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小人計較的經典句子這個題目前一句是不和小人計較的勵誌句子
不要計較也好,不計較也是種寬容。 不和小人計較的勵誌句子 1.曆史上記錄了無數具有明確目標並擁有方向感的成功人士,而遺忘了那些被困難所征服的小人物或"大人物"。 2. 輝煌的人生應該是積蓄、爆發、再積蓄、再爆發,直至生命終結。
電影 阿甘正傳 中的阿甘是真實人物嗎?
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誌故事。電影上映後,於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
課文《遊褒禪山記》主要寫了哪些敘述
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作者概述了山中的景物:一座禪院,一個山洞,一塊仆碑。文章緊扣題目,以“褒禪山亦謂之華山”一句起頭,點明作者所遊的地方是“褒禪山”,以及這座山的另一個名稱“華山”。由這句的“褒禪山”一名引出褒禪山名稱由來,點出禪院。寫禪院,既證實褒禪山名稱由來,又引出“距其院東五裏”的華山洞。寫華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緣由,為下文寫遊華山洞作交待,其中寫華山洞命名緣由又與開頭一句照應。記仆碑文字,循名責實,辨“華山”誤讀,不僅回應開頭一句,證明褒禪山本名“華山”,亦即“花山”,也為後文的議論伏筆。記敘的景物由禪院到華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遊覽行蹤。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證山名結尾,在內容上環環相扣。
其①下平曠,有泉側出②,而記遊③者甚眾,所謂前洞也。(華山下邊平坦空曠,有泉水從旁邊湧出,題字記遊的人很多,這是人們所說的“前洞”。①其:指代華山。②側出,從旁邊湧出。③記遊:指在洞壁上題詩文留念。)[前洞,“記遊者甚眾”,但作者認為雖有美景而不險絕,不足以遊,所以一筆帶過。雖然一筆帶過,但不是可有可無,而是與後洞形成對比,為後麵的議論埋下伏筆。]由山以上①五六裏,有穴窈然②,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順著山路而上走五六裏,有個洞穴幽暗深遠,走進洞穴十分寒冷,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遊洞的人也不能走到盡頭,人們叫它“後洞”。①由山以上:沿著山路向上行走。由,沿,順。以,連詞,同“而”。上,用作動詞,向上走。②窈然:深遠幽暗的樣子。窈,yǎo。)[此句點明後洞的特點:窈然、甚寒、深得不能窮盡。與前洞形成強烈反差。]餘與四人擁火以入①,入之愈深,其進②愈難,而其見③愈奇。(我和同遊的四個人拿著火把走進去,進洞越深,前進的道路越困難,然而見到的景象也越奇特。①擁火以入:拿著火把走進去。擁,持、拿。以,連詞,用法同“而”。②其進:同“所進”,前行的道路。③其見:同“所見”,見到的景致。又解,其進、其見,在句中作主語,“進”與“見”動詞活用作名詞,“其”複指“進”“見”。)有怠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②盡。”遂與之俱出。(有鬆氣懈怠想要退出的夥伴說:“如果不出去,火把將要燒完。”於是跟他們一起退出洞來。①怠:懈怠,怠惰,懶於前進。②且:將要。)[這幾句敘述遊洞的經過。先寫遊洞的方式,“擁火以入”;再寫遊洞的感受,“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最後敘述出洞的原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文中“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揭示行進的艱難與景物的美妙是一對矛盾,暗示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哲理。]蓋①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②,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大約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歡遊洞的人來說,還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洞壁的左右,來到這裏題字記遊的人已經很少了。①蓋:發語詞,也有“大概”的意思。②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表示這樣的意思的“不能”往往跟數目多少或時間長短有關。)蓋其又深,則其至①又加②少矣。(大概洞更深,那麼到達那裏的人就更少了。①其至:同“所至”,到達的人。“其至”用法同上文“其進”“其見”,“至”也可看作動詞活用為名詞。②加:副詞,更。)[這是補敘遊洞時所見。此句照應了前洞,“其下平曠”,因而“記遊者眾”,而後洞雖然“入之愈深”,“其見愈奇”,但因為“其進愈難”,所以,“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①,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②也。(正當決定從洞中退出的時候,我的體力還足夠繼續前進,火把也還足夠繼續照明。①方是時:正當這個時候。方,當、正在。是時,指決定從洞中退出的時候。②明:照明,這裏用作動詞。)既其①出,則或咎②其③欲出者,而餘亦悔其④隨之而不得極⑤夫⑥遊之樂也。(我們出洞以後,便有人責怪那些要求退出來的人,而我也後悔自己隨從了他們,以至於不能盡情享受那遊洞的樂趣。①其:代詞,我們。②咎:責怪。③其:那。④其:代詞,自己。⑤極:盡,這裏有盡情享受的意思。⑥夫:代詞,那。)[寫自己的後悔。“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當時具備繼續遊洞的條件,但因為盲目隨順了那個“怠而欲出者”,所以“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未能盡情地享受遊洞的歡樂。在這裏文章也有一個對比,其餘的人隻是責怪那個“怠而欲出者”,而王安石卻側重從自身尋找原因,因此才有下麵的那些啟示後世的精辟議論。]
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的經過。作者先對華山洞作一簡介,華山洞分“前洞”和“後洞”,說明前洞與後洞迥然不同的環境特征,突出遊前洞之易遊人之眾與遊後洞之難遊人之少,揭示一般遊人就易避難的心理,為後文“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埋下伏筆。然後詳記遊後洞的經過。“餘與四人擁火以入”,點明了與人同遊,這才有入洞以後諸人的不同反應。寫經過時,對所見景象,隻異常簡括地記下“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用連鎖句式說明入“深”、進“難”、見“奇”的遞進式因果關係,為後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據。隨著入洞之深而“其見愈奇”,本應乘興而入,尋幽訪勝,領略“奇”景,不料,卻中途退了出來。遊洞的敘述至此結束。接著作者又補敘兩點。一是“蓋予所至……則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時……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這兩點補敘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據。寫出洞後的心情,突出一個“悔”字。
第一、二段是文章的第一部份,記遊山所見的景物和經過,是記敘部分。從這部分我們可以看出這樣一條線索:由“其見愈奇”而產生“樂”;由“不得極夫遊之樂”而產生“悔”,於是引發出下麵的感慨議論。這部分的“敘”,處處為下文的“議”埋下伏筆,作好鋪墊。
於是餘有歎①焉②。(對於這種情況,我有感慨了。①歎:感慨。②焉:語氣助詞。)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①,以②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③也。(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的時候,往往有心得,因為他們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刻而且全麵。①得:心得、收獲。②以:因為,由於。③無不在:即“無不在其求思之中”的省略。沒有什麼不在他們探究、思考的範圍之中,也就是“全麵”的意思。)[第一句緊承上文寫自己的“歎”,“歎”是由“悔”引起的,也是“悔”的繼續。作者歎什麼呢?歎古人無論觀察什麼“往往有得”。古人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呢?那是因為他們“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作者讚歎古人,顯然是為了鞭策自己,力求效法古人,每經一事都必須深入“求思”而有所“得”,因此,緊接著對遊華山洞一事進行反思,就其所見所感抒發了遊洞之所得。作者反思之後有什麼“得”呢?請看下文。]夫①夷以近②,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如果地方平坦並且路程近,那末到達的人就多;如果地勢險峻並且路程遠,那末到達的人就少。①夫:發語詞,無意義。②夷以近:路平而近。夷,平坦。以,連詞,同“而”。)[這一句對比說明,一般的人貪圖“夷以近”,害怕“險以遠”。]而世之奇偉、瑰怪①、非常之觀②,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③至焉,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但世上奇妙雄偉、瑰麗奇特、不同尋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險阻僻遠,而且是很少有人到達的地方,所以,不是有誌向的人是不能到達那裏的。①瑰怪,瑰麗怪異。②觀,景觀,景象。③罕,少。)[這裏用“而”字一轉,人們遊覽的目的都是希望一睹“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而此種大觀不在“夷以近”“遊者眾”的地方,而是在“險以遠”“遊者少”的地方。那麼,怎樣才能到達此種境界呢?作者先提出第一個條件:“非有誌者不能至也”,沒有不達絕頂決不罷休的精神,是不能到達的。]有誌矣,不隨以止①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了誌向,就不會隨從別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的話,還是不能到達。①隨以止:盲目地隨從別人而停止不前。)[先承上說明為什麼要“有誌”,再引出第二個條件:有力。]有誌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①而無物②以相③之,亦不能至也。(有了誌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隨從別人怠懶鬆懈,但是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如果沒有外物來輔助他,也還是不能到達的。①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頭昏迷亂的地方。昏惑,頭昏迷亂。②物:指外力,外物。③相:xiànɡ,幫助。)[再引出第三個條件:有物。]然力足以至焉①,於人為可譏②,而在己為有悔③;盡吾誌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④孰能譏之乎?(但是力量足夠到達那裏,如果沒有到達的話,在別人看來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來也是有所悔恨的;竭盡了自己的努力如果沒有到達的話,就可以沒有悔恨的了,難道誰還會譏笑他嗎?①力足以至焉:“焉”後省去“而不至者”之類的話。意思是:力量足以達到那裏如果沒有達到的話。②於人為可譏:在別人看來是可以嘲笑的。於,在。③有悔:有所悔恨的。④其:豈、難道。)[力足以至但沒有至,可譏可悔;盡了誌而未至,可以無譏無悔。通過對比強調三個條件中“誌”最重要。]此餘之所得①也。(這就是我這次遊山的心得。①所得:所得到的收獲。)[最後一個“得”字呼應段首,歸結全段。在這裏,作者提出到達“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的境界必備的三個條件,並說明三者之間的關係。如果說“誌”與“力”,指的主觀條件,那麼外物“以相之”,說的則是客觀條件。事業的成功,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都重要,都不可或缺,但是比較起來,哪一個更重要?“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誌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從會不會給人生帶來遺憾的角度說,從有沒有實現人生價值的角度說,“誌”是第一位的。王安石既強調了客觀條件的重要,又特別地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含有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
第三段,寫遊華山洞的心得,這是全文的重點。作者先借托古人,說古人遊覽觀賞,因為“求思之深而無不在”,所以 “往往有得”。以此暗示遊褒禪山隻要如古人那樣 “求思”,也會“有得”。於是文章以遊洞為喻,以“得”為中心,進行逐層論述。用“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某種最高成就的境界。這種境界“人之所罕至”,隻有很少的人才可以達到。怎樣才能達到呢?作者提出了三個“不能至”:“非有誌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三個“不能至”從反麵提出了達到目的的三個必要條件。在提出“誌”這個條件時,用雙重否定句強調;在提出“力”和“物”這兩個條件時,又分別把“有誌”作為基本前提,也強調了“有誌”。這就揭示了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首先要有“誌”,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三個條件按照它們的重要性依次排列,這樣便把道理說得清楚、完備而透徹,邏輯十分嚴密。最後,以“此餘之所得也”,收束這一段議論,歸結到作者思想上的收獲,回應段首。文章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終,前後呼應。
這段文字所以有很強的說服力,還在於它緊扣了遊洞的實際,不是泛泛而談。例如“夫夷以近,則遊者眾”是對前洞“平曠”,“而記遊者甚眾”這個現象的概括。“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則是自己遊後洞生發出來的感想。“有誌矣,不隨以止也”責備了自己因為無“誌”,“遂與之俱出”。“有誌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責備了自己“力尚足以入”卻“隨以怠”。“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責備自己“火尚足以明”,卻未能“極夫遊之樂”。最後作者又扣住一個“悔”字進一步展開議論,通過對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盡吾誌也而未能至”兩種情況,得出“可譏”“有悔”和 “無譏”“無悔”兩種結果。這一正一反的兩層意思,突出了“有誌”的決定作用,並且提出“盡吾誌”的高標準要求,從事物的規律性歸結到人的主觀能動性。由於作者的議論完全是從自己遊洞實踐中抽象出來的道理,避免了空泛的說教,因此讀起來不僅使人折服,而且使人感到親切生動。
餘於仆碑①,又以②悲夫③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④,何可勝⑤道也哉!(我對於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歎惜那些古代書籍的失傳,後代人弄錯了它流傳的文字,因而沒有人能夠說明白的事情,哪能說得完呢!①仆碑:倒下來的石碑。②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③夫:代詞,那些。④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弄錯了它的流傳文字,因而沒有人能夠說明白的情況。謬,使……錯,弄錯。其,指古書。名,指識其本名,這裏用作動詞。⑤勝:盡,完全。)此所以①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②之也。(這就是今天治學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謹慎地選取的緣故了。①所以:表原因。②慎取,謹慎地擇取。
第四段,借仆碑抒發感慨,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這一段與第一段記仆碑文字和訂正讀音相照應。先由所見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於“古書之不存”,致使後人以訛傳訛。“何可勝道也哉”,這是從個別到一般,由“華山”的“音謬”概括出社會上輾轉訛誤,相沿失實的普遍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提出“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是從具體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須去偽存真的道理。這段議論一正一反:從反麵加以否定,批評“謬其傳而莫能名”;從正麵加以肯定,強調“深思而慎取”
第三、四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寫遊山的心得。作者借古人發筆,“古人之觀於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那末,作者這次遊山,“求思”之後有什麼“得”呢?文章寫了兩點,一是遊洞之得,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要有三個不可缺少的條件,而其中關鍵的一條是自己有沒有“誌”。“誌”是“求思”的目標和動力。二是由碑引發的聯想,對待前人的東西,一定要深思而慎取,不能人雲亦雲。這是“求思”的方法。文章扣住“求思”和“得”三個字盡興發揮,深刻生動,振聾發聵。
四人者:廬陵①蕭君圭君玉,長樂②王回深父③,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同遊的四個人: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①廬陵,現在江西吉安。②長樂,現在福建長樂。②父:fǔ,通“甫”,古人常在“字”的後麵加一“甫”字,下文“平父”“純父”的“父”同。)至和元年①七月某日,臨川王某②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人王某記。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號。②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寫到自己的名字,往往隻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後謄寫時才把姓名寫出。根據書稿編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樣。)
第五段是第三部分,是記遊的結尾,補敘同遊者的籍貫、姓名和作記時間,以及作者籍貫、署名。這是寫遊記常用的格式。
問題探究
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過記敘遊褒禪山借以說明,為了幹出一番宏大的事業需要一定的條件,要有誌有力,還要有物,但是首要的是必須“有誌”而且要“盡吾誌”,同時對前人和他人的觀點也必須“深思而慎取”,不可人雲亦雲。這個中心非常明白,一般沒有什麼不同意見。
現在,需要探討的是,這篇文章對於我們有什麼啟發呢?或者說,我們應當從文中向王安石學習什麼呢?我們想,至少有兩點:
第一、王安石的生活態度。你看,一次平常的旅遊,我們見得實在太多了,但是王安石卻認為“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因此對這一次遊山也進行深入思索,悟出了如何成就一番事業的大道理。毫無疑問,這番道理,對於他後來治國安邦,勵誌改革,成就一番彪炳史冊的功業,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安石的這一事實告訴我們,不管大人物還是小人物,其實生活的方式都差不多,但為什麼有的人活得有滋有味,而有的人活得黯然無光,為什麼有的人擁有成功、快樂的人生,而有的人懷著失望和和悲傷離開了人世?個中的秘密就在於你有沒有認真嚴肅地品味生活,善不善於對生活進行品味。
生活需要用心體味。因為生活是一門藝術,講究創造與品質,需要你花費心思。哲人說過:不要成為生活奴隸,填飽肚子之餘,別忘了心靈也需要喂養。哲人又說過: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並不就是年歲活得最長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生活也好比一杯清茶,需要細細品嚐,“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你對於生活有什麼感受呢?你能從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品味出它的芳香嗎?
第二、王安石的“誌”。王安石把人生比喻為旅遊,比喻為登山。人來到世上,個個都想飽覽“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實現生命的價值,達到人生的頂峰。但事實上,隻有很少的人才能到達這種境界,因為到達這樣的境界需要諸多主觀和客觀的條件。王安石在文中給予我們最大的啟示是,問題不在於你有沒有到達這樣的境界,問題在於你有沒有立下到達此種境界的“誌”並且有沒有為此“盡誌”。如果你具備到達此種境界的條件,但是沒有“誌”,因而失去了機會,那將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和悲哀,但如果立下了“誌”,並且為此竭盡了全力,雖然未能到達最高的境界,那也沒有遺憾。人活著不就是圖個無怨無悔嗎?
簿鬆齡有句名言:“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同樣說明了“立誌”“盡誌”的重大意義。
你學了王安石的這篇文章以後,對於這個問題是怎麼看的呢?你打算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呢?
探究思路
這是一篇讀後感性質的探討題,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獨特感受發表看法。下麵這篇短文是對第二個問題的思考,可供參考。
人生好比遊山,每個人都渴望“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但是,正如王安石所說,“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芸芸眾生,大都隻能爬到半山腰,隻有少數的人,才能登上高山之巔,飽覽“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這麼說來,是不是我們這些普通平凡的人,生活就沒有意義,生命就沒有價值?不,登上人生的金字塔固然風光無限,但是,滯留在半山腰裏也不一定羞愧難當。隻要你在攀登生命峰巔的征途上竭盡了全力,你的生命也同樣地無比輝煌。王安石說得好:“盡吾誌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人來到世上,都麵對著兩座山峰,都需要你奮力攀登。一座是事業的山峰,一座是精神的山峰。登上事業的頂峰當然八麵威風,而登上精神的頂峰,更是光芒萬丈!
登上事業的頂峰,誠如王安石所說:“非有誌者不能至也。有誌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誌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事業的成功,不僅決定於主觀的努力,而且還取決於客觀的條件,客觀條件不具備,個人再怎麼奮鬥,也難以遂心如願。就以王安石為例,他的誌向不可謂不高遠,他的才能不可謂不卓越,他的毅力不可謂不堅強,但是他的改革卻以失敗告終,其原因就是他無法擊敗強大的保守派。
但是,能不能登上精神的峰巔,卻是完全與外界無關,一切都取決於自己。而且隻要“有誌”,個個都可以登上精神的最高峰,人皆可以為堯舜嘛。因此,我們在攀登事業巔峰的同時,別忘了攀登精神的巔峰。
事業上的山峰和精神上的山峰是相輔相成的,你隻有不斷地攀登精神的山峰才能登上事業上的山峰,反過來,你在攀登事業的山峰的同時,也在攀登精神的山峰。事業上的山峰是有形的,精神上的山峰是無形的。事業上的山峰,不管它多麼偉大,與整個人類和宇宙來比,總是有限的,乃至是微不足道的;而精神上的山峰,卻是無限的、永恒的。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整個人類的生命,宛如一道壯闊的洪流,從不可知的過去,洶湧的衝向不可知的未來,我們每個人都隻是這洪流中的一粒水滴,一個泡沫。”這就是說:就整個的宇宙來看,生命隻是一種過程,而這種過程,在整個宇宙進化中,僅占一微渺的地位,我們無法改變這種地位。因為我們既囿於空間,又囿於時間。雖然我們無法擺脫這種物質的製囿,但在精神界,我們卻有自由發展的餘地。人類的偉大就在於,他雖然隸屬於時空宇宙,但他本身卻創造了另一個不朽的宇宙──精神宇宙。這個宇宙,為人類生存寄托之所在。在時空宇宙,生命無其特殊意義,如塵土然。而在精神宇宙,它卻具有無限的底蘊,無限的意義。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他的精神。
兩座山峰,一座事業的山峰,一座精神的山峰,你都需要攀登。但是,事業的山峰,你不一定能登上它的峰巔,它容許挫折,容許失敗,也容許倒退;但是,精神的山峰,你卻能登上它的峰巔,它不容許消沉,不容許頹唐,不容許止步,更不能後退、墮落!否則,你便是人流中一位匆匆的過客,大河中一粒沒有水花的水滴。這世界不會因為有了你而精彩,也不會因為沒有你而失色。──這才是人生的真正悲哀!
1.因事說理,敘議結合。
本文不同於一般的遊記,不重山川風物的描繪,而重在因事說理,以說理為目的,記遊的內容隻是說理的材料和依據。文章前麵記遊山,後麵談道理,記敘和議論結合得緊密而自然,並且前後呼應,結構嚴謹,行文縝密。文中的記遊內容是議論的基礎,是議論的事實依據;議論是記遊內容在思想認識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麵的記遊處處從後麵的議論落筆,為議論作鋪墊;後麵的議論又處處緊扣前麵的記遊,賦予記遊內容以特定的思想意義。記敘和議論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因事說理,以小見大,準確而充分地闡述一種人生哲理,給人以思想上的啟發,使完美的表現形式與深刻的思想內容和諧統一,所以深得人們讚賞。《古文觀止》評論此文說:“借遊華山洞,發揮學道。或敘事,或詮解,或摹寫,或道故,意之所至,筆亦隨之。逸興滿眼,餘音不絕,可謂極文章之樂。”
2.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本文的主旨在於闡述要“有誌”“盡吾誌”的觀點,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觀點,因此,文章的選材、詳略無一不經過精心裁定,緊扣這兩個觀點。記遊部分就寫景來看似乎平淡無奇,實際上是深思熟慮、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從略;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經過從詳。前者又詳記仆碑文字,其餘從略;後者又記前洞和後洞概況從略,記遊後洞經過頗詳。記前洞和後洞概況,又前洞略,後洞詳;記遊後洞,又寫經過略,補敘經過、寫心情之“悔”詳。議論部分對應記敘部分,也有側重。議遊華山洞的心得甚詳,借仆碑抒發感慨從略。議遊華山洞的心得,又議“誌”較詳,議“力”“物”從略。
3.文筆簡潔,語言凝練。
本文的記遊部分,除為說理之外,沒有多餘的文字;議論部分,說理充分而有節製,沒有無用的筆墨。全篇行文嚴謹,用墨極為簡省,語言精要得當,以致文字難以增刪改換。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盡吾誌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都是平實而深刻、言簡而意豐的警句。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四月,王安石34歲,從舒州(現在安徽潛山)通判任上辭職,在回家探親途中與兩位朋友和兩個弟弟同遊了褒禪山,同年七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
《遊褒禪山記》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遊記體文章,但不同於一般的遊記體,記遊的文字甚少,而主要是借記遊生發出一番有深刻哲理的議論:“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即人生美好的境界往往在險遠而人所罕至之處,而要達到此境界,必須有遠大的誌向,堅韌不拔的毅力,同時還需具備一定的外界條件。王安石本文,距離其變法主張的提出時間不遠。五年之後,即嘉祐四年(1059年),他便寫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這裏所言的思想、精神與他後來推行新法時的表現是一致的。
學習本文,請注意三點:
1.要梳理積累文言詞語。本文文句的難點在於虛詞,單是“其”字就出現了十幾處。要結合語境重點弄清幾個虛詞的含義和用法。如“其”“於”“以”等。另外一些重點實詞,也要梳理積累,如“道”“由”“文”“至”“舍”“觀”“名” “明”“相”等。
2.要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課文怎樣把敘述和議論緊密結合,材料觀點前後照應,水乳交融。體會作者由事說理,循理布事的寫法。
3.要弄清“誌”“力”“物”的具體含義及其內在關係,舉一反三,拓展涵蓋範圍,並且由遊山說開去,聯係到為人、學習、做事,把文章中的道理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不和小人計較的經典句子這個題目前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