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兩個人故事組成的成語
謎底:城下之盟。
城下之盟
chéng xià zhī méng
【解釋】指在敵方兵臨城下時被迫簽訂的屈服的和約。
【出處】《左傳·桓公十二年》:“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
【結構】偏正式。
【用法】多用於政治軍事方麵;有時省作“城下盟”。一般作主語、賓語。
【正音】盟;不能讀作“mínɡ”。
【辨形】盟;不能寫作“蒙”。
【近義詞】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反義詞】自食其力、自強自力
【例句】以某種較大的讓步為釣餌;誘脅中國訂立~。
形容兩個人在一起已經無話可說的成語故事
無言可對
wú yán kě duì
【解釋】對:對答,回答。沒有話來回答。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四:“師曰:‘這老和尚被我一問直得無言可對。’”
【結構】主謂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指無話可說
【近義詞】無言以對
【例句】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6回:“那婦人看了,飛紅了臉,無言可對。”
知音講的是哪兩個人的故事,相關的成語是什麼?
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很高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隻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會了。”
有一日他坐船來到川江峽口處,突遇狂風暴雨。船夫速將船搖到一山崖下拋錨歇息,暴雨停後,伯牙見這高山之間的川江有別樣的風韻,不禁犯了琴癮就在船上借此情景彈奏起來。突然琴弦斷了一根,抬頭一看,就見不遠處的山崖上有個樵夫立在那裏聆聽!伯牙問到:小哥怎麼會在此處 那人答道:“小人打柴被暴雨阻於此崖。忽聽琴聲一片,不覺聽上了癮!伯牙高興的問道:“你既然聽琴,可知老夫適才彈的是什麼曲子?”樵夫說到:大人所彈,乃是您見到山中川江在雨後的感慨,琴聲就像那高山一樣啊!琴聲裏我還聽到了山間江水流動的聲音。
俞伯牙驚呆了!他推琴而起,拱手作禮道:“真是荒山藏美玉,今天遍訪知音,今得遇小哥,此生心願已了!便拉他麵對青山作拜。伯牙又說到;我與你知音一回,就把剛才彈一曲起名叫《高山流水》吧!約定來年春暖花開之際在此聚首,以敘衷腸。
轉眼到了約定日期,俞伯牙又來到長江口,卻不見鍾子期來與他會麵。一打聽才知道,子期已於年前病世!伯牙聽了頓時熱淚長流。來到子期的墳前捶打著墓碑道:“可憐我遍訪才華才遇到這一個知音,這麼年輕竟先我而去。俞伯牙跪在琴前,熱淚盈眶泣灑在琴上。仰天叫道:子期呀,且聽伯牙再為你彈一曲吧……! 俞伯牙彈完此曲,淚流滿麵地說:“從此知音絕矣!”說完,他拿起琴,對著鍾子期墓前的石頭用力一摔,琴身粉碎,從此俞伯牙再也不彈琴,卻給後人留下一曲《高山流水》。
摘錄關於高山流水的典故如下:
據《呂氏春秋.本味篇》載: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誌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誌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複鼓琴,以為世無足複為鼓琴者。
據《列子》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歎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誌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哉?”
“高山流水”曲同樣也是出自於這個典故,伯牙可以稱作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古琴家,而鍾子期則可被稱作最早的音樂鑒賞家。現在我們聽到的琴曲《高山流水》是清末的版本,它是後人根據鍾子期與伯牙的故事寫的,有多種譜本。有琴曲和箏曲兩種,兩者同名異曲,風格完全不同。
古代琴曲。戰國時已有關於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傳,故亦傳《高山流水》係伯牙所作。樂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朱權成書於1425年)》,此譜之《高山》、《流水》解題有:“《高山》、《流水》二曲,本隻一曲。初誌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誌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數。至來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兩千多年來,《高山》、《流水》這兩首著名的古琴曲與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間廣泛流傳。
隨著明清以來琴的演奏藝術的發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變化。《傳奇秘譜》本不分段,而後世琴譜多分段。明清以來多種琴譜中以清代唐彝銘所編《天聞閣琴譜》(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張孔山改編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滾、拂、綽、注”手法作流水聲的第六段,又稱“七十二滾拂流水”,以其形象鮮明,情景交融而廣為流傳。據琴家考證,在《天聞閣琴譜》問世以前,所有琴譜中的《流水》都沒有張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隻八段,與《神奇秘譜》解題所說相符,但張孔山的傳譜已增為九段,後琴家多據此譜演奏。
另有箏曲《高山流水》,音樂與琴曲迥異,同樣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現有多種流派譜本。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則是浙江武林派的傳譜,旋律典雅,韻味雋永,頗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東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韻》、《風擺翠竹》、《夜靜鑾鈴》、《書韻》四個小曲的聯奏,也稱《四段曲》、《四段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則是取自於民間《老六板》板頭曲,節奏清新明快,民間藝人常在初次見麵時演奏,以示尊敬結交之意。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間毫無共同之處,都是同名異曲,風格也完全不同。
一個人的故事,兩個人的對白的意思?
一個人的故事裏有兩個人的對話
形容兩個人脾氣秉性一樣的成語故事
意氣相投
【解釋】:意氣:誌趣性格;投:合得來。指誌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出自】:元·官大用《範張雞黍》:“咱意氣相投,你知我心憂。”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兩個人的故事 歌詞
歌曲名:兩個人的故事
歌手:範怡文
專輯:範怡文精選集
兩個人 詞∶姚若龍 曲∶殷文琦
你說你要存錢帶我環遊全世界
我歎口氣問那還得再等幾年
你親親我 我推開你 說著討厭
手卻乖乖在你手裏麵
你說別的女孩你都不敢看一眼
我問你是不是怪我管你好嚴
你拉拉我 我背對你 假裝冬天
又不小心笑成了春天
兩個人的世界像個玻璃小宇宙
管它外麵刮風下雨愛裏有晴空
不看不聽不問不管 周圍的種種
我隻看見我在你眼中
你說別的女孩你都不敢看一眼
我問你是不是怪我管你好嚴
你拉拉我 我背對你 假裝冬天
又不小心笑成了春天
兩個人的世界像個玻璃小宇宙
管它外麵刮風下雨愛裏有晴空
不看不聽不問不管 周圍的種種
我隻看見我在你眼中
兩個人的世界像個玻璃小宇宙
管它外麵刮風下雨愛裏有晴空
不看不聽不問不管 周圍的種種
我隻看見我在你眼中
不看不聽不問不管 周圍的種種
我隻看見我在你眼中
[music.baidu.com]
有沒有適合兩個人講的故事,3~5分鍾
廉頗藺相如的故事、唐太宗納諫的故事。
圍城中兩個人的故事
先說說男性人物,第一個要提到的,並不是故事的主人公方鴻漸,而是同他從“同情兄”到莫逆之交的趙辛楣。
趙辛楣
記得有一次被問及,最欣賞什麼樣的男人,我一時難以概括,竟脫口而出:趙辛楣。後來想想,趙辛楣仿佛真是我心目中完美男人的典範。
這個人物在書中出現的篇幅並不是很多,在鴻漸留學回來初期和漫長的(其實不過三個月,但對於他來說,心理空間是漫長的)婚姻生活中,都沒有正麵出現,但是作為故事中的“男二號”,趙辛楣無疑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設計了這樣一個人物,仿佛就是為了反襯方鴻漸的。
首先,他富有。男人是千萬窮不得的(當然並不是必須有多少財富,而是他至少在心裏從未認為自己窮,就可以了),人窮誌短,底氣如果不足的話,性情上總會有欠缺,隱藏得再深,也會有暴露的時刻。據說,三代才能培養出貴族,趙辛楣應該是一戶有文化的官宦大家的第三代(至少是第三代),所以,他的富沒有暴發戶的淺陋,也沒有商人的算計,他的富有在書中從未刻意交待過,但是讓人覺得出來,財富是他與生俱來且相生相伴的,應該說,趙辛楣有貴族的風範。
其次,趙辛楣有才,也有本領,在任何時候都是意氣風發,事業通達,即使在三閭大學敗走麥城,狼狽一時,也是很快就翻得身來,讓書中人物和讀者再也不會想起他當初鬧的笑話。他是個頭腦清醒、目光敏銳、意誌堅定而且頗有行動力的人,高智商、高情商,任何時候都不會讓人輕視,也難以擊敗。
第三,趙辛楣為人豪爽豁達,幽默風趣,頗重朋友情誼,是個可交的朋友。
第四,趙辛楣還癡情。他不象方鴻漸那麼有“異性緣”,也不象方鴻漸那麼能“將就”(文中與方有關係的四個女性可是性格迥異),用孫柔嘉(聽鴻漸說趙辛楣新結婚後)的話來說:“辛楣看中的女人,汪太太、蘇小姐,我全瞻仰過了。想來也是那一派。”他喜歡的就是一個類型的女性,苦苦追求蘇文紈不成,能夠令他再次心動的女人,都是有些似蘇小姐的。
第五,趙辛楣的外形也不錯啊,書中是這麼說他的:“這時候進來一個近三十歲,身材高大、神氣軒昂的人”、“他父親信算命相麵,他十三四歲時帶他去見一個有名的女相士,那女相士讚他:火星方,土形厚,牛眼,獅鼻,棋子耳,四字口,正合《麻衣相法》所說南方貴宦之相,將來名位非凡,遠在老子之上”。雖然這“牛眼,獅鼻,棋子耳,四字口”組合起來不是很英俊,但是“身材高大、神氣軒昂”自是他給人的感官印象。
總之,趙辛楣是一個有智慧、有本領、有情義、有情趣的魅力十足的成熟男人。
圍城中人物評析之二方鴻漸
與趙的霸氣十足不同,方鴻漸是個讓人倍感親切的人,也是深得女性喜愛的人物。他很好相處,與他在
一起不會有壓迫感;他願意照顧別人的感受,關心體貼;他也是個“很會說話”的人,貧嘴滑舌地既能
逗人開心,又能化解矛盾。其實仔細想想,書中好似並未描述這位男主人公的長相,尚年輕的陳道明飾
演的方鴻漸深入人心,似乎大家也都認為書中的方鴻漸就是那麼一個頎長俊秀、溫文爾雅又時不時冒點
“壞水兒”的形象。從文中不難看出:對方鴻漸,鮑小姐的引誘、蘇文紈的追求、唐曉芙的垂青和孫柔
嘉的費盡心機,想來,他肯定是個年輕俊雅的男子。
可惜,我認為方鴻漸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沒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從一出場到全文結束,他都在
受別人和命運的擺布,幾乎沒有一件事順了自己的意願。其實書中有一句話,借了趙辛楣的口,已然給
他定論了――那是即將結束赴三閭大學的艱辛旅程,趙辛楣突發感慨:“象咱們這種旅行,最試驗得出
一個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勞頓,最麻煩,叫人本相畢現的時候。經過長期苦旅而彼此不討厭的人,才可
以結交朋友……”
方:“我問你,你經過這次旅行,對我的感想怎麼樣?覺得我討厭不討厭?”
趙:“你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
“你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趙辛楣一句隨口的回答,竟然一語成箴,概括了方鴻漸悲劇的性格和
人生走勢。
方鴻漸的出場,就是在歸國的船上極易地被及時行樂的鮑小姐所引誘又拋棄,我曾經想作者為什麼設計
了這段小小的插曲,是為了引出方如何與蘇文紈相熟以至引起全篇故事?似乎同時也在方鴻漸一出場就
交待了他是個軟弱的、易受擺布的男人,易受誘惑,也不被意圖耍弄他的人所懼怕。試想一下,如果換
作趙辛楣,慢說不會上鮑小姐的當,鮑小姐恐怕也根本不敢抱著始亂終棄的目的去接近他。
我推測,方鴻漸與鮑小姐在船上的那一夜,其實很可能就是他的初夜。書中交待,到出國留學前,鴻漸
都沒有戀愛的經驗,而依他的家教和為人,在國外那段期間也不太可能涉足風月場所。也許書中開場便
給男主人公安排了這場豔遇,就擺明了這是給成年人看的一本書,也是對人物性格的一個立體詮釋。
書中我最喜歡看的就是方鴻漸與唐曉芙熱戀的那短短的日子,作為心疼他的朋友,我真是從心底裏為他
感到幸福啊,這也是方鴻漸在全書中唯一過的一段舒心日子。
在唐小姐應允了方鴻漸共進晚餐的邀請後,“他那天晚上的睡眠,宛如粳米粉的線條,沒有粘性,拉不
長。他的快樂從睡夢裏冒出來,使他醒了四五次,每醒來就象葡?降牧吃謐約貉矍埃??粼謐約憾??p>
裏。他把今天和她的談話一字一句,一舉一動都將心熨帖著,迷迷糊糊地睡去,一會兒又驚醒,覺得這
快樂給睡埋沒了,忍住不睡,重新溫一遍白天的景象”;第一次收到唐小姐的信,他“臨睡時把信看一
遍,擱在枕邊,中夜一醒,就開電燈看信,看完關燈躺好,想想信中的話,忍不住又開燈再看一遍。”
這是何等的癡情和喜悅啊,讓我們回想起寤寐思服的初戀。
可惜,他好日子沒好過,又沒有禁受住蘇小姐的誘惑,讓蘇文紈堅信他已非她不娶,最後鬧得竹籃打水
一場空。一段純真美麗的戀情,隻能成為他和唐小姐心中一生也撫不平的傷痛。
我們可以看到,從此以後,方鴻漸在一切的關係中都不順利:與掛名的嶽丈嶽母鬧翻;負氣遠走三閭大
學,領導不重視,同事瞧不起;中了孫柔嘉的道兒與她成婚,擺不平婚姻生活,最後黯然分手;新的職
業也是勉強維持生計,還很快失了業;甚至同自己原先的大家庭也再難和睦相處……
“這簡短的一怒把餘勁都使盡了,軟弱得要傻哭個不歇。和衣倒在床上,覺得房屋旋轉,想不得了!萬
萬生不得病!明天要去找那位經理,說妥了再籌旅費,舊曆年可以在重慶過。心裏又生希望,象濕火柴
雖點不著火,而開始冒煙,似乎一切會有辦法。不知不覺中黑地昏天合攏、裹緊,象滅盡燈火的夜,他
睡著了。最初睡得脆薄,饑餓象鑷子要鑷破他的昏迷,他潛意識擋住它。漸漸這鑷子鬆了、鈍了,他的
睡也堅實得鑷不破了,沒有夢,沒有感覺,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時也是死的樣本。”
這是書中對方鴻漸最後的描述,“沒有夢,沒有感覺,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時也是死的樣本”,是不是
全文將盡,在作者心目中,方鴻漸這個人物也已然死去了呢。
但是,“心裏又生希望,象濕火柴雖點不著火,而開始冒煙,似乎一切會有辦法”,我寧願祝福他還有
希望,能去重慶成功地投奔老友趙辛楣吧。
其實,方鴻漸在同齡人當中,也應該算是個佼佼者了。他“家學淵源”,“家世頭銜都不錯”,而且留
過洋,人也生得一表人材,為人正直,談吐幽默,還頗討女人喜歡,為什麼人生的道路就這麼不順利呢
?
我認為,是他的性格造成的。“環境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他與趙辛楣最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出
身。“父親是前清舉人,在本鄉江南一個小縣裏做大紳士。他們那縣裏人僑居在大都市的,幹三種行業
的十居其九:打鐵,磨豆腐、抬轎子。土產中藝術品以泥娃娃為最出名;年輕人進大學,以學土木工程
為最多。鐵的硬、豆腐的淡而無味,轎子的容量狹小,還加上泥土氣,這算是他們的民風。”“一命、
二運、三風水”,方鴻漸的運氣好,但是他的命不好,他的出生就被打上了烙印,縱然日後出國留洋,
也難脫局限性,加上他自己又貪圖享受,不好學習,把個留學生做成“遊學生”,買個假文憑,騙得了
家人,卻永遠騙不了自己和社會。
方鴻漸至多隻能算個文人――自古文人多磨難,百無一用是書生。他自視頗高,品位不凡,憤世嫉俗,
實際卻做不成什麼具體的工作,“心比天高,身為下賤”。其實,這正是許多小知識分子的共同的命運
,過去是,現在也一樣。
方鴻漸本是對愛情極為珍視的,他瞧不上庸俗的“你我她”小姐,不屑入綴手中“著實有錢”的買辦張
吉民家;拒絕了美貌富有、對他癡情一片的蘇小姐,一心要追尋真正的愛情,諷刺的是,最後他卻與再
平凡不過,且未曾令他動過心的孫柔嘉共同走進了圍城。
書中有一段方鴻漸的內心描寫:“等柔嘉睡熟了,他想現在想到重逢唐曉芙的可能性,木然無動於衷,
真見了麵,準也如此。緣故是一年前愛她的自己早死了,愛她、怕蘇文紈、給鮑小姐誘惑這許多自己,
一個個全死了。有幾個死掉的自己埋葬在記憶裏,立碑誌墓,偶一憑吊,象對唐曉芙的一番情感。有幾
個自己,仿佛是路斃的,不去收拾,讓它們爛掉化掉,給鳥獸吃掉――不過始終消滅不了,譬如向愛爾
蘭人買文憑的自己。”每每讀到這裏時,我都想跳過去不看,但又因為文字太精準了,但又忍不住仔細
看過、感歎過――不知有多少人在回憶往事時會有“這許多自己,一個個全死了”的感傷,這該是多麼
深切的憂傷啊,卻又已麻木,而絕望。
書中與男主人公有感情糾葛的女性有四位,依出場順序為鮑小姐、蘇文紈、唐曉芙和孫柔嘉,最後,最
平常遜色的孫柔嘉成了方夫人。除去鮑小姐不說――作者都沒有給她一個完整的名字,其他三位女性,
作者都為她們設計了一個出彩的情節。
故事一直需要兩個人的喜歡
在歲月中跋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風景,隻是風景,不必留戀;有些心情,也隻是心情,不是一生。生命本身是一張空白的畫布,全看自己用什麼態度去塗畫自己的生活,痛苦並非必然的結果,幸福亦非遙不可及。若對著陽光行走,就不會有陰影;對著自己微笑,一切也都在微笑。輕握懂得,便是安暖。
暗戀就是一個人寫兩個人的故事是什麼意思?
我的理解是明明沒有和他在一起,卻已經腦補了有他的一生。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由兩個人故事組成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