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靖主義 名字的由來
綏靖(suí jìng),綏,本義是借以登車的繩索,引申為安定、安撫。靖,安定之意。即以安撫(綏)的手段使局勢安定(靖),又稱為姑息主義。“慰撫”之意。
隨靖主義是什麼意思
綏靖一詞中國古已有之,最初是安撫、保持地方平靜的意思。想來張伯倫的綏靖政策最初也不是貶義的,這樣翻譯不過是一般的意譯罷了。隻是最終的效果證明了綏靖的失敗,後來才引申為為求苟安而去做一些違反理性與原則的行為,甚至這種行為裏還有一種非理性的縱容。
綏:安定、安撫。《詩·恒》:"綏萬邦。"《三國誌·薛綜傳》:"綏邊撫裔。"
靖:安定。《書·無逸》:"嘉靖殷邦。"
綏德、靖遠和鎮南、北平一類地名一樣都是取個吉利話罷了。
如果樓主手頭有辭源辭海之類的工具書可以查一下具體出處,大概先秦兩漢時就有這個詞了。
簡單的說就是姑息縱容政策,以犧牲別國的利益達到求得自保.
具體說就是:
綏靖政策 (policy of appeasement)也稱姑息政策。一種對侵略不加抵製,姑息縱容,退讓屈服,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侵略者勾結和妥協的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人民革命的興起及社會主義蘇聯的出現,引起帝國主義的恐懼和仇視。它們在爭奪世界霸權的鬥爭中,既想削弱和擊敗競爭對手,又要反對社會主義,鎮壓人民革命。綏靖政策正是適應這一需要出現的。在不同的情況下,其內容,形式和手法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為了維護和爭奪世界霸權,反對社會主義和人民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一政策最積極的推行者是英、法、美等國。20世紀30年代前,綏靖政策主要表現為扶植戰敗的德國、支持日本充當防範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這從凡爾賽體係、華盛頓體係中可以窺見端倪。在道威斯計劃、楊格計劃、洛迎諾公約中則更具體化了。到30年代,特別是兩個戰爭策源地形成後(見遠東戰爭策源地、集體安全政策),麵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嚴重挑戰,以英國首相A.N.張伯倫為代表的英、法、美等國的綏靖主義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求得一時苟安,不惜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謀求同侵略者妥協,妄圖將禍水引向蘇聯,坐收漁利。1931年“九一八事變”,容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1935年3月容忍A.希特勒重整軍備。1935年8月美國通過中立法。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裝進占萊茵區。1936年8月對德、意武裝幹涉西班牙采取“不幹涉”政策。1937年7月縱容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此後又策劃太平洋國際會議,陰謀出賣中國,同日本妥協。1938年3月默許希特勒兼並奧地利。這些都是綏靖政策的例證。最典型的體現則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會議和《慕尼黑協定》。英、法及幕後它們支持的美國,妄圖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為代價,在歐洲實現“普遍綏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實質上是推動德國進攻蘇聯。曆史證明,綏靖政策是一種縱容戰爭、挑撥戰爭、擴大戰爭的政策。它無法滿足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卻鼓勵了侵略者冒險,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什麼是綏靖主義?
綏靖主義
appeasement policy
對侵略者姑息、退讓,犧牲別國利益以求暫時的和平與苟安的妥協政策。又稱綏靖政策。其典型表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日本、意大利和德國相繼對外進行侵略,英、法兩國為保護既得利益,推動法西斯國家進攻蘇聯,於1938年9月29日同德國簽定《慕尼黑協定》 。 在綏靖政策的縱容下,法西斯德國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英、法自食其果,遭到了法西斯的進攻。從此,綏靖主義便成為縱容侵略、姑息養奸的代名詞。
綏靖是什麼意思,綏靖政策是什麼意思
綏靖政策(policy of appeasement)
綏
suí
①會意:從糸(mì),從妥,“糸”與絲織品、繩索有關。“妥”表妥當、平安。
合起來表示有了這繩索,人就穩妥了。
②本義:借以登車的繩索。
③引申:安定、安撫。《詩·恒》:"綏萬邦。"《三國誌·薛綜傳》:"綏邊撫裔。"
靖
jìng
安定。《書·無逸》:"嘉靖殷邦。"
綏德、靖遠和鎮南、北平一類地名,皆取其吉也。
綏靖
suí jìng
[pacify; appease]
保持地方平靜;安撫平定;過去反動政府不顧事理道義,使人民屈從於暴力和強權之下以求安定。
例:吾在卅八年,不能綏靖區域,又值中州兵亂,秦隴倒懸,加以寢患彌篤,實思斂跡避賢。——《晉書·張軌傳》
綏靖主義
suíjìngzhǔyì
[appeasement]
用犧牲別國的利益安撫侵略者,以換取和平和安全的政策。
綏靖政策
1。定義:英法美等綏靖主義者,不惜以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為代價,來維護自身的利益(也有恐戰情緒),求得一時苟安,謀求同侵略者妥協,妄圖將“禍水東引”至蘇聯,坐收漁利。
2。實質:縱容法西斯侵略的行為
3。最大後果:加速了二戰的全麵爆發,以及後來的美蘇“冷戰”
4。直接後果:(1)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被出賣,從而助長法西斯侵略氣焰
(2)嚴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給世界帶來更大災難
(3)西方大國的“自保政策”最終也損害了自身利益,以至於自食其果。
詳細介紹
綏靖政策也稱姑息政策。一種對侵略不加抵製,姑息縱容,退讓屈服,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侵略者勾結和妥協的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人民革命的興起及社會主義蘇聯的出現,引起帝國主義的恐懼和仇視。它們在爭奪世界霸權的鬥爭中,既想削弱和擊敗競爭對手,又要反對社會主義,鎮壓人民革命。綏靖政策正是適應這一需要出現的。在不同的情況下,其內容,形式和手法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為了維護和爭奪世界霸權,反對社會主義和人民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一政策最積極的推行者是英國、法國、美國等國。20世紀30年代前,綏靖政策主要表現為扶植戰敗的德國、支持日本充當防範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這從凡爾賽體係、華盛頓體係中可以窺見端倪。在道威斯計劃、楊格計劃、洛迦諾公約中則更具體化了。
到30年代,特別是兩個戰爭策源地形成後(見遠東戰爭策源地、集體安全政策),麵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嚴重挑戰,以英國首相A.N.張伯倫為代表的英、法、美等國的綏靖主義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求得一時苟安,不惜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謀求同侵略者妥協,妄圖將禍水引向蘇聯,坐收漁利。1931年 “九一八事變”,容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1935年3月容忍A.希特勒重整軍備。1935年8月美國通過中立法。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裝進占萊茵區。1936年8月對德、意武裝幹涉西班牙采取“不幹涉”政策。1937年7月縱容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此後又策劃太平洋國際會議,陰謀出賣中國,同日本妥協。1938年3月默許希特勒兼並奧地利。這些都是綏靖政策的例證。最典型的體現則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會議和《慕尼黑協定》。英、法及幕後它們支持的美國,妄圖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為代價,在歐洲實現“普遍綏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實質上是推動德國進攻蘇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綏靖政策表現為美國對前蘇聯的妥協。為爭取蘇聯同一道參加對日作戰,美國在雅爾塔會議中同意蘇聯的要求,表示中國外蒙古部分(現蒙古共和國)的現狀應予維持;對1904年由於日本背信攻擊所受侵害的帝俄(日俄戰爭)舊有權利,應予恢複如下:庫頁島南部及其鄰近的一切島嶼均須歸還蘇俄,維護蘇俄在大連商港的優先權益,並使該港國際化,同時恢複旅順港口俄國海軍基地的租借權,中蘇設立公司共同經營合辦中長鐵路、南滿鐵路,並保障蘇俄的優先利益,千島群島讓與蘇俄。這樣,通過一係列犧牲他國——尤其是中國——利益的手段,美國達到了暫時拉攏蘇聯、避免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的目的。但是不久,由於北約、華約之間矛盾加劇,綏靖政策正式破產。
曆史證明,綏靖政策是一種縱容戰爭、挑撥戰爭、擴大戰爭的政策。它無法滿足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卻鼓勵了侵略者冒險,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綏靖政策一度破產。
綏靖政策是什麼?
綏靖[1],以安撫(綏)的手段使局勢安定(靖),又稱為姑息主義。英語稱Appeasement,「慰撫」之意。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大陸時期曾設立過多個“綏靖公署”,意圖維護地區局勢。
綏靖政策是一種通過在某些可能導致戰爭的事務上作出讓步來討好某個咄咄逼人的競爭對手的外交政策。漢語中,這個詞一般用於貶義,且現在一般特指1930年代英、美、法、蘇等大國對德、意、日侵略者姑息、縱容,不惜犧牲他國的領土主權以至本國利益去滿足侵略者的欲望,以圖苟安的政策。
目錄 [隱藏]
1 西方國家的綏靖政策
1.1 原因
1.2 經過
2 蘇聯的綏靖政策
3 參考文獻
4 外部鏈接
[編輯] 西方國家的綏靖政策
[編輯] 原因
對西方國家采取綏靖政策原因,現在有多種解讀:
針對蘇聯及共產主義,企圖「禍水東引」;
對於世界大戰的恐懼;
第一次世界大戰帶給各國的經濟創傷還沒有愈合;
害怕德國進行戰略性轟炸;
凡爾賽和約對德國過份壓製,使得各國認為德國隻是為了要回自己應得利益;
沒有真正認識到納粹及希特拉的危險性和危害性;
來自西方盟國的背叛等。
[編輯] 經過
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變之初,美英對日本侵華不加反對,一般認為,美英是在指望日本北上進攻蘇聯。1932年美國雖然宣布“不承認主義”,反對日本破壞門戶開放政策和《九國公約》,但同時,美國又把戰略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銷日本。美國這種既指責又縱容的兩麵政策一直延續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英國則一再偏袒日本,如,英法操縱國際聯盟,拒絕對日經濟製裁。1937年7月,英日更是直接簽訂了有田-克萊琪協定,這一協定可說是慕尼黑陰謀在遠東的前奏曲。
綏靖政策在歐洲的推行,以英法對德綏靖為主要內容,英國為主導。
1935年3月,德國撕毀凡爾賽和約,公然擴軍備戰。英法對此不僅不加製裁,反而英國同德國締結《英德海軍協定》,變相支持德國的毀約行為。
1935年1月,法國同意大利簽定“羅馬協定”,慫恿意大利於10月挑起侵略埃塞俄比亞戰爭。英法操縱國聯雖然不得不宣布對意經濟製裁,但拒絕實施兩項重要措施,即禁運石油和封鎖蘇伊士運河。1936年5月,意大利吞並埃塞俄比亞。
1935年8月通過的美國中立法,在1939年11月作了修改之後是綏靖政策的變種。有人認為,它的目的在於隔岸觀火,從中漁利。
1936年3月,由於英法按兵不動,德國不發一槍一彈,占領萊茵非武裝區。8月德意武裝幹涉西班牙內戰,英法則推行不幹涉政策,客觀上是縱容德意等幹涉者,結果,西班牙共和國被顛覆,德國借西班牙戰場完成了軍事實驗。
1938年3月,英法聽任德國吞並奧地利。
此時,考慮到蘇、法、捷三國彼此簽訂了互助條約,加上英法之間也有互助義務,斯大林曾建議,建立一個英、法、蘇、捷反對納粹德國的聯合陣線,並製定一項對付德國的聯合軍事計劃。可是,英法不僅對此不熱心,反而於1938年10月,夥同德意把慕尼黑協定強加給捷克斯洛伐克,讓德國占領了蘇台德地區,史稱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是綏靖政策最極端的表現。
此後,英法相繼同德國發表了帶有互不侵犯性質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而希特勒則得寸進尺,1939年3月,德國又占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但即使在這個時候,英法依然采用綏靖政策,沒有及時宣戰。最後,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英法綏靖政策也走向破產,但英法依然宣而不戰,不僅使得波蘭快速淪陷,而且使得德國在占領波蘭後得以重整軍隊。
[編輯] 蘇聯的綏靖政策
對於英法的政策,蘇聯認為這是西方國家為了“禍水東引”,因此決定相應地采取“禍水西推”策略。
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雙方達成協議並劃分了在東歐的勢力範圍。
1941年6月22日,德國沒有繼續襲擊英國而對蘇聯發動了突然進攻,蘇聯的綏靖政策也最終破滅。
綏靖政策的表現
綏靖政策
1。定義:英法美等綏靖主義者,不惜以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為代價,來維護自身的利益(也有恐戰情緒),求得一時苟安,謀求同侵略者妥協,妄圖將“禍水東引”至蘇聯,坐收漁利。
2。實質:縱容法西斯侵略的行為
3。最大後果:加速了二戰的全麵爆發,以及後來的美蘇“冷戰”
4。直接後果: (1)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被出賣,從而助長法西斯侵略氣焰
(2)嚴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給世界帶來更大災難
(3)西方大國的“自保政策”最終也損害了自身利益,以至於自食其果。
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的原因
首先,英法在其實力日益衰退的情況下,為維護霸權地位所采取的策略。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遭受嚴重損失,戰後經濟恢複非常緩慢。二三十年代,英國曆屆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決經濟問題上,把重整軍備看作是恢複經濟的障礙,企圖以沒有實力為後盾的外交政策,達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法國由於和德國毗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度保持軍備和對德國實行強硬政策。但法國的經濟一直處於衰退之中。相對穩定時期發展有限,30年代的經濟危機持續時間又特別長,經濟形勢十分嚴峻。同時法國的政局也不穩定,內閣更替頻繁,使得對外政策難以保持堅定性和連續性。總之,英法的頹勢是其推行綏靖政策的物質基礎。
其次,綏靖政策的推行是和當時兩種社會製度共存這一時代背景有密切關係的。十月革命後,國際關係中開始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製度的對立和鬥爭。英法等西方國家為阻止蘇聯的影響,把德國當作反布爾什維主義的屏障。當德國建立法西斯政權,進而撕毀凡爾賽和約對外擴張時,英法竭力把這股禍水引向東方。
第三,綏靖政策的推行,同當時西方普遍流行的社會思潮也有很大關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殘酷景象給歐美各國留下慘痛的記憶,因此,戰後和平主義思想、厭戰畏戰情緒相當盛行,在法國尤其嚴重。英法等國的統治者既受和平主義思潮的影響和製約,又是這一思潮的推行者,綏靖政策隻是他們推行這一思潮的產物。
在英、法、美的綏靖政策縱容下,德、意、日三國加緊了對外侵略擴張,這就使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迅速增長起來。
(1)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變.
(2)1935年3月,德國撕毀凡爾賽條約,公然擴軍備戰。
(3)《慕尼黑協定》是綏靖政策的頂峰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在慕尼黑舉行會議,簽署《慕尼黑協定》,把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然後把此協定強加給捷克斯洛伐克,史稱"慕尼黑陰謀"。慕尼黑協定是綏靖政策的頂峰。
英法綏靖主義者作了法西斯的幫凶,把世界推向戰爭的邊緣。
因此,我們認為英法推行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國家對外侵略和擴張的野心。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英法迫對德宣戰,綏靖政策走向失敗.
論述30年代和平主義,綏靖主義,法西斯擴張主義,集體安全主義的互動和博弈,二戰能避免嗎?
不能避免,從法西斯方麵來說,他們在一戰結束以後都不同程度的收到了壓製,他們急於突破一戰後的國際格局,為了爭霸世界所以一定會發動戰爭。從盟國方麵來說,像中國這樣的當時落後的國家正處於被侵略的低地位不可能阻止法西斯發動戰爭,而像英法等國則采取綏靖政策給法西斯發動戰爭提供了條件,像蘇聯當時竟然還和德國妥協共同瓜分波蘭,更加縱容了法西斯戰爭的爆發。因此戰爭不會避免。
綏靖政策是那一年的?內容是啥?後果是神馬?
1。定義:英法美等綏靖主義者,不惜以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為代價,
英法采取綏靖政策
來維護自身的利益(也有恐戰情緒),求得一時苟安,謀求同侵略者妥協,妄圖將“禍水東引”至蘇聯,坐收漁利。
2。實質:禍水東引,把德國的侵略矛頭指向蘇聯。犧牲弱小國家,來安撫侵略者,維護自身利益。
3。推向頂峰:“慕尼黑陰謀”
3。最大後果:加速了二戰的全麵爆發,可謂二戰爆發的催化劑。
4。直接後果:
(1)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被出賣,從而助長法西斯侵略氣焰
(2)嚴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給世界帶來更大災難
(3)西方大國的“自保政策”最終也損害了自身利益,以至於自食其果
(4) 使中歐國家對英法缺乏信任,有的投入了法西斯的懷抱
(5)提高了希特勒的聲望
(6)加劇了蘇聯對英法的不信任,使其轉向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使希特勒有恃無恐,加速了二戰
的爆發。
(7)英法是主要的推行者。
淞滬會戰的戰略意義
1938年11月11日,上海市市長俞鴻鈞發表告市民書,沉痛宣告上海淪陷。至此,曆時3個月的淞滬會戰落下帷幕。在淞滬會戰的3個月中,全中國上下團結一心,達成了“縱使戰到一兵一槍,亦絕不終止抗戰”的共識。這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最為悲壯的決定。中國堅持抗擊日寇達到百日之久,使得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的抗日實力與決心,產生刮目相看的態度。淞滬會戰的意義更在於,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妄言,將中日戰爭拖入持久戰。一旦日軍無法速戰速決,也就決定了它最後失敗的命運。
犧牲人員:第88師264旅旅長黃梅興,第67師師長負重傷(未死),第201旅旅長蔡炳炎及兩個團長陣亡,第11師和第67師營連長大半犧牲,陳誠集團半月減員半數,稅警團第四團團長孫立人重傷,第18師師長朱耀華因陣地被攻破拔槍自殺。
第88師第524團2營800餘人奉命守衛四行倉庫,即後來的“八百壯士”,堅持奮戰三天三夜,未全軍覆沒,在租借各國請求下退回租借之內。
淞滬會戰中,中方兵力最高達70個師,70餘萬人,包括**的近衛軍、各地軍閥、各地正規軍等;日方27萬人,包括駐守在台灣、華北、東北的精銳部隊及最初參戰部隊。同時有海空軍支援,人少力量強大。很多中國參戰部隊未開到前線就遭到日軍空襲,損失慘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什麼?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爭雙方簽署了凡爾賽和約。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這一紙和約竟然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戰爭結束後一個新的魏瑪共和國在德國宣告成立,在經曆了短暫的繁榮後,魏瑪共和國就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這為德國極端右翼勢力的興起提供了良機。由阿道夫·希特勒所領導的黨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稱德國的困境之根源來自於戰後強加給德國的嚴厲條款。他的理論受到許多分子的狂熱支持,到1933年,黨已經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黨一躍成為國會內第一大黨。1934年8月2號,希特勒奪取了政權,成為了位名副其實的大獨裁者袖,一場空前的世界大戰正在悄悄地醞釀……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不宣而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仿佛轉眼間,距離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已過了60年。回顧曆史,分析這場人類社會經曆的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破壞程度最深的全球性戰爭是如何爆發的,對今天的世界有著非常重大的借鑒意義。認真吸取曆史的教訓,人類才能真正避免再次走入戰爭的深淵。
“凡爾賽—華盛頓體係”埋下禍根
1918年11月11日,德國與協約國在法國巴黎東北的貢比涅森林簽訂投降協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宣告結束。戰爭結束後,協約國集團於1919年和1922年在巴黎和華盛頓先後召開了國際會議,討論重建戰後國際秩序的問題。經過幾番討價還價,最終建立了戰後初期的國際體係,即“凡爾賽—華盛頓體係”。
“凡爾賽—華盛頓體係”的核心問題是解決德國問題。許多人認為:協約國不承認德國的大國地位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因此,當時許多歐洲政治家天真地相信:隻要能夠處理好這一問題,就可以使歐洲避免另一場戰爭。但是,英、法、美三國操縱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在處置德國時采取了“以暴治暴”的方法,使德國喪失了1/8的領土和1/10的人口,在德國人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從而背離了製定這一條約的初衷。
一紙和約真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德國問題嗎?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二十餘年,無論協約國集團在處置德國問題時怎樣大發仁慈,都難以改變德國老百姓心中約定俗成的基本認識:戰爭賠款是德國貧困的根源。不管是瀕於破產的商人、收入菲薄的教師,還是失業的工人,都把他們貧困的原因歸咎於戰爭賠款。在德國人看來,在“凡爾賽—華盛頓體係”下,普魯士占領了100多年的但澤(今波蘭格但斯克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國際聯盟和波蘭共同管轄)成為了自由市,波蘭走廊把東普魯士同德國本土分割開,德國喪失了所有的殖民地,所有這一切帶給德國的隻有貧弱和苦難。德國人認為,擺脫困境的根本方法,是推翻壓在他們頭上的《凡爾賽和約》。此時,大多數德國人心中想的隻是:複仇!複仇!複仇!希特勒和納粹黨的出現恰恰迎合了德國人這種急於報複的極端民族主義心理,因而輕易上台執政。
在巴黎和會上,意大利首相奧蘭多沒有獲得他想要的特權,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奧蘭多回國後政府倒台。1922年10月,墨索裏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權。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另一主要國家日本,其膨脹野心也與華盛頓會議上處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島嶼殖民地、重新劃分遠東政治格局有關。因此,後來的曆史學家們不客氣地說:德、意、日法西斯國家本身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分贓不均的產物,是“凡爾賽—華盛頓體係”孕育的畸形兒!
姑息養奸 法西斯泛濫世界
20世紀30年代,以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以1939年納粹德國侵略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結束,中間穿插著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今埃塞俄比亞),日本全麵發動侵華戰爭,德、意法西斯幹涉西班牙內戰,納粹德國吞並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在這十年中,世界從烽火點點到硝煙成片,從局部戰爭逐步走向世界大戰的深淵。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人們普遍幻想今後永遠不會再有另一場世界大戰了,飽受戰爭之苦的歐洲各國“和平主義”思想過度泛濫。“和風”勁吹之下,歐洲各國大規模裁軍,對納粹黨在德國上台可能造成的危害疏於防範,形成了它得以壯大的外部條件。同時,英、法、美等國家對於德、意、日在全世界的侵略行徑不聞不問、姑息養奸,使得法西斯毒瘤泛濫世界,成為危害人類和平的重大隱患。
1933年,和平的熱望鼓動著大多數英國人,法國人則在德法邊境修築了蜿蜒幾百公裏的馬其諾防線,並在德國東部聯合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組成製約德國的“小協約國”集團,自以為從此可以高枕無憂、永享太平了。與此同時,納粹黨執政後的德國卻在悄然重整軍備,恢複普遍義務兵役製,並秘密發展被《凡爾賽和約》禁止的空軍和坦克部隊。意大利和日本這兩個法西斯國家也爭相擴軍備戰,磨刀霍霍,準備大幹一場。
1931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占領了中國東北。“九一八事變”後,**政府一麵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一麵將希望寄托在英法主導的國際聯盟身上,希望由“國聯”出麵製裁日本。英法把持的“國聯”雖然高舉“道義”的大旗,但對日本的侵略行徑卻裁而不製。這一方麵是由於西方列強要維持與日本的經貿關係,另一方麵,若翻翻曆史書就會發現,它們中哪一個沒有過類似侵略行徑呢?此時,被世界輿論寄以厚望的美國羅斯福政府又埋頭於“新政”,不願涉足國際事務,這無異於鼓勵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
國際聯盟對“九一八事變”的態度開了一個既可悲又可怕的先例。在這之後,法西斯國家摸到了“綏靖政策”的脈搏,在世界各地頻繁侵略,最終將世界推入了大戰的深淵!
“綏靖政策”將世界推入大戰
希特勒上台伊始,恰逢德國陷入資本主義世界性經濟危機之中。憑借手下能臣沙赫特(時任德國經濟部長)的經濟才能,德國的經濟實力幾乎發揮出了全部的潛能。但是,飽受《凡爾賽和約》製裁的德國軍隊早已不再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力量了。甚至到了大戰爆發的1939年,德國人還根本沒有為一場長時間的戰爭做好充足的準備。
那麼,是什麼力量導致法西斯國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冒險孤注一擲,但又不斷得手,從而將整個世界拖入一場幾乎滅絕人類的世界大戰中去呢?答案是:“綏靖政策”。
什麼是“綏靖政策”?一般的解釋是:西方列強為防止戰火燒到自己頭上,以犧牲弱小國家為代價換取自身的苟安。
如果沒有此時英法等世界主要國家所奉行的“綏靖主義”,希特勒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政客、一個跳梁小醜而已。那麼,英法等國是如何“綏靖”希特勒的?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悍然撕毀《凡爾賽和約》,3.5萬德軍奉命進入了萊茵非軍事區。當時的德軍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均與駐紮在萊茵河對岸的法軍有很大差距,因此希特勒在入侵之前還下了這樣的命令:一旦遇到法軍的抵抗就立刻撤退!但法國政府在希特勒的挑戰麵前畏縮不前,英國政府又采取“超然”態度,使得希特勒順利度過了“一生中神經最緊張的時刻”。希特勒挑戰《凡爾賽和約》的第一個動作得逞了。
同年年底,德、日簽訂了《**產國際協定》。次年11月,意大利宣布加入,“柏林—羅馬—東京軸心”正式形成。
1938年3月,奧地利總理舒士尼格與國內民族主義者矛盾激化。11日晚8時,納粹黨人賽斯·因誇特在德國的支持下就任奧地利總理。當晚9時10分,賽斯·因誇特發出電報,請求德國援助。但希特勒早在當晚8時45分就已命令德軍進軍奧地利。3月13日,奧地利正式並入德國。其實,當時德軍在入侵之前根本沒有做好作戰準備,其車輛有70%在路上拋了錨。
德奧合並,更準確地說是德奧合並的方法和結果,使希特勒摸透了“綏靖主義”者的底牌,使他在通往大戰的路上走出了關鍵的一步。德軍入侵奧地利的整個過程進行得出奇的順利,以至於希特勒本人也被這種勝利的情緒所感染。
在這之後,他以在民族問題上處理不當為由,抓住捷克斯洛伐克不放,迫使捷給予其境內蘇台德地區的德意誌人以“自治”。擁有幾十個師、數十萬人的捷克斯洛伐克軍隊裝備還是比較精良的,其戰鬥力足以抵抗德國軍隊的入侵。但這支雄師在英法“綏靖政策”的壓力下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1938年9月15日,英國首相張伯倫生平第一次乘飛機出行,趕赴希特勒在慕尼黑郊外的別墅伯希特斯加登。根據會議記錄,張伯倫沒有問過能否保持一個領土完整的捷克斯洛伐克的獨立,也沒有問過這對西方列強會產生什麼樣的戰略影響,甚至根本沒有考慮過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完整,就拍板把捷克斯洛伐克出賣給了希特勒。當然,人們也不會忘記慕尼黑會議上的另一個“綏靖主義”者。在9月18日的會議上,法國總理達拉第力圖使英國人相信:希特勒是個誠實辦事的人,他在獲得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誌人居住地之後,絕不會再尋求其他非德意誌人居住的領土。張伯倫則說:“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現在向他們提出的建議並確定不會同時發生軍事政變的話,英王陛下政府準備參加擬議中的保證。”達拉第的一句話把英國推進了世界大戰,而張伯倫的一句話又把捷克斯洛伐克投入了民族苦難的深淵。
9月29日,張伯倫與達拉第、墨索裏尼、希特勒在慕尼黑舉行了四國首腦會議,正式簽署了《慕尼黑協定》。協定簽字之後,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才被叫進會議廳,張伯倫和達拉第向他們宣布協定的內容,還告訴他們:“這是無權上訴和不能修改的判決詞”。
返回倫敦,麵對機場上歡呼雀躍的人群,張伯倫不禁高喊:這是在我國曆史上,第二次將偉大的和平從歐洲大陸帶回!
但是,沒過多久,法西斯的炸彈就落到了他們的頭上。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同日對英美宣戰,大戰真正具有了世界規模。“綏靖政策”的苦果終於砸到了綏靖者自己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