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詩有哪些是愛國的詩嗎?
不爭一時的高低
不爭一時的善惡
不爭一時的寬窄
不爭一時的軟硬
對陸遊,朱熹的介紹。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少年時即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製。晚年退居家鄉,但收複中原信念始終不渝。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楊慎謂其詞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
(0歲)1125年 陸遊出生於越州山陰,後字務觀,自號放翁。 (1歲)1126年 靖康之難爆發,父親陸宰被罷去京西轉運副使職務,全家開始逃亡(“兒時萬死避胡兵”)。 (2歲)1127年 秦檜為宰相。 (9歲)1134年 逃亡結束,回到山陰。 (14歲)1138年 秦檜又任宰相。 (17歲)1141年 議和,嶽飛被害。 (18歲)1142年 紹興一十二年與金議和跟金人劃淮水為界。 (20歲)1144年 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親臨戰場、殺敵報國。並在這年娶了他的表妹唐琬(字蕙仙),同年於沈園中作《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21歲)1145年 唐琬被逐出家門,原因依古人的說法是“不當母夫人意”“二親恐其惰於學,數譴婦,放翁不敢逆尊者意,與婦訣”。意思是說,唐琬在夫家,與婆婆不合;或說因為夫妻兩人太恩愛,公婆認為會妨礙陸遊的上進之心,所以常常責罵唐琬,而造成二人的分手.根據陸遊自己在晚年的詩作(《劍南詩稿》卷十四歲)則是因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22歲)1146年 陸遊與唐婉難舍難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無緣,於是悄悄另築別院安置唐婉,陸遊一有機會就前去與唐婉鴛夢重續,燕好如初。 (23歲)1147年 陸母察覺兩人私會之事。嚴令二人斷絕來往,並為陸遊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的悠悠情絲。 (24歲)1148年 王氏生了孩子。唐家憤憤不平,覺得不把女兒嫁出去,麵子會失盡。於是將女兒嫁於一位當時也很有名氣的文人趙士程。趙家是皇室後裔,門庭顯赫,而趙士程是個寬厚重情的讀書人,他對曾經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現出誠摯的同情與諒解。使唐婉飽受到創傷的心靈已漸漸平複,並且開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趙士程對唐婉很好,是唐家的世交朋友,也是完全知道陸遊的文友,對陸遊比較欽佩,也很同情唐婉,想盡力使她幸福。這一年,陸遊在母親的督教下,開始重理科舉課業。 (27歲)1151年 陸遊隻身離開了故鄉山陰以他紮實的學識功底和才氣橫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識,被薦為魁首。春季遊春時在紹興城外的沈氏園中,唐琬和丈夫趙士程也來此遊春.兩人重逢,又無法當麵相訴離情,隨後,唐琬派人送來一些酒菜,默默以示關懷,而就與丈夫離去,陸遊在傷心之餘,就是園子的壁上題下了一首哀怨的《釵頭鳳》-“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28歲)1152年 唐婉再次來到沈園瞥見陸遊的題詞,不由感慨萬千,於是和了一闕《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同年秋,唐婉病故。 (29歲)1153年 參加進士考試,名列第一。因為他平常“喜論恢複”,又名在奸臣秦檜之孫秦塤的前頭,所以在複試的時候,被秦檜除名。 (31歲)1155年 秦檜病死,陸遊的仕途開始明朗。 (34歲)1158年 陸遊入閩任寧德縣主簿.有善政,受百姓愛戴。 (39歲)1163年 賜進士出身。張浚主張北伐,但北伐失敗後,一貫主張求和的大臣在宋孝宗麵前對張浚大肆攻擊,還說張浚用兵,原是陸遊慫恿出來的。後來,張浚被排擠出朝廷,陸遊也罷官回山陰老家去了。 (40歲)1164年 宋孝宗被迫和金國簽訂“隆興和議”。 (46歲)1170年 乾道六年入蜀。 (48歲)1172年 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投身軍旅生活。 (65歲)1189年 罷官,即回老家山陰閑居。 (66歲)1190年 在近20年的歲月中,他“身雜老農間”,和他們一起勞作,還為他們的孩子看病,同時寫了不少表現農村生活的詩歌。 (73歲)1197年 陸遊後妻王氏病故。 (75歲)1199年 寫下了“沈園懷舊”詩: 其一: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帳然。 其二: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無複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76歲)1200年 賦“夢遊沈園”詩: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裏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隻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82歲)1206年 作《夜聞姑惡》, 詩雲: 學道當於萬事輕,可憐力淺未忘情。孤愁忽起不可耐,風雨溪頭姑惡聲。可能暗示其母逼他出妻之事。 (84歲)1208年 再到沈園,寫下了”沈家園裏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這正是陸遊對唐琬最深的懷念。 (85歲)1209年 寫下《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86歲)1210年 走完了他坎坷的一生,在山陰的病榻上與世長辭。 總結:陸遊一生堅持抗金主張,雖多次遭 受投降派的打擊,但愛國之誌始終不渝,死時還念念不忘國家的統一,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勤於 創作,一生寫詩六十年,保存下來就有 9300多首。詩的題材極為廣泛,內容豐富,其中表現報國抗金的作 品,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的精神。詩的風格豪放,氣魄雄渾,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稱。
朱熹
朱熹(1130.9.15~1200.4.23) 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穀老人、滄洲病叟、逆翁。 漢族,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人。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製。為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朱熹出生於南宋高宗建炎四年(今屬福建三明市尤溪縣),後隨母遷居建陽崇安縣。晚年定居建陽考亭,故後世有考亭學派之稱,其遊曆甚廣。南宋詩人、哲學家,教育家。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理氣一元論的體係。 朱熹為紹興十八年(1148年)進士,初任泉州同安縣主簿。任滿後,請求為辭官,潛心理學研究,四處講學,宣揚他的“太極”即“天理”和“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思想體係,成為程(指程顥、程頤)朱學派的創始人。 淳熙二年(1175年),與陸九淵為首的另一學派在信州(今上饒)鵝湖寺相聚,就兩學派之間的哲學分歧展開辯論。 淳熙五年(1178年),經宰相史浩推薦,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縣)知軍。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鹽常平提舉,來到撫州常平司官邸。在任期間,他募集錢糧賑濟災民,百姓得以安生。擬調直秘閣,他以捐賑者未得獎賞不就職。宰相王淮以浙東大荒,改薦朱熹為浙東常平提舉。待捐賑者得到獎勵,他才赴紹興就職。後官至秘閣修撰、煥章閣待製兼侍講。慶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7)詔賜遺表恩澤,諡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 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 淳熙九年,馮去疾提舉江南西路,特建南湖書院(今富奇汽車廠址),以紀念朱熹。 慶元二年(1196年),為避權臣韓侂胄之禍,朱熹與門人黃幹、蔡沈、黃鍾來到新城福山(今黎川縣社蘋鄉竹山村)雙林寺側的武夷堂講學,並寫下《福山》一詩。在此期間,他往來於南城、南豐。在南城應利元吉、鄧約禮之邀作《建昌軍進士題名記》一文,文中對建昌人才輩出發出由衷讚美。又應南城縣上塘蛤蟆窩村吳倫、吳常兄弟之邀,到該村講學,為吳氏廳堂書寫“榮木軒”,為讀書亭書寫“書樓”,並為吳氏兄弟創辦的社倉撰寫了《社倉記》。還在該村寫下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的著名詩句。朱熹離村後,村民便將蛤蟆窩村改為源頭村,民國時曾設活水鄉(今屬上塘鎮)以紀念朱熹。在南豐曾鞏讀書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書“書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書“墨池”二字。 朱熹還先後到過樂安、金溪、東鄉等地。在樂安流坑為村口“狀元樓”題寫了匾額。應陸氏兄弟之邀,到金溪崇正書院講學,並書“一家兄弟學,千古聖賢心”相贈。在東鄉路過潤溪(水名)時,留有《過潤溪》詩。 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中國封建時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學術思想,在中國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標誌著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更趨完備。元朝皇慶二年(1313)複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集注》試士子,朱學定為科場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舉以朱熹等“傳注為宗”。朱學遂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強有力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朱熹的學術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響。朱熹的主要哲學著作有《四書集注》、《四書或問》、《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西銘解》、《周易本義》、《易學啟蒙》等。此外有《朱子語類》,是他與弟子們的問答錄。 朱熹作為一代理學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及門人所輯《朱子大全》、《朱子語錄》等。 他一生雖談不上富足,但是也不能說是貧困,總體處於小康水平。
名家對歌頌、評價屈原的詩句有哪些?
王逸:屈原之辭,誠博遠矣。自終沒以來,名儒博達之士,著造辭賦,莫不擬則其儀表,祖式其模範,取其要妙,竊其華藻
李白:屈平詞賦懸日月
蘇軾:吾文終其身企幕而不能及萬一者,推屈子一人耳。
荀子:君子行不貴苟難,說不貴苟察,名不貴苟傳,唯其當之為貴。故懷負石而投河,是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
後人對屈原的評價:
劉安稱《離騷》兼有《國風》、《小雅》之長,它體現了屈原“浮遊塵埃之外”的人格風範,可“與日月爭光”。其後,司馬遷為屈原作傳,不僅照錄了劉安的這些警句,還進一步把《離騷》和孔子刪定《春秋》相提並論。他稱前者“其文約,其辭微,其誌潔,其行廉……”,
班固評論屈原辭賦”弘博麗雅,為辭賦宗。後世莫不斟酌其英華,則象其從空。“評價屈原其人”雖非是明智之士,可謂妙才也。”他指出,稱屈原和《離騷》可“與日月爭光”雲雲,“斯論似過其真”。班固的人生觀是“全命避害,不受世患”。他以為屈原應像《詩·大雅》所謂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為貴矣!”他評價屈原不應“露才揚己,責數懷王,怨惡椒蘭,愁神苦思,強非其人,忿懟不容,沉江而死”。他也不同意屈原把大量的神話傳說融入作品中,多稱昆侖、冥婚、宓妃虛無之語,皆非法度之正,經義所在。
王逸:膺忠貞之質,體清潔之性,直如石砥,顏如丹青;進不隱其謀,退不顧其命,此誠絕世之行,俊彥之英也。
劉勰的《文心雕龍》,又概括王逸的觀點,寫了《辨騷》一章,除證明屈原作品有異於《風》、《雅》的四點以外,也有同乎經典的四事。
洪興祖是繼王逸之後整理、注釋《楚辭》的又一著名學者。他曾得諸家善本,參校異同,成《楚辭補注》一書。洪氏對北齊顏之推所謂的“自古文人,常陷輕薄,屈原露才揚己,顯暴君過”之說,甚為不滿。他從儒家倫理觀念出發駁之雲:“屈原,楚同姓也。同姓無可去之義。”而孔子是提倡士“見危授命”的。因此,洪氏為屈原的自沉辯護說:“同姓兼恩與義,而屈原可以不死乎?”那麼,屈原又為什麼不離開楚國呢?洪氏以為,這是由於當時“楚無人焉,屈原如去國,則楚必從而亡”。因此他說:“屈原雖被放逐,又徘徊而不去楚,其意是生不得力爭強諫,死猶冀其感。”(按:指楚王悟而改行)由此亦可見,屈原“雖死猶不死也”。
朱熹對《詩經》和《楚辭》極為推崇。他為《楚辭》作的《集注》也足以媲美其《詩集傳》。朱熹注《離騷》中“仆夫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雲,此乃是屈原“托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於楚焉;亦仁之至,而義至盡也”。如此體會屈原眷戀楚國的思想情感,可謂深入了一層。
梁啟超首推屈原為“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
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較之於《詩》,則其言甚長,其思甚幻,其文甚麗,其旨甚明,憑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響於後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郭沫若評價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一顆閃耀在“群星麗天的時代”,“尤其是有異彩的一等明星”[6]
聞一多評價屈原是“中國曆史上唯一有充分條件稱為人民詩人的人”。
**說:“屈原的名字對我們更為神聖。他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裏。無論在國內國外,屈原都是一個不朽的形象。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
《中國文學史》作者龔鵬程評價屈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中國大百科全書:文學》主編胡喬木評價評價屈原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餘下全文>>
關於誠信的古詩
●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禮記·中庸》 隻有天下最真誠的心才能感化人。●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真誠,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誠,是為人處世之理。●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言:言談。物:實際內容。行:行為。恒:恒心。君子說話有根據,做事有恒心。●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君子用行動來說話,小人則光說不做。●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明·薛瑄《讀書錄》 衡量自己,服膺上級,領導下屬,都應當一概以真誠為準則。●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唐·韓愈《原道》正心、誠意:使心思純正,意念真誠。將:打算。有為:有所作為。想有所作為,必須真心誠意。●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文士以德行為修養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誠擺在首位。●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劄子》 懷著極大真誠又勤勉地撰寫文章,就可以感天動地,使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發生變化。●至誠則金石為開。《西京雜記》卷五 至誠:極大的真誠。 金石為開:象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被感動了。謂真誠最能感染人。●精誠所加,金石為虧。漢·王充《論衡·感虛》 精誠:真誠。 虧:虧蝕。隻要真心誠意從事,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誠之所感,觸處皆通。宋·吳處厚《青廂雜記》 誠:真誠。 感:感觸。真誠能感動一切。●人之操履無若誠實。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操履:操守。誠實是人的最高品德。●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說》 實行並保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美好的源頭,行動美好的根本。●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氣薰蒸之。明·洪自誠《菜根譚》 遇到欺騙狡詐的人,用真誠之心感動他,遇到粗暴、乖張的人,用和藹的態度感化他。●金有一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一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明·薛瑄《讀書錄·體驗》 喻私心雜念影響人之德行的精純。●竊以為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賢人之德業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為之也。清·曾國藩《複賀耦庚中丞》竊:謙指個人的意見。我以為天地的運轉不息,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業的發揚和持久,關鍵在於真誠。●百慮輸一忘,百巧輸一誠。清·顧圖河《任運》 考慮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敗,技藝再精巧若缺乏真誠也無法成功。●神莫神於至誠。宋·張商英《素書》 沒有比完美的真誠更神聖的了。●誠者,聖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頤《通書》真誠,是傑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業興旺的源泉。行(háng):職業,事務。●君子乾乾不息於誠。宋·周敦頤《通書·乾坤益動》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強不息。君子為達到至誠而自強不息。●感人以誠不以偽。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誠:真誠。偽:虛假。以真誠而不是以虛偽感動別人。●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餘事。明·朱之瑜《誠誠二首》 修養自身品性,處理好人之間的關係,唯一靠的真誠。●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荀子·不苟》 聖人固然是無所不曉,但是不是真誠也不能感化萬民。●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荀子·修身》 培養個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個人的真誠。●至誠無息。《禮記·中庸》 真誠是沒有止境的。永遠以真誠自勉。●修學不以誠,則學雜;......餘下全文>>
形容廣泛的詩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誌,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誌,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誌》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麵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於師. ——《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
(譯:同心協辦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4.言必信 ,行必果. ——《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幹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麵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餘下全文>>
經典詩詞名句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2.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唐.賈島《戲贈友人》
3.作詩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後難摹——宋.蘇軾《臘日遊孤山訪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為貴,衣缽相傳豈是真——金.王若虛《論詩詩》
5.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清.黃遵憲《雜感》
6.縱橫正有淩雲筆,俯仰隨人亦可憐——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7.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後行——宋.戴複古《論詩十絕》
8.天籟自鳴天趣足,好詩不過近人情——清.張問陶《論詩十二絕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聽陳言隻聽天——宋.楊萬裏《讀張文潛詩》
10.莫將死句入詩中,此訣傳來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遺山論詩》
11.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12.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清.趙翼《論詩五絕》
13.不求好句,隻求好意——宋.歐陽修《吊僧詩》
14.天機雲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宋.陸遊《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裏——唐.劉禹錫《董氏武陵集記》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賈島《題詩後》
19.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唐.盧延讓《苦吟》
20.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21.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興》
22.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晉.陶淵明《移居二首》
23.論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闕——清.黎誌遠《漢陽舟次》
2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25.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台謝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唐.韓愈《調張籍》
27.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唐.杜牧《讀韓杜集》
28.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詩名句分類二: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鶴鳴》
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漢樂府民歌《城中謠》
4.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晉.劉琨《重贈盧諶》
5.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煥《登鸛雀樓》
6.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7.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8.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唐.李紳《憫農》
9.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張籍》
10.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唐.杜甫《夏夜歎》
12.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宋.陳亮《三都樂》
13.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宋.王邁《讀渡江諸將傳》
14.萬物興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16.一寸光陰一寸金——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來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樓外樓——宋.林升《題臨安邸》
19.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唐.岑參《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20.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21.寅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少年——唐.李白《上......餘下全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和我身邊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麵的基本規範和要求。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進程中,這些道德規範和要求具有什麼樣的內涵?如何在個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得到落實和踐行?本報今日刊發一組筆談,對此進行探討。
愛國:公民最基本的價值準則
愛國是人們對於祖國的一種深厚的依戀、愛護,以及與此相應的實際行動。愛國是每個公民應當遵循的最基本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也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幾千年來,中華兒女一直高舉愛國旗幟,湧現出無數愛國英雄、仁人誌士,傳誦著數不清的愛國詩篇,愛國主義精神早已融入億萬人民的心裏。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始終是各民族、各階層團結一致的強大動力,支撐著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發展繁榮的偉大實踐。
我們愛國,因為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地大物博,因為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明,因為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祖國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的心。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雖曆經磨難,但中國人民始終英勇不屈、艱苦奮鬥,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經濟、政治、文化成果。這一切在每個中國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鑄造了中國心。正如《我的中國心》歌中所唱的那樣:“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在中華民族成長和發展的曆史實踐中,我們深深地懂得國家的重要和愛國的必要,懂得個人命運與國家和民族命運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沒有國,就沒有家,也就沒有個人的自由和幸福,甚至沒有個人的生命和安全;隻有國家獨立富強,個人才能自由、富裕與幸福。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國家者載民之舟也,舟行大海中,猝遇風濤,當同心互助,以謀共濟。”正是從這種個人與國家的密切關係中,以及對這種關係的深刻認識中,中國人民產生了對祖國濃厚強烈的道德情感,並把這種強烈的愛國情感轉化為行動和實踐。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我們應當怎樣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呢?
愛國就要熱愛人民。我們要尊敬我們的先輩,是他們創造了中國的今天;愛同自己一樣生長在中華大地上的父老鄉親、師長朋友,他們與我們血肉相連,共同支撐和發展著今天的社會。我們要懷著一顆感恩之心,為人民服務,努力回報祖國、回報社會、回報人民,讓人民生活得更富裕、更美好。愛國愛民應從孝老愛親做起,尤其要關心愛護鰥寡孤獨等特殊社會群體,熱心幫助那些處於困境之中的人。特別是當國家發生突發事件和巨大災害之時,一定要高度關注,挺身而出,不畏艱險,不計報酬,盡力貢獻;堅決反對國內外一切敵對勢力對我們的分裂瓦解,同一切損害祖國利益和榮譽的行為進行堅決鬥爭。
愛國就要熱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愛惜人民的辛勤勞動和創新創造。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認識到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強調“天人合一”、“民胞物與”,注意愛護生態;中華傳統文化一直強調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些遠見卓識,已被今天世界的人口膨脹和工業化所帶來的環境危機、霧霾和水係汙染所證實。保護環境再也不能等待,再也無法推托。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優良傳統,立即行動起來,發揚中華民族樸素節儉的好傳統,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讓天藍氣清,推動和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愛國就要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座豐富的寶庫,既有文史哲學,又有科技藝術,尤其值得珍視的是蘊含其中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獨立自主、奮發圖強”精神,“崇德向善、團結友愛”精神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文化根基和思想支撐,對於增強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具有重要意義。
愛國最重要的就是要熱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救了中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了中國。進入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曾經一度陷入被人任意欺淩踐踏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但是她又迅速崛起。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高舉愛國主義旗幟,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實現了曆史性的飛躍: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製度;實行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逐步實現從溫飽到小康的曆史性跨越。如今,我們的祖國麵貌日新月異,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繁榮,社會和諧,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神舟”九天攬月,“蛟龍”五洋捉鱉,一個“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正在加快實現。我們的祖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大、這樣可愛。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裏,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能不歡欣鼓舞,能不感到驕傲自豪嗎?能不以更大的決心和幹勁報效祖國嗎?
培育和踐行愛國這一價值準則,首先需要我們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特別是把個人的前途命運同祖國發展繁榮、同人民幸福安康結合起來,為祖國取得的每一個進步和成績而喜悅,為祖國麵臨的困難和挑戰而擔憂,為增進民生幸福而努力。更重要的是把這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轉化為實際行動,落實到每一個祖國需要的時刻,貫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和日常生活中。當愛國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最高價值準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就會發揮得更充分,中華民族就會更加同心同德,創造出新的輝煌。(陳瑛 作者為中國倫理學會名譽會長)
敬業:在平凡中鑄就非凡
敬業是公民的重要價值準則,也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要求。一個人無論從事哪個行業、擔任什麼職務,都應該用辛勤的勞動和紮實的工作踐行敬業這一樸素而崇高的美德。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尤其需要大力倡導敬業精神,引導人們恪盡職守,為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敬業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元素。《禮記》中有“敬業樂群”之說,孔子也主張“敬事而信”“執事敬”。梁啟超在《敬業與樂業》一文中,專門闡述了敬業的職業精神。他認為,“敬業”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簡單來說,敬業就是用敬畏、敬重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其內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忠於職守的工作態度。敬業的人會對自己從事的職業具有獻身精神,將自己的一生與其聯係起來,在事業發展中實現人生價值;會擁有強烈的責任感,明確認識到自己承擔的特定職責,忠實履行職責,勤勤懇懇工作,任勞任怨付出。這樣,工作就會由外在的強製和被動轉化為內在的自覺和主動。正如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所說:“如果一個人是清潔工,那麼他就應該像米開朗基羅繪畫,像貝多芬譜曲,像莎士比亞寫詩那樣,以同樣的心情打掃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於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會對他注目讚美:‘瞧,這兒有一位偉大的清潔工,他的活兒幹得真是無與倫比!’”工作崗位沒有高低之分,沒有貴賤之別。每一項工作都值得我們去做,值得我們用心去做。隻要我們勤勤懇懇、盡職盡責、精益求精,都會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幹一行愛一行的職業情感。“愛而不敬,非真愛也;敬而不愛,非真敬也。”事實證明,真正的敬業者必然有愛業情懷。對職業的熱愛是敬業的深層動力,會燃起人們巨大的工作熱情,激發人們奮進的強大動力。正如高爾基所言:“天才是由於對事業的熱愛感而發展起來的,簡直可以說,天才就其本質而論隻不過是對事業、對工作過程的熱愛而已。”愛業的人會把工作當作快樂、當作幸福,會保持一股積極進取的幹勁、一種拚命奮鬥的熱情,想方設法把工作做好、做到極致。一個人無論身處什麼崗位,隻要在崗一天,就應當踏踏實實、盡職盡責地幹好分內工作,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
勤業、精業的業務素養。敬業是精神和狀態問題,精業是能力和水平問題。一個人無論本領多大、能力多強、素質多高,凡事拈輕怕重、應付了事,就很難有所成就。同樣,一個人無論多麼愛崗敬業,如果認識水平不高、技術能力平平,恐怕也很難取得大的成績。特別是在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顯得十分重要。今天,各行各業湧現出來的標兵、模範,如被譽為新時期產業工人傑出代表的許振超、“藍領專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竇鐵成、“知識工人”鄧建軍等等,既是愛崗敬業的傑出代表,也是勤業、精業的先進模範。他們幹一行精一行,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練就了高強的本領,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創造了一流業績,在本職崗位上作出了突出貢獻,也將敬業精神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敬業看似平凡,實則不易。職業和工作崗位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任何崗位都意味著機會和平台,它可以成就我們的事業、成就我們的人生。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正是通過從事一定職業顯示出來的。人生在世,成就一番事業,在職場上大有作為,是大多數人的職業願景。而事業有成,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展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工作態度、敬業精神。機遇青睞敬業者。隻有勤勉敬業的人,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鑄就不平凡的業績,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理想。
任何一個工作單位都是一個有機聯係的整體,隻有人人熱愛本職工作、兢兢業業,各個工作部門協調運轉,才能產生整體效用。敬業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道德基礎。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公正即和諧,正義是個人和國家的“善德”;城邦的正義體現為不同階層的人們各司其職、盡展其能所形成的秩序。在現實生活中,和諧社會的建構需要每個社會成員在各自崗位上勤勉工作:公務員廉潔奉公、法官秉公執法、軍人保家衛國、商人誠信經營、教師教書育人、醫生救死扶傷、科技人員發明創造……唯有社會成員各守其道、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才能形成正義的良善社會。
敬業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不是隨便說說就能實現的,需要每個人、每個行業乃至全社會共同努力。每個勞動者都需要樹立正確的崗位意識,認識到每個崗位都可以施展理想抱負、奉獻聰明才智、展示人生價值;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在崗言崗、在崗愛崗、在崗為崗,做到心無旁騖,專心致誌,埋頭苦幹、積極奮進;爭創一流業績,刻苦學習工作所需要的各項技能,努力成為本行業、本崗位的行家裏手、業務骨幹,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非凡的人生篇章。(吳玉軍 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誠信:為人之本 興國之基
誠信是人類的普遍道德要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誠信的要義是真實無欺不作假、真誠待人不說謊、踐行約定不食言。
培育和踐行誠信價值觀意義重大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是中華傳統道德文化的精華。**同誌曾說:“講信義是我們民族的傳統。”具體來說,“誠”是尊重事實、真誠待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故朱熹曰:“誠者,真實無妄之謂。”“信”是忠於良心、信守諾言。故張載曰:“誠善於心謂之信。”“誠”是“信”之根,“信”是“誠”之用。中華傳統美德把誠信視為人“立身進業之本”,要求人們 “內誠於心,外信於人”。
誠信是立身處世之道。誠信是人之為人的道德規定。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個人社會化的“初始原則”。人是通過“社會化”完成從生命體的自然人到具有社會角色的社會人轉化的。人的社會化,不僅要學習和掌握社會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學習社會交往的規則。其中,遵循不說謊、說話算數等誠信規則,則是每個人最早接受的規則教育之一。
誠信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石。從一定意義上說,市場經濟是以信任為基礎的信用交易活動。這種交易活動,蘊含著對市場主體誠實守信的道德和法律要求。誠信是實現信用交易的前提和保障,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金規則和生命線。市場主體誠實守信,不僅能夠避免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能夠形成合理的市場秩序,增強經濟社會活動的可預期性,提高經濟效率。
誠信價值觀的實踐要求
誠實勞動。誠信絕不隻是單純的守約與履約問題,更是勞動創造的態度和品德問題。誠信要求人們在認識、改造自然和社會的活動中,尊重客觀事實不作假,不投機取巧、偷奸耍滑。如果說勞動創造世界,那麼,隻有誠實勞動才能創造出提升人的生活品質和增強人們幸福感的美好世界。
真誠待人對己。誠信要求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求實不騙人、對己不自欺,反對虛偽和欺騙。因此,誠信是忠於本心、真實無妄、信守承諾的態度和品行。按照真實要求為人做事,即為人實在、實誠,才會有好的工作作風和社會風氣;人們唯有信守約定、踐行承諾,才會心裏踏實有安全感、彼此信任有幸福感。
恪守諾言和約定。誠信要求人們遵守諾言、契約,反對毀約和違背諾言的行為。這裏所說的諾言和約定,既包括由人們自己承諾而引發的特定權利和義務,也包括國家法律、法規、政令、規章製度等規定的普遍權利與義務。
培育和踐行誠信價值觀的著力點
發揮政務誠信的示範引領作用。古人雲:“政者,正也。”政務誠信是社會誠信的風向標、定盤星。取信於民是為政之道。應通過管理和教育,使行政人員樹立法治思維,遵守憲法和法律,依法行政;依法公開政務信息,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避免違背社會公平正義的腐敗行為;確保製度科學、合理、有效,履行對公眾的承諾,避免“朝令夕改”和“新官不理舊賬”等失信現象。領導幹部要自覺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樹立誠信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
營造講誠信的商業文化氛圍。社會成員的誠信觀念、信念和品行,與社會經濟環境密切相關。產品摻假作偽、商品價格欺詐等虛假商業行為,不僅會加重社會成員普遍懷疑和猜忌心理、加大交易成本,而且會消解社會成員的誠信道德信念和意誌、誘發欺騙失信行徑。培育和踐行誠信價值觀,應加強監管力度,引導、教育人們在商業活動中誠實守信,不造假、不摻假,做到童叟無欺等,積極營造講誠信的商業文化氛圍。
開展生活化的誠信教育。圍繞誠信方麵的法律規定、信貸業務、信用卡辦理、信用消費、職業發展等,開展針對性強的誠信教育,使人們進一步明確在信用經濟時代如何利用“信用”為自己生活服務、如何通過誠信的收益累積增強自己的社會生存能力,從而增強人們誠實守信的行為動力,真正“讓誠實守信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
加強社會組織的誠信建設。培育和踐行誠信價值觀的主體,不僅包括社會個體,也包括各種社會組織,如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從事職業活動的社會成員分屬於不同的社會組織,組織對內對外是否遵守誠信原則以及是否形成誠信的工作氛圍,直接影響社會成員個人誠信品行的形成。組織誠信的缺失,無論對社會個體誠信理念還是對社會秩序的破壞都是巨大的。因此,培育和踐行誠信價值觀,應加強社會組織的誠信建設。
發揮誠信道德模範的社會輻射效應。誠信道德模範是人們身邊的道德標杆,具有“潤物細無聲”的道德說服力。培育和踐行誠信價值觀,應大力宣傳誠信道德模範真實感人的事跡,營造誠實守信光榮、虛假失信可恥的社會氛圍,充分發揮誠信道德模範的社會輻射效應。(王淑芹 作者為首都師範大學教授)
友善: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友善,是對人類以往友善理念的繼承和發展,是社會主義條件下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價值準則,是我們建設和諧家園、實現民族夢想的重要精神條件和價值支撐。
友善價值觀的豐富內涵
謙敬禮讓、幫扶互助。即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矜能、不伐善,先人後己,保持謙虛低調。麵對道德高尚、品質優秀的人,要虛心學習,做到見賢思齊;麵對他人的過失、缺點,要設身處地給予體諒和包容,誠心誠意進行提醒和幫助。戮力同心、同舟共濟,在他人有困難時及時解急救難、雪中送炭。謙敬禮讓、幫扶互助的友善風氣在人們之間流轉和傳遞的是溫情與愛心,能消除隔閡、融冰化雪,使人如沐春風。
誌同道合、攜手奮進。同類相感,同聲相求。友善之情往往生發於誌趣相投的人們之間,因此人們常說“同誌為友”,“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說友善意味著誌同道合、友善的基礎是誌同道合,那麼,在當代中國,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之“誌”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共同之“道”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個人追求融入國家夢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征途上同心同德、共同奮進,是社會主義友善價值觀的時代要求。
珍惜資源、關愛自然。人類不僅生活在群體、社會中,而且生活在天地、自然中。人們在自身的生存發展中不僅要和他人、社會打交道,而且要和自然打交道。“愛人”與“愛物”密不可分。人類隻有一個地球,它是人們共有的生存家園。尊重自然、保護環境,同時就是尊重和保護他人他國的生存發展權利,就是尊重和保護子孫後代的生存發展權利,就是尊重和保護人類自己。
友善價值觀的踐行途徑
深刻領會友善價值觀在“三個倡導”中的地位作用。“三個倡導”是我們黨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麵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高度概括、凝練的產物。其中,個人層麵的價值要求在一定意義上居於基礎地位。而在個人層麵的四項價值觀中,友善又相對處於更為基礎的地位,其他三項價值觀無一不與友善理念相關聯:如果一個人在日常交往中對身邊人都不能以善相待,就不能指望其會愛國,也不能指望其會在具體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為社會和他人做奉獻;一個不愛他人、隻關心自己利益的人,就很難在人際交往中做到尊重他人、誠信無欺。所以,在實踐中積極倡導、培育友善價值觀,對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整體培育與踐行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創造性地用活我國傳統優秀道德資源。我國傳統文化中包含著豐富的仁愛友善思想。在甲骨文中,“友”字的造型是順著一個方向的兩隻手,意為二手協同或以手相助。我國古人強調“仁者愛人”,主張“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人際交往論,主張“萬物一體”“天人合一”的生態和諧論,將“民胞物與”視為道德修養的理想境界。在此基礎上,古人還發展出了豐富的道德實踐理論,包括“反求諸己”、“推己及人”的忠恕論,“責友以善”、“以友輔仁”的友善觀。在踐行社會主義友善價值觀的過程中,應科學繼承這些傳統優秀道德資源,並實現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夯實力行友善價值觀的物質基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社會主義友善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離不開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切實提高。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製改革,改革收入分配製度,促進共同富裕,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隨著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事關國計民生問題的改善,那些原本為生計而緊鎖的眉頭會自然舒展。而當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時,人際和睦友善的風氣就會更易生發。
開展以友善為主題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實踐活動。榜樣的教育、示範和引領,對社會主義友善價值觀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人間自有真情在,生活中從來不乏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善行義舉。因此,道德教育應貼近百姓生活,著力捕捉、發掘和宣傳群眾身邊的善意與真愛。此外,還要在社會中廣泛開展人人參與的以關愛他人、奉獻愛心為主題的誌願服務活動,著力引導全社會成員關注、關心、關愛困難群體,營造幫扶互助的友善風氣。
完善對善行義舉的保護保障機製。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友善價值觀,是一項匡正人心之舉,需要懲惡與揚善並舉。一方麵,要對損人利己等傷風敗德行為采取多管齊下的治理、懲處措施;另一方麵,也要注意保護踐行友善品質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並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給予相應的支持和慰勉。概言之,在全社會積極營造風清氣正、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崇德向善氛圍,是有效培育、涵養社會主義友善價值觀的必備土壤。
關於讀書的名言。不是愛國情懷的書!就是普通的書,關於它們的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劉彝)
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書是逆境中的慰藉。
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堂。
世界上最壯麗的宮殿是藏書最多的圖書館。
年輕時讀書就像迎著朝陽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
精神能補物質的不足。
在學習中取得知識,在戰鬥中取得勇敢。
勤動筆墨勤看書。
知識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識不是每天在增加,就會不斷地減少。
語言是心靈和文化教養的反映。
高尚的語言包含著真誠的動機。
勤學和知識是一對最美的情人。
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的東西。
一個人的度量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股強大的文明力量。
書都讀得來的人,還怕有什麼做不來的。
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來自他們的博學。
作者不一定能寫到老,但是他一定應該學到老。
再高深的學問也是從字母學起的。
寫十卷書要比實際行動打下基礎容易得多。
讀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養心。
知識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靈上的滿足。
不斷認識自己的無知是人類獲得智慧的表現。
學習不但意味著接受新知識,同時還要修正錯誤乃至對錯誤的認識。
不信書不能提高境界,光信書不如無書。
掉進知識情網中的人,時時品嚐著知識的甜蜜。
穿著飲食可以因陋就簡,而搞學問是不能因陋就簡的。
努力耕耘,少問收獲。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臧克家
●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樣地,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讀了很多書的人,而是讀了有用的書的人。
亞裏斯提卜
●僅次於選擇益友,就是選擇好書。
考爾德
●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
別林斯基
●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
菲爾丁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優婉的安慰者。
--伊薩克·巴羅
●書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靈,它幫助我從腐臭的泥潭中脫身出來,如果沒有它們,我就會溺死在那裏麵,會被愚笨和鄙陋的東西嗆住。
--《高爾基論青年》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性癡,則其誌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
--蒲鬆齡:《阿寶》
●攀登科學文化的高峰,就要衝破不利條件限製,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條件,並去創造新的條件。
高士其
●青年同誌們必須記住,想要連跑帶跳地把過去的一切文化遺產得著,那是辦不到的。這需要有堅定的頑強性和艱苦的勞動。要知道,在這條路上克服困難,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興奮劑。
--《奧斯特洛夫斯基》
●勤勉而頑強地鑽研,永遠可以使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舒曼論音樂與音樂家》
●學問對人們要求最大的緊張和最大的熱情。
巴甫洛夫
●……科學是到處為家的,棗不過任何不播種的地方,它是不會使其豐收的。
--赫爾岑:《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我們自動的讀書,即嗜好的讀書,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隻好先行泛覽,然後決擇而入於自己所愛的較專的一門或幾門;但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魯迅:《讀書雜談》
●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書……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看看別人在那裏研究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樣子,對於別人,別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魯迅全集》
●隻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麵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魯迅:《致顏黎民》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萬事指導我。你若想問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時、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與哥哥。還有一個西洋派,姓名顛倒叫幾何。若向八賢常請教,雖是笨人不會錯。
--陶行知:《八位顧問》
●積累知識,也應該有農民積肥的勁頭,撿的範圍要寬,不要限製太多,……牛糞、人糞、羊糞都一概撿回來,讓它們統統變成有用的肥料,滋養作物的生長。
鄧拓
●有些書可供一嚐,有些書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咀嚼消化;這就是說,有些書隻要讀讀他們的一部分就夠了,有些書可以全讀,但是不必過於細心地讀;還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全讀,勤讀,而且用心地讀。
--《培根論說文集》
●不要把許多雜亂的詞句塞在腦子裏,而是要啟發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從這種能力之中流瀉出來---像從活的泉眼流出一樣---一條溪澗(知識)來。
--誇美紐斯:《大教學論》
●應該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高爾基:《文學書簡》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蘇軾:《東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
--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隻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朱熹:《訓學齋規》
●學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
--戴震:《戴東原先生年譜》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
鄭板橋
●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
--《韜奮文集》
●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
--《**選集》
●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裏淘金”。
趙樹理
●我閱讀關於我所不懂的題目之書籍時,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該題目的膚表的見解,先瀏覽許多頁和好多章,然後才從頭重新讀起,以求獲得精密的智識。我對該書的終末,就懂得它的起音。這是我所能介紹給你唯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辯證法的邏輯》
●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托爾斯泰
●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它一切統統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
愛因斯坦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到用時方恨少。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書就應像饑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
回答者:愛笑Angel - 魔法師 五級 9-9 10:58
*
行萬裏路,讀萬卷書。
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4、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
——達爾文
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6、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7、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8、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10、一日無書,百事荒廢。
——陳壽
1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12、一日不讀口生,一日不寫手生。
13、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高爾基
1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陸遊
15、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
——歌德
16、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笛卡兒
17、學習永遠不晚。
——高爾基
18、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誌而好學,如炳燭之光。
——劉向
19、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
20、讀書給人以快樂、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
——培根
21、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藏克家
22、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
23、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銅匙。
——列夫托爾斯泰
24、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
——雨果
25、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莎士比亞
26、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李若禪
27、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孫洙
28、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29、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
——普希金
30、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列夫托爾斯泰
31、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
——盧梭
32、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
——富蘭克林
33、讀不在三更五鼓,功隻怕一暴十寒。
——郭沫若
34、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
——雨果
35、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
36、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
——葉聖陶
38、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
——馬克思
39、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
—蘇霍姆林斯基
40、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裏淘金”。
——趙樹理
41、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
——狄德羅
42、多讀書、多學習、多求經驗,就是前途的保障。
——羅曼、羅蘭(法)
43、學問是光明,愚昧是黑暗。念書吧!
——契坷夫(俄)
44、貪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王安石
45、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
——培根
46、書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寧
47、讀書對於智慧也像體操對於身體一樣。
——愛迪生
48、飽食、暖衣而無書教,則近於禽獸。
——孟子
49、書猶也,善讀可以醫愚。
——劉向
50、好書不厭讀百回,熟讀課思子自知。
——蘇軾
51、書是我們時代的生命。
——別林斯基
52、書籍是偉大的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
——愛迪生
53、學會讀書就是點燃火炬。
——雨果
54、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
——培根
55、書籍——當代真正的大學。
——托馬斯、卡萊爾
回答者:冰點菲兒 - 試用期 一級 9-9 14:24
關於讀書的名言
1、行萬裏路,讀萬卷書。
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4、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
——達爾文
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6、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7、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8、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10、一日無書,百事荒廢。
——陳壽
1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12、一日不讀口生,一日不寫手生。
13、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高爾基
1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陸遊
15、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
——歌德
16、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笛卡兒
17、學習永遠不晚。
——高爾基
18、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誌而好學,如炳燭之光。
——劉向
19、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
20、讀書給人以快樂、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
——培根
21、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藏克家
22、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
23、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銅匙。
——列夫托爾斯泰
24、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
——雨果
25、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莎士比亞
26、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李若禪
27、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孫洙
28、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29、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
——普希金
30、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列夫托爾斯泰
31、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
——盧梭
32、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
——富蘭克林
33、讀不在三更五鼓,功隻怕一暴十寒。
——郭沫若
34、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
——雨果
35、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
36、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
——葉聖陶
38、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
——馬克思
39、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
—蘇霍姆林斯基
40、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裏淘金”。
——趙樹理
41、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
——狄德羅
42、多讀書、多學習、多求經驗,就是前途的保障。
——羅曼、羅蘭(法)
43、學問是光明,愚昧是黑暗。念書吧!
——契坷夫(俄)
44、貪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王安石
45、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
——培根
46、書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寧
47、讀書對於智慧也像體操對於身體一樣。
——愛迪生
48、飽食、暖衣而無書教,則近於禽獸。
——孟子
49、書猶也,善讀可以醫愚。
——劉向
50、好書不厭讀百回,熟讀課思子自知。
——蘇軾
51、書是我們時代的生命。
——別林斯基
52、書籍是偉大的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
——愛迪生
53、學會讀書就是點燃火炬。
——雨果
54、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
——培根
55、書籍——當代真正的大學。
——托馬斯、卡萊爾
小學畢業考試容易考到的古詩詞有哪些類型
wenku.baidu.com/...9.html 1、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4、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5、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6、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7、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8、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9、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2、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5、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16、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17、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18、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19、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0、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2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2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2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24、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5、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26、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7、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8、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9、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30、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3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3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34、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35、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36、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37、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38、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礎時同。 39、等閑識得東風麵,萬紫千紅總是春。
40、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41、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42、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4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44、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45、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46、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47、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48、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49、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
50、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51、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52、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5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4、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55、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56、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57、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餘下全文>>
求小學生必背古詩100首
三。
6。
野 火 燒 不 盡。
停車坐愛楓林晚。
借問酒家何處有,
萬 徑 人 蹤 滅、詠 鵝
駱賓王
鵝 鵝 鵝,
曲 項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綠 水,
紅 掌 撥 清 波。
3、畫
(作者不詳)
遠 看 山 有 色。
2。
魚 戲 蓮 葉 東、四年級。
暖風熏得遊人醉。
舉 頭 望 明 月,
獨 釣 寒 江 雪。
窗含西嶺千秋雪。
29、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 離 原 上 草,
一 歲 一 枯 榮。
野 火 燒 不 盡,
春 風 吹 又 生。
遠 芳 侵 古 道,
晴 翠 接 荒 城。
又 送 王 孫 去,
萋 萋 滿 別 情。
30、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31、樂遊原
李商隱
向 晚 意 不 適,
驅 車 登 古 原。
夕 陽 無 限 好,
隻 是 近 黃 昏。
32.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 當 作 人 傑,
死 亦 為 鬼 雄。
至 今 思 項 羽,
不 肯 過 江 東。
33.憫農
李紳
春 種 一 粒 粟,
秋 收 萬 顆 子。
四 海 無 閑 田,
農 夫 猶 餓 死。
34.絕句
杜甫
遲 日 江 山 麗,
春 風 花 草 香。
泥 融 飛 燕 子,
沙 暖 睡 鴛 鴦。
35、古朗月行
李白
小 時 不 識 月,
呼 作 白 玉 盤。
又 疑 瑤 台 鏡,
飛 在 青 雲 端。
36、塞下曲
盧綸
月 黑 雁 飛 高,
單 於 夜 遁 逃。
欲 將 輕 騎 逐,
大 雪 滿 弓 刀。
37、登 鸛 雀 樓
王之渙
白 日 依 山 盡,
黃 河 入 海 流。
欲 窮 千 裏 目,
更 上 一 層 樓。
38、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39、鄉村四月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40、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41、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42、鹿 柴
王 維
空 山 不 見 人,
但 聞 人 語 響。
返 景 入 深 林,
複 照 青 苔 上。
43、江 上 漁 者
範仲淹
江 上 往 來 人,
但 愛 鱸 魚 美。
君 看 一 葉 舟,
出 沒 風 波 裏。
4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 暮 蒼 山 遠,
天 寒 白 屋 貧。
柴 門 聞 犬 吠,
風 雪 夜 歸 人。
45、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46、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47.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餘下全文>>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朱熹的詩有哪些是愛國的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