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南宋偏安?
靖康之變後,宋王室失去淮河以北的土地,趙構定都臨安,主和派得勢,故不思收複北方土地,與金恥辱地議和,僅以保有江南一禺,史稱“偏安江南”
為什麼南宋能長期偏安江南而南明卻不能?
*
南宋有嶽飛、吳玠、韓世忠等大將。特別是軍事奇才嶽飛和將才韓世忠。後來有虞允文。使得金國或者畏懼或者無法越過長江天塹。而南明沒有嶽飛這樣的軍事奇才。
*
金國內部矛盾重重。主和派一度占據朝廷執掌大權。比如:完顏昌。主戰派得不到重用。特別是完顏兀術。而清朝則是上下一致目標明確就是要統一中國滅亡明朝。
*
南宋國策目標明確就是要割據偏安。投降派一直占據廟堂。抗戰派一直受到排擠、打壓。無論是戰是和都是要偏安要議和。隻要能偏安能議和什麼賣國求榮的苛刻條件都可以答應。而南明各種目標雜亂無章。有人主張偏安;有人主張議和;有人主張抗擊;有人主張收複失地。投降派和抗戰派分庭抗禮,黨爭不斷。請注意這個黨爭是明朝亡國的根源。
*
南宋隻有一個政權。皇帝隻有一個。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南明自從弘光政權滅亡後,南明政權四分五裂。不僅各自為政而且為爭奪所謂的”正統“、”正朔“而自相殘殺,內訌不斷。
*
南宋抗擊金軍主力是宋朝朝廷的正規軍。而南明抗擊清軍主力則是李自成的農民軍餘部或者鄭芝龍、鄭成功的原來海盜集團;或者是地方地主武裝。南宋對金國作戰是相互配合,而南明基本上是各自為戰。
*
南宋和金國有戰有和。南宋有時間喘息,有時間休養生息。而南明不行;南明一直都在抗擊清朝。
*
清朝集中了一大批原來明朝的降將降臣。特別是一大批明朝名臣名將都為清朝衷心賣命出謀劃策。比如:範文程、吳三桂、洪承疇、孔有德等。而金國幾乎找不到受到金國重用的漢臣。
*
我不否認清朝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但皇太極、多爾袞製定了一係列民族融合的正確政策穩定了中原和江南。清朝的大政方針就是要入主中原統一天下。而金國的大政方針是掠奪中原、江南,對漢人大肆掠奪與屠殺。金國建立傀儡政權偽齊、偽楚就說明金國無意滅宋。
*
宋孝宗繼位力挽狂瀾穩定了宋朝,宋孝宗北伐使得金國無力南侵。
關於寫南宋偏安江南的詩詞還有哪些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示兒
陸遊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遊
三萬裏河東入海, 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裏, 南望王師又一年.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鬱孤台下清江水,
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水龍吟 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辛棄疾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算平戎萬裏,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況有文章山鬥,對桐陰、滿庭清晝.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雲奔走.綠野風煙,平泉林木,東山歌酒.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
楚天千裏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幹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鷓鴣天· 送人
辛棄疾
唱徹陽關淚未幹,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隻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酹江月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蛩四壁. 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傑. 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鏡裏朱顏都變盡,隻有丹心難滅. 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沁園春
文天祥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嶽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 罵賊張巡,愛君許遠,留得聲名萬古香.後來者,無二公之操,百煉之鋼. 人生翕欻雲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罵,安得留芳. 古廟幽沉,儀容儼雅,枯木寒鴉幾夕陽.郵亭下,有奸雄過此,仔細思量.
七律·書憤
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七絕·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滿江紅
嶽飛
怒發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餘下全文>>
明朝為什麼不學宋朝 偏安江南?
第一點,南明沒有一個眾望所歸的皇帝,南宋高宗在早期抗金戰爭頗有功績建樹,而且幸運的找到流落民間的哲宗廢後孟氏,擁立為太後,由孟太後下旨傳位趙構,成為北宋朝廷唯一合法繼承人(其它皇族皆為金國俘虜),當皇帝可謂萬眾擁戴,名正言順。
而南明則不同,南明親王藩屬遍布全國,有資格繼位的非常多,弘光帝自己也是福王之子,這樣一來就造成各個勢力集團,為了自己利益各自擁立皇帝,並互相拆台。甚至弘光帝集團內部也是矛盾重重。這樣一來南明不但不能一致對外,反而內耗不斷。如果當初崇禎能及時遣太子赴南京監國,形勢就會不同,可惜曆史沒有如果。
第二點,對滿清野心估計不足,南明由於和滿清之間隔著李自成的大順軍,所以一直不清楚滿清的戰略目的,甚至以為滿清是真心來平寇的,隻是要撈點地盤和利益而已,沒想到滿清有吞並天下的野心。
第三點,沒有處理好和農民起義軍的關係,李自成義軍夾在清軍和南明之間,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本來是可以製約滿清的,但是南明長期把義軍當做是不共戴天的敵人,沒有意識到滿清勢力才是真正的強敵,等到義軍和南明都被滿清重創才想起來聯合,但是那時已經晚了。
最後就是李自成的攪局了,李自成此人我們一般不提他是西夏黨項遺族,他起義目的在於在西北裂土封疆重建大夏國,所以他雖然攻陷北京滅亡明朝,卻沒有做好繼承明朝江山的準備,而滿清趁機入關,一舉平定了中國北方,可以說李自成和明朝是兩敗俱傷,白白便宜了一邊虎視眈眈的滿清。
奠定了南宋“偏安江南”的重大事件是什麼?
柘皋之戰是南宋初年宋軍抗金戰爭中的重要戰役之一.名義上由張俊指揮的宋軍在這次戰爭中先勝後敗.戰爭結束後,金軍退淮北歸,宋軍也退到江南,宋朝廷與金統治者簽訂了屈辱的“紹興和議”~
南宋政權偏安江南一隅,君臣隻知縱酒享樂,為何他還能苟延殘喘活了一百多年,是何原因
南宋當時確實是偏安一隅,這表示南宋沒有了以前的銳氣,不思用軍力來挽回以前淪陷的大麵積的國土,但就軍隊而言也是餓死的駱駝比馬大。軍隊在人員和技術裝備上還是比較高的,而且南宋當時經濟發展速度十分驚人,是當時世界GDP最高的國家,這也間接上支援了軍費問題(雖然被挪用了許多,但仍是不少)。以及到了最後抗蒙古軍隊的時候,首先南宋地理占據優勢,蒙古的騎兵部隊在南方發揮不了百分百的作用,而且南宋當時麵對外敵也軍民一致抗擊蒙古軍隊,所以可以堅持一定的時間。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即使一個政權腐朽到一定程度,它的頑抗能力也還是比較強的。
晉朝偏安江南後,為什麼被稱為東晉,而不是南晉
1、中國曆史最初隻有東西問題,以函穀關為界分關東和關西。周滅商、秦滅六國、漢滅楚均是以關西統一關東。所以有西周東周、西漢東漢。
2、漢朝時長江流域得到開發,至三國第一次有南北對峙,曹操敗於赤壁。但當時的南方還沒有實力與北方抗衡,所以三國歸晉。比後的晉室南渡在當時人眼中卻依然依東西來區分,稱西晉東晉。南北朝也最終統一於北方的隋。
3、唐朝安史之亂後北方大族第二次南渡,南方進一步開發,唐後期經濟已仰仗江南,宋室南渡後中國經濟文化中心移至江南,此後的朝代均以南北區分,如北宋南宋
為什麼曹魏一個泱泱中原大國卻始終沒有滅掉偏安江南的蜀漢和東吳? 這也太吊詭了。
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蜀漢相對東吳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諸葛亮善於治國是曆史上所公認的,在三國之中蜀國也是相對治理得最有條理的. 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蜀漢相對東吳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諸葛亮善於治國是曆史上所公認的,在三國之中蜀國也是相對治理得最有條理的。在複雜的對峙紛爭中似乎不應該在東吳之前滅亡,所以我們有必要在這裏討論和分析一下蜀漢在三國中最先滅亡的各種深層次的原因。
1、人心的向背是決定戰爭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漢朝末年的時候,當時漢朝長達400年的曆史還是深入人心的,漢獻帝還是一麵很重要的旗幟,曹操抓住了機會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了中國的北方。而劉備就是憑借著自己漢室宗親的特殊身份和"興複漢室"的口號而起兵,並且先後取得了荊州和益州。曹丕是公元220年篡漢建立曹魏政權的,劉備是夷陵之戰後公元223年在白帝城去世的,這些事件到公元263年蜀漢滅亡的時候已經過去四十多年了,所以到了蜀漢後期的這個時候,人心的向背,已不再思漢,蜀漢政權建國之初的這個優勢早已是不複存在了。
2、關羽丟失荊州和夷陵之戰的慘敗,造成諸葛亮著名的隆中對無法實現其偉大的戰略意圖,從此蜀漢政權由鼎盛時期開始走下坡路了,雖然諸葛亮和薑維等人後來苦力支撐蜀漢的局麵,但這已經為蜀漢政權40多年後的滅亡埋下了伏筆。其實孫劉聯盟一直是曹操最頭疼的一件事情,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到公元219年孫權成功的偷襲荊州為止,這10年時間是孫劉聯盟的蜜月期,孫權把戰略要地江陵借給了劉備,同時把妹妹也嫁給了他。而曹操則經常被打的東西兩線不能相顧,劉備最後能順利拿下漢中,和孫權出兵合肥牽製曹操的主力也有很大關係。如果我們大膽的假設當年關羽在襄陽水淹七軍,震動的曹操險些準備遷都的時候,劉備率益州之眾出兵秦川,孫權則率江東之眾出兵淮南和徐州,這樣東西萬裏全線出擊,彼呼此應、乘銳助勢、蠶食曹魏,完全可以達到中原震動、人心思變的局麵,曹操要同時應付幾路大軍那就真的是很危險了,這也正是諸葛亮的隆中對要達到的戰略效果啊。可惜這個時候孫權的私心壞了大好局麵,趁關羽主力和曹操鏖戰襄樊的時候出兵從背後偷襲了荊州,並且殺害了關羽父子,破壞了孫劉聯盟。在這裏順便說一下,夷陵之戰表麵上是東吳取得了勝利,從此確立了三足鼎立的地理形勢。但實質上是吳蜀兩敗俱傷的一場戰爭,造成了蜀弱吳孤的局勢,曹魏確立了相對吳蜀的絕對優勢局麵。
3、雖然益州是當時漢末十三州中最大的州之一,而且地勢也是最為險要的,但蜀漢的統治區域卻隻有這一個州,當時東吳占有東南的揚州、荊州和交州三個州,而曹魏擁有北方的九個州,所以蜀漢政權是三國之中最為弱小的。中華文明的精髓和發源都在北方中原地區,而益州卻是相對落後的地區,所以蜀漢政權無論從人口、資源、軍力、人才、後備等等方麵,實力都遠遠的不如占據經營中原地區多年的曹魏。在這裏我們就僅僅從兵力上進行一下比較,蜀漢全國的軍隊加起來隻有不到10萬人,僅僅是曹魏總兵力的五分之一,而曹魏直接出兵征討蜀漢的就有近20萬大軍。另外我們從中國曆史的規律上來看,除了朱元璋的明朝之外,也基本上都是由北而南統一全國的。
4、蜀漢後期由於地方偏於西垂相對閉塞,初期建國時候的人才到後期又逐步的凋零了,出現了嚴重缺乏人才的局麵。所以也就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這樣的成語。而曹魏地處中原地區地大物博,人才是一代接著一代不斷的湧現,所以無論是在人才的質量還是數量上,曹魏都遠遠的超過了蜀漢。諸葛亮用人和曹操的區別在於,他很注重人才的品德,甚至重德要超過重才,所以諸葛亮提拔的人才政治上幾乎都很清廉,但很少是一流的人才。另外蜀漢政權中類似魏延和李嚴這樣被殺和被廢的人才也不少啊。其實大家都知道郭嘉的生活作風就不是很好,曾經被朝臣陳群所檢舉,但曹操就是不拘一格的提拔和重用他,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另外諸葛亮和劉備都很重用荊州入川的舊部和一些外來的人才,比如諸葛亮去世之後掌權的蔣琬、費禕都是荊州的舊部,而薑維是涼州人。沒有很好的開發和培養益州土著的人才,這不僅造成後期人才的缺乏,而且還造成了內部很深的矛盾。5、蜀漢在戰前的軍事上和心理上準備不足。自從公元244年蜀漢大將王平擊退曹爽之後,曹魏已經快20年沒有進攻蜀漢邊境了,而且曹魏一直的戰略方針都是先吳後蜀,所以蜀漢君臣對於曹魏的入侵確實是沒有做很認真的準備。當時在討伐蜀漢之前,很多大臣包括鄧艾都上書表示反對意見,隻有鍾會一個人支持伐蜀,最後在曹魏掌握實際權力的司馬昭力排眾議調整了戰略方針,決定了先滅蜀後滅吳的正確方案。並且在出兵之前大力的製造準備攻打東吳的聲勢和假象。連蜀漢名將薑維都被欺騙了,沒有及時的做好迎戰的準備,後來薑維發覺之後即使做了一些補救和調整,由於政治上的腐敗而反應得很遲緩,所以漢中很快就失守了,薑維也險些被鄧艾困在了西北的遝中。
6、蜀漢後期在政治上已經趨於腐敗了,尤其是在蔣琬和費禕先後去世之後,薑維又長期帶兵在外主持北伐事宜,朝廷中已經沒有賢臣能夠管得住劉禪了。劉禪也就逐步開始重用一些庸臣甚至奸臣,最後形成了劉禪愚暗黃皓竊權的局麵。連掌握著蜀漢軍政大權的薑維都害怕的不敢隨便入朝,最後跑到西北的遝中去屯田避禍了。其實即便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雖然後來?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蜀漢相對東吳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諸葛亮善於治國是曆史上所公認的,在三國之中蜀國也是相對治理得最有條理的。在複雜的對峙紛爭中似乎不 ... 也得到了劉禪的提拔,但也是個庸才。在抗擊鄧艾大軍入侵的時候,曾經就有人正確的建議他守住險要的地方,等待薑維主力部隊的增援,那樣鄧艾的軍隊被夾擊就很危險了。可惜他當時建功心切,貿然出兵,結果是全軍覆沒。自這一戰後鄧艾就毫無阻擋長驅直入的打到了成都。大家都知道劉禪在投降曹魏之後有個著名的"樂不思蜀"的典故,由此足可見劉禪昏庸愚昧的程度。
7、蜀漢政權內部的政治矛盾已經非常激烈了,尤其是益州土著勢力和外來勢力之間的曆史矛盾一直很深。劉備在巧取豪奪益州的時候,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荊州帶來的軍隊和人才,所以就很自然的就形成了外來勢力集團。雖然以前劉備和諸葛亮在平定益州後為了籠絡人心,也起用了一些益州土著人士,但大多是一些清職或者地方官員,難以進入蜀漢的中樞權力機構。到了蜀漢後期的時候,由於外來勢力集團人才的逐步凋零,益州土著勢力開始上升和強大起來,這個矛盾就進一步加劇了。所以當鄧艾的大軍攻打到成都城下時,其實蜀漢政權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至少還有一定的力量可以進行抵抗,完全可以等待薑維的主力部隊回來增援和解圍。但蜀漢政權的內部到處都充滿了投降的論調,益州本地土著勢力無人願意為蜀漢拚死一戰啊。這裏需要再補充說明一個情況,司馬昭在蜀漢滅亡之後,把所有的外來勢力都遷出了益州,以鞏固對益州地區的統治,這說明他清楚的看到了這個問題。
8、公元234年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之後,名將薑維就一直是蜀漢後期的中流砥柱。尤其是在公元253年費禕遇刺身亡後,他的軍政權力就開始逐步擴大,並且當上了蜀漢的大將軍。他以前就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投奔蜀漢的曹魏降將,諸葛亮非常欣賞他,同時他自己也有相當的能力和才華。他一直非常感激諸葛亮的知遇之恩,並且繼承了諸葛亮的遺誌,連年主持出兵北伐曹魏,從公元247年到公元263年先後就有九次之多,但是收效甚微,反而損耗了有限的國力,造成兵疲民困的局麵,加速了蜀漢的滅亡進程。其實這中間的道理是很簡單的,小國與大國拚消耗,從大局的角度上看肯定是得不償失的。
9、薑維在戰術布置上的嚴重失誤。漢中是益州的重要門戶,所謂無漢中就無益州,本來漢中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當年曹操和劉備都是花了很大氣力才艱難拿下來的。自公元219年劉備留魏延鎮守漢中以來,蜀漢都是把重兵布置在外圍的據點進行禦敵,而不把敵人放進平原腹地。公元244年,曹魏大將軍曹爽曾經親自率領10多萬大軍攻打漢中,蜀漢大將王平當時以不滿三萬守兵采取這種方法成功的守衛了漢中。可是在薑維掌握軍政大權之後他認為以前的方法是可以禦敵,但不能取得更大的勝利。如果把敵人引入漢中的腹地,然後四麵據點人馬出動以夾擊騷擾之,就可以達到全殲敵軍的目的。其實一個相對弱小的國家應該采取更為穩妥的防守方針,而不應該采取如此賭博性質的冒險戰術。他的這種戰術方法遇到實力不強的敵人尚可以應付,但若遇到強大數倍的敵人,無異於是放虎出山啊。而且薑維長期以來積極組織北伐,就是典型的重攻不重守,並沒有把重兵屯集在漢中,最後反而拉到西北的遝中屯田,結果是由於兵力懸殊城門大開,鍾會能夠迅速的占領漢中,造成了蜀漢在這次戰役中一開始就陷入很大的被動。
10、東吳方麵沒有全力和及時的救援蜀漢。這裏麵也有兩個方麵的原因,一方麵是曹魏在出征蜀漢之前大造聲勢要出兵東吳,使得東吳方麵也不敢隨便輕舉妄動。另一方麵東吳屯駐重兵在蜀吳的邊境,其真實意圖是在觀望形勢和想趁亂吞並一部分蜀漢益州的土地,而不是真心的來幫助蜀漢抗敵,所以蜀漢將領羅憲看出了他們的企圖,也一直拒絕他們入境參戰。其實這個時候即使東吳出兵淮南來牽製曹魏,也意義不是很大了。因為曹魏在北方休生養息經營多年,現在相對東吳和蜀漢已經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了,它的實力完全可以應付兩線作戰。東吳沒有救援雖然是蜀漢滅亡的一個因素,但已經不是非常重要了,所以我把它放在了最後一條。
不是曹魏滅不了東吳,是沒有必要去打。
公元263年,魏將鍾會、鄧艾率軍其過子午穀,襲擊蜀國都城成都,蜀漢政權滅亡。
蜀國滅亡後,之剩下南方的東吳了,此時,東吳國是日漸衰微,且國內統治殘暴,民不聊生,已經無力對抗強大的曹魏政權。所以根本沒有必要去打,因為這時候有很大的事情要做。這件事就是公元265年司馬家族取代元帝曹奐,建立晉朝。
不打東吳的原因是:1,曹魏政權與司馬家族正處於紛爭事情,抽不出身去攻打:
2,剛結束對蜀漢政權的戰爭,糧草、兵馬損失巨大,需要休整。
3,東吳後期,孫權殘暴專政,殺子女,屠大臣(陸遜===),國家已是日見西山,亡國不遠矣!與其稱兔子還有口氣在的時候去和他垂死一拚,還不如等它自己慢慢咽氣,在舉兵南下,撿肉吃。
4,東吳雖開始衰落,但此時孫權還在。他的威望還是在江東很高的,所以得等他死,才能攻打。
摘自百度網友,謝謝。
為什麼南明不能像南宋那樣長期偏安江南?
南明政府如此大肆搜括民脂民膏,地方軍隊更是形如強盜,南明之民心從此就已消失殆盡。
諷刺的是,南明弘光朝廷依賴籠絡藩鎮而立,又以藩鎮叛降而亡,他那傾盡國力,耗資巨大所豢養的軍隊,在清軍南侵的時候,一戰未接,大部分都投降。
多鐸初下江南的時候,投降的南明士兵就二十三萬八千三百名。僅這一批在江北投降清朝的南明兵員數目就超過了清兵南侵多鐸、阿濟格兩路兵力的總和。
以後陸續有左良玉之子左夢庚,黃得功部將田雄、馬得功,又是幾十萬的軍力,這些漢將為大清擊潰南明政府、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南明重用這樣一些無恥將領,想不滅亡也難了。
南明之滅亡
南明小朝廷的無能腐敗可謂中國曆史之最。
南明政府最大的失誤在於弘光朝廷的基本國策――“借虜平寇”。實行的是和大清共同討賊,圖謀劃江而治的天真戰略。
南明政府之所以會犯下這種戰略性的重大錯誤,原因是因為自身的腐敗無能、不思進取,另一方麵也是因為黨派林立,為爭權奪利紛爭不休。
弘光朝廷建立的時候,正值吳三桂降清,聯兵擊敗大順軍,占領北京之際。
弘光君臣看到吳三桂借清兵擊敗了“闖賊”,收複神京,一個個興高采烈,稱之為“功在社稷”的“義舉”。
五月二十七日,大學士馬士英疏“陳恢複大計”說:“吳三桂宜速行接濟,在海有粟可挽,有金聲桓可使;而又可因三桂以款虜。原任知縣馬紹愉、陳新甲曾使款奴。昔下策,今上策也。當谘送督輔以備驅使。”
次日,弘光朝廷即決定“封關門總兵平西伯吳三桂為薊國公,給誥券、祿米,發銀五萬兩、漕米十萬石,差官齎送”。
當政的文武大臣,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以起義農民為敵,而對多次犯中原,這時已經“攘取畿輔等地”的清方則一味退讓,在“借虜平寇”的如意算盤下,圍繞“定策”、“逆案”、“順案”爭權奪利。
而軍事方麵,南明最為倚重的江北四鎮中,二劉之兵皆“虛誇不中用”,惟高傑兵戰鬥力強。高傑凶悍桀驁,卻毅然拒絕清肅王“大者王,小者侯,世世茅土”的誘降,疏請以己重兵駐歸德,冒大雪,沿黃河築牆,專力防禦清兵,並聯絡河南睢州總兵許定國“以奠中原”,不料許定國暗通清兵,設計於酒後謀害了高傑,渡河降清,並引清兵至儀封。
就在清兵迅速南下,形勢危急之際,擁有數十萬重兵、鎮守武昌的左良玉,發兵南下,要“清君側”、“除馬阮”。馬士英卻公然提出:“寧可君臣皆死於大清,不可死於左良玉之手”。當時有人抗言:“淮揚最急,應亟防禦。”馬士英命令“有議守淮者斬”,朝議之後,竟詔史可法盡撤江防之兵以防左。
史可法以南明國防大臣的身份督師一年多,卻沒有任何成果,既沒練兵,也沒防禦,更沒有趁大清和大順交戰之際收複失地,一味苟安,最後清軍南下,一敗再敗,退守揚州,以身殉國。
不多久,南明弘光政權滅亡。
因為清朝的推行民族壓迫政策犯下了嚴重錯誤,南明後期得以順勢團結了幾十萬大順軍、張獻忠的歸降部隊,提出反清複明的口號,共同對付清兵,曾經輝煌一時。但是各個將領依舊各自為政,南明的幾個大將,孫可望後期的飛揚跋扈,最終導致眾叛親離,賣身投靠;鄭成功雖然有大誌、有軍事才能,卻私心自用,斷送華南抗清大業。之後退守台灣,一心守護自己鄭家的地盤;李定國也是悲劇,出滇抗清前期遭孫可望妒恨,無法在兩湖、江西戰場上施展雄才大略;中期寄厚望於鄭成功連兵粵、閩,會師北上,得到的卻是鄭成功的虛應,結果導致喪師失地,南明中興從此無望,最後隻好死而後已。
南明之滅亡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昏庸的皇帝,肆虐的奸臣,跋扈的將領,無能的督師,明朝的遺毒如黨爭、苛政、文人領兵都被完好無損繼承下來,甚至還有所發揚光大,那麼延續著明朝的滅亡之路走向覆滅也就順理成章了。
金國在滅掉北宋之後,為什麼沒能繼續南進?
有兩方麵的原因:
1、西北諸路還有一隻擁有戰鬥力的北宋國防軍--西軍--在抵抗抵抗。雙方戰線犬牙交錯互相有攻防,女直人全軍南下的可能性頗小。四太子南下窮追宋高宗基本已經是動員了所有可以調集的機動部隊。
2、南方宋軍殘部的持續抵抗很頑強。原東京留守司部殘餘部隊嶽飛部等都還有一定兵力,能反複對女直人的側翼和後翼進行牽製作戰,韓世忠部尚有一隻強大的水軍能控製江麵,張俊部亦有相當之兵力且在明州打垮女直兩個前鋒萬戶。
綜合這兩方麵的原因,女直人繼續南下的可能性很小,而且由於原北宋軍的持續抵抗,女直南下軍團遭受了嚴重的損失,據說大金國誌卷六中四太子宗弼自述,這次南下他“幾不免”,因此回到北方以後一直托詞他事,再不願意南下碰這個釘子。
同時,措置川陝地區已有一段時間的張浚已經開始集結各路西軍人馬,預備發動一次誌在光複關中地區的大規模會戰(即後來的富平會戰,此戰雙方戰成平手),因此女直人一旦追擊不利,就必須將人馬抽調回西北地區進行防禦作戰。
因此,女直人不能繼續南下實在是因為事不能也,而非不為也。
宋高宗趙構 為何偏安江南 苟且一生
同求,哥們你也在“重讀南京”啊,,分享下答案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