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兩個人有共同意向的成語
誌同道合
zhì tóng dào hé
【解釋】道:途徑。誌趣相同,意見一致。
【出處】《三國誌·魏誌·陳思王植傳》:“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誌同,玄漠神通,豈複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結構】聯合式。
【用法】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同;不能讀作胡同的“tònɡ”。
【辨形】合;不能寫作“和”。
【近義詞】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莫逆之交
【反義詞】分道揚鑣、貌合神離、同床異夢、各奔前程
【辨析】~與“情投意合”有別:~側重於形容誌趣相同;“情投意合”側重於形容感情融洽。
【例句】馬克思和恩格斯是~的親密戰友。
形容評價詩詞中景物意向的詞語有哪些?
閑適生活
山水風光
雄奇壯闊
細致入微
自然物態
揮灑自如
意境獨到
清新凝煉
"達成"一般和什麼詞語搭配
達成一致
達成共識
達成默契
哪些詞語可以表示產品的造型意向特征
古樸典雅、巧奪天工、領秀俊美、渾然天成、返璞歸真
形容食物造型美好的詞語 秀色可餐 【拚音】:[xiù sè kě cān] 【解釋】: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婦女美貌。後也形容景物秀麗。 【出自】:晉·陸機《日出東南隅行》:“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
詩詞中的意向是指什麼,?
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在比較文學中,意象的名詞解釋是:所謂“意象”簡單說來,可以說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簡單地說就是借物抒情
舉例 梧桐在古詩詞中常有多種意像
1、高潔品格的意象
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這裏用鳳凰和鳴,歌聲飄飛山崗;梧桐瘋長,身披燦爛朝陽來象征品格的高潔美好。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以高大挺拔,綠葉疏朗的梧桐為蟬的棲身之處,寫出了蟬的高潔,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
2、 忠貞愛情的意象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東西植鬆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3、 孤獨憂愁的意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4、 離情別緒的意象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昔日的盛況和眼前的淒涼作對比,描寫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亂失去了楊貴妃後的淒涼境況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有風箏這個意向的古詩詞
古人詠風箏詩賞析
紙鳶
(宋)寇準
碧落秋方靜騰空力尚微
清風如可托終共白雲飛
作者寇準(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詩人。宋太宗時舉進士,後擢升為相,太宗嘉之,以比魏征。寇準死後宋仁宗諡號忠湣。寇準的詩受晚唐派影響,情景交融,清麗深婉。有《寇忠湣公詩集》三卷留世。上引五言絕句是否原引此集,尚待查考。
該詩雖題名為《紙鳶》,但詩中卻不見“紙鳶”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紙鳶的形象。詩人意在借物寫景,狀景抒懷。“碧落”指天界、天空。前句寫環境氣氛和眼前所見:初秋晴朗的天空,風力不大,風箏難以升空高飛。後句遐想抒懷,借風箏隻有憑借風方可旁雲而飛的現象,抒發人事騰達還需有所依托的感歎。
觀村童戲溪上
(宋)陸遊
竹馬踉蹌衝淖去
紙鳶跋扈挾風鳴
作者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他出身於一個由“貧居苦學”而仕進的官宦家庭,自幼好學不倦,一生主張抗金複國,但屢遭排擠、罷黜,“一片丹心”始終不得報國。陸遊著作極富,八十高齡猶賦詩作文,存詩近萬首,有《陸放翁全集》存世。該句摘自何卷,尚待查考。代兒童遊戲多種多樣,十分豐富。該詩寫了兩種遊戲,一是騎竹馬;一是放風箏。竹馬在地麵上奔跑,跑來跑去晃晃悠悠連人帶“馬”衝進了爛泥塘裏,好不掃興;風箏在空中飛舞,左搖右擺,又飛又叫,好不驕橫。值得關注的是,詩人寫風箏與風的關係時,手法與眾不同,他不說風箏憑借風力而飛,卻說風箏挾持豐大風在空中飛揚跋扈。在這裏,作者把風箏作為主體,視它為生靈,真是把個風箏寫活了。讀此詩,不由得想到現今仍然流行於日本的“鬥風箏”。打鬥的風箏多為長方形硬板子,從背後勒成瓦形,或豎或橫,繪畫簡潔明快,不拴尾巴,背縛弓弦,憑借強風,飛上天空,左衝右突,嗡嗡作響。許多風箏同時升空,並不回避碰撞纏繞,而是互相打鬥,互相“割線”,一旦線斷,任其飛去。最後,誰還留在空中,誰便是勝利者。那場麵頗有陸翁詩的氣勢。
紙鳶
(宋)王令
誰作輕鳶壯遠觀似嫌飛鳥未多端
才乘一線憑風去便有愚兒仰麵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終日遂為安
扶搖不起滄溟遠笑殺摶鵬似爾難
王令(1032-1059)字逢源,北宋詩人,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縣),五歲時父母雙亡,隨其叔祖客居廣陵(今揚州),長大後以教學為生。王令才高命短,28歲卒。他的詩構思新奇,造語精辟。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令集》,詩賦文共21卷。該詩是否原引《王令集》,尚待查考。“端”古為布帛之量,一丈八尺為一端。“末多端”是指不多、不遠的意思。放風箏的人未必就是因為飛鳥飛得不遠,才把風箏放起來以增添空中壯觀景象,然而作者這麼想,這麼說,顯然他是把風箏當作飛鳥一樣看待了。你看那風箏乘線憑風飛去直衝雲霄,雖然不一定能夠到達那高曠至極的天際,卻能終日飛翔久久不落,就連那相傳一飛九萬裏的大鵬鳥,也沒有這般本領。
這是一首宏觀描寫風箏的詩。作者不寫風箏的形狀、色彩,甚至也不寫風箏是如何飛起來的。而是展開豐富的想象力,以襯托、對比、誇張的手法,與風箏飛升的氣墊,寫出了風箏最本質的特性—拔高,善翔。飛得高,放飛線角度大,穩定性強,這也正是今天風箏愛好者對於自己的作品所追求的境界。
風箏十首
(元)謝宗可
憑依片紙得天飛何故聲揚欲作威
瘦骨幾莖徒遠舉柔絲千尺總危機
雲晴日暖春初好雨驟風狂事漸非
高樹上林須引避牽纏到底不能歸
半紙浮名寄太虛禦風列子竟誰如
高從自致非攀附道在因時作卷舒
聲澈瑤京傳鳳吹影飄仙侶曳露裙
一絲不掛兒童手浪跡天涯樂有餘
自負雲......餘下全文>>
說起中國你會聯想到什麼詞語或者意向?
茶葉 大熊貓 擁擠 紅樓夢 南京大屠殺 故宮 ** 珠穆朗瑪峰 京滬高鐵 ** 北京 上海 諸如此類的
古代詩詞中常常有意向的出現,像楊柳啊,登樓啊,都有什麼一位呢?為什麼秋天都很愁呢?
楊柳,柳諧音留,有離別之思,也有送別之愁。
登高,登高遠望,所望之地乃心係之地,有故骸之思,也有故人之思。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但如果自己獨身在外,或有人,親人要遠離,則會倍感淒涼。同時,秋天落葉飄搖,本就有一種衰敗的意境,所以秋天是心有牽掛之人的愁思季節。
意向圖和意象圖在詞意上有什麼區別
意向圖!說明你的設計理念、風格和設計方向性的意思,意向圖就是引導圖、展望圖.
意圖和意向是同義詞嗎
意圖和意向,不是同義詞,而是近義詞。兩者不能互換。
其區別在於:
意向:是一種未分化的、沒有明確意識的需要,它使人模模糊糊地感到要幹點什麼,但對於為什麼要這要做、怎麼去做都還是不大清楚的。意向也許很快會消失,但也可能作為動機產生的一個階段而轉為意圖。
意圖:比較清楚地意識到要爭取實現的目標和方法的需要,它通常以僅僅是設想而未付諸行動的企圖、願望、幻想、理想等方式存在。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形容兩個人有共同意向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