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文化有哪些?
【傣族的節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節日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等。關門節,傣語“毫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曆9月15日(公曆7月中旬)。開門節,傣語稱“翁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曆12月15日(公曆10月中旬)。在這兩個節日當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舉行盛大的賧佛活動,向佛像佛爺敬獻美食、鮮花和錢幣,在佛爺佛像前念經、滴水,以求佛賜福於人。從關門節到開門節的3個月內,是“關門”的時間,為一年中宗教活動最頻繁的時期。禮佛,聽佛爺講經,7天一小賧。晚上要放火花、爆竹、高升(孔明燈),舉行“趕擺”。關門期間,男女青年可以談情說愛,但不能結婚,不能外出;待“開門”後方能結婚和外出。
傣曆年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或“楞賀桑勘”,意為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曆6月下旬或7月初(公曆4月中旬)。約在農曆清明後十日舉行,它象征著“最美好的日子”。節期一般是3天。頭兩天是送舊,最後一天是迎新。節日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沐浴盛裝到佛寺賧佛,並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大家圍塔而坐,聆聽佛爺念經。之後,婦女們各挑一擔水為佛像“洗塵”。佛寺禮畢,青年男女退出,相互潑水祝福。接著成群結隊四處遊行,潑灑行人以示祝福。西雙版納每年過潑水節的時候,傣族群眾都要在瀾滄江舉行聲勢浩大的龍舟賽,賽後就將龍船拆散放進佛寺的竹樓裏保管,待第二年潑水節到來之前,再把拆散的龍船拚裝起來,拚裝龍舟就稱之為“旱黑”。
花腰傣最隆重的節日要數農曆正月十三的“花街節”。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從周圍的村寨彙集到花街。節日的花街熱鬧非凡,身著盛裝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長隊,款款走過花街,競妝比美,風情無限;小夥子們則瞪大眼睛尋找意中人。如果情投意合,兩人就相約到鳳尾竹下荔枝叢中,姑娘解下腰間的秧篾飯,掀開青翠的芭蕉葉,隻見噴香的糯米飯用鮮花汁染成了一半金黃一半鮮紅,以芭蕉葉相隔一層又一層盛滿豬脊肉、油炸幹黃鱔、醃鴨蛋等美食。兩人一起美滋滋地吃著,說著甜蜜的情話。吃完秧蔑飯,提親成婚的大事也就定下了。
【傣族文學】主要是敘事詩。傣族有500部左右的長篇敘事詩。現在保留的傣族傳統長篇敘事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其中有歌唱人類創世活動的如《布桑蓋與瓦桑蓋》、《坤撒》,頌揚祖先創業事跡的如《叭阿拉吾射金鹿》,反映曆史事件的如《召網香召網朔》、《猛卯與景欠戰爭史》,揭露統治階級貪婪殘暴的如《娥並與桑洛》、《召樹屯》、通過愛情主線揭示社會矛盾的如《朗鯨布》、《線秀》,還有新中國成立後表現社會主義新生活的《彩虹》、《流沙河之歌》等。
【傣族有傳統的傣戲】以前西雙版納有一種以舞蹈為主兼唱戲詞的形式,這是傣戲的雛形。其情節比較簡單,主要表現持刀的獵人與化了裝的龍、鳳、龜、鶴進行鬥爭。傣戲的發展和完善主要在德宏一帶。因此傣戲又稱“滇西傣戲”。大約在19世紀初產生於德宏盈江的盞西和幹崖。較早的劇目有《公孫犁田》、《冒少對唱》、《十二馬》等。到20世紀初,盈江土司成立了第一個傣戲劇團,於是傣戲迅速風靡各地。傣劇的唱腔、道白均用傣語,唱腔以男腔、女腔為主,劇本多根據傣族民間故事改編,表演以本民族歌舞及民間武術為主,也借用其他劇種表演的程式,形成自己的戲曲風格。在傣族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發揮了表演者道具扇子或手帕的作用,同時借鑒京劇、滇劇和傣拳創造了傣戲的武打動作,臉譜的化裝則由原來的紅、黑、白三色發展為較為細致的“勾臉”,以表現人物性格。另外還根據劇情和角色的性格改進了曲調形式,音樂集傣族地區豐富的民間曲調而成,伴奏從以象腳鼓、铓鑼、鈸為主發展到使用多種樂器,並采用了滇劇不少以鑼鼓經為主的伴奏手段。各地經常有劇團演出,每逢節慶日,村與村、壩與壩之間還舉行巡回的交流演出。
【傣族舞蹈種類繁多】西雙版納傣族稱舞蹈為“凡”。民間舞蹈有:凡婻諾、凡光罕、凡光、哈凡、凡整。凡婻諾以模仿禽類動作為主要特征,包括孔雀舞、鷺鷥舞、斑鳩舞等。凡光罕是以鹿的模具作為道具而表演的獸類舞蹈,此外還有獅子舞、大象舞等。凡光為鼓舞,舞蹈者挎鼓或擊鼓而舞,自己為自己伴奏,僅限於男性表演,在民間流傳極廣。常見的鼓舞有嘎光鼓舞、象腳鼓舞、大鼓舞等。哈凡為邊歌邊舞的集體性舞蹈,常見的有《依拉賀》和放高升舞,多在節日期間結群表演。凡整為武術舞,其中包括拳術舞、棒術舞、刀術舞等。表演時常敲擊鼓、铓、鑔等打擊樂器伴奏。表演者的步伐、節奏應與鼓點協調,具有娛樂和自身防衛等特點。除了以上幾種有統一名稱的舞蹈外,民間還有一些反映生產、生活和風俗習慣的舞蹈,常見的有帽子舞、扇子舞、花環舞、花棍舞、蠟條舞、荷花舞等,其特點以舞蹈動作表現傣族生活的某些側麵,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在種類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們最喜愛、最熟悉,也是變化和發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每年的佛教節日和迎接新年時,都要表演孔雀舞。
【傣族民間樂器】有嘎臘薩、玎、篳、多洛、象腳鼓、铓、排铓和傣鑔等。傣族的特色樂器葫蘆絲是舌簧樂器,用循環換氣法能持續發出五度音程,音色優美、柔和、圓潤、婉轉。在月夜的竹林或傣家竹樓裏,能給人以含蓄、朦朧的美感,而吹出的顫音尤如抖動絲綢那樣飄逸輕柔。全國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創作出《月光下的鳳尾竹》樂曲,使葫蘆絲音樂風靡大江南北。象腳鼓因鼓身形似象腳而得名,常與铓鑼、傣鑔組合在一起,廣泛用於歌舞和傣戲伴奏。嘎臘薩是竹製、吊橋形的敲擊體鳴樂器。玎是彈撥弦鳴樂器,傣族青年戀愛時經常彈奏,有“愛情樂器”之譽。
【傣族武術】西雙版納傣語叫“芬整”,德宏一帶叫“戛拳”。過去,傣族男子到了十四、五歲,一般都要學會幾套武術動作,作為防身、禦敵、防野獸之用。騰衝縣的永樂寨,男女老幼人人習武,被譽為“傣族武術之鄉”。傣族武術廣泛吸收了我國漢族太極拳、長拳、形意拳和氣功的內容,又引進緬甸、泰國的武術,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步伐多以四平馬步、弓步、跪步為基礎,步穩勢烈,節奏分明,多借勁含力,以巧取勝。傣族武術在西雙版納有四個流派:一是以拳術為主的本地派,二是以棍棒為主的漢族傳來派,三是以長刀為主的緬甸傳來派,四是以短刀為主的泰國傳來派,總共有130多套武術。武術中以拳術最為豐富,也最有地方特色,有大洪拳、小洪拳、撲虎拳、四方拳、老虎撩尾拳、螃蟹拳、梅花拳等。傣族人還善於把各種動物的姿態糅合在武術之中,形成別具一格的青蛙拳、蛇拳、孔雀拳、鷺鷥拳、猴拳等。
【傣錦】多是單色麵,用緯線起花,對花紋的組織非常嚴謹。織造時傣族婦女首先將花紋組織用一根根細繩係在“紋板”(花本)上,用手提腳蹬的動作使經線形成上下兩層後開始投緯,如此反複循環,便可織成十分漂亮的傣錦。設計一幅傣錦,需幾百乃至上千根細繩在“紋板”上表現出來,要求極嚴。傣錦織工精巧,圖案別致,色彩豔麗,堅牢耐用。它的圖案有珍禽異獸、奇花異卉和幾何圖案等。每一種圖案的色彩、紋樣都有特殊的含義,如紅綠顏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象征吉祥,大象圖案象征五穀豐登。
【傣族黑陶】最多的民族。西雙版納、普洱鎮遠等地是黑陶的主產地。由於黑陶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因而在炎熱的傣鄉,長時間用它蓄水不僅不會變質,而且能保持水的清涼感覺。還有一個用途是用作祈吉的滴水器,傣族寺廟佛殿中的柱腳處通常會有一個落水小洞,根據滴水的情況占卜,若有不吉要請佛爺為其念經解除。黑陶器的原料是傣鄉特有的一種黑土,經與一定的沙和沾土混合漚透後捶砸揉壓製成。黑陶器均以手工拉坯製作,坯拉好後用刀刮或刻畫出花紋,晾幹後燒製即成。黑陶器一般皆為素色,表麵光滑,質地細膩。紅陶器具出品和用得最多的是罐,傣語稱為“莫丁”,一般較大,造型十分別致,用於盛水裝飯,在炎熱條件下能免除腐壞之虞,為所有傣族人家必備之器。紅陶製作材料為當地一種紅粘土,呈磚紅色,配以一定量的沙,拌透揉均,用木棒槌舂、打混合後,用自製的轉盤手工拉坯。坯拉好後用有花紋的木拍拍上簡單的花紋,放入棚下陰幹,陰幹後即行燒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