉,已銜著西山了,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隻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麼的孤寂,拖出那長長的影子.炊煙淡淡飄起,幾隻烏黑的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時不時還發出幾聲令人心酸的啼叫.忽然,遠處的一隻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順著它遠遠望去,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幾盡妖豔.
--------------------------------------------
【越調】天淨沙① 秋
孤村落日殘霞②,
輕煙老樹寒鴉③,
一點飛鴻影下④.
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注釋〕 ①天淨沙:曲牌名. ②殘霞:晚霞. ③寒鴉:天寒歸林的烏鴉. ④飛鴻影下:雁影掠過. 〔譯文〕 太陽漸漸西沉,已銜著西山了,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隻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麼的孤寂,多麼的落寞,拖出那長長的影子.炊煙淡淡飄起,幾隻全身烏黑的烏鴉棲息在僂佝的老樹上,時不時還發出幾聲令人心酸的啼叫.在殘霞的映照下,那一身羽毛閃閃發亮.忽然,遠處的一隻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順著它遠遠望去,山清水秀;再往近處看,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菊花,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幾盡妖冶.
白樸這首小令《天淨沙·秋》與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無論寫法還是構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處.此曲題目雖為“秋”,並且寫盡秋意,卻找不著一個“秋”字. 此曲開篇先繪出了一幅秋日黃昏圖,營造出一種寧靜、寂寥的氛圍,再以名詞並列組合的形式,選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遠及近,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至此,讀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蕭瑟、寂寥變為明朗、清麗了.此曲僅二十八字,但語言簡練優美 ,意義深刻.此曲表達了作者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處世態度,真是所謂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範仲淹《嶽陽樓記》).
天淨沙秋思的意思?
天淨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 元代
【原文】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遠望黃昏時的烏鴉,正在尋覓枯藤老樹棲息,近看有正依傍著小橋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隻有一匹瘦馬馱著漂泊的遊子,在秋風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陽的餘暉已經昏螟西下,羈旅在外漂泊的斷腸人浪跡天涯。
【賞析】
【賞析·一】
馬致遠的小令名作《天淨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作品內容本身,簡簡單單,普普通通,敘述羈旅漂泊人,時逢黃昏,感應突襲。感而發,發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
望秋野之悲涼氣氛、“枯藤老樹 昏鴉”,荒涼凋謝的蒿草,孤枯敗落 的藤枝,蔓纏在飽經滄桑的老樹上, 時不交運的“昏鴉”,呱呱呱,聲聲催 人心魄,把秋日黃昏的氛圍一下子 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裏。
冷冷清清,坐落的小橋,似給旅 人鋪路,又似讓旅人沉落。路漫漫其 修遠兮,官宦仕途又幾何。零汀的 人,綸巾青衫,滿身風塵,踽踽獨行。 “流水”“人家”,似喜似怨;萬裏原野, “流水”是意境,“人家”是夙願,卻難 賦深情,一雙哀淡的秋目,拂袖欲斷 水,愁緒任橫流。驛站飄失了,殘留 的“古道”依然通向天際,功名利祿, 仕途失意,難耐淒涼,是是非非,融進 蕭蕭悲涼的“西風”。瘦弱羸馬,馱著 書卷,催著旅人,行吧行吧。人生失意常八九,文人的落魄,漂泊的流離,誰道世事不唯艱?
上段三句十八字,九個名詞連 綴成不塗濃墨的書畫,亦無一個虛 造硬加的詞,不同的景物天衣無縫 地和諧地造化在—起,不得不令人 拍案道奇。這種音節和諧、情景交 融、妙含無垠的小令曲,故有“枯藤 老樹寫秋思,不許旁人贅一詞”之 譽,的確委實不過。
倘若隻有這九個名詞,豈不是遭後人“怡其笑矣”?
一組組巧妙的結合,伏著千萬 思緒惆悵,筆鋒一轉,漂泊者的坎坎坷坷,深層的意境,躍然跳出,一幅 精美絕倫的古畫浮在眼前!夕陽傍 斜,“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蕭蕭淒淒,無聲似有聲:“斷腸人在天涯”,頓時令人拊 胸掩麵哽咽,潸然淚下,淚悲情亦痛,化景為情,情從景出,勾勒出充滿憂傷的旅人遠離家鄉,孤身漂泊的身影。
“悲落葉於勁秋”,秋古來觸發 深思。光陰如夢,往事堪嗟。馬致 遠曾熱衷於功名,但未得誌,漂泊二 十餘載,五十入仕,看不慣黑暗的官 場,退而隱居。《秋思》是他在漂泊旅途時的作品之一,現實的體驗、憤 世,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對現實的不 滿。飽腹之學,無所用之。失意、痛 苦、悲涼、孤獨,一切衷腸,隻能用枯 禿的筆,痛吐出來,傾訴出來。
意深,含蓄無限,玩味無窮;調高,心馳物外,意溢於境。是境,是景,水乳交融,情景映襯;是意,是情;相輔相成,相濟相生。怪不得王 國維在《人間詞話》曰:“文章之妙,亦一言蔽之,有境界而已。精品,不可不讀;美文,不可不品。一曲《秋思》,心中隱隱作痛,悲淚欲出.
【賞析·二】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裏的枯藤,老樹給人以淒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淒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
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麵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麵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淒苦的秋風,信步滿遊,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天淨沙秋思》意思
《天淨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淒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它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淒苦愁楚之情。這支小令句法別致,前三句全由名詞性詞組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
原文:
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詞句注釋:
⑴天淨沙:曲牌名。
⑵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鴉:黃昏時的烏鴉。昏:傍晚。
⑶人家:農家。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的渴望。
⑷古道:古老荒涼的道路。西風:寒冷、蕭瑟的秋風。瘦馬:瘦骨如柴的馬。
⑸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處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天涯:遠離家鄉的地方。
白話譯文:
枯藤纏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
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
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我前行。
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極度憂傷的旅人還漂泊在天涯。
《天淨沙·秋》的意思
天邊是夕陽和稀疏的晚霞,不遠處是一個孤零零的村落,我一眼望過去,隻看到夜幕將要來臨前的一點薄霧籠罩著的幾棵老樹和它身上棲息的烏鴉。不遠處飛來一隻孤雁,它那因為飛得較高而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麵上,我隨著它的身影望去,遠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綠的湖水,還有那點綴在它們身旁的白色小草、紅色楓葉和黃色小花。好一派秋天蒼涼而又瑰麗的美景呀!
天淨沙秋意思
天淨沙·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譯文
太陽漸漸西沉,已銜著西山了,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隻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麼的孤寂,多麼的落寞,拖出那長長的影子。炊煙淡淡飄起,幾隻全身烏黑的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時不時還發出幾聲令人心酸的啼叫。在殘霞的映照下,那一身羽毛閃閃發亮。忽然,遠處的一隻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順著它遠遠望去,山清水秀;再往近處看,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菊花,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幾盡妖冶。
賞析
白樸這首小令《天淨沙·秋》與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無論寫法還是構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處。此曲題目雖為“秋”,並且寫盡秋意,卻找不著一個“秋”字。此曲開篇先繪出了一幅秋日黃昏圖,營造出一種寧靜、寂寥的氛圍,再以名詞並列組合的形式,選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遠及近,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至此,讀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蕭瑟、寂寥變為明朗、清麗了。此曲僅二十八字,但語言簡練優美,意義深刻。此曲表達了作者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處世態度,真是所謂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範仲淹《嶽陽樓記》)。
白樸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為寫作的題材,讀者從其中的修辭可以看出,他的文學涵養是極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麗的自然圖景構成,而白樸本人,就好像是拿著這些自然拚圖的藝術家,拚出一幅美麗中帶著和諧的人生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