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狀是什麼意思
舊時上山當土匪,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和不背叛,就先隨便殺個人,將人頭獻上,表示自己也有人命在身,不會背叛。相當於大家都有案在身就不會向官府告密,而那個人頭就叫投名狀。
投名狀是什麼意思
舊時上山當土匪,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和不背叛,就先隨便殺個人,將人頭獻上,表示自己也有人命在身,不會背叛。相當於大家都有案在身就不會向官府告密,而那個人頭就叫投名狀。
投名狀是啥意思啊?
什麼是“投名狀”?它就是叫你在進入綠林之後,再也別想有回歸之路的賣生契。它的解脫方式隻有一個,那便是接受官方的招安。
林衝在梁山眾好漢中命運是最悲慘的,魯迅說對他除了同情之外,實在無話可說。所謂英雄末路。忍字上麵一把刀,到了不能再忍的時候,於是長槍出手,血染山神廟,然後踏著漫天風雪,上了梁山。
林衝被逼上梁山,白衣秀士王倫對他又忌又嫌,這種心態是不得誌的文人的通病。王倫上梁山有點莫名其妙,可能是考試不中,沒臉回鄉,怕老婆拿搓衣板抽他,因此隻好上山落草。王倫怕林衝來投山寨,引火燒身,所以要重金送他下山,讓他另投別處。
林衝對王倫道:“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來投入夥,何故相疑?”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夥,把一個投名狀來。”林衝便道:“小人頗識幾字。”於是乞紙筆來便寫。朱貴笑道:“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夥,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稱‘投名狀’。”
殺個人也不容易。人倒楣的時候,想上吊還找不到繩子。林衝等了三天,卻等到了個楊誌,鬥了五十多合,不分勝負。惺惺惜惺惺,真令人潸然淚下。林衝在上梁山時,生命便已告結束。時勢不能造英雄,反而害了英雄。
順便說一下,三打祝家莊時,林衝生擒了扈三娘,本來他們倆應該是天生一對,但扈三娘卻被宋江許配給跟他一樣矮小的王英。象禵平、周通、王英這樣的好色之徒也恬居好漢之列,真讓梁山蒙羞。我以為梁山上最漂亮的女人應該數小李廣花榮的妹子,也就是秦明之妻。看看花榮就知道了。如果有人感興趣,不妨編排部劇本“清風寨”,一定賣座。這些是題外話。
在《水滸》中,義是對仁的反撥。上梁山的一百零九條(不屏晁蓋於外)好漢中,除了神醫安道全,鐵麵孔目裴宣,聖手書生蕭讓,紫髯伯皇甫端等手無縛雞之力的寥寥數人之外,哪個人手中沒有幾條人命?施耐庵所處的元末年代,已經仁至義盡。他的解剖刀,是以義為準則的。他的先生羅貫中的《三國》中,還塑造了個劉備,做為仁的偶像。仁字重如泰山,施耐庵想把它分解成忠義兩字,結果失敗了。仁是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義是什麼?原來我以為是殺身成仁。但它不是。上梁山的好漢,本來很多都是可以殺身成仁的,但最後一個個都領了“投名狀”。關羽之義,宋江之忠,都是悲劇的結局。義與仁其實是對立的,這是中國文化中最矛盾的部分。
而梁山眾好漢之義,顯然隻是勾欄、瓦舍間的挺身而出的作為而已。在商業化發達的時代,義代表的隻是麵子。它已經淡化了關羽所執認的義中藏仁的蘊含。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那是仁義結合的最高境界,連一紙軍令狀在它麵前都黯然失色。而那胡子長得跟關羽一樣的美髯公朱仝放走晁蓋,則純粹隻是為了一個義字。因為他得到過晁蓋的銀兩。
所以,義在《水滸》中,隻是平民之間交往的一種遊戲規則。“投名狀”就是這種遊戲的契約。你上了梁山,大家都綁在一起,互不出賣,大家都是同誌。宋江很明白這一點,為了解除這個契約的壓力,他於是選擇了招安這條路。他打出了“忠義”兩字,做為綠林與廟堂的平衡係數。但是,“忠”隻是為了尋找仁與義的歸宿感而已。在江湖上,你要向廟堂遞獻“投名狀”,居廟堂之高者,未必願意接受。其中微妙之處,便在於朱貴說的“疑心”兩字。
因此,在江湖上,隻有罪惡才是信任的基礎,沒人會去理會善良的。打抱不平不過是想把自己粉飾得善良一點。你想把自己打扮成綠林義士,你便得先去行凶,獲取一張“投名狀”,即賣身契。可憐林衝,欲為盜而不得。死在他手下的,沒有一個冤枉之鬼。也可憐楊誌,江湖上繞了一圈,最後跟林衝的把兄魯智深也打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所謂殊途同歸。這不是緣份,而是在冥冥之中,你必須去領取那份“投名狀”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一想起美麗溫柔的張京娘,便不覺悲從中來。實際上,京娘才是林衝真正的“投名狀”!這
投名狀主要講述的是什麼?
《投名狀》的故事大綱改編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該片以清朝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為背景,講訴了龐青雲、趙二虎、薑午陽三個結拜兄弟之間的恩仇糾葛。
中文片名:投名狀
外文片名:The Warlords
其它譯名:刺馬
製片地區:中國香港
導 ? ? ? 演:陳可辛、葉偉民
編 ? ? ? 劇:須蘭、秦天南、林愛華等
類 ? ? ? 型:動作、劇情、戰爭、曆史
主 ? ? ? 演: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徐靜蕾
片 ? ? ? 長:126 min | 110 min(cut version)
上映時間:2007年12月12日
劇情簡介
趙二虎在亂世中淪為強盜,帶著幾百人到處劫掠,他為人盜亦有道,就算打劫也“劫七留三”,留一條活路給被劫的村民,而劫掠所得就拿來分給和他同住一條山村的良民,所以深得眾心。趙二虎一生人最愛兩個人,一個是他的妻子蓮生,一個就是十三歲便跟了他做強盜的三弟江午陽。自從在打劫太平軍糧車的一役中,大哥龐青雲這個陌生人為替江午陽擋箭而受了傷,令江午陽深感救命的恩情,因此江午陽對龐青雲的崇拜竟超過他對趙二虎的崇拜。
在趙二虎等人的山村被清軍洗劫,付出傷亡慘重的代價後,江午陽極力主張他們三人結拜為兄弟,由大哥龐青雲帶領他們投效清廷,趙二虎為了不想令三弟失望,也為了不想自己的一班同村兄弟陷入絕境,他不計較個人得失,將首領地位拱手讓給龐青雲。
為實現天下沒有戰爭的太平盛世理想,龐青雲借助以趙二虎、江午陽為首的一班兄弟的力量,成立“山字營”暫時為清廷效力,原來是要借助攻打太平天國結集軍力;但是隨著他大權在握,龐青雲變得越來越野心勃勃,令他要清除一切的障礙。他不惜和趙二虎決裂,屠殺被趙二虎勸降的太平軍降兵,隻為怕降兵造反。他利用江午陽的狂熱性格,說服他站向自己那一邊。本來,龐青雲距離成功已僅有一步之遙,但他的作為傷透了對他崇拜不已的江午陽。就在就職大典上,就在權勢如日中天的最輝煌時刻,龐青雲竟橫死於刺客之手。
精彩影評
正如薑午陽所描述的那樣,龐青雲(李連傑飾演)根本就不相信“投名狀”,他隻是相信他的兩位兄弟,而他的“相信”,又隻是建立在當有共同利益的存在時可加以利用的基礎之上;反之,當共同利益發生變化——特別是他的個人利益受到威脅時,“投名狀”就不過是個形同虛設的儀式加幾句幼稚可笑的誓言而已。一將功成萬骨枯,他深諳此道。所以他在窮途末路、攻城略地時能與兄弟同生共死,亦能在平步青雲之後,為了榮華富貴、權勢地位等而對兄弟痛下殺手。
一出《投名狀》,濃墨重彩大肆渲染的是兄弟義,輕描淡寫一帶而過是兒女情。然而如此慘烈的男人戲,除了視聽方麵的感官震撼之外,讓人更多油然而生的是恍若一夢的悵然:如果連最能代表兄弟情義的“投名狀”都如此脆弱,經不起世事的考驗,那麼什麼才能成為我們理想主義真正的烏托邦?
投名狀是什麼意思?
不知你問的是那個投名狀
如果是水滸裏的具體可以參見水滸傳裏麵林衝等人入梁山的情節。
在水滸中,林衝等要入夥,原梁山的人就要他們殺個人,拿人頭作投名狀。可以理解為……入黑道的申請書等。
後來很多小說也引用了這一設定。
無論是哪路英雄,要入那水泊梁山,得交個投名狀來。
水滸傳第十一回寫王倫要求林衝拿一個人頭來當見麵禮。 “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夥,把一個"投名狀"來。林衝便道:"小人頗識幾字,乞紙筆來便寫"。朱貴笑道:”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夥,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謂之投名狀。林衝道:這事也不難,林衝便下山去等,隻怕沒人過。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趙二虎、薑武陽三人結義時說:
“龐清雲,趙二虎,薑午陽,納投名狀,結兄弟義,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天地作證,山河為盟,有違此誓,天地誅之。”
"投名狀"是什麼意思?
具體可以參見水滸傳裏麵林衝還是楊誌等人入梁山的情節。
在水滸中,林衝等要入夥,原梁山的人就要他們殺個人,拿人頭作投名狀。可以理解為……入黑道的申請書等。
後來很多小說也引用了這一設定。
無論是哪路英雄,要入那水泊梁山,得交個投名狀來。
水滸傳第十一回寫王倫要求林衝拿一個人頭來當見麵禮。 “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夥,把一個"投名狀"來。林衝便道:"小人頗識幾字,乞紙筆來便寫"。朱貴笑道:”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夥,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謂之投名狀。林衝道:這事也不難,林衝便下山去等,隻怕沒人過。
參考資料:水滸傳 第十一回
《投名狀》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意思?看了沒看懂!
一個人為了自己的野心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幸福在悲哀中——投名狀觀後感
“兄弟結義,各殺一個外人。從此,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他的,皆可殺。這就是《投名狀》”
投名狀似乎是個悲劇,這個講訴兄弟情誼的故事卻在兄弟相殘中,夾雜著幾個女人的影子,完成了落幕。蘇州和南京城外的野地裏,全是無盡的荒涼與破敗。
投名狀用它不科學的方式證明了那個年代人與人之間狡猾的爾虞我詐。當始皇帝給王翦老頭兒六十萬傾國之軍,出征伐楚時,王翦便聰明的向始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索要田產。用他的話說就是“大王以傾國之兵授予我,如果我清高自許,隻會遭致疑忌。”老狐狸們想活得長命,都知道自納一個“投名狀”,來顯得“咱也有罪,不必懷疑。”當年梁山水泊那些熱血的好漢們入夥都需要納一個投名狀先。何況一群隻為了糧食的草莽乎?
但李連傑扮演的大哥龐青雲不相信虛無的誓言,隻執著於基本的利害供求。一千六百個兄弟倒下的時候他裝死,隱忍後仍和納了投名狀的兄弟的愛人繼續偷情,攛掇簡單的無害的土匪們在受欺淩後投軍複仇。他一生都活在他自己的野心裏。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工具。當他與兩兄弟義結金蘭,當他在當他在滴雨瞻前跪聽官僚和太後的喋喋不休時,他把這些人都定義為他的“兄弟”。 他低估了所有的人。
這個男人的一生如履薄冰。他活生生的壞,活生生的小人,活生生的野心大,活生生的禽獸不如。他千算萬計,忘了自己也不過是炮灰而已。但他在二虎被他暗殺至死還在為他的安全擔憂之時在暗中流的淚是真實的,他說的那一切“值得”是他認為值得被原諒的安慰,所以他是幸福的,一個既有顯山露水在做政客的憂患,又想扶搖直上,對處理兄弟關係的愧疚,又怕舍棄兄弟之義也無法成就天下之義,一切不由自主卻又必須爭取,內心世界如此之複雜的人,在死的時候終於得到了解放吧。不必麵對良心的責難,不必想著為自己而死的兄弟,不必麵對太多的抉擇,困在心靈的枷鎖下太久了,他在升華的那一刻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劉德華飾演的趙二虎,有個幾千年來無數人用過的俗氣名字,也承載了幾千年來綠林好漢們生存下去的希望。他就像一個活著的神話,過著無數人夢想的那種刀口上舔血的一種殘酷的浪漫生活。這個男人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時候,也不忘空位擺酒,讓死去的兄弟們安心上路。可悲的是龐青雲麵對兄弟情誼和青雲直上選擇後者,刺殺趙二虎,這個可憐的英雄豪傑至死不知真相,以為“天大地大,沒有兄弟的情大”。隻能望著自身故事改編的戲曲被後人傳頌膜拜而悲憫的痛哭。
這個義氣為先的理想主義者舍命救出了童年的青梅竹馬,卻不知這個女人已經不是蓮生了,龐青雲說:“他以為是救了你,他不知道你已經變了。”為義生,為義死,被義蒙住了眼睛。不過這何嚐不是一種幸福?到死的時候,他仍然充滿了理想和激情,他一生除了對不起蘇州城那投降的幾萬士兵外,沒什麼遺憾。他依然相信那種高尚、神性、質樸、血肉相連的兄弟關係,他相信著他的結發妻子對他是憐不是愛的感情。他策馬奔向了自己的死亡。就像他無數次對死去的兄弟們說的那樣,龐青雲說:二虎,安心上路。
金城武所扮演的三弟薑午陽,單純的可愛。他的信念就是他的立場,他可以為他的兄長不顧自己的性命。全然因為投名狀。盡管太多的時候,他真的弄不懂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他曆了土匪到士兵再到大富大貴的過程,他親手殺了他心中亂他兄弟的嫂子,他不得不結果大哥的時候,這對一個從前一直被兄長庇佑的年親人來說太殘酷了。最後十幾分鍾裏他的痛苦,完全來自於是非的糾纏,那種痛徹心扉,私心裂肺的呐喊聲裏,控訴著背叛與堅守,信任與懷疑,是執著和放棄,是恩仇必報,是大悲壯和大悲憫。他是死時最痛苦的一個。
但他也是幸福的。他有著單純的信念,單純的理想。他為了投名狀犧牲了自己,他沒有後悔。他以為簽署“投名狀”就能解決兄弟間的一切問題。最終以為嫂子蓮生是亂兄弟之人,將她殺害。他在遇到能夠迷失自己的女人前有尊嚴的結束了生命。當他為了信念殺自己亦師亦兄的大哥時,龐青雲步步退縮,後忍無可忍將午陽手腳打殘,仍無殺其之意。那時,他可能看到了大哥心底最有情有義的一麵。這也是他可以含笑赴死的原因吧。
還有就是劇中那三個的女人。一個女人,用她的身體讓歃血的兄弟骨肉相殘,徐靜蕾所展示的形象蓮生,在丈夫孤身潛入敵營的時候與他的兄弟擁在一起。然後,望著丈夫離開的方向湧下淚水。這個可憐的女人一次次逃走,又一次次回來,一次次拒絕,又一次次偷情。她是個柔軟的悲劇,她不重。她還沒有弄懂,綠帳子,紅帳子,其實並不是她的好日子。蓮生之悲哀是她不但不懂別人,甚至也沒弄懂自己,這卻也是最大的幸福,有著她愛男人,嫁給了愛她男人。她有了別的女人夢寐以求的東西。
一個女人,用她的影子讓那個曾心如堅鐵的太平軍首領放棄了誓言與生命,背負了紅顏禍水的名頭。她卻也是幸福的,赤腳長衫的太平軍首領看著蘇州的白牆黑瓦,在纏綿的昆曲中走過高大的書架,他說,他很想念埋葬在城外樹林裏的妻子。這難道不足以讓任何一個女人羨慕嗎?
一個女人,用她的“慈愛”讓那個真正的國家主宰者放棄權力,眼看生靈塗炭。這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罪人。她的罪惡卻也是她的幸福所在。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她得到了她想要的權利,她保住了家族的王權,她成功的完成了使命。她對自己是滿意的,這正是幸福的所在。
悲情不代表結局。納投名狀,結兄弟義,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外人亂我兄弟者,恃投名狀,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恃投名狀,必殺之!一個投名狀,幾個幸福在悲哀中的人。
“刺馬”、“投名狀”到底都是什麼意思?
第一,刺馬出自,清末奇案之一的刺馬案。
第二,投名狀出自水滸。
具體解釋如下:
第一,太平天國失敗後,人們傳言曾國藩有野心,其實他的部下早就慫恿他謀取帝位。在與太平軍作戰時,清廷不得不依重湘軍,但是,如今太平軍被“蕩平”了,她能允許曾國藩在江南坐大嗎?東南臥著一隻虎,她睡覺也不安心。於是她把曾國藩調離江寧,派馬新貽任兩江總督,迅速裁撤湘軍。
江寧是湘軍攻下來的,兩江一直被湘軍視為私地,他們在那裏經營了數年,豈能輕易讓給馬新貽。馬新貽幾十年來一直沒有自己的軍隊,了然一身來到江寧,如入龍潭虎穴。馬新貽被刺,朝廷心中明白,為了不致激起兵變,動搖清王朝的統治,趕緊調曾國藩回蒞江寧坐鎮。從此,兩江總督寶座長期掌握在湘係手中,其他人不敢問津。
那個曾給孫衣言透過口風的顏士璋頗有心計,他寫了一本《南行日記》,記述了赴寧的全部過程。據他的曾孫顏牧皋說,日記中寫道:“刺馬案與湘軍有關。”“刺馬案背後有大人物主使。”
張汶詳刺殺馬新貽,在警衛森嚴的督署重地一撲而中。馬新貽被刺後,立即有“刺馬案”戲文上演,而且正值鄉試,安徽學政殷兆鏞出試題,竟然寓其譏諷,喬鬆年也來湊熱鬧,寫了一首歪詩作證,湘軍將領給張汶詳立碑等等。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刺馬案是一件有計劃、有組織的政治謀殺事件。從案件的實施,到輿論的有力配合,以及對審案的精心策劃和對結案的精明設計,都說明它出自高人之手。
第二,水滸傳第十一回寫王倫要求林衝拿一個人頭來當見麵禮。 “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夥,把一個"投名狀"來。林衝便道:"小人頗識幾字,乞紙筆來便寫"。
朱貴笑道:”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夥,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謂之投名狀。林衝道:這事也不難,林衝便下山去等,隻怕沒人過。
投名狀是啥意思啊?
什麼是“投名狀”?它就是叫你在進入綠林之後,再也別想有回歸之路的賣生契。它的解脫方式隻有一個,那便是接受官方的招安。 林衝在梁山眾好漢中命運是最悲慘的,魯迅說對他除了同情之外,實在無話可說。所謂英雄末路。忍字上麵一把刀,到了不能再忍的時候,於是長槍出手,血染山神廟,然後踏著漫天風雪,上了梁山。 林衝被逼上梁山,白衣秀士王倫對他又忌又嫌,這種心態是不得誌的文人的通病。王倫上梁山有點莫名其妙,可能是考試不中,沒臉回鄉,怕老婆拿搓衣板抽他,因此隻好上山落草。王倫怕林衝來投山寨,引火燒身,所以要重金送他下山,讓他另投別處。 林衝對王倫道:“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來投入夥,何故相疑?”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夥,把一個投名狀來。”林衝便道:“小人頗識幾字。”於是乞紙筆來便寫。朱貴笑道:“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夥,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稱‘投名狀’。” 殺個人也不容易。人倒楣的時候,想上吊還找不到繩子。林衝等了三天,卻等到了個楊誌,鬥了五十多合,不分勝負。惺惺惜惺惺,真令人潸然淚下。林衝在上梁山時,生命便已告結束。時勢不能造英雄,反而害了英雄。 順便說一下,三打祝家莊時,林衝生擒了扈三娘,本來他們倆應該是天生一對,但扈三娘卻被宋江許配給跟他一樣矮小的王英。象禵平、周通、王英這樣的好色之徒也恬居好漢之列,真讓梁山蒙羞。我以為梁山上最漂亮的女人應該數小李廣花榮的妹子,也就是秦明之妻。看看花榮就知道了。如果有人感興趣,不妨編排部劇本“清風寨”,一定賣座。這些是題外話。 在《水滸》中,義是對仁的反撥。上梁山的一百零九條(不屏晁蓋於外)好漢中,除了神醫安道全,鐵麵孔目裴宣,聖手書生蕭讓,紫髯伯皇甫端等手無縛雞之力的寥寥數人之外,哪個人手中沒有幾條人命?施耐庵所處的元末年代,已經仁至義盡。他的解剖刀,是以義為準則的。他的先生羅貫中的《三國》中,還塑造了個劉備,做為仁的偶像。仁字重如泰山,施耐庵想把它分解成忠義兩字,結果失敗了。仁是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義是什麼?原來我以為是殺身成仁。但它不是。上梁山的好漢,本來很多都是可以殺身成仁的,但最後一個個都領了“投名狀”。關羽之義,宋江之忠,都是悲劇的結局。義與仁其實是對立的,這是中國文化中最矛盾的部分。 而梁山眾好漢之義,顯然隻是勾欄、瓦舍間的挺身而出的作為而已。在商業化發達的時代,義代表的隻是麵子。它已經淡化了關羽所執認的義中藏仁的蘊含。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那是仁義結合的最高境界,連一紙軍令狀在它麵前都黯然失色。而那胡子長得跟關羽一樣的美髯公朱仝放走晁蓋,則純粹隻是為了一個義字。因為他得到過晁蓋的銀兩。 所以,義在《水滸》中,隻是平民之間交往的一種遊戲規則。“投名狀”就是這種遊戲的契約。你上了梁山,大家都綁在一起,互不出賣,大家都是同誌。宋江很明白這一點,為了解除這個契約的壓力,他於是選擇了招安這條路。他打出了“忠義”兩字,做為綠林與廟堂的平衡係數。但是,“忠”隻是為了尋找仁與義的歸宿感而已。在江湖上,你要向廟堂遞獻“投名狀”,居廟堂之高者,未必願意接受。其中微妙之處,便在於朱貴說的“疑心”兩字。 因此,在江湖上,隻有罪惡才是信任的基礎,沒人會去理會善良的。打抱不平不過是想把自己粉飾得善良一點。你想把自己打扮成綠林義士,你便得先去行凶,獲取一張“投名狀”,即賣身契。可憐林衝,欲為盜而不得。死在他手下的,沒有一個冤枉之鬼。也可憐楊誌,江湖上繞了一圈,最後跟林衝的把兄魯智深也打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所謂殊途同歸。這不是緣份,而是在冥冥之中,你必須去領取那份“投名狀”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一想起美麗溫柔的張京娘,便不覺悲從中來。實際上,京娘才是林衝真正的“投名狀”!這
投名狀什麼意思啊?
投名狀(漢語詞語)編輯
投名狀在古代用於忠誠之征,意思是加入一個組織前,以組織認可行為示忠心。
目錄
1產生背景
2曆史記載
1產生背景
編輯
投名狀在古代用於忠誠之征,意思是加入一個組織前,以該組織認可的行為表示忠心。其所謂“但凡好漢們入夥,須要納投名狀”,大意是指一個人在進入綠林時必須簽署的一份生死契約,有了“投名狀”便落草為寇。而擺脫“投名狀”的方法,就隻有接受官府的招安這一條路了。[1]
2曆史記載
編輯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就有“投名狀”一說
李連傑(19張)
。《水滸傳》第十一回“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衝雪夜上梁山”寫王倫要求林衝拿一個人頭來當見麵禮。
小說原文描寫:林衝道:“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來投入夥,何故相疑?”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夥,把一個‘投名狀’來。”林衝便道:“小人頗識幾字,乞紙筆來便寫。”朱貴笑道:“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夥,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謂之投名狀。”林衝道:“這事也不難,林衝便下山去等,隻怕沒人過。”王倫道:“與你三日限。若三日內有投名狀來,便容你入夥;若三日內沒時,隻得休怪。”林衝應承了,自回房中宿歇,悶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