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勢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惠崇 <訪楊雲卿淮上別業>詩中:
地近得頻到,相攜向野亭.
河分岡勢斷,春入燒痕青.
望久人收釣,吟餘鶴振翎.
不愁歸路晚,明月上前汀.
詩中寫到,由於兩心相契,才能居處相近,因而才能頻頻過從.詩中雖是寫此次“相攜向野亭”的經曆,所蓄積者卻是由來有自,而有了這一層鋪墊,這一次出遊理所當然是難忘之旅.
第二聯寫亭中所見:河水從兩座山岡間流過,好像切斷了山脈的相連之勢;燒荒留下的痕跡中,泛出點點新綠,傳播著春天到來的消息.前一句氣勢恢宏,後一句觀察細膩,又都意新語工,見出作者的創造力。
第三聯寫留連之久,側麵點出景色之宜人.杜甫《秋興八首》有“信宿漁舟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的描寫,以表現作者的窮極無聊,所以能夠觀察細致,此聯亦借用這一手法,卻是以漁人從釣到收的過程,刻畫詩人悠然自得的心境.鶴則不僅是他們描寫的對象,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
末聯直接點出晚歸之意,卻徑言“不愁”,因為有“明月上前汀”.明月的意義不僅在於能夠照亮路途,事實上,明月本身也是構成美景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這兩句實際上暗示了由日至暮,遊興仍然未盡.至於月光下詩人將要領略到什麼,卻全然沒說,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這也正是詩人的過人之處.
再來欣賞一篇古人描寫山水景致文章:
“山有高下者,高者血脈在下,其肩股開張,基腳壯厚,巒岫岡勢,培擁相勾連,映帶不絕,此高山也。故如是高山,謂之不孤,謂之不什。下者血脈在上,其顛半落,項領相攀,根基龐大,堆阜臃腫,直下深插,莫測其淺深,此淺山也。故如是淺山,謂之不薄,謂之不泄。高山而孤,體幹有什之理;淺山而薄,神氣有泄之理。此山水之體裁也。”
點評:山水不是死寂的靜物,凡山水均有生理節律與氣血命脈,當然其“生相”就有大 小高低、強弱美惡之別。
兩篇文章俱是寫景言誌,文中山崗相連之勢謂之”崗勢“。
文言文中岡的意思 help!help!
岡 gāng
釋義: 也作「崗」。 山脊;山嶺。
例句:《詩·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
漢王逸《九思·守誌》:「陟玉巒兮逍遙,覽高岡兮嶢嶢。」
《景陽岡》文言文給我一篇
武鬆在路上行了幾日,來到陽穀限地麵。此去離縣治還遠。當日晌午時分,走得肚中饑
渴望見前麵有一個酒店,挑著一麵招旗在門前,上頭寫著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岡”。
武鬆入到裏麵坐下,把哨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來吃。”隻見店主人把三隻
碗,一雙箸,一碟熱菜,放在武鬆麵前,滿滿篩一碗酒來。武鬆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
“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隻有熟牛肉。”武鬆道:
“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
店家去裏麵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盤子,將來放在武鬆麵前;隨即再篩一碗酒。武鬆
吃了道:“好酒!”又篩下一碗。
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來篩。武鬆敲著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來篩酒?”酒
家道:“客官,要肉便添來。”武鬆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來。”酒家道:“肉便切
來添與客官吃,酒卻不添了。”武鬆道:“卻又作怪!”便問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賣酒
與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須見我門前招旗上麵明明寫道:‘三碗不過岡’。”武鬆
道:“怎地喚作‘三碗不過岡’?”酒家道:“俺家的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但凡
客人,來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過不得前麵的山岡去:因此喚作‘三碗不過岡’。若
是過往客人到此,隻吃三碗,便不再問。”武鬆笑道:“原來恁地;我卻吃了三碗,如何不
醉?”酒家道:“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喚作‘出門倒’:初入口時,醇濃好吃,少
刻時便倒。”武鬆道:“休要胡說!沒地不還你錢!再篩三碗來我吃!”
酒家見武鬆全然不動,又篩三碗。武鬆吃道:“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還你一碗
酒錢,隻顧篩來。”酒家道:“客官,休隻管要飲。這酒端的要醉倒人,沒藥醫!”武鬆
道:“休得胡鳥說!便是你使蒙汗藥在裏麵,我也有鼻子!”
店家被他發話不過,一連又篩了三碗。武鬆道:“肉便再把二斤來吃。”酒家又切了二
斤熟牛肉,再篩了三碗酒。
武鬆吃得口滑,隻顧要吃;去身邊取出些碎銀子,叫道:“主人家,你且來看我銀子!
還你酒肉錢夠麽?”酒家看了道:“有餘,還有些貼錢與你。”武鬆道:“不要你貼錢,隻
將酒來篩。”酒家道:“客官,你要吃酒時,還有五六碗酒哩!隻怕你吃不得了。”武鬆
道:“就有五六碗多時,你盡數篩將來。”酒家道:“你這條長漢儻或醉倒了時,怎扶得你
住!”武鬆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漢!”
酒家那裏肯將酒來篩。武鬆焦躁,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飲老爺性發,通教你屋
裏粉碎!把你這鳥店子倒翻轉來!”酒家道:“這廝醉了,休惹他。”再篩了六碗酒與武鬆
吃了。前後共吃了十八碗,綽了哨棒,立起身來,道:“我卻又不曾醉!”走出門前來,笑
道:“卻不說‘三碗不過岡’!”手提哨棒便走。
酒家趕出來叫道:“客官,那裏去?”武鬆立住了,問道:“叫我做甚麽?我又不少你
酒錢,喚我怎地?”酒家叫道:“我是好意;你且回來我家看抄白官司榜文。”武鬆道:
“甚麽榜文?”酒家道:“如今前麵景陽岡上有隻吊睛白額大蟲,晚了出來傷人,壞了三二
十條大漢性命。官司如今杖限獵戶擒捉發落。岡子路口都有榜文;可教往來客人結夥成隊,
於巳午未三個時辰過岡;其餘寅卯申酉戌亥六個時辰不許過岡。更兼單身客人,務要等伴結
夥而過。這早晚正是未末申初時分,我見你走都不問人,枉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就我此間歇
了,等明日慢慢湊得三二十人,一齊好過岡子。”
武鬆聽了,笑道:“我是清河縣人氏,這條景陽岡上少也走過了一二十遭,幾時見說有
大蟲,你休說這般鳥話來嚇我!——便有大蟲,我也不怕!”酒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
不信時,進來看官司榜文。”武鬆道:“你鳥做聲!便真個有虎,老爺也不怕!你留我在家
裏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謀我財,害我性命,卻把鳥大蟲唬嚇我?”酒家道:“你看麽!我
是一片好心,反做惡意,倒落得你恁地!你不信我時,請尊便自行!”一麵說,一麵搖著
頭,自進店裏去了。
這武鬆提了哨棒,大著步,自過景陽岡來。約行了四五裏路,來到岡子下,見一大樹,
刮去了皮,一片白,上寫兩行字。武鬆也頗識幾字,抬頭看時,上麵寫道:“近因景陽岡大
蟲傷人,但有過往客商可於巳午未三個時辰結夥成隊過岡,請勿自誤。”
武鬆看了笑道:“這是酒家詭詐,驚嚇那等客人,便去那廝家裏歇宿。我卻怕甚麽
鳥!”橫拖著哨棒,便上岡子來。
那時已有申牌時分,這輪紅日厭厭地相傍下山。武鬆乘著酒興,隻管走上岡子來。走不
到半裏多路,見一個敗落的山神廟。行到廟前,見這廟門上貼著一張印信榜文。武鬆住了腳
讀時,上麵寫道:
陽穀縣示:為景陽岡上新有一隻大蟲傷害人命,見今杖限各鄉裏正並
獵戶人等行捕未獲。如有過往客商人等,可於巳午未三個時辰結伴過
岡;其餘時分,及單身客人,不許過岡,恐被傷害性命。各宜知悉。
政和……年……月……日。
武鬆讀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轉身再回酒店裏來,尋思道:“我回去時須吃
他恥笑不是好漢,難以轉去。”存想了一回,說道:“怕甚麽鳥!且隻顧上去看怎地!”
武鬆正走,看看酒湧上來,便把氈笠兒掀在脊梁上,將哨棒綰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岡子
來;回頭看這日色時,漸漸地墜下去了。此時正是十月間天氣,日短夜長,容易得晚。武鬆
自言自說道:“那得甚麽大蟲!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武鬆走了一直,酒力發作,焦熱起來,一隻手提哨棒,一隻手把胸膛前袒開,踉踉蹌
蹌,直奔過亂樹林來;見一塊光撻撻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邊,放翻身體,卻待要睡,隻
見發起一陣狂風。那一陣風過了,隻聽得亂樹背後撲地一聲響,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蟲來。
武鬆見了,叫聲“阿呀”,從青石上翻將下來,便拿那條哨棒在手裏,閃在青石邊。那大蟲
又餓,又渴,把兩隻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裏攛將下來。武鬆被那一
驚,酒都作冷汗出了。
說時遲,那時快;武鬆見大蟲撲來,隻一閃,閃在大蟲背後。那大蟲背後看人最難,便
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將起來。武鬆隻一閃,閃在一邊。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
聲,卻似半天裏起個霹靂,振得那山岡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隻一剪。武鬆卻又
閃在一邊。原來那大蟲拿人隻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捉不著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那
大蟲又剪不著,再吼了一聲,一兜兜將回來。
武鬆見那大蟲複翻身回來,雙手輪起哨棒,盡平生氣力,隻一棒,從半空劈將下來。隻
聽得一聲響,簌簌地,將那樹連枝帶葉劈臉打將下來。定睛看時,一棒劈不著大蟲,原來打
急了,正打在枯樹上,把那條哨棒折做兩截,隻拿得一半在手裏。那大蟲咆哮,性發起來,
翻身又隻一撲撲將來。武鬆又隻一跳,卻退了十步遠。那大蟲恰好把兩隻前爪搭在武鬆麵
前。武鬆將半截棒丟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那隻大
蟲急要掙紮,被武鬆盡力氣捺定,那裏肯放半點兒鬆寬。
武鬆把隻腳望大蟲麵門上、眼睛裏隻顧亂踢。那大蟲咆哮起來,把身底下爬起兩堆黃泥
做了一個土坑。武鬆把大蟲嘴直按下黃泥坑裏去。那大蟲吃武鬆奈何得沒了些氣力。武鬆把
左手緊緊地揪住頂花皮,偷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隻顧打。打到五七
十拳,那大蟲眼裏,口裏,鼻子裏,耳朵裏,都迸出鮮血來,更動彈不得,隻剩口裏兀自氣
喘。
武鬆放了手來,鬆樹邊尋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裏;隻怕大蟲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
回。眼見氣都沒了,方才丟了棒,尋思道:“我就地拖得這死大蟲下岡子去?……”就血泊
裏雙手來提時,那裏提得動。原來使盡了氣力,手腳都蘇軟了。
武鬆再來青石上坐了半歇,尋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儻或又跳出一隻大蟲來時,卻怎
地鬥得他過?且掙紮下岡子去,明早卻來理會。”就石頭邊尋了氈笠兒,轉過亂樹林邊,一
步步捱下岡子來。走不到半裏多路,隻見枯草中又鑽出兩隻大蟲來。武鬆道:“阿呀!我今
番罷了!”隻見那兩隻大蟲在黑影裏直立起來。
武鬆定睛看時,卻是兩個人,把虎皮縫作衣裳,緊緊繃在身上,手裏各拿著一條五股
叉,見了武鬆,吃一驚道:“你……你……你……吃了□□【“忽聿”二字俱加“反犬”
旁】心,豹子膽,獅子腿,膽倒包著身軀!如何敢獨自一個,昏黑將夜,又沒器械,走過岡
子來!你……你……你……是人?是鬼?”武鬆道:“你兩個是甚麽人?”那個人道:“我
們是本處獵戶。”武鬆道:“你們上嶺上來做甚麽?”兩個獵戶失驚道:“你兀自不知哩!
今景陽岡上有一隻極大的大蟲,夜夜出來傷人!隻我們獵戶也折了七八個,過往客人不記其
數,都被這畜生吃了!本縣知縣著落當鄉裏正和我們獵戶人等捕捉。那業畜勢大難近,誰敢
向前!我們為他,正不知吃了多少限棒,隻捉他不得!今夜又該我們兩個捕獵,和十數個鄉
夫在此,上上下下放了窩弓藥箭等他,正在這裏埋伏,卻見你大剌剌地從岡子上走將下來,
我兩個吃了一驚。你卻正是甚人?曾見大蟲麽?”武鬆道:“我是清河縣人氏,姓武,排行
第二。卻才岡子上亂樹林邊,正撞見那大蟲,被我一頓拳腳打死了。”兩個獵戶聽得,癡呆
了,說道:“怕沒這話?”武鬆道:“你不信時,隻看我身上兀自有血跡。”兩個道:“怎
地打來?”
武鬆把那打大蟲的本事再說了一遍。兩個獵戶聽了,又喜又驚,叫攏那十個鄉夫來。隻
見這十個鄉夫都拿著鋼叉、踏弩、刀槍,隨即攏來。武鬆問道:“他們眾人如何不隨你兩個
上山?”獵戶道:“便是那畜生利害,他們如何敢上來!”一夥十數個人都在麵前。兩個獵
戶叫武鬆把打大蟲的事說向眾人。眾人都不肯信。武鬆道:“你眾人不信時,我和你去看便
了。”眾人身邊都有火刀、火石,隨即發出火來,點起五七個火把。眾人都跟著武鬆一同再
上岡子來,看見那大蟲做一堆兒死在那裏。眾人見了大喜,先叫一個去報知本縣裏正並該管
上戶。
這裏五七個鄉夫自把大蟲縛了,抬下岡子來。到得嶺下,早有七八十人都哄將起來,先
把死大蟲抬在前麵,將一乘兜轎抬了武鬆,投本處一個上戶家來。那上戶裏正都在莊前迎
接。把這大蟲扛到草廳上。卻有本鄉上戶,本鄉獵戶,三二十人,都來相探武鬆。眾人問
道:“壯士高姓大名?貴鄉何處?”武鬆道:“小人是此間鄰郡清河縣人氏。姓武,名鬆,
排行第二。因從滄州回鄉來,昨晚在岡子那邊酒店吃得大醉了,上岡子來,正撞見這畜
生。”把那打虎的身分拳腳細說了一遍。眾上戶道:“真乃英雄好漢!”眾獵戶先把野味將
來與武鬆把杯。
武鬆因打大蟲困乏了,要睡。大戶便叫莊客打並客房,且教武鬆歇息。到天明,上戶先
使人去縣裏報知,一麵合具虎床,安排端正,迎接縣裏去。
天明,武鬆起來,洗漱罷,眾多上戶牽一□【字形左“羊”右“空”】羊,挑一擔酒,
都在廳前伺候。武鬆穿了衣裳,整頓巾幘,出到前麵,與眾人相見。眾上戶把盞,說道:
“被這畜生正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連累獵戶吃了幾頓限棒!今日幸得壯士來到,除了這個
大害!第一,鄉中人民有福,第二,客侶通行,實出壯士之賜!”武鬆謝道:“非小子之
能,托賴眾長上福蔭。”
眾人都來作賀。吃了一早晨酒食,抬出大蟲,放在虎床上。眾鄉村上戶都把段匹花紅來
掛與武鬆。武鬆有些行李包裹,寄在莊上。一齊都出莊門前來。
早有陽穀縣知縣相公使人來接武鬆。都相見了,叫四個莊客將乘涼轎來抬了武鬆,把那
大蟲扛在前麵,也掛著花紅段匹,迎到陽穀縣裏來。
那陽穀縣人民聽得說一個壯士打死了景陽岡上大蟲,迎喝了來,皆出來看,哄動了那個
縣治。武鬆在轎上看時,隻見亞肩疊背,鬧鬧攘攘,屯街塞巷,都來看迎大蟲。到縣前衙門
口,知縣已在廳上專等,武鬆下了轎。扛著大蟲,都到廳前,放在甬道上。
知縣看了武鬆這般模樣,又見了這個老大錦毛大蟲,心中自忖道:“不是這個漢,怎地
打得這個虎!”便喚武鬆上廳來。
武鬆去廳前聲了喏。知縣問道:“你那打虎的壯士,你卻說怎生打了這個大蟲?”武鬆
就廳前將打虎的本事說了一遍。廳上廳下眾多人等都驚得呆了。知縣就廳上賜了幾杯酒,將
出上戶湊的賞賜錢一千貫給與武鬆,武鬆稟道:“小人托賴相公的福蔭,偶然僥幸打死了這
個大蟲,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賞賜。小人聞知這眾獵戶因這個大蟲受了相公的責罰,何不
就把這一千貫給散與眾人去用?”知縣道:“既是如此,任從壯士。”
武鬆就把這賞錢在廳上散與眾人,——獵戶。知縣見他忠厚仁德,有心要抬舉他,便
道:“雖你原是清河縣人氏,與我這陽穀縣隻在咫尺。我今日就參你在本縣做個都頭,如
何?”武鬆跪謝道:“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終身受賜。”
知縣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鬆做了步兵都頭。眾上戶都來與武鬆作慶賀喜,
連連吃了三五日酒。武鬆自心中想道:“我本要回清河縣去看望哥哥,誰想倒來做了陽穀縣
都頭。”自此上官見愛,鄉裏聞名。
又過了三二日,那一日,武鬆走出縣前來閑玩,隻聽得背後一個人叫聲:“武都頭,你
今日發跡了,如何不看覷我則個?”武鬆回頭來看了,叫聲:“阿呀!你如何卻在這裏?”
不是武鬆見了這個人,有分教陽穀縣中,屍橫血染;直教鋼刀響處人頭滾,寶劍揮時熱血
流。畢竟叫喚武都頭的正是甚人,且聽下回分解。
文言文瀧岡阡表的如全文翻譯
唉!我的父親崇國公,在瀧岡占卜吉地安葬六十年之後,他的兒子修才能夠在墓道上立碑,這並不是敢有意遲緩,是因為有所等待。 我不幸,四歲時父親去世了,母親立誌守節,家境貧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還要撫養我、教育我,使我長大成人。母親告訴我說:“你父親為官清廉,樂於助人,又愛結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無幾,說:‘不要讓錢財使我受累!’他去世後,沒有留下可賴以生存的家產。我靠什麼守節呢?我對你父親有所了解,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從我成為你家媳婦的時候,沒趕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親很孝敬父母。你自幼失去父親,我不能斷定你將來有成就,但我知道你父親一定後繼有人。我剛出嫁時,你父親為他母親守孝剛一年。歲末祭祀祖先,他總是流淚說:‘祭祀再豐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養啊。’偶然吃些好的酒菜,他也會流淚說:‘從前娘在時常常不夠,如今富足有餘,又無法讓她嚐到!’剛開始我遇到這種情形,還以為是剛服完喪不久才這樣。後來卻經常如此,直到去世。我雖然沒來得及侍奉婆婆,可從這一點能看出你父親很孝敬父母。你父親做官,曾經在夜裏點著蠟燭看案卷,他多次停下來歎氣。我問他,就說:‘這是一個判了死罪的案子,我想為他求得一條生路卻辦不到’我問:‘可以為死囚找生路嗎?’他說:‘想為他尋求生路卻無能為力,那麼,死者和我就沒有遺憾了,況且去尋求生路而又辦到呢!正因為有得到赦免的,才明白不認真推求而被處死的人可能有遺恨啊。經常為死囚求生路,還不免錯殺;偏偏世上總有人想置犯人於死地呢?’他回頭看見奶娘抱著你站在旁邊,於是指著你歎氣說:‘算命的說我遇上戌年就會死,假使他的話應驗了,我就看不見兒子長大成人了,將來你要把我的話告訴 他。’他也常常用這些話教育其他晚輩,我聽慣了所以記得很清楚。他在外麵怎麼樣,我不知道;但他在家裏,從不裝腔作勢,他行事厚道;是發自內心的!唉!他是很重視仁的啊!我因此知道,你父親一定後繼有人。你一定要努力啊!奉養父母,不一定要豐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雖然不能遍施於所有的人,重在仁愛之心。我沒什麼可教你的,這些都是你父親的願望。”我流著淚記下了這些教誨,不敢忘記。 先父年幼喪父,努力讀書。鹹平三年考中進士,曾任道州判官,泗、綿二州推官,又做過泰州判官,享年五十九歲,葬在沙溪的瀧崗。 太夫人姓鄭,她的父親名諱是德儀,世代都是江南有名望的家族。太夫人恭敬、儉約、仁愛又有禮儀教養,起初誥封為福昌縣太君,進封為樂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從我們家道中落以後,她就以儉約的原則持家,後來家境富裕了,也不許花費過多,她說:”我的兒子不能苟且迎合世人,儉約一些,才能度過那可能要遭受的患難。”後來,我被貶夷陵,太夫人言笑如常,說:”你的家本來就貧賤,我已經習慣這種日子。你能安樂對待,我也能安樂。” 先父死後二十年,我才取得俸祿來供養母親。又過了十二年,列位於朝廷做京官,才獲得贈封雙親。又過了十年,我擔任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留守南京。母親因病逝世於官邸,享年七十二歲。又過了八年,我以不相稱的才能,做了朝廷的副樞密使,進為參知政事。又過了七年才解除職務。自從進入軍、政二府後,天子施恩,褒獎三代宗親。自從仁宗嘉佑年間以來,每逢國家大慶,必定對我的先祖加以賜恩。曾祖父累贈為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曾祖母累贈為楚國太夫人。祖父累贈為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祖母累贈為吳國太夫人。先父崇國公累贈為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先母累贈為越國太夫人。皇上初次舉行祭天大禮,先父賜爵為崇國公,先母進爵為魏國太夫人。 於是我流著淚說:”唉﹗做善事無不得到好報的,時間或遲或早,這是必然的道理。我先祖和父親積善有德,理應享有這種盛大的酬報。雖然他們在有生之年不能享受到,但是賜爵位、受封官,經表彰而光榮,因褒獎而崇大,具有三朝恩賞誥封,這就足夠使其德行顯揚於後世,庇蔭支持子孫。”於是排列我家世代的譜係,詳細刻在石碑上,接著又記下先父崇國公的遺訓,以及太夫人的教育,以及所以對我有所待的原因,都寫在阡表上,好讓大家知道我德行淺薄,能力微小,隻是適逢其時才能得到高位,有幸保全大的原則,沒有辱及先祖,都由於上述的原因。 神宗熙寧三年,庚戌年,四月初一辛酉,十五日乙亥,男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知青州軍州事、兼管內勸農使、充京東路安撫使、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三百戶、食實封一千二百戶,歐陽修立表。
注釋
①瀧(shuāng)岡:地名。在江西省永豐縣沙溪南鳳凰山上。阡(qiān)表:即墓碑。阡:墓道。 ②皇考:指亡父。崇公:歐陽修的父親,名觀,字仲賓,追封崇國公。 ③卜吉:指風水先生找到一塊好墳地。 ④克:能夠。表:墓表,是記述死者公德的文體。 ⑤孤:古時年幼就死了父親稱孤。 ⑥太夫人:指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古時列侯之妻稱夫人,列侯死,子稱其母為太夫人。 ⑦居窮:家境貧寒。衣食:指生活。 ⑧長(zhang):撫養。 ⑨俾(bǐ):使達到某種程度。 ⑩姑:丈夫的母親,這裏指歐陽修的祖母。 ⑾養:奉養,指孝順父母。 ⑿始歸:才嫁過來的時候。古時女子出嫁稱歸。 ⒀免於母喪:母親死後,守喪期滿。舊時父母或祖父死,兒子與長房長孫須謝絕人事,做官的解除職務,在家守孝二十七上月(概稱三年),也稱守製。免,指期滿。 ⒁間:間或,偶爾。禦:進用。 ⒂適然:偶然這樣。 ⒃官書:官府的文書。這裏指刑獄案件。 ⒄求其生不得:指無法免除他的死刑。 ⒅矧:(shěn):況且。 ⒆劍:抱。《禮記·曲禮上》:“負劍辟咡詔之。”鄭玄注:“劍謂挾之於旁。” ⒇戌:地支的第十一位,可與天幹的甲、丙、戊、庚、壬相配來記年。 (21)鹹平:宋真宗年號。 (22)道州:地名,轄境為今天的湖南道縣、寧遠以南的瀟河流域。判官:官名,州郡長官的屬官,掌管文書工作。 (23)推官:州郡長官的屬官,專管刑事。 (24)考:亡父。諱:名諱 (25)江南:宋時地區劃分為路,宋真宗時全國劃分為十八路,江南為一路,轄區相當於今天的江西、江蘇的長江以南,鎮江、大茅山、長蕩湖一線以西和安徽長江以南以及湖北陽新、通山等縣。 (26)夷陵:縣名,今湖北宜昌市東南。宋仁宗景祐三年,範仲淹與宰相呂夷簡不和,罷知饒州,朝臣多論救,獨諫官高若訥以為當貶。歐陽修寫信罵高“不複知人間有羞恥事”,並叫他“直攜此書於朝,使正予罪而誅之。”高上其書於仁宗,歐陽修因此被貶為夷陵令。事見《宋史》範仲淹、歐陽修兩傳。 (27)龍圖閣:宋真宗建。在會慶殿西偏,北連禁中,閣東曰資政殿、西曰述古殿。閣上供奉太宗禦書、禦製文集及典籍、圖畫、寶瑞之物,及宗正寺所進屬籍、世譜。有學士、直學士、待製、直閣等官。包拯曾為龍圖閣直學士,人稱包拯為包龍圖即源於此。 (28)南京:宋時南京為應天府,治所在今河南商邱市。 (29)樞密:樞密使,官名,全國最高軍事長官。 (30)推恩:施恩惠於他人。 (31)嘉祐:仁宗年號。 (32)妣:已故母親。 (33)今上:當今的皇上,指神宗趙頊xū。郊:祭天。 (34)三朝:仁宗、英宗、神宗。 (35)熙寧:神宗年號。 (36)庚戌:庚戌年,前文有“術者謂我歲行在戌年將死”。 (37)辛酉:天幹地支所記月份。朔:初一
景陽岡裏的文言文畫成現代文
武鬆在路上行了幾日,來到陽穀縣地麵,離縣城還遠。正是晌午時候,武鬆走得肚中饑渴,望見前麵有一家酒店,門前挑著一麵旗,上頭寫著五個字∶“三碗不過岡。”
武鬆走進店裏坐下,把哨棒靠在一邊,叫道∶“主人家,快拿酒來吃。”隻見店家拿了三隻碗,一雙筷子,一盤熟菜,放在武鬆麵前,滿滿篩了一碗酒。武鬆拿起碗來一飲而盡,叫道∶“這酒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拿些來吃。”店家道∶“隻有熟牛肉。”武鬆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裝了一大盤子,拿來放在武鬆麵前,再篩一碗酒。武鬆吃了道∶“好酒!”店家又篩了一碗。
恰好吃了三碗酒,店家再也不來篩了。武鬆敲著桌子叫道∶“主人家,怎麼不來篩酒?”店家道∶“客官,要肉就添來。”武鬆道∶“酒也要,肉也再切些來。”店家道∶“肉就添來,酒卻不添了。”武鬆道∶“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賣酒給我吃?”店家道∶“客官,你應該看見,我門前旗上明明寫著‘三碗不過岡’。”武鬆道∶“怎麼叫做‘三碗不過岡’?”店家道∶“我家的酒雖然是村裏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來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過不得前麵的山岡去。因此叫做‘三碗不過岡’。過往客人都知道,隻吃三碗,就不再問。”武鬆笑道∶“原來這樣。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店家道∶“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做‘出門倒’,初入口時隻覺得好吃,一會兒就醉倒了。”武鬆從身邊拿出些銀子來,叫道∶“別胡說!難道不付你錢!再篩三碗來!”
店家無奈,隻好又給武鬆篩酒。武鬆前後共吃了十八碗。吃完了,提著哨棒就走。店家趕出來叫道∶“客官哪裏去?”武鬆站住了問道∶“叫我做什麼,我又不少你酒錢!”店家叫道∶“我是好意,你回來看看這抄下來的官府的榜文。”武鬆道∶“什麼榜文?”店家道∶“如今前麵景陽岡上有隻吊睛白額大蟲,天晚了出來傷人,已經傷了三二十條大漢性命。官府限期叫獵戶去捉。岡下路口都有榜文,教往來客人結夥成對趁午間過岡,其餘時候不許過岡。單身客人一定要結伴才能過岡。這時候天快晚了,你還過岡,豈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就在我家歇了,等明日湊了三二十人,一齊好過岡。”武鬆聽了,笑道∶“我是清河縣人,這條景陽岡少說也走過了一二十遭,幾時聽說有大蟲!你別說這樣的話來嚇我。就有大蟲,我也不怕。”店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進來看官府的榜文。”武鬆道∶“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家裏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謀我錢財,害我性命,卻把大蟲嚇唬我?”店家道∶“我是一片好心,你反當做惡意。你不相信我,請你自己走吧!”一麵說一麵搖著頭,走進店裏去了。
武鬆提了哨棒,大踏步走上景陽岡來。大約走了四五裏路,來到岡下,看見一棵大樹,樹幹上刮去了皮,一片白,上麵寫著兩行字。武鬆抬頭看時,上麵寫道∶“近因景陽岡大蟲傷人,但有過往客商,可趁午間結夥成隊過岡,請勿自誤。”武鬆看了,笑道∶“這是店家的詭計,嚇唬那些膽小的人到他家裏去歇。我怕什麼!”武鬆拖著哨棒走上岡來。這時天快晚了,一輪紅日慢慢地落下山去。
武鬆趁著酒興,隻管走上岡來。不到半裏路,看見一座破爛的山神廟。走到廟前,看見廟門上貼著一張榜文,上麵蓋著官府的印信。武鬆讀了才知道真的有虎。武鬆想∶“轉身回酒店吧,一定會叫店家恥笑,算不得好漢,不能回去。”細想了一回,說道∶“怕什麼,隻管上去,看看怎麼樣。”武鬆一麵走,一麵把氈笠兒掀在脊梁上,把哨棒插在腰間。回頭一看,紅日漸漸地墜下去了。
這正是十月間天氣,日短夜長,天容易黑。武鬆自言自語道∶“哪兒有什麼大蟲!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武鬆走了一程,酒力發作,熱起來了,一隻手提著哨棒,一隻手把胸膛敞開,踉踉蹌蹌,奔過亂樹林來。見一塊光滑的大青石,武鬆把哨棒靠在一邊,躺下來想睡一覺。忽然起了一陣狂風。那一陣風過了,隻聽見亂樹背後撲地一聲響,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蟲來。
武鬆見了,叫聲“啊呀!”從青石上翻身下來,把哨棒拿在手裏,閃在青石旁邊。那隻大蟲又饑又渴,把兩隻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撲,從半空裏躥下來。武鬆吃那一驚,酒都變做冷汗出了。說時遲,那時快,武鬆見大蟲撲來,一閃,閃在大蟲背後。大蟲背後看人最難,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鬆一閃,又閃在一邊。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就像半天裏起了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了。接著把鐵棒似的虎尾倒豎起來一剪。武鬆一閃,又閃在一邊。
原來大蟲抓人,隻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著,勁兒先就泄了一半。那隻大蟲剪不著,再吼了一聲,一兜兜回來。武鬆見大蟲翻身回來,就雙手掄起哨棒,使盡平生氣力,從半空劈下來。隻聽見一聲響,簌地把那樹連枝帶葉打下來。定睛一看,一棒劈不著大蟲,原來打急了,卻打在樹上,把那條哨棒折做兩截,隻拿著一半在手裏。
那隻大蟲咆哮著,發起性來,翻身又撲過來。武鬆又一跳,退了十步遠。那隻大蟲恰好把兩隻前爪搭在武鬆麵前。武鬆把半截哨棒丟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隻大蟲想要掙紮,武鬆使盡氣力按定,哪裏肯放半點兒鬆!武鬆把腳往大蟲麵門上眼睛裏隻顧亂踢。那隻大蟲咆哮起來,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兩堆黃泥,成了一個土坑。武鬆把那隻大蟲一直按下黃泥坑裏去。那隻大蟲叫武鬆弄得沒有一些氣力了。武鬆用左手緊緊地揪住大蟲的頂花皮,空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的拳頭,使盡平生氣力隻顧打。打了五六十拳,那隻大蟲眼裏,口裏,鼻子裏,耳朵裏,都迸出鮮血來,一點兒也不能動彈了,隻剩下口裏喘氣。
武鬆放了手,去樹邊找那條打折的哨棒,隻怕大蟲不死,用棒子又打了一回,眼看那大蟲氣兒都沒了,才丟開哨棒。武鬆心裏想道∶“我就把這隻死大蟲拖下岡去。”就血泊裏用雙手來提,哪裏提得動!原來武鬆使盡了氣力,手腳都酥軟了。
武鬆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隻大蟲來,卻怎麼鬥得過?還是先下岡去,明早再來理會。”武鬆在石頭邊找到了氈笠兒,轉過亂樹林邊,一步步挨下岡來。
武鬆打虎文言文版的!急急急!!!!
第二十三回 橫海郡柴進留賓 景陽岡武鬆打虎
隻說武鬆自與宋江公別之後,當晚投客店歇了。次日早起來,打火吃了飯,
還了房錢,拴束包裹,提了梢棒,便走上路。尋思道:“江湖上隻聞說及時雨宋
公明,果然不虛!結識得這般弟兄,也不枉了!武鬆在路上行了幾日,來到陽穀
縣地麵。此去離那縣還遠。當日晌午時分,走得肚中饑渴。望見前麵有一個酒店,
挑著一麵招旗在門前,上頭寫著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岡”。武鬆入到裏麵坐下,
把梢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來吃。”隻見店主人把三隻碗、一雙箸、
一碟熱菜,放在武鬆麵前。滿滿篩一碗酒來。武鬆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
“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隻有熟牛肉。”
武樺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店家去裏麵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盤子將
來,放在武鬆麵前。隨即再篩一碗酒。武鬆吃了道:“好酒!”又篩下一碗。恰
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來篩。武鬆敲著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來篩酒?”
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來。”武鬆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來。”酒家道:
“肉便切來,添與客官吃,酒卻不添了。”武鬆道:“卻又作怪!”便問主人家
道:“你如何不肯賣酒與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須見我門前招旗上麵,明
明寫道:“三碗不過岡。”武鬆道:“怎地喚做三碗不過岡?”酒家道:“俺家
的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來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過
不得前麵的山岡去。因此喚做‘三碗不過岡’。若是過往客人到此,隻吃三碗,
更不再問。”武鬆笑道:“原來恁地!我卻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
“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喚做‘出門倒’。初入口時,醇醲好吃,少刻時便
倒。”武鬆道:“休要胡說。沒地不還你錢。再篩三碗來我吃。”酒家見武鬆全
然不動,又篩三碗。武鬆吃道:“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還你一碗錢,
隻顧篩來。”酒家道:“客官休隻管要飲。這酒端的要醉倒人,沒藥醫。”武鬆
道:“休得胡鳥說!便是你使蒙汗藥在裏麵,我也有鼻子。”店家被他發話不過,
一連又篩了三碗。武鬆道:“肉便再把二斤來吃。”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
篩了三碗酒。武鬆吃得口滑,隻顧要吃。去身邊取出些碎銀子,叫道:“主人家,
你且來看我銀子,還你酒肉錢勾麼?”酒家看了道:“有餘,還有些貼錢與你。”
武鬆道:“不要你貼錢,隻將酒來篩。”酒家道:“客官,你要吃酒時,還有五
六碗酒裏,隻怕你吃不的了。”武鬆道:“就有五六碗多時,你盡數篩將來。”
酒家道:“你這條長漢,倘或醉倒了時,怎扶的你住。”武鬆答道:“要你扶的
不算好漢。”酒家那裏肯將酒來篩。武鬆焦燥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引老
爹性發,通教你屋裏粉碎,把你這鳥店子倒翻轉來!”酒家道:“這廝醉了,休
惹他。”再篩了六碗酒與武鬆吃了。前後共吃了十五碗。綽了梢棒,立起身來道:
“我卻又不曾醉。”走出門前來,笑道:“卻不說三碗不過岡!”手提梢棒便走。
酒家趕出來叫道:“客官那裏去?”武鬆立住了,問道:“叫我做甚麼?我
又不少你酒錢,喚我怎地?”酒家叫道:“我是好意。你且回來我家看官司榜文。”
武鬆道:“甚麼榜文?”酒家道:“如今前麵景陽岡上,有隻吊睛白額大蟲,晚
了出來傷人。壞了三二十條大漢性命。官司如今杖限打獵捕戶,擒捉發落。岡子
路口兩邊人民,都有榜文。可教往來客人,結夥成隊,於巳、午、三個時辰過岡。
其餘寅、卯、申、酉、戌、亥六個時辰,不許過岡。更兼單身客人,不許白日過
岡。務要等伴結夥而過。這早晚正是未末申初時分。我見你走都不問人,枉送了
自家性命。不如就我此間歇了,等明日慢慢湊的三二十人,一齊好過岡子。”武
鬆聽了,笑道:“我是清河縣人氏。這條景陽岡上,少也走過了一二十遭。幾時
見說有大蟲!你休說這般鳥話來嚇我!便有大蟲,我也不怕。”酒家道:“我是
好意救你。你不信時,進來看官司榜文。”武鬆道:“你鳥子聲!便真個有虎,
老爺也不怕!你留我在家裏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謀我財,害我性命,卻把鳥大蟲
唬嚇我?”酒家道:“你看麼!我是一片好心,反做惡意,倒落得你恁地說!你
不信我時,請尊便自行。”正是:
前車倒了千千輛,後車過了亦如然。
分明指與平川路,卻把忠言當惡言。
那酒店裏主人搖著頭,自進店裏去了。這武鬆提了梢棒,大著步,自過景陽
岡來。約行了四五裏路,來到了岡子下,見一大樹,刮去了皮,一片白,上寫兩
行字。武鬆也頗識幾字。抬頭看時,上麵寫道:“近因景陽岡大蟲傷人,但有過
往客商,可於巳、午、未三個時辰結夥成隊過岡。勿請自誤。”武鬆看了,笑道:
“這是酒家詭詐,驚嚇那等客人,便去那廝家裏宿歇。你卻怕甚麼烏!”橫拖著
梢棒,便上岡子來。那時已有申牌時分。這輪紅日,壓壓地相傍下山。武鬆乘著
酒興,隻管走上岡子來。走不到半裏多路,見一個敗落的山神廟。行到廟前,見
這廟門上貼著一張印信榜文。武鬆住了腳讀時,上麵寫道:
“陽穀縣為這景陽岡上新有一隻大蟲,近來傷害人命。見今杖限各鄉裏正並
獵戶人等,打捕未獲。如有過往客商人等,可於巳、午、未三個時辰結伴過岡。
其餘時分及單身客人,白日不許過岡。恐被傷害性命不便。各宜知悉。”
武鬆讀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發步再回酒店裏來,尋思道:“我
回去時,須吃他恥笑,不是好漢,難以轉去。”存想了一回,說道:“怕甚麼烏!
且隻顧上去,看怎地!”武鬆正走,看看酒湧上來,便把氈笠兒背在脊梁上,將
梢棒綰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岡子來。回頭看這日色時,漸漸地墜下去了。此時正
是十月間天氣,日短夜長,容易得晚。武鬆自言自說道:“那得甚麼大蟲!人自
怕了,不敢上山。”武鬆走了一直,酒力發作,焦熱起來。一隻手提著梢棒,一
隻手把胸膛前袒開,浪浪蹌蹌,直奔過亂樹林來。見一塊光撻撻大青石,把那梢
棒倚在一邊,放翻身體,卻待要睡,隻見發起一陣狂風來。看那風時,但見:
無形無影透人懷,四委能吹萬物開。
就樹撮將黃葉去,入山推出白雲來。
原來但凡世上雲生從龍,風生從虎。那一陣風過處,隻聽得亂樹背後撲地一
聲響,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蟲來。武鬆見了,叫聲:“嗬呀!”從青石上翻將下
來,便拿那條梢棒在手裏,閃在青石邊。那個大蟲又饑又渴,把兩隻爪在地下略
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裏攛將下來。武鬆被那一驚,酒都做冷汗出了。
說時遲,那時快。武鬆見大蟲撲來,隻一閃,閃在大蟲背後。那大蟲背後看人最
難,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將起來。武鬆隻一躲,躲在一邊。大蟲
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卻似半天裏起個霹靂,振得那山岡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
尾倒豎起來,隻一剪,武鬆卻又閃在一邊。原來那大蟲拿人,隻是一撲,一掀,
一剪。三般提不著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那大蟲又剪不著,再吼了一聲,一兜,
兜將回來,武鬆見那大蟲複翻身回來,雙手輪起稍棒,盡平生氣力,隻一棒,從
半空劈將下來。聽聽得一聲響,簌簌地將那樹連枝帶葉,劈臉打將下來。定睛看
時,一棒劈不著大蟲。原來慌了,正打在枯樹上,把那條稍棒折做兩截,隻拿得
一半在手裏。那大蟲咆哮,性發起來,翻身又隻一撲,撲將來。武鬆又隻一跳,
卻退了十步遠。那大蟲卻好把兩隻前爪搭在武鬆麵前。武鬆將半截棒丟在一邊,
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胳<月答>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那隻大蟲急要掙紥,早
沒了氣力。被武鬆盡氣力納定,那裏肯放半點兒鬆寬。武鬆把隻腳望大蟲麵門上、
眼睛裏隻顧亂踢。那大蟲咆哮起來,把身底下扒起兩堆黃泥,做了一個土坑。武
鬆把那大蟲嘴直按下黃泥坑裏去。那大蟲吃武鬆奈何得沒了些氣力。武鬆把左手
緊緊地揪住頂花皮,偷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隻顧打。
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蟲眼裏、口裏、鼻子裏、耳朵裏,都迸出鮮血來。那武鬆盡
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藝,半歇兒把大蟲打做一堆,卻似倘著一個錦布袋。有一篇
古風,單道景陽岡武鬆打虎。但見:
景陽岡頭風正狂,萬裏陰雲霾日光。
焰焰滿川楓葉赤,紛紛遍地草芽黃。
觸目晚霞掛林藪,侵人冷霧滿穹蒼。
忽聞一聲霹靂響,山腰飛出獸中王。
昂頭勇躍逞牙爪,穀口麋鹿皆奔忙。
山中狐兔潛蹤跡,澗內獐猿驚且慌。
卞莊見後魂魄喪,存孝遇時心膽強。
清河壯士酒未醒,忽在岡頭偶相迎。
上下尋人虎饑渴,撞著猙獰來撲人。
虎來撲人似山倒,人去迎虎如岩傾。
臂腕落時墜飛炮,爪牙爬處成泥坑。
拳頭腳尖如雨點,淋漓兩手鮮血染。
穢汙腥風滿鬆林,散亂毛須墜山崦。
近看千鈞勢未休,遠觀八麵威風斂。
身橫野草錦斑銷,緊閉雙睛光不閃。
當下景陽岡上那隻猛虎,被武鬆沒頓飯之間,一頓拳腳打得那大蟲動旦不得,
使得口裏兀自氣喘。武鬆放了手,來鬆樹邊尋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裏,隻怕大
蟲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那大蟲氣都沒了。武鬆再尋思道:“我就地拖得這
死大蟲下岡子去。”就血泊裏雙手來提時,那裏提得動。原來使盡了氣力,手腳
都酥軟了,動旦不得。
[guoxue.baidu.com]
丐怎麼翻譯文言文
丐:gài
動詞義:
1、乞求;乞討。
求願曰匃。——《通俗文》
匃,求也。——《廣雅》
不強丐。——《左傳·昭公六年》
毋或匄奪。——《左傳·昭公十六年》
丐沐沐我。——《史記·外戚世家》
丐,乞也。——《字彙》
不抽屋,不強丐。——《左傳·昭公六年》
2、求;請求。
鄒君海濱,以所輯黃花岡烈士事略丐序於予。—— 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3、給予;施舍;把財物給人。
盡取善繪,匄諸宮人。——《漢書·廣川惠王越傳》。注:“遺之也。”
我匄若。——《漢書·西域傳》。馬注:“與也。”
又出庫錢一千萬,以丐貧民遭旱不能供稅者。——韓愈《太原王公墓誌銘》
沾丐後人多矣。——《新唐書·<杜甫傳>讚》
4、免除;寬免。
詔以州鎮十一水旱,丐其田租,開倉振恤。——《北史》
名詞義:
1、乞丐;以乞討為生的人。
於戲,丐者,言語如斯,可編為丐論。——元結《丐論》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景陽岡縮寫文言文
試著寫了前半部分,請指教。
武鬆於路行幾日,來至陽穀。此地離縣治還遠。當日晌午時分,走得肚中饑渴,望前有一酒店,挑麵招旗於門,上寫五字:“三碗不過岡”。
武鬆入坐,倚哨棒,叫道:“主人,快把酒來吃。”隻見店主把三隻碗,箸一雙,熱菜一碟,放於武鬆前,滿滿篩酒一碗。武鬆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此酒好有氣力!主人,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止有熟牛肉。”武鬆道:“好,切二三斤吃酒。”店家去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盤,將來放於武鬆前,隨即再篩一碗酒。武鬆吃後道:“好酒!”又篩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再也不篩。武鬆敲桌叫道:“主家,怎的不篩酒?”酒家道:“客要肉便添。”武鬆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酒家道:“肉便切來添與客官吃,酒卻不添。”武鬆道:“卻又作怪!”便問主家道:“爾為何不肯賣酒與我?”酒家道:“客官,你須見吾門前招 旗上明寫道:‘三碗不過岡’。”武鬆道:“怎地喚做‘三碗不過岡’?”
酒家道:“俺家之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滋味。但凡客來店中,吃三碗便醉,過不得前麵山岡去,因此喚做‘三碗不過岡’。若是過客到此,隻吃三碗,更不再問。”武鬆笑道:“原來恁地。吾卻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這酒叫做透 瓶 香,又喚做出 門 倒。初入口時,醇香好吃,少刻時便倒。”武鬆道:“休要胡說!沒地不還爾錢,再篩三碗吃!”酒家見武鬆全然不動,又篩三碗。武鬆吃道:“端的好酒!主家,吾吃一碗,還爾一碗錢,隻顧篩來。”酒家道:“客官休隻管要飲,此酒端的要醉倒人,沒藥醫。”武鬆道:“休得胡鳥說!便是爾使蒙 汗 藥在其中,餘有鼻。”店家被他發話不過,連篩三碗。武鬆道:“肉便再把二斤來吃。”酒家又切二斤熟牛肉,再篩三碗酒。武鬆吃得口滑,隻顧要吃,去身邊取出些碎銀,叫道:“主家,你且來看我銀子,還你酒肉錢可夠?”酒家看後道:“有餘。尚有貼錢與爾。”武鬆道:“勿貼錢。隻將酒來篩。”酒家道:“客官,爾要吃酒時,還有五六碗酒哩!隻怕吃不的。”武鬆道:“就有五六碗多時,盡數篩將來。”酒家道:“這條長漢,倘或醉倒時,怎扶的住?”武鬆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漢。”酒家豈肯將酒篩。武鬆焦燥道:“餘又不白吃!休要引老 爺性發,通教爾屋裏粉碎!把爾這店倒翻轉!”酒家道:“這廝醉矣,休惹他。”再篩六碗酒,與武鬆吃。共吃十五碗,綽了哨棒,立起身道:“吾卻又不曾醉!”出門笑道:“卻不說‘三碗不過岡’!”手提哨棒便走。
求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原文和翻譯
21.陳涉世家
原文: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嚐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zēng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nìng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qí。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酂、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複立楚國之社稷jì,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翻譯:
陳勝,是陽城人,字涉。吳廣,是陽夏人,字叔。陳涉年輕時,曾同別人一起被雇傭給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歎息了許久,說:“如果有誰富貴了,不要忘記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著回答說:“你一個受雇耕作的人,哪來的富貴呢?”陳涉長歎一聲說:“唉,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誌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發貧民調派去駐守漁陽,駐紮在大澤鄉。陳勝、吳廣都被編入謫戍的隊伍裏麵,擔任戍守隊伍的小頭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誤期。誤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應當斬首。陳勝、吳廣於是商量說:“即使現在逃跑(被抓回來)也是死,發動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可以麼?”陳勝說:“天下百姓受秦朝統治、逼迫已經很久了。我聽說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兒子,不應立為皇帝,應立的是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屢次勸諫的緣故,皇上派(他)在外麵帶兵。現在有人聽說他沒什麼罪,秦二世卻殺了他。老百姓大都聽說他很賢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項燕是楚國的將領,曾多次立下戰功,又愛護士兵,楚國人都很愛戴他。有人認為他死了,有人認為他逃跑了。現在如果把我們的人假稱是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號召天下百姓反秦,應當會有很多響應的人。”吳廣認為他講得對。於是二人就去占卜(來預測吉凶)。占卜的人了解了他們的意圖,就說:“你們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業。然而你們把事情向鬼神卜問過嗎?”陳勝、吳廣很高興,考慮卜鬼的事情,說:“這是教我們利用鬼神來威服眾人罷了。”於是就用丹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放在別人所捕的魚的肚子裏。士兵們買魚回來烹食,發現魚肚子裏麵的帛書,本來已經對這事感到奇怪了。陳勝又暗地裏派吳廣到駐地旁邊叢林裏的神廟中,在夜間提著燈籠,作狐狸嗥叫的淒厲的聲音大喊:“大楚將興,陳勝為王。”士兵們整夜驚恐不安。第二天,士兵們中間議論紛紛,隻是指指點點,互相以目示意看著陳勝。
吳廣向來愛護士兵,士兵大多願意聽(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將尉喝醉了,吳廣故意多次說想要逃跑,使將尉惱怒,讓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們。將尉果真用竹板打吳廣。將尉拔劍出鞘想殺吳廣,吳廣跳起來,奪過利劍殺了將尉。陳勝幫助他,一起殺了兩個將尉。(於是陳勝)召集並號令部屬的人說:“你們諸位遇上大雨,都已誤了期限,誤期是要殺頭的。假使僅能免於斬刑,可是去守衛邊塞死掉的本來也會有十分之六七。況且壯士不死便罷了,要死就該成就偉大的名聲啊,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麼?”部屬的人都說:“願意聽從您的號令。”於是就假稱是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順從人民的願望。個個露出右臂(作為起義的標誌),號稱大楚。用土築成高台並在台上宣誓,用(兩個)將尉的頭祭天。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任都尉。他們攻打大澤鄉,收編大澤鄉的義軍之後攻打蘄縣。攻下蘄以後,就派符離人葛嬰率軍巡行蘄縣以東的地方,陳勝則攻打銍、酂、苦、柘、譙等地,都攻占下來。行軍中沿路收納兵員。等到到達陳縣,已有戰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多,士兵好幾萬。攻陳縣時,那裏的郡守和縣令都不在,隻有守丞帶兵在城門洞裏同起義軍作戰。守丞不能勝,被人殺死了,起義軍才進城占領了陳縣。過了幾天,陳勝下令召集當地管教化的鄉官和才能出眾的鄉紳一起來集會議事。鄉官、鄉紳都說:“將軍您親身披著戰甲,拿著銳利的武器,討伐不義的暴君,消滅殘暴的秦朝,重建楚國的江山,按照功勞應當稱王。” 陳涉於是自立為王,定國號叫張楚。在這時,各郡縣中吃盡秦朝官吏苦頭的百姓,都起來懲罰當地郡縣長官,殺死他們來響應陳勝(的號召)。
22.唐雎不辱使命
原文: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裏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裏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裏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裏不敢易也,豈直五百裏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嚐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嚐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唐雎曰:“大王嚐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裏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翻譯: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說:“我想要用方圓五百裏的土地交換安陵,望安陵君一定要答應我啊!”安陵君說:“大王給以恩惠,用大的地盤交換我們小的地盤,這再好不過了,雖然是這樣,但這是我從先王那繼承的封地,我願意一生守護它,不敢交換!”秦王知道後不高興。於是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裏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卻不聽從我,這是為什麼?況且秦國使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裏的土地幸存下來的原因,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現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是他看不起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並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裏繼承了封地,隻想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裏的土地也不敢交換,更何況隻是這區區的五百裏的土地(就能交換)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先生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的時候),會倒下百萬人的屍體,鮮血流淌千裏。”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百姓發怒嗎?”秦王說:“百姓發怒,也不過就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牆上撞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衝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在宮殿上。他們三個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裏的憤怒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現在(專諸、聶政、要離)連同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假若有膽識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發怒,那麼就讓兩個人的屍體倒下,五步之內淌滿鮮血,天下百姓因此穿喪服,今天的情形就是這樣了。”說完(唐雎)挺劍而起(劍未出鞘)。
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怎麼會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裏的地方存在,隻是因為有先生您在啊!”
23.隆中對
原文: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誌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複言。”羽、飛乃止。
翻譯:
諸葛亮親自在田地中耕種,喜愛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樂(yuè)毅相比,當時人們都不承認這件事。隻有博陵的崔州平,潁川的徐庶與諸葛亮關係甚好,說是確實這樣。
適逢先帝劉備駐紮在新野。徐庶拜見劉備,劉備很器重他,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這個人,可如同一條臥著的龍啊,將軍是否願意見他?”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徐庶說:“這個人隻能你去他那裏拜訪,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門來,將軍你應該屈尊親自去拜訪他。”
因此先帝就去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於是劉備叫旁邊的人退下,說:“漢室的統治崩潰,董卓、曹操先後專權,皇上蒙受風塵遭難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人,想要為天下人伸張大義,然而智慧與謀略淺薄不足,就因此失敗,弄到今天這個局麵。但是我的誌向到現在還沒有停止,先生認為該采取怎樣的辦法呢?”
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獨掌大權以來,各地豪傑同時興起,占據州、郡的人數不勝數。曹操與袁紹相比,聲望小人又少,然而曹操之所以能打敗袁紹,以弱勝強的原因,不僅依靠的是天時,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現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持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確實不能與他爭強。孫權占據江東,已經曆三世了,地勢險要,民眾歸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孫權這方麵隻可以把他作為外援,但是不可謀取他。荊州北靠漢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用得到,東麵和吳郡、會稽郡相連,西邊和巴郡、蜀郡相通,這是大家都要爭奪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卻沒有能力守住它,這大概是天拿它用來資助將軍的,將軍你是否有占領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肥沃的土地,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高祖憑借它建立了帝業。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麵占據漢中,那裏人民殷實富裕,物產豐富,劉璋卻不知道愛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既是皇室的後代,而且聲望很高,聞名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思慕賢才,如饑似渴,如果能占據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和西邊的各個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民族,對外聯合孫權,對內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指中原一帶,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到秦川出擊,老百姓誰敢不拿著飯和水酒來歡迎將軍您呢?如果真能這樣做,那麼稱霸的事業就可以成功,漢室天下就可以複興了。”
劉備說:“好!”從此與諸葛亮的關係一天天深厚起來。
關羽、張飛等不高興,劉備就解釋給他們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有了水一般。希望你們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關羽、張飛才不說了。
24.出師表
原文: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誌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谘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谘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嚐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谘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複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谘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翻譯:
先帝開創的大業未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分為三國,益州地區民力匱乏,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期啊。不過宮廷裏侍從護衛的官員不懈怠,戰場上忠誠有誌的將士們奮不顧身,大概是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別的知遇之恩(作戰的原因),想要報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實在應該擴大聖明的聽聞,來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遠大誌向的人的誌氣,不應當隨便看輕自己,說不恰當的話,以致於堵塞人們忠心地進行規勸的言路。
皇宮中和朝廷裏的大臣,本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應當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內和朝廷獎罰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誌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輔佐陛下。我認為(所有的)宮中的事情,無論事情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這樣以後再去實施,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可以獲得很多的好處。
將軍向寵,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軍事,從前任用時,先帝稱讚說他有才幹,因此大家評議舉薦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隊中的事情,都拿來跟他商討,就一定能使軍隊團結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們的位置。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之所以興隆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歎息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誠實、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朝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平民,在南陽務農親耕,在亂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為我身份卑微,見識短淺,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廬拜訪我,征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我因此十分感動,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遇到兵敗,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在危機患難之間奉行使命,那時以來已經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早晚憂愁歎息,隻怕先帝托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實現,以致損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員裝備已經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希望用盡我平庸的才能,鏟除奸邪凶惡的敵人,恢複漢朝的基業,回到舊日的國都。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且盡忠陛下的職責本分。至於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能夠把討伐曹魏,興複漢室的任務托付給我,如果沒有成功,就懲治我的罪過,(從而)用來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如果沒有振興聖德的建議,就責罰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示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自行謀劃,征求、詢問治國的好道理,采納正確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臨終留下的教誨。我感激不盡。
今天(我)將要告別陛下遠行了,麵對這份奏表禁不住熱淚縱橫,也不知說了些什麼。
25.詞五首
望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白蘋”通 “白蘋”)
梳洗完,獨自在望江樓上倚欄遠眺。過去成百上千的船兒卻不見心上人的那一隻。斜陽餘暉,含情脈脈,江水悠悠遠逝,怎麼令人愁腸寸在白蘋洲。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風停了,塵土裏帶有花的香氣,花兒已凋落殆盡。日頭已經升的老高,我卻懶得來梳妝。景物依舊,人事已變,一切事情都已經完結。想要傾訴自己的感慨,還未開口,眼淚先流下來。聽說雙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隻恐怕雙溪蚱蜢般的小船,載不動我許多的憂愁。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麵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
隨著軍營的號角聲響起,四麵傳來戰馬嘶鳴的聲音。像千裏屏障一樣並列的山峰,煙霧彌漫中,落日朦朧,隻見四野荒漠,一座孤城緊緊關閉著。
空對愁酒一杯,離家萬裏,思緒萬千,想起邊患不平,功業未成,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故裏。
羌笛的聲音悠揚,寒霜灑滿大地。將軍和征人們不能入寐,他們都愁白了頭發,流下傷心眼淚。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雕 通:雕)
姑且抒發一下少年的豪情壯誌,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擎著蒼鷹,戴著華美鮮豔的帽子,穿著貂皮做的衣服,帶著上千騎的隨從疾風般席卷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滿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孫權一樣,親自射殺猛虎。
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雖然)兩鬢微微發白,(但)這又有何妨?什麼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雲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樣信任我)呢?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軍隊。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醉夢裏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中回到了當年的各個營壘,接連響起號角聲。把烤牛肉分給部下,樂隊演奏北疆歌曲。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
戰馬像的盧馬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複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可憐已成了白發人!
完,望采納,謝謝。
高中所學過的文言文
1 《江南》 樂府民歌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3 《詠鵝》 駱賓王(唐)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4 《風》 李嶠(唐)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5 《詠柳》 賀知章(唐)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6 《涼州詞》 王之渙(唐)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7 《登鸛雀樓》 王之渙(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8 《春曉》 孟浩然(唐)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9 《涼州詞》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0 《出塞》 王昌齡(唐)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1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唐)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2 《鹿柴》 王維(唐)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yǐng)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13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唐)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唐)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5 《靜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6 《古朗月行》(節選)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17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8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9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0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1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2 《別董大》 高適(唐)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3 《絕句》(其三) 杜甫(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24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25 《絕句》(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6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27 《楓橋夜泊》 張繼(唐)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28 《遊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9 《江雪》 柳宗 元(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30 《漁歌子》 張誌和(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guì)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31 《塞下曲》 盧綸(唐)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jì)逐,大雪滿弓刀。
32 《望洞庭》 劉禹錫(唐)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麵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
33 《浪淘沙》(其一) 劉禹錫(唐)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34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35 《池上》 白居易(唐)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6 《憶江南》 白居易(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37 《小兒垂釣》 胡令能(唐)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38 《憫農》(其一) 李紳(唐)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憫農》(其二) 李紳(唐)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9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曖睡鴛鴦。
40 《尋隱者不遇》 賈島(唐) 鬆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41 《山行》 杜牧(唐)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42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43 《江南春》 杜牧(唐)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44 《樂遊原》 李商隱(唐)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45 《蜂》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46 《江上漁者》 範仲淹(北宋)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
47 《元日》 王安石(北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48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隻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9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北宋) 茅簷常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tà)送青來。
5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北宋)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51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52 惠崇《春江曉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53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54 《夏日絕句》 李清照(宋)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55 《示兒》 陸遊(南宋)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56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遊(南宋) 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57 《四時田園雜興》(一) 範成大(南宋)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58 《四時田園雜興》(二) 範成大(南宋)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cháng)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59 《小池》 楊萬裏(南宋)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河才露(lù)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60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裏(南宋)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61 《春日》 朱熹(南宋) 勝日尋方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麵,萬紫千紅總是春。
62 《題臨安邸》 林升(南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3 《遊園不值》 葉紹翁(南宋)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
64 《鄉村四月》 翁卷(juǎn)(南宋)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liǎo)蠶桑又插田。
65 《墨梅》 王冕(元)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
66 《石灰吟》 於謙(明)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67 《竹石》 鄭燮(清)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68 《所見》 袁枚(清)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69 《村居》 高鼎(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70 《己亥雜詩》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shì)風雷,萬馬齊喑(yīn)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71 《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72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73 長歌行 (節選)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今譯] 河水滔滔流向東海,怎麼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壯年華不努力有所作為,待到年紀老時,就是懊悔悲傷也沒有用。01 關雎(《詩經·國風·周南》):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02 蒹葭(《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03 觀滄海(三國·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04 飲酒(東晉·陶潛):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0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06 次北固山下(唐·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07 使至塞上(唐·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08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09 行路難(唐·李白):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10 望嶽(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11 春望(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2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麵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裏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3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4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5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劉禹錫):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6 觀刈麥(唐·白居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複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17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麵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18 雁門太守行(唐·李賀):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9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20 泊秦淮(唐·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1 夜雨寄北(唐·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22 無題(唐·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23 相見歡(南唐·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24 漁家傲(北宋·範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麵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25 浣溪沙(北宋·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26 登飛來峰(北宋·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
27 江城子·密州出獵(北宋·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28 水調歌頭(北宋·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29 遊山西村(南宋·陸遊):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30 破陣子(南宋·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31 過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2 山坡羊·潼關懷古(元·張養浩):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33 己亥雜詩(清·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34天淨沙·秋思(元·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5 陌上桑(漢樂府):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係,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係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直千萬餘。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36 龜雖壽(三國·曹操):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37 歸園田居(東晉·陶潛):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38 木蘭辭(北朝民歌):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花木蘭)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齊)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花木蘭)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裏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9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40 渡荊門送別(唐·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41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唐·李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42 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43 題破山寺後禪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鍾磬音。
44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唐·韓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奏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45 秋詞(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46 憶江南(唐·溫庭筠):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
47 浣溪沙(北宋·蘇軾):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48 醉花陰(南宋·李清照):薄霧濃愁永雲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49 別雲間(明·夏完淳):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50 論詩(清·趙翼):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孔子語錄》(《論語》)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曰:“吾嚐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出師表》(諸葛亮)。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岡勢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杜甫傳>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月答>訪楊雲卿淮上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