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履”的意思指什麼?
履[lǚ]
*
(會意。小篆字,從屍,,即人;從彳( chì),表示與行走有關。履在戰國以前一般隻作動詞用。一般用“屨”稱鞋子。用“鞋”是唐以後的事了。本義:踐踏)
履霜,履虎尾。——《易·坤》
*
穿鞋
自履藤鞋收石蜜。——唐· 李賀《南園》
*
登位。
履其位而不履其事。——《禮記·表記》
*
實行。
處其位而不履其事,則亂也。——《禮記》
*
開始擔任職務。
將履新任。——清· 張廷玉《明史》
*
鞋。
履,足所依也。——《說文》。按,古曰舄,曰屨,漢以後曰履。今曰鞵。此字本訓踐。轉注為所以踐之具也。
*
足 。
頓履隨疏節,低鬟逐上聲。——庾信《和詠舞》
*
領土,疆土。
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左傳·僖公四年》
履的古代意義和用法
履lǚ
1.鞋。
《莊子?山木》:“莊子衣大布而補之,正緳係履而過魏王。”
唐韓愈《喜雪獻裴尚書》詩:“履弊行偏冷,門扃臥更羸。”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鳳陽士人》:“女呼麗人少待,將歸著複履。”
2.穿(鞋)。
《莊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句屨者知地形。”
《漢書?匡衡傳》:“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謁者詔衡冠履。”
唐李賀《南園》詩之十一:“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牽苔絮長蓴花。”
《英烈傳》第一回:“[女樂]都履著絨扣錦幫三寸鳳頭鞋。”
3.踩踏。
《易?坤》:“履霜堅冰,陰始凝也。”
《論語?鄉黨》:“立不中門,行不履閾”。
《魏書?太祖紀》:“商人王霸知之,履帝足於眾中,帝仍馳還。”
葉聖陶《窮愁》:“阿鬆所識,不出裏巷鄙夫,豪富階除,平生未履。”
4.行走。
《易?履》:“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
宋蘇軾《薦朱長文劄子》:“昔苦足疾,今亦能履。”
沙汀《航線》:“他們可並不如傳說一般,涉水如履平地。”
5.臨,至。
《易?履》:“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
《新唐書?吐蕃傳上》:“朕未始擐甲履軍,往者滅高麗、百濟,比歲用師,中國騷然,朕至今悔之。”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胡四姐》:“我今名列仙籍,本不應再履塵世。”
魯迅《集外集?斯巴達之魂》:“惟斯巴達人有‘一履戰地,不勝則死’之國法,今惟決死!”
6.謂經曆某種景況。
漢焦贛《易林?震之賁》:“四隤不安,兵革為患,掠我妻子,家履饑寒。”
宋蘇軾《與李方叔書》:“比日履茲秋暑,起居佳勝。”
《元史?許國楨傳》:“朕昔出征,同履艱難者,惟卿數人在耳。”
清李漁《比目魚?駭聚》:“怪無端,履禍危。”
7.踐履所及,指國家的疆界。
《左傳?僖公四年》:“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杜預注:“所踐履之界。”
南朝陳徐陵《陳公九錫文》:“二南崇絕,四履遐曠。”
8.執行;實行。
《國語?吳語》:“夫謀必素見成事焉,而後履之,不可以授命。”
唐柳宗元《虞鳴鶴誄》:“克恭以孝,惟禮是履。”
葉聖陶《齊天樂?建國三十周年致祝》詞:“人人問己:果所踐符真,出言都履?”
9.踏勘。
宋蘇舜欽《先公墓誌銘》:“公按籍收判質,悉履邑田書而揭之。”參見“履畝”。
10.行為;品行。
《晉書?溫嶠傳論》:“性履純深,譽流邦族。”
《續資治通鑒?宋寧宗慶元二年》:“因世變有所摧折失其素履者,固不足言;因世變而意氣有所加者,亦私心也。”參見“履行”。
11.福祿。
《詩?周南?樛木》:“樂隻君子,福履綏之。”
毛傳:“履,祿。”
漢焦贛《易林?需之大畜》:“封圻英六,履祿綏厚。”
12.禮。
《易?序卦》:“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
王弼注:“履者,禮也。”
《詩?商頌?長發》:“受大國是達,率履不越。”
毛傳:“履,禮也。”
13.敬辭。猶言起居。多用於書信。
宋蘇軾《與朱康叔書》之四:“比日伏想尊履佳勝。”
14.六十四卦之一。兌下乾上。
《易?履》:“彖曰:履,柔履剛也。”
15.鬼神名。
《莊子?達生》:“桓公曰:‘然則有鬼乎?’曰:‘有。沈有履,灶有髻。’”陳鼓應注:“履:神名。
司馬彪本作‘漏’。”---漢語大辭典
古人所說的履和鞋有什麼區別
鞋:穿在腳上便於走路的東西:皮~。~襪。~幫。~麵。~底。~油。~匠。履:1. 鞋:西裝革~。削足適~。2.
踐踩,走過:~曆(a.個人的經曆;b.記載履曆的文件)。~任。~險如夷(走在險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處險境而不畏懼,又喻安全地度過險境)。如~薄冰(身臨其境)。3.
步伐:步~維艱。4.
執行,實行:~行。~約。5.
〔~帶〕在拖拉機、坦克車等的車輪上圍繞的鋼質鏈帶。6.
指領土:“賜我先君~”。
古代的履是什麼樣子
屨,《說文》:“履也。一日鞮也。”段玉裁引晉蔡謨曰:“今時所謂履者,自漢以
前皆名屨。《左傳》‘踴貴屨賤’,不言‘履賤’;<>
履’;賈誼曰‘冠雖敝,不以苴屨’,亦不言‘苴履’。《詩曰》:‘糾糾葛屨,可以履
霜’。屨、舄者一物之別名,履者足踐之通稱。”他還對古代的用字作了統計:“《易》
、《詩》、三《禮》、《春秋傳》、《孟子》皆言屨,不言履;周末諸子、漢人書乃言履
。《詩》、《易》凡三‘履’,皆謂踐也。然則履本訓踐,後以為屨名,古今語異耳。許
〔慎〕以今釋古,故雲古之屨即今之履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也說:“古曰屨,
漢以後曰履,今日鞵(鞋)。”
至於《說文》所說“鞮也”一義,則是皮革所製之屨(見《說文·革部》)。古代的
屨分別用草、麻、皮製成,在稱呼上比較混亂。例如《左傳·僖公四年》:“申侯(鄭大
夫)見〔齊侯〕曰:‘師老矣(指長久在外已疲勞)。若出於東方而遇敵,懼不可用也;
若出於陳、鄭之間,共其資糧扉屨,其可也’。”杜注:“扉,草屨。”孔疏引《方言》
:“絲作之曰履,麻作之曰扉,粗者謂之屨。”今本《方言》作“麻作之者曰不借。”《
方言》又說:“徐兗之郊謂之扉,自關而西謂之屨。”《玉篇》:“麻作謂之屨也。”這
樣,扉到底是草製、麻製還是粗屨?莫衷一是。大約屨、扉、不借等由於有方言分歧這個
因素在,具體所指並不很固定,要根據上下文提供的線索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
古代說“草屨”,自然是草鞋。白居易《香山寺石樓潭夜浴》:“綃巾薄露頂,草屨
輕束足。”《宋史·呂祖儉傳》:“在謫所,讀書窮理,賣藥以自給,每出,必草屨徒步
,為逾嶺之備。”“菲屨”也是草鞋。《漢書·刑法誌》:“所謂‘象刑惟明’者,言象
天道而作刑,安有菲屨赭衣(赭色之衣,囚犯所服)者哉!”顏注:“菲,草履也。”“
菅(jiān,尖)屨”也是草鞋。《左傳·襄公十七年》:“齊晏桓子(晏嬰之父)卒,晏
嬰粗衰(Cuī,崔)斬,苴絰(dié,迭)帶,菅屨(按:這都是喪服)。”杜注:“菅屨
,草屨。”“葛屨”,是用葛藤加工成的纖維編的鞋,介乎草、麻之間。比一般的草鞋要
高級些。《詩經·小雅·大東》:“糾糾葛屨,可以履霜。”葛屨為天暖時所服(《儀禮
·士冠禮》:“屨,夏用葛……冬皮屨可也。”)。《大東》是“東國困於役而傷於財,
譚(國名)大夫作是詩以告病焉”(《詩》小序),結霜的天氣還穿著夏天的葛屨走路,
正是困窶的表現。古書上常以草鞋為罪人之服或喪服,其實貧苦人常年所穿的都是草鞋,
甚至有人以編織草鞋為生。例如《孟子·滕文公上》:“其(指許行)徒數十人皆衣褐,
捆(等於說砸,織草鞋的一道工序)屨織席以為食。”許行雖是學者,但過的卻是貧民的
生活。《左傳·昭公三年》:“國之諸市,屨賤踴(受過刖刑者的鞋)貴。”這是說齊國
的刑重,受刖刑的人多,但也可見當時織屨販屨已經成為一種職業。至於《禮記·少儀)
所說“君子不履絲屨,馬不常秣(喂糧食)”,則是官樣文章,沒有誰認真照辦過。<>
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上等)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
。”以珠飾履,這決不會是草鞋。《劄記·檀弓上》:“有子(孔子弟子)蓋既祥(喪祭
名)而絲屨、組(絲繩)纓。”那麼,連孔門也有穿絲鞋的了。曆代穿絲鞋的當然都是有
錢的人,君王甚至有專門機構供應絲鞋。《老學庵筆記》卷二曾記載南宋的情況:“禁中
舊有絲鞋局,專挑供禦絲鞋,不知其數。嚐見蜀將吳珙被賜數百裲(雙),皆經奉禦者。
壽皇即位,惟臨朝服絲鞋,退即以羅鞋易之,遂廢此局。”與絲鞋相比,革履便是較粗笨
低劣的了。所以《漢書·貢禹傳》載,貢禹稱讚漢文帝儉樸時說:“漢文皇帝衣綈履革,
器亡(無)琱文、金銀之飾。” 屨,在戰國之後確實通稱為履了。例如:《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晉文公與楚戰
,至黃鳳之陵,履係(帶兒)解,因自結之。”《晏子春秋·內篇諫下》:“〔齊〕景公
為履,黃金之綦(詳下),飾以組,連以珠……”韓非已是戰國末期的人,《晏子春秋》
成書當在漢初,所以都稱履。至於上文所引《史記·春申君列傳》則更為明顯:司馬遷是
用漢代的語言敘述先秦的事情,自然更要說履。又如《孔雀東南飛》:‘‘新婦識馬聲,
躡履相逢迎”;白居易《楊柳枝》:“繡履嬌行緩,花筵笑上遲”;杜荀鶴《吳縣》:“
草履隨船賣,綾梭隔岸鳴”——都以說“履”為常了。
古代人說的“履行”是什麼意思?
履行:實踐,做。
“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
~~“你賢良的父親在太丘,遠近的人都稱讚他,他到底做了些什麼?”
漢族服飾的古代履鞋
漢族男女足下均著履,其式樣有履頭上翹成笏頭(長方牌形)、鳳頭的,也有一般的翹尖鞋,還有平頭及圓頭的。履又可細分為舄、屨、鞋。靴是從少數民族地區引進的式樣。南方有木屐,取其簡便涼爽,不分等級男女,閑居時都可穿用。雨天穿釘鞋,用牛皮縫製,鞋底有鐵齒。南方漁民在船上多赤足。稻作區的農民有水田耕作,亦赤足,上坎則穿草鞋。
是古而非今,一步不可履 是什麼意思
推崇古代的東西而否定現今的東西,不以發展和變通、改革和前進的眼光和方式來做事情,是行不通的,是寸步難行的。
古詩二十首
人日住在天,但知住在地。天者積氣成,離地便是氣。
氣在斯天在,豈有高下異。蒼蒼非正色,仰望謂天際。
試乘高視下,亦複濛濛翠。乃知地與天,相隔不寸計。
人生足以上,即天所涵被。譬如魚在水,何處非水味。
世惟視天遠,所以肆無忌。
五色石補天,幻語滋世惑。豈知語非幻,理可推而得。
五金在石中,邃古人莫識。女媧辨物性,煉之以火德。
其色恰有五,青黃赤白黑。製器既必需,生財亦不測。
用濟天缺陷,功在彌縫。是謂石補天,非天有破裂。
先聖治天下,因俗製典禮。其有未盡善,原弗禁改毀。
即如祭用屍,雖雲求諸似。祖父拜兒孫,究未協於理。
井田各百畝,養民意本美。安能禁人間,一父隻一子。
俗儒識拘墟,硜硜守故紙。或言古製非,攻者輒蜂起。
豈知窮變通,聖人固雲爾。是古而非今,一步不可履。
為語魯兩生,勿膠成見鄙。
仙者長不死,元會為冬春。安期羨門輩,宜其至今存。
何以五代來,但聞呂洞賓。從前度世者,無複示現因。
豈非佺喬流,世遠亦就湮。多活數百年,終歸墮劫麈。
惟有古賢傑,身去留其神。或文采映發,或英烈炳麟。
照耀人耳目,千載猶鮮新。與天地同朽,此乃真仙人。
陋巷有一士,每夕露禱天。天神閔其誠,來問所欲言。
士也叩頭語,所願殘戔戔。不求拾青紫,不求擁金錢。
但期衣食足,了無塵事牽。朝則茅簷曝,夕則布被眠。
泛舟水上涯,倚杖山之巔。天神忽大笑,此樂惟真仙。
青紫或可覬,金錢亦可權。獨餘清閑福,上界所最慳。
世果有此樂,吾亦來世間。
請性有可移,橘過淮則枳。謂性有不變,鷹縛絛亦喜。
聖言性相近,其說渾渾爾。孟氏救世深,特標性善旨。
眼白識王敦,麵青識盧杞。一見定其人,終身弗改徙。
藉非有性惡,何以驗若此。後儒強為詮,分別氣與理。
既名之曰性,理早落氣裏。舍氣而言理,又一重障矣。
範蠡既覇越,一舸笠澤中。手挾西施去,同泛煙濛濛。
人謂謀身智,吾謂謀國忠。惟恐浣紗人,又入越王宮。
荒醼再釀亂,覆轍蹈甬東。所以絕禍水,脂粉一掃空。
賢士既致君,更慮鮮克終。徒以遠害論,猶未測其衷。
衰世尚名義,作事多矯激。郭巨貧養母,懼兒分母食。
何妨委路旁,而必活埋亟。伯道避賊奔,棄子存兄息。
何妨聽其走,或死或逃匿。而乃縛之樹,必使戕於賊。
事太不近情,先絕秉彝德。獲金豈冥報,乏嗣實陰殛。
君子依乎中,孝友有定則。
武侯事先主,身任帷幄籌。草草隆中對,後來語皆酬。
如何一著棋,忘卻援荊州。有明於忠肅,再造功誠優。
景泰七八年,軍國皆其謀。如何易太子,不聞諫疏留。
千古兩偉人,駿烈無與侔。千古兩疑竇,未免滋瑕尤。
當時或有故,事往難推求。九原不可作,望古長悠悠。
長統樂誌論,潘嶽閑居賦。抗懷讬高尚,千載令人慕。
吾觀仲公理,州郡辟不赴。及舉尚書郎,胡不聞誓墓。
遂參曹瞞軍,入幕腹心布。濯水追涼風,此樂竟弗顧。
安仁本輕躁,勢利趨若鶩。板輿奉母遊,矯語甘淡素。
望塵拜賈謐,抑何工諂附。乾沒不知足,翻貽老親懼。
乃知曠達言,大抵十九寓。一朝見可欲,鮮不失故步。
徒以言取人,動為古人誤。
六朝前祠廟,多祀城陽王。蔣侯加帝稱,享之如明堂。
其次項羽神,卞山赫烝嚐。後來時代改,氣焰皆消亡。
乃有關壯繆,威靈久始彰。雕繢崇像設,麵赤長髯蒼。
婦孺盡膜拜,血食徧八荒。惟公秉忠義,固與日月光。
然古烈丈夫,屈指難具詳。彼皆就湮沒,此獨垂無疆。
鬼神亦聽運,何況人行藏。
有唐裴行儉,論士先器識。謂四傑雖才,浮薄宜擯抑。
乃其所賞撥,亦未見英特。薦一蘇摸稜,庸庸但伴食。
而所擯抑中,駱丞起吏職,草檄斥武曌,發憤佐討賊。
舉事雖不成,慷慨見骨力。糜身赴忠義,此豈浮薄列。
是知鑒早謬,目已迷白黑。不辨品邪正,但卜遇通塞。
斯亦肉眼耳,真士何由得。
嚴光與李泌,皆共帝王臥。一則去不返,一則起相佐。
若論高蹈風,子陵固不挫。豈知衣白人,相業亦甚播。
近護太子危,遠紓吐蕃禍。鑿鑿副名實,力有回天大。
使皆讬鴻冥,國家事誰作。公獨為其難,豈厭辟穀餓。
回首披裘翁,蒼山但晏坐。區區一釣竿,寧勝芋半個?
梅花最高格,群仰絕世姿。離騷擷眾芳,無一語及之。
西蜀多海棠,豔色天下奇。堪笑浣花老,亦弗留一詩。
乃知卓犖人,胸次故不羈。吟詠出興會,萬物供驅馳。
興會偶不屬,目固弗見眉。豈比雕繪家,掇拾靡有遺。
元勳郭崇韜,自詭汾陽後。西征拜其墓,涕泣奠巵酒。
方讬華胄榮,旁觀早掩口。樞使狄漢臣,起家弓箭手。
或贈梁公像,卻之弗敢有。吾豈名卿孫,麵湼猶未朽。
兩人皆不學,人品於焉剖。謙退彌覺高,攀附益增醜。
此處關才識,識陋事必苟。所以平蜀師,元芉喪厥首。
武襄終自全,弭釁角生狗。
歐九不讀書,乃修唐表誌。子京澀於文,偏任作傳記。
巨手如二公,猶嫌易位置。何況群材紛,各欲及鋒試。
及其應世用,動輒違所肄。鳧頭續鵠頸,牛鼻穿馬轡。
用必當其才,古來無此事。
伯時擅丹青,神到秋毫顛。宣和愛遺筆,幅值數百千。
甚或持獻者,布衣輒得官。使其作畫時,矜重索價懸。
豈特襪材聚,輦金當如山。龍眠乃長嘯,供養資雲煙。
惟得數君子,詩文十餘篇。由來藝事妙,正以人品傳。
設令有市心,畫已不值錢。
古來作史記,一家私著錄。但求文之工,好逞臆見獨。
是非或多謬,往往得禍酷。邱明以瞽廢,馬遷以腐辱。
班掾係絏縲,中郎困牢獄。陳壽既被放,蔚宗亦就戮。
魏收剖及屍,崔浩誅及族。由其獲報顯,可知用筆由。
後來屬官書,編纂自朝局。成之非一手,屬之有眾目。
記載較可憑,略少冤鬼哭。是以撰述家,多保名位祿。
卻嫌文又劣,難繼古人躅。金元太缺略,宋又太繁複。
文人逞才氣,往往好論兵。及乎事權屬,鮮見成功名。
古來稱儒將,惟有一孔明。寥寥千載後,庶幾王文成。
此外白麵徒,漫詡韜略精。河橋二十萬,惜哉陸士衡。
深源令仆才,身名喪北征。房琯陳濤斜,車戰旋摧崩。
忠如張魏國,五路敗富平。由來非所習,奴織婢學耕。
如何紙上談,輒欲見施行。君看雲台上,何曾有書生?
世傳房次律,前身永禪師。樂全未了經,再生寫成之。
其說主輪回,其理或不欺。人乘生氣一,氣散則滅澌。
既散豈複聚,還又為生機?譬如花落後,明年開故枝。
寧必舊花魂,來作新花姿。佛家論往生,冥報昭若蓍。
可以寓懲勸,世教固有資。細推陰陽故,幽渺終可疑。
所以季路問,聖亦言不知。
是古而非今,一步不可履 是什麼意思
推崇古代的東西而否定現今的東西
不以發展和變通、改革和前進的眼光和方式來做事情
是行不通的,是寸步難行的。
古時候對鞋子有幾種稱呼?
早在遠古時期,原始人用骨針縫製獸皮衣服時,也開始縫製獸皮鞋子用來護腳,以方便追捕措物。直到現在,鞋子仍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古時,鞋的名字、穿法都有講究。下麵就分別加以介紹。一、稱鞋為“屨”(jù)上古時的“屨”一般是用麻繩之類的材料編成的,編的時候還要邊編邊砸,使之結實。因此,在古時候有“捆屨織席”的說法。這裏的“捆”是敲打的意思,所以今天人們還會把“織毛衣”說成“打毛衣”。二、稱鞋為“履”(lǚ)“履”本意為“踩”,戰國以後就逐漸用來表示“鞋”的意思了。像成語“鄭人買履”中的“履”就表示“鞋”的意思。三、稱鞋為“靴”(xuē)據傳“靴”是北方牧民發明的,唐代時文武百官都可以穿。“靴”有皮製、麻製、銀製等種類。也有傳說皮靴是戰國時孫臏發明的。孫臏被龐涓敲碎了膝蓋骨後,不能行走,就用硬皮革裁成“底”和“幫”,然後縫成高皮靴。孫臏就穿著這種皮靴乘車指揮作戰,打敗了龐涓。現在中國曆史博物館裏就珍藏著一雙2000多年前的皮靴。四、稱鞋為“屐”(jī)“屐”一般指木製的鞋。等
古代的翹頭履是男人穿的還是女的穿的?
男女都可以穿,主要是防止被過長的下擺絆倒...不拘什麼時候,主要是看衣著...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古時候“履”的意思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