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思鄉情感的古詩?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隻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麼近,中間隔一條江水。由此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鍾山也隻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次句“鍾山隻隔數層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隻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裏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麵,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 本詩從字麵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裏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強烈欲望。
詩意: 從京口到瓜州隻是一江之隔,
從京口到南京也隻隔著幾座山。
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南岸,
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故鄉。
字意: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現在江蘇省長江北岸,揚州市南麵。
3. 京口:在長江南岸,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
4. 鍾山:現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數重:幾層。
6. 綠:吹綠了。
表達思鄉情感的古詩?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隻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麼近,中間隔一條江水。由此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鍾山也隻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次句“鍾山隻隔數層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隻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裏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麵,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 本詩從字麵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裏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強烈欲望。
詩意: 從京口到瓜州隻是一江之隔,
從京口到南京也隻隔著幾座山。
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南岸,
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故鄉。
字意: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現在江蘇省長江北岸,揚州市南麵。
3. 京口:在長江南岸,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
4. 鍾山:現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數重:幾層。
6. 綠:吹綠了。
表達思鄉情感的詩句
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2、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
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 夜 作 〔唐〕高 適
5、慈母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7、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8、嶺外音書斷,
經冬複立春。
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9、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9、人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
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10、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11、客舍並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幹水,
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12、戍鼓斷人行,
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13、黃鶴樓
晴川曆曆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5、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1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17.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18、.嶺外音書斷,經冬複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文《渡漢江》)
19、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2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1、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22、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幹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23、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24、除 夜 作 〔唐〕高 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 霜鬢明朝又一年。
25、歸 家 〔唐〕杜 牧
稚子牽衣問, 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 贏得鬢邊絲?
26、鄉 思 [宋]李 覯
......餘下全文>>
有關於表達思鄉情感的詩有哪些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秋思
張 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複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表達思鄉感情的詩詞
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2、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
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 夜 作 〔唐〕高 適
5、慈母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7、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8、嶺外音書斷,
經冬複立春。
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9、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9、人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
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10、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11、客舍並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幹水,
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12、戍鼓斷人行,
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13、黃鶴樓
晴川曆曆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5、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1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17.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18、.嶺外音書斷,經冬複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文《渡漢江》)
19、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2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1、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22、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幹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23、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24、除 夜 作 〔唐〕高 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 霜鬢明朝又一年。
25、歸 家 〔唐〕杜 牧
稚子牽衣問, 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 贏得鬢邊絲?
26、鄉 思 [宋]李 覯
人言......餘下全文>>
搜集表達思鄉情感的詩詞或歌曲是什麼
詩:⑴除 夜 作 〔唐〕高 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 霜鬢明朝又一年。
⑵歸 家 〔唐〕杜 牧
稚子牽衣問, 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 贏得鬢邊絲?
⑶鄉 思 [宋]李 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⑷京 師 得 家 書 〔明〕袁 凱
江水三千裏,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隻道早還鄉。
⑸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戴叔倫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⑹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⑺雜詩(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⑻題大庾嶺北驛(宋之問)
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複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⑼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⑽月夜億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⑾送別(隋朝民歌)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尺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⒀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⒁示兒(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⒂漁家傲(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麵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⒃一剪梅 舟過吳江(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⒄天淨沙 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⒅獄中題壁(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⒆有感一章(譚嗣同)
世間萬物抵春愁,今向蒼冥一哭休。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歌曲:《父老鄉親》
我生在一個小山村
那裏有我的父老鄉親
胡子裏長滿故事
憨笑中埋著鄉音
一聲聲喊我乳名
一聲聲喊我乳名
多少親昵
多少疼愛
多少開心
啊父老鄉親
啊父老鄉親
我勤勞善良的父老鄉親
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music
我住過不少小山村
到處有我的父老鄉親
小米飯把我養大
風雨中教我做人
臨別時送我上路
臨別時送我上路
幾多叮嚀
幾多期待
幾多情深
啊父老鄉親
啊父老鄉親
我勤勞善良的父老鄉親
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我同甘共苦的父老鄉親
《九月九的酒》
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
思鄉的人兒飄流在外頭
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憂
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
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
他鄉沒有烈酒沒有問候
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親人和朋友舉起杯倒滿酒
飲盡這鄉愁醉倒在家門口
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噢
《好人好夢》
春光中你的笑容暖暖的讓我感動
告別那昨日的傷與痛我的心你最懂
盡管這夜色艨朧也知道何去何從
我和你走過雨走過風慢慢地把心......餘下全文>>
表達思鄉情感的詩詞
唐·孔紹安
《落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憶故林。
唐·宋之問
《題大萸嶺北驛》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複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嶺頭梅。
唐·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李 白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 白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
唐·高 適 《除夜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天又一年。
唐·杜 甫
《螢 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規。
唐·杜 甫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行人,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且未休兵。
唐·戴叔倫 《題稚川山水》
鬆下矛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唐·李 益 《行 舟》
柳花飛入正行舟,臥引菱花信碧流。聞道風光滿楊子,天晴共上望鄉樓。
唐·李 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唐·張 籍 《秋 思》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複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中間隻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寫幾句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越多越好,求解答!
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分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寫景,對句由景入情。詩人用樸實而自然的語言描繪出一幅畫麵:一輪皎月從東海那邊冉冉升起,展現出一派無限廣闊壯麗的動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奧莫窺,遙遠難測,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詩中人的不盡思念。他設想,遙隔天涯的遠人.此時可能也在對月相思吧。詩中人不說自己望月思念對方,而是設想對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構思奇巧,含蘊有致,生動地反襯出詩寄托的深遠。詩著一“生”字,極為生動,這同張若虛“海上明月同潮生”詩句中的“生”字,有著同工異曲之妙。“天涯共此時”句,是從謝莊《月賦》中“隔千裏兮共明月”化出的。這兩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構成雄渾闊大的意境。望月是實景,懷遠是設想,詩人巧妙地把寫景和抒情融合起來。寫出彼此共對皓月之境,又蘊含懷遠之情,也留下聯想和想象的空間。首聯擒題,以下諸句便由此生發開去。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分析:
“春風又綠江南岸”,描繪的生機盎然的景色與詩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諧合,“春風”一詞,既是寫實,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詔恢複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決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對此,詩人感到欣喜。他希望憑借這股溫暖的春風驅散政治上的寒流,開創變法的新局麵。“綠”字還透露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表達了作者希望早日辭官歸家的心願,這種心願,至結句始明白揭出。”--如此強化政治色彩來解析《泊船瓜洲》詩的詩意,是很有代表性的。但這樣的解析,卻存在著無法自圓其說的自相矛盾處:詩人既想早日辭官,就不可能有奉召回京之欣喜,既想急於赴京上任,也就不可能有想早日辭官的想法,這二者猶如水火,是難以相容的。也有論者斷言,詩人此次複出還政,可謂春風得意,大喜過望,那所謂的“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戀鄉情緒,不過是虛晃一槍的矯情之詞而已,是不可以認真對待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骨子裏說的是對皇恩的感激,是對新法實施前景的樂觀描繪,是詩人內心的還朝施政喜悅的移情於景,詩的感情基調是歡快的,樂觀的。
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分析:
“露從今夜白”這一句,則是寫出了當時的節氣,而白露又可以和下一句的明月相互呼應,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由“白色”這個顏色來感受出當時那種冷清的樣子。
4、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
分析:
“此夜曲中聞折柳”。這一句的修辭很講究,不說聽了一支折柳曲,而說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種情緒,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它能喚起一連串具體的回憶,使人們蘊藏在心底的鄉情重新激蕩起來。“何人不起故園情”,好像是說別人,說大家,但第一個起了故園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嗎? 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作為祖國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5、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分析:
風華正茂時離開家園,回家時已經兩鬢蒼蒼,家鄉的兒童也把他當成外來客。麵對著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這一切怎能不讓他傷懷呢?時光易逝,世事滄桑,彈指間的感慨在樸素無華的語言中自然地抒發出來。
表達思鄉情感的古詩詞
一、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
●憂國傷時
1.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2.反映離亂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
4.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這是一首感時撫事的詩。作者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雲變幻,不免傷心感喟。進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極星座一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人們的正統觀念。最後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全詩即景抒情
●建功報國
1.建功立業的渴望。如:曹操《龜雖壽》、陸遊《書憤》
2.保家衛國的決心如:王昌齡《從軍行》
3.報國無門的悲傷 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4.山河淪喪的痛苦如:陸遊《示兒》、文天祥《過零丁洋》
5.年華消逝,壯誌難酬的悲歎 如: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
6.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如:杜甫《兵車行》
7.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思鄉懷人
1.羈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溫庭筠《商山早行》
2.思親念友 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3.邊關思鄉如:範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4.閨中懷人 如:王昌齡《閨怨》、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李白《樂府》(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生活雜感
1.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 如: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莊》
2.昔勝今衰的感慨如:薑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
3.借古諷今的情懷 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4.青春易逝的傷感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5.仕途失意的苦悶 如: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悅如: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長亭送別
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2.情深意長的勉勵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陳心誌的告白
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評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後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郎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二、評價作品思想內容在注意的問題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創作風格,有助於對其作品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棄疾曾經在抗金鬥爭的最前線出生入死,南歸之後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所以其詞多為回憶過去如火如荼的戰鬥生活,或者表達報國無門的憤懣情緒,風格豪放悲慨。
2.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適當了解某個時代的風貌,同樣有助準確把握這個時代的文學作品。比如,唐代國力強盛,投筆從戎的知識分子大多精神昂揚,情感豪邁,在他們的詩,尤其是邊塞詩,雖有塞外環境的惡劣,也有對故鄉、親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敵愾的憤慨,保家衛國的決心,因而格調高亢,情緒激蕩。而宋代則大不相同,積貧積弱、國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沒有了大唐的氣象,在知識分子的筆下,豪邁之氣少了,悲涼之氣多了,雄偉氣魄少了,家國之愁多了。
3.許多古代詩詞的前麵都有一個不長的“序”,有的交代了創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緣由,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經過,有的交代了創作的背景,有的又為整個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調,它對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也是至關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視。
4.大多數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單一的,其中可能交織著許許多多非常複雜的情感,這一點要特別注意,當然,讀者有時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礎之上發揮想象,進行二度創作。另外,一個作家的整體創作趣向和風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個別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棄疾等,都有其固有風格之外的創作。
三、檢測練習
下列詩詞中均有“愁”,請分析每一首詩中“愁”的具體內容。
1.長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2.菩薩蠻(辛棄疾)
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3.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4.武陵春(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5.南鄉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鬱鬱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繞水恣行遊,上盡層城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
6.蝶戀花(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7.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8.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9.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10.對雪(杜甫)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飄棄樽無淥,爐存火似紅。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搜集表達思鄉情感的古詩詞
1.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要理解題目中的“折柳”的含義,關鍵就要能理解“柳”的意象。在學生學過的課文中包括一些常見的古詩詞,比如,“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煥《涼州詞》)、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采薇》)。還有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有《折楊柳枝》,歌詞是:“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人。”
由此我們可以理解到,古詩中的“柳”是有特殊的含義的。柔順婀娜、隨風擺動的“柳”和“留”諧音,另外古人還有折柳送行的習俗,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別——依依不舍”的層麵上來。使人聯想到,離別的人一看見楊柳,就會想起離別時依依不舍的場麵,就會浮現出贈柳惜別的情景,心中就會湧起一縷縷離愁。這樣,詩中“折柳”一詞所寓含的“惜別懷遠”之意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2.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簡析]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後,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蹊”是小路。“花滿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之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這句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留連”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舍不得離開的樣子。這句從側麵寫出春花的鮮豔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隻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於物的手法。由於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3.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香爐,指廬山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雲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雲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於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維妙維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誰能將這巨物“掛”起來呢?“壯哉造化功”!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偉力的讚頌。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湧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隻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於詩人前麵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爐峰藏在雲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雲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象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出來的。它誇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餘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裏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
4.春殘
翁宏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詩寫女子春末懷人。首句點題,寫來不拘一格。一句中,“又”字開頭,“也”字結尾,連用一個副詞和一個語氣詞,這在詩中是不多見的。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加強了語氣,強化了詩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並有籠蓋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寫法的出新。“又”字還與下麵的“經年”相應,暗示這女子與情人離別,正是去年此時,故對物候變化特別敏感。第二句“如何出翠幃”,“如何”,有不堪的意思。聯係第一句看,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時此地,經受著別離的苦痛。時隔一年,記憶猶新,而且,現在還是在這一時間和這一地點,她怎敢再身臨其境,重新經受這樣的苦痛呢!所以說不敢出翠幃。再聯係下聯看,不敢出來實際上還是出來了,人在極端苦悶的時候,往往就是處在這樣的自我矛盾中。這又活畫出了這位女子夢魂牽惹、如癡似醉的神態,從而烘托出她的思念之情是如何的鏤心刻骨
5.《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頭,半緣修道半緣君。
看過滄海 和巫山 就覺得其他地的海和雲不怎樣了
花叢雖美也懶得觀 在這裏修道一半情啊還在心上人身上
沒有心去尋新的戀情
6.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 樽酒家貧隻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餘杯。
這是一首洋溢著濃鬱生活氣息的紀事詩,表現詩人誠樸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過”,簡要說明了題意。
一、二兩句先從戶外的景色著筆,點明客人來訪的時間、地點和來訪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綠水繚繞、春意蕩漾的環境表現得十分秀麗可愛。這就是臨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鷗,在古人筆下常常作水邊隱士的伴侶,它們“日日”到來,點出環境清幽僻靜,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隱逸的色彩。“但見”,含弦外之音:群鷗固然可愛,而不見其他的來訪者,不是也過於單調麼!作者就這樣寓情於景,表現了他在閑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這就為貫串全詩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鋪墊。
頷聯把筆觸轉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與客談話的口吻,增強了賓主接談的生活實感。上句說,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還沒有因為迎客打掃過。下句說,一向緊閉的家門,今天才第一次為你崔明府打開。寂寞之中,佳客臨門,一向閑適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這兩句,前後映襯,情韻深厚。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來,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使後麵的酣暢歡快有了著落。後句的“今始為”又使前句之意顯得更為超脫,補足了首聯兩句。
以上虛寫客至,下麵轉入實寫待客。作者舍棄了其他情節,專拈出最能顯示賓主情份的生活場景,重筆濃墨,著意描畫。“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隻舊醅”,使我們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頻頻勸飲的情景,聽到作者抱歉酒菜欠豐盛的話語:遠離街市買東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簡單,買不起高貴的酒,隻好用家釀的陳酒,請隨便進用吧!家常話語聽來十分親切,我們很容易從中感受到主人竭誠盡意的盛情和力不從心的歉仄,也可以體會到主客之間真誠相待的深厚情誼。字裏行間充滿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氣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寫足,如果再從正麵描寫歡悅的場麵,顯然露而無味,然而詩人卻巧妙地以“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作結,把席間的氣氛推向更熱烈的高潮。詩人高聲呼喊著,請鄰翁共飲作陪。這一細節描寫,細膩逼真。可以想見,兩位摯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濃,越喝興致越高,興奮、歡快,氣氛相當熱烈。就寫法而言,結尾兩句真可謂峰回路轉,別開境界。
7.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複照菁苔上。
[簡要評析] 這首《鹿柴》詩是王維山水詩中的重要代表作,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中空靈境界的追求和喜愛,這也是他隱居輞川中的樂趣之一。這首詩的主要特色是充滿了繪畫的境界。宋人劉辰翁在《唐詩品彙》卷三十九中說:“無言而有畫意”。清人沈德潛《唐詩別裁》卷十九發揮劉之說,謂:“佳處不在語言,與陶公‘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同。”王維此詩與陶淵明的空靈、隱逸是類似的境界。這就是說,本詩優長之處在於蘇軾評論王維時所說的“詩中有畫”。前兩句雖不見空山中有他人,“空同不見人”,寫出了山林的幽靜。後兩句寫光返深林,複照青苔,是畫卷中的主人公所見之景。兩者結合,便是一幅絕好的人景相依的圖畫。本詩的重要藝術手法便是反襯,用以突出詩人所要描寫的中心內容即幽寂兩字,表現在前兩句中是“不見人”,後兩句中是“青苔上”。前兩句,詩人目的是寫他在山中“不見人”,因而山隻是一座“空”山。接著一聲“人語響”,劃破了這一分山林的幽靜,這樣的手法便是反襯。這同南朝梁人王籍所寫的名句“鳥鳴山更幽”中以鳥的聲響來反襯山之幽靜是一致的。同樣,後兩句中詩人目的是寫深林中的幽暗景色,即突出寫“青苔上”的“幽”景。但他卻不是直接描寫整座山林一片漆黑,而是讓一縷淺明的陽光投進林深之處,還照在青苔之上,這樣給讀者的感覺便是,明者自明,幽處自幽,而且經此明者的比照,幽處就顯得更幽了。此詩反映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塵世官場的厭倦。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簡要評析] 羈旅之愁,思鄉之情,在唐詩中有不少作品來反映這些內容。這首詩寫詩人旅途中的鄉思之愁,全詩抒情重心在二句的“客愁新”三字。詩的起句,為詩人興起愁思作了暗示,此時最易惹動遊子的思鄉情緒。第二句,故詩人以一個“新”字寫愁緒之陡生。“新”字在詩中可解為“新生出”、“突然生出”。後兩句寫景均是由“客愁新”三字生發出來,由於它的背景是如此寬廣無垠,因而往往被反襯得特別矮小,好似被天地壓扁了似的,這就是“天低樹”三字的意境。詩人以暮天能將孤樹壓低的誇張筆法,形象化地寫出內心的壓抑心情,這就是不見親人的淒涼之情。“江清月近人”是謂由於江水淨潔,故水中的月亮倒影便顯得又大又圓,人在船上看它,隻覺得它似乎離人尤近。詩人在此句中同樣也賦予深厚的情感,即以月之近人寫它的靈性。它似乎很懂得詩人的鄉愁不可釋,鄉思不可絕,為之解脫,這便是“月近人”三字的意蘊。如此說來,本詩後兩句並非純為寫景,而是滲透著詩人強烈感情色彩的景語,為景中含情的名句。清人張謙宜“‘低’字,‘近’字,宋人所謂詩眼,卻無造痕,此唐詩之妙也。”一輪明月,掛在當空,卻又善解人意,似乎與詩人越來越近,於寂寥中給詩人平添一份溫暖和親切之感。此詩之愁,讀來足見其雅,而一個“新”字,又可見出人生旅途之中,別樣的感受隨時而生,終有明月相伴,卻是人生不變的情感安慰。
8.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簡要評析] 王昌齡被稱為唐朝的“七絕聖手”他的七絕寫得深情幽怨,含蘊無窮,為世人所推崇。這首詩是送別之作,藝術性高,個性鮮明。王昌齡此詩的寫作是在江寧丞任內,時間是在天寶元年(742)後。在此以前,王昌齡於開元二十七年(739)從汜水尉任上被貶到嶺南。手又貶到江寧為縣丞。至天寶七年(748)又被貶到荒遠的龍標(今湖南黔陽)一帶,可謂屢遭貶斥,仁途乖蹇。與王昌齡同時代的殷 在《河嶽黃靈集》中說:“昌齡為人,仁有餘也。奈何晚節不細行,謗議沸騰,再曆遐荒,使知音者歎惜”,其意為王昌齡晚年不注重小節,故惹得眾人議論紛紛,並兩次被貶到荒僻之地。而實際上並非是王昌齡的過錯,這隻是從王的“铖畏讒口疾”(《為張 贈閻使臣》)、“世情多是非”(《送東林廉上人歸廬山》)詩句中使可知曉,實在是他的傲岸性格不合世俗的緣故。本詩前兩句中淒風苦雨式的景色描寫,可謂詩人險惡處境的形象化表現,麵對包含著豐富內蘊的寒雨孤山的描寫,隻有將寒雨孤山看作險惡處境的藝術化體現:寒雨即社會上的流言蜚語,孤山即自己的勢單力薄,才能同下文聯係得更為緊密,才能更好表現此刻詩人要求他人理解的心態。詩中“一片冰心在玉壺”現已成為名句,但也有所本。陸機《漢高祖功臣頌》中即有“心若懷冰”,此處冰比作心之純清。鮑照《白頭吟》雲:“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此以冰喻作人之清白。姚崇《冰壺誡》序言說:“夫洞澈無瑕,澄空見底,當官明白者,有類是乎!故內懷冰清,外涵玉潤,此君子冰壺之德也。”此以冰比作當官的清廉。而王昌齡的“一片冰心在玉壺”在形象的設計上,能集古今之大成,在內容的拓展上,能用以表示自己的高潔清正而有所突破,故尤為後世所重。全詩寫送別之意不在別字,而在於表現詩人情操誌向之高潔,雖流露出作者命運失意的幽怨,但最後兩句卻深華了主題,將詩人的人格和詩品帶入了一個別樣的至高境界,因而別開生麵,獨樹一幟,成為一首七絕絕唱。
9.涼州曲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簡要評析] 這首詩屬於盛唐邊賽詩的七言名篇。關於詩歌的主題,曆來爭議很大,耐人用心思量。詩人為文時,以飲酒開始,將三樣精美之物,即葡萄、美酒、夜光杯同置於詩的首句,如此便使全詩在起首時就呈現出一種光茫四射的輝煌氛圍,給讀者造成一種無聲奪人的感覺,為下麵的抒情打下了基調。同時,首句中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均來自西域,“所以都是本地風光,與邊塞情調切合”(沈祖 《唐人七絕詩淺釋》),此其一。另外,還應注意的是,這三樣物件均是自先秦以來國外所進,現正逢出征前夕,讓出征將士捧夜光杯而痛飲葡萄美酒,其中隱含之意是十分明顯的,那就是祝願他們早日擊退外敵,獲得更大的勝利。這樣,在對於本詩主要抒情傾向的討論中,此詩應視為表現了盛唐邊將豪邁不羈的氣概。除了上麵兩段文字可作為論據外,尚有以下依據。首先是《唐才子傳》在評價王翰詩作時說他的作品“多壯麗之詞”,首句正切此“麗”字,而後兩句則切“壯”字。其次是施補華在《峴傭說詩》中評此詩時說:“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其意為,本詩自當可作悲傷語讀,但若如此便不得要領了,所以就“淺”。而若作“諧謔語”讀,亦即並不把“幾人回”放在心上,隻顧上馬衝殺,勝利自是屬於已方。這樣詩人的豪情壯誌就通過“諧謔語”表達出來了,所以就“妙”。自古以來,沙場征戰有幾人能生還?然而,軍人的命運,榮譽卻都是與戰場緊密相連的,這就是軍人無可回避的命運,是豪邁,是悲涼,還是留與讀者自己去思量,去體會吧,這首詩也因主題的耐人尋味而更加增添了藝術魅力與感染力。
10.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簡要評析] 這是一首快炙人口的懷古詩,詩人以高度的藝術方法,表現了撫今追昔的滄桑之感,流露出世事無常的變遷之感。本詩是《金陵五題》組詩中的第二首,它通過朱雀橋畔烏衣巷今昔巨變的描繪,寫出了金陵城的荒廢,從中揭示了封建豪門集團雖能權傾一時,但終究逃脫不了衰亡的結局。詩作極力表現了人世的淪桑變幻、升沉替代,寄概遙深。這是一首杯古詩,但它在寫法上同一般懷古詩迥然不同。詩中以燕子為著眼點,從它的歸宿之主由豪富而演為平民,表達了詩人在追懷金陵曆史遺跡後的今昔之感,故極具特色。現在詩人卻道燕子還來,但所居人家已與先前大不相同,竟化成普通平民了,由此表達了詩人的曆史滄桑感。這樣便使意境有人對施補華此說不理解,他認為“三四兩句詩意甚明,蓋從燕子身上表現今昔之不同。……說詩者(此暗指施補華)每曲解詩人之意,舉此一例,以概其餘。”由一劉禹錫在本詩中能借燕子的行止來表達人事的變遷,所以深得後人的激賞。如宋人辛棄疾《沁園春》詞中說:“朱雀橋邊,何人會道,野草斜陽春燕飛”,表示他對劉禹錫此詩由衷的敬佩。詩中以烏衣巷、朱雀橋兩個地名,王家、謝家兩個過去的貴族這兩景兩處的人事繁華變遷,寫出了人生命運的無常。詩篇以側麵落筆,借眼前景物抒寫今昔之感,含蓄深沉,為後人所稱頌。
11.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簡要評析]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七月,杜甫報國心切,毅然辭別家人,投奔靈武。不料在途中為安史叛軍俘獲,帶到長安。詩人在長安的日子裏,目擊了這次叛亂國家帶來的深重災難,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憂慮和哀傷。到了第二年春,這雖是花香鳥語的美好季節,但詩人眼前所見,昔日繁華的國都,於今竟然雜草叢生,滿目荒涼。觸景傷情,思緒萬千,於是寫了這首著名的愛國詩篇。應該說,這裏的傷懷思家,是和憂國緊緊地連在一起的;而情和景的描寫,也是互相滲透著。詩的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傷;後四句寫惦念親人境況,充溢別恨。情景交融,頗為感人。詩的首聯,用凝重的筆墨,對偶的句式,寫出了國都因戰亂而造成的令人怵目驚心的荒涼景象。但在這一片蕭索中,卻又顯得氣慨挺拔。“國破山河在”的“在”字,它含有國雖破而山河尚在,表明中興有望,這就透露出了詩人對國家統一的堅定信念。然而這畢竟是山河破碎,城垣荒鞠,所以第二聯緊扣“春望”詩意,以花鳥含悲泣愁的移情手法,抒發了詩人對國事的憂傷。景中寓情,含蓄不盡,思而得之,韻致深婉。接著以“烽火”句承“感時”句,以“家書”句承“恨別”句,進一步深化了詩人憂時傷別的感慨,這兩句表現消息久絕渴盼親人音信的迫切心情,語言樸素,感情真摯,頗為後人傳誦。把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聯係了起來,真摯自然。最後以“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作結,決不隻是對自己的衰老表示悲哀,而是擔心自己衰老了,不能為國出力,這才是真正的悲哀。這就不僅從結構上照應了首聯“國皮”的悲憤,也是極其生動而深切地表達了詩人的愛國情懷。全詩語言簡練,對仗精工,情景交融,渾然一體,是五言律詩的典範作品。"
12.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裏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簡要評析] 李白這首送別友人的詩,語言流暢明快,情意真摯蘊藉,它表達了對於友人的深情厚誼。情致婉轉,意境高遠。詩的起聯,用色彩明麗的偶句,點明了送別的地點,也暗含惜別情意。這青山白水,不正可以歡聚盤桓嗎,於今卻要分手,自是令人傷感。接著的一聯,以行雲流水般的散行句子,敘說了此去一別萬裏的情事,表現了對友人的眷戀和關切。第三聯以無限深情,一寫遊子今後飄忽不定的行蹤,一寫自己此時依依惜別的情意。浮雲、落日的比喻,把對友人的美好感情不令形象化了,也更深刻化了。末聯雖是直抒胸臆,仍含有無限的情思。這裏用典使事,渾然天成。“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青山白水相襯,紅日白雲互映,境界全出,長鳴的班馬更增添畫麵的生氣。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自然流動,不屑於為格律所拘,透出一股飄逸之氣,而這惜別的情意,隨著友人的離去而悠然不盡。
13.古從軍行 [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營萬裏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簡要評析] 《從軍行》屬樂府《相和歌·平調曲》舊題,多寫從軍征戰的苦怨。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天寶年間,在祖國西北邊地所進行的戰爭,性質比較複雜,有些是屬於自衛的,有些則是尋釁開邊。從這首詩所表現的內容來看,是反對非正義戰爭的。僅僅為了皇帝的一已私利,輕啟戰端,這除了犧牲廣大戰士以外,是什麼好處也沒有的。“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借漢指唐,這譴責是法銳而嚴厲的。所以沈德潛說;以人命換塞外之物,失策共矣。為開邊者垂戒,故作此詩。《唐詩別裁集》同時,作者在詩中,對於西北邊地少數民族人民,因這種不義戰爭而遭到的不幸苦難,還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真摯感人,這在封建時代,是難能可貴的。全詩能融現實與史事於一體,不僅生動地展現了萬裏邊疆的寂寥荒漠的典型景象,而且通過漢、胡兩軍悲苦幽怨的相互映襯與白骨、葡萄的鮮明對比,表達出詩人強烈的批判精神,在藝術上,四唏一韻,平仄相間,聲調自然激越;而且多用疊字和對偶句式,聲情搖曳流轉,是唐代一首有深刻思想內容的邊塞詩。
14.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簡要評析] 李白懷才見棄,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在這首詩中,詩人還進一步把明月引為知已,對月抒懷。《月下獨酌》共四首,此為第一首,詩中表達了知音難遇的苦悶。詩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達一種孤獨寂寥的思想感情。這種孤寂之情無法驅遣。於是詩人以奇物的想象,生動的描寫,把明月作為知音,相邀對飲。同時還異想天開地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類,邀其共酌。但月不解飲,影徒隨身,這就更加突出了詩人的孤獨感,正如孫洙所說:“題本獨酌,詩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說,反複推勘,愈形其獨。”(《唐詩三百首》卷一)因為世少相知,詩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為伴,向月而高歌,對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鬱悶。結聯進而要和明月、身影永遠結成忘情好友,將來在邈遠的碧空中相見遨遊。這表現了詩人對汙濁現實的強烈不滿,在孤獨中向往自由和光明。這首五言詩,構思新穎,想象奇妙,情致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詩中別具神韻的佳作。詩人把自己置於良辰美景之中,又極力渲染幽靜的氛圍,從而在色調的鮮明反差中,表達出美景雖在、知音難求的深沉悲歎。從藝術上看,這首詩的構思十分高妙。在一直一曲、回環往複中,把詩人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看似歡快之語,表達深重的孤苦情感,從而在全詩中構成曲筆。全詩在一直一曲,一縱一收中,創造新奇深厚的意境,其謫仙之才與超人筆力由此可見。
15.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複問,白雲無盡時。
[簡要評析] 這一首送別詩舊說是送孟浩然歸南山所作。這首詩通過寫送友人歸隱,表達了作者也想歸隱的心情和對友人離去的依依惜別之情。全詩通過問答來送別,可以說是別開生麵,不落常套。首句“下馬飲君酒”敘事樸實、點題巧妙。從中不難看出兩人之交不僅學友最而且絕非凡夫俗子可比。同時,在章法上,這兩句還構成了曲直之勢,使後兩句的承接與過渡,顯得十分自然。可貴之處在於詩人巧妙地以前四句的一問一答,引出最後勸慰友人歸隱山林,悠悠自適,這樣含蓄有味的詩句,使全篇為之生色。這兩句詩是全詩的主旨所在,沈德潛說得好:“白雲無盡,足以自娛,勿言不得意也。”(《唐詩別裁集》)這也表現了詩人對遠離塵世,嘯遨林泉的隱居生活的向往與追求。縱觀全詩,選材平淡卻構思巧妙,語言淺顯則飽含深情。在表達上意上,前四句的詩味看來似乎很淡,但從那一敘,一問、一答的曲直變化中,我們不難體悟到作者高超的構思技巧。
16.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終宵勞夢想。
[簡要評析] 這一首夏夜納涼懷念友人的五言古體詩,也是淡而有味,清新而渾然一體的名篇。這首詩在夏日納涼的描繪中,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沉思念。詩人通過自己對客觀景物的真切感受,隱居生活的悠閑自適,塑造了一種清幽寧靜的藝術意境。詩以夏夕著筆,但又起得很別致。詩人不直接寫夕陽西下,明月東升,而是寫看到山上的陽光西落,才感到已是傍晚。這裏用一個“忽”字,表明落日西沉得很快,也是詩人的主觀感受。夜幕降臨,明月從池東冉冉升起,遠景近寫。用了一個“漸”字,是詩人的實感,和首句“忽”相對照,表現了兩種動景的不同狀態。這較為生動的描繪出詩人閑適自在,不受拘束的隱士風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兩句,曆來被推為寫景細致入微的佳句。清風吹拂,送來荷花濃鬱的芳香,夜闌人靜,翠竹上滴露之聲可聞,多麼寂寞的夏夜!詩人經過細心的體察,選擇了最能體現靜境的動態景物和音響來描寫,收到了以動來突出特定環境中寂靜的藝術效果,同時也反映了詩人隱居生活中心境的平靜。最後四句懷友。這樣令人適意的夏夜,沒有知友暢敘,欲彈琴而自遣,又無知音欣賞,寂寞之感倍增,更加懷念故人,以致終宵夢想,情意趨勢。全詩因景啟情,對景懷友,情景融合,意境幽寂
水調歌頭>月夜憶舍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靜夜思>水調歌頭>月夜憶舍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靜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