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疏的詩句是什麼
1、流響出疏桐(唐·虞世南·《蟬》)
2、踏盡疏桐影(宋·周紫芝·《水調歌頭》)
3、缺月掛疏桐(宋·蘇軾·《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4、纖纖側向疏桐掛(宋·趙長卿·《蝶戀花》)
5、疏桐吹綠(宋·薑夔·《八歸 湘中送胡德華》)
6、疏桐雲重(宋·方嶽·《酹江月/念奴嬌》)
7、雨聲乾、桐疏楓冷(宋·李昴英·《水龍吟》)
8、缺月疏桐(宋·劉氏·《沁園春》)
9、殷雲度雨疏桐落(宋·吳文英·《鷓鴣天 化度寺作》)
10、曉來寒露滴疏桐(宋·無名氏·《一叢花》)
11、正抱疏桐葉半黃(宋·王安石·《葛溪驛》)
12、明露浴疏桐(宋·蔣捷·《浪淘沙》)
13、擊疏桐(元·王吉昌·《江梅引》)
14、疏桐墜綠鮮(唐·李賀·《潞州張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15、簾外桐疏見露蟬(宋·陸遊·《小酌》)
16、鴉啼金井下疏桐(唐·李賀·《九月》)
17、於彼疏桐(唐·宋華·《蟬鳴一篇五章》)
18、隨夜鵲、繞疏桐(宋·周密·《南樓令/唐多令》)
19、疏桐缺月耿窗前(宋·汪莘·《秋懷十首》)
20、疏蔭托高桐(唐·唐彥謙·《移莎》)
21、桐門葉半疏(南北朝·庾信·《奉和山池》)
22、半起疏桐上高柳(明·高啟·《烏夜啼》)
23、老調疏桐恨傳深(明·王過仁·《書庭蕉》)
24、疏桐餘一幹(唐·雍陶·《孤桐》)
25、正抱疏桐葉半黃(宋·王安石·《莫溪驛》)
26、蕭疏桐葉上(唐·戴察·《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27、疏桐凋晚日(宋·宋庠·《初憩河陽郡齋三首》)
28、漸影顫疏桐(宋·無名氏·《買坡塘/摸魚兒》)
29、鍾盡疏桐散曙鴉(唐·吳商浩·《秋塘曉望》)
30、風疏飛燕拂桐花(明·高啟·《初夏江村》)
31、嶽雨滴桐疏(唐·喻鳧·《龍翔寺閣夜懷渭南張少府》)
32、月明猶掛疏桐(元·許有壬·《金菊對芙蓉 宿程鬆壑月香亭次韻》)
33、遙知疏桐下(宋·汪莘·《竹洲見寄次韻》)
34、竹陰桐影共蕭疏(宋·文同·《太常致齋閑書寺壁》)
35、疏桐翠井早驚秋(宋·吳文英·《月中行/月宮春》)
36、淡月疏桐(宋·唐藝孫·《齊天樂》)
37、柳疏桐下晚窗明(唐·陸龜蒙·《和襲美酒病偶作次韻》)
38、惜無殘月照疏桐(宋·韓元吉·《寶林院次韓廷玉韻》)
39、寒聲通夕戰疏桐(宋·王珪·《池亭月下獨坐》)
40、獨倚疏桐無限思(元·張遜·《無題》)
41、桐疏不庇鴉(宋·蘇轍·《次韻李簡夫秋園》)
42、高館落疏桐(唐·王維·《奉寄韋太守陟》)
43、荒亭蔭疏桐(宋·晁補之·《次韻答葉學古》)
44、門外疏桐影畫簾(宋·範成大·《斑騅》)
45、午影轉疏桐(宋·夏竦·《虎丘僧舍間望》)
46、漠漠疏桐日下陰(宋·王安石·《酬裴如晦》)
47、桐疏露氣涼(宋·寇準·《與詩友會宿》)
48、桐疏鳳更單(宋·劉筠·《霜月》)
49、疏桐清露中庭下(宋·錢選·《中秋月》)
50、桐影傍岩疏(唐·韋道遜·《晚春宴》)
51、夜雨疏桐點點愁(宋·華嶽·《憂》)
52、想見疏桐涼月下(宋·項安世·《次韻答蜀人薛仲章》)
53、疏桐月滿除(明·高啟·《夜懷王校書》)
54、寒月下疏桐(明·李時行·《旅思》)
55、青桐帶露疏(明·梁有譽·《黃司馬青泛軒》)
56、疏桐已殞霜(元·倪瓚·《夜泊芙蓉洲走筆寄煉師》)
57、台留片石蔭疏桐(明·錢明相·《京口過楊文襄故第》)
58、疏雨桐花幽鳥啼(明·沈應·《次錢文伯題雲林詩韻》)
59、看月上疏桐(明·汪廣洋·《寄陳僉事》)
60、老芰疏桐恨轉深(明·王守仁·《書庭蕉》)......餘下全文>>
疏煙開頭詩句
1、疏煙亹亹秋,獨酌平生思。——《送沈處士赴蘇州李中丞招以詩贈行》唐·杜牧
2、疏煙小雨多情思,個是西湖淡薄妝——《遊西湖天竺書所見成五絕句 其四》宋·劉才邵
3、疏煙淡淡樹重重,略得西南有路通。——《呈王山父 其一》宋·劉過
4、疏煙明月樹,微雨落花村。——《子規》宋·餘靖
5、疏煙明淡雨膏如。青入燒痕初。——《訴衷情令》宋·李處全
6、疏煙魚艇遠,斜日寺樓閑。——《遊惠陽西湖》宋·陳堯佐
7、疏煙橫暖靄,碧溜漱晴沙。——《陪盱眙王使君東遊四首 其四》宋·陳造
8、疏煙滅沒冷幡影,沉沉綠樹生春暉。——《瀟湘八景 其七 煙寺晚鍾》宋·周密
9、疏煙落日路三叉,敗葉乾風屋數家。——《村家》宋·徐元傑
10、疏煙媚晚霽,飛雲帶歸鴻。——《同陳虛中洪駒父登擬峴台觀水漲》宋·謝薖
帶“疏”的詩句是什麼?
1.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釋義:昨天夜裏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
2.雨霰疏疏經潑火。巷陌秋千,猶未清明過。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涴。——蘇軾《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
釋義:經曆了一場桃花雨之後,又下了疏稀的雨夾雪。清明節還未到,街坊中的秋千蕩起來了。杏子梢頭的一花蓄開放,淡紅色的花脫掉而成白色的花,像被胭脂水粉浸染似的。
3.去者日以疏,來者日以親。——佚名《去者日以疏》
釋義:死去的人因歲月流逝而日漸疏遠了啊,活著的人卻會因離別愈久而更感親切。
4.簾幕疏疏風透。一線香飄金獸。朱闌倚遍黃昏後。廊上月華如晝。 ——張耒《秋蕊香·簾幕疏疏風透》
釋義:戶外的風吹進疏簾,香爐裏飄起一線香煙。黃昏後倚遍紅色的欄杆,廊上的月光如同白天。
5.疏雨池塘見,微風襟袖知。——賀鑄《南歌子·疏雨池塘見》
釋義:稀疏的雨點落在池塘裏,水麵上泛起了漣漪。輕風拂來,吹動了衣袖。
6.點滴空階疏雨。迢遞嚴城更鼓。——王國維《如夢令·點滴空階疏雨》
釋義:零星的雨點灑落在台階上,傳來遠方城池上催更的鼓聲。
7.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楊萬裏《宿新市徐公店》
釋義:籬笆稀稀落落,一條小路通向遠方,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卻還尚未形成樹陰。
8.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鄭思肖《寒菊》
釋義:你在秋天盛開,從不與百花為叢。獨立在稀疏的籬笆旁邊,你的情操意趣並未衰窮。
9.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釋義:秋風吹冷,孤獨的情懷有誰惦念?看片片黃葉飛舞遮掩了疏窗,佇立夕陽下,往事追憶茫茫。
10.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釋義: 秋日青楓江上孤帆遠遠飄去,白帝城邊黃葉飄零古木稀疏。
含有疏字的古詩詩句有哪些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出自高適(唐)的《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有疏詞兩個字的詩句
至啟伏蒙仆射相公以小子近司芸閣罕扣蕪音忽徵庸陋之詞蓋示記憐之
[宋]?李至
句無騷雅口難開,豈稱明公唱和才。
多病正憐拈筆懶,相思還喜送詩來。
讀臨危坐拋青史,吟繞幽庭躡緣苔。
欲琢一聯聊報謝,誌疏詞拙自先咍。
疏煙畫箏開頭的詩句
疏煙畫箏。夜笛清悵。夜音空巷。染燭墨箋。染淚丹青。溫弦東隅。暖瑟南氤。...【詩詞】畫船聽雨眠。繞船風雨哀。歌盡桃花扇底風。不如不遇傾城色。
形容開始處的很好後來生疏的詩句有哪些?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岩扉鬆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物是人非是事休,欲語淚先流。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後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滄浪水。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解釋
*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斟酒給你請你自慰自寬,人情反複無常就像波瀾。
2.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意思是說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3.岩扉鬆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鹿門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朧的樹影。不覺中忽然來到龐公隱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門及鬆間的 ? 小路靜悄悄的,隻有我這個隱者獨自來來去去。
4.物是人非是事休,欲語淚先流。
景物依舊,人事已變,一切事情都已經完結。想要傾訴自己的感慨,還未開口,眼淚先流下 ? 來。
5.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 ? 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6.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孑然一身多年,發現其實自己一生最愛的還是當初的那個人,於是重新回頭,卻發現物是人非。
7.後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滄浪水。
如今的情景不如往昔,以後的歲月恐怕連今天也比不上了。對著滄浪亭下的流水,我們倆默 ?默無語,隻能滿懷悲恨和憂悒,把酒杯頻頻舉起。
8.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人生旅途常有別離不易相見,就像參星商星實在難得相遇。
帶有“疏桐”的古詩詞有什麼?
1、唐 ?虞世南《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2、宋 ?蔣捷《浪淘沙·明露浴疏桐》
明露浴疏桐。秋滿簾櫳。掩琴無語意忡忡。掐破東窗窺皓月,早上芙蓉。
前事渺茫中。煙水孤鴻。一尊重九又成空。不解吹愁吹帽落,恨殺西風。
3、?宋 ? 蘇軾《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4、宋 ?方嶽《酹江月/念奴嬌》
綠尊翠勺,約秋風、一醉小樓先月。誰取寶奩奔帝所,深瑣玉華宮闕。老桂香寒,疏桐雲重,生怕金蛇掣。那知天柱,一峰別與天接。
我欲飛佩重遊,置之衣袖,照我襟懷雪。玉斧難藏修月手,待做明宵清絕。天地無塵,山河有影,了不遺毫發。舉杯相屬,喚誰箋與天說。
5、宋 ?趙長卿《蝶戀花·天淨姮娥初整駕》
天淨姮娥初整駕。桂魄蟾輝,來趁清和夜。費盡丹青無計畫。纖纖側向疏桐掛。
人在扶疏桐影下。耳畔輕輕,細說家常話。年少難留應不借。未歌先咽歌還罷。
可字開頭的詩句唯美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
直為經過行處樂,不知虛度兩京春。
去年餘閏今春早,曙色和風著花草。
可憐寒食與清明,光輝並在長安道。
自從關路入秦川,爭道何人不戲鞭。
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馬上廢秋千。
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
遠看驪岫入雲霄,預想湯池起煙霧。
煙霧氛氳水殿開,暫拂香輪歸去來。
今歲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惜花吟》鮑君徽
枝上花,花下人,可憐顏色俱青春。
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
不如盡此花下歡,莫待春風總吹卻。
鶯歌蝶舞韶光長,紅爐煮茗鬆花香。
妝成罷吟恣遊後,獨把芳枝歸洞房。
《采桑子》李煜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
晝雨如愁,百尺蝦須上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
欲寄鱗遊,九曲寒波不溯流。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將赴益州題小園壁》蘇頲
歲窮惟益老,春至卻辭家。
可惜東園樹,無人也作花。
《夜宴安樂公主新宅》蘇頲
車如流水馬如龍,仙史高台十二重。
天上初移衡漢匹,可憐歌舞夜相從。
《餞唐州高使君赴任》李乂
淮源之水清,可以濯君纓。
彼美稱才傑,親人佇政聲。
歲寒疇曩意,春晚別離情。
終歎臨岐遠,行看擁傳榮。
《和嚴揆省中宿齋遇令狐員外當直之作》李逢吉
致齋分直宿南宮,越石盧諶此夜同。
位極班行猶念舊,名題章奏亦從公。
曾驅爪士三邊靜,新贈髯參六義窮。
竟夕文昌知有月,可憐如在庾樓中。
《橫吹曲辭?關山月》張籍
秋月朗朗關山上,山中行人馬蹄響。
關山秋來雨雪多,行人見月唱邊歌。
海邊漠漠天氣白,胡兒夜度黃龍磧。
軍中探騎暮出城,伏兵暗處低旌戟。
溪水連地霜草平,野駝尋水磧中鳴。
隴頭風急雁不下,沙場苦戰多流星。
可憐萬國關山道,年年戰骨多秋草。
《關山月》張籍
秋月朗朗關山上,山中行人馬蹄響。
關山秋來雨雪多,行人見月唱邊歌。
海邊茫茫天氣白,胡兒夜度黃龍磧。
軍中探騎暮出城,伏兵暗處低旌戟。
溪水連天霜草平,野駝尋水磧中鳴。
隴頭風急雁不下,沙場苦戰多流星。
可憐萬國關山道,年年戰骨多秋草。
《寄元員外》張籍
外郎直罷無餘事,掃灑書堂試藥爐。
門巷不教當要鬧,詩篇轉覺足工夫。
月明台上唯僧到,夜靜坊中有酒沽。
朝省入頻閑日少,可能同作舊遊無。
《贈王侍禦》張籍
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
府縣同趨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陽春晚蕭蕭雨,洛水寒來夜夜聲。
自歎獨為折腰吏,可憐驄馬路傍行。
《岸花》張籍
可憐岸邊樹,紅蕊發青條。
東風吹渡水,衝著木蘭橈。
《答劉明府》張籍
身病多時又客居,滿城親舊盡相疏。
可憐絳縣劉明府,猶解頻頻寄遠書。
《題方睦上人月台觀》張籍
一身清淨無童子,獨坐空堂得幾年。
每夜焚香通月觀,可憐光影最團圓。
《南園十三首》李賀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
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
宮北田塍曉氣酣,黃桑飲露窣宮簾。
長腰健婦偷攀折,將喂吳王八繭蠶。
竹裏繰絲挑網車,青蟬獨噪日光斜。
桃膠迎夏香琥珀,自課越傭能種瓜。
三十未有二十餘,白日長饑小甲蔬。
橋頭長老相哀念,因遺戎韜一卷書。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長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詼諧取自容。
見買若耶溪水劍,明朝歸去事猿公。
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
窗含遠色通書幌,魚擁香鉤近石磯。
泉沙軟臥鴛鴦暖,曲岸回篙舴艋遲。
瀉酒木欄椒葉......餘下全文>>
古文中疏是什麼意思
疏
I shū
1.開浚;開通。
《國語?周語下》:“夫天地成而聚於高,歸物於下。疏為川穀,以導其氣。”
韋昭注:“疏,通也。”
《左傳?成公十六年》:“塞井夷灶,陳於軍中,而疏行首。”
杜預注:“疏行首者,當陳前決開營壘為戰道。”
宋孔平仲《夏旱》詩:“安得疏江擁三峽,餘波末流灌百城。”
《清史稿?怡賢親王允祥傳》:“仍疏趙北、苑家二口以防衝決。”
2.分開;分散。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敵積,故可疏;盈,故可虛。”
《淮南子?道應訓》:“知伯圍襄子於晉陽,襄子疏隊而擊之,大敗知伯。”
高誘注:“疏,分也。”疏,一本作“疏”。
《新唐書?南詔傳下》:“雨矢射王師。
威疏軍行,向矢所發叢射之。”
3.分賜;分給。
《晏子春秋?問上十九》:“君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貴之。”
漢桓寬《鹽鐵論?毀學》:“今人主張官立朝以治民,疏爵分祿以褒賢。”
4.分布;陳列。
《楚辭?九歌?湘夫人》:“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
王逸注:“疏,布陳也。”
漢揚雄《太玄?玄首》:“三位疏成。”
司馬光集注引宋衷曰:“疏,布也。”疏,一本作“疏”。
《文選?左思〈魏都賦〉》:“綺井列疏以懸蔕,華蓮重葩而倒披。”
李周翰注:“疏,布也。”
5.鬆弛,解除。
漢王褒《四子講德論》:“減膳食,卑宮觀,省田官,損諸苑,疏繇役,振乏困。”
《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王琇接書,來獄中疏了貴人戴的枷。”
6.洗滌,清除。
《國語?楚語上》:“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
韋昭注:“疏,滌也。”
《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
李善注引賈逵《國語》注:“疏,除也。”
7.撤退。
《國語?晉語四》:“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而去之。”
韋昭注:“疏,徹也。”
8.疏遠,不親近。
《荀子?修身》:“諂諛者親,諫爭者疏。”
《韓詩外傳》卷九:“與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
《舊唐書?李密傳》:“魏武將求九錫,荀彧止而見疏。”
宋周煇《清波別誌》卷上:“況餘靖,自來與範仲淹義分絕疏,猶以朋黨坐。”
《明史?餘珊傳》:“正德之世,大臣日疏,小人日親,致政事乖亂。”
9.指離間,使疏遠。
唐劉肅《大唐新語?極諫》:“臣聞陳平事漢祖,謀疏楚之君臣,乃用黃金七十斤,行反間之術。”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一卷第一章:“二十幾歲的人,難道不曉得賣業是先要‘盡盡’親疏內外的老規例嗎?”
10.輕視。
《史記?伍子胥列傳》:“﹝吳王﹞益疏子胥之謀。”
《文選?揚雄〈長楊賦〉》:“於是後宮賤玳瑁而疏珠璣。”
李善注引《廣雅》:“疏亦賤也。”
11.冷淡;淡漠。
《後漢書?班超傳》:“超既西,先至於窴。
廣德禮意甚疏。”
隋王通《中說?禮樂》:“子謂薛收善接小人,遠而不疏,近而不狎,穨如也。”
宋陸遊《南堂雜興》詩:“燕欲委巢雛盡去,扇猶在手意先疏。”
《西遊記》第六三回:“那呆子意懶情疏,徉徉推托。”
12.遠親。亦泛指關係疏遠的人。
《禮記?三年問》:“三年之喪,何也?曰:稱情而立文,因以飾群,別親疏貴賤之節,而弗可損益也。”
孔穎達疏“親謂大功以上,疏謂小功以下。”
《管子?形勢解》:“子婦不失其常,則長幼理而親疏和。”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王長史(王濛)嚐病,親疏不通。”一本作“疏”。
唐韓愈《示兒》詩:“主婦治北堂,膳服適戚疏。”
清陳確《儉葬說》:“孟子‘不以天下儉其親’,謂不當厚於疏而反薄於親耳,非傾家厚葬之謂也。”
13.粗糙。亦指粗食。
《詩?大雅?召旻》:“彼疏斯粺,胡不自替?”鄭玄箋:“疏,麤也,謂糲米也。”
《禮記?玉藻》:“客飧,主人辭以疏。”
鄭玄注:“疏之言麤也。”
宋文天祥《與中書祭酒知贛州翁丹山書》:“某退歸以來……飯疏飲水,自求吾誌。”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十二:“吾貴為尚書,何如秀水朱十,以七品官歸田,飯疏飲水,多讀萬卷書也。”
14.指粗布。
《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衡乃著布單衣、疏巾。”
15.稀疏;稀少。
《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高亨注:“疏,稀疏,不密。”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深耕穊種,立苗欲疏。”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三代政暇,文翰頗疏。”
唐杜牧《雪中書懷》詩:“孤城大澤畔,人疏煙火微。”
魯迅《書信集?致楊霽雲》:“久疏問候,想動定一切佳勝?”
16.疏忽;鬆懈。
《墨子?雜守》:“池外廉有要、有害,必為疑人,令往來行夜者射之,誅其疏者。”
《韓非子?五蠹》:“救小未必能存,而交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則為強國製矣。”
宋司馬光《除皇伯宗諤》:“間由思慮之疏,麗於文法之禁。”
宋陸遊《病少愈偶作》詩:“遇事始知聞道晚,抱痾方悔養生疏。”
17.生疏;不擅長。
《後漢書?儒林傳序》:“然章句漸疏,而多以浮華相尚。”
晉陶潛《詠荊軻》:“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宋王安石《寶應二三進士見送乞詩》詩:“慚君車蓋如平昔,不笑謀生萬事疏。”
清李鬥《〈揚州畫舫錄〉序》:“鬥幼失學,疏於經史,而好遊山水。”
18.疏陋;淺薄。
《後漢書?孔融傳》:“融負其高氣,誌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谘予不淑,嬰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頑疏。”
宋王安石《憶昨詩示諸外弟》詩:“材疏命賤不自揣,欲與稷契遐相睎。”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說林》:“意卓而辭躓者,潤丹青於妙筆;辭豐而學疏者,資卷軸於腹笥。”
於省吾《〈雙劍誃諸子新證〉序》:“自揆桐昧疏學,就其所知者錄之,得歟失歟,以俟來悊。”
19.粗略;不精密。
《晉書?律曆誌中》:“史遷造《太初》,其後劉歆以為疏,複為《三統》。”
《新唐書?李適之傳》:“適之性疏,信其言,他日從容為帝道之。”
《文獻通考?經籍一》:“《七略》雖疏而不濫,若班氏步步趨趨,不離於《七略》,未見其失也。”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說林》:“主義理者,拙於辭章;能文辭者,疏於徵實。”
20.粗拙;粗劣。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誄碑》:“杜篤之誄,有譽前代。
《吳誄》雖工,而他篇頗疏。”
鄭觀應《盛世危言?技藝》:“蓋工藝之疏,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21.迂闊;不切實際。
《禮記?檀弓下》:“天則不雨而望之愚婦人,於以求之,毋乃已疏乎?”孔穎達疏:“言其疏遠於道理矣。”
宋戴複古《寄章泉先生趙昌父》詩:“近者李侍郎,直言遭逐去。人皆笑其疏,君獨有詩句。”
清顧炎武《日知錄?九州》:“然則謂《禹貢》九州,為盡虞夏之疆域者,疏矣。”
22.久;長遠。
《孟子?公孫醜上》:“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
趙岐注:“言王政不興久矣。”
《淮南子?氾論訓》:“體大者節疏,蹠距者舉遠。”
高誘注:“疏,長。”
《漢書?晁錯傳》:“勁弩長戟,射疏及遠,則匈奴之弓弗能格也。”
顏師古注:“疏亦闊遠也。”
唐駱賓王《和孫長史秋日臥病》:“霍第疏天府,潘園近帝台。”
清龔自珍《哭鄭八丈》詩:“別離剛歲換,問訊訝春疏。”
23.大。
漢揚雄《太玄?首》:“方州部家,三位疏成。”
範望注:“疏,大也。言陰陽乘三統為方州部家大數,則三統之位乃大成也。”
24.遲緩;遲鈍。
《文選?陸機〈演連珠〉》:“臣聞柷敔希聲,以諧金石之和;鼙鼓疏擊,以節繁弦之契。”
李善注引《廣雅》:“疏,遲也。”
宋陸遊《聞新雁有感》詩:“才本無多老更疏,功名已負此心初。”參見“疏數”。
25.空虛;貧乏。
宋陸遊《晨坐道室有感》詩:“一缽青精便有餘,世間萬事總成疏。”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樂仲》:“然家計日疏,居二十年,割畝漸盡,竟不能畜僮仆。”
26.爽朗;超逸。
三國魏劉劭《人物誌?八觀》:“微忽必識,妙;美妙不昧,疏也。”
劉炳注:“心致昭然,是曰疏朗。”
晉向秀《思舊賦》序:“餘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然嵇誌遠而疏,呂心曠而放。”
27.鮮明貌。參見“疏疏”。
28.雕刻;刻畫。
《周禮?春官?典瑞》:“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斂屍。”
孫詒讓正義:“謂六玉之內,唯璧、琮更刻鏤之,使兩麵疏通。”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爾乃懸棟結阿,天窗綺疏。”
張載注:“疏,刻鏤也。”
《後漢書?梁冀傳》:“窗牖皆有綺疏青瑣,圖以雲氣仙靈。”
李賢注:“綺疏謂鏤為綺文。”
29.指窗戶。
《史記?禮書》:“刻鏤文章,所以養目也;疏房床笫幾席,所以養體也。”
司馬貞索隱:“疏謂窗也。”
《文選?張協〈七命〉》:“方疏含秀,圓井吐葩。”
呂向注:“疏,窗也。”疏,一本作“疏”。
隋江總《詠雙闕》:“象闕連馳道,天宇照方疏。”
唐駱賓王《同崔駙馬曉初登樓思京》詩:“綺疏低晚魄,鏤檻肅初寒。”
前蜀韋莊《撫盈歌》:“鳳縠兮鴛綃,霞疏兮綺寮。”
30.通“蔬”。泛指蔬菜。
《荀子?富國》:“今是土之生五穀也,人善治之……然後葷菜百疏以澤量。”
《通典?職官八》:“﹝上林苑令丞﹞掌諸苑囿池沼種植疏果藏冰之事。”
袁枚《隨園詩話》卷六引清金質夫《遊張園》詩:“欹危瘦竹扶衰步,高下疏畦下晚晴。”
31.通“梳”。梳子。
《急就篇》卷三:“鏡奩疏比各異工。”
顏師古注:“櫛之大而麤,所以理鬢者,謂之疏,言其齒稀疏也。”
32.通“梳”。引申為梳理。
《漢書?揚雄傳下》:“當此之勤,蓬頭不暇疏,饑不及餐。”
唐駱賓王《遊靈公觀》詩:“斷風疏晚竹,流水切危弦。”
33.通“疋”。赤腳。
《淮南子?道應訓》:“子佩疏揖,北麵立於殿下。”
高誘注:“疏,徒跣也。”
34.通“搜”。搜索;搜尋。
明文震亨《長物誌?禽魚》:“丹林綠水,豈令凡俗之品闌入其中。故必疏其雅潔可供清玩者數種,令童子愛養餌飼。”參見“疏捕”。
35.姓。
漢有疏廣。見《漢書》本傳。
II
shù
shū
1.分條記錄或分條陳述。
《墨子?號令》:“諸可以便事者,亟以疏傳言守。”
《漢書?杜周傳》:“前主所是著為律,後主所是疏為令。”
顏師古注:“疏謂分條也。”
唐元稹《唐故朝議郎侍禦史河南元君墓誌銘》:“己雖遊千裏,貿費毫釐,未嚐不疏之於書,還啟先太君,下示仲、叔、季。”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促織》:“撫軍大悅,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序言》:“三年前,偶當講述此史,自慮不善言談,聽者或多不憭,則疏其大要,寫印以賦同人。”
2.奏章。
《漢書?賈誼傳》:“誼數上疏陳政事,多所欲匡建。”
唐杜甫《秋興》詩之三:“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
宋蘇洵《史論》下:“﹝班固﹞之傳周勃也,汗出洽背之恥不載焉,見之《王陵傳》;傳董仲舒也,議和親之疏不載焉,見之《匈奴傳》。”
《明史?楊漣傳》:“漣遂抗疏劾忠賢,列其二十四大罪。”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七七:“我焚文字公焚疏,補紀交情為紀公。”
3.指上奏章。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鄉貢》:“大曆中,楊綰疏請複舊章,貴全乎實。”
《明史?張芹傳》:“給事中竇明言事下獄,芹疏救之。”
4.指闡釋經書及其舊注的文字。
唐玄宗《〈孝經〉序》:“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數句,一句之內意有兼明,具載則文繁,略之又義闕,今存於疏,用廣發揮。”
範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各宗派的大師,都想解釋所尊奉的經典……經疏愈積愈臃腫,學徒愈學愈迷惑。”
5.引申為闡釋。
宋任伯雨《述懷》詩:“問夜欲自勞,百疏竟何益。”
清蔡焯《〈史通通釋〉舉例》:“釋之為用,析節而疏其義。”
6.指書信。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雖書疏往返,未足解其勞結。”
唐杜甫《潭州送韋員外牧韶州》詩:“洞庭無過雁,書疏莫相忘。”
宋蘇軾《答孫誌康書》:“即日奉疏,少通哀誠。”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硜硜略具前疏,率此附寄,殊不盡。”
7.僧道拜懺時所焚化的祈禱文。
唐賈島《宿贇上人房》詩:“朱點草書疏,雪平麻履蹤。”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道場罷,眾僧請夫人燒疏。”
《醒世姻緣傳》第四回:“﹝晁大舍﹞勉強梳了頭,到家堂中燒疏送神。”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中秋》:“雲儀紙馬,則道院送疏。”
8.舊時募化用的簿冊。
明陶宗儀《輟耕錄?嶽鄂王》:“蓋忠臣烈士,每詔條有致祭之文;豈狂子野僧,攙國典出募緣之疏。”
9.指捐款。
茅盾《賽會》:“‘地戲’不過幾個人穿了做戲的‘行頭’走走罷了,夾在‘會’裏無非硬湊一個名目,主事人們好借此多‘寫’幾塊錢‘疏’。”
--漢語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