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有關耕種,播種,澆水,鋤草和收獲的名句
《飲酒二十首》
其一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複疑;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其二
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苟不應,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年。
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
其三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一生複能幾,倏如流電驚。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其四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鬆,斂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搜集積累了一些反對戰爭的名言警句
我無法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有什麼武器登場,但第四次世界大戰中人們肯定用的是木棍和石塊.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時代呼喚戰爭而不是和平. ——德國元首 納粹黨黨魁 希特勒
你想和平,就要準備戰爭. —— 韋格蒂烏斯 和平名言
“正確”比“和平”更珍貴. ——美國第28任總統 托·伍·威爾遜
我們隻能用武器來保衛和平. ——德國元首 納粹黨黨魁 希特勒
戰爭的目的必須是為了和平. ——古希臘哲學家 科學家 亞裏士多德
沒有好戰爭,也沒有壞和平. ——中國好聲音選手哈林庾澄慶導師隊 王韻壹 和平的名言
安得務農息戰鬥,普天無吏橫索錢. ——唐代詩人 杜甫 《晝夢》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甲兵長不用. ——唐代詩人 杜甫 《洗兵馬》
唐·杜甫《洗兵馬》.挽:牽引.天河:銀河.甲兵:鎧甲和兵器,這裏泛指武器.這兩句大意是:怎樣能得壯士挽來天河水,徹底洗淨各種武器,永遠不再使用呢?詩人目睹了戰亂給國家、人民帶來的巨太災難,因而希望能有一天洗淨甲兵,捎滅戰爭.作者在這兩句中馳聘想象,用浪漫主義的手掛表達了他這種兵甲不起,幹戈永消的強烈願望.可引用以抒發戰亂之世人們渴望和平安定的意願.
膏得鋝甲作農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唐代詩人 杜甫 《蠶答行》
唐·杜甫《蠶答行》,焉得:怎樣才能得以.甲:泛指武器.選兩句大意是:怎樣才能把天下所有的兵器都熔化掉鑄成農具.使每一寸荒地都得到開墾耕種呢?詩人痛感當時社會動亂、戰爭頻仍給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的破壞,強烈希望能有一天永遠消滅戰爭,使老百姓安居樂業,從事農桑生產.可用於表達戰亂之世人民對消滅戰爭,恢複和平的願望.
安得普天休戰伐,不令竹箭困輸供. ——明朝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劉基 《會稽》
明·劉基《會稽》.竹箭:用竹子製作的箭.困:匱乏.輸供:運輸供應.這兩句大意是:怎樣才能使普天之下都停止戰爭,不使人們為趕製軍需的竹箭而感到難以應付.兩句表現了怒恨戰爭,渴望和平的強烈願望,與杜甫名句“安得壯士挽天河,洗盡甲兵長不用”同一機杼.
和平孕育著戰爭,戰爭孕育著和平. —— 普坦漢姆 和平名言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 ——日本社會活動家和宗教思想家 池田大作 隻有勝利者,才能用戰爭去換取和平. ——古羅馬曆史學家 薩盧斯特 不能用和平取得的東西,就用拳頭來取. ——德國元首 納粹黨黨魁 希特勒 昨夜的暴風雨用金色的和平為今晨加冕. ——印度詩人,作家,哲學家,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泰戈爾 和平的名言真理才是生命之光,鬥爭才是和平之母…… ——當代詩人 郭小川 和平使人民更加幸福,但也使人變得虛弱. —— 贏得戰爭隻不過是使和平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英國詩人 勃朗寧 不為戰爭和毀滅效勞,而為和平與諒解服務. ——德裔瑞士作家 海塞 從來就不存在好的戰爭,也不存在壞的和平. ——美國實業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富蘭克林 和平名言為了全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了太空. ——中國第一代航天員 楊利偉 人類在永恒的鬥爭中壯大,在永恒的和平中毀滅. ——德國元首 納粹黨黨魁 希特勒 慈愛和誠實,彼此相遇.公義和平安,彼此相親. —— 《舊約全書》 《舊約全書》和平不是一廂情願和單相思,更不是對合理戰爭的回避. ——軍事戰略專家 戴旭 和平的名言我們不能讓和平的誠意和主張,變成別人束縛我們的繩索! ——軍事戰略專家 戴旭 上天賦予的生命,就是要為人類的繁榮和平和幸福而奉獻. ——日本鬆下電器創始人 鬆下幸之助 惡德——不和、戰爭、悲慘;美德——和平、幸福、和諧. ——英......餘下全文>>
形容虛心好學的名言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師
關於林肯的資料
1809年2月12日,阿伯拉罕·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縣一個伐木工人的家庭,迫於生計,他先後幹過店員、村郵務員、測量員和劈柵欄木條等多種工作。1834年,他當選為伊利諾斯州議員,才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當時,美國奴隸製猖獗,1854年南部奴隸主竟派遣一批暴徒擁入堪薩斯州、用武力強製推行奴隸製度,引起了堪薩斯內戰。這一事件激起了林肯的鬥爭熱情,他明確地宣布了他要“為爭取自由和廢除奴隸製而鬥爭”的政治主張。1860年他當選為總統。南方奴隸主對林肯的政治主張是清楚的,他們當然不願坐以待斃。1861年,南部7個州的代表脫離聯邦,宣布獨立,自組“南部聯盟”,並於4月12日開始向聯邦軍隊發起攻擊,內戰爆發初期,聯邦軍隊一再失利。1862年9月22日,林肯宣布了親自起草的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文獻——《解放黑奴宣言》草案(即後來的《解放宣言》),從此戰爭形勢才開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北部軍隊很快地由防禦轉入了進攻,1865年終於獲得了徹底的勝利。
此時,林肯在美國人民中的聲望已愈來愈高了,1864年,林肯再度當選為總統。但不幸的是,1865年4月14日晚,他在華盛頓福特劇院觀劇時突然遭到槍擊,次日清晨與世長辭。
革命導師馬克思高度地評價林肯說,他是一個“不會被困難所嚇倒,不會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撓地邁向自己的偉大目標,而從不輕舉妄動,他穩步向前,而從不倒退;……總之,他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罕有的人物”。
林肯,美國第16任總統,著名演講家、律師,他臂力過人謙虛謹慎,幽默風趣,有“卓越的演講家”之譽。他領導了對南方奴隸製度的戰爭,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的宣言》,維護了聯邦統一,為美國在19世紀期躍居世界頭號工業強國開辟了道路,使美國進入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被稱為“偉大的解放者”。 在逆境中,林肯不屈不撓,忍辱負重,副食美利堅民族向著恢複國家統一和解放黑奴的偉大目標穩步前進。在勝利之時,他從不居功自傲,而是始終保持著謙虛質樸,寬厚仁慈的平民本色,以維護聯邦大業和民族國家的長遠利益為已任。最終他功成身亡,成為正義事業的偉大殉道者。
林肯被刺去世時剛過56歲,雖然看上去他比他實際年齡蒼老得多,但有充分證據表明,他在道德、精神和智力三方麵都仍在發展中。如果謀殺者的手停下來,他的政治智慧和才華會繼續顯示出來,他會在道德和精神方麵留給後人更多可歌頌和學習的事例。1962年,一批著名的曆史學家聚在美國,把到當時為止的31位總統分為偉大的、接近偉大的、一般水平的、低水平的,最差的5個檔次。這次投票選出的5位偉大總統中,亞伯拉罕·林肯名列榜門首。
古今感恩孝順父母的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尊老愛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2、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3、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
4、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意大利諺語)
5、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尊老愛幼能體現出個人的品德
1、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2、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3、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俗語)
4、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5、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茹貝爾)
尊老愛幼重在關愛
1、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2、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馬卡連柯)
3、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4、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印度諺語)
5、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尊老愛幼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1、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
2、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3、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馬克思)
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5、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裏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隻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隻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曆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揣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餘下全文>>
《我最愛的老師》的優美開頭
老師在我心中是一個指導員:指導著我們該走的路,指導著我們該學的知識,指導著我們該懂的道理。還有“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啊。老師,是美的耕種者,美的播種者。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很多很多……他們都是我們敬佩的人。特別是語文老師——
劉敏。
有一句名言:老師像一支蠟燭,用自己的光照亮學生。
我最喜歡的老師是劉老師。她留著短短的頭發,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美麗極了!不大不小的鼻子的下麵有著紅潤的兩唇,像兩片淡紅的,正在開放的花瓣,說起話來妙語連珠。劉老師初一下冊就教我們語文,每個星期五,語文有兩節課時,她就教我們寫作,教我們理解人生的真諦……我們是柔嫩的花朵,老師就是園丁,我們在園丁的培養下成長;我們是魚兒,老師就是海水,我們在遼闊的海洋下暢遊。
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長長的句子,辛勤是定語,耐心是狀語,熱情是補語。也有人說,老師的生命像一根號,層層疊疊作業為她的青春開無數次平方。我說,老師,您是春天的第一朵花兒,那樣鮮嫩,那樣可愛;您是夏天的第一陣甘露,滋潤大地,生機黯然飄渺的;您是秋天的第一縷秋風,帶著果實,吹拂大地;您是冬天的第一場大雪,包裹著人間,充滿的希望。您劃著漿,載著我們,到達知識的彼岸……您手指著天邊的朝陽,叫我們看,我們踮著腳,望著望著,啊!看到了,看到了!那是多美的朝陽啊!猶如您一樣的美麗,從此我明白了,誰是最可愛的人:那就是:終身粉筆染白發,一心報國的您——劉老師。
我喜歡劉老師的教學風格。您像春蠶,吐著智慧的細絲,編織著知識。我喜歡她嚴中有愛的態度和對工作的認真。她每天都是笑容滿麵的跟同學們講話,雖然她批評同學時有些嚴厲,但她的脾氣非常好。下課時,老師還經常陪我們說說笑笑的。(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記得,初一再次進入可愛可親學校的時候。我們聽說老師換了,我們都非常的好奇,想象老師會是什麼樣子的,老師回想一槍那個老師一樣對我們好麼?會不會很嚴厲呢?這都是我們的想象!沒想到,第一次見到劉敏老師的時候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親切。如果說媽媽對於我來說是宇宙,是一切。而您對於我來說是太陽,您的名字和太陽一樣美麗!初一下學期的時候,我的語文不算好,甚至都有不及格的記錄,但是,您卻用您的言語對我說“雖然考得不好,但是也不要灰心,失敗是常有的事,我們隻有有過失敗,才能為成功打下一個好的基礎。況且,失敗是成功之母啊!但是在您的教導下,我又考好了。成功與失敗缺一不可。”因為您的話語讓我又重新找到自我,找到已經迷失的自信。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為我點燃了一盞最明亮的燈;在我迷茫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引路人;在我跌跌撞撞的人生道路中是您為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是您給了我一雙強有力的翅膀,讓我在知識的世界裏遨遊!這都是老師您的教導中成長。
在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愚昧走向文明的道路上,是您用生命的火炬,為我們開辟道路。謝謝您老師,太多的話語不能用語言來形容,總之“謝謝您,謝謝您為了我們付出了那麼多,劉老師,您是我最喜歡的老師。”
我最喜歡的老師就是語文老師——
關於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故事有哪些
半杯水:
積極角度:至少還剩半杯水可以喝
消極角度:就剩半杯水了,不夠喝.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換個角度看問題的故事素材及例子一、秀才趕考
一位秀才進京趕考,住在一家旅店裏。考試前兩天的晚上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見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鬥笠還打著傘;第三個夢是夢見和心上人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背靠背。這三個夢意味著什麼,秀才摸不著頭腦,第二天他便去找算命先生解夢。算命先生聽完他述說三個夢後一拍大腿:“我看你還是打道回府吧,沒有什麼希望了。你想,高牆上種白菜不就是白種嗎?戴了鬥笠還打著傘不是多此一舉嗎?和心上人脫光了衣服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秀才一聽,心一下掉進了冰窟窿,回旅店後便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板感到有點奇怪,問他還沒考怎麼就要回去。秀才如此這般地把算命先生的解夢說了一遍。店老板聽了樂著說:“依我看,這次你一定要留下來,希望大大地有。你想:高牆上種白菜不是高種嗎?戴鬥笠還打傘不是有備無患嗎?你和心上人背靠背躺在一起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機會就要來了嗎?”秀才一聽,覺得挺有道理,於是一改心灰意冷的神態,精神飽滿地參加了考試,結果中了個探花。試想:如果這位秀才相信解夢先生的話,他還能夠改寫自己的人生嗎?而店主的一席話,使他換個角度看問題,因而也就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麵,人生也有正麵和背麵。愉快、光明、幸福、希望……這是人生的正麵;憂愁、黑暗、不幸、絕望……這是人生的背麵。
換個角度看問題的故事素材及例子二、牢騷滿腹者,不妨換個角度看問題。
相傳,有個寺院的住持,給寺院裏立下了一個特別的規矩:每到年底,寺院裏的和尚都要麵對住持說兩個字。第一年年底,住持問新和尚心裏想說什麼,新和尚說:“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問他心裏最想說什麼,他回答說:“食劣。”第三年年底,他沒等住持問便說:“告辭。”住持望著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語地說:“心中有魔,難成正果,可惜!可惜!”新和尚選擇了人生的背麵,他對待世事都持一種消極的心態,不知道換個角度看問題,總是一味地抱怨。而正是因為他的抱怨,也讓他失去了修成正果的機會。牢騷也好,抱怨也罷,都是因為抱有的心態不對,看問題的角度不對,如果能夠以積極的心態,能夠樂觀地換個角度看問題,相信人的心情會一下子好起來。事物在一個人心中的好壞,不在於事物本身,而在於人的心態,正如王國維先生所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牢騷滿腹者,不妨換個角度看問題,讓樂觀主宰自己,心情肯定會不一樣。
換個角度看問題的故事素材及例子三、富貴不全還是富貴無邊?
中國有一位著名的國畫家俞仲林擅長畫牡丹。有一次,某人慕名要了一幅他親手所繪的牡丹,回去以後,高興地掛在客廳裏。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為這朵牡丹沒有畫完全,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貴,缺了一角,豈不是“富貴不全”嗎?此人一看也大為吃驚,認為牡丹缺了一邊總是不妥,拿回去準備請俞仲林重畫一幅。俞仲林聽了他的理由,靈機一動,告訴買主,既然牡丹代表富貴,那麼缺一邊,不就是富貴無邊嗎?那人聽了他的解釋,覺得有理,高高興興地捧著畫回去了。同一幅畫,因為心態不同,便產生了不同的看法。所以,凡事都應持一種積極的心態,往好處想,不要看什麼都不順眼,要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這樣就會少些煩惱、苦痛、牢騷,多些歡樂、平安。
換個角度看問題的故事素材及例子四、山上有什麼好玩的嗎?
一群興致勃勃的人在登山的路上,遇到了從山上下來的滿身疲憊的人。於是,登山的人問下山的人說,怎麼樣?山上有什麼好玩的嗎?下山的人有些滿臉失望地說,沒有,什麼也沒有,隻是一座破廟……,也有些說山上的風景很不錯,登高望遠,遠處風景無限!如果你是登山的,聽到這些話,你是停滯不前,滿心失望呢還是繼續攀登?這個時候,你隻有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每個人對同樣的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要給自己一個微笑,給自己一次機會,自己爬上去看個究竟,其實,你看到的風景跟別人看到的風景雖然是一樣的,但感覺並不一樣。
換個角度看問題的故事素材及例子五、發明家愛迪生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在研究了8000多種不適合做燈絲的材料後,有人問他:你已經失敗了8000多次,還繼續研究有什麼用?愛迪生說,我從來都沒有失敗過,相反,我發現了8000多種不適合做燈絲的材料……。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問題就截然不同了。有時候,能從失敗中走出來也是一種成功,能夠從失敗中看到收獲,才是最真實的收獲,如果你整天沉浸在失敗的痛苦之中,那麼你永遠無法成功。
換個角度看問題的故事素材及例子六、整天擔憂的老太太
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一個開傘店的;二女兒成為洗衣店的主管。這樣,老太太晴天怕大女兒家雨傘賣不出去,雨天又擔心二女兒家衣服曬不幹,整天憂心忡忡。後來,有人對老太太說:“老太太,您真有福氣,晴天二女兒家顧客盈門,雨天大女兒家生意興隆。”老太太這麼一想,哎,還真是啊!就這麼簡單的換個角度看問題,從此整天擔憂的老太太就變得無憂無慮了。
換個角度看問題的名言名句大全:
1、一本《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魯迅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
3、有時需要離開常走的大道,潛入森林,你就肯定會發現前所未見的東西。——貝爾
4、要是火柴在你的口袋裏燃燒起來,那你應該高興,多虧你的口袋不是火桶。要是你的手指紮了根刺,那你應該高興,多虧這根刺不是紮在你眼睛裏。要是你的妻子對你變了心,那你應該高興,多虧她背叛的是你,而不是你的國家。——契訶夫
5、隨著立場,就發生我們對於各種具體事物所采取的具體態度。比如說,歌頌呢,還是暴露呢?這就是態度問題。——**
6、一千個觀眾眼裏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別林斯基
7、換個角度看問題,生命會展現出另一種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羅丹
8、悲觀的人雖生猶死,樂觀的人永葆青春。——英國諺語
9、樂觀者在一個災難中看到一個希望,悲觀者在一個希望中看到一個災難。——英國諺語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俗語
11、河有兩岸,事有兩麵。——俗語
1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俗語
13、一根蠟燭,不久便會“蠟炬成灰”但它卻為人照亮了前麵的路;一支粉筆,隻需三筆二畫,生命便會結束,但它卻在同學們心中撒下了知識的種子。
14、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方麵,所有的事情,都沒有一把統一的標尺來衡量它的是與否,一件事從不同角度去看,就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會有不同的感受。
15、換個角度去看問題,換種思維去對待身邊的事物,生活不就需要我們這種思維轉換嗎?像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冬天裏的一縷陽光,黑夜裏的一絲光明,都會給你更多的驚喜。冬天在此,春天還會遠嗎? 16、一片落葉,你也許會看到“零落成泥碾作塵”的悲慘命運,但是隻要換個角度想,你便會發現它“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高尚節操;
換個角度看問題的事例大全:
換個角度看問題的事例1、羅素的中國行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英國思想家羅素,在1924年來到中國的四川。那個時候的中國,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當時正值夏天,天氣非常悶熱。羅素和陪同他的幾個人坐著那種兩人抬的竹轎子上峨眉山。山路陡峭險峻,幾位轎夫累得大汗淋漓。此情此景,使羅素沒有了心情觀景,而是思考起幾位轎夫的心情來。他想,轎夫們一定痛恨他們幾位坐轎的人,這麼熱的天,還要他們抬著上山。甚至他們或許正在思考,為什麼自己是抬轎的人而不是坐轎的人?到了山腰的一個小平台,羅素下了竹轎,認真地觀察轎夫的表情。他看到轎夫們坐成一行,拿出煙鬥,又說又笑,絲毫沒有怪怨天氣和坐轎人的意思。他們還饒有興趣地給羅素講自己家鄉的笑話,很好奇地問羅素一些外國的事情,在交談中不時發出高興的笑聲。羅素在他的《中國人的性格》一文中講到這個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結論:用自以為是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幸福是錯誤的。
換個角度看問題的事例2、美國的中國學生
一位美國的中國學生和朋友談起了自己看問題視野的變化。由於小學成績優秀,他考上了縣城的中學。他發現自己再不能像在小學時那樣穩拿第一時,於是產生了嫉妒:比自己好的同學原來都有六棱鉛筆,自己卻沒有,天道不公啊!經過幾年的苦讀,他居然又成為縣中學的第一了。而他又覺得:人與人之間還是不平等的,為什麼自己沒有好鋼筆呢?中學畢業後,他考上了北京的某所大學,可好景不長,他的學習成績連中等也保不住了。 看到城裏的同學是好鉛筆成堆,好鋼筆成把,早上蛋糕牛奶,晚上香茶水果,想想自己,早上一個窩頭還舍不得吃完,還要給晚上留一半。“合理”又從何談起呢?……五年後,他到美國,親眼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西方世界,所有的嫉妒、自卑、怨恨卻忽然一掃而光了。原來自己選取的比較標準發生了變化,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的同學、同事和鄰居,而是整個世界。有的人在蝸牛角上打架,有的人攜手在太空漫步。坐井觀天的爭鬥隻有一個結果,就是故步自封。當你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時,你有可能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
換個角度看問題的事例3、酒鬼和蟲子
一天,一位醫生將一群嗜酒如命的酒鬼召集到一塊,他在他們麵前做了這樣一個實驗:醫生將兩隻杯子放到了桌上,一杯裝滿了清水,另一杯裝滿了酒精。他把一隻毛毛蟲先丟進了裝滿清水的杯子,大家看著蟲子在清水裏遊著,慢慢地又爬了出來。然後,醫生又將毛毛蟲抓了起來,投進了裝酒精的杯子,蟲子在酒精裏掙紮了幾下就死去了。看了這個實驗後,酒鬼們麵麵相覷,屋子裏沉默了好長一會時間。正當醫生準備對他們說明酒精對人體有害的時候,在屋子的最後排傳來一個聲音:“醫生,我明白了,隻要我們多喝酒,那我們肚子裏就絕不會生蟲子!”即使是一種正確的觀念,也總有人站在負麵的角度去看問題。
換個角度看問題的事例4、沙漠中的旅人
烈日,沙漠。兩個焦渴疲憊的旅人,取出惟一的水壺,搖一搖。一個旅人說:“唉呀,太糟糕了,我們隻剩半壺水了!”而另一個旅人卻高興地說:“是嗎?真幸運,我們還有半壺水!”其實,人生中的好多事就像那半壺水一樣,換個角度看問題,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現實就是如此,我們必須坦然麵對,不能隻知發牢騷,否則,如果在牢騷中錯過了人生正點的班車,那又將會在抱怨中錯過下一次坐正點班車的機會。換個角度看問題,你就能樂觀自信地舒展眉頭,麵對一切。而如果你一味地看到問題的負麵,你就隻能是鬱鬱寡歡,一事無成,最終成為人生的失敗者。所以凡事多往好處想,換個角度看問題,你就會樂觀地看待人生道路上出現的各種挫折和磨難,因為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常有,如果你總是因為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而擔憂,那麼你就永遠也得不到快樂。因此當你處境不好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看問題……
搜有關成功或勤奮的詩句
1.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2.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韓愈
3.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隻怕一日曝十日寒.
4.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韓愈
5.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禮記》
6.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裏得. ——馮夢龍
7.千淘萬浪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劉禹錫
8.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9.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1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1.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12.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秦漢前儒家經典)
14.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民生在勤. ----張少成
15.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老聃 引自《老子·道德經》
16.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況 引自《荀子,勸學》
17.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勸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這首詩的意思是勸人要從小努力、刻苦學習,如果年輕時不知道趁早勤奮學習,年紀大了學業無成,就會後悔讀書太晚.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首詩的意思是,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終身為之奮鬥,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躬行實踐.
《勸學詩》
[唐]韓愈
讀書不破費, 讀書利萬倍. 窗前讀古書, 燈下尋書義. 貧者因書富, 富者因書貴.
這首詩的意思是讀書不用花錢,卻可以使自己學識淵博;讀書還要刻苦鑽研;貧窮的人讀書後就以知識而富足,富有的人讀書後就以書而高貴.
《書院》
[宋]劉過
力學如力耕,
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
會有歲稔時
為什麼數學那麼重要?
*
.什麼是數學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一門科學.分為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它在科學發展和現代生活生產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數學符號的引入
用一句話說,數學是無窮的科學.
2.數學的特點
嚴謹
數學語言亦對初學者而言感到困難.如何使這些字有著比日常用語更精確的意思.亦困惱著初學者,如開放和域等字在數學裏有著特別的意思.數學術語亦包括如同胚及可積性等專有名詞.但使用這些特別符號和專有術語是有其原因的:數學需要比日常用語更多的精確性.數學家將此對語言及邏輯精確性的要求稱為“嚴謹”
嚴謹是數學證明中很重要且基本的一部分.數學家希望他們的定理以係統化的推理依著公理被推論下去.這是為了避免錯誤的“定理”,依著不可靠的直觀,而這情形在曆史上曾出現過許多的例子.在數學中被期許的嚴謹程度因著時間而不同:希臘人期許著仔細的論點,但在牛頓的時代,所使用的方法則較不嚴謹.牛頓為了解決問題所做的定義到了十九世紀才重新以小心的分析及正式的證明來處理.今日,數學家們則持續地在爭論電腦輔助證明的嚴謹度.當大量的計量難以被驗證時,其證明亦很難說是有效地嚴謹.因為時代的差別、也抹去了不少知識、但是數學永不磨滅、永遠流傳智慧.
3.數學的應用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最終服務於生活。的確,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就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與生活中。比如:上街買東西要用到加減乘除法,修建房屋用到做平麵圖等,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是在生活中產生的。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給學生實踐活動的機會,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用數學知識和方法分析與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生活問題數學化,從而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課標》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自經曆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其實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絕大多數可以聯係學生的生活實際,老師要找準每節課的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切合點”,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老師的責任不僅是誘發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欲望,更應讓學生學會從眾多條件、眾多信息中選出需要的條件、信息,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與快樂。
一、?? 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做到學以致用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涵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麵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嚐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一道題目講了很久學生還弄不懂。如果老師將這道問題與生活實際聯係起來,學生馬上就能解決。因此作為教師應該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二、?? 創設生活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應用題源於生活,每道應用題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藍本。因此,我們在應用題教學中如果把應用題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還原生活本質,培養學生思維
在注重數學生活化的同時,我們每一個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數學教學的本質是發展學生的思維。生活化並不意味著數學知識的簡單化,相反,還原數學以生活本質更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
我曾看到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摘下手表,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給中國學生講同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進行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裏的,不能靈活應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應用、掌握數學知識。
四、 實現生活需要,促進主體發展
從教育心理學來看,在生活中有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最高需要便是自我實現的需要,一種決策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一旦把應用題教學與生活聯係起來,學生這種潛在的需要就更加強烈。
五。 數學的重要性
以名言為證:
萬物皆數--畢達哥拉斯
在數學的天地裏,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麼,而是我們怎麼知道什麼.——畢達哥拉斯
數學符號之美
數統治著宇宙.--畢達哥拉斯
幾何無王者之道.——歐幾裏德
我決心放棄那個僅僅是抽象的幾何.這就是說,不再去考慮那些僅僅是用來練思想的問題.我這樣做,是為了研究另一種幾何,即目的在於解釋自然現象的幾何.——笛卡兒(Rene Descartes 1596-1650)
數學是人類知識活動留下來最具威力的知識工具,是一些現象的根源.數學是不變的,是客觀存在的,上帝必以數學法則建造宇宙.——笛卡兒
虛數是奇妙的人類棈神寄托,它好像是存在與不存在之間的一種兩棲動物.——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 1646-1716)
不發生作用的東西是不會存在的.——萊布尼茨
考慮了很少的那幾樣東西之後,整個的事情就歸結為純幾何,這是物理和力學的一個目標.——萊布尼茨
雖然不允許我們看透自然界本質的秘密,從而認識現象的真實原因,但仍可能發生這樣的情形:一定的虛構假設足以解釋許多現象.——歐拉(Leonhard Euler 1707-1783)
因為宇宙的結構是最完善的而且是最明智的上帝的創造,因此,如果在宇宙裏沒有某種極大的或極小的法則,那就根本不會發生任何事情.——歐拉
數學中的一些美麗定理具有這樣的特性: 它們極易從事實中歸納出來, 但證明卻隱藏的極深. 數學是科學之王.——高斯
數學是自然科學之首,而數論是數學中的皇後.——高斯
這就是結構好的語言的好處,它簡化的記法常常是深奧理論的源泉.——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 1749-1827)
在數學這門科學裏,我們發現真理的主要工具是歸納和類比.——拉普拉斯
讀讀歐拉,讀讀歐拉,他是我們大家的老師.——拉普拉斯
一個國家隻有數學蓬勃發展,才能表現她的國力強大.——拉普拉斯
認識一位巨人的研究方法,對於科學的進步並不比發現本身更少用處.科學研究的方法經常是極富興趣的部分.——拉普拉斯
如果認為隻有在幾何證明裏或者在感覺的證據裏才有必然,那會是一個嚴重的錯誤.——柯西(Augustin Louis Cauchy 1789-1857)
寫滿數學公式的紙
給我五個係數,我將畫出一頭大象;給我第六個係數,大象將會搖動尾巴.——柯西
人必須確信,如果他是在給科學添加許多新的術語而讓讀者接著研究那擺在他們麵前的奇妙難盡的東西,已經使科學獲得了巨大的進展.——柯西
幾何看來有時候要領先於分析,但事實上,幾何的先行於分析,隻不過像一個仆人走在主人的前麵一樣,是為主人開路的.——西爾維斯特(James Joseph Sylvester 1814-1897)
也許我可以並非不適當地要求獲得數學上亞當這一稱號,因為我相信數學理性創造物由我命名(已經流行通用)比起同時代其他數學家加在一起還要多.——西爾維斯特
一個沒有幾分詩人才能的數學家決不會成為一個完全的數學家.——魏爾斯特拉斯(Karl Weierstrass 1815-1897)
數學的本質在於它的自由.——康扥爾
數學的領域中, 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康托爾
隻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問題, 它就充滿著生命力, 而問題缺乏則預示獨立發展的終止或衰亡. ——希爾伯特
音樂能激發或撫慰情懷,繪畫使人賞心悅目,詩歌能動人心弦,哲學使人獲得智慧,科學可改善物質生活,但數學能給予以上的一切.——克萊因
沒有那門學科能比數學更為清晰的闡明自然界的和諧性.---Carus,Paul
問題是數學的心髒——P.R.哈爾莫斯
哪裏有數,哪裏就有美!——普洛克拉斯
邏輯是不可戰勝的,因為要反對邏輯還得要使用邏輯.——布特魯
數學分係統自然界本身同樣的廣闊————傅立葉
邏輯可以等待,因為它是永恒————亥維賽
一門科學,隻有當它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能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馬克思
數學是無窮的科學.——赫爾曼·外爾
曆史使人聰明,詩歌使人機智,數學使人精細.——培根
一個國家的科學水平可以用它消耗的數學來度量.——拉奧
沒有哪門學科能比數學更為清晰地闡明自然界的和諧性.——卡羅斯
數學是規律和理論的裁判和主宰者.——本傑明
六.數學與文化
數學的文化價值
一、數學是哲學思考的重要基礎
數學在科學、文化中的地位,也使得它成為哲學思考的重要基礎。曆史上哲學領域內許多重要論爭,常常牽涉到有關對數學的一些根本問題的認識。我們思考這些問題,有助於正確認識數學,正確理解哲學中有關的爭論。
(一)數學——-根源於實踐
數學的外在表現,或多或少人的智力活動相聯係。因此在數學和實踐的關係上,曆來有人主張數學是“人的精神的自由創造”,否定數學來源於實踐其實,數學的一切發展都不同程度地歸結為實際的需要。從我國殷代的甲骨文中,就可以看到那時我們的祖先已經會使用十進製計數方法他們為適應農業的需要,將“十幹”和“十二支”配成六十甲子,用以記年、月、日,幾千年的曆史說明這種日曆的計算方法是有效的。同樣,由於商業和債務的計算,古代的巴比倫人己經有了乘法表、倒數表,並積累了許多屬於初等代數範疇的資料。在埃及,由於尼羅河泛濫後重新測量土地的需要,積累了大量計算麵積的幾何知識。後來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特別是為適應農業耕種與航海需要而產生的天文測量,逐漸形成了初等數學,包括當今我們在中學裏學習到的大部分數學知識。再後來由於蒸汽機等機械的發明而引起的工業革命,需要對運動特別是變速運動作更精細的研究,以及大量力學問題出現,促使微積分在長期的醞釀後應運而生。20世紀以來近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數學進入一個空前繁榮時期。在這個時期數學出現了許多新的分支:計算數學,信息論,控製論,分形幾何等等。總之,實踐的需要是數學發展的最根本的推動力。
數學的抽象性往往被人所誤解。有些人認為數學的公理、公設、定理僅僅是數學家頭腦思維的產物。數學家靠一張紙、一支筆工作,和實際沒有什麼聯係。
其實,即使就最早以公理化體係麵世的歐的幾裏德幾何而言,實際事物的幾何直觀和實踐中人們發展的現象,盡管不合乎數學家公理化體係的各式,卻仍然包含著數學理論的核心。當數學家把建立幾何的公理體係當作自己的目標時,他伯頭腦中也一定聯係到幾何作圖和直觀現象。一個人,即使是很有天賦的數學家,能在數學的研究中獲得具有科學價值的成果,除了他接受嚴格的數學思維訓練以外,他在數學理論研究的過程中,必定會在問題的提出、方法的選擇、結論的提示等諸多方麵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實踐的指引。可以這麼說,脫離了實踐,數學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其實,即使就最早以公理化體係麵世的歐幾裏德幾何而言,實際事物的幾何直觀和實踐中人們發現的現象,盡管不合乎數學家公理化體係的程式,卻仍然包含著數學理論的核心。當數學家把建立幾何的公理體係當作自己的目標時,他的頭腦中也一定聯係到幾何作圖和直觀現象。一個人,即使是很有天賦的數學家,能在數學的研究中獲得具有科學價值的成果,除了他接受過嚴格的數學思維訓練以外,他在數學理論研究的過程中,必定會在問題的提出、方法的選擇、結論的提示等諸多方麵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實踐的指引。可以這麼說,脫離了實踐,數學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但是,數學理性思維的特點,使它不會滿足於僅研究現實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它還努力探索一切可能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在古希臘時期,數學家就超越了在現實有限尺度精度內度量線段的方法,覺察到了無公度量線段的存在,即無理數的存在。這其實是數學中最困難的概念之一—連續性、無限性的問題。直到兩千年以後,同樣的問題導致極限理論的深入研究,大大地推動了數學的發展。試想今天如果還沒有實數的概念,我們將麵臨怎樣的處境。這時人們無法度量正方形對角線的長度,也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至於極限理論與微積分學更不可能建立即使人們可以像牛頓那樣應用微積分,但是在判斷結論的真實性時會感到無所適從。在這種狀況下,科學技術還能走多遠呢?又如在歐幾裏德幾何產生時,人們就對其中一個公設的獨立性產生懷疑。到19世紀上半葉,數學家改變這個公設,得到了另一種可能的幾何一一非歐幾裏德幾何。這種幾何的創立者表現了極大的勇氣,因為這種幾何得出的結論從“常理”來說是非常“荒唐”的。例如“三角形的麵積不會超過某一個正數”。現實世界似乎沒有這種幾何的容身之地。但是過了近一百年,在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發現的相對論中,非歐幾裏德幾何卻是最合適的幾何。再如,20世紀30年代哥德爾得到了數學結論不可判別性的結果,其中的某些概念非常抽象,近幾十年卻在算法語言的分析中找到了應用。實際上,許多數學在一些領域或一些問題中的應用,一旦實踐推動了數學,數學本身就會不可避免地獲得了一種動力,使之有可能超出直接應用的界限。而數學的這種發展,最終也會回到實踐中去。
總之,我們應該大力提倡研究和當前實際應用有直接聯係的數學課題,特別是現實經濟建設中的數學問題。但是我們也應該在純粹科學和應用科學之間建立有機的聯係,建立抽象的共性和豐富多彩的個性之間的平衡,以此來推動整個科學協調地發展。
(二)數學—充滿了辯證法由於數學嚴密性的特點,很少有人懷疑數學結論的正確性。相反,數學的結論往往成為真理的一種典範。例如人們常常用“像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確定”來表示結論不容置疑。在我們的中小學的教學中,數學更是隻準模仿、演練、背誦。數學真的是萬古不變的絕對真理嗎?
事實上,數學結論的真理性是相對的即使像1+1=2這樣簡單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例如在布爾代數中,1+1=0!而布爾代數在電子線路中有廣泛的應用。歐幾裏德幾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是正確的,但在研究天體某些問題或速度很快的粒子運動時非歐幾何卻是適宜的。數學其實是非常多樣化的,它的研究範圍也隨著新問題的出現而不斷擴大。如同一切科學一樣,數學家們如果死守著前輩的思想、方法、結論不放,數學科學就不會進步。把數學的嚴密性和公理化體係看作一種“教條”是錯誤的,更不能像封建時代的文人對待孔夫子說的話:“真理”已經包含在聖人說過的話裏,後人隻能對其作詮釋。數學發展的曆史可以證明,正是數學家特別是年輕數學家的創新精神,敢於向守舊的思想挑戰,數學的麵貌才得以不斷地更新,數學才成長為今天這樣一門蓬勃發展、富有朝氣的學科。
數學的公理化體係從來也不是不容懷疑、不容變化的“絕對真理”歐幾裏德的幾何體係是最早出現的數學公理化體係,但從一開始就有人懷疑其中的第五公設不是獨立的,即該公設可以從公理體係的其他部分推出。兩千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答案,終於在19世紀由此發現了非歐幾何。雖然人們長時期受到歐幾裏德幾何的束縛,但是最終人們還是接受了不同的幾何公理體係。如果曆史上某些數學家多一點敢於向舊體係挑戰的革新精神,非歐幾何也許還可能早幾百年出現
數學公理化體係反映了內部邏輯嚴密性的要求。在一個學科領域內,當有關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理論就會要求把一堆看來散亂的結果以某種體係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需要對己有的事實再認識、再審視、再思索,創造新概念、新方法,盡可能地使理論能包括最一般、最新發現的規律。這實在是一個艱苦的理論創新過程。數學公理化也一樣,它表示數學理論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成熟的階段,但並不是認識一勞永逸的終結。現有的認識可能被今後更深刻的認識所代替,現有的公理也可能被今後更一般化、包含更多事實的公理體係所代替。數學就在不斷地更新過程中得到發展。
有種看法以為,應用數學就是把熟誦的數學結論套到實際問題上去,以為中小學的教學就是教給學生這些萬古不變的教條。其實數學的應用極充滿挑戰性,一方麵不但需要深切地認識實際問題本身,另一方麵要求掌握相關數學知識的真諦,更重要的是要求能創造性地把兩者結合起來。
就數學的內容來說,數學充滿了辯證法。在初等數學發展時期,占統治地位的是形而上學。在該時期的數學家或其他科學家看來,世界由僵硬的、不變的東西組成。與此相適應,那時數學研究的對象是常量,即不變的量。笛卡爾的變數是數學中的轉折點,他把初等數學中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一一幾何和代數結合起來,建立了解析幾何這個框架具備了表現運動和變化的特性,辯證法因此進入了數學。在此後不久產生的微積分拋棄了把初等數學的結論作為永恒真理的觀點,常常做出相反的判斷,提出一些在初等數學的代表人物看來完全不可理解的命題。數學走到了這樣一個領域,在那裏即使很簡單的關係,都采取了完全辯證的形式,迫使數學家們不自覺又不自願地轉變為辯證數學家。在數學研究的對象中,充滿了矛盾的對立麵:曲線和直線,無限和有限,微分和積分,偶然和必然,無窮大和無窮小,多項式和無窮級數,正因為如此,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有關辯證法的論述中經常提到數學。我們學一點數學,一定會對體會辯證法有所幫助。
7.數學占考試的分值
中考(江蘇):
語文,滿分150
數學,滿分150
英語,滿分130
物理,滿分100
化學,滿分100
曆史,滿分50
政治:滿分50
體育,滿分40
高考:
語文 150
數學 150
英語 150
文綜(理綜)300
總分 750
由此可見,數學無論是在生活與學習中都有重大的作用。
1.參考文獻:
百科詞條“數學”
[baike.baidu.com]
2.數學成績計入文化考試總分
[news.artxun.com]
3.百度百科“數學與文化”詞條
[baike.baidu.com]
請廣大讀者閱讀參考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陶淵明有關耕種,播種,澆水,鋤草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