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則改的上一句
《周易·益卦》:“君子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自治誠切如此,可謂得為學之本矣。”
而義自見,然後能才,有過則改這些句子的前一句
1老人(A)對我(B)說:“是我(C=A)打擾了你(D=B)。”改成
2老人(A)對我(B)說,是他(E=A)打擾了我(F=B)。
是必須可以理解地。
首先,1 中有:“”,是直接陳述,這個“”中是老人實際說的話,他自己就是“我”C,也就是老人A;既然老人是對我B說,那直接就說“你”(D=B)了。
然後,2中,沒有“”,這個表述是轉述,是我向別人講老人向我說的話。那麼,我和別人說老人,當然還是老人A或者他E=A;我和別人說自己,當然還是我(B、F)了。
聽起來有點繞,其實就是搞清楚說話的人喝聽話的人,然後把人物往句子裏一代,就知道怎麼說了。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是什麼意思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這句話是<易經> 《益卦》中的話,
它的意思是說我們要向好的學習,有了過錯就要改正。
誰能解釋“見善則遷,有過則改”這句話見
取自《周易·益·象》.
【大意】見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學習,有了錯誤就馬上改正.
人不可能沒有過錯,重要的是能夠及時改正.唐朝時,唐太宗下令修築洛陽宮,大臣張玄素上書說:“修築宮室不是當務之急.隋朝營建宮室,勞民傷財.陛下役使百姓,承襲隋朝滅亡的弊端,禍亂恐怕比隋煬帝還要大.”唐太宗對這位大臣說:“你說我不如隋煬帝,那麼,與桀、紂相比怎麼樣?”張玄素說:“如果不停止修建洛陽宮,恐怕也要和他們一樣遭到變亂.”於是,唐太宗下令停止修建洛陽宮.唐太宗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有錯就改,這種品質正是他開辟大唐盛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是同一句嗎,也就是說前者的後一句是後者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出 處:《左傳·宣公二年》 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自治誠切如此,可謂得為學之本矣。
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第四十二卦:
益卦--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易經》告訴我們,得意到極點,失敗到極點,並不是絕對沒有路,看自己的智慧如何走,絕命卦隻是一個警戒性。我們再回轉來看乾卦的二囗和五爻是好的,並沒有錯,還有救,再上去第三爻變為火雷噬嗑卦囗,名為血脈卦,也等於後世卜卦人所說的?後代子孫血脈留傳,衍變綿續",以京房易的卦變例子來說,這是乾卦的血脈流傳;再上去第四囗變,為山雷頤卦囗,名為肌肉卦,再上去第五爻變,為風雷益卦囗,名為骸骨卦,再下飛又是第四爻開始變,為天雷無妄囗,名為棺槨卦。再下飛第三爻變,為天火同人囗,名為墓庫卦,後世算命的所謂"墓庫運"等名詞,都是由這裏來的。再下飛第二爻變,為乾卦,還原,一共有十六變,叫作飛複。一飛一複,所謂飛,就如撥電話一樣跳了,就是告訴人事有突變的現象。
---南懷瑾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告訴我沒什麼道理
下幾句是什麼
見善則遷 有過則改有關的800字作文
見善則遷 有過則改
《論語》有雲: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知錯能改”是古往今來聖賢之人共具的魅力。知錯,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聖賢之人卻如此之少,何為?這是因為他們知錯而不改,漫漫賢者之路隻邁出了一小步。由此可見,知錯能改就顯得尤為困難和重要。
《秋水》中,河伯“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欣然自喜,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但當其看到寬闊無邊的北海時,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微不足道,而歎曰: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正是他這種知錯能改的精神,才未被大方之家嘲笑。而河伯也因此成為一代聖者賢人,受世人景仰。
知錯能改,是通向完美之路的必經之道。過,有何懼焉?怕的是錯而不改,一錯再錯,到最後必定會淪入不複的深淵。有時,放下高傲,放下自尊,放下對別人的成見,虛心受教,或許會看到另一番風景,得到不一樣的收獲。
昔日大將軍廉頗屢立戰功,便不甘於藺相如之左,多次言語刁難相如,與人多說相如不是。而相如遇其馬車則繞道而行。廉頗開始以為他怕自己,一時得意忘形,後經過門客提醒,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慚愧。於是,他於翌日光著上身背著荊條到相如家請求原諒。這等豪壯之舉多麼振奮人心。人總說,男兒膝下有黃金,但我認為,黃金固然可貴,但怎堪比改錯之心,他這種大徹大悟,力改是非的精神不正是中華名族傳統美德的精魂所在嗎?放下自尊,屈身負荊,這需要何等的勇氣。這一次的“知錯能改”自然也就成就了他千古美名,得以流芳百世。聖賢之人正是如此,聚眾生之長,虛心補己之短,這也就是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的原因。
晏子的車夫在聽取妻子的批評後,立馬就改變故態,所以被晏子舉薦做了大夫。試想,如果他還僅是一味的趾高氣昂,覺得滿足,那他永遠隻是個卑弱的馬車夫。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河伯改過,廉頗改過,馬車夫改過,而我們更應該改過。知錯能改,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能力。鼓起勇氣,承認它,改變他它,定有不菲的收獲。
話題作文(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曾幾何時,從古到今,哪兒不需要勇氣。在古代,在國家麵臨衰敗之時,他用勇氣與國家共存亡;忠臣之士們為了保全自己的國家,戰勝君王的懦弱,在百姓麵前需要勇氣;在今世,她用勇氣戰勝生活中的挫折。這也需要勇氣,沒了它,我們永不會勝利;有了它,我們才會有戰勝挫折的喜悅之喜。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他對著蒼穹發出悲涼的感歎,《天問》,你何所悲?你為何悲?隻為那支離破碎的山河的沉浮,今卻全城的瓦礫。在無窮的天河之間徘徊中等待。一次懷石投江的一道弧線,他絲毫沒有猶豫,縱身一躍。180°的完美的弧線在黃昏的照耀下顯得完美無瑕,一道金光在一瞬間消逝。勇氣,是他愛國情感的中流砥柱,因為有了它,才會有不朽的《天問》。問君何所思?問君何所憶?隻為那大好江山,至今卻……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古誰堪伯仲間”。陸遊為《出師表》的悲壯的情懷。諸葛亮一生為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一生隻為興複漢室,正如他所說的:“受命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由二十又一年以。”他用他過人的膽識去北定中原。勇氣,是對他興複漢室的信心與奠定北伐的信念,是偉大的情感的忠貞的所鑄造的精華所在。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去尋找光明”,這句話莫不過於海倫。她用他那雙眼睛去尋找她心中光明,這一切的外力所做的都是無用功,隻有用自己的心去聆聽,用心去尋找光明,用心去替代光明才會進入“人類”的世界,但這條路太漫長了,一路上的荊棘布滿了,但在她鑄夢的路途上,她卻擁有了勇氣。勇氣,使她的心比眼睛還要明亮。《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心靈的呼喚。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壯誌雄心:辛棄疾的“了卻君
知錯就改的名言有哪些。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莎士比亞)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一個人不能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
聰明人知錯就改,糊塗人有錯就瞞。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隻要改正,一切都是好的。
西塞羅:“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隻有愚人才會執過不改。”
達爾文:“任何改正,都是進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莎士比亞)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西塞羅:“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隻有愚人才會執過不改.”
達爾文:“任何改正,都是進步.”
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改過不吝.《尚書·仲虺(huǐ)之誥》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衛靈公》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 魏征列傳》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可能會有重複,請諒解)!!!
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讀書錄》卷十
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增廣賢文》
男孩0580 2014-09-22
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