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則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掩耳盜鈴
從前有一個人,看見人家大門上掛著一個鈴鐺,想把它偷走。
他知道,那個鈴鐺隻要用手一碰,就會丁零丁零地響起來,被人發覺。他想:“響聲要用耳朵才能聽見,如果把耳朵掩起來,不是就聽不見了嗎?”於是,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個鈴鐺。 誰知手剛碰到鈴鐺,他就被人發覺了。
濫竽充數
戰國時候,齊宣王喜歡聽吹竽,又喜歡講排場,他手下吹竽的樂隊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到齊宣王那裏,請求參加吹竽隊。齊宣王給他很高的待遇,把他編在吹竽隊裏。其實,南郭先生不會吹竽。演奏的時候,他就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裏充數。他混過了一次又一次,都沒有被人發覺。
後來,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但是他不喜歡聽大家一起吹,改成一個一個地吹給他聽。
聽到這個消息,南郭先生隻好偷偷地溜走了。
《論語》二則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論語》①二則
1子②曰:“溫故③而知新④,可以為師矣。”孔子說:“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憑借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子曰:“學而不思⑤則罔⑥,思而不學則殆⑦。” 孔子說:“隻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隻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_________________
①《論語》:一部記載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
②子:指孔子。
③故:指已經學習過的知識。
④新:指超出已學知識範圍的新體會、新發現。
⑤思:思考。
⑥罔:迷惑,沒有收獲。
⑦殆:疑惑。
凡學問之功,一則誠,二則偽 是什麼意思
凡是做學問的功夫,精一就是真誠,一分為二就會虛偽。
寫作文二則或三則是什麼意思?
文字是由三則材料組合而成,在審題立意時,要找出這三則材料的契合點.第一則熟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則是《晏子春秋》上“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幾句話;第三則是成語故事“一傅眾咻”.三則材料雖然長短不一,內容各異,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客觀環境條件影響著事物的發展,作文時就應抓住這一共同點來立意.切忌斷章取義,如教育要注重方法、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都是偏離材料含義的.
一則什麼二則衰
原話是這樣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曹劌
出 處 《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 三而竭。”全局意思是作戰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振作了士氣,第二次擊鼓勇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勇氣就衰竭了。
典故:[baike.baidu.com]
《老子》二則的意思
《老子》二則
善行無轍跡[1];善言無瑕謫[2];善數不用籌策[3];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4];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5]。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6]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7]。(二十七章)
聖人無常心[8],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9]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10](四十九章)
【注釋】
[1]這句是說,善於行走的,不留痕跡。轍跡:猶言痕跡。
[2]這句是說,善於言談的,沒有過失。瑕謫(zhé):過失,瑕疵。
[3]這句是說,善於計算的,不用籌策。數:計算。籌策:古時的計數器具。
[4]這句是說,善於關閉的,不用門閂卻使人打不開。閉:關閉。關楗(jiàn):門閂,橫者為關,豎者為楗。
[5]這句是說,善於捆綁的,不用繩索卻使人解不開。繩約:繩索。“約”也作繩索解。
[6]這句是說,有道之人經常善於挽救人(指人盡其才),所以沒有被廢棄的人。下句句法與此相同,“救物”指物盡其用。救:挽救。
[7]這句是說,這就叫做承襲大道。襲:承襲,有保持或包含的意思。明:指了解道的智慧。
[8]這句是說,聖人沒有主觀成見,以百姓的心為心。無常心:指沒有主觀成見、師心自用之心。
[9]這句是說,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可使人人向善。善:全句五個“善”,第一、三、五個作“善良”解;第二、四個作“善待”解。德:假借為“得”,得到,下句同。
[10]這句是說,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可使人人守信。信:全句五個“信”,第一、三、五個作“守信”解;第二、四個作“信任”解。
孟子二則魚我所欲也的也什麼意思?
魚我所欲也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整段話看起來令人昏頭昏腦,但是仔細理解句子後就不難發現,整段話一環套一環,一個個整齊的對比使讀者的思路不由自主的跟著作者孟子走,他所推崇的“人性本善”的理論就在不知不覺中為人所接受了。 此外,孟子還善用根據生活常理設計的比喻,使他所傳輸的思想更容易被人所接受,也使文章更有趣。
孟子的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生動活潑,充分體現了孟子大義凜然的個性,表現了孟子雄辯、善辯的才華。他喜歡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如:“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本來,這話用一句就可以說完,即“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來,加強了氣勢,增強了感情,顯示出說話人的義正詞嚴、理直氣壯。其次,為了把道理說得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孟子喜歡使用比喻,本篇以具體的魚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義,以“舍魚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義”,就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還大量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把魚與熊掌對比,把生與義對比,把重義輕生的人與貪利忘義的人對比,把“鄉為”與“今為”對比,這樣互相比較,道理說得更加清楚,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加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戰爭諺語一則什麼,二則什麼三則什麼
戰爭販子講和平 -- 口蜜腹劍
(論語)二則
[lún yǔ]
論語 (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輯錄) 編輯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共20章、492篇,首創 “語錄體” 。是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包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齊論》則在漢魏時期失傳。[1]
論語二則的意思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便立定誌向於學習之上;三十歲時,能立身處世;四十歲時,可以免於迷惑;五十歲時,已經能夠領悟天命;六十歲時,就可以順從天命;七十歲時,終於能做到隨心所欲而行,且所為都能合於規矩的境界了。
我們知道孔子享年七十三歲。由內容看來,此章應出於孔子人生暮年,乃孔子回首其一生在進德、為學、從政上的曆程。若與孔子生平相對照起來,當更能清楚孔子此章之原意。換另一個角度來看,整部論語如果編輯時有記錄下孔子說出每句話的年代,那參照此章或將更能了解孔子每句話的心境。就本章內容而言,除應參照孔子生平之外,尚有兩點值得注意:一為“耳”字的意義;二則又與性善與性惡有關。最後本章另還有一種引申的意義。以下便一一介紹。
參照孔子生平:
十有五而誌於學。孔子三歲喪父。小時跟著母親過著不算富裕的生活。事實上他從小就喜歡讀書、學習。滿十五歲後,為了幫助家用,從事過儒的工作,在當時儒是在貴族遇有婚喪祭祀等需要禮儀的場合,雇來配合奏樂念禱的人。後來因為孔子的母親反對,認為這是低賤的職業,使得孔子再度重拾書本。母親過世之後,年輕的孔子求職受挫,故更堅定向學之誌。
三十而立。經過了十餘年苦讀有成,並曾在季桓子家中任職。三十歲時名聲漸漸響亮,且開辦了私學,開始以有教無類的精神來教育貴族、平民甚至奴隸的子弟。三十五歲時,魯國內亂,魯昭公被三桓打敗,遭趕到齊國。孔子也去齊國,任高昭子家臣,一心希望能為齊景公服務,但為齊相晏嬰所阻。
四十而不惑。孔子居齊三年之後,失望地返回魯國重拾教鞭。以作學問和教學彌補了在政治上的失意,並且在其中領悟了更多的事理。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五十歲時魯國發生了陽貨之亂,五十一歲時重獲起用為官,任中都宰。孔子以三個月的時間肅清小偷、賭博、遊民。因績效斐然,晉升為大司寇(最高司法官)在一年之內執法公正,之後孔子又在夾穀齊魯會上取得外交勝利、降低三桓居城並平其家臣內亂、誅殺少正卯。這當中又以誅殺少正卯一事較具爭議。另外“三月使魯國大治”的說法亦指此時。可惜於五十六歲時,齊人致贈女樂與魯君臣,定公與季桓子於郊祭時又不分祭肉與孔子。(這是辭退不稱職、不想用的官員之方法)孔子隻好離開魯國與學生一齊周遊列國去了,這其中的過程艱辛。
別人以為他是——論語憲問篇,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就是那位明知道行不通,卻還是一定要去做的人嗎)?他自己也承認——論語微子篇,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君子出來從政,隻是為了希望能依其所學,以推行合宜之事,為其所當為而已。至於天道無法實現,則早已了然於胸了)。
其中並兩度遇到生命危險,孔子都立即訴求於天。論語述而篇,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說:天是我一生德行的來源,桓魋真能對我怎樣呢)?修德雖是自己的事,但孔子認為他修德的原因其實就是知天命以及順天命,所以說其德實源於天。也因此桓魋雖欲加害孔子,但應當也無可奈何。論語子罕篇,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在匡遭人圍困,就說:周文王死後,文化傳統豈不都在我這裏?如果天要棄絕這文化傳統,那後世的人沒有機會再學到它了;如果天還不要棄絕這文化傳統,那眼前這些匡人又能對我怎樣呢)?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後來得學生冉有之助,奉召反魯。當時孔子已經六十八歲了。之後,孔子便把精力放在整理經典及教育後進之上,直到逝世。
耳字的意義。耳字有二解:一、 耳為衍字。本章的六個階段都是動詞為主,順天命與孔子生平相符,敦煌石經的版本是“六十如順”;二、 一切入於耳的東西。此解詳見於最後的本章引申意一節。
性善與性惡。孔子享年七十三歲,窮其一生於進德修業,但也直到七十歲才能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可歎當時他不但時日無多,且垂垂老矣。由此可知:從心所欲其實是很難不逾矩的。以性善的角度看來,真正由心而發的,應為既真且善又美的,當然應能符合人類社會所形成的規範。可見得孔子此說又隱約顯示人性中並非僅有善一個成份。
本章引申意。本章亦可稍作引申為修德進學的階段:一為有誌向學;二為建立自己的基本思想以確有所立;三為不惑,人事多異,雖自己已有誌且能立,但與外在事物不免有衝突矛盾,此心因而會有惑,所以必須窮究事理,以求得不惑;四為知天命,雖已有誌有所立又能不惑,但實行時又可能遭遇困難阻礙,所以必須要能知天命;五為耳順,入耳之事有順,有不順,因為知道那些不順的其實亦有其道理(由不惑來),甚至也屬天命(由知天命來),是故應能修養到一切入耳的皆為順;六為從心所欲不逾矩,到此境界則一切發於心所為,皆合於天命,所以自然可以符合人類社會所形成的規範。這也就是為學修德的最高境界了。
———————————————————————————————————
孔子說:“見到賢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齊,見到不賢能的人就要(以他為反麵教材)做自省.應該是這個意思。
【出處】《論語·裏仁》
【大意】見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齊,見到沒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點。
【提示】這是孔子說的話,也是後世儒家修身養德的座右銘。“見賢思齊”是說好的榜樣對自己的震撼,驅使自己努力趕上;“見不賢而內自省”是說壞的榜樣對自己的“教益”,要學會吸取教訓,不斷跟別人墮落下去。孟子的母親因為怕孟子受到壞鄰居的影響,連搬了三次家;杜甫寫詩自我誇耀“李邕求識麵,王翰願為鄰”,都說明了這種“榜樣的作用。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寓言二則的含義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