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得失的詩詞
1.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4.生而何歡? 死而何懼?
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
6.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7.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
8.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
兄弟,我會的都在這裏了,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吧。
有關得失的詩詞
1.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4.生而何歡? 死而何懼?
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
6.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7.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
8.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
兄弟,我會的都在這裏了,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吧。
關於麵對人生的得失悲歡的古詩詞
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2、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鄘風·相鼠)
3、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6、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7、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9、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10、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11、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1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1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20、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 (論語·子罕)
2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2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2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2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30、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禮記·學記)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3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3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3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醜)
3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3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3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醜)
4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41、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4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4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淮南子·說林訓)
4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48、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史記·陳涉世家)
49、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史記·高祖本紀)
50、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史記·留侯世家)
51、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史記·報任少卿書)
5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 列傳)
5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漢書·枚乘傳)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5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56、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 (後漢書·王霸傳)
5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後漢書·馮異傳)
5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59、貧賤之知不可......餘下全文>>
關於看淡得失的現代詩句
1、人生就是這樣,掛念著、煩惱著、自由著、限定著;走出一段旅程,轉頭一望,卻也活躍著、瑰麗著;有著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有著你喜好的事和需要你做的事,有著掛念你的人和你掛念著的人;人這一輩子是短暫的,以是要讓本身康健著、開心著、幸福著,無意還要醉著。
2、假如,簡樸的對待一切,信賴情人的愛,伴侶的真,遇事往甜頭想,坦誠待人,不奢望不強求,天然不會煩惱,著實,快樂就在本身的心中。
3、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還是那個我,偶爾做做夢,然後開始日複一日地奔波,淹沒在這喧囂的城市裏。我不會了解這個世界還有這樣的一個你,隻有你能讓人回味,也隻有你會讓我心醉。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會相信有一種人可以百看不厭,有一種人一認識就覺得溫馨。
4、看淡,是人生的第三境界。凡事超然物外,凡事看淡,這是大智慧。可以將功名利祿置身度外,將世間的所有看淡,人生經過沉澱和曆練之後,或許才能到達這一境界。看淡,或金錢,或名利,都拋之度外。這是何等氣度,何等境界。人生短短數十載,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幸福的歸屬感,超然物外。看淡,是人生的第三境界。
5、三杯清茶,兩盞淡酒,日落,有風。我陪你,和著這萬千姿態千百滋味一並飲下。
6、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裏安詳,一半在風裏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7、人生隻有經驗才會分明,隻有分明才會去珍惜,生平中總會有一小我私人讓你笑得最甜,也總會有一小我私人讓你痛得最深。健忘一切,就是最好的善待本身,很多工作照舊看淡的好,人生的進程不外就是失與得,看淡了也就輕鬆了,在一切看淡後我不知道我該垂青什麼?
8、人非賢人,誰能無錯,看淡一切,一切也就過眼雲煙,假如然的忘不了,就冷靜地珍藏在心底的 最深處,藏到光陰的煙塵觸及不到的處所……
9、一直以為幸福在遠方,在可以追逐的未來。後來才發現,那些擁抱過的人、握過的手、唱過的歌、流過的淚、愛過的人,所謂的曾經,就是幸福。在無數的夜裏,說過的話、打過的電話、思念過的人、流過的眼淚……看見的或看不見的感動,我們都曾經曆過,然後在時間的穿梭中,一切都成了永恒。
10、一切,都隻是戲而已,但又是那麼真,誰也不是誰生命裏的主角,都隻是生命裏的匆匆過客而已,何必深深在心裏牢記呢?
11、習慣用那虛偽的笑,來掩飾內心的傷痛。
12、我們掉過的眼淚,其中一些的確毫無意義;但是,有一些眼淚,終歸清明了一雙眼睛;而這些眼淚,大部分是痛苦的眼淚。
13、我開始一個人的生活,沒有愛情的生活,一個人走陌生的路,聽陌生的歌,見陌生的人,然而,不知不覺中,我已然忘記了愛情的味道,那所謂的愛情,在我的舞台中華麗謝幕,永久塵封。
14、生活裏,有很多轉瞬即逝,像在車站的告別,剛剛還相互擁抱,轉眼已各自天涯。很多時候,你不懂,我也不懂,就這樣,說著說著就變了,聽著聽著就倦了,看著看著就厭了,跟著跟著就慢了,走著走著就散了,愛著愛著就淡了,想著想著就算了。
15、看淡一切,善待自己,每個人曾經都經曆過很多事,將來還要去做很多事,所以要學會看淡一些過去的悲傷以及現在的煩惱,好好的珍惜現在。
16、看淡人生應是心態上的調整:人生在世,當解天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17、看淡人生,隻是安然滿足者勞碌有得、家和事順的慰藉;看淡人生,隻是坎坷失意者時運不濟、命運多舛的無奈;看淡人生,隻是功成身退者門前冷落、世態炎涼的悵歎。
18、看淡人生,應知足常樂,坦然麵對現實,從......餘下全文>>
關於得失的詩句有哪些?
幾番得失孫劉手? 宋 李曾伯?《水龍吟·荊州咫尺神州》
譏評得失 宋 衛宗武?《滿江紅·弧矢開祥》
人生得失知多少? ?宋趙希蓬《滿江紅·縞兔黔烏》
1、得失寸心知? ?唐? 杜甫? 《偶題》
2、嗟得失? 宋? 張耒? 《鷓鴣天·傾蓋相逢汝水濱》
3、歎古今得失? 宋? 呂本中? 《滿江紅·東裏先生》
4、得失休思慮? ?宋 張掄? 《點絳唇·浮世如何》
5、得失觸蠻左右? 宋? 京鏜?《水調歌頭·身去日華遠》
6、都不論、窮通得失? ?宋? 魏了翁?《賀新郎·久向閑邊著》
7、紛紛得失了無關? 宋 魏了翁? 《浪淘沙·老眼靜中看》
8、淵魚得失有分宋? 魏了翁? 《水調歌頭·煙雨斂江色》
9、誰得失? ?宋? 魏了翁? ?《水調歌頭·堪怪兩外府》
10、得失不驚? ?宋? 馮取洽? 《沁園春·我愛□君》
11、是非得失? 宋? 吳潛? 《水調歌頭·宛水才停棹》
12、是非得失都休計? ? 宋? ?吳潛?《虞美人·美人一舸橫秋水》
13、把是非、得失與榮枯? ?宋? 吳潛?《滿江紅·瑪瑙岡頭》
14、區區塞馬得失? 宋 李曾伯?《水調歌頭·薄酒長亭別》
15、那棋邊、得失都休語? ? 宋 李曾伯?《賀新郎·幸得閑中趣》
關於得失的詩句
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2、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鄘風·相鼠)
3、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6、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7、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9、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10、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11、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求關於“得與失”詩句
1、死生哀樂兩相棄,是非得失付閑人。——唐·韓愈《忽忽》
原詩:忽忽乎餘未知生之為樂也,願脫去而無因。安得長翮大翼如雲生我身,乘風振奮出七合。絕浮塵,死生哀樂兩相棄,是非得失付閑人。
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原詩: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騷人嗟不見,漢道盛於斯。前輩飛騰入,餘波綺麗為。後賢兼舊列,曆代各清規。法自儒家有,心從弱歲疲。永懷江左逸,多病鄴中奇。騄驥皆良馬,騏驎帶好兒。車輪徒已斫,堂構惜仍虧。漫作潛夫論,虛傳幼婦碑。緣情慰漂蕩,抱疾屢遷移。經濟慚長策,飛棲假一枝。塵沙傍蜂蠆,江峽繞蛟螭。蕭瑟唐虞遠,聯翩楚漢危。聖朝兼盜賊,異俗更喧卑。鬱鬱星辰劍,蒼蒼雲雨池。兩都開幕府,萬宇插軍麾。南海殘銅柱,東風避月支。音書恨烏鵲,號怒怪熊羆。稼穡分詩興,柴荊學土宜。故山迷白閣,秋水隱黃陂。不敢要佳句,愁來賦別離。
3、得失雖由命,世途多險艱。——唐·劉駕《送人登第東歸》
原詩:學古既到古,反求鑒者難。見詩未識君,疑生建安前。海畔豈無家,終難成故山。得失雖由命,世途多險艱。我皇追古風,文柄付大賢。此時如為君,果在甲科間。晚達多早貴,舉世鹹為然。一夕顏卻少,雖病心且安。所居似清明,冷灶起新煙。高情懶行樂,花盛仆馬前。歸程不淹留,指期到田園。香醪四鄰熟,霜橘千株繁。肯憶長安夜,論詩風雪寒。
4、得失兩途俱不是,笑他高臥碧孱顏。——唐·齊己《荊州寄貫微上人》
原詩:舊齋休憶對鬆關,各在王侯顧遇間。命服已沾天渥澤,衲衣猶擁祖斕斑。相思莫救燒心火,留滯難移壓腦山。得失兩途俱不是,笑他高臥碧孱顏。
5、得失片時痛,榮枯一歲傷。——唐·薛瑩《十日菊》
原詩:昨日尊前折,萬人酣曉香。今朝籬下見,滿地委殘陽。得失片時痛,榮枯一歲傷。未將同腐草,猶更有重霜。
6、嗟得失,一微塵。——宋·張耒《鷓鴣天》
原詩:傾蓋相逢汝水濱。須知見麵過聞名。馬頭雖去無千裏,酒盞才傾且百分。嗟得失,一微塵。莫教冰炭損精神。北扉西禁須公等,金榜當年第一人。
7、萬古末來千古往,人生恭失知多少。——宋·趙希蓬《滿江紅》
原詩:縞兔黔烏,送不了、人間昏曉。問底事、紅塵野馬,浮生擾擾。萬古末來千古往,人生得失知多少。歎榮華、過眼隻須臾,如風掃。籬下菊,門前柳。身外事,杯中酒。肯教它
蕭瑟,負持螯手。漠漠江南天萬裏,白雲入望何時到。倚西風、吼徹劍花寒,頻搔首。
8、窮通往事真如夢,得失秋毫豈更嗟。——宋·王安石《次韻酬宋妃》
原詩:東風渺渺客天涯,病眼先春已見花。遠欲報君羞強聒,老知隨俗厭雄誇。窮通往事真如夢,得失秋毫豈更嗟。邂逅故人唯有醉,醉中衣幘任欹斜。
求看淡人生,淡然一切的詩句!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事在人為,莫道萬般皆是命;境由心生,退後一步自然寬。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得失的詩是什麼什麼
1.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4.生而何歡? 死而何懼?
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
6.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7.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
8.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
蘇軾的關於看淡得失的詩詞有哪些?
蘇軾的關於看淡得失的詩詞有:
1、《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竹林穿葉聲, 何妨徐行且沉吟。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來時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軾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北宋文學家、書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麵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