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的散文最苦與最樂的賞析
原文說:“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於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然失意不苦;”中心論點是:人人必須盡責任。
人生在世,必須要對家庭、社會、國家以及自己盡到應盡的責任,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這是文章一再強調的,也是梁啟超強大的責任感的所在。
最苦與最樂中的優美詞句段
一、《最苦與最樂》中第一段用了三個排比設問句: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提出了關於人生最大痛苦的許多答案:貧、失意、老、死,然後一一加以否定,最後再論述“負(未盡的)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為什麼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觀點,而要先否定其他的答案呢?因為把貧困老死當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許多人的想法或說法。否定了這些答案,讀者就要尋找新的、合理的答案。這時自己的觀點就水到渠成地出現在讀者眼前。
二、1.設問句式是以自問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問題,自己提問自己回答。
2.設問句的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啟下。吸引讀者。
《最苦與最樂》作者引用了哪些名言佳句,這些話想要說明什麼
名言:
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
曾子——任重而道遠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要說明:“人生當勇於負責”。
最苦與最樂文章中作者觀點的語句
這個語句是: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
《最苦與最樂》為梁啟超寫作的一篇短文,出自《梁啟超全集》,本文從最苦和最樂兩方麵來論述人生的責任,即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盡責任則是人生最大的樂,提出人生在世,必須要對家庭、社會、 國家以及自身盡到應盡的責任,這樣才能得到真正快樂。
文章的題目叫做《最苦與最樂》,最後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別呼應了"最苦"和"最樂
“吱——”紡織娘為我帶來了今夜的第一首美曲,緊接著,躲在草叢裏,各式各樣的昆蟲音樂隊也跟著響應起來,深沉的大提琴,輕柔的小提琴,悠揚的橫笛,渾重的腰鼓,歡快的手風琴……在月夜中交織著。但我還覺得差點什麼。過了一會兒,重頭戲終於登場了,原來是來自田野裏的鄉村口技家——青蛙,“呱呱”的叫聲連綿不斷,此起彼伏,我又不忍心去打擾。“今日偏知夏夜美,蟲聲新透綠紗窗”。
漸漸地,我似乎已被月夜抱了起來,在星空中,在夢的星空中,我盡情地享受著……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夏夜永遠那麼生機勃勃。無論是月,無論是星,無論是物,無論是人,夏日的月夜總是那麼迷人,夏日的月夜,永遠是那麼的夢幻……
關於最苦與最樂的名言
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僮巢慌??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誌。(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唬。(《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厘,謬以千裏。(《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吃一塹,長一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蟬娟。(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劉勰)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劉彝)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戰國策》)
富貴不能*,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誌。(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H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餘下全文>>
驛路梨花,最苦與最樂內容簡介,精彩語句,我的收獲(寫法借鑒,其實,感想等) 一個都行,再加一個多分
1、《驛路梨花》,現已成為初一上學期的語文第九課。
“驛路梨花”出自陸遊《聞武均州報已複西京》:“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
原意為可以預料到來年寒食節,祭掃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將通過梨花盛開的驛道而到達洛陽。
《驛路梨花》讚美西南少數民族人民學習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就像潔白的梨花,開遍神州大地。
2、《最苦與最樂》,為梁啟超寫作的一篇短文,出自《梁啟超全集》,2016年入選人教社新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15課。人人必須盡責任(或“人必須對生活負責”“盡責雖苦卻樂”)
選文從最苦和最樂兩方麵來談人生的責任,告誡我們:人生在世,必須要對家庭、社會、國家以及自己盡到應盡的責任,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最苦與最樂閱讀理解答案
1、根據提示用原文填空。(4分)
在作者筆下,貧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作者認為真正的痛苦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從最後一段中找出與“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內涵相符的一句。(2分)
3、你認為,文章最後所說的“卸卻”責任與“解除”責任有何不同?(4分)
①“卸卻”責任指:(10字以內)②“解除”責任指:(10字以內)
4、用精煉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10字以內)(2分)
5、本文以“最苦與最樂”為題,而不以“苦與樂”為題,為什麼?(2分)
6、讀完全文後,你是怎樣看待“責任”的?(2分)
文段運用的修辭手法有 排比 設問 或 對比
文段運用的論證方法是對比論證 引用論證
【答案和點撥分析】
案例考題1:
(1)知足 安分 達觀 應盡的責任沒有盡 點撥:此題考查理解文章語言內容的能力。解答時應著眼於對原文的認真閱讀,依據第一段中“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失意不苦;老、病、死乃是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麼苦”,就會準確填出前三個空,第四個空可在第二段的末尾尋找答案。
(2)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 點撥:此題考查對句子深刻含義的理解與把握。解答時可結合文中前一句來理解,再到最後一段找出與其內涵相符的句子。
(3)①未盡責任,丟開不管。②盡了責任,再無負擔。 點撥:此題考查語言的準確性。理解詞語的意思應結合語言環境去體會其獨特的內涵。隻有讀懂原文,才能正確答題。
(4)人人必須盡責任(或人必須對生活負責;盡責雖苦卻樂)。 點撥:此題考查概括中心論點的能力。解答時應很好地把握全文的內容,選文先論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應盡責任沒有盡”,進而論述人生最快樂的事是“盡了責任”,最後強調責任隻能“解除”不能“卸卻”的道理。
(5)本文是從“最苦”與“最樂”兩個側麵來談“人要盡責任”的道理,“苦與樂”與本文的主要內容“談責任”關係不大,所以不以“苦與樂”為題。 點撥:此題考查對全文思想內容的感知能力。解答時必須結合文章的主旨和內容來分析。
(6)答案要點:①每一個人都有責任;②盡責任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內容;③盡貴任,就會快樂,否則,就會陷人痛苦。 點拔:此題考查拓展知識的遷移能力。答案是開放性的,引導我們每個人都深深思考:你的責任是什麼?你將怎樣盡自己的責任?
總結提示:選文從最苦和最樂兩方麵來談人生的責任,告誡我們:人生在世,必須要對家庭、社會、國家以及自己盡到應盡的責任,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從設題來看,既考查了議論文閱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又考查了拓展知識的遷移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文本內容,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
最苦與最樂當中作者引用了哪些名言佳句這些話想要說明什麼
名言:
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
曾子——任重而道遠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要說明:“人生當勇於負責”。
課文最苦與最樂的啟示
本文通過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證明了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的論點,告訴我們不能躲避責任、苟且偷生,要勇於背負人生、社會的大責任,體會人生的快樂。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梁啟超的散文最苦與最樂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