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一篇600到1200字關於**讓中國人民站起來的作文,要盡力誇**,要是原創,不要有詩詞。急。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是**在新中國開國大典上說的一句話,《走近**》觀後感。我永遠忘不了那個時刻,那個讓人激動不已的時刻!是偉大的領袖**領導著中國,領導著中國人民走向了光明的未來。
沒有**,就沒有新中國。這位偉大的領袖者一生經曆坎坷,遇到過無數的困難和挫敗,他在痛苦中掙紮過,萎縮過,但他的信念告訴他:成功就在下一次!於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最終成為一代偉人。
也許美好的明天是在痛苦後出現的吧!**從一個貧苦的書生到一個中央委員,最後成為國家主席,這一步步走過來,他經曆了多少痛苦,我們這些晚輩又怎能完全體會?他指揮作戰,英明神武,果斷自信,從抗日戰爭到解放全中國,他做了多少貢獻,直到現在,人們還難以忘懷,而他自己呢?卻遭受了失去親人的痛苦,他的妻子,兒女都在戰鬥中英勇犧牲。那一刻,從他臉頰上滾過熱淚,我們看到一個熱血男兒,他又重新站起來了,我們驚訝,但更佩服!
於是每當我們麵對晶瑩的珍珠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把孕育珍珠的蚌和**聯想到一起。當初一粒沙子不經意進入蚌的體內,每時每刻都在折磨著它鮮嫩的生命。它日複一日的痛苦中包容著那粒沙子,最終把沙子變成自己體內最燦爛的部分,因此它成了一隻高貴的蚌,讀後感《《走近**》觀後感》(
)。
每當麵對鮮豔的花朵時,我便心不由己地像讚美鮮花一樣讚美**,**是一朵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詫它開放時的豔麗,卻不知道開放前它遇的痛苦,當它還是一顆種子時,被埋在土裏的日子裏,它在心裏做著春天的夢,它努力舒展著生命,最終破土而出笑對藍天。
這些都告訴我們:隻有經曆過痛苦後的美好才是顯得真實,試想:海倫凱勒如果沒有經過種種痛苦,又怎會成為美國著名作家?而保爾柯察金、張海迪、居裏夫人……這些英雄人物如果沒有反抗過痛苦的經曆,又怎麼能成為人們心中的崇拜者呢?**如果沒有“萬裏長征”的創舉,又怎麼能成為世界矚目的人物呢?
痛苦是生活中最厚重的底蘊,它能曆練掉你太多的缺點和不足,使你在有限的生命裏做出偉大的貢獻。經霜曆雪,鬆柏更為青翠,隻因有一顆歲寒之心。在痛苦中抱怨,隻能使痛苦加劇。我們應該像蚌,把痛苦結晶成珍珠,我們應該像種子,把痛苦注釋成反抗!
在痛苦中孕育美好,就像風雨後出現的彩虹一樣的燦爛,就像黎明時看見的朝陽一樣的奪目。**對青年人有著殷切的希望“你們是早晨八九點種的太陽,未來是屬於你們的!”對!正是**的這種精神注入了我們的腦海。這,讓我們更加相信自己,我們一定會鼓足勇氣,在痛苦的邊緣綻放出最美麗的人生。
有關**詩詞的高一作文,急求!!!!1
有人說,不了解**,就不可能了解二十世紀的中國革命。今天,就讓我們通過欣賞**的一些詩詞,來了解一下**其人,來感受一下中國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艱難曲折和波瀾壯闊。
(一)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1919-1927年)
1919-1927年是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重要時期。這一 時期,中國社會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現為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支持的北洋軍閥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務是打倒列強,除軍閥;其突出特點是國共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共同推動國民大革命的進行。這一時期,**參加過中共“一大”、“三大”和國民黨“一大”,並先後擔任一些重要的職務;在國民大革命中,已經開始關注農民運動,被稱為“農民運動的王”。這一時期**的詩詞主要有四首,分別是《虞美人·枕上》《賀新郎·別友》《沁園春·長沙》《菩薩蠻·黃鶴樓》等。我們主要介紹後兩首。
第一首:《沁園春·長沙》
詞中“憶往昔”的內容,是作者回憶在長沙一師求學期間,與同學們一塊暢遊湘江、針砭時政的情景。而詞中的“悵”則引出了作者的困惑:“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聯係20世紀20年代初的中國形勢,作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困惑?
1923年,中共三大召開,主要討論國共合作問題,但關於合作後的領導權問題,這次大會並沒有明確規定。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誌著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但從合作開始,共產黨就一直受到國民黨右派的排擠。這首詞寫作的背景就是1925年,因受國民黨右派的排擠,作者回鄉一麵“養病”,一麵組織農民運動,其間遭到當局捕拿而潛入長沙,故地重遊情景。作者的擔憂很快變成了現實。一首《菩薩蠻·黃鶴樓》體現了大革命失敗前夕作者淒涼的心情。
第二首:《菩薩蠻·黃鶴樓》
茫茫、沉沉、莽蒼蒼、鎖,幾個字眼勾勒了一副黑雲壓城城欲摧的畫麵,令人壓抑的筆調,表達了一種蒼涼的心情。聯係1927年春大革命的形勢,作者的心情為什麼如此沉重?
1927年春,國民黨右派公開叛變革命,向共產黨和革命誌士舉起了屠刀;而黨內陳獨秀仍然把持政權,右派投降主義日趨嚴重,大革命處於失敗的前夕,所以作者心情沉重,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隨後,汪精衛也發動了“七一五”反革命政變。一場轟轟烈烈的前所未有的大革命就這樣落下了帷幕。正所謂“其興也勃矣,其亡也忽矣”。路在何方?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似暴風雨來臨前的聲聲驚雷,給布滿陰霾的中國大地又送來了絲絲希望。
(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7-1937年)
1927—1937年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大革命失敗以後,中國共產黨艱難地探索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並從幼稚走向成熟。同時,隨著日本侵華的加劇,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中國局勢也逐漸由內戰走向抗日。
這時期也是革命最艱難的時期,革命道路的坎坷,個人命運的沉浮,戰爭環境的艱難,戰鬥場麵的慘烈,給了詩人更多的靈感,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也應運而生。存在決定意識,此時**的詩詞,既有對革命鬥爭寫實般的記載,如《西江月·秋收起義》《西江月·井岡山》《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七律·長征》等,又有因個人命運的沉浮而引發的對人生的思考,如《十六字令三首》《清平樂·六盤山》等,又有對人物的謳歌讚美,如《六言詩·給彭德懷同誌》《臨江仙·給丁玲同誌》等。因此這一時期也是**創作詩的高峰期。我們主要來看五首,分別是:《西江月·秋收起義》《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憶秦娥·婁山關》《七律·長征》《沁園春·雪》。
第一首:《西江月·秋收起義》
這次起義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公開地打出了自己的旗號——工農革命軍;由於敵人力量強大,起義軍損失嚴重,**開始帶領軍隊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創建了中國第一塊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井岡山,**領導軍民,開展遊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終於使井岡山上的星星之火成為燎原之勢。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使國民黨大為恐慌。1930—1933年,國民黨先後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了五次“圍剿”。國民黨與紅軍之間展開了一場“圍剿”與“反圍剿”的鬥爭。**對次也作了史詩般的記載。
第二首:《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
這首詞寫得痛快淋漓。詞中提到“七百裏驅十五日”,反映了紅軍作戰的主要方式是以運動戰為主。在共產黨領導的五次“反圍剿”的鬥爭中,前三次在**的正確領導下,取得了勝利。第四次“反圍剿”時**已經被剝奪了中央蘇區軍隊的領導權,“左”傾錯誤在中央蘇區占據著統治地位。但**、**抵製了王明等人的錯誤指令,仍然執行**的軍事路線,第四次“反圍剿”也取得了勝利。而第五次“反圍剿”是在博古、李德的領導下,執行進攻中的冒險主義,防禦中的保守主義,退卻中的逃跑主義,結果第五次“反圍剿失利”,這也是紅軍長征的原因。萬裏長征,千回百折,順利少於困難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鬱的。但一曲《憶秦娥·婁山關》則又如柳暗花明,作者心情豁然開朗。
第三首:《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晨月、淒鳴的寒雁,哽咽的軍號,細碎的馬蹄聲,把人引入悲壯蕭殺的境地。而“從頭越”三字則顯露了作者瘦虎雄心之威,死地後生之勇。何為如鐵雄關,今也要從頭越過。想一想:作者的心情為什麼如此豪邁?在正確與錯誤的對比中,曆史重又選擇了**。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以**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領導。所以**的心情是豪邁的,遵義會議也成為黨的曆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之後,**指揮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然後渡過金沙江,衝破敵人的包圍圈;又繼續北上,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夾金山,穿過大草地,進入甘肅、陝西。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同陝北紅軍會師。身後的腳印,已化作了留給大地的詩行,如此驚心動魄的征程,總該給後人留下點什麼?對**來說,最好的表達方式依然是寫詩。於是,我們又聽見了詩人的吟哦。
第四首:《七律·長征》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紅軍長征的路線。長征是什麼?在作家魏巍的筆下,長征是“地球的紅飄帶”;在美國作家素爾茲·伯裏筆下,長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埃德加·斯諾的筆下,長征是“驚心動魄的史詩”;在**筆下,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一完結,新局麵也開始了”。1936年2月,**率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隊東征,到達清澗縣袁家溝準備渡黃河時,適逢大雪。皚皚白雪把個西北高原蓋得嚴嚴實實,這又激起了素愛白雪的**的無限詩興。一首千古絕唱《沁園春·雪》便在陝北小小的窯洞裏誕生了。
第五首:《沁園春·雪》
平生愛雪,正好置身於雪的世界,憑著雄奇的構思,給我們描繪了半個中國的雪色:內外茫茫的長城,頓失滔滔的大河,如銀蛇逶迤的山群,似蠟像驅馳的高原;忽而又想到了紅日照耀雪國的妖嬈壯美。長征中犧牲的許多戰士的身影一一浮現出來了,一種蕩氣回腸的壯烈情懷化為意欲超出曆代有為政治家的具體圖像。這首詞寫於1936年2月,但真正讓世人領略到**風騷獨步的事發生在1945年的重慶。是啊,沒有經曆過艱難險阻,沒有博古通今的文化積澱,怎能寫出如此大氣的詩篇?詞中提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首詞寫於中央紅軍長征結束後,表達了作者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壯誌。1958年,**在自注中提到,“末三句,是指無產階級”。是啊,在**眼裏,隻有共產黨領導下中國革命,方才造出真正的風流人物。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曆史證明了這一點。我們來看第三篇“民族陣線,救國良方”。
(三)民族陣線,救國良方(1937年7月—1945年8月)
1937年7月-1945年8月是全民族抗戰時期。中日民族矛盾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矛盾,以國共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鬥爭中得以鞏固和擴大,直至戰爭完全勝利。除了《四言·祭黃陵》和《五律·挽戴安瀾將軍》外,**很少寫詩。但在這個時期,他理論方麵的著作卻很多,如《矛盾論》《實踐論》《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都是在這個時期寫成的,這些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理論基礎。我們來看第四篇《天翻地覆慷而慨》。
(四)天翻地覆慷而慨(1945年8月—1949年10月)
1945年8月—1949年10月是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同美帝國主義支持的國民黨反動派之間的矛盾。這時期,以**為首的中共中央艱難地指揮著全國的解放戰爭,先後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麵進攻和重點進攻,取得了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的勝利,最終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這時期**的詩主要有三首:《五律·張冠道中》《五律·喜聞捷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前兩首描述的是作者離開延安後轉戰陝北時戰鬥的場麵或戰後的感受。《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寫於渡江戰役後。詩中提到“不可沽名學霸王”,“霸王”指的是項羽。項羽先勝後敗的嚴重教訓,使得這位政治家詩人能夠遇喜不亢,臨勝不驕,不去憐憫毒蛇一樣的惡人,而擇取徹底消滅頑敵,一統中國的曆史必由之路。
(五)一唱雄雞天下白(1949—1956年)
1949—1956年是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徹底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並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這時期**的詩詞主要有《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浪淘沙·北戴河》《七律·和周世釗同誌》《五律·看山》《七律·莫幹山》《七絕·五雲山》《水調歌頭·遊泳》。
我們主要來看《水調歌頭·遊泳》這首詞。一闋《水調歌頭·遊泳》,道出了無限的樂趣和無窮的奧秘。**說這首詞是讚美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詞中提到“一橋飛架南北”中的“一橋”指的是武漢長江大橋,它是萬裏長江上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1955年9月開始修建,1957年10月建成通車。詞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指的是三峽工程。經過幾十年的論證,1994年三峽工程正式開工,2006年三峽大壩全線建成。由當時正成為現實的“一橋飛架南北”,而憧憬“高峽出平湖”,不正是**勃勃雄心的詩化嗎?正如**在新中國成立前所預言的“我們將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曆史雖然經曆了曲折,但曆史最終證明了這一點。
可以說,**一生奮鬥,一生有詩。正是中國革命的艱難曲折,造就了政治家**;正是革命戰爭嚴酷悲壯,造就了軍事家**;正是戰爭生涯的驚濤駭浪,造就了詩人**。**的詩詞不僅是他個人的心理實錄,也見證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艱難曆程。希望大家能喜歡**的詩詞,更加深對中國革命的理解。
關於讚美古典詩詞作文800
乘一葉孤舟,重遊曆史長河。最攝我心魂的,依舊是那嫽人的古詩詞。
——題記
抬頭,便會想到“一行白鷺上青天”;俯首,便會想到“疑是地上霜”;觀河,便會想到“一江春水向東流”;葉凋,便會想到“我言秋日勝春朝”。
古詩詞,我喜歡。吟一首《江南好》,優美的意境令人流連,我喜歡。唱一首《龜雖壽》,“老當益壯”隨機浮現在眼前,我喜歡。哼一段《無題》,無私奉獻,蠟燭春蠶,我喜歡。
在我看來,白話文太過單調,文言文太過枯燥。唯有古詩詞,我打心眼兒裏喜歡。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時,想想杜甫那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滿腔的熱血,那豪情壯誌,我欣賞,我敬佩,我說要向杜甫學習,我要吃透這句詩,我要奮發,要拚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揮灑過後,一覽成功的喜悅!
從詩詞中,我看到了美,無與倫比的美,獨一無二的美。
陶淵明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壯誌,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悵,我看到了。
夜深人靜之時,我細賞古詩詞,皎潔的月光灑下淒美的種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寫出“散荃染別離,落苕抑割舍”的原創。哦,可愛的古詩詞,領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黃昏之跡,花敗葉凋之痕,皆被古詩詞攬入心中。閱讀後,便刻入了我的靈魂。輕吟“我是斷了線的紙鳶,無人懂就任其消散。化為一縷炊煙,歲月將其擱淺,又拂詩篇,可別越走越遠。有了姽嫿般的這些字眼,我不再是斷弦。風又瀾起,我的心扉不散。”
從古詩詞中,我學會了好多。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風平浪靜。既然這樣,那我就學會承受,攜手我最愛的古詩詞,與所謂的命運抗衡!我的世界,隻有一葉孤帆,風浪太大。我曾因此而沉淪,是古詩詞教會我要堅強。“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立誓要驚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瀾!
未來的航程,不會一帆風順。我有古詩詞,我會穩坐我的小船,為夢而揚帆。“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小草尚此堅強,我自然不該怯步。我們大家,都該如此。古詩詞,對你,言無盡、情更是無盡!
關於詩句的作文
古詩中的花-範文
古詩中蘊涵著的花 “古詩”,雖隻有兩個字,卻包含著無限的情懷,無盡的美景……其實,你要是仔細尋找,還會發現,古詩中還蘊藏著一片大自然! 要說花,就必須得說說花王——牡丹。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那句“天下真花獨牡丹”更是證明了牡丹百花之王的地位。唐朝,牡丹更是王室中的“寵兒”,劉禹錫就曾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瞧,小小一朵牡丹花開花時節竟能震動京城。牡丹的雍容華貴,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貴婦,古時的美人楊貴妃就最喜歡北平稀有的綠牡丹,怪不得唐朝的羅隱在《牡丹花》中寫到: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與牡丹相比,桃花就像一位小家碧玉。雖羞答答的卻有股清秀非凡的感覺直逼而來。桃花妹妹可真愛美,濃妝豔抹打扮得花技招展,豔而不妖,恰到好處。我現在終於明白什麼叫“每對春風競吐芳,胭脂顏色更濃妝。”桃花色彩繽紛,紅似火,粉似霞,也有素麵美人,白似雪……每種桃花都讓人愛不釋手,真是“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出汙泥而不染的荷花從古至今就是詩人名士所讚誦的對象。荷花憑借婷婷玉立的姿色,心曠神怡的芳香,吸引著無數人,荷花,哦不,就是花蕊,含苞欲放的花骨兒躲在茂密的荷葉中,可那尖尖的頭兒藏不住,就成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像水一樣清嫩的荷葉就如一池無暇的翡翠,綠得沉迷,綠得心醉。綠葉陪紅荷,好一幅“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那楚楚動人的花瓣,新雨後梨花帶雨的臉蛋,婀娜多姿的身材,亭亭玉立的氣質,無不在訴說“出汙泥而不染, 清漣而不妖。”歲寒三友也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先說梅吧!《梅花》中立在牆角迎著嚴寒盛開的梅花,有股高潔堅強的意誌。《墨梅》中隻願留下清香的梅花,抒發了梅與世無爭的高尚品德。《紅樓夢》中“千紅萬紫,終讓梅花奪魁”的詩句,同樣寫出了梅花與世無爭的品德,卻隱約流露出一種自有專長的傲慢。有些梅花卻平白無故地遭受百花的嫉妒,就似“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喔,這朵梅花卻又是這樣的傲骨,這樣的無私“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再說說竹!民以食為天,可大詩人蘇軾卻說:“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聽,多有趣,吃飯時可以不要吃肉,可居住時卻不能沒有竹子。《竹石》中寫到: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把竹子不畏風雨,不怕困難的頑強品質,描繪得淋漓盡致。 古詩是一個放大鏡,幫助我們仔細尋找大自然中的美。古詩奇就奇在用樸素的文字描繪不平凡的情操;妙就妙在能借用普通的事物,抒發出不平凡的感情;美就美在使人意猶未盡,回味悠長!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曆史的長河中,閃爍著古詩詞的金光。
在漫漫的曆史長河中,彙聚了多少文化的清泉。在文化的清泉中,詩人用他們的才學寫下了千古傳頌的詩篇,有的像鏡子,反射出曆史的光環;有的像春天的溪流,澆灌出心靈的花朵;有的像大河之水,呈現出壯闊的波瀾。
他,不為五鬥米折腰而辭了縣令,“不戚戚於富貴,不汲汲於貧賤”,歸隱田園而不與世爭,開荒南野際而守拙歸園田。他,低頭鋤地耕菊花,抬頭采菊釀詩酒,對酒當歌,能悠然下千言。此中的真意,也是欲辨已忘言。這就是陶淵明的聲音,淡泊名利,與世無爭,自號五柳先生,難怪世人都羨慕五柳,能度過那淡泊的年月。
他,“五嶽尋山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領略過直奔入海不複回的黃河水,也想像大鵬鳥一樣扶搖直上九萬裏。他,寂寞時會把月亮當做朋友月下獨酌卻對影成三人,想念朋友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遊遍了大江南北和黃河兩岸的李白,仕途上經曆過嚴重的挫折,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追求。他那奔放的性格,奔流的人生,奔騰的生活,就好似他筆下的江河之水,“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樣豪邁。
她,聲聲慢,一剪梅……淡淡的憂傷,“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李清照,飽經戰亂,家破人亡,身在無能的宋朝,自愧為何不托生男兒,像嶽飛一樣去保家衛國,“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人生的苦水,點點滴滴,怎一個愁字了得?
回眸曆史長河,古代詩人詞人的聲音在耳畔回響。“今人不識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雖然沒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但他們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食糧,一生也取之不盡。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給我們留下了千古絕唱,白居易的敘事長詩《琵琶行》永遠是秋夜江上的一輪明月,而李煜的春花秋月不會了。啊,古詩古詞,美不勝收,“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古詩古詞若流水,共歎人生皆如此。聽,那潺潺的聲音,永久,永久……
關於作文的詩句
雨天最是讀古詩的日子。
鑒開半畝方塘,拉上雨做的窗簾,便彌漫起一派古典的氣息。無需綠蔭長椅的悠閑與舒適,謝絕鳥語花香的繁華與熱鬧,隻讓綿綿紛紛的雨,滋潤饑渴的心田。遠離世人擁擠,甩掉一個“累”字,獨自鑽進屬於自己的三味書屋,讓倦怠了塵俗的眼睛,在古詩的字裏行間休憩。
於是有相思淚,點點滴滴,濕了芭蕉;有故鄉情,迷迷蒙蒙,籠上阡陌;有絲竹韻,淋淋漓漓,灑向驛路。
於是有客舍有柳色有溪水有蛙鳴;有杏花村有酒旗風有巴山夜有西窗燭;有水村山郭有天街皇都有野徑黑雲有江船明火;有牧童的短笛有漁翁的箬笠有前山的翠微有南朝的樓台;有含春淚的芍藥有臥曉枝的薔薇有夜上灘的鯉魚有係垂楊的畫舫舟。
於是老杜春夜吟哦,小杜清明問路;陸放翁臥聽夜闌,僧誌南杖過橋東;易安居士歎綠肥紅瘦,誠齋主人賞荷心呈珠;張誌和泛舟垂釣不須歸,蘇東坡淡妝濃抹擬西湖。
於是總是太多的於是,攜一列各領風騷的輩出才人,在沾衣欲濕的氛圍中如燕斜翔……
噢,雨天讀古詩,讀得清清爽爽,讀得恍恍惚惚;讀得輕輕鬆鬆,讀得沉沉重重;讀得歡歡欣欣,讀得悲悲戚戚。雨天讀古詩,把自己也讀成一首雨中的詩,飄逸在“草色遙看近卻無”的郊原上,淅淅瀝瀝地……
關於古詩詞的作文
改寫《清明》
“沙沙沙!沙沙沙!”又下雨了。雨紛紛揚揚的,輕如牛毛,細如絲線,如塵似霧,從天空飄落下來。那雨輕輕地落在樹枝上,樹枝上的嫩芽鑽出了可愛的小腦袋,睜開美麗的小眼睛,好奇地望著周圍的一切。雨悄悄地落在草地上,草兒頑強地掀開了壓在它身上的泥土,努力地鑽了出來。它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嗬欠,開始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小草這兒一堆,那兒一簇,給大地披上了一層綠衣裳。草叢中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有黃的油菜花、紅的玫瑰花、紫的三角梅、白的鬱金香,它們競相開放,爭奇鬥豔。幾隻燕子從空中嘰嘰喳喳地飛過,好像在說:“春天來了!春天真美啊!”
可這樣的雨中美景,卻吸引不了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的目光。他們來去匆匆,個個心事重重。行人中,有的扛著掃把,帶著祭品,去掃祖墓,想起去世的親人,心情十分悲痛;有的背井離鄉,外出謀生,前途未卜,心情壓抑;有的正走在投靠親友的路上,前景不明,更是心煩意亂。他們頭上頂著陰鬱的天空,心情在小雨的浸潤中顯得更加沉重了。
行人中,一個書生模樣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杜牧。他身材偏瘦,皮膚白淨,戴著鬥笠,背著行囊,步履艱難。杜牧臉色憔悴,眉頭緊鎖著,形成了“川”字,一邊走,一邊還搖頭歎息著什麼。他已經趕了好幾天的路了,加上這“天公不作美”,陰雨綿綿,到處迷迷蒙蒙,更使他情緒低落。此時此刻,他的肚子餓得咕咕直叫,口渴得喉嚨像要冒煙。他多麼想找個地方歇歇腳,吃口熱飯,填飽肚子,再喝上幾口老酒,解解渴,暖暖身子,然後好好地睡上一覺,該有多爽啊。然而這人生地不熟的,叫他往哪兒找酒家啊。
忽然,從遠處傳來一陣清脆悠揚的笛聲。那聲音是那樣清脆、悅耳。杜牧的精神不由為之一振。他抬起頭來,放眼望去,隻見迎麵走來一隻黃牛,黃牛背上坐著一個牧童。他大約十一二歲,黑裏透紅的小臉上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顯出了幾分機靈、幾分可愛、幾分淘氣。杜牧心想:有牧童就有村莊,有村莊就有酒家,對了,我何不向他打聽一下?他想到這裏,走向前去,很有禮貌地問:“小兄弟,請問這兒有酒家嗎?”牧童看見了他,點了點頭,笑了一笑,向他扮了一個鬼臉,拿著笛子往身後的方向指了指,意思是:往前走,就有酒家了。杜牧明白了,他連忙謝過牧童,打起精神,加快腳步,往前走去。果然,不久,一個村子在雨霧中若隱若現,那兒道路兩旁開滿了杏花,幾個酒幌子在隨風飄舞著,好像正向他招手呢……杜牧興奮極了,靈感也隨之而來,一首七言絕句脫口而出: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關於古詩的作文
詩詞,想說愛你不容易 乘一葉孤舟,重遊曆史長河。最攝我心魂的,依舊是那
關於詩句的作文
在大明宮的廢墟上
那是個恢弘、大氣、才華橫溢的王朝。在時間的那一頭,屹立著大明宮,奢華、靡麗,彌漫著粉黛與胭脂的芳菲;在時間的這一頭隻剩雜木叢生,荒草萋萋。在時間的那一頭存留著太宗睿智英明的身影,武則天威懾天下的氣魄,一個王朝繁華興盛的榮光;在時間的這一頭惟有變遷、空寂與沉默。
金戈鐵馬,戰亂、割據,正中了“合久必分”的古老咒語。唐朝滅亡了,走向大明宮的廢墟深處……
然而,一切都灰飛煙滅了嗎?不。你看那大明宮的廢墟之上,總有生命在拔節而起,伴隨花香溶解在空氣中,被風滿世界揚灑了去。那不是唐人的靈魂,唐人的思緒麼?是的,唐朝隻是躲到了時間的背後,而那些曆史的印記,文化的積澱,那些唐人自由開放的淺酌低吟或是引吭高歌,何時銷聲匿跡過?是的,沒有。從來沒有。唐詩,一首首藝術與智慧的奇葩,便是唐人乃至唐王朝跨越時空的載體。
沒有哪一個王朝有過這樣的輝煌與氣度,中外交流,三教並存。象元稹的《連昌宮詞》,白居易的《采詩官》雖批評了皇帝,也並未犯忌諱;至於戲人,更可在皇帝駕前嘲笑三教的祖師爺。自由的空氣到處揮發,詩人可以“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立風前”;可以“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詩人們都有些自命不凡,於是李白歌曰“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杜甫笑言:“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甚至隱居的孟浩然也“衝天羨鴻鵠,爭食羞雞鶩。”也正是這一切,賦予了唐詩的興盛,賦予了唐詩最獨特脫俗的氣質,賦予了唐詩以至於唐王朝本身躍動不息的生命力量。
然而說到唐詩的生命力,除了提及它創作背景的開闊與空曠,更離不開對詩體本身的剖析、理解。且不說這些格律、絕句的音樂美,語言美,就單是它們整齊別致的文字所傳達出的意境,便已足以讓它們名垂千古,代代流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其意境之絕自古有名。出使邊塞望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他揮筆寫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寥寥無十字,卻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難怪被王國維讚為 “千古壯觀”的我名句。(眼前儼然一幅如生的邊塞落日圖:茫茫沙漠,烽煙直上,悠悠黃河,落日正圓。蒼涼蕭瑟,大氣、粗獷。)又如一首恬靜奇麗的《竹裏館》:獨坐幽篁裏,彈琴複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所有的情與景都融合到一個月色林的天地裏。這個天地是安靜的,卻不死寂。在無人的月夜中,有一閑人懷著深情在彈琴,在長嘯。如此意境又怎能讓人不陶醉呢?再說王昌齡的“繚亂邊愁彈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一切景語皆情語,沒有直言,卻勾勒出無邊的意境,令人“思入微茫”。
可詩畢竟不僅是藝術的塑造,更是詩人靈魂的自白,心靈的夢囈。唐詩的生命不息,更在於詩中之情,詩中之魂,詩中之個性。詩仙李白豪情大氣,“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如此浪漫豪邁,舍他其誰?他手提一壺酒,款款而行,於是有了“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的豁達;雖一生懷才不遇,卻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保持著“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錚錚傲骨;即便抒愁,也不失“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風度。而不同於這位浪漫主義大師,杜甫則是名現實主義的鬥士。“至君堯舜上,每飯不忘君。”“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是杜甫為國盡才的出仕之情;“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他的憂國憂民之思。然而始終報國無門,壯誌難酬,於是留下“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的千古空悲切。而李商隱“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的哀歎,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更是字字含情,聲聲催淚。又怎能不讓人銘記?
也許唐朝的詩人天生的這樣善感,這樣風流,這樣多才。踏入滾滾紅塵,順也好,逆也罷,隻是各自走著自已朝聖的路。一首首唐詩是他們用生命去書寫的,勾畫著生活,描摩著自然,見證曆史,記錄著心潮的起起落落。有喜,有悲,有憂,有怨,濃縮著一個王朝的背影。
是的,我從來都不覺得唐朝的生命終結了,即便麵對大明宮的廢墟。有那片頹敗的廢墟上,總有那樣一群不滅的靈魂,唱著朝聖的歌。
那些不死的詩句便是經典,便是永恒。
《古詩詞大會》所獲 作文 10分
中國詩詞大會心得體會
——700字
我熱愛詩歌,特別喜愛唐詩宋詞。每逢空閑之時,我都會躲在自己的書房中高聲吟誦,體會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的思鄉之情,品味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的亡國之恨,領悟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的豪放情感。在我看來,唐詩就像巍峨挺拔的泰山,而宋詞就像玲瓏如玉的桂林山水。
這個寒假,中央電視台舉辦了“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主要以打擂台的形式為主,節目組從各地選出了熱愛古詩詞的達人共一百個,包括外國學子,古稀老人,他們組成百人團,挑戰選手和百人團同時聽題答題,最後以擊敗百人團的人數為選手分數,從而選出擂主。
這個節目中真是藏龍臥虎啊!百人團中高手如雲,而挑戰者更是功底紮實。在第一期的節目中,第一位選手就是一個小女孩,叫李尚榮。她在前麵的九題中連連告捷,擊敗了許多百人團的大人選手,而在最後一題中,因為不理解“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詩句中“商女”意思而失誤,不過也成功贏得了一百二十四分的好成績。後麵的選手更是越來越厲害,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殘疾人彭超成為擂主。
在比賽中,評委老師的點評畫龍點睛,文采飛揚,讓我受益匪淺。我努力與台上的選手同步答題,隻能偶爾答對幾題,這讓自詡為“經典專家“的我汗顏。我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如詩詞功底還不夠紮實,有很多詩詞不能很好地理解,有的詩詞我還沒有背誦過等等,在他們麵前我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學生”。
所以,我一定要多背古詩,多積累,就像台上的一位大姐姐說:“喝水雖能解渴,但是喝茶更能品出它那獨特的幽香,用詩歌來熏陶生活,生活會更充滿詩意。”說的多好啊!
“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就讓我們以詩歌為生活的指航燈,讓它點亮我們的人生之路吧!加油!
有關古詩的作文
古詩和我 四歲時就開始背詩,這當然是被大人強迫的,小時候不識字,隻能死記硬背,因而十分怕背詩。上學後,識字了,老師也叫了些詩,但僅限於解釋詩意。直到升入初中,我才算與詩歌欣賞結識了。 很多詩都隻有一個平凡的故事,有時小到不足掛齒,但詩人卻能把他它寫成千古名句,廣為流傳,這就是詩歌的魅力。 詩有很多派別,有豪放派,婉約派……,不同派別的詩有著各自獨特的一麵。 李白很多詩屬於與豪放派。有“飛流直下三千丈,疑似銀河落九天”的大氣,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誌得意滿,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的自信,也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山”的抑鬱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迷茫,更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對權貴的蔑視和傲然…… 李白的詩是多樣的,精彩的,每首詩的感情基調都與詩人的經曆有關。當他沒被重用時他有的是自信;當他位居高位時,他意得自滿,豪邁大氣;當他看見朝廷的醜惡之麵時,他有的是偉岸的性格,蔑視權貴;當他因而遭人排擠而離開時,他也會抑鬱、迷茫。 想要品味詩就必須了解詩人生平際遇乃至社會背景。想看懂它並不難,但隻會得到一些膚淺的東西,毫無深意。當你真正去了解它,感受它,理解它時,得到的是無窮的感悟,是真諦。你甚至可以感到自己正在和詩人同呼吸,同悲歡,你理解他的感受,乃至會有想去安慰他的衝動。我們在欣賞詩,也在欣賞詩人,更亦在欣賞社會,我們樂在其中。 在讀《蜀道難》時,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詩人那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麵貌,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令人入迷。 我被他天馬行空般的馳騁想象所深深吸引,他給我創造了一個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再加上它的浪漫色彩,使我如癡如醉。 想要真切地欣賞一個類別的詩,就必須同時欣賞其他派別的佳妙。 杜浦的《春望》會讓人憂傷,戰爭讓人們與至親分離,背井離鄉。孟郊的《遊子吟》讓人回想起母親昔日的關懷,一陣暖意湧入心頭…… 每一次欣賞都能有不同的感悟和悸動。 這就是詩的魅力所在,我願陶醉於這詩的魅力之中! 從不能欣賞到能欣賞,是一種新收獲。——朱光潛 ——題記 ①詩是最平凡中的特殊。最早的詩來源於古代的勞動人民,可以說是下裏巴人的代表,以後又漸受文人青睞,於是出現了《古詩十九首》這樣的陽春白雪。這些都是我新近才感受到的。小時候的我可不是這樣。 ②因為自己記憶力好,對於唐代的五言七律幾乎一遍背出,過目不忘,卻總體味不出其中的詩韻。即使有,也隻是一種“所謂伊人,在水之湄”的朦朧罷了。長期囫圇吞棗,最終導致“消化不良”直到我讀到了李白的《將進酒》。 看著灰黃的卷子,我一臉無奈。但仔細一讀,才知內有乾坤。頭一句話就讓我震撼——“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仿佛我已站在洶湧澎湃的河堤上,看黃色的河水帶著中國五千年的情結注入東海。一種“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的大氣遊蕩在天地間,讓我也像李白一樣發出“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的感慨,讓我想起唐代詩人張九齡的詩“宿息青雲誌,蹉跎白發年”以及曹操的“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人生觀。看到這裏,從剛才的激蕩又起伏著一點點苦悶。 你別采納古詩中的花,那個人是從百度上查的。我是自己打的。請你采納......餘下全文>>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我需要一篇600到1200字關於毛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