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春澤是什麼意思
六九是代表春天已經到了的時候。我們的祖先。用春打六九頭之算法。算出春天,到了時候。這個69是從冬天數九開始算起走的。一個九代表是9天。
春澤是什麼意思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春澤路郵編是321001
願隨化雨之春澤,未許雲間一片心 是什麼意思
是唐寅的《燒藥圖》,就是唐伯虎啦。唐寅的詩基本都是詩圖不分家的。全詩:
人來種杏不虛尋,彷佛廬山小徑深。常向靜中參大道,不因忙裏慶清呤。願隨化雨之春澤,未許雲間一片心。老我近來多肺疾,如另紫雪把煩襟。我認為“願隨化雨之春澤,未許雲間一片心”的含義是:我願化成春雨滋潤萬物,就如天間的白雲的心願一樣。透露出詩人向往單純平凡曠世的心情吧~~~~大家可以一起討論一下啊~~附作者簡介: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江蘇吳縣人。舉鄉試第一( 解元)。後因科場舞弊案受牽連,功名受挫,又遭家難,後半生在蘇州城西北桃花塢建一“桃花庵”,以賣文鬻畫著名天下。個人的挫折促使他無奈地取狂放與玩世的生活方式,“任逸不羈,頗嗜聲色”,實則常借詩畫宣泄心中鬱憤。久而久之,民間緣其畫,惜其才,又據傳聞重新為他塑造了一個風流才子唐伯虎的形象。
唐寅自刻“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印章,實也名不虛傳。他不僅詩才出眾,畫也獨見功力,除高雅的山水畫外,人物、仕女以至神仙故實,都極精到,寫意花鳥瀟灑真切。書法源自趙孟頫一體,俊邁軼群,頗見功夫。此外,他還能作曲,多采民歌形式,如此多才,明代文人中是少見的。
二三春澤當日睛,龍蛇相混難分開是什麼動物
應該是羊。龍蛇相混和似曾相識都是指的是外形相近,數不全是數量多。動物中羊群是最常見的,所以睡不著常常去數羊。
圓明園的曆史沿革
17世紀中葉,滿族奪取中原政權,建立了清朝,由於清朝統治者入關以前在東北過著遊牧生活,氣候涼爽。入關後,他們對北京盛夏幹燥炎熱的氣候不適應,特別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發生過火災後,為了防火,砌了高高的宮牆。 皇宮裏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溝水流過於平緩,幾乎成了死水,這使得皇帝們有些厭倦深囿高牆的宮廷生活,於是,從康熙初年,便開始修建園林,這種修建工程延續了二百多年。
北京的西郊,有連綿不斷的西山秀峰:玉泉山、萬壽山、萬泉莊、北海等多種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窪處彙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東順山勢注入昆明湖,成為西郊最大的水麵。這裏開墾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風景區。早在遼代時,帝王就在這裏建造了玉泉山行宮,到了明代,這裏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更多的遊人,於是一些達官貴人就占據田園營建別墅,大片土地被一塊塊占去。到了萬曆年間,皇親武清侯李偉在這裏大興土木,首先建造了規模宏偉,號稱“京國第一名園”的清華園(故址在北京大學西牆外)。嗣後米萬鍾又在清華園東牆外導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麗的“勺園”,取“海澱一勺”的意思。空曠郊野,出現了亭台樓榭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成為京郊名噪一時的園林薈集之地。到了清朝,皇帝也同樣看中了西郊這塊絕好的造園之地。開始大規模地興建園林。
圓明園的位置在掛甲屯的北麵,距暢春園約一裏多路,即今北京大學的北邊,清華大學以西。康熙時的圓明園,裏麵有前湖、後湖等,其內建有“牡丹台”、“天然圖畫”等園景。當時圓明園還是一座藩賜園,規模不能超過皇帝的暢春園,所以建景不多,名聲也不大。可後來隨著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盛世的到來,在其多年陸續擴建中,終於成為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宏偉的皇家園林。
圓明園的總設計師名叫雷金玉,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時被康熙看中,但在實際建造中大多還是皇帝的看法,不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都親自指導。並創造了“燙樣”的模型方法。而卻被鹹豐年間毀了。 圓明園主要興建於康熙末年和雍正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一裏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
“圓明園”,這一名稱是由康熙帝命名的。康熙帝禦書三字匾牌,就懸掛在圓明殿的門上方。對這個“圓明”雍正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質階級的理想標準。
雍正二年(1724年),圓明園的擴建工程正式開始。這年正月,雍正帝奏準由內務府派員前往熱河圍場一帶采伐林木。自此之後,凡大內、西苑及三山五園營建所用木料,大部分來自圍場。雍正三年(1725年)7月,內務府再委派商人於長生采辦圓明園所需石料。雍正帝有朱批雲:“於長生備石之事稍有耽擱,即將其議罪。”可以看出他建園的急迫心情。
雍正時期的圓明園擴建工程大體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將中軸線向南延伸,在賜園的南麵修建宮廷區,嚴格仿照紫禁城中軸對稱的形式,包括新辟的大宮門,還有左右外朝房和內閣各府各衙門的值房,這裏日後成為皇帝在圓明園主政的主要建築群。第二部分,將原賜園向北、東、西三麵拓展,構建曲水島渚,增設亭榭樓閣,這部分構成了後來乾隆帝禦題“四十景”的主體(其中至少有三十三景於雍正在位期間完工)。第三部分,修建福海及其周圍配置的建築組群。
擴建後的圓明園,占地麵積達到3000畝左右。每個景區內,既有莊嚴宏偉的宮殿,也有使人感覺輕鬆靈巧的樓閣亭台與回廊曲橋,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點綴其中。在雍正時期,圓明園的格局基本完成。 乾隆帝繼位後,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的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並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同治時改名萬春園)。這三座園林,均屬於圓明園管理大臣管理,稱圓明三園。
清朝中期在園內相繼又有多處增建和改建。該園的主要園林風景群,有著名的“圓明園四十景”, 以及紫碧山房、藻園、若帆之閣、文源閣等處。當時懸掛匾額的主要園林建築約達600座,實為古今中外皇家園林之冠。 綺春園 綺春園早期曾是清怡親王允祥的與禦賜花園,名為“交輝園”。到乾隆中期該園又改賜給大學士傅恒,易名“春和園”。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春和園歸入圓明園,正式定名為“綺春園”。那時的範圍尚不包括其西北部。嘉慶四年和十六年,該園的西部又先後並進來兩處賜園,一是成親王永瑆的西爽村,一是莊敬和碩公主的含暉園,經大規模修繕和改建、增建之後,該園始具千畝規模,成為清帝園居的主要園林之一。至此,圓明三園處於全盛時期。嘉慶先有“綺春園三十景”詩,後又陸續新成20多景,當時比較著名的園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齋、涵秋館、生冬室、四宜書屋、春澤齋、鳳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煙雨樓、含暉樓、澄心堂、暢和堂、湛清軒、招涼榭、淩虛亭等近30處。懸掛匾額的園林建築有百餘座。綺春園宮門,建成於嘉慶十四年(1809年),因它比圓明園大宮門和長春園二宮門晚建半個多世紀,亦稱“新宮門”,一直沿用下來。自道光初年起,該園東路的敷春堂一帶經改建後,作為奉養皇太後的地方;但園西路諸景,仍一直是道光、鹹豐皇帝的園居範圍。該園1860年被毀後,在同治年間試圖重修時,改稱萬春園。 長春園 長春園南部以大型的水景為主體,整體布置疏朗開朗,疏密得當。園門為長春園宮門,五楹,門外左右各有銅麒麟一隻(現僅存一隻,陳列於頤和園仁壽殿前)。其南建影壁一座。入門為澹懷堂,九楹,卷棚歇山頂,前有月台丹陛,東西配殿五楹。正殿之北為河岸,建方亭一座,有廊與正殿相通。亭西為長春橋,十孔。過橋向北,經山口,即為園內核心建築——含經堂建築群。含經堂前設牌樓三座,兩麵為八字影壁。入門為五楹含經堂,是乾隆帝吟經之所。再北為淳化軒(圓明三園中最宏大的建築,有《淳化閣帖》摹版),蘊真齋。出後門為“得勝蓋”敞廳,乾隆二十四年,乾隆帝在此獲知平定大小和卓之役而建為紀念。此外還有涵光室、理心樓、味腴書屋。東牆外買賣街等建築。含經堂建築群規模富麗宏大,布局參考紫禁城寧壽宮,是乾隆計劃退位後常居的住所。
含經堂西為思永齋,建工字殿十七楹。思永齋前建小有天園。思永齋北為海嶽開襟,是湖麵上建造的雙層圓形石台,上有殿宇三層。海嶽開襟之東隔水為仙人承露台,台南為茜園,以石取勝,建有茜園八景。乾隆帝自杭州運來的南宋德壽宮遺石“青蓮朵”亦陳列於此。含經堂之東為玉玲瓏館、鶴安齋、映清齋、茹園、鑒園等景點,園東北角為獅子林(仿蘇州獅子林),園北有法慧寺、多寶琉璃塔、寶相寺、澤蘭堂等建築。再北即為西洋樓景區。 長春園西洋樓景區 清帝為了追求多方麵的樂趣,在長春園北界還引進了一區歐式園林建築,俗稱“西洋樓”,由諧奇趣、線法橋、萬花陣、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和線法牆等十餘個建築和庭園組成。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開始籌劃,至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建成。由西方傳教士郎世寧、蔣友仁、王致誠等設計指導,中國匠師建造。建築形式是歐洲文藝複興後期“巴洛克”風格,造園形式為“勒諾特”風格。但在造園和建築裝飾方麵也吸取了中國不少傳統手法。建築材料多用漢白玉石,石麵精雕細刻,屋頂覆琉璃瓦。西洋樓的主體,其實就是人工噴泉,時稱“水法”。特點是數量多、氣勢大、構思奇恃。主要形成諧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處大型噴泉群。
西洋樓景區整個占地麵積不起過圓明三園總占地麵積的百分之二,隻是一個很小的局部而已。但它卻是成片仿建歐式園林的一次成功嚐試。這在東西方園林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在歐洲引起強烈反響。一位目睹過它的西歐傳教士讚譽西洋樓:集美景佳趣於一處,凡人們所能幻想到的、宏偉而奇特的噴泉應有盡有,其中最大者,可以與凡爾賽宮及聖克勞教堂的噴泉並駕齊驅。這位傳教士的結論是:圓明園者,中國之凡爾賽宮。 1856年10月,英國和法國在沙皇俄國和美國的支持配合下,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當時,僧格林沁、瑞麟殘部在城北一帶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軍先行,於當天下午經海澱,1860年10月6日傍晚,侵略軍闖入圓明園大宮門。此時,在出入賢良門內,有二十餘名圓明園技勇太監同敵人接仗,“遇難不恐,奮力直前”,但終因寡不敵眾,圓明園技勇“八品首領”任亮等人以身殉職。至晚7時,法侵略軍攻占了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福海而死。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法聯軍洗劫兩天後,向城內開進。
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立即“協派英法委員各三人合議分派園內之珍物。”法軍司令孟托邦當天即函告法外務大臣:“予命法國委員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予行將以法國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侖三世),而藏之於法國博物院。”英國司令格蘭特也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軍入園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誘惑力,軍官和士兵們都成群打夥衝上前去搶劫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
圓明園可搶的東西實在太多。據一個英軍目擊者稱,在整個法軍營帳內滿堆著很多裝潢異常華麗的各色鍾表,在士兵的帳篷周圍,到處都是綢緞和刺繡品。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國二等帶兵官,因在圓明園劫掠致富,享用終身,得了個“中國詹姆”的綽號。
英法侵略者究竟搶走了圓明園多少寶物,由於園內的陳設什物及其帳目都一並被搶毀一空,所以已永遠無法說清。以下資料或許可藉以管中窺豹。清室史料表明,圓明園內當時僅陳列和庫存的歐洲各式大小鍾表即達441件,劫後幸存的隻有一件大鍾。事後查繳被土匪搶走和侵略軍“委棄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達1197件,這充其量隻不過是園內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據當時《泰晤士報》一則通訊稱:“據估計,被劫掠和被破壞的財產,總值超過600萬鎊”。實際上,被英法侵略軍搶走和破壞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實屬無價之寶。這摧殘人類文化的滔天大罪,實在令人發指!
據參與的目擊過劫掠現場的英法軍官、牧師、記者描述: 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攫取財寶,從四麵八方湧進圓明園,縱情肆意,予取予奪,手忙腳亂,紛紜萬狀。他們為了搶奪財寶,互相毆打,甚至發生過械鬥。因為園內珍寶太多,他們一時不知該拿何物為好,有的搬走景泰藍瓷瓶,有的貪戀繡花長袍,有的挑選高級皮大衣,有的去拿鑲嵌珠玉的掛鍾。有的背負大口袋,裝滿了各色各樣的珍寶。有的往外衣寬大的口袋裏裝進金條和金葉;有的半身纏著織錦綢緞;有的帽子裏放滿了紅藍寶石、珍珠和水晶石等珠寶;有的脖子上掛著翡翠項圈。有一處廂房裏有堆積如山的高級綢緞,據說足夠北京居民半數之用,都被士兵們用大車運走。-個英國軍官從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廟裏掠得一個金佛像,可值1200英鎊。一個法國軍官搶劫了價值60萬法郎的財物。法軍總司令孟托邦的兒子掠得的財寶可值30萬法郎,裝滿了好幾輛馬車。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軍二等帶兵官,一次即從園內竊得二座金佛塔(均為三層,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寶,找了7名壯夫替他搬運回軍營。侵略者除了大肆搶掠之外,被他們糟踏了的東西更不計其數。有幾間房子充滿綢緞服裝,衣服被從箱子拖出來扔了一地,人走進屋裏,幾乎可遮沒膝蓋。工兵們帶著大斧,把家具統統砸碎,取下上邊的寶石。一些人打碎大鏡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燭台開槍射擊,以此取樂。大部分法國士兵手掄木棍,將不能帶走的東西全部搗碎。當1860年10月9日,法國軍隊暫時撤離圓明園時,這處秀麗的園林,已被毀壞得滿目瘡痍。
1860年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餘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清政府曾將巴夏禮等囚於圓明園為借口,將焚毀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命令米切爾中將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
正當清政府對侵略者屈膝退讓,答應接受全部“議和”條件,擇日簽約時,英國侵華頭目額爾金、格蘭特,為了給其侵華行為留下“赫然嚴厲”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驚”,竟借口其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戰俘,悍然下令火燒圓明園。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天三夜不滅,煙雲籠罩北京城,久久不散。這座舉世無雙的園林傑作被一齊付之一炬。事後據清室官員查奏,偌大的圓明三園內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閣及廟宇、官門、值房等建築幸存,但門窗多有不齊,室內陳設、幾案均盡遭劫掠。自此同時,萬壽山清漪園、香山靜宜園和玉泉山靜明園的部分建築也遭到焚毀。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澱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英國侵略軍燒毀安佑宮時,因他們來得突然,主事太監又反鎖著安佑宮的大門,所以,當時有太監、宮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燒死在安佑宮。 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圓明園陷入一片火海的時候,額爾金得意忘形地宣稱:“此舉將使中國與歐洲惕然震驚,其效遠非萬裏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放火的主使者把這種行徑看作了不起的業績,而全世界的正直人們卻為這野蠻的罪行所激怒。雨果在1861年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另一個放火。似乎得勝之後,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著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將受到曆史製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這段話代表著千百萬正直人的心聲。
火燒圓明園,這是人們說慣了的一個提法。其實,火燒圓明園的真正概念,不僅是火燒圓明園,而是火燒京西皇家三山五園。焚毀的範圍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 這三山五園是:萬壽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五園。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本意是將其夷為平地,但是由於圓明園的麵積太大,景點分散,而且水域遼闊,一些偏僻之處和水中景點幸免於難。據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園內尚存有建築13處。如,圓明園的蓬萊瑤台、武陵春色、藏舟塢,萬春園的大宮門、正覺寺等。
當圓明園還在熊熊燃燒之時,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欣全部承諾了侵略者的一切條件。不久即分別與英、法、俄諸國交換了《天津條約》文本,簽訂了《北京條約》。 當英法聯軍的軍官和士兵們都成群打夥衝上前去搶劫,吞噬著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時 ,就有無數的土匪參與了打劫。能拿走的統統拿走,拿不動的用車或者牲口拉,實在拿不走就任意破壞的英法聯軍選擇最貴重的東西搶劫,土匪掠奪剩餘的精華,小民則撿拾委棄於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園太監也有趁火打劫者。易得的值錢物品很快被搜**淨了,有人又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沒於塵土中的細碎寶物上,有人操起掃帚和簸箕,在園中道路上飛沙揚塵,守園的太監官兵將他們稱為“篩土賊”,時有諺曰:“篩土,篩土,一輩子不受苦”。
同治年間,同治帝準備修複圓明園,供慈禧太後居住。曾試圖擇要重修。當時擬修範圍為20餘處共3000多間殿宇,主要集中在圓明園前朝區、後湖區和西部、北部一帶,以及萬春園宮門區、敷春堂口清夏堂等處。但開工不到10個月因財力枯竭被迫停修。此後,慈禧太後雖然修了頤和園,但並未完全放棄修複圓明園。
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西郊諸園再遭劫掠。這一次,清政府對圓明園已完全失去了控製,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已不再滿足於搶劫洋人劫餘的財富,他們把園內火劫之餘的零星分散的建築、木橋的柱子、樁子鋸斷,用大繩拉倒,園內大小樹木也被濫伐殆盡。當時清河鎮上木材堆積如山,交易繁忙,而園內則炭廠林立,樹枝、樹根全被燒成木炭。 使圓明園的建築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
宣統末年,當地旗人已在園內的宮殿舊址上築屋,昔日的皇家園林麥壟相望。
清朝滅亡後,圓明園的遺物,又長期遭到官僚、軍閥、奸商巧取豪奪,民國初期走馬燈一樣更迭的軍閥,都把圓明園作為取之不盡的建築材料場。此外也有一部分圓明園遺物被安放於公共場所,如長春園門銅麒麟、安佑宮丹陛石、水木明瑟碑先後於1910年至1937年被移往頤和園;安佑宮華表、石麒麟、西洋樓線法橋和翻尾石魚、梅石碑、蒔花碑、文源閣碑被分別移至燕京大學和北京圖書館舊館;蘭亭碑和“青蓮朵”等珍貴太湖石於1915年移往中山公園;長春園大東門石獅子及基座移至正陽門和新華門。西洋樓遺址的漢白玉及磚瓦也多被軍閥官僚運走,或被各家石作坊買去,就地改刻為其他石料。徐世昌拆走圓明園屬鳴春園與鏡春園的木材,王懷慶拆毀園中安佑宮大牆及西洋樓石料。1928年大水法遺址石料被拆走修建綏遠陣亡將士碑。溥儀時期的檔案留下了不少記錄:“軍人押車每日10餘大車拉運園中太湖石。”實際上,拆賣的情況遠比檔案中記載的嚴重得多。從此,圓明園廢墟凡能作建築材料的東西,從地麵的方磚、屋瓦、牆磚、石條,及地下的木釘、木樁、銅管道等全被搜**淨,斷斷續續拉了20多年。後人稱此為圓明園火劫之後的“石劫”。
至此,圓明園已經過了火劫、木劫和石劫,圓明園建築、林木、磚石皆已蕩然無存。1940年以後的日寇占領時期,北京糧食緊張,於是獎勵開荒。從這時起,農戶陸續入園平山填湖,開田種稻。圓明園這處在清初盛世曆經150餘年苦心經營的湖山之勝,麵目全非。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先後將其列為公園用地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征收了園內旱地、進行了大規模植樹綠化。在十年動亂中,遺址雖然遭到過一些破壞,但它畢竟被保住了:整個圓明園的水係山形和萬園之園的園林格局依然存在,近半數的土地成為綠化地帶。十幾萬株樹木蔚然成林,多數建築基址尚可找到,數十處假山疊石仍然可見,西洋樓遺址的石雕殘跡頗引人注目。
1976年正式成立圓明園管理處之後,遺址保護、園林綠化有明顯進展,西洋樓一帶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個遺址東半部的園林道路、園杯設施從無到有,逐年有所改善,來園憑吊遊覽者有大幅度增加,圓明園園史展覽館,自1979年11月舉辦,其中十分之一為中小學生參觀。
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的《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明確把圓明園規劃為遺址公園。同年,北京市政府撥出專款,修複了長春園的東北南三麵2300米虎皮石圍牆。在北京市和海澱區政府及圓明園學會等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1984年9月圓明園管理處與海澱鄉園內農民實現了聯合,采取民辦公助形式,依靠社會備方麵力量,共同開發建設遺址公園。從而使遺址保護整修工作邁出有決定意義的一步。首期工程是整修福海,1984年12月1日破土動工,曆時7個月蓄水放船。1985年孟冬接著整修綺春園山形水係,至次年初夏完成。這兩期工程均以挖湖補山為主,並修建園路橋涵和園林服務設施,清整古建基址,進行綠化美化。兩年動土方40萬立方米,使ll0公頃範圍的山形水係基本恢複原貌,其中水麵55公頃。福海中心蓬島瑤台東島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島庭院,綺春園的新宮門,以及西洋樓的歐式迷宮(萬花陣),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樣修複。後又經兩年整修提高,遺址公園初具規模,於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會售票開放。園內遊人已超過1000萬。
由國家與園內農民聯合建園這一形式,經數年過渡,全麵開辟遺址公園的條件漸趨成熟。按照首都建設總體規劃的要求,為加快遺址公園建設步伐,於1990年和1993年分兩批正式辦理了遺址公園全部占地的征用手續,將園內原以土地謀生的農民轉為非農業人口,並安置其勞動力從事園林建設。這就為在圓明三園範圍內全麵建設遺址公園、保護文物古跡創造了全新的條件。爭取恢複原樣。
2002年12月13日,北京圓明園正覺寺修繕工程正式招標。正覺寺曾是清代皇室成員的禦用佛寺,由於地處綺春園牆外,才成為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唯一幸免的古建築。此次修繕的範圍包括山門、文殊亭、東西五佛殿、東西配殿、西轉角房等,修繕麵積共計990平方米,2003年10月1日前完成。
圓明園裏有稀世珍寶?
圓明園其實就是皇帝的私家大花園,但是這個花園建築藝術價值極高,融合中西建築特色,能工巧匠造就了許多精美絕倫的景觀。(看下電影《圓明園》裏的3D模擬)
八國聯軍攻占後,看到好東西當然就搶了,拿回去賣錢。搶完不盡興就砸,再不盡興就一把火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