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列舉兩條反映我國傳統和諧文化的名言典故或成語
不知其人,視其友。——司馬遷
掘井須到流,結交須到頭。 ——賈島
近賢則聰;近愚則聵。 ——皮日休
百年心如同,誰限河南北? ——姚合
恩情須學水長流。 ——魚玄機
淺近輕浮莫與交。 ——貫林
求友須在良,得良終相善。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變。欲知求友心,先把黃金煉。 ——孟郊
結交非賢者,難免生愛憎。 ——孟郊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鮑溶
人生交結在終始,莫以開沉中路分。 ——賀蘭進明
擇友如淘金,沙盡不得寶。 ——李成用
親之割之不斷,疏者屬之不堅。 ——韓愈
當君遠相知,不道雲海深。 ——王昌齡
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 ——李白
相知在急難,獨處亦何益。 ——李白
交友投分,切磨箴視。 ——周興嗣
勢力之交,古人羞之。 ——劉義慶
善人同處,則日聞嘉訓;惡人從遊,則日生邪情。 ——範曄
貧遊不可忘,久交念敦敬。 ——鮑照
不就利,不違害,不強交,不苟絕,惟有道者能之。 ——王通
惡人相遠離,善者近相知。 ——王梵誌
中國文化強調和諧,請舉出兩個帶有“和”字的成語
請看:和氣生財、天時地利人和。
和氣生財【解釋】:指待人和善能招財進寶。【出自】:魯迅《彷徨·離婚》:“一個人總要和氣些,‘和氣生財’,對不對?”【示例】:老人一輩子最重要的格言是‘和氣生財’。(老舍《四世同堂》)
天時地利人和【解釋】:指作戰時的自然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和人心的向背。【出自】:《孟子·公孫醜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臏兵法·月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示例】:鹹淵想了一會,道:‘行兵須要天時、地利、人和。為今之計,地利、人和倒用不著了,是要講天時了。’(清·劉璋《斬鬼傳》第八回)
相關書籍推薦—— ”和諧文化讀本”叢書共五本,包括《以和為美》《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別介紹和論述以和為美的審美觀、以和為貴的處世觀、和氣生財的財富觀、和而不同的世界觀、天人合一的自然觀。每本書都力圖以平實通俗的語言,介紹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諧、和睦、和美、和平、和順的豐富思想,在分類歸納的基礎上,分別論述其主要內涵及特征,盡可能旁征博引、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作者: 陳勝利 ,出 版 社: 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 2008-5-1。
形容民族間文化融合的有意境詞語有哪些?
齊心協力
眾誌成城
折筷子的故事
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個好漢三個樁
眾人拾柴火焰高
形容友好的:
情同手足.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團結合作.親如兄弟.友好往來.
形容和諧的:
國泰民安 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山川神》:“每歲海潮大溢,衝激州城,春秋醮祭,詔命學士院,撰青詞以祁國泰民安。”泰,平安,安定;安,安居樂業。國家太平,人民安居樂業。
太平盛世 天下太平,萬物安寧。專指安定、興盛和諧的時代。
世外桃源 晉、陶淵明《桃花源詩並序》:“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樂而環境幽美的世界。
政通人和 宋代範仲淹《嶽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製,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政通,政令通達,人和,上下一心。形容國家穩定,人民安樂。
和氣致祥 《漢書、劉向傳》:“和其致祥,乖氣致異。”致,招致,招來,和氣,和藹之氣、和諧之氣。意思是說社會和諧之氣可以招來吉祥。
安居樂業 《漢書、貨殖傳》:“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後漢書、仲長統傳》錄《昌言、理亂》:“安居樂業,長養子孫。”安,安心,居,住的地方,樂,喜歡,業,職業。安心地住在那兒,喜歡自己的職業。形容人們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勞動。
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孫希旦《集解》:“天下為公者,天子之位傳賢不傳子也。”原意是指不把君主之位當作一家的私有財產。後來泛指天下財富天下共有。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借用來作為對民權主義的解釋,意思是指國家政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
承平盛世 《漢書、食貨誌》:“王莽因漢承平之業,匈奴稱藩,百蠻賓服。”承,繼承,平,太平,盛世,富裕安定的時代。
民和年豐 《作傳、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潔粢米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民和,百姓和睦,安居,年成很好,人民生活快樂。
地利人和 《孟子、公孫醜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優越的地理條件,人和,和睦、和諧,良好的群眾關係,專指人民之間隻要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就可以戰勝一切困難,取得勝利。
相濡以沫,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如膠似漆
情深契露 情投契露 比翼雙飛
成語謎語:和諧文明新揭陽(打一成語)的相
和諧文明新揭陽(打一成語)
謎底:同心同德、撥雲見霧
關於傳統文化的資料
傳統文化含義:
“文化”的定義,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據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中統計,世界各地學者對文化的定義有160多種。從詞源上說,在西方,“文化”一詞源於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1871年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的表述:“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複合整體,總稱為文化。
在中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係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申為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征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製度等等。“化”本義為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於精神文明範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著一種正麵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麵,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為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係,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後兵”,文治武功。有些還包括小吃,風俗等傳統文化。
特征
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曆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曆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曆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琴棋書畫
明代&
笛子、二胡、古箏、蕭、鼓、古琴、琵琶。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 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麵埋伏》、《夕陽簫鼓》、《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 漁樵問答》);中國象棋、中國圍棋,對弈、棋子、棋盤;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寶(毛筆、墨、硯台、宣紙)、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豎排線裝書;國畫、山水畫、寫意畫;敦煌壁畫;八駿圖、太極圖(太極)。
傳統文學
主要是指詩詞曲賦。
《詩經》、《漢樂府》、《孫子兵法》;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誌異》等。
傳統節日
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漢民族傳統節日近50個。如下是15個主要節日:春節、上元節(元宵節)、花朝節(百花生日)、上巳節(三月三)、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鬼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祭灶日(小年)、除夕。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中國戲劇
京劇、越劇、秦腔、潮劇、昆曲、湘劇、豫劇、曲劇[1] 、二人轉、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臉譜、梨園戲、歌仔戲等。
中國建築
亭閣牌坊、園林寺院、鍾塔廟宇、亭台樓閣、民宅
漢字漢語
對聯、謎語(燈謎)、歇後語、熟語、成語、射覆、酒令、打油詩等……
傳統中醫
中醫、中藥、《黃帝內經》、《針灸甲乙經》、《脈經》、《本草綱目》、《千金方》《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
宗教哲學
儒、道、佛、周易、陰陽、五行、幹支、羅盤、八卦、占卜、風水、麵相等
民間工藝
潮繡、剪紙、風箏、中國織繡(刺繡等)、中國結、泥人、麵人、麵塑、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鳳眼、千層底、簷、鷲
中華武術
太極拳、詠春拳、少林、武當
地域文化
中土文化、潮汕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鄉、塞北嶺南、大漠風情、
中國傳統文化
蒙古草原、黑土地、青藏高原、天府之國、大西北、桂林山水、天涯海角、中原文化、巴陵文化……民風民俗
禮節、婚嫁(紅娘、月老、聘禮、洞房)、喪葬(孝服、紙錢、頭七)、祭祀(天地祖先);門神、年畫、鞭炮、湯圓、餃子。
衣冠服飾
漢族衣冠服飾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各朝代形製不同,
漢民族服
中國還有受其他民族文化影響而誕生的中山裝、唐裝、旗袍,各少數民族服飾、各類傳統及現代的佩飾、鞋、帽等。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哪些
書法、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術、兵馬俑、玉雕、甲骨文、文房四寶、笛子、古箏、琵琶、龍鳳紋樣、彩陶、國畫、 ?謙遜、禮貌、樸實。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諸說 ?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複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張岱年:《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東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許思園:《論中國文化二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複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係、社會製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麵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楊憲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評價》,載張立文等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係的方麵:(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欲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鬥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鬥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麵。(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4)應變精神。(見劉綱紀:《略論中國民族精神》,《武漢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見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見丁守和:《中國傳統文化試掄》,《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係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係;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見龐樸:《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報》1986年1月6日。)
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論語》《易﹝十翼〕》、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義、禮、智、信;四書:《中庸》《大學》《孟子》《論語》)
2.道家(老子、莊子、列子;思想:道德,無為、逍遙;《南華經》《道德經》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愛、非攻、舉賢、節儉)
4.法家(韓非、李斯、《韓非子》思想:君主集權,以法治國)
5.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桓團《公孫龍子》)
6.陰陽家(鄒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縱橫家(鬼穀子、蘇秦、張儀、《戰國策》)
8.雜家(呂不韋《呂氏春秋》)
9.小說家(虞初《虞初周說》)
10.兵家(孫臏《孫臏兵法》孫武《孫子兵法》、吳起、尉繚、魏無忌、白起思想:【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軍事格言,就出自此書。強調作戰前一定要做好準備)
11.醫家(扁鵲、淳於意、張仲景、華佗、孫思邈、王冰、張從正、朱震亨、李時珍、張景嶽)
琴棋書畫 ?明代 ?笛子、二胡、古箏、蕭、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麵埋伏》、《夕陽簫鼓》、《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中國象棋、中國圍棋,對弈、棋子、棋盤;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寶(毛筆、墨、硯台、宣紙)、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豎排線裝書;國畫、山水畫、寫意畫;敦煌壁畫;八駿圖、太極圖(太極)
傳統文學主要是指詩詞曲賦。《詩經》、《漢樂府》、《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誌異》等。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傳統節日
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漢民族傳統節日近50個。如下是15個主要節日:春節、上元節(元宵節)、花朝節(花神節)、上巳節(女兒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鬼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祭灶日(小年)、除夕。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中華詩詞
古詩、律詩、絕句、近體詩、無題詩、自度曲(詞)、傳統詩詞等。(可歸類於傳統文學)
中國戲劇
京劇、秦腔、潮劇、昆曲、湘劇、豫劇、曲劇、二人轉、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臉譜。中華傳統文化之昆曲中華傳統文化之昆曲中國建築折疊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鍾、塔、廟宇、亭台樓閣、井、石獅、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故宮
漢字漢語
漢字、漢語、對聯、謎語(燈謎)、歇後語、熟語、成語、射覆、酒令、打油詩等……傳統中醫折疊中醫、中藥、《黃帝內經》、《針灸甲乙經》、《脈經》、《本草綱目》、《千金方》《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
宗教哲學
佛、道、儒、陰陽、五行、羅盤、八卦、司南、法寶、禪宗、佛教、觀音,太上老君;燒香、拜佛、蠟燭。
民間工藝
潮繡、剪紙、風箏、中國織繡(刺繡等)、中國結、泥人、麵人、麵塑、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鳳眼、千層底、簷、鷲。中華武術折疊太極拳、詠春拳、南拳北腿、少林、武當、峨嵋、崆峒、昆侖、點蒼、華山、青城、嵩山。
地域文化
中土文化、潮汕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鄉、塞北嶺南、大漠風情、蒙古草原、黑土地、青藏高原、天府之國、大西北、桂林山水、天涯海角、中原文化、巴陵文化…
民風民俗
禮節、婚嫁(紅娘、月老)、喪葬(孝服、紙錢)、祭祀(祖);門神、年畫、鞭炮、湯圓、餃子。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 衣冠服飾折疊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各朝代形製不同的古裝、到現代的漢服、受其他民族影響的中山裝、唐裝、旗袍,各少數民族服飾、各類傳統及現代的佩飾、鞋、帽等。漢民族服漢民族服
四大雅戲
花鳥魚蟲,梅蘭竹菊牡丹、梅花、桂花、蓮花、茶花、蘭花、杜鵑、菊花、月季、月季,鳥籠、鸚鵡、八哥,金魚,蛐蛐。
動物植物
龍、鳳、狼、麒麟、虎、豹、鶴、龜、大熊貓...;梅蘭竹菊:梅花,蘭花,竹子,菊花。鬆、柏。
古玩器物
玉(玉佩、玉雕……)金銀器、瓷器、紅木家俱、景泰藍、中國漆器、彩陶、紫砂器、蠟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寶劍、十八般兵器等)、青銅器、古玩(銅錢等)、鼎、金元寶、如意、燭台、紅燈籠(宮燈、紗燈)、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芭蕉扇、桃花扇、裹腳布。
飲食廚藝
出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道;酒文化、中國菜、八大菜係(魯、川、粵、閩、蘇、浙、湘、徽)、餃子、湯圓、團圓飯、年夜飯、年糕、中秋月餅、筷子;魚翅、熊掌、海參、鮑魚……
傳說神話
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嫦娥奔月、誇父逐日、精衛填海、七仙女與董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神妖鬼怪折疊神仙、妖怪、鬼怪、玉帝、閻羅王、黑白無常、孟婆、奈何橋···
傳統音樂是指中國人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征的音樂,不僅包括在曆史上產生、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還包括當代作品。可見,傳統音樂包括“國樂”但不包括“新音樂”,但它們都是“中國音樂”。傳統音樂是中國民族音樂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音樂與新音樂的區別並不在於創作時音的先後,而是在於其表現形式及風格特征。如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漁舟唱晚》雖是近代音樂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屬中華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傳統音樂。相反,學堂樂歌、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樂形態特征借鑒了西方音樂,故不是傳統音樂。傳統音樂的劃分最早見於中國音樂研究所編寫的《民族音樂概論》,分為五大類: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和器樂,但大多院校在教學中把歌舞音樂並入民歌,於是就變成四大類:民歌、民族器樂、曲藝(即“唱”)音樂、戲曲音樂。實際上,“民族音樂”、“傳統音樂”和“民間音樂”又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民族音樂”包括傳統音樂和新音樂;而“民間音樂”隻是傳統音樂的一個類別。且中國的民族音樂是非常豐富的,除了民間音樂,還包括宮廷音樂、宗教音樂和文人音樂。杜亞雄先生則將中國傳統音樂分類如下: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其中民間音樂包括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民間歌舞、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文人音樂包括古琴音樂、詩詞吟誦調、文人自度曲;宗教音樂包括佛教音樂、道教音樂、基督教音樂、伊斯蘭教音樂、薩滿教及其它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包括祭祀樂、朝會樂、喜迎及巡禮樂、宴樂。“
戲曲“四大聲腔”
四聲腔,展輝煌,對戲曲,有影響;
昆山腔,經改良,藝術上,有開創。
弋陽腔,節奏強,加滾白,調高亢;
梆子腔,聲響亮,花苦音,巧用上。
皮黃腔,二合一,稱二黃,和西皮;
西皮剛,二黃抑,後發展,成京劇。
聲腔中以昆山腔、弋陽腔、梆子腔、皮黃腔為典型。
中國對聯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起源秦朝,古時稱為桃符。關於中國最早的楹聯,譚蟬雪先生在《文史知識》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國最早的楹帖出現在唐代。時間跨度為先秦、兩漢至南北朝。在中國古詩文中,很早就出現了一些比較整齊的對偶句。流傳至今的幾篇上古歌謠已見其濫觴。如“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類。至先秦兩漢,對偶句更是屢見不鮮。《易經》卦爻辭中已有一些對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視,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於天,後入於地。”(《明夷》卦“上六”)《易傳》中對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見,如:“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係辭下傳》)、“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則各從其類也。”律偶,格律詩中的對偶句。這種詩體又稱近體詩,正式形成於唐代,但其溯源,則始於魏晉。曹魏時,李登作《聲類》十卷,呂靜作《韻集》五卷,分出清、濁音和宮、商、角、徵、羽諸聲。另外,孫炎作《爾雅音義》,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創始人。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禪宗文化、少林武術、飲食文化、孝賢文化、慈善文化[2]、中醫文化[3]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曆)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包括傳統曆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名山大川折疊中國五嶽:華山、恒山、衡山、嵩山、泰山。[4]道教四大名山:青城山、龍虎山、武當山、齊雲山。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長江、黃河、珠江、黑龍江、鬆花江、遼河、海河……
文化傳承
與一般的宗教相比較,中華傳統文化的優勢在於它從哲學、科學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會、人生的本質和意義的,既是充分說理的,又可以讓人進行實證,這些內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隨便解釋得了的。所以,它與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於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說服力。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礎上的,隻有通過虔誠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問、不要問為什麼,是什麼道理。可是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在各種色象的誘惑下,很多人是經不起引誘的,他們都會對自己的信仰發生動搖的。特別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確科學地解釋自身,而且往往與科學思想是有抵觸的(這不是說科學是正確的,科學也是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而科學的道理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它認識的是物質,是事物直觀的可見的表象。在科學日益發達的今天,宇宙飛船上天,原子彈爆炸,互聯網技術,生物技術上的成就,科學觀念是很易被人們接受的。由於以上原因,人們對信仰發生動搖也是很正常的,這也正是這種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師、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為上帝的罪人。更有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師還染上了艾滋病,有媒體報道,他們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於不正當的性行為造成的,這說明他們已經遠離自己的信仰,淪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們應當承認,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還是高尚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一種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學發達,人們的文化水準提高,認識能力增強的情況下,越是有利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在人們沒有文化愚昧的情況下,中華傳統文化是不易推廣與傳播的,因為它不具備傳播這種文化的軟件與硬化。在中國曆史上,無論什麼時候,哪一個封建王朝都沒有真正徹底的貫徹中華傳統文化,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從來都沒有象《聖經》文化和《古蘭經》文化那樣,左右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的命運。現在最有利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徹底貫徹,而這種貫徹是民主的、自由的,人們自覺自願地接受的,不願接受馬上就可以反對。用現代語言把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表達出來,使人們真正的理解中華傳統文化,這並不是我有什麼能耐,而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本來就包涵的本質。再者,這也是人類曆史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的產物,因為大家都有文化了,語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強了;第三、科學已經很發達了,我可以借助科學上的發現和科學語言,對其理論體係進行係統細致地表述,這樣就更有說服力與感染力。以上各點,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優勢所在。中華傳統文化,還有語言和文字上的優勢。
成語說明兩個馬克思主義原理
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涵之一,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一方麵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質所決定的,另一方麵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實現現代化的內在需要。從一定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過程。因此,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意義重大。
一、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必要性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本身就內在的包含了兩方麵的內涵,一方麵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麵是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前者結合構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內容,後者結合構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形式。兩者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進程中都至關重要。
但長期以來,由於我們在強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的時候,忽視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曆史文化實際的結合,造成我國的一些馬克思主義者對中國自己的曆史、哲學、文化缺乏應有的學習和研究,這方麵的知識知之甚少。翻開今天的許多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和專著,見到的大量的是外國人怎麼說,從中難尋中國傳統哲學的蹤影,甚至在形式上引用中國古語以作點綴也很少。
而事實上,馬克思主義理論隻有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才能真正起到指導作用。筆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必須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麵的原因:首先,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源地來說,馬克思主義產生於歐洲,是西方文明的思想成果。其著作從內容到形式都打上了歐洲民族的烙印。要使馬克思主義為中國人民所接受,並在中國的社會實踐中應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必須賦予這些理論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形式,通過理論創新來獲得強大的生命力。恩格斯曾強調,“每個國家運用馬克思主義,都必須穿起本民族的服裝。”其次,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的特點也決定了馬克思主義要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因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針對某一國的學說,而是一種世界性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論,是對世界曆史發展規律和趨勢的科學把握。早在1872年《共產黨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曆史條件為轉移”。因此,馬克思主義理論要付諸實踐,隻有同各個民族、各個國家或地區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才能實現其指導意義。
因此,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上,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需要充分認識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意義,加強對中國曆史、哲學、文化的學習與研究。隻有這樣,馬克思主義才能真正在中國生根、開花和結果。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曆史進程中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優秀典範
回顧曆史,我們會發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進程中所產生的幾大理論成果,無一例外的都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巧妙的結合。事實上,**很早就意識到要注重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使之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思想。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並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他強調,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就是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就是要有“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
(一)**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典範
**的著作鮮明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結合,具有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民族語言形式。例如,**用中國古代哲學的“矛盾”概念表示“對立麵的統一和鬥爭”,用“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來說明對立中有統一;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來說明新生事物是不可被戰勝的;用“愚公移山”來說明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群眾創造曆史的偉大作用;用“路遙知馬力,馬力是質,路遙是量”,來說明質和量之間的辯證關係;用“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來說明具體情況必須具體分析;用“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來說明群眾有偉大的創造力等。由此可見,沒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批判和繼承,就不可能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和風格的**思想。
(二)**理論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也非常鮮明
**理論在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的,但它又深深紮根於中華民族的土壤中。比如,**沿用中國古代的“小康”概念,創造性地把“小康”理想運用於當代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明確提出了“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從形式到內容都具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特色。最早對傳統小康社會給予係統闡述的是《禮記·禮運》。《禮記·禮運》把“小康社會”與“大同世界”聯係起來,作為未來社會的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小康”理想的基礎。
(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承並發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本思想”
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老子認為統治者要順應民意,提出“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荀子也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賈誼則提出了“無民不為本”的思想,其重視民眾巨大作用的基本精神,與馬克思主義的曆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群眾是曆史創造者等觀點有相通之處。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所闡述的,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精華的整合。 (四)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和諧”文化相融合的精華
以**為**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和諧思想基礎上,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相結合,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當代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文化根源是儒家文化。其中,“和諧論”是儒家和平文化的核心,包括天人和諧、社會和諧、家庭和諧與群己和諧。****指出,“中國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建設一個民主法製、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把馬克思主義的和平發展觀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推向了新階段。
綜上所述,我們會發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體係中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等概念和思想,都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因此,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不僅應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經驗的總結和概括,而且也應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總結和概括。
三、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
那麼,現階段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如何結合?學術界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就哲學而言,較為普遍的理解和做法是,在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時引用一些中國古代的思想資料以證明原理的普遍性、真理性;或者以現行的哲學體係為框架去整理中國哲學。這種結合形式,對於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聯係有一定意義。但它是一種淺層次的結合,在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哲學關係的理解上是片麵的,實質上是把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當成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注解和證明,而不是以中國傳統哲學的精華去補充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
因此,正確處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關係,需要在實踐基礎上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從內容到形式上進行全麵創新,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義和實質與中國傳統文化融為一體,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應把握好三項要義:第一,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應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不斷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努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和中國作風的社會主義文化。第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立足於實踐、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就在於它始終與各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共命運。第三,培育開放兼容的世界眼光。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涉及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性格、思維方式、價值取向、文化心理等深層次的問題。因此,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需要我們樹立一種開放兼容的世界眼光,既立足中國又麵向世界,從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
當然,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終究是不同時代的、不同國度的文化,所以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中,不可能沒有矛盾,不可能是絕對一致的,因此我們需要在其相互結合的過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中華傳統文化的格言警句
愛 國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嶽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遊《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嶽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明 誌
13.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裏仁》
14.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裏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16.誌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史記?陳涉世家》
18.誌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19.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20.有誌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列傳》
21.誌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蘇軾《晁錯論》
23.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持 節
2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論語?子罕》
25.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26.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27.不降其誌,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2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31.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誌。——桓寬《鹽鐵論?地廣》
32.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3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35.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36.名節重泰山,利欲輕鴻毛。——於謙《無題》
37.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於謙《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鄭燮(xiè)《題畫?竹石》
自 強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40.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
42.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 《孟子?告子下》
43.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45.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
46.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商君書?畫策》
47.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4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49.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鹹用《送人》
50.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餘下全文>>
求同存異的成語出處
1965年3月23日《人民日報》:“共同點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異。” 1955年,**在亞非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
求同存異是**的創新,萬隆會議的精神最終導致了1961年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求同存異不是目的,而是為大家的共同目標服務的,求同存異之後要做什麼是最重要的。**在萬隆會議上指出,亞非地區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殖民主義在這個地區的統治並沒有結束,經濟上還很落後,因此這一地區的國家不僅要求政治上的獨立,同時還要求經濟上的獨立,改變經濟落後麵貌,爭取完全獨立。為此就要保障世界和平,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友好合作。而要實現這個目標,亞非國家之間就應該求同存異,不要因意識形態和國家製度的不同而造成分裂是新中國第一次參加國際的會議。
求同存異 - **“求同存異”的思想
**善於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對紛繁複雜的問題作出精辟的分析和果斷的決定,被公認是駕馭複雜局勢和處理危急事件的能手。他經常強調:“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客觀規律,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作為辯證思維方法的經典範例,**創造性地提出了“求同存異”思想,並在實踐中歸納出眾多“求同”和“存異”的具體路徑。透過“求同存異”思想的形成過程及其運用,我們不難發現,唯物辯證法的哲學思維已經成為**思維方法的核心。 一、**“求同存異”思想對傳統的繼承與發展 **的“求同存異”思想無疑是一種創新,而創新是繼承與發展的辯證統一。從“求同存異”思想形成的曆史脈絡來看,**將傳統和諧思想的精華與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思想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繼承基礎上的創新發展。 **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致力於“從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和世界文明中吸取智慧”,其“求同存異”思想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和合思想”的曆史傳承。“和諧”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國語·鄭語》強調“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將矛盾對立雙方的和諧相處視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道德經》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將矛盾對立雙方互相衝突交和作為達到和諧狀態的必要條件;《論語·子路》則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著名論斷,將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建立在個性差別的基礎之上。“和而不同”的實質是追求內在的和諧統一: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衝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 在處理矛盾時堅持尋求共同基礎、保留意見分歧、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是**“求同存異”思想和傳統“和而不同”思想的共通之處。**總是緊緊圍繞當時的曆史需要,通過尋求“共同點”來消除分歧,通過接納“不同點”來擱置爭議,最終爭取到一切可以爭取的因素,團結到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錢其琛評價說:“**同誌善於在尖銳的矛盾中求同,善於在適當的條件下存異,他因這種高超的外交藝術被譽為處理外交難題的能手。”**自己也曾頗有感慨地說:“鋼鐵和水泥是性質不同的物質,把它們結合起來,就變成鋼骨水泥那樣強有力的東西。科學家能把自然界不同的物質組合、統一起來,難道不能把有不同見解和脾氣的人統一起來嗎?”他進而指出:“我們不可能設想,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是鐵板一塊,大家都是一個想法,對任何問題的看法都一樣。如果我們的統一戰線是這樣,它就不能發展,就會停止不前,甚至要後退。” **“求同存異”思想並不是對傳統“和而不同”思想的簡單借用,而是在繼承基礎上的揚棄,二者之間存在著諸多差別。其一,被動與主動之分——“和而不同”雖然也提及人為因素,但更為提倡“師法自然”的思想觀念,主張回歸到無人力強加妄為的自然而然的和諧狀態;**的“求同存異”則要求人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積極溝通、耐心引導而達成共識。其二,理想與現實之分——儒道之學都極具理想主義色彩,受其熏陶的“和而不同”思想習慣將“三名同心、太和萬物”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往往可望而不可即;而“求同存異”已經成為一種行為方法,常常被**用作處理現實問題的利器。其三,抽象與具體之分——“和而不同”更多地表現為一種形而上的思想理念,主要是強調“共生共榮”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而“求同存異”更多地表現為一種具體化的操作方法,是**在實際工作中歸納總結的工作方法。可見,**的“求同存異”比之傳統的“和而不同”更加具有方法論上的指導意義。 二、**“求同存異”思想所體現的辯證思維 “求同”就是尋找共同思想、共同要求、共同利益,是構建和諧的基礎;“存異”就是保留不同觀點、不同主張、不同利益,是構建和諧的條件。在**“求同存異”思想中,貫穿著辯證思維方法的豐富內容。如存其異、求其同;抑其異、揚其同;尊其異,待其同等。因而,“求同存異”又可稱為“辯證求同”。 1、異中而求同——同一性與鬥爭性相統一。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對立麵的統一,即任何對立的兩個方麵,既有差別性、相互排斥性、反對性、否定性,又有相互依存性、包含性、一致性、合作性、相互轉化性。**的“求同存異”是同和異、團結和鬥爭的具體的曆史的統一,有著豐富的內容和靈活多樣的形式,是唯物辯證法的矛盾學說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一方麵,**的求同性思維方法強調團結,要求在不同中尋求共同點、在矛盾中尋求統一。他分析說:“團結是在矛盾中形成和發展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麵。人們的智慧、才能、性格各有不同,相互之間有時是有矛盾的。團結就是在共同點上把矛盾的各方統一起來。善於團結的人,就是善於在共同點上統一矛盾的人。”另一方麵,**的求同性思維方法並不是調和、折衷,而是存異不存原則之異,在重大原則問題上堅決進行鬥爭。1945年他在《論統一戰線》中總結道:“有了區別,就有鬥爭。無產階級在統一戰線中的團結,是堅持獨立自主的條件下同人家講團結,而不是受其他階級的影響。”他多次強調,在原則性的問題上是決不能讓步的,必須同時反對極左和極右兩種錯誤觀點。他批評說,“左”的觀點是隻異不同,“天天講區別,不去和人家共同行動”;右的觀點是“求同而非異”,“不主張區別”,隻有同而沒有異。這兩種極端思想“都是不正確的,都是受了別的階級的影響,不是真正的無產階級的思想”。 2、求同不求異——“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的“求同存異”思想是這一辯證思維在實踐中的嫻熟應用。一方麵,“求同存異”思想堅持“兩點論”,既注意到矛盾的主要方麵“求同”,又顧及到矛盾的次要方麵“存異”;另一方麵,“求同存異”思想堅持“重點論”,在“求同存異”中偏向於矛盾的主要方麵“求同”,力爭“求同而不求異”。**關於求同的一個基本理念,就是主張“先把雙方不同的立場說清楚,然後找共同點”,認為“這才是誠實的態度,這樣才能相處下去”。1955年4月他在亞非會議上發表了關於“求同而存異”的著名講話,強調不同社會製度、不同意識形態,以及不同宗教信仰的國家都可以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找到共同的出發點;1972年他在歡迎美國總統尼克鬆的宴會上又說:“中美兩國的社會製度根本不同,在中美兩國政府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分歧。但是,這種分歧不應當妨礙中美兩國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正常的國家關係,更不應該導致戰爭。”這種先承認差異的存在,同時又擱置差異、著力尋求共同點的求同方式,是知異而求同、求同不求異、知異而不求異、知異而不礙同等辯證思維的具體表現。 3、求同又存異——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統一。“求同存異”既是一種思想,也是認識問題、解決矛盾的一種基本方法,它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相統一原理的具體體現。“同”就是普遍、共性的一麵,“異”是指特殊、個性的一麵;求同就是努力去尋求、擴大雙方的共同點,存異就是正視並允許雙方有一定的個性存在。在**的“求同存異”思想中,求同是存異的目的,存異是求同的條件。**一貫強調矛盾的普遍性,認為共同點是矛盾各方統一的基礎。他說,“共信不立,互信不生”,沒有共同的信念、願望和要求,就不會有互相信任和團結。所以,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就在於“要求大家有一個共同的立場”。同時,**也從來不忽視矛盾的特殊性,曆來主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說:“人的思想有各種各樣,隻要他不妨礙政治生活,不妨礙經濟生產,我們就不要幹涉。”擱置差異正是對差異的一種尊重與保護,是一種緩解矛盾的表現。 4、存異以待同——質變與量變相統一。**強調“存異”,既不是對差異置之不理,更不是有意去“求異”,而是“存異以待同”。它有兩層含義:其一,引導差異向共同點轉化。**提倡用“求同存異”的方法通過量變逐步縮小彼此差異的程度,以期質變的來臨。因為,差異如果不及時解決,很有可能會朝著相反的方向從量變到質變發展,最後變得不可收拾。其二,防止“小異”向“大異”轉化。**之所以強調暫時擱置差異,就是因為現在還不具備解決這些差異的條件,如果硬性去“求同”,矛盾不僅解決不了,很有可能會促使矛盾從量變發展為質變,從非對抗性矛盾發展為對抗性矛盾、從隱性矛盾發展為顯性矛盾,從“小異”變成“大異”。把不同的保留,不發展爭論,是**求同存異思想的一個基本點。他一直強調:“凡是屬於立場、思想、生活方式不同的問題,不必爭論,要互相尊重。” 三、**實現“求同存異”的手段及其在實踐中的運用 **的“求同存異”思想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為了達到“求同存異”,他經常運用各種方式、手段來“求同存異”,顧全大局、堅持和合。 1、**善於運用協調溝通的手段“求同存異”。實踐證明,矛盾雙方關係的不和諧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而造成的。**非常善於溝通,他每每在溝通中求同存異,在求同存異基礎上繼續溝通,最終促使問題圓滿解決。1936年他通過與張學良、**、國民黨內部、蘇聯及共產國際等多方的有效溝通,促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1954年他通過與印度、緬甸等發展中國家的積極溝通,推出了享譽世界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6年他通過曹聚仁、陳誠等人與**秘密溝通,促成“力爭和平解放台灣”一係列新政策的出台。實際上,**自己常常充當著共產黨與民主人士溝通的橋梁。錢學森曾說,許多黨外人士說,我們是認識**才認識共產黨,相信**才相信共產黨的。 2、**善於運用團結友善的手段“求同存異”。無論是處理內政還是外交,**總是從團結的願望出發,著力分析矛盾各方的共同利益,進而爭取矛盾各方權衡利弊、求同存異。**多次稱讚說:“恩來的最大優點之一,就是同黨內外都有廣泛的聯係,善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也說:“**同誌另一個突出的長處是善於團結人。他確實能夠做到團結一切應該團結和可以團結的人。他的這個特點,在黨內早被承認,在黨外更為著名。同他在一起工作,很自然有一種安定團結的氣氛。”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還注意團結曾經反對過自己,甚至陷害過自己的人。比如,1932年國民黨要員張衝製造“伍豪事件”陷害**,後來在抗戰中**從民族利益的共同點出發,與張衝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由公誼而增友誼”。 3、**善於運用以退為進的手段“求同存異”。**擅長以退為進,是將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結合得天衣無縫的公關大家。每當交往協商中出現“紅燈”信號,他總是盡可能以退為進、繞道而行,最終功成事遂。1945年重慶談判時,**代表中國共產黨作出盡可能的讓步,逼迫國民黨不得不坐下來認真談判;1950年在《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談判過程中,**語重心長地對代表團成員說,交往協商“需要我們不僅勇於和善於堅持原則,而且還要勇於和善於進行妥協”,“光講鬥爭不講妥協,往往要犯‘左’的錯誤,其結果常常使談判陷於僵局,甚至破裂”。**多次以以退為進的方法贏得談判的持續進展和有利局麵。 縱觀**幾十年執政的風雨曆程,他始終不渝地秉承“求同存異”的行事原則,顯示了高超的領導藝術和豐富的政治經驗,被尊奉為“構建和諧的典範”。在實際工作中,他巧妙地將“求同存異”運用於新中國內政外交的各項事業之中,力求做到異中求同、揚同抑異、存異待同。 第一,以“求同存異”原則引領外交工作。**長期從事並直接領導新中國的外交工作,求同存異的思想貫穿於**外交實踐的始終。1954年在一次幹部會議上他明確指出,“我們和英國是有同有不同的,我們的態度是求同而不求異”;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他宣布“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1972年在處理中日關係時,他再一次強調,“中日兩國的社會製度不同,但這不應該成為我們兩國平等友好相處的障礙”。當然,最能反映**外交藝術的,還是他成功運用“求同存異”的政治協商藝術,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他說,世界各國為了在一起生存,應該撇開不同的思想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製度,尋找共同點,保留不同點。 第二,以“求同存異”原則發展統一戰線。**明確指出,又聯合又鬥爭,求同存異是統一戰線的根本策略原則。他解釋說,“求同”是努力尋求統一戰線中各方的共同點;“存異”是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統一戰線中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強求一致。“我們同黨外人士合作就是在共同的大前提下,接受他們的好意見,豐富我們的主張。隻要大的方麵有了共同性,小的方麵存在差別是允許的。”正是在“求同存異”原則的指導下,**確立了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關係、妥善處理了華人華僑問題、維護和促進了民族團結、化解了各種宗教衝突和矛盾、開創了新中國的對台工作等。 第三,以“求同存異”原則構建黨內和諧。在長期的革命鬥爭過程中,**善於運用“求同存異”的長處使他成為調節黨內矛盾、維係黨內團結和統一的核心。特別是在**中,**出於顧全大局的考慮,以委曲求全的方式竭力苦撐危局,發揮了別人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在黨內和革命隊伍內部,無論是什麼樣的人,有著怎樣的脾氣、性格、思維方式,**都能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與之合作共事。 第四,以“求同存異”原則協調人際關係。**堪稱處理人際關係的藝術大師,最善於利用“求同存異”的方法化解周邊的人際矛盾。早年在南開學校上學時,《同學錄》中對他有這樣一段評語:“君性溫和誠實,最富於感情,摯於友誼,凡朋友及公益事,無不盡力。”他曾深有感觸地說,幹革命,人越多越好,為了團結更多的人,思想上可以“求同存異”。由於成功地將“求同存異”融入到主體自我意識之中,雖然他在為人處事方麵原則性很強,但給人更多的卻是和藹可親的形象,使得他在壓力之下能夠妥善地處理好各方麵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贏得全國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由衷的尊敬。 “求同存異”是**處理複雜關係、解決複雜矛盾一以貫之的思想方法和行為模式,是**辯證思維方式的實踐範例。縱觀**革命和執政生涯,他始終不渝地倡導在共同點上統一矛盾、在尖銳的矛盾中求同、在對抗中尋求非對抗因素、在適當的條件下恰當地存異。但是,這絕不意味著他是調和主義者和折衷主義者。在“求同存異”思想的實際運用過程中,**注重同一性與鬥爭性相統一、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寓剛於柔、融韌於忍,剛強而不固執偏激,平和而不失原則分寸,具有外圓內方的政治人格品性。而這一根本特點,正是從“求同存異”思想中折射出來的**辯證思維方法之要津。
高分懸賞 2009年政治熱門詞語有什麼
公平分配
和諧社會
建設和諧文化,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物價·宏觀調控
兩防
大國關係·對外開放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
節能減排循環經濟
開源和節流
創造公平就業環境,消除就業歧視
發展文化產業、提高“文化競爭力
新農村建設
發展現代農業
農村民主管理
發展農村民主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眾誌成城抗擊災害
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自主創新
建設創新型國家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理論創新、製度創新、科技創新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擴內需
“十一五”規劃
國際金融危機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以上是09年的比較熱門的政治類關鍵詞
下麵是一直以來很熱門的關鍵詞,在09年同樣保持熱門程度: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
科學發展觀
依法治國
創新型國家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科技自主創新
節約型社會
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意見
服務型政府
法治型政府
責任型政府
績效型政府
政府公開
官員問責製
應急管理、突發事件、防災抗災
民生問題
經濟建設
環境
人才
文化建設
住房問題
社會保障問題
醫療問題
下麵是從十七大報告中總結出來的政治關鍵詞彙:
1. 過去五年的工作
2. 改革開放的偉大曆史進程
3.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4. 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
5. 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6. 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7.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大繁榮
8. 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9. 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新局麵
10. 推進“一國兩製”實踐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11. 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12. 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下麵是從09年兩會中概括出來的政治熱門詞語:
反腐倡廉
收入分配
文化
房價
教育
社會保障
醫改
兩岸關係
和諧外交
股市
結構性減稅
4萬億元投資計劃
擴大內需尤其要大力開發農村消費
食品安全不能“選擇性執法”
覆蓋全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製度
健全社區醫療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辦法
教育改革公平優先
財政補貼幫助大學畢業生走村入戶
開展科技下鄉
財政赤字7500億元
下麵是09年時事政治熱門詞:
1、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2、節能減排
3、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與改革開放30年
4、台灣局勢與祖國統一
5、朝核問題
6、美國次貸危機
7、**出席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
8、達沃斯論壇
9、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10、構築大國關係
11、八國集團首腦會議
希望這些夠用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請列舉兩條反映我國傳統和諧文化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