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中“之”“取消句子獨立性”的有哪些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2、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初中文言文 取消句子獨立性的句子
初中這種用法非常少,略舉一例: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穀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餘從師,是一個獨立的句子,加上之,就取消了獨立性,成了狀語
古文中,取消句子獨立性是什麼意思
一個獨立的句子不能充當另一個句子的主語或賓語,因為它是動詞性質。
例如:“他醜”是一個獨立的句子,動詞性質,直接用它做另一個句子的主語,如“他醜讓我惡心”,或做賓語,“我惡心他醜”,都有語病。這時,加上一個助詞“的”,“他的醜”是一件事,名詞性,就通順了。“他的醜讓我惡心”;“我惡心他的醜”。這裏的結構助詞“的”,就是將“他醜”這個短語名詞化,取消了它作為句子的獨立性。古文“取消句子獨立性”是用結構助詞“之”來實現的。
吾喜讀(我愛讀書),獨立句子,如果用它做“盡人皆知”的主語,就是“吾喜讀盡人皆知”,不通順,加上“之”變成“吾之喜讀盡人皆知”就通了。這與現代漢語語法是完全一致的。
古文中,取消句子獨立性的詞有哪些
“取消句子獨立性”的詞隻有一個:之。
作為結構助詞的“之”,作用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在“取消句子獨立性”時,它可以將一個獨立的句子變成名詞性短語或詞組,以便做另一個句子的主語、賓語。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用現代漢語解釋“取消句子獨立性”的含義。
“他寫作文”是一個獨立句子,動詞性質,不能作為另一個句子的主語:“他寫作文很棒”;也不能作賓語:“最棒的是他寫作文”。這時候,我們將“他寫作文”加上一個“的”,就變成了名詞性詞組:“他寫(的)作文”。不再具有句子的獨立性,可以做主語或謂語了:“他寫的作文很棒”;“最棒的是他寫的作文”。
文言文的語法與現代漢語語法是傳承關係,遇到前麵舉例中的情況,通常加上一個“之”來取消獨立性。
例如:
“吾喜讀”(我愛讀書),是一個句子。如果將它當作“沒人比得上”的主語,就要加上“之”:“吾之喜讀,非人所能及也。”
如何理解取消句子獨立性?
“取消句子獨立性”是古漢語特有的一種語法現象,指的是用結構助詞“之”嵌在主謂結構中間,使得本來可以獨立成句的話變得語意未完,比如“父母愛子”,主語是“父母”,謂語部分是“愛子”,可以成為完整的句子,但中間加上個“之”,變成“父母之愛子”以後,語意就不完整了,變成一個偏正詞組不能離開上下文而獨立成句了,語法學界管這種現象叫“取消句子獨立性”。
王力《古代漢語》第二冊(p461)說:“所謂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詞組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賴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獨立存在。”細分起來,有兩種情況:
第一, 在一個分句的主語謂語之間用“之”字,表示語意未完,讓讀者或聽者等待下文。例如:
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戰國策·趙策四)
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論語·顏淵)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第二, 這種“之”字又常常用在充當主語或賓語的主謂結構之間。例如: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傳·僖公四年)
子之哭也,一似重有憂者?(禮記·檀弓下)
以上兩例“之”處在作主語的主謂結構之間。
有時候,不是在主語謂語之間用“之”字,而是在主語和“於”字介賓詞組之間用“之”字,這樣形成的結構再作句子的主語。例如: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同上)
此外,作賓語的主謂結構之間也可用“之”字隔開: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傳·宣公二年)
歲寒,然後知鬆柏之雕也。(論語·子罕)
唯恐緘滕扃鐍之不固也。(莊子·胠篋)
古文中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例句
比如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選自《觸龍說趙太後》 這句話如果沒有“之”字的話,前半句就是“父母愛孩子”,主謂賓齊全,是個句子,但是有“之”之後,就變成後半句的主語了,不成為獨立的句子。所以,“之”取消了前半句本來的獨立句子的身份。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以這麼解釋:主語和謂語之間用一“之”字,就表明這不是一個句子,而是一個主謂詞組,作句子的一個成分。如主語、賓語等等。如:“人之立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等等。
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有什麼用
嗬嗬 你好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這是中國文言文的語法
是“之”字的獨特用法 它沒有意思 不翻譯 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 隻是為了使整個句子顯得結構完整 優美 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請問什麼叫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文言文中,虛詞“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時,我們把它的詞性界定為“結構助詞”,把它的作用界定為“取消句子獨立性”。
那麼,何謂“取消句子獨立性”呢?說白了,就是取消作句子的資格。作為獨立的句子的資格被取消了,那麼這時隻能有兩種出路:一是降級作短語,成為更大句子的成分;二是降級成為分句,隸屬於一個複句。下麵分別闡述。
一、 句子獨立性被取消,降級作句子成分。
漢語有五級語法單位:語素、詞、短語、句子、句群。這是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不能作句子了,那麼,降一格就是短語,然後這個短語作更大句子的成分。
例如下麵下麵這些句子:
1、 句子獨立性被取消後作主語
例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如果沒有句中的“之”字,“師道不傳”(從師的風尚不流傳)這完全可以成為一個主謂句,但是,有了這個“之”以後,作句子的資格就沒了,成了大句子的主語。
成分劃分: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主語 謂語
2、 句子獨立性被取消後作謂語
例如:焉用完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上句中的兩個“之”分別取消了兩個句子的獨立性,讓前者作主語,後者作謂語。
成分劃分:鄰之厚,君之薄也 (判斷句)
主語 謂語
3、句子獨立性被取消後作賓語
例如: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寡人之於國也》)
“民多於鄰國”(老百姓比鄰國多)這個句子,有了“之”以後,降格作了賓語。
成分劃分: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謂語 賓語
4、 句子獨立性被取消後作賓語
例如: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
“行李往來”(使者往來於東方)這個句子,有了“之”後,變成了“當(秦國)使者往來於東方的時候,(我們鄭國)供給他缺乏的物資。”作了狀語。
5、 句子獨立性被取消後作插入語(獨立成分)
例如: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公視”(你們看)的獨立性被取消後,在句子中做插入語,插入語是一種獨立成分,不與句子的六大成分(主謂賓定狀補)發生結構關係。在這裏,“公視”(你們看)隻起說話人引起對方注意的作用。
二、 句子獨立性被取消,成了一個複句的分句。
構成複句的單句,語法上叫作分句。這時,它隻能和它的另一半相互依存成為一個大句子。否則,它隻能成為半句話。
例如下麵幾個句子:
1、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觸龍說趙太後》)
2、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逍遙遊》)
3、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逍遙遊》)
以上三例,前一個句子獨立性被取消後,都作假設複句的一個分句。
三、 有些情況下的“之”的作用不能視為“取消句子獨立性”。
例如下麵兩個句子:
1、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而已矣。(《寡人之於國也》)
2、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第一例“之”用在主語和介賓短語(狀語)之間,隻能看成是調整音節的助詞。第二例“之”用在主語和“所”字結構之間,也起調整音節的作用。
古文中取消句子獨立性後,句子應該怎麼翻
1、可在去掉“之”字的分句後麵加“的……”。
例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不傳(的情況),已經很久了。
2、可直接改成“的”。
例如:
鄰之厚,君之薄也:鄰國實力的雄厚,正是您實力的削弱。
語文:什麼叫取消句子獨立性,簡潔些,最好有一兩個例子
“我愛你”就是一個有主謂賓的完整句子,如果在我愛之間加一個之字:“我之愛你,成“我之愛你”,如,就破壞了這個句子的獨立性,這句話失去了主謂賓結構,最多做個主語,需要再添加句子使其完整簡單說就是將句子取消了,使他不是句子。
比如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初中文言文中“之”“取消句子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