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都有哪些禁歌???
崔健的《一塊紅布》
陶喆的《鬼》
陳升的《北京一夜》
中國搖滾之父崔健的詳細資料
簡曆
1961年8月2日,崔健生於北京市朝陽區幸福村,朝鮮族,父親崔雄濟為北京空軍軍樂隊的團級幹部,母親張順化生於朝鮮,是朝鮮族舞蹈團的成員。
1975年,他開始跟隨父親學習小號演奏;
1976年,父親以400多元人民幣購買錄音機給崔健。
1978年,在北京交響樂團擔任小號演奏員至1987年5月離開。
1980年,以20元人民幣購得第一把吉他,並開始學習。
1983年,隨北京歌舞團至山西太原參與“晉原之秋”音樂會。於演出活動結束後下榻的招待所,演唱日本電影《人證》的插曲〈草帽歌〉。
1984年《當代歐美流行爵士─崔健獨唱集》專輯出版。
1984年11月-1985年6月 參與組建“七合板”樂隊,成員另有:劉元、楊樂強、周曉明、文博、安邵華、李秀力等七人。首場演出在政協禮堂,曲目包括翻唱The Beatles、Paul Simon、中外歌曲及創作曲等。
1985年《夢中的傾訴》專輯出版(中國唱片公司北京分公司),即日後的《'85回顧》或《1985回顧》。
1985年12月,參與流行歌曲比賽,演唱《不是我不明白》、《最後的抱怨》,評審委員有音樂界名人王昆、李雙江等,未獲名次。
1986年5月,參加“世界和平年演唱會”(北京)首唱《一無所有》而一炮走紅。
1986年《新潮》專輯出版(深圳音像公司),再版時易名為《分手的時候》,即日後的《浪子歸》。
1988年1月23日,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辦音樂會。
1988年4月,開始於中國旅遊聲像公司錄音棚錄製首張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錄音師為陳慶、王昕波(老哥)。於棚內時間約100天,錄音時間斷斷續續至1989年2月結束。
1988年9月中央電視台衛星曾傳送崔健演唱的一無所有 (歌曲),作為漢城奧運會前夜特別節目的一部分向全球播出。
1988年12月3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參加新時期十年金曲金星評選活動演唱會。首唱〈一塊紅布〉。
1989年3月12、13日,在北京展覽館劇場舉辦“新長征路上的搖滾”演唱會,轟動京城。同年《一無所有》榮獲《人民日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舉辦的“新時期十年金曲獎”,崔健獲得優秀歌手獎。
1989年3月17日,與ADO樂隊前往歐洲展開為期一個月的首次出國,3月19日於英國倫敦Royal Albert Hall參加Salem Music Awards亞洲音樂節,演唱〈一無所有〉;4月2日於法國巴黎參加“布日之春”國際搖滾音樂節(Printemps de Bourges),做個人首次專場演出。
1989年4月,第一張他本人認可的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在中國大陸以“崔健與ADO”名義發行(中國旅遊聲像出版社),在海外(包括港台)則易名為《一無所有》,台灣於4月12日由可登唱片發行,在香港於4月20日由EMI發行。隨後在台灣榮獲“雙白金唱片獎”,在香港獲“白金唱片獎”。 10月,專輯封麵修改後以新麵貌在中國大陸重新上市。
1989年5月19日,與樂隊在天安門廣場演出慰問絕食學生,演唱 [1][2][3][4] 了《從頭再來》《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像一把刀子》《一塊紅布》等歌曲,絕食學生深受鼓舞。
1990年,“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巡回演唱會(為亞運會集資)於北京(1月28、29日)展開,其後在鄭州(3月17、18、19日)、武漢(3月24、25、26日)、西安(3月31日、4月1日)、成都(4月8、9、10日)演出。原預計5月初繼續至上海、南京、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地巡演,但未成行。
1990年4月,開始錄製第二張專輯《解決》,至6月結束,曆時約60天時間。
1991年1月28日,廣州天河體育館演唱會。
1991年1月底,農曆新年期間,第二張專輯《解決》在中國大陸發行(中國北光聲像藝術公司),其中〈像一把刀子〉、〈最後一槍〉兩曲未印歌詞。台灣、香港則於3月發行。
1991年3月底,前往香港接受電台訪問及演出。
1991年7月,代表大陸赴香港參加《忘我大彙演》為大陸受災地區籌集救災款項。
1991年10月,崔健獨立製作完成的電視音樂片《快讓我在這雪地上撒點兒野》在美國榮獲三大音樂獎之一——MTV 大獎中“觀眾最喜愛的亞洲歌手獎”(VIDEO MUSIC AWARD 1991 MTV ASIA VIEWERS CHOICE AWARD CUIJIAN "WILD IN THE SNOW")注:此獎項是首次為亞洲地區設立。
1992年5月,為希望工程集資,在南京市五台山體育館舉辦“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崔健南京演唱會。
1992年6月28日,在雲南省昆明市拓東體育館舉辦“為雲南少數民族文教事業募捐”的演唱會,在當地獲得巨大反響,演唱會連續開了5場。
1992年8月,率樂隊赴日本參加“FREE”大型露天演唱會,首度在日本演出。
1992年9月,趙健偉撰寫的長篇紀實文學《崔健:在一無所有中呐喊》出版。
1992年11月15日,美國《洛杉磯時代》以崔健為封麵人物
1992年12月28-30日,北京展覽劇場演唱會“為中國癌症基金會集資”。
1993年2月,率樂隊赴德國、瑞士參加世界文化交流活動。
1993年7月,為北京市體育基金會集資──'93北京崔健演唱會。
1994年9月,參加美國西雅圖藝術節,在西雅圖中心體育場舉行的開幕式一場、個人演唱會一場。
1994年10月,第三張專輯《紅旗下的蛋》在中國大陸、香港、日本發行。長春、烏魯木齊'94紅旗下的蛋崔健演唱會。
1996年12月,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謝冕、錢理群主編的《百年中國文學經典》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崔健〈一無所有〉及〈這兒的空間〉獲選入第七卷 (1979-1989) “詩”類。
1997年4月,子曰樂隊專輯《第一冊》發行,崔健擔任製作人。
1997年7月,單曲《超越那一天》收錄於《七月一日生》合輯。
1998年4月,第四張專輯《無能的力量》發行。
2001年2月16、17、18日,《給你一點顏色》舞劇在香港葵青劇院演出。
2001年8月7日,在北京CD Cafe進行真唱簽名行動,發表真唱宣言,發起真唱運動抵製假唱。
2002年6月29日,北京CD Cafe演唱會,首唱新歌〈滾動的蛋〉。
2002年8月16、17日,第一屆雪山音樂節在雲南麗江的玉龍雪山舉行。
2003年1月18日,新加坡真唱運動演唱會。
2004年8月6日,參與在北京市楓花園汽車電影院的真唱運動2周年紀念活動。
2004年8月8日,崔健與樂隊參加在寧夏銀川賀蘭山舉辦的“中國搖滾的光輝道路”大型音樂節。
2004年12月10日,崔健及樂隊在北京新豪運酒吧舉辦現場專場演出,搖滾歌手王磊以DJ身分參與,山西民歌手王占民亦參與演出。旅遊衛視的《衛視先鋒》欄目全程記錄了這次聚會,並於12月31日20:00進行了電視轉播。
2005年3月23日,第五張專輯《給你一點顏色》發行。
2005年7月1日,崔健及樂隊參加北京工人體育場“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型演唱會”。同台演出的樂隊還有:鄭鈞、唐朝樂隊 、二手玫瑰樂隊、斯琴格日樂等。
2005年9月24日,北京首都體育館“陽光下的夢”崔健北京個人演唱會。
2005年10月27日,在深圳“根據地”酒吧舉行小型演唱會
2005年12月3日,在南京五台山體育館舉行個人演唱會
2006年5月24日,崔健及樂隊在香港Hard Rock Cafe舉行了一場名為‘崔健 Rock on Live 2006’的小型音樂會,演出形式為UNPLUGGED。
2006年7月15日,崔健與樂隊在北京的星光現場進行了一場UNPLUGGED演出,現場逾千名歌迷近距離感受著崔健樂隊的震撼音樂。
台灣貢寮海洋音樂祭
2007年7月8日,台灣貢寮海洋音樂祭,崔健壓軸演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崔健發起“超越那一天”賑災義演(5月22日),並首唱為地震譜寫的新歌〈光的背麵〉。
2009年9月12日,電影《成都我愛你》受邀成為威尼斯電影節閉幕電影,崔健出席了9月12日的電影節閉幕式。
2009年9月19日,崔健西班牙馬德裏演唱會。
2009年9月23日,崔健西班牙巴塞隆那演唱會。
2009年12月24日,在北京北展劇場,舉辦大型個人專場演唱會。
2010年12月31日-2011年1月1日,崔健與北京交響樂團合作,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兩場搖滾交響新年音樂會。
[編輯]作品風格
他的歌詞富於批判精神,且往往不為主流所容。他在歌曲《寬容》中把粗口“去你媽的”也寫進歌詞。有人認為他的《最後一槍》是暗示了“八九民運”中的流血事件,也有人指出這首歌其實是最早發行於1988年,創作初衷為紀念1979年“中越戰爭”中犧牲的烈士。目前公開發行的《最後一槍》版本為隻有三句歌詞的演奏版,在電影《火燒島》原聲大碟中能聽到有完整歌詞的版本,也稱為演唱版。而且崔健亦較早在他的搖滾樂裏麵使用“中國風”風格的歌手之一,較樸實的音樂風格受到了觀眾的歡迎。
[編輯]音樂作品[編輯]正式專輯
1989年:《新長征路上的搖滾》
1991年:《解決》
1994年:《紅旗下的蛋》
1998年:《無能的力量》
2005年:《給你一點顏色》
[編輯]其他專輯
1984年:《當代歐美流行爵士─崔健獨唱集》
1985年:《七合板演唱專輯》
1985年:《夢中的傾訴》,即後來重新出版的《'85回顧》《1985回顧》
1986年:《新潮》,即後來重新出版的《分手的時候》《浪子歸》
[編輯]精選輯
1996年:《1986-1996》,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
1997年:《Best Album》,韓國WOONGJIN MUSIC、SORIMADANG公司。
2003年:《Cui Jian: The Beginning 1986-1998》2CD,Bailong Music。
2006年:《Best of Cui Jian》,EMI Hong Kong。
[編輯]單曲
1985年:〈歡樂之夜〉,收錄於《愛的太陽》合輯,中國唱片公司北京分公司。
1986年:〈一隻受傷的蒼鷹〉,音樂家王西麟唯一的聲樂作品,收錄於《金木水火土》合輯,中國旅遊聲像出版社。
1986年:〈無言〉,收錄於新加坡電視連續劇《調色板》主題插曲專輯,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
1986年:〈一無所有〉早期版,最早收錄於《讓世界充滿愛》合輯,中國錄音錄像出版總社。
1986年:〈不是我不明白〉早期版,最早收錄於《全國百名歌星薈萃精選1》合輯,中國錄音錄像公司。
1987年:〈最後一槍〉早期版,最早收錄於《無名高地第一集》,中國東方歌舞團錄音公司;另收錄於1988年,《開天辟地》合輯,永聲音樂、1990年,《王虹、崔健》合輯,永聲音樂。
1990年:〈錯〉,收錄於《王虹、崔健》合輯,永聲音樂。
1997年:〈超越那一天〉,收錄於《七月一日生》合輯,上華國際。
2002年:麗江雪山音樂節主題歌,未發行。
2008年:〈月亮〉,翻唱廣西哈嘹樂隊原曲,未發行。
[編輯]演唱會
1993年:《北京崔健演唱會》現場實況錄音,中國旅遊出版社。
1997年:《北京演唱會》VCD,北京北影錄音公司。
2000年:《中國搖滾演唱會》VCD、DVD,廣州市新時代影音公司。
2007年:《音樂現場運動》DVD,中國文采聲像出版公司。
[編輯]電影
1993年參與演出張元導演的電影作品《北京雜種》,並製作其中的電影原聲。
2001年參與演出俞鍾導演的電影作品《我的兄弟姐妹》,飾演一名當音樂老師的父親。
2002年與劉星、李海英共同為薑文導演的電影作品《鬼子來了》配樂,該片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2006年執導首部電影作品——7分鍾的上下集短片《修複處女膜時代》。
2007年客串演出薑文導演的電影作品《太陽照常升起》。
2009年執導兩段式電影作品《成都我愛你》。
2011年執導電影《藍色骨頭》。
2012年指導音樂現場紀錄電影:《超越那一天》。采用3D立體聲、效技術,主題內容交響搖滾樂;據聞8月初麵市。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麵前才有路。——魯迅 關於這句話的事例以及詳解
王義夫雅典奪金
(戰勝壓力要付出超人的代價)
當44歲的王義夫站在最高領獎台上時,當這位已是第六次參加奧運會的老將聽到《義勇軍進行曲》奏響時,再也難以抑製自己的感情,淚如泉湧。最後一槍定乾坤的心靈震撼,使王義夫成就了霸業。
在令人窒息的氣氛中,王義夫舉起槍,幹脆地射出最後一發子彈,以總成績690環為中國軍團奪取第二枚金牌。
從洛杉磯奧運會到雅典奧運會,王義夫再次登上世界之巔。而期間的酸甜苦辣,令王義夫刻骨銘心。44歲的老槍手王義夫是中國軍團年齡最大的運動員,20年來連續參加奧運會,獨一無二。
王義夫說:“我們老運動員所麵臨的壓力,和年輕運動員相比有很大的差別,射擊也受體力、精力的限製,當巔峰期過後,身體狀況下降得很厲害,我是靠自己的努力,才走到雅典。”
“ 年輕隊員練一上午,我隻能比他們多練一下午;他們打一槍我就得想辦法打兩槍,總得要比他們多積累一點。”王義夫如此說,“要想取得超人的成績,必須付出超人的代價,同時從事射擊工作的愛妻張秋萍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很大的精神動力。”
“夢之隊”的滑鐵盧
(巨大的壓力會導致失敗)
2004年,雅典運動會,中國的“夢之隊”乒乓球隊遭遇了滑鐵盧樣的打擊。分量最重的奧運會男單金牌流落到韓國選手柳承敏的手中,而使中國乒乓球隊未能包攬奧運會四金。
28歲的“三朝元老”孔令輝和24歲的男乒中堅馬琳,都在雙打和單打中“提前”出局了。壓力確實太大了。從最早孔令輝和閻森的雙打名額之爭,到最後王皓和王勵勤的決賽資格之爭,從牛劍鋒的長期蓄勢待發,到馬琳的悉尼遺憾雅典補,壓力早已埋下伏筆,隻等臨戰時刻一觸即發。
當壓力成為習慣,緊張、僵硬和畏首畏尾就成了條件反射。
當時,外國記者對中國選手問得最多的就是一句話:“沒拿到金牌,你的壓力有多大?”沒拿到金牌的王皓承認:“不管進決賽的是我還是王勵勤,誰贏了都想站到最高領獎台上,壓力肯定大。”但拿到金牌的張怡寧說得好:“誰都會想贏怕輸,但想得過多隻會不敢打,不能積極主動,這對比賽肯定起不到好作用,既然這樣還不如把這口氣打出來。我們打比賽,打來打去還不是和自己在鬥?”
南瓜的試驗
(壓力越大,張力越大)
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曾經進行過一個有意思的試驗。試驗人員用很多鐵圈將一個小南瓜整個箍住,以觀察當南瓜逐漸長大時,對這個鐵圈產生的壓力有多大。
最初他們估計南瓜最大能夠承受大約500磅的壓力。在實驗的第一個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壓力;實驗到第二個月時,這個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壓力;當它承受到2000磅壓力時,研究人員必須對鐵圈加固,以免南瓜將鐵圈撐開;最後當研究結束時,整個南瓜承受了超過5000磅的壓力後南瓜皮才產生破裂。
他們打開南瓜並且發現它已經無法食用,因為它的中間充滿了堅韌牢固的層層纖維,試圖想要突破包圍它的鐵圈。為了吸收充足的養分,以便於突破限製它成長的鐵圈,它的根部甚至延展超過8萬英尺,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
向你的敵人敬杯酒
(壓力逼出來的功業)
康熙大帝在位執政60年之際,特舉行“千叟宴”以示慶賀。宴會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莊太皇太後,感謝孝莊輔佐他登上皇位,一統江山;第二杯敬眾位大臣及天下萬民,感謝眾臣齊心協力盡忠朝廷,萬民俯首農桑,天下昌盛;當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時說:“這杯酒敬給我的敵人,吳三桂、鄭經、葛爾丹還有鼇拜。”眾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著說:“是他們逼著朕建立了豐功偉績,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朕,我感謝他們。”
對手總會給你帶來壓力,逼迫你努力地投入到“鬥爭”中,並想辦法成為勝利者。在同對手的對抗中,才能真正地磨煉自己。從這一意義上說,你的敵人是你前進的動力,是你成功的催化劑。
動物的生存競爭
(壓力與活力)
秘魯的國家動物園裏生活著一隻美洲虎,為了使這裏更像一個自然保護區,虎園裏還放養了一批食草動物。令人稱奇的是,這隻美洲虎一直和食草動物和平共處,因為這隻虎根本懶得理會它們,它整天躺在裝有空調的虎房裏。不是睡,就是吃飼養員送來的按營養比例調配好的肉,吃飽喝足了仍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看到園裏的虎如此懶散,人們很替它著急,於是就以人類自己的心理去揣測它,想來想去覺得它精神狀態不佳是因為孤獨。他們通過外交部與哥倫比亞和巴拉圭達成協議,定期從他們那裏租借雌虎來給這隻雄虎做伴。
然而,領地上來了一隻異性,也沒有引起它多大的興趣。生活軌道一如既往。一位來自山野鄉間的農人偶然到動物園參觀,見到此情此景,不僅大發感慨,說這麼大的地方讓它獨自為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它還能有什麼活力可言。生活在沒有競爭壓力的環境下,別說動物了,就是人也會變得死氣沉沉的。
見他說得有道理,動物園的負責人就決定在這一片地區投放進三隻豹子和兩隻狼。這真是一劑靈丹妙藥,自從來了敵手,美洲虎也活了起來,再也不肯回虎房睡大覺了,連飼養員送來的肉塊也不屑一顧了。更令人驚喜的是,不久它就讓雌虎有了身孕,並產下了健康的虎崽。
虛假的安全
(壓力能使人警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皇家空軍統計在戰爭中失事的戰鬥機和犧牲的飛行員以及飛機失事的原因和地點。其結果令人震驚,奪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敵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狂風暴雨,而是飛行員的操作失誤。
更令人們不解的是事故發生最頻繁的時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緊急撤退時,而是在戰鬥機完成任務,凱旋歸來,即將著陸的幾分鍾裏。
但是心理學家對這個結果絲毫不驚訝,他們說這是典型的心理現象。在高度緊張過後,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類心理會產生“幾乎不可抑製的放鬆傾向”。飛行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裏精神高度集中,雖然外界環境惡劣,但由於大腦正處於極度興奮中,反而不容易出紕漏。
在返航途中飛行員精神越來越放鬆,當他終於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飛機離跑道越來越近時,他頓時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這一瞬間的放鬆,釀成大禍。因此人們管這種狀態叫“虛假安全”。
拿破侖的成功
(壓力造就英雄)
拿破侖的父親雖然窮困,但是他把拿破侖送進了一個非常高級的貴族學校,在這裏與他往來的都是一些在他麵前極力誇耀自己富有,而譏諷他窮苦的同學。
後來拿破侖實在受不住這些壓力了,他寫信給父親請求退學。
“我們沒有錢,但是你必須在那裏讀書。”這是他父親的回答,因此使他忍受了5年的痛苦。但是每一種嘲笑,每一種欺侮,每一種輕視的態度,都使他增加了決心,發誓要做給他們看看,他確實是高於他們的。
他用一切的時間,埋頭讀書,去努力和他們競爭。他住在一個既小又悶的房間內。在這裏,他臉無血色,孤寂,沉悶,但是他卻不停地讀下去。終於,一次偶然的機遇,拿破侖的才華受到讚賞。他開始走上有權勢的道路了。
這時,一切的情形都改變了。從前嘲笑他的人,現在都湧到他麵前來,想分享一點他得的獎勵金;從前輕視他的,現在都希望成為他的朋友;從前揶揄他是一個矮小、無用、死用功的人,現在也都改為尊重他。他們都變成了他的忠心擁戴者。
假使他那些同學沒有嘲笑他的貧困,假使他的父親允許他退出學校,他的感覺就不會那麼難堪。他之所以成為這麼偉大的人物,完全是由他的一切不幸造成的。他學到了由克服自己的缺憾而得到勝利的秘訣。
壓力與健康
(給壓力一個出口)
壓力累積,沒有出口會使某些人走上絕路。不予理會,壓力不會消失,隻會變形,不知不覺中,一點一滴地侵蝕健康。十大死因內的心髒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都和長期壓力造成心髒血管的負擔有關。
1950年代,美國的兩位心髒科醫師注意到他們候診室的心髒病人,似乎比其他病人緊張,於是開始一連串研究,而後發現心理壓力和心髒病的關聯。他們曾經研究一群會計師,發現愈接近所得稅申報截止日,他們血中膽固醇的濃度愈往上升,過了這段期間一兩個月後,又恢複正常。
後來這兩位心髒科專家追蹤3500名男性八年半,發現有緊迫感、懷有敵意與高度競爭心的人,罹患冠狀動脈心髒病的幾率是一般人的7倍,心髒病突發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兩倍。
壓力不僅和心髒病關係密切,許多研究指出壓力更會減低免疫力及記憶力。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生活在慢性壓力(例如和同事或家人的衝突)中的人,感冒的幾率是常人的3到4倍。
狄更斯的頑強毅力
(頑強的毅力能打破巨大的壓力)
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藝術上以妙趣橫生的幽默、細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現實主義描寫與浪漫主義氣氛的有機結合著稱。馬克思把他和薩克雷等稱譽為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
狄更斯出生於英國的一個普通家庭裏。他自幼體弱多病,不能過於勞累,於是,他的童年不是在遊戲中度過,而是在讀書中度過。在他10歲的時候,父親因負債被關進監獄,為了維持破產的家庭,狄更斯不得不設法謀生,去當了一名學徒。但是他不僅要以驚人的意誌承受一個幼弱身體所無法承受的勞累與折磨,還要以頑強毅力承受一顆稚嫩心靈難以忍受的冷酷與侮辱。
但是,即使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下,狄更斯也絲毫沒有減退追求知識的渴望。一有空閑,他就拚命地閱讀他所能找到的任何書籍。豐富的知識和親身經曆使狄更斯為將來的文學生涯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另一方麵,少年的苦難也磨煉了他的毅力,正如他所說:“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沒有被壓力壓倒,反而磨礪了他的意誌,於是,他帶著特有的剛毅走上了文學的道路,並最終攀上高峰。
長征二號F火箭總設計師劉竹生
(壓力下的奮鬥)
劉竹生是我國運載火箭捆綁分離技術的開拓者。
1990年的夏天,那時,中國航天剛剛邁向國際市場,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成功地將“澳星”發射升空,成為中國航天能否完全進入國家發射服務市場的一塊問路石。要在沒有成型產品、沒有成功先例的情況下,18個月內拿出全新的“長二捆”。
那時,劉竹生是火箭總體設計部總體室結構組副組長,要完成的工作是怎麼樣把“長二捆”身上的4個助推器牢固捆綁,在發射過程中又能可靠地將助推器與火箭徹底分離。
18個月!時間猶如上緊了的發條,給設計工作帶來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加之當時我國火工品研製水平尚不盡如人意,而火工品又是分離的主角:要在助推器與火箭分離時將兩者的連接件炸開。此時的大劉,比誰都急,急得心裏直冒火,飯吃不香,覺睡不著,牙床子上也急起了大包。為了這一“綁”一“鬆”,他曾在靈感突發後,半夜三更去擂響過同事的門,黑燈瞎火直奔辦公室,在堆得像小山的辦公桌上,連夜勾畫藍圖。
就這樣,在“長二捆”的研製中,劉竹生夜不能寐拿出的捆綁分離技術方案,成為他從事火箭工作的“代表作”,為“長二捆”火箭的研製如期完成,立了一大功。
意林故事
“護身符”
一位遊客為了領略山間的野趣,一個人來到一片陌生的山林,左轉右轉迷失了方向。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迎麵過來了一個挑山貨的美麗少女。少女嫣然一笑,問道:“先生是從景點那邊走迷失的吧?請跟我來吧,我帶你抄小路往山下趕,那邊有旅遊公司的車子等著你。”
遊客跟著少女穿越叢林,陽光在林間映出千萬道漂亮的光柱,水汽在光柱裏飄飄忽忽。正當他陶醉於這美妙的景致時,少女開口說話了:“先生,前麵一點就是我們這兒的鬼穀,是這片山林中最危險的路段,一不小心就會摔進萬丈深淵。我們這兒的規矩是路過此地,一定要挑點或者扛點什麼東西。”
遊客驚問:“這麼危險的地方,再負重前行,那不是更危險嗎?”
少女笑了,解釋道:“隻有你意識到危險了,才會更加集中精力,那樣反而會更安全。這兒發生過好幾起墜穀事件,都是迷路的遊客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一不小心掉下去的。我們每天都挑東西來來去去,卻從來沒人出事。”
遊客不禁冒出一身冷汗。沒有辦法,他隻好接過少女遞過來的兩根沉沉的木條,扛在肩上,小心翼翼地走過這段“鬼穀”路。
兩根沉木條,在危險麵前竟成了人們的“護身符”。
劍客
一名劍客去拜訪一位武林泰鬥,請教他是如何練就非凡武藝的。武林泰鬥拿出一把隻有一尺長的劍,說:“多虧了它,才讓我有了今天的成就。”
劍客大為不解,問:“別人的劍都是三尺三寸長的,而你的劍為什麼隻有一尺長呢?兵器譜上說:劍短一分,險增三分。拿著這麼短的劍無疑是處於一種劣勢,你怎麼還說這劍好呢?”武林泰鬥說:“就因為在兵器上我處於劣勢,所以我才會時時刻刻想到,如果與別人對陣,我會是多麼的危險,所以我隻有勤練劍招,以劍招之長補兵器之短,這樣一來,我的劍招不斷進步,劣勢就轉化為優勢了。”
的確,優勢和劣勢有時候並不是絕對的。把自己放在劣勢,就是給自己壓力,為自己注入進取的動力,敢於把自己放在劣勢的人,最終就有可能把劣勢轉化成優勢,從而取得勝利。
青鬃馬
伯樂在集市上選了一匹青鬃馬。他說,隻要經過訓練,這匹馬一定可以成為千裏馬。
可是,一個月又一個月過去了,無論伯樂采取什麼辦法,青鬃馬的成績始終不理想。每日的奔跑距離,總是在900裏左右徘徊。
伯樂對青鬃馬說,夥計,你得用功啊!再這樣下去,你會被淘汰的!
青鬃馬愁眉苦臉地說,沒法子啊,我已經盡最大的努力了。
伯樂問,真的嗎?
青鬃馬說,真的,我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
新的一天訓練開始了。青鬃馬剛起跑,突然背後響起一聲驚雷般的吼叫。青鬃馬扭頭一看,一頭雄獅旋風般向它撲來。
青鬃馬大吃一驚,撒開四蹄,沒命地狂奔起來。
晚上,青鬃馬氣喘籲籲地回到伯樂身邊說,好險!今天差點喂了獅子!
伯樂笑道,可是,你今天跑了1050裏!
什麼?我今天跑了1050裏?青鬃馬望望伯樂,伯樂臉上掛著神秘的笑容。
青鬃馬心中豁然一亮。從此,它一上訓練場,就設想有一頭獅子在後麵追。後來,它果然成了一匹千裏馬。
神龜的秘密
一個采藥的民夫在深山古刹裏的梁柱下發現了一隻烏龜, 他驚訝得目瞪口呆,“你壓在這梁柱下麵至少有上百年了吧?”
“是的,這古刹建成三百年,我就在這被壓了整整三百年。”
烏龜甕聲甕氣地回答之後就再也不說話了。
於是民夫就到處張揚開了,“古刹裏的烏龜被壓在梁柱下不吃不喝活了三百年,真是一隻神龜。”
古刹裏發現神龜的消息不脛而走,幾乎傳遍了全國。各大媒體紛紛報道。
一個寓言家得到了消息,前往探密。開始烏龜並不說話,寓言家隻好藏在暗處悄悄地觀察。十天以後,寓言家終於發現了一個小秘密:在一個灑滿銀輝的夜晚,古刹外爬來一隻烏龜給壓在梁柱下的神龜送來了食物。寓言家的臉上堆滿了笑容,神龜這時也笑了,“這下你總該明白了吧,誰都不能靠喝西北風活著,天下根本就沒有什麼神龜。”
寓言家深沉地搖了搖頭,“是的,你說得不錯。可是即便是有吃有喝,誰又能在這種境況下活上三百年?”
神龜坦然的一笑,“其實倒也沒什麼秘密,誰都有現實和精神兩個世界,我的身體雖然被壓在這方寸之地,但我的心中卻總有一片寬闊的大海。”
一碗油
從前,在山中的一個鐵礦裏,有一個小礦工被要求去買食用油。在離開前,礦裏的廚師交給他一個大碗,並嚴厲地警告他:“你一定要小心,你絕對不可以把油灑出來。”
小礦工答應後就下山到城裏,到廚師指定的店裏買油。在上山回礦的路上,他想到廚師凶惡的表情及嚴重的告誡,愈想愈覺得緊張。小礦工小心翼翼地端著裝滿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絲毫不敢左顧右盼。
很不幸的是,他在快到廚房門口時,踩到了一個坑。雖然沒有摔跤,可是卻灑掉三分之一的油。小礦工緊張得手都開始發抖,無法把碗端穩。終於來到廚房時,碗中的油就隻剩一半了。
廚師當然非常生氣,他指著小礦工大罵。
另外一位老礦工聽到了,對小礦工說:“我再派你去買一次油。這次我要你在回來的途中,多觀察你看到的人和事物,並且需要給我做一個報告。”
在老礦工的堅持下,他隻有勉強上路了。在回來的途中,小礦工發現其實山路上的風景真是美。遠方看得到雄偉的山峰,又有農夫在梯田上耕種。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邊的空地上玩得很開心,而且還有兩位老先生在下棋。在這樣邊走著看風景的情形下,不知不覺就回到礦上了。當小礦工把油交給廚師時,發現碗裏的油,裝得滿滿的,一點都沒有損失。
應用與創新
學會彎曲
在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個南北走向的山穀,山穀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惟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長滿鬆、柘、女貞等樹,東坡卻隻有雪鬆。這一奇異的景觀許多人都不明所以,也一直沒有令人滿意的結論,而揭開這個謎底的,是一對夫婦。
那是1983年的冬天,這對夫婦打算進行一次浪漫之旅,他們來到這個山穀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雪。當他們支起帳篷,望著漫天飛舞的大雪時突然發現,由於特殊的風向,東坡的雪總比西坡的雪來得大,來得密,不一會兒,雪鬆上就落滿了厚厚一層雪。不過,雪積到一定程度,雪鬆那富有生氣的枝丫就會向下彎曲,直到雪從枝頭滑落。這樣反複的積,反複地落,雪鬆卻完好無損。可其他的樹,如那些柘樹,因沒有這個本領,樹枝被壓斷了。西坡由於雪小,總有些樹挺了過來,所以西坡除了雪鬆,還有柘樹、女貞之類。帳篷中的妻子發現了這一景觀,對丈夫說:“東坡肯定也長過雜樹,隻是不會彎曲才被大雪摧毀了。”
對於外界的壓力要盡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時候,要像雪鬆一樣,學會彎曲,學會給自己減輕壓力。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很多。有時麵對壓力,我們要學會適當地“彎曲”與退避——並不是軟弱無能,而是為了更好地“生存”與前進。
解開我們的心結
在充滿競爭的都市裏,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種壓力。可是,壓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變為動力,就看自己如何去麵對。實在承受不了的時候,可以通過看看書、聽聽音樂,讓心情慢慢放鬆下來,再重新去麵對。
第一,減壓先要解開心結。有一則小寓言,說有一種小蟲子很喜歡撿東西,在它所爬過的路上,隻要是能碰到的東西,它都會撿起來放在背上,最後,小蟲子被身上的重物壓死了。假如人能學會取舍,學會輕裝上陣,學會善待自己,凡事不跟自己較勁,甚至學會傾訴發泄釋放自己,人還會被生活壓趴下嗎?
第二,適度轉移和釋放壓力。麵對壓力,轉移是一種最好的辦法。壓力太重背不動了,那就放下來不去想它,把注意力轉移到讓你輕鬆快樂的事上來。等心態調整平和以後,已經堅強起來的你,還會害怕你麵前的壓力嗎?比如做一下體育運動,體育運動能使你很好地發泄,運動完之後你會感到很輕鬆,這樣就可以把壓力釋放出去。
第三,對壓力心存感激。人生怎能沒有壓力?想想並不曲折的人生道路,升學、就業、跳槽,從偏遠的鄉村走向繁華的都市,我們的每一個足跡都是在壓力下走過的。沒有壓力,我們的生活也許會是另外一個模樣。當我們盡情享受生活的樂趣的時候,都應該對當初讓我們曾經頭疼不已的壓力心存一份感激。
極限運動
(人類向自身極限的挑戰)
極限運動是指人類在與自然的融合過程中,借助於現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自我身心潛能,向自身挑戰的娛樂體育運動。
它除了追求競技體育超越自我身體極限“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外,更強調參與和勇敢精神,追求在跨越心理障礙時所獲得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同時,它還體現了人類返璞歸真、回歸自然、保護環境的美好願望,因此已被世界各國譽為“未來體育運動”。極限運動的項目許多都是近幾十年剛誕生的、方興未艾的體育項目,根據季節可分為夏季極限運動和冬季極限運動兩大類,運動領域涉及“海、陸、空”多維空間。
夏季極限運動的項目有:難度攀岩、速度攀岩、空中滑板、高山滑翔、滑水、激流皮劃艇、摩托艇、衝浪、水上摩托、蹦極跳、滑板(輪滑、小輪車)的U台跳躍賽和街區障礙賽等運動項目。
由於極限運動有其“融入自然(自然環境、生態、健康)、挑戰自我(積極、勇敢、愉悅、刺激)”的“天人合一”的特性,使得極限運動在歐美各國的風靡程度簡直可以用瘋狂、魔力來形容。
唐師曾的經曆
(突破生命的極限)
他曾深入到可可西裏探險,他曾穿越撒哈拉沙漠,他曾隻身一人到伊拉克采訪海灣戰爭,以色列飛機曾追過他50公裏,埃及恐怖分子曾襲擊過他,這就是唐師曾。他的傳奇經曆讓許多同行和圈外人士羨慕和折服。
他不僅是個著名的攝影記者,還是個暢銷書作家,他用多年來自己的親身經曆寫出了《我從戰場歸來》、《我鑽進了金字塔》、《重返巴格達》、《我在美國當農民》等書,最近他又寫了新書《我第三個願望——生個好兒子》。
在海灣遭到過核輻射使他患上了 “再生障礙性貧血”,然而,他並沒有待在家裏,仍然冒著生命危險到抗洪第一線、火災現場采訪,騷亂、戰爭中都有他的身影。他用照片向全國、全世界介紹了他的所見所聞。他說因為他的腳不好,所以喜歡車。他經常開著他的雪佛萊車采訪,曾經在無後援的情況下,從北京開到喜馬拉雅山珠峰大本營。隻有看了他拍的照片,你才能深刻體會到他去過了多少地方,經曆了怎樣的艱辛和危險。
“挑戰者號”失事
(挑戰極限難免犧牲)
1986年1月28日, 美國航天飛機“挑戰者號”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72秒鍾之後在1.5萬米高空突然爆炸,7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飛機在頃刻之間炸成一團紅白色火霧,飛機的殘骸碎片在一小時內散落到距發射中心9 公裏的大西洋洋麵。
殉難者中有機長弗朗西斯-R-斯科比、駕駛員邁克爾-J-史密斯、宇航員朱迪恩-A-雷斯尼克、羅納德-E-麥克納克、埃利森-S-奧尼朱卡、格雷戈裏-B-賈維斯和克裏斯塔-麥考利夫。 麥考利夫是一名來自新罕布什爾州康科德女子中學的教師,預期成為宇宙中的第一位普通公民。 超越是人的本性。極限,對探索永不止步、永不滿足的人類而言,具有不可抗拒的誘惑。最震撼人心的挑戰就是在1991年,美國“挑戰者”號宇宙飛船在幾萬米高空解體後用濃煙拉出的一個大大的、跳躍的“人”字,那是人類寫在天空上的挑戰極限的宣言。
李小龍的傳奇
(挑戰極限的氣魄)
“我絕不會說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絕不會承認我是第二!”這就是不斷挑戰極限的李小龍的名言。李小龍小時候體質比一般人還弱,還有身體缺陷——長短腿(兩腿長度相差一寸)、大近視(近視達1000度)、個子矮小,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先天條件下,李小龍不僅練就了一身驚世駭俗的武功,還自創了截拳道,最終成為一代武林宗師,從一個平凡的人走向“神壇”。
李小龍幼時身體非常瘦弱,為此,父親在他6歲時就教他練習太極拳,15歲時又讓他隨名師葉問學習詠春拳,他還練習過洪拳、白鶴拳、戳腳、少林拳等中國傳統武術。父親和其他師傅教他練武的同時,他以中國武術作為基礎,廣泛吸取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拳等技術的優點和長處,並糅合自己對這些拳術的理解,將這些拳法加以融會貫通,自創了一種新的、科學的武術技擊法——截拳道。“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為了替中國武術爭一口氣,決定把中國功夫搬上銀幕,替中國武術爭取光榮。”為了向世人宣傳及證實中國武術的真正魅力,他成為“功夫片”的鼻祖。由此而引發的全球功夫狂熱至今高燒不退。
一英裏賽跑
一英裏賽跑,當第一個職業運動員跑出4分鍾的成績後,全世界所有運動專家、生理學家都斷言:一英裏跑4分鍾是人類極限,不可能有人突破。但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教練,用並不複雜的方法,最先幫一位業餘運動員突破了這個極限。他隻用了比較簡單的方法。他把一英裏分成8等份,根據選手體能,計算出通過每等份應該用的時間。然後在每個等份處都有一個小教練掐秒,報告給運動員:“太快了,悠著點兒!”“慢了,該加油衝了!”有意思的是,這個最早突破“極限”的人竟然是個醫學院學生!顯然,問題不在於選手運動能力高低,而在於我們能否突破我們心中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