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眾生願 除眾生苦是什麼意思
這是佛教裏麵菩薩修行的宗旨。大意如下:
1 “滿眾生願”——就是讓一切人一切眾生的願望能夠實現。比如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就是“滿眾生願”。
2 “除眾生苦”——就是解除一切人一切眾生的痛苦,讓大家平安幸福。比如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就是“除眾生苦”
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這句話是哪裏的?
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
願一切眾生永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眾生不離無苦之樂
願一切眾生遠離愛憎住平等舍膽
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賅攝於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為慈無量與悲無量。藏傳佛教極其重視四無量心的修持,為每天必做的功課。很多藏傳佛教的弟子終生持誦四無量心幾十萬乃至數百萬遍。
願一切眾生皆平安這句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願祝福一切眾生,心裏沒有分別執著,心量大,福報就自然會大的意思。能采納嗎?
一切眾生皆有情,一切眾生皆過往.願此時平淡,若彼時燦爛.是什麼意思
這好像是《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裏的話。
我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切的生命都是有感情的,一切的生命又都會成為過去。希望你此刻的平淡,一如那時的燦爛。
這裏麵包含了佛家的禪理,既揭示了芸芸眾生心中有情,而又浮生若夢、人生苦短;又寄托了對人,甚至對己的一種祝福、願景。
"惟願久住刹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應該是菩薩發的願,刹塵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由於眾生所見皆為妄想,不得解脫的法門,所以菩薩發願,願在這個世間普度眾生,使眾生得真實利益,這就叫作"利樂一切諸眾生".
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是許願嗎
不是 供養是行善積德的行為 不算做許願 你要是許願的話 在佛前禱告就可以了 不要想得那麼物質啊 供養要是等於許願 窮人連願望都許不起了 這不是佛的本意啊
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如無礙眼,見一切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登道場拜佛時候念的,拜佛的時候要意念佛,就像自己見到佛一樣,自己這樣,希望一切眾生也能花開見佛。
求教。佛教三自皈依裏麵每句話,具體是啥意思?
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解】自己歸依了佛,應該要發願,盼望眾生,大家明白佛的大道理,發出最高的道心來。
【釋】修行的人,不獨是自己顧自己,一定要顧到眾生,才可以算是發菩薩心,發大乘心。所礎要發大願心,盼望眾生大家都明白佛的大道理。
“體解”的“體”字,是體貼到的意思,就是明白的意思。“大道”,就是佛的道理。“無上心”,就是大慈大悲的佛心,度脫眾生的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解】自己歸依了佛法,應該要發願心,盼望眾生,大家的知識,都能夠進到佛經的深固幽遠、最奧妙的道理裏頭去(道理不是粗淺的,所以叫深。佛法不可以破壞的,所以叫固,有堅固的意思在裏頭。秘密的真理,不容易明白的,所以叫幽。沒有窮盡的,所以叫遠。奧,是深奧。妙,是極好)。使得大眾的智慧,像海一樣的大,一樣的深。
【釋】“經藏”,就是佛經,所說的都是佛法。既然歸依了佛法,就應該一心一意的在佛法裏頭用功。“深入”兩個字,就是認真用功,自己的心,同了佛經上所說深妙的道理,都覺得相合,沒有一些抵觸的意思。既然心能夠同佛經上深妙的道理相合,那末自然智慧一天增長一天,直像海一樣的大,一樣的深了。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解】自己歸依了僧,應該要發願心,盼望眾生,大家都做大法師,許多的出家人都歸他管理,並且大家都和合在一塊兒,一些沒有妨礙。
【釋】“統”字,是總共的意思。“理”字,是管理的意思。譬如做了寺院裏頭的方丈,那末所有寺院裏頭的出家人,就都歸他管理。現在既經歸依了僧,就應該盼望眾生,大家將來都能夠做大方丈,或是做大法師。所有出家的人,一齊都歸他管理。並且大家都是很和氣的,合在一塊兒,你不礙我,我不礙你。
和南聖眾。
【解】“和南”兩個字,就是頂禮(先把兩手合攏來,放在胸前。再把右手移開,慢慢的向下,身體也慢慢的彎下去。右手按著了地,再把左手也按著了地,頭便在那兩手的中間,叩至地上。再把兩手分開來,放在頭的左右兩邊,慢慢的翻轉來,手掌向上稍停一刻。手再翻回來,按著地上,把身體慢慢的起來。仍舊把兩手合攏來,放在胸前,再照前麵所說的樣子拜下去。這個叫做頂禮,也叫頭麵接足禮。因為頭著了地,兩手分開,放在頭的左右兩邊,是接住佛的兩足的意思,所以叫接足。這種禮拜,是最恭敬的),顯出恭敬的意思來。“聖眾”,是許多的聖人,所有一切的菩薩、羅漢,都包括在裏頭。起初先拜佛,中間念經,末後拜一切菩薩,同了賢聖的僧人。可以顯出從起初到末了,總是敬禮三寶的意思。
【釋】這一句,實在並不在三皈依正文裏頭的。念三皈依的大眾,隻要念到“一切無礙”,就完了。這一句,是應該敲磬子的人唱的,是叫各人一齊頂禮菩薩、羅漢,同了一切賢聖僧。拜三拜,就算功課完了,各人都可以退了。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82960628.html?si=2
“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如何理解?
第一句:是講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眾生都能修證菩提道,並助眾生發無上的大願,大發心。
第二句:應該發願,願一切的眾生都能成為轉輪王,傳法方式過程都無障礙。
不見得很正確,但主要的意思是應當發無上的大願,無上可以理解是為的一切的有情眾生,都能出離三界六道得大解脫。這樣的回向文典型的是大乘的。也很普遍。可見發無上心的人很多。
“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這句話是出自哪裏的?
出自《大智度論》卷二十九
原文: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賅攝於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為慈無量與悲無量。藏傳佛教極其重視四無量心的修持,為每天必做的功課。很多藏傳佛教的弟子終生持誦四無量心幾十萬乃至數百萬遍。即: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願一切眾生永離苦及苦因;願一切眾生不離無苦之樂,願一切眾生遠離愛憎住平等舍。
(一)生緣慈悲,又作有情緣慈、眾生緣慈。即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最初之慈悲亦屬此種,故亦稱小悲。
(二)法緣慈悲,指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係無學(阿羅漢)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
(三)無緣慈悲,為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此係佛獨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稱為大慈大悲大慈悲。
反映的是佛祖的大慈大悲的心態,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賅攝於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為慈無量與悲無量。藏傳佛教極其重視四無量心的修持,為每天必做的功課。很多藏傳佛教的弟子終生持誦四無量心幾十萬乃至數百萬遍。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滿眾生願除眾生苦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