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關於趙雲的外貌描寫
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麵重頤,威風凜凜,與文醜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瓚部下救恭到,文醜撥回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趕。瓚忙下土坡,問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
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趙,名雲,字子龍
三國中關於趙雲的外貌描寫
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麵重頤,威風凜凜,與文醜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瓚部下救恭到,文醜撥回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趕。瓚忙下土坡,問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
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趙,名雲,字子龍
三國中關於趙雲的外貌描寫
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麵重頤,威風凜凜,與文醜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瓚部下救軍到,文醜撥回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趕。瓚忙下土坡,問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 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趙,名雲,字子龍
史書中或者三國演義中對趙雲樣子的描寫
、趙雲之膽
趙雲作為一員勇將的形象,在民間早已深入人心。《三國演義》更使得這一形象更加生動、性格更加傳神。在《三國演義》的第七十一回中,劉備就曾對諸葛亮說:“子龍一身都是膽也”[①]。那麼,趙雲的“膽”又是什麼呢?我認為趙雲的“膽”是以卓然不群的武藝為基礎,在千軍萬馬中英勇無懼的血性漢子的大無畏氣概。
在《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裏,就有對趙雲的武藝進行頗有詩意的描述:“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②]可見,趙雲的槍法是可以和號稱“萬人敵”的關張所媲美的。正所謂“藝高人膽大”,趙雲的“膽”突出表現在以下兩個事例上。
三國演義是怎麼形容趙雲
趙雲英武瀟灑,武力超群,數次成為孤膽英雄,被劉備讚為“一身都是膽”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以一個濃眉大眼,闊麵重顏,相貌堂堂的英氣少年形象出場
誰能發三國演義中描寫趙雲的片段
正走之間,見一將手提鐵槍,背著一口劍,引十數騎躍馬而來。趙雲更不打話,直取那 將。交馬隻一合,把那將一槍刺倒,從騎皆走。原來那將乃曹操隨身背劍之將夏侯恩也。曹 操有寶劍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缸”;倚天劍自佩之,青缸劍令夏侯恩佩之。那青缸劍砍鐵如泥,鋒利無比。當時夏侯恩自恃勇力,背著曹操,隻顧引人搶奪擄掠。不想撞著趙 雲,被他一槍刺死,奪了那口劍,看靶上有金嵌“青缸”二字,方知是寶劍也。雲插劍提 槍,複殺入重圍,回顧手下從騎,已沒一人,隻剩得孤身。雲並無半點退心,隻顧往來尋 覓;但逢百姓,便問糜夫人消息。忽一人指曰:“夫人抱著孩兒,左腿上著了槍,行走不 得,隻在前麵牆缺內坐地。” 趙雲聽了,連忙追尋。隻見一個人家,被火燒壞土牆,糜夫人抱著阿鬥,坐於牆下枯井 之傍啼哭。雲急下馬伏地而拜。夫人曰:“妾得見將軍,阿鬥有命矣。望將軍可憐他父親飄 蕩半世,隻有這點骨血。將軍可護持此子,教他得見父麵,妾死無恨!”雲曰:“夫人受 難,雲之罪也。不必多言,請夫人上馬。雲自步行死戰,保夫人透出重圍。”糜夫人曰: “不可!將軍豈可無馬!此子全賴將軍保護。妾已重傷,死何足惜!望將軍速抱此子前去, 勿以妾為累也。”雲曰:“喊聲將近,追兵已至,請夫人速速上馬。”糜夫人曰:“妾身委 實難去。休得兩誤。”乃將阿鬥遞與趙雲曰:“此子性命全在將軍身上!”趙雲三回五次請 夫人上馬,夫人隻不肯上馬。四邊喊聲又起。雲厲聲曰:“夫人不聽吾言,追軍若至,為之 奈何?”糜夫人乃棄阿鬥於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後人有詩讚之曰:“戰將全憑馬力 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拚將一死存劉嗣,勇決還虧女丈夫。”趙雲見夫人已死,恐曹軍盜 屍,便將土牆推倒,掩蓋枯井。掩訖,解開勒甲絛,放下掩心鏡,將阿鬥抱護在懷,綽槍上 馬。早有一將,引一隊步軍至,乃曹洪部將晏明也,持三尖兩刃刀來戰趙雲。不三合,被趙 雲一槍刺倒,殺散眾軍,衝開一條路。正走間,前麵又一枝軍馬攔路。當先一員大將,旗號 分明,大書河間張頜。雲更不答話,挺槍便戰。約十餘合,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背後張頜 趕來,雲加鞭而行,不想趷*一聲,連馬和人,顛入土坑之內。張頜挺槍來刺,忽然一道紅 光,從土坑中滾起,那匹馬平空一躍,跳出坑外。後人有詩曰:“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衝 開長阪圍。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因得顯神威。”張*見了,大驚而退。趙雲縱馬正走,背 後忽有二將大叫:“趙雲休走!”前麵又有二將,使兩般軍器,截住去路:後麵趕的是馬 延、張□,前麵阻的是焦觸、張南,都是袁紹手下降將。趙雲力戰四將,曹軍一齊擁至。雲 乃拔青缸劍亂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湧泉。殺退眾軍將,直透重圍。卻說曹操在景山 頂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急問左右是誰。曹洪飛馬下山大叫曰:“軍中戰將 可留姓名!”雲應聲曰:“吾乃常山趙子龍也!”曹洪回報曹操。操曰:“真虎將也!吾當 生致之。”遂令飛馬傳報各處:“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隻要捉活的。”因此趙雲得脫此 難;此亦阿鬥之福所致也。這一場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麵,奪槊三 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後人有詩曰:“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 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隻有常山趙子龍。”
三國演義中描寫趙雲的章節
從頭開始吧
1 趙雲出處山,戰文醜救公孫瓚
2 隨劉備救徐州
3 古城會最後劉備收趙雲
4 蔡瑁發難,趙雲護主(飛馬越檀溪)。
5 火燒博望坡,槍挑韓浩
6 火燒新野,槍打許褚
7 長阪坡七進七出曹營,救少主。(同時槍挑54員將,鑽打許褚、血噴
張遼、嚇退曹洪)
8 火燒赤壁,趙雲依計接諸葛
9 奪四郡,趙雲取貴陽
10 趙雲依計氣周瑜(假途滅虢之際)
11 劉備招親,趙雲受錦囊
12 截江救阿鬥
13 關羽坐鎮荊州,諸葛、趙雲 水路援劉備
14 馬超大戰葭萌關,趙雲領命守後方
15 據漢水趙雲依計敗曹操
16 攻漢中趙子龍單騎救黃忠
17 攻漢中趙子龍蛇盤七探(蛇盤七探槍趙雲的絕招)挑番將(救助心切,出
手殺將)
18 火燒連營,趙雲單騎救主
19 諸葛北伐,趙子龍力斬五將
20 諸葛北伐,趙雲年老敗薑維
21 諸葛北伐,趙雲病亡
差不多就這些吧,可能還有些遺漏。
三國演義趙雲,欣賞他的理由,他的特點
忠勇無雙,一身是膽(長阪坡);智勇雙全,不為色動(攻取桂陽);義薄雲天,體恤下士(街亭戰後);
一生亮麗光彩,除關張外最早跟隨劉備,為國為民征戰一生,除力斬五將後有一點大意,一生幾乎找不到瑕疵,隻可惜比起劉關張出場還是太少[baike.baidu.com]
《磐河戰》 袁紹與公孫瓚會戰於磐河,袁紹命大將顏良、文醜出戰。當時趙雲也在袁紹帳下,因與其理念不合便不被重用,趙雲見公孫瓚兵敗,乃出馬殺敗顏良、文醜,救了公孫瓚。
《借趙雲》 劉備向公孫瓚借趙雲,劉備素來喜愛趙雲將材,一路上一直試探趙雲心意,問他天下諸侯誰為英主,最後竟得趙雲認同自己,乃領趙雲至徐州。但是張飛不服,趙雲乃打敗曹軍猛將典韋,才讓張飛亦心服。
《長阪坡》 劉備逃奔江陵,於當陽長阪被曹操大軍所追,妻兒都在亂軍中失散。趙雲乃劉德華版趙雲(19張)匹馬單槍,闖進曹操萬軍之中,陸續救出糜竺、簡雍、甘夫人等,最後尋到糜夫人,但糜夫人已身受箭傷,乃將幼子阿鬥托給趙雲,自己投井而死。趙雲懷抱阿鬥,奪得寶劍,奮力血戰得脫,將阿鬥交還劉備。劉備卻將阿鬥摔在地上說“為此孺子幾乎損我一員大將”,趙雲為之感泣。
《取桂陽》 趙子龍奉軍師諸葛亮之命,帶領三千人馬奪取桂陽。桂陽太守趙範親自迎戰,並安排校尉陳應接應,企圖前後夾攻取勝。結果戰不過子龍,不得不開城投降。子龍在弄清趙範是真投降後進入城內。在款待子龍時,趙範表示願將國色寡嫂許與子龍為妻,子龍嚴詞拒絕。
《截江奪鬥》 孫權乘劉備入益州時,用張昭之計,假稱吳國太染病,派心腹周善到荊州接孫夫人歸吳,並囑她帶回劉備之子阿鬥,以作人質。孫夫人不疑,乃懷抱阿鬥登船歸吳,趙雲駕船趕來,力勸孫夫人留下阿鬥,夫人不從,趙雲乃奪回阿鬥,此時張飛亦駕船趕到,乃殺死周善,和趙雲一起帶阿鬥回荊州。
《陽平關》 黃忠斬夏侯淵後,曹操聞訊大驚、親率大軍至陽平關報仇。諸葛亮欲斷曹軍糧道,黃忠討令,趙雲恐其勞乏,擬替他一行,黃忠不服老,請令前往。燒糧後,曹軍勢眾,將黃圍困核心,幸得趙雲及時解圍,殺退曹軍。又名《子龍護忠》
《鳳鳴關》 諸葛亮初出祁山伐魏,趙雲請為先鋒,諸葛以其年老激之,趙雲曆數戰功,堅決前往;至鳳鳴關,果力斬魏軍大將韓德父子五人。又名《力斬五將》、《刀劈五將》。(該劇是唯一一出趙雲用刀戲) 元雜劇中,關漢卿在《單刀會》中有“趙子龍膽大如鬥”之句,在《襄陽會》《黃鶴樓》《隔江鬥智》等近十本雜劇中,趙雲都作為較重要角色出場。雜劇時代,“五虎將”一稱呼已經極為普遍,而且“趙子龍膽氣豪”是劇作家們的共識。趙雲作為主角的雜劇有《趙子龍大鬧泥塔鎮》一本,但已失傳。趙雲謹慎細心的特點亦被加以強調,出演趙雲的演員都會被特別要求,必須要表現出趙雲膽大而又細心的特點。 在一個早期流傳的故事中就有這樣的例子,有一次諸葛亮令趙雲率軍去攻取一座城池,諸葛亮事先策畫整個軍事計畫,何時出發、何時用餐、何時行軍、何時渡河、何時攻城都按表製定完成,趙雲隻要照著既定的行程表執行即可。但是在趙雲出發之後,諸葛亮才發現計畫中有一個嚴重的疏失,即按照原定的時間,那條河正值漲潮,士兵們將無法渡河,當諸葛亮正在擔憂整個行動將會失敗的時候,卻傳回趙雲已按照預定的時間攻下城池的消息,原來趙雲知道河水會漲潮,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先準備好渡河用的舟筏,因此順利完成計畫。在這個早期故事中,趙雲謹慎細心的程度甚至在諸葛亮之上。
三國演義中為趙雲寫的歌曲是什麼歌
歌曲:長板坡讚趙雲
歌手:崔京浩
所屬專輯:三國演義
雖未譜金蘭 前生信有緣
忠勇扶漢室 情義抵桃園
匹馬單槍出重圍
英風銳氣敵膽寒
一襲征袍鮮血染
當陽長誌此心丹
子龍 子龍 世無雙
五虎上將威名傳
雖未譜金蘭 前生信有緣
忠勇扶漢室 情義抵桃園
匹馬單槍出重圍
英風銳氣敵膽寒
一襲征袍鮮血染
當陽長誌此心丹
子龍 子龍 世無雙
五虎上將威名傳
子龍 子龍 世無雙
五虎上將威名傳
在三國演義中描寫趙雲重點故事,反應了趙雲什麼個性。
從正史裏粗線條的趙雲,到《三國演義》裏血肉豐滿的“吾乃常山趙子龍也”,趙雲形象得到了一次絢麗升華。
沈伯峻在《論魏延》一文裏說,作為曆史人物,論才幹,論對蜀漢的貢獻,魏延都比趙雲高過一籌,但作為小說人物,趙雲的形象卻比魏延光彩很多,甚至比關羽、張飛都更值得尊敬。單單從《三國誌》或者《資治通鑒》裏爬梳出來的趙雲形象無疑是單薄的,因為羅貫中對這個人物的偏愛,在羅貫中的雕琢之下,趙雲才在高手如林的三國將領中脫穎而出,成為讀者最喜愛的將領之一。
《三國演義》裏趙雲出場是在第七回, 九十一回之後才因去世從書中謝幕。這個跨越幅度在三國將星裏是數得著的。當時公孫瓚討伐袁紹,落敗於袁紹手下大將文醜,奔逃中“見草坡左側轉出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醜,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麵重頤,威風凜凜,與文醜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瓚部下救軍到,文醜撥回馬去了。”草蛇灰線,伏脈千裏,趙雲第一次出場時便是一個救人於危難的形象,以後的發展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這一特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少年力挫河北名將,公孫瓚自是大喜,但奇怪的是趙雲並未得到封賞。這次救公孫瓚並未見於史載而出自羅貫中虛構,為趙雲的勇猛定下了基調。
趙雲與張飛
說趙雲與劉備的關係似乎已不新鮮,也許爬梳一下趙雲與張飛的關係是個更有意思的事。
趙雲的勇猛在長阪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宣泄。上篇說到《三國誌》對趙雲救主隻有寥寥數字,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裏,趙雲的形象在羅貫中的生花妙筆之下變得真切可感。羅先抖出一個包袱,讓糜芳、張飛等人說出趙雲反投曹操的懷疑。性如烈火的張飛甚至說:“待我親自尋他去,若撞見時,一槍刺死。”這就讓讀者的心為之一揪。而劉備則堅信:“子龍從我於患難,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也。”趙雲在亂軍當中衝殺奔突、單騎救主的英勇無畏一方麵是對張飛誤會的消解,同時也印證了君臣之間的互相信任。在救甘、糜二夫人的途中,趙雲還刺落淳於導救了被縛的糜竺。這一場一連串的惡鬥,趙雲不僅從亂軍中救出甘夫人與阿鬥,還刺死曹軍將領五十餘員;從夏侯恩手中奪得青釭劍,成為他得心應手的武器。趙雲力戰四將的驍勇讓曹操頓生愛才之心:“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命令好下,趙雲卻不易生得。從曹操對趙雲的欣賞來突出趙雲之勇,便是金聖歎說的“背麵敷粉”的小說技巧。趙雲戰敗鍾縉、鍾紳後又有文聘來戰。趙雲這時懷抱弱子,麵對從半夜開始的車輪戰究竟體力不支,正在這緊急關頭,懷疑趙雲的張飛來到:“子龍速行,追兵我自當之。”
但張飛對趙雲這個後來加入劉備團隊的人依然不夠信服。桂陽之戰前,劉備問:“桂陽郡何人敢取?”張飛這會兒大概沒有趙雲嘴快,趙雲先說:“某願往。”張飛奮然曰:“某亦願往。”最後劉備最後還是把任務交給了趙雲。張飛不服,被劉備喝退。這又是一個包袱。
趙雲生擒趙範管軍校蔚陳應,趙範本就懾於趙雲威名,這下便直接納城投降。趙範欲將寡嫂相嫁。對趙雲拒絕趙範的原因,羅貫中將《三國誌》裏的話動了手腳。《三國演義》裏寫趙雲一聽此言,厲聲而起:“吾既與汝結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豈可作此亂人倫之事乎?”將封建禮教的內容加在三國時代的人物身上,有學者如周思源對此頗有微詞。
但是,也可以證明趙雲的不貪戀美色。那趙雲的婚姻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呢?他的兒子趙統和趙廣又是何時出生的呢?趙雲雖自言“天下女不少”,但這是已見的唯一和趙雲有可能聯姻的女性。
趙雲計取桂陽的成績使張飛對趙雲的了解深入了一層。
再來看張飛戰張任一役。時張任佯敗,賺得張飛孤軍深入,被吳懿一軍圍在垓心,進退失據。張飛“正沒奈何,隻見一隊軍從江邊殺出,當先一員大將挺槍躍馬,與吳懿交鋒。隻一合,生擒吳懿,戰退敵軍,救出張飛。視之,乃趙雲也。”一前一後兩相對比,見證了兩人從彼此不太了解到生死相寄托的生死友誼。
趙雲的性格
在〈三國演義〉的英雄譜中,作者刻畫的人物都是類型化的,但又在主要性格之外添加一些次要性格,如除了關羽的忠勇,還不忘補上幾筆他的驕傲托大,張飛驍勇善戰,但又有酒後打罵下級的缺點。趙雲在蜀漢將星中的作戰勇敢自不待言,心思的縝密和做事的沉穩也得到了諸葛亮的認可。諸葛亮出使東吳,點名要趙雲把他在約定的日期接回;劉備到江東娶親,諸葛亮說:“吾定了三條計,非子龍而不可行也”;周瑜死後,諸葛亮到柴桑吊喪,也是由趙雲保護。從大事到小事,趙雲均能以他的出色表現贏得尊重。
趙雲長阪坡單騎救主成為他日後為人記住的最有名的一次戰役。在第五十四回趙雲隨劉備到東吳迎娶孫權妹妹時。東吳國太問劉備身邊的帶劍侍衛:“此是何人?”劉備告訴他說:“常山趙子龍也。”國太一下子想起來,說:“莫非當陽長阪抱阿鬥者乎?”夏侯淵被黃忠斬首,曹操帶著大量軍糧來奪漢中地。黃忠奪米失利至午未還,趙雲帶上人馬衝進曹軍中,救得黃忠,又把受傷的張著救下,引人馬回至本營。因趙雲自長阪坡一役後再未與曹軍正麵交鋒,曹操已不認得趙雲麵容,問部下此將何人,神勇至斯!有人告訴他說:“是常山趙子龍。”曹操一下子就想起當年那個單騎救主的趙子龍:“昔日當陽長阪英雄尚在!”長阪坡是趙雲肩上的一塊最閃亮的勳章。
《三國演義》花大力氣演繹曆史,如實地寫了趙雲的“兩勸”——要知道,在同樣的情形之下,唯獨寫到了趙雲的發言,不管是正史還是小說的作者都認為趙雲的意見最有代表性,因而錄之——但作者又能跳出曆史之外,向壁虛構一些事件以使人物形象更豐滿鮮活。“趙子龍力斬五將”就是這樣一個例子。與曆史相比,趙雲晚年和鄧芝一起帶領軍隊守箕穀一次戰鬥,史書上並沒有明確介紹戰況,也虧羅貫中的妙筆將曆史缺失的一環補得渾然天成。
《三國演義》裏的趙雲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領。他在漢水用“空營計”嚇退曹軍的一場也堪稱經典戰役。當時趙雲領軍撤退。部將張翼忙建議關緊寨門據守。趙雲喝道:“休閉寨門!汝豈不知吾昔在當陽長阪時,單槍匹馬,覷曹兵八十三萬如草芥!今有軍有將,又何懼哉!”又命弓弩手埋伏在寨外。曹軍過來一看寨門大開,疑有埋伏,忙掉頭撤退,趙雲軍中萬箭齊發,慌亂中曹軍除了被箭射死的外,大量人馬自相蹈藉,落入漢水中溺死的人也是不計其數。李卓吾(或葉晝)在讀到這段的時候,興奮地批到:子龍何止一身都是膽呢,他還一身都是識啊。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盡管羅貫中對趙雲有所偏愛,趙雲的形象非常圓滿,但是不容否認的是,趙雲在蜀漢集團的地位一直不很高。劉備當上漢中王後,曾向漢帝上表,表前有個上言的一百二十人名單,這個名單上開列了蜀漢眾多將領謀臣,甚至連賴恭、李嚴都列舉了,沒有趙雲。
合理的解釋是,趙雲是個忠厚的人。在〈三國演義〉裏趙雲從來沒有表現過對封賞的強烈興趣,倒是關羽、張飛十分在乎。趙雲得了桂陽,張飛負氣地說:“偏趙雲能得功,偏我是無用之人。”黃忠被封後將軍,關羽在荊州聽說後,生氣地說那個老兵有什麼作為,敢與我同列?直欲到蜀中與黃忠決一雌雄。建興七年,一陣大風將庭前大樹吹折,諸葛亮占了一課說:“此風主損一大將。”當趙雲子趙統、趙廣來報丞相趙雲去世的消息時,孔明跌足而哭說:“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梁,吾去一臂也。”連後主劉禪也哭道:“朕昔年幼,非子龍則死於亂軍之中矣!”國家主要領導人對子龍的評價是非常高的。這與他的實際地位似乎不太吻合。
即便不吻合,我們從陳壽那裏,從羅貫中那裏,也沒有看到趙雲一點怨言。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三國中關於趙雲的外貌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