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翰林院的讚美詩詞
竊慕隱淪道,所歡岩穴居。誰言忝休命,遂入承明廬。
物情不可易,幽中未嚐攄。幸見終南山,岧嶢淩太虛。
青靄長不滅,白雲閑卷舒。悠然相探討,延望空躊躕。
跡係心無極,神超興有餘。何當解維縶,永托逍遙墟。
古詩詞中的九大人生境界,你修到了哪個段位
1、脫俗境界:心遠地自偏
2、蒼茫境界:獨立天地間
3、超脫境界:坐看雲起
4、宇宙境界:站在天問的高度
5、滄桑境界:塵歸塵、土歸土
6、超我境界:人生百年一倉皇
7、無常境界:歲月催人老
8、深邃境界:歲月中皆過客
9、曠達境界:也無風雨也無晴
關於花詩詞大全
寒菊 / 畫菊
朝代:宋代
作者:鄭思肖
原文: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原文: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梅花 / 梅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惜牡丹花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翰林院北廳花下作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新昌竇給事宅南亭花下作
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豔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隻顛狂。
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
稠花亂蕊畏江濱,行步欹危實怕春。
詩酒尚堪驅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
東望少城花滿煙,百花高樓更可憐。
誰能載酒開金盞,喚取佳人舞繡筵。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不是愛花即欲死,隻恐花盡老相催。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關於誠信的古詩
●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禮記·中庸》 隻有天下最真誠的心才能感化人。●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真誠,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誠,是為人處世之理。●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言:言談。物:實際內容。行:行為。恒:恒心。君子說話有根據,做事有恒心。●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君子用行動來說話,小人則光說不做。●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明·薛瑄《讀書錄》 衡量自己,服膺上級,領導下屬,都應當一概以真誠為準則。●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唐·韓愈《原道》正心、誠意:使心思純正,意念真誠。將:打算。有為:有所作為。想有所作為,必須真心誠意。●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文士以德行為修養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誠擺在首位。●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劄子》 懷著極大真誠又勤勉地撰寫文章,就可以感天動地,使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發生變化。●至誠則金石為開。《西京雜記》卷五 至誠:極大的真誠。 金石為開:象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被感動了。謂真誠最能感染人。●精誠所加,金石為虧。漢·王充《論衡·感虛》 精誠:真誠。 虧:虧蝕。隻要真心誠意從事,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誠之所感,觸處皆通。宋·吳處厚《青廂雜記》 誠:真誠。 感:感觸。真誠能感動一切。●人之操履無若誠實。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操履:操守。誠實是人的最高品德。●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說》 實行並保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美好的源頭,行動美好的根本。●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氣薰蒸之。明·洪自誠《菜根譚》 遇到欺騙狡詐的人,用真誠之心感動他,遇到粗暴、乖張的人,用和藹的態度感化他。●金有一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一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明·薛瑄《讀書錄·體驗》 喻私心雜念影響人之德行的精純。●竊以為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賢人之德業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為之也。清·曾國藩《複賀耦庚中丞》竊:謙指個人的意見。我以為天地的運轉不息,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業的發揚和持久,關鍵在於真誠。●百慮輸一忘,百巧輸一誠。清·顧圖河《任運》 考慮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敗,技藝再精巧若缺乏真誠也無法成功。●神莫神於至誠。宋·張商英《素書》 沒有比完美的真誠更神聖的了。●誠者,聖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頤《通書》真誠,是傑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業興旺的源泉。行(háng):職業,事務。●君子乾乾不息於誠。宋·周敦頤《通書·乾坤益動》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強不息。君子為達到至誠而自強不息。●感人以誠不以偽。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誠:真誠。偽:虛假。以真誠而不是以虛偽感動別人。●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餘事。明·朱之瑜《誠誠二首》 修養自身品性,處理好人之間的關係,唯一靠的真誠。●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荀子·不苟》 聖人固然是無所不曉,但是不是真誠也不能感化萬民。●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荀子·修身》 培養個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個人的真誠。●至誠無息。《禮記·中庸》 真誠是沒有止境的。永遠以真誠自勉。●修學不以誠,則學雜;......餘下全文>>
明四家與明朝四大才子的關係
明四家:指中國畫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畫家。四人中沈周、文征明都擅長畫山水,上承北京山水畫的傳統;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長,他們南宋院體為法;仇英以人工筆人物、青綠山水見稱。四人各有所長,先後齊名。但除沈周、文征明有師承關係外,唐寅、仇英各有內格。因此“明四家”隻是明代四位成就很高四位不同風格的大家,兩並非一個畫派之稱。
唐伯虎
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29時,鄉試第一,故有“南京解元”之稱。進京會試時,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被革黜下獄,經吳寬保舉出獄,妻子改嫁,精神上連受打擊。後遊曆名山大川,專事書畫詩文創作,並以此為生。作品中常流露遭受打擊後的憂鬱之情和消極出世的思想。他以繪畫最為擅長,為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與沈周,文征明,仇英並稱明代四大家,又稱“吳門四家”。唐寅擅畫山水及工筆人物,尤其是仕女,筆法秀潤縝密、瀟灑飄逸,“唐畫”為後世畫家所宗。傳世作品有《騎驢歸思圖》、《秋風紈扇圖》、《李瑞瑞圖》、《一世姻緣圖》、《山路鬆聲圖》等。詩詞散文有《六如居士全集》。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後更字征仲,號停雲,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長洲(今蘇州)人。“吳門畫派”創始人之一。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畫家,大書法家,號稱“文筆遍天下”祖籍衡山,故號衡山居士,長洲(今江蘇吳縣)人。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授翰林院待詔,故稱文待詔。在書法上,早年受其父知友吳寬的影響寫蘇體,後受他嶽父李應禎的影響,學宋元的筆法較多。小楷師法晉唐,力趨健勁。明謝在杭《五雜俎·卷七》稱讚文征明小楷:“無真正楷書,即鍾、王所傳《薦季直表》、《樂毅論》皆帶行筆。洎唐《九成宮》、《多寶塔》等碑,始字畫謹嚴,而偏肥偏瘦之病,猶然不免。至本朝文征仲先生始極意結構,疏密勻稱,位置適宜。如八麵觀音,色相具足。於書苑中亦蓋代之一人也。”他的大字有黃庭堅筆意,蒼秀擺宕,骨韻兼擅。與祝允明、王寵並重當時。
仇英
仇英(約1509-1551)明代傑出畫家。字實父,號十洲。太倉(今屬江蘇)人。長期住蘇州。初為漆工,後改學畫,師周臣。以賣畫為生,精於摹古,不拘一家一派。粉圖黃紙,落筆亂真。善畫人物、鳥獸、山水、樓觀、舟車之類,皆秀雅鮮麗。他以廣泛的題材和工整細麗的風格,適應當時地主富商的需要。尤擅長人物畫,創曆史風俗的新格。畫風流麗纖巧,為當代人物畫的師範。畫山水,喜設大青綠色,用筆蕭疏,意境簡遠,工巧入神。他擅長臨摹,功力精湛。張醜在《清河書畫舫》中對其評價說:仇 英畫“山石師王維,林木師李成,人物師吳元瑜,設色師趙伯駒,資諸家之長而渾合 之,種種臻妙”。明董其昌題其《仙弈圖》謂:“仇實父是趙伯駒後身,即文、沈亦未盡其法。”作品有《人物故事圖》、《漢宮春曉圖》卷、《供職圖》、《上林圖》、《觀瀑圖》等。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人稱江南“吳門畫派”的班首,在畫史上影響深遠。沈家世代隱居吳門,居蘇州相城,故裏和墓在今相城區陽澄湖鎮。沈周在元明以來文人畫領域有承前啟後的作用。他書法師黃庭堅,繪畫造詣尤深,兼工山水、花鳥,也能畫人物,以山水和花鳥成就突出。沈周的繪畫,技藝全麵,功力渾樸,在師法宋元的基礎上有自己的創造,發展了文人水墨寫意山水、花鳥畫的表現技法,成為吳門畫派的領袖。沈周的代表作品有《仿董巨山水圖》軸、《滄州趣圖》卷、《卒夷圖》 、《墨菜圖》、《臥遊圖》、《東莊圖》 、 《牡丹》軸、《盆菊幽賞圖》卷、《煙江疊嶂圖》卷、《廬山高圖》軸。
沈葆楨的軼事典故
林則徐有一女,才貌雙全,嫁給了當時頗有才氣的沈葆楨。沈葆楨年輕氣盛,到處誇口,目空一切。林則徐聽到別人的議論,就想找個機會和沈葆楨談談。
有一次,沈葆楨月夜飲酒,詩興來了,就寫了兩句詠月的詩:一鉤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輝滿十分。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彎彎的一鉤殘月已照亮了大地,何必要那銀盤一樣的滿月呢?沈葆楨讓林則徐看詩。林則徐看後,思考片刻,拿過筆隨手把“何必”的“必”字改為“況”字,使詩句成了:一鉤已足明天下,何況清輝滿十分。沈葆楨看後,十分羞愧,因為雖然是一字之差,但意思卻大相徑庭,由自滿的口吻變成了壯誌淩雲的生動寫照。從此以後,沈葆楨變得謙虛好學了。這個典故其實是林則徐教導沈葆楨如何對待明清兩朝的態度。 光緒二年(1876年),左宗棠在收複伊犁的過程中,碰到了一個大麻煩:沒錢發軍餉買軍糧。因為在西陲邊界作戰,隻好就近向俄國購買糧食,然而,俄商要現錢才肯供糧。左宗棠想到向外國銀行募借軍餉1000萬兩白銀。他找沈葆楨商量這個方案是否可行。沈葆楨不讚成他向外國銀行借錢,並且還不顧老左的情麵向皇帝上了道奏折。
奏折大概意思是:“開礦、造路、挖河,以輕利搏重利,故英美等國,有國債而不失為富貴”,這是投資贏利性的借債;如是國家用度不足向外國借債,以後每年的國庫收入全花在了支付債務利息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再則,向本國商人借債,是“國雖病而富藏於民,有急尚可同患”;而借外債,所支付的利息是“一去不返”的。
他筆鋒一轉,他提出了解決西征大軍糧餉的三條建議:一是建議左宗棠在關外“堅壁清野,開水利,廣屯田,考畜牧”;二是請求朝廷從皇家內庫裏撥些銀子出來周濟西征軍餉;三是請朝廷下令各地支持西征,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將有著之款,移稍緩者於最急之區”。
這道奏折分明是逼皇室出錢做軍餉,引得朝臣一片議論。幸而得到了相當一部分大臣的支持。朝廷為了收複關外,也就咬咬牙關,“於部庫撥借四成洋稅200萬”,再令各省從額定解往西征軍的協餉中提前撥解300萬。另外,向外國洋行“準借500萬”。少借外債500萬兩白銀,也就節約利息300萬兩白銀。有了充足的軍餉,左宗棠也順利地完成了捍衛邊疆平定西北的曆史使命。 沈葆楨的身份可以用三個兼任概括:林則徐的外甥, 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兩江總督兼管台灣。正是這三個身份,造就了沈葆楨的不凡人生。
作為林則徐的外甥,沈葆楨的家族和林家早有淵源,也導致了沈葆楨從小就受到經世致用思想的熏陶。沈葆楨的母親林蕙芳是林則徐的六妹,沈林兩家的關係由此交織開來。福州城並不大,沈家在宮巷,林則徐母親的娘家在文儒坊,林則徐家先是在左司營,後遷居文藻山,離三坊七巷都不遠,彼此其實算是鄰居,可謂遠親不如近鄰,走訪起來相當方便。
沈葆楨長相一般,個子偏矮,而且小時候還非常多病,“屢瀕於危”。而林則徐能夠將小女林普晴嫁給他,應該是早就看好沈葆楨的前程的。
沈葆楨11歲那年,父親沈廷楓好不容易中了舉人,緊接著赴京應禮部試時,曾把沈葆楨帶上, 不是帶到京城,而是帶到南京,此時林則徐正在那裏擔任江寧布政使。沈廷楓把兒子留在南京,然後獨自北上應試, 未中,返家時又拐到林則徐那裏將沈葆楨帶回。就是這段時間,林則徐可能看上了沈葆楨, 第二年即定下了親上加親的娃娃親。
沈葆楨多才好學,室名“夜識齋” ,尤工於書法,筆意蒼勁, 法度謹嚴,間作山水。其詩詞也經常得林則徐指點。最為有名的一次,是沈葆楨書詠月詩一首, 請林公過目,其中兩句曰“一鉤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輝滿十分”, 頗顯自傲。林則徐看後改成“一鉤已足明天下, 何況清輝滿十分”。林公的謙虛進取之心躍然紙上, 令沈葆楨佩服不已。
沈葆楨與妻感情甚篤,從其貧窮之時夫妻相互扶持的家事中可以看出。兩口曾相伴赴京趕考。後來,沈葆楨中進士,入翰林院,直至外放九江知府,還是過著貧窮的生活。抵省城赴任時的沈葆楨, 身無分文,向人“ 挪川費百金”,是借的盤纏。至省城後, 他租了二進三間排的房子,“每月租足紋十一兩五錢”, 他為此發出了“屋價之貴, 可謂極矣”的感歎! 但接著他又借200 兩銀子寄給妻子。在房價飛漲上天的今日,時人對此不知如何感想。
沈葆楨安頓就緒, 書寫長信一封,其後附長詩一首, 表達對愛情的忠貞。詩中寫道:“忽聞犬吠便心驚, 望眼如穿萬裏程。一穗殘燈人不寐,夜深獨自聽車聲。生生世世許同心, 一刻體諒十萬金。身似鴛鴦分不得,寒宵況是病中荼。……別來新夢太分明, 說與君知君莫驚。君處春來又春去,人間天上幾書生。”
對愛情忠貞不二的沈葆楨,以事業的拚搏,回報生活。此後, 沈葆楨因在與太平軍的作戰中屢獲軍功,而被曾國藩推薦, 並於同治元年(1862年)擢升江西巡撫,操辦軍務。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失敗, 清廷賞授沈葆楨一等輕車都尉世職和頭品頂戴。經左宗棠推薦,同治六年(1867年)沈葆楨任船政大臣,光緒元年(1875年)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達到事業的頂峰。
高考古詩文鑒賞如何套路解題
古詩文的鑒賞,從幾個方麵分析。
第一: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第二: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寫作手法。比如襯托比喻擬人等等。
第三:景物的描寫是不是動靜結合,以動寫靜等等。
個人經驗,望采納。
寫李白不慕利的事例
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早年就有濟世的抱負,但不屑於經由科舉登上仕途。因此他漫遊全國各地,結交名流,以此廣造聲譽。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吳筠向玄宗推薦李白,玄宗於是召他到長安來。李白對這次長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給妻子的留別詩《別內赴征》中寫道:“歸時倘佩黃金印,莫見蘇秦不下機。” 李白初到長安,也曾有過短暫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汙,又因得罪了權貴,及翰林院同事進讒言,連玄宗也對他不滿。他在長安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從此完全破滅。
曆史上的陳氏名人
陳完,春秋時齊國大夫。即田敬仲。陳厲公子。前672年,陳宣公殺其太子禦寇,他與寇相友善,恐禍及身,出奔至齊。齊桓公使為工正,列為大夫。自入齊後,由陳改姓田氏。死後諡敬仲,為田齊始祖。
陳勝(?-前20*8),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領*導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全*國性的農*民戰爭。
陳平(?-前178),西漢王朝開國功臣,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宰相之一。
陳湯,漢*族,字子公,山陽瑕丘(今山*東兗州北)人,西漢大將。西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護甘延壽一起出奇兵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於,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大勝之後,甘延壽、陳湯給漢元帝發去那封流傳千古、揚眉吐氣的疏奏:“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匈奴呼韓邪單於已稱北藩,唯郅支單於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於慘毒行於民,大惡逼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陷陣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槁於蠻夷邸間,以示萬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陳湯與甘延壽的征戰,結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麵,穩定了漢朝的西北邊疆,為漢王朝立下一大奇功,但西漢朝*廷內卻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認為他們擅自興師矯製,不殺他們便屬優待了,如果再加賞賜官,則後繼者豈不都會不聽*命朝*廷擅自行動了嗎?而故宗正劉向則認為郅支單於囚殺漢使者,殘*暴西域各*國,理當討*伐之,陳湯、甘延壽出奇兵攻殺郅支單於,是在西域地區為西漢朝*廷揚威,“立千載之功,建萬*世之安”,其勳莫大焉,應該“尊寵爵位,以勸有功”。(《漢書·陳湯傳》)最後,元帝折衷兩派意見,封延壽為義成侯,拜為長水校尉,賜陳湯關內侯,拜為射聲校尉。 陳湯攻殺郅支單於之後,原來就歸降的呼韓邪單於更加臣服,表示願守北藩,累世稱臣。在漢朝的幫助下,呼韓邪單於重新統*一了匈奴,此後漢元帝又將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結束了百餘年來漢匈之間的武*裝衝*突,恢複了舊日的和親關係,這種和平局麵一直持續了半個世紀,這一切,陳湯是建立了首功的。 瑕不掩瑜,陳湯在漢代曆*史上是值得一提的人物。
陳寔(104-187),東漢潁川許縣(今河*南許昌東)人,字仲弓。初為縣吏,曾入太學就讀。後任太丘長。黨錮之禍起,被連,餘人多逃亡,他說:“吾不就獄,眾無所恃。”自請囚*禁。黨禁解,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招辟,皆辭不就。
陳琳(?-217),漢末文學家。字孔璋,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建安七子”之一。初從袁紹,後歸曹操,為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陳琳詩、文、賦兼善。詩歌今存4首,代*表作《飲馬長城窟行》是最早的文人模仿漢樂府之作。散文以表章書檄最有影響,代*表作《為袁紹檄豫州文》,是一篇為袁紹聲討曹操的檄文。辭賦有《武*軍賦》、《神武賦》等。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陳記室集》。
陳群(?-236),三國時魏國大臣。字長文。潁川許昌(今河*南許昌東)人。初任劉備別駕,後投奔曹操,征召為司空西曹掾屬。魏建*國後,遷禦史中丞。延康元年(220),文帝曹丕封他為昌武亭侯,徙為尚書。後為鎮軍大將軍,與曹休、曹真、司馬懿並列為四大將軍。不久又授以司空,錄尚書事。他創立的九品中*正製,將地方士人按才能分定九等,上*報政*府,按等選用,後逐漸演變為士族壟斷政*權的工具。
陳壽(233-297),西晉史學家。又作長壽,字承祚。蜀國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
陳安(?-323),十六國時秦隴人*民起*義軍領*袖。322年,在秦隴發動起*義。氐、羌族人*民紛起響應,眾至十餘萬,他自稱大都督、大將軍、涼王。以上邽(甘肅天水)為根據地,攻占附近各縣。次年,前趙國君劉曜親自督軍圍剿起*義軍,他率軍血戰,戰死。隴上人作歌以悼之,稱他為“隴上壯士”。
陳慶之(484-539),南朝梁將領。義興國山(今江蘇宜興西南)人。幼從梁武帝(蕭衍),頗受信任。梁武帝大通二年(528),魏北海王元顥降梁。武帝令他率七千*人送元顥回北方。次年,入洛陽(今屬河*南),計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戰,無不勝利。未幾,以兵少受挫,退回南方。後曆任北兗州(今山*東兗州)南北司二州刺史等職。卒,諡武。
陳伯之,南朝梁將。濟陽睢陵(江蘇睢寧)人。有勇力,為盜鄉裏。鄉人車騎將軍王廣之愛其勇而用之。齊時以軍功遷至驃騎司馬、刺史。天監元年(502)降魏,官為平南將軍。後梁伐魏,他於壽陽率眾歸梁,官至通直散騎常侍、太中大夫。
陳霸先(503-559),南朝陳創建者。陳高祖。公元557-559年在位。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東)人。出身小吏,喜讀兵書,長於軍事。太清三年(548)在始興(今廣*東韶關)起兵,受湘東王蕭繹節*製,與王僧辯會師討滅侯景,進位司空,領揚州刺史,鎮京口。承聖三年,西魏陷江陵,殺梁元帝,他與王僧辯迎立蕭方智為梁王。四年,王僧辯又納北齊扶植的蕭淵明為帝。他起兵襲殺王僧辯,擁蕭方智為帝,並擊敗北齊軍,進爵為王,十月代梁即皇*帝位,國號陳,改元永定。毛澤*東也曾經要求人們讀讀《陳書》,了解陳霸先的身世經曆。陳霸先之所以偉大,不僅在於他是一朝開國皇*帝,還在於他具有彪炳千古的賢明人格。
陳後主(553-604),南朝陳皇*帝。即陳叔寶。字元秀,小字黃奴,陳宣帝嫡長子。天嘉三年(562)立為安成王世子,太建元年(56*9)立為皇太子,十四年即位。大造宮室,親*信佞臣,不理政事。恃長江天險,不設邊防。禎明三年(58*9)隋軍直入建康,被俘至長安。隋仁壽四年卒於洛陽,追封長城縣公,諡號煬。明人輯有《陳後主集》。
陳稜(?-619),隋將領。字長威,廬江襄安(安徽巢縣)人。文帝時為開府。煬帝時,曆仕驃騎將軍、武賁郎將、禦衛將軍。大業五年(609),曾奉詔與張鎮周率眾萬*人渡海入流求(台*灣),以功進位右光祿大夫。遼東之役,以宿衛有功遷左光祿大夫。參與鎮*壓楊玄感及江淮農*民起*義。江都兵變,煬帝被殺後,投杜伏威。後為其所殺。
陳碩真(?-653),唐高宗時農*民起*義女首領。睦州(治今浙江淳安)人。永徽四年(653),與妹*夫章叔胤在睦州率眾起*義,自稱文佳皇*帝,以叔胤為仆射。起*義軍先後攻克睦州、桐廬、於潛等地。後為婺州刺史崔義玄等所敗,她與叔胤均遇*害,餘眾皆降。
陳子昂(約659-700),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少任俠。24歲舉進士,以上*書論政得到武後重視,授麟台正字。後遷右拾遺。曾因“逆黨”反*對武後而株*連下*獄。在26歲、36歲時兩次從軍邊塞,對邊防頗有些遠見。38歲辭官還鄉,後被縣令段簡迫*害冤死獄中。於詩標舉漢魏風骨,是唐詩革新的前驅者,對唐代詩歌影響巨大。有《陳伯玉集》。
陳摶(?-9*8*9),北宋初道*士。字圖南,號扶搖子,賜號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周口鹿邑縣)人。早年熟讀經史百家之言,兼通醫理、佛*學,明天文地理。後唐長興年間,舉進士不第,遂不求仕祿,以山水為樂,隱居武當山九室岩,專習胎息服氣,辟穀導引內養靜功。所傳“五龍盤體睡修功”,尤為著稱,後有《睡功圖》傳於世。著述有《無極圖》、《先天圖》、《九室指玄篇》、《易龍圖》、《三峰寓言》、《高陽集》、《釣潭集》、《赤鬆子八誡錄》、《陰真君還丹歌注》、《人*倫風鑒》等。 火燒陳友諒
陳友諒(1320-1363),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湖北沔陽人。出身漁家,曾為縣吏。參加徐壽輝紅巾軍,以功升元*帥。元至正十一年(1351)從倪文俊起*義,為徐壽輝軍薄掾,因功升為元*帥。十七年殺倪文俊,兼得其眾,任平章。後連克江西,福建諸郡。至正十*九*年挾持徐壽輝遷*都江州(江西九*江),自稱漢王。次年閏五月殺徐壽輝,建都江州,自立為帝。國號大漢,改元大*義。二十三年率軍與朱元璋戰於鄱陽湖,大敗,中箭死。 陳玉成(1837-1862),太平天*國青年將領,後期軍事統帥。廣西藤縣人。少孤,14歲隨叔父參加金田起*義。清鹹豐三年(1853)隨軍西征。次年攻武昌,因功升殿右三十檢點,轉戰湖北、安徽等地。六年春,鎮江被困,隨燕王秦日綱往援,大敗清軍,與各友軍共破江北、江南大營。石達開出走後,受封為成天豫、又正掌率、前軍主將。八年夏與李秀成先破浦口江北大營,繼而全殲湘軍精銳李續賓部。九年晉封英王。十年會同各軍再破江南大營,東征蘇(州)、常(州)。次年回師徑援安慶,多次苦戰失利。同治元年廬州失守,退往壽州,為叛*徒苗沛霖誘*捕,在河*南延津就義。
陳*毅(1901-1972),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陳賡(1903-1961),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原名陳庶康。湖南湘鄉人。員會副主*任、國防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
陳*錫*聯 1915.1-1999.6.10,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漢*族。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人。曾用名陳普慶。
陳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字同甫,學者稱龍川先生。紹熙四年(1193)進士第一。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赴而卒。才氣超邁,喜論兵事,力主恢複,反*對和議。曾多次上*書,遭當*權者嫉恨,三次下*獄。為學反*對理學家空談道*德性命,提倡經世濟民的“事功之學”。與朱熹友善,在學術思想上,卻屢辯“王霸義利”。為永康學派主要代*表。議論縱橫,說*理透辟。詞作豪放激越。有《龍川文集》、《龍川詞》,近經整理為《陳亮集》。
陳亮,元末明初詩人。字景明。長樂(今屬福建)人。洪武中,郡縣累召不起,潛心著述。結草屋於滄州中,建一小樓,名為“儲玉樓”,購四方古今圖籍藏庋其中。工詩文,為“閩中十才子”之一。以元代儒生自居,不仕明。著有《滄州儲玉齋集》。
陳誠(1365-1458),明外交家。字子實。江西吉水人。洪武進士,授行人。出使安南(越南北部),令其歸還所占廣西思明府、丘溫等五縣。永樂間三使西域,遍曆哈裏(阿富汗赫拉特)、蘇聯撒馬爾罕等中亞十七國,曆時八年,行程六萬餘裏。為發展各*國友好關係作出貢獻。並留意圖記各*國山川、城池、風俗、物產,撰成《西域行程記》、《西域番國誌》。累官光祿寺,事右通政。有《陳竹山文集》。 陳明遇(?-16*45),南明抗清義軍首領。遇一作選。浙江人。弘光元年(16*45),任江陰(今屬江蘇)典史,被當地人*民推為抗清義軍首領。他認為前典史閻應元智勇過人,因推應元為義軍首領。二人共率眾守城八十一日。城破後,他持刀巷戰,壯烈犧*牲,全*家也投水死。
陳*洪綬(1599-1652),明末清初畫家。浙江諸暨人,字章候,號老蓮。從藍瑛習繪畫,求理學於劉宗周。鄉試不中,捐為國子監生。清兵陷浙東,去紹興雲門寺為僧一年餘,自號悔遲,亦稱老遲。善畫人物、花鳥、草蟲、山水。崇禎間,與北*京崔子忠(青蚓齊名,號南陳北崔。繪有《水滸葉子》、《博古葉子》及《九歌》、《西廂記》等繡像插圖。能詩文,有《寶綸堂集》。
陳圓圓,明末清初人。本姓邢,名沉,字畹芬。蘇州妓*女。吳三桂納為妾。三桂出鎮山海*關,留京,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入京,曾被押。三桂降清,引清軍攻陷北*京,仍歸三桂,從至雲南,晚年出家為女道*士,改名寂靜,字玉庵。清軍破雲南,自縊死(一說絕*食而死)。
陳名夏(1601-1655),清臣。字百史,江蘇溧陽人。明崇禎進士,官修撰。後降李自成。福王時列從賊案。順治初降清複官。累遷史部尚書、弘文院大學士,少保兼太子太保。曾阿附多爾袞,請其纂位。《清史稿》載帝謂其“輾轉矯詐之小*人”。數被論死奪官、寬免。終以諸罪處死。有《石雲居*士文集》。
陳貞慧(1604-1656),明末清初散文家。江蘇宜興人。字定生。為明末諸生“東林黨”人陳於廷之*子,為複社重要成員之一。曾與吳應箕寫《留都防亂檄》,聲討阮大铖。明亡後隱歸故裏。他表揚抗清人物之散文,感情深沉悲憤,頗富民*族氣節。後人輯刻其遺著為《陳處士遺著》。
陳確(1604-16┐┐),明清之際思想家。浙江海寧人,初名道永,字非玄,後改名確,字乾初。明諸生。曾受學於劉宗周。明亡後,隱居著述。晚歲病困十餘年而卒。一生對宋、明理學和佛教進行激烈批*判。反*對《大學》中“知止於至善”的觀點,批*判朱熹“一旦豁然貫通”之說。肯定人的善*惡取決於後天積習。提出“天*理正從人欲中見。”抨*擊佛教“度盡眾*生”是“滅*絕眾*生”。著有《大學辨》、《葬書》、《瞽言》等。
陳永華(?-1680),鄭成功謀士。字複甫,福建同安人。明末秀才。明亡,棄文投鄭成功軍,任參軍,成為謀士。成功北伐,留守廈門。鄭經嗣位時,官至東寧總製使,盡心力佐。由守廈門,退守台*灣,建立屯田製,提倡種蔗以製糖,興辦學校。後為馮錫範、劉國軒妒*忌,遂自解兵權,憂死。
陳子龍(160*8-16*47),南明抗清將領、文學家。字臥子,號大樽,鬆江華亭(今上*海鬆江)人。崇禎進士。南明弘光帝時,任兵科給事中,因朝政*腐*敗而辭職歸鄉。清軍破南京後,在鬆江起兵,稱監軍,事敗,避匿山中,複連結太湖兵抗清。事泄,在蘇州被*捕,乘隙投水而死。生時善詩賦古文,尤精駢體。著有《陳忠裕公全*集》。
陳忱(約1613-?),明末清初小說家。浙江烏程(今湖州)人,字遐心,一字敬夫,號雁宕山樵。明亡後,絕意仕進,賣卜自給。與顧炎武、歸莊組*織驚隱詩社。身名俱隱,窮餓以終,詩文雜著多散佚,僅小說《後水滸》(一名《三續水滸傳》)傳世。
陳王廷,明末清初武術家。溫縣(今屬河*南)人,字奏庭。明武庠生。入清後隱居鄉裏。曾以戚繼光《拳經》為藍本,創長拳十三勢。拳勢螺旋纏繞,快慢相間,意、氣、形密切配合,把養生、健身和技擊合而為一。後經人增益,遂成陳式太極拳。今遺留炮捶一路,以及推手和粘槍方法等。著有《拳經總歌》。
陳文龍(1232—12┐┐),原名子龍,字剛中,號如心,莆田玉湖(今荔城區闊口村)人,宋代抗元英雄。宋鹹淳四年(1268)考取狀元,度宗為之改名文龍,賜字君賁;授鎮東節度判官,有“不屈不撓,不可幹以私”之譽。
陳維崧(1625-1682),清文學家。字其年。江蘇宜興人,明左都禦史陳於廷之孫,陳貞慧之*子。少時即擅長詩文,稱天才,受推重。其詩沉鬱雄麗,詞多達一千八百多首,駢體文則被稱為唐天寶之後無匹敵者。年逾五十始舉博學鴻詞科,授翰林院檢討,參加纂修《明史》。著有《湖海樓詩集》、《迦陵文集》。
陳恭尹(1631-1700),清詩人。字元孝,號半峰,晚號獨漉山人。廣*東順德人。幼時父邦彥因抗清犧*牲,他避匿閩浙得生。桂王時以父蔭授錦衣衛指揮僉事。南明亡,歸裏隱居,以詩自解。後曾受三藩叛亂牽*連入*獄,獲釋。其詩多謳歌抗清誌士,憂懷故國。與屈大均、梁佩蘭並稱嶺南三家,又與程可則、方還等並稱嶺南七子。亦工書法。有《獨漉堂集》。
陳潢(1637-1688),清水利家。字天一號省齋,浙江嘉興人。順治間為河道總督靳輔幕客,佐治河事。康熙授其為僉事道。坐輔罷,削職逮問,病卒。《清史稿》載其治河,“主順河性而利導主,有所患必擬其致患之由”。用車水攻沙法,使水歸故道,並開中河三百裏。有《河防摘要》、《河防述言》。
陳明智,清昆曲演員。江蘇蘇州人。原在鄉村演淨腳。偶充演《千金記》中霸*王,氣勢雄偉,嗓音高昂,觀者鹹稱絕技。遂入名班寒香部。因其來自甪直鎮,故稱的直大麵。康熙南巡蘇州,賞識其技藝,選入宮廷任教習二*十*年,以年老告歸。
陳宏謀(16*96-1┐┐1),清臣。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字汝谘,號榕門。雍正進士。選為庶吉士,授檢討。乾隆間,曆任陝、湘、蘇等省巡撫,兩廣、湖廣總督。內遷累官兵部、工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外任三十餘年,曆十二行省二十一職,期間重農田水利、疏河道,興教*化,嚴吏治,頗有政績。後以年老辭官,卒於歸*途。
陳端生(1751-1796),清文學家。字雲貞、春田,浙江錢塘(浙江杭州)人。為官*吏範菼妻。菼坐事謫戍。聰慧善詩詞。十八歲始寫彈詞《再生緣》,寄離別之悲憤。自謂婿不歸,此書無完日。夫釋歸*途中,她已悲憤而逝。史學家陳寅恪評其所寫十七卷為“敘事言情七言排律之長篇巨製”,是“彈詞中第一部書”,“可同希臘、印度的著名史詩媲美”。另有《繪影閣詩集》,已佚。
陳修園(1753-1823),清醫學家。福建長樂人,名念祖,一字良有,號慎修。乾隆舉人。嘉慶中,官直隸威縣知縣,有賢聲,遇水*災、大疫親施方藥救民。晚歸田,以醫學教授,弟*子甚眾。著有《靈素集注節要》、《傷寒論淺注》、《金匱要略淺注》、《時方妙用》、《醫學三字經》等。簡明易懂,對醫學善及工作有所貢獻。
陳豫鍾(1762-1806),清篆刻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浚儀,號秋堂。師*法丁敬等,直取漢*人風範,工致規矩,蒼勁秀麗。與陳鴻壽合稱錢塘“二陳”,為“西泠八家”之一。又與黃易、陳鴻壽、奚岡齊名,時稱“浙派”。兼畫蘭竹,亦秀逸有致。嚐集古人畫家為傳有《求是齋印存》。
陳鴻壽(1768-1822),清篆刻家。字子恭,號曼生、種榆道*人,錢塘(浙江杭州)人。嘉慶拔貢生。官至江南海防同知。篆刻取法秦漢兼及丁敬,切刀縱肆爽利,清秀明快,靈動灑脫。與陳豫鍾稱錢塘二陳,為西泠八家之一。工畫山水花鳥蘭竹。知宜興時,改*造陶茶具製*作工藝,製銘鐫句,時為珍品,稱曼生壺。有《種榆仙館詩集》等。
陳壽祺(1┐┐1-1834),清經*學家。字恭甫,號左海,福建閩縣(福建閩侯)人。嘉慶進士。累官會試同考官,記名禦史等。歸養*母不複出。後曆主泉州清源書院、鼇峰書院等。《清史稿》載“為諸生言修身勵學,教以經術”。初治理學,後究漢學。解經析義,多有創見。有《尚書大傳定本》、《左海文集》、《左海經辨》等。
陳文述(1┐┐1-1843),清詩人。字退庵,號雲伯,原名文傑,浙江錢塘(浙江杭州)人。嘉慶舉人。官知縣,開伊婁河故道。少以詩名。應杭州鄉試,以《仿宋畫院製團扇》,為題詩作,考績最佳,人稱陳團扇。齊名楊芳燦。晚年詩去華就實。有《碧城仙館詩鈔》、《頤道堂集》、《西泠懷古集》、《閨詠》等。
陳化成(1┐┐6-1842),清將領。字蓮峰。福建同安人。行伍出身。曆官參將、副將至福建水師提督,江南提督。嘉慶中,從提督李長庚打擊蔡牽海上武*裝,屢有功。鴉*片戰爭爆發,調任江南,訓練水師,修台鑄炮。道光二十二年,抗擊英國侵略軍於吳淞西炮台,重創敵軍,戰死。封騎都尉兼雲騎尉世職,諡忠湣。
陳沆(1785-1825),清文學家。初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湖北蘄水(湖北浠水)人。嘉慶進士,授編修。官至四川監察禦史。工詩,宗中、晚唐。風格平淡幽雅。有《簡學齋詩存》、《詩比興箋》、《近思錄補注》等。
陳連升(?-1841),清抗英將領。湖北鶴峰人。行伍出身,官至參將。道光十*九*年(1839),率部擊退盤踞珠江口官湧之英軍,升為三江口副將。二*十*年(1840)十二月,與其子武舉人陳長鵬及官兵六百人堅守沙角炮台,奮勇抵*抗來犯英軍,因眾寡懸殊,力戰陣亡。其子亦投江殉*難。
陳奐(1786-1863),清經*學家。字倬雲,號碩甫,晚號南園,江蘇長洲(江蘇吳縣)人。諸生出身。專攻《毛詩》,“博征古書,發明其義”(《清史稿》),成《詩毛氏傳疏》、《毛詩說》、《毛詩音》,於禮教名物諸方麵,多有見地。另有《師友淵源記》、《宋本集韻校勘記》等。
陳立(1809-186*9),清經*學家。字卓人,又字默齋,江蘇句容人。道光進士。曾任刑部主事。於《春秋公羊傳》用*力最深,集唐以前及清代成果,“左右采獲,擇精語詳”(《清史稿》),成《公羊義疏》,至為精湛。另有《白*虎觀疏證》、《說文諧聲孳生述》、《句溪雜著》等。
陳喬樅(1809-186*9),清經*學家。閩縣(今福建閩侯)人。字樸園。壽棋之*子。宣宗道光間舉人,曾任江西袁州(今江西宜春)、臨江(今江西清江)、撫州(今屬江西)知府。傳其父輯遺之學,續成《今文尚書經說考》。《齊魯韓三家詩遺說考》等。輯撰各書收入《小琅檈館叢書》,又名《左海續集》。
陳澧(1810-1882),清學者。字蘭甫,號東塾,廣*東番禺人。道光舉人。曾任廣州學海堂長數十年,晚年又主講菊坡精舍。“與諸生講論文藝,勉以篤行立品,成就甚眾”(《清史稿》)。其學淵博,天文、地理、樂律、音韻,經*學無所不涉,治經以不拘門戶之見為特色。著有《東塾讀書*記》、《聲律通考》、《切韻考》、《漢書水道圖說》等。 陳介祺(1813-1884),清末金石學家。山*東濰縣人,字壽卿,號簠齋。道光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喜收藏青銅器、陶器、印璽、造像等古文物,所藏以毛公鼎為最有名。著有《十鍾山房印舉》、《吉金文釋》等。善拓墨,曾據其經驗著為《傳古別錄》。後人編有《陳簠齋尺牘》、《簠齋吉金錄》。
陳開(1822-1861),清末天地會首領。雇農出身。1854年7月,在廣*東佛山鎮領*導紅巾軍武*裝起*義,會合李文茂、陳顯良等率十數萬群*眾圍*攻廣州十個月,與英、法、美侵略者支持的清軍作堅*決鬥*爭。次年偕李文茂進軍廣西,與梁培友會合,攻克潯州(桂平),建立大成國,改元洪德,自稱“平潯王”。1861年8月清軍攻陷潯州,被俘犧*牲。
陳得才(?-186*4),太平天*國將領。廣西潯州(治今桂平)人。陳玉成之叔。參加太平軍。鹹豐十年(1860),封功(公)天福,援安徽定遠撚軍,升公天*安。次年冬,封扶王。後自皖遠征西北,回援時,擬東進遇阻,複奉*命往西北擴軍,遂經鄂至陝。同治三年(186*4)為援天京(今南京)重至豫、鄂,天京陷後,轉入鄂、皖,後在霍山黑石渡戰敗自盡。
陳玉成(1837-1862),太平天*國將領。原名丕成。廣西藤縣人。農*民出身。十四歲參加太平軍,為童子兵。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曆任左四軍正典聖糧、檢點、冬官正丞相、正掌率、前軍主將,封成天豫、英王先後從西征軍兩次攻克武昌,轉戰廬州、蕪湖,解鎮江之圍,擊破清軍江南大營、江北大營。鹹豐六年(1856)天京“楊韋事變”後,得洪秀全倚重,和李秀成共同主持太平天*國軍事。率部再破清軍江北大營,徹底摧毀清軍江南大營;與湘軍主力大戰於三河鎮,攻廬州,援安慶,會攻武漢不成,回師安徽,再退廬州,派部將遠征西北,擴大力量。同治元年(1862)五月,自廬州突圍,至壽州被叛將苗沛霖誘*捕。六*月,被殺於河*南延津。
陳坤書(?-186*4),清太平天*國將領。廣西桂平人。渾號“陳斜眼”。鹹豐四年(1854),為太平天*國副侍衛。轉戰皖、蘇參與破江北大營十年,隨軍占安徽廣德,封求天義,投入摧毀江南大營之役。守蘇州。次年,攻寶山、鎮江,逼鬆江,任副掌率、後軍主將。賄封護王。同治二年(1863),戰於江陰援無錫,尋守常州次年城陷,被俘犧*牲。
陳湜(?-18*96),清將領。字舫仙,湖南湘鄉人。從曾國荃鎮*壓太平軍,先後攻取安慶、江寧(江蘇南京)。官至山西按察使,參與鎮*壓撚軍,以疏防被革職。隨左宗棠鎮*壓陝甘回*民軍。後複職。甲午戰爭時駐防山海*關阻擊日軍,遷江西布政使。
陳啟沅(約1825-約1905),清末資本家。字芷馨,廣*東南海人。初走南洋經商致富,回國後在南海簡村創辦繼昌隆繅絲廠,用機器繅絲,並不斷進行技術改*革,提高生產效益。所辦絲廠為中*國*民*族資本家經營最早的機器繅絲廠。產品行銷海外,獲利甚厚。光緒七年(1881)被清廷勒*令關閉,遷廠至澳*門。後回簡村繼續經營。
陳阿林,清末上*海小刀會首領。即陳亞林。福建同安人。早年在上*海為外國人當馬夫。後加入上*海小刀會,成為福建幫首領。1853年9月,與劉*麗川等在上*海領*導小刀會起*義,被推為大明國統理政教招討左元*帥。不久改任太平天*國統理政教招討左元*帥,總*理軍務,作戰英勇,身先士卒。1854年在法*國侵略軍與清軍圍城時,拒絕投降,堅*持戰鬥。次年2月在上*海突圍成功,流*亡海外。後不知其終。
陳寶箴(1831-1900),清維新派。字左銘,江西義寧(江西修水)人。初以舉人辦團練,參與鎮*壓太平軍。光緒二*十*一*年(18*95)任湖南巡撫,力行改*革,“先後設電*信,置小輪,建製*造槍炮廠,又立保衛局、南學會、時務學堂。延梁啟超主湘學,湘俗大變”(《清史稿》)。又保薦楊銳、劉光第、譚嗣同、林旭參與新政。戊戌政*變後被革職。
陳虯(1851-1903),清改良派。字誌三,晚號蟄廬,浙江樂清人。舉人出身。著《治平通議》,主張“欲圖自強,自在變法”。提出設議院、興製*造、獎工商、開鐵路等主張。參加康有為發起的保國*會,後在溫州設學堂、辦報館等。戊戌變法後被通*緝,避居溫州一帶,後即一意行醫。另有《報國錄》、《蟄廬文集》、《蟄廬醫案》等。
陳熾(1855-1900),清末改良主*義者。字次亮,號瑤林館主,江西瑞金人。光緒舉人。曆任戶部郎中、刑部章京、軍機處章京等職。主張學習西*方,以求自強。光緒二*十*一*年(18*95)與康有為在北*京組*織強學會,任提調,主張實行君主立*憲*政體,並提出發展經濟的措施。維新失敗後,憂憤而死。著有《庸書》、《續富國策》等。
陳孟恢:浙江嘉興人
陳修治:近代名醫
清朝書法家有哪些
中國清代書法在近300年的發展曆史上,經曆了一場 艱難的蛻變,它突破了宋、元、明以來帖學的樊籠,開創了碑學,特別是在篆書、隸書和北魏碑體書法方麵的成 就,可以與唐代楷書、宋代行書、明代草書相媲美,形成了雄渾淵懿的書風。尤其是碑學書法家借古開今的精 神和表現個性的書法創作,使得書壇顯得十分活躍,流派紛呈,一派興盛局麵。
順治康熙年間
清代前期,國勢初平,百廢待興,尚無力過多關心書法,因此這時期基本上延續的是晚明書風,大體可以看作三線發展:一是晚明行草書風的新發展,二是傳統書風,三是篆隸初興。
(一)延續晚明行草新書風的主要人物:王鐸、傅山、朱耷、許友等
這些書家,多數對晚明時期的行草新書風有切身的體會,有的(如王鐸)本身就是其中的主將;有的(如傅山)雖然主要生活在清初,但是國破家亡的傷痛,也使他們無法在一種悠遊清和的心境下從事藝術創作,因而對晚明新風有熱切的推崇。
王鐸
行書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十樵、石樵、癡庵、東皋長、癡庵道人、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雲岩漫士、嵩淙道人、雷塘漁隱、蘭台外史、煙潭漁叟、癡仙道人等,洛陽孟津(今河南孟津)人,生於明萬曆二十年,明天啟二年(1622)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又為南明小朝廷的東閣大學士。1645年南京被破降清,順治間官授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享年61歲。
王鐸學書推重古典,特別強調“宗晉”,認為“書未宗晉,終入野道”(《觀宋拓淳化帖》)。他一生堅持一種學習方法,“一日臨書一日應索請”,始終讓自己的藝術創作保持與古典之間不間斷的交流,所以傳世臨帖作品極多。但他的臨帖,常常大量摻入自己的意思加以改造,有些作品明顯是根據記憶而背臨的,因而有時其實就是一種自我的創造。同晚明的很多書家一樣,他在世時就將自己的一些作品刊刻成帖,彙集成書,其中著名的有《擬山園帖》、《琅華館真跡帖》等。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他的影響力。
王鐸楷書,主要淵源是唐,特別是顏柳兩家,但是不追求結構的工穩,而獨取其生拗古拙的一麵,尤其愛用異體字、古體字以增強作品的曆史感,因而氣息古樸拗峭,在明末清初的楷書中別出一格。
他最有影響的是行草書,晉唐宋兼綜,融彙極廣泛,又有自己的鮮明特色。行書深得《集王聖教》和米芾的精神,在大幅式上縱橫馳騁,創造了獨特的形式和意味。其書點劃粗者,重似千鈞;細者既如遊絲,也筋力堅韌;有時用漲墨法,形成濃重的墨塊,宛如巨石,得厚重之致。結構茂密雄放,或緊結蹙縮,或開拓縱逸,跌宕多姿,無不如意。
他的草書點劃與使轉兼重,頓挫轉折,用意精到,因此脈絡清晰,但又絕不安排,總能以意驅筆、因字造型,故濃淡枯濕、隨手生發,疾遲衄挫、取次相從,大小、欹正、展蹙、依倚、起伏,無不能順勢調整,宛如宿構。
王鐸行草的章法極有特色,倪後瞻說他“以力為主,淋漓滿誌,所謂能解章法者也”。一般行距大、字距緊,行內因筆法和字形的複雜多變而呈現跌宕起伏的變化,如蜿蜒巨龍騰飛紙上,神妙夭矯,不可端倪,有氣貫長虹之勢,無輕媚流滑之弊,古韻今情,和合一體,令人目眩神馳、胸豁氣暢,開行草書的一種新境界。
王鐸書法的這種境界,得到了後人的大力推崇。倪後瞻指出:“北京及山東、西、秦、豫五省凡學書者,以為宗主。”吳德旋《初月樓論書隨筆》說:“明自嘉靖以後,士夫書無不可觀,以不習俗書故也。張果亭、王覺斯人品頹喪,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風,豈得以其人廢之。”近代以來,更是馳名中外,日本人甚至推許為勝過王羲之,雖是過譽,但是可見他的影響。
傅山
草書
傅山(1607~1684),原名鼎臣,字青竹,後改名山,字青主,一字仲仁,號僑山、嗇廬、公之它、真山、濁翁、石道人、老檗禪、僑黃老人、朱衣道人等,山西陽曲(今太原)人。他生性剛烈耿介,有義士之稱。雖自幼聰穎博學,但卻在晚明屢試不第。明亡後,曾秘密參與反清活動被捕,獲救後隱居不出。康熙十八年(1679)開博學鴻詞科網羅各地碩儒,他被當地政府強行送往北京,卻堅辭不入,終未應舉。其終於舊朝的行為雖有曆史局限,但剛直不阿的氣節還是為後人所稱頌的。他還是清初的重要學者,對先秦諸子的研究在清代學術史上有重要地位,同時長於醫術,尤精婦科。學問道德都為當時所重。
傅山工書,與其為人一樣,反對矯飾造作,“不信時,但於落筆時先萌一意,我要使此何如一勢。及成字後,與意之結構全乖,亦可知此中天倪,造作不得矣”(《字訓》),尤其不喜趙孟頫一路優美妍媚的風格,而崇尚拙樸率真的書風,有謂“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率真毋安排”(《作字示兒孫》),既可以說是晚明書風的理論總結,也對後來興起的篆隸有深遠的影響。他的實踐,楷書學顏真卿,得其厚密樸質;行草受王鐸影響,同時深研閣帖,易王鐸的方折為圓轉,更加重視點劃之間的纏繞盤旋,因而氣勢更加飽滿、風格更加恣肆。但是他學古不如王鐸全麵深入,創作時又比王鐸率意,因而在技巧的豐富和嚴謹方麵有所未逮。他同時也涉獵篆隸,雖然尚未得法,卻可謂清代複興篆隸的先驅。
朱耷
朱耷(1626~1705)是明宗室、寧王朱權後裔。號雪個、雪衲、八大山人、個山、驢屋、人屋、何園、書年、驢漢、刃菴、破雲樵、驢屋驢等,明亡後為僧,以享名於世。他於書曾於黃庭堅用力甚勤,得其蹙伸欹側之妙,而增益以秀雅;又受董其昌影響,得其靈動秀美之致。60歲前後開始,逐漸形成獨特的個人麵目:用筆凝練如篆,泯去起收形態變化,代之以圓渾含蓄,行筆以中鋒圓勁、婉轉流動為主,不計提按粗細的變化。結構極重視疏密的對比,並常常因此造成字勢欹正、展蹙的諸多變化,從而進一步形成章法的跌宕起伏。形簡而勢滿,神清而意長,意境高遠,氣質渾穆,與其繪畫同一機杼,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許友
清初人(約1620年-1663年,生卒年說法各異,約清聖祖康熙十三年前後在世。)諸生。原名采,曾名宰。父許豸,因閩音宰與豸同,有忌者稱許友改名宰犯家諱,以不孝責之,遂更名友,字有介,又更名為眉,字介壽、介眉,又名友眉,號甌香,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明崇禎間舉孝廉,以諸生終,入清不仕。
許友工書善畫,詩尤孤曠。時稱“三絕”的草書、山水和詩文。書少師倪元璐學。晚慕米芾為人,構米友堂祀之。他的草書清逸超雋,山水鬆竹挺拔不群,詩文詞賦清曠脫俗,錢謙益嚐錄其詩於《吾炙集》中。王士禎、朱彝尊亦稱賞之。書法風格近於王鐸。其書在筆力上不如王鐸的雄健,而妙在其章法的借鑒。其作品傳世不多,日本澄懷堂美術館所藏之《七絕二首詩軸》是其代表作。此作就妙在章法的的奇崛:七行書大小錯落,布白空間聚散如山水畫般曲折有致,真有“岩花生得山齋滿”之生趣盎然,為書法的章法布白開了一個新生麵。
(二)傳統行草書風的延續:董、趙書風的籠罩
這一風氣的形成,既是董其昌影響的自然延續所致,也與清初幾位皇帝的引導有關。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酷愛董其昌書風;乾隆在位六十年,喜歡趙孟頫書風。由是,整個清朝前期的朝廷官員書法,多數都受董、趙書風的籠罩。
其中也出現過一些水平較高的書家如查士標、薑宸英、沈荃、孫嶽頒、查升等。這些書家主要受董其昌風格影響,但因為學力或性情的限製,未能充分發揮董書的妍雅清逸,或過於拘謹,或過於軟弱,氣息上都不很高明,尤其是創造性相對王鐸、朱耷等人有較大的差距,所以雖然一時獲譽甚高,卻終究沒有開辟新境。
(三)篆隸書法
清初的篆隸,在晚明基礎上有一些進展,聲勢漸壯。除傅山外,善於隸書的還有戴易、鄭簠、王時敏、朱彝尊等,實績漸有可觀[2] 。
王時敏
王時敏(1592 - 1680) , 字遜之,號煙客等,江蘇太倉人。明末曾官太常寺少卿,明亡後不仕。善繪事,隸書點劃工整、結構沉穩,氣息淵靜古穆,頗有魄力[2] 。
鄭簠
鄭簠(1622 - 1693) , 字汝器,號穀口,上元(今江蘇南京)人,是清代第一位專攻隸書的書家,終生未出仕,主業行醫。學漢隸垂30年,得《鄭固》、《史晨》、《曹全》之意,又參以行草筆法,自成飄逸瀟灑的格局,後人認為他與朱彝尊是“漢隸之學複興”的首要功臣[2] 。
朱彝尊
朱彝尊(1629 - 1709) , 字錫鬯,號竹垞,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康熙時應博學鴻詞科,任翰林院檢討,撰修《明史》。他是清初重要的金石學家,隸書主要得力於《曹全》,臨習之功極深,能夠形神兼備地臨摹《曹全》而不受唐以後隸書的影響,非常難得,標誌著當時學者對於漢隸筆法的研究達到了新的高度。但是他自作時卻不能完全堅持《曹全》的規範,稍嫌板滯。
雍正道光年間
乾隆、嘉慶前後,董、趙的影響漸弱,文人們向古代傳統的追尋逐步深入,這使得篆隸書法的複興步伐加快了,對晉唐宋元明傳統的學習範圍也大大擴展,由此成為兩股基本的力量。
(一)對晉唐宋元明傳統學習的深入
這一派書家有的仍以學習董、趙為主的,但更多的則是向宋、唐、晉的大師們取法,代表人物有王澍、張照、劉墉、梁同書、王文治、梁巘、翁方綱、錢灃、永瑆、鐵保等,其中翁、劉、梁(同書)、王有“清四家”之稱(亦有一種說法是翁、劉、成、鐵)。
劉墉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石菴、石盦、木菴、青原、香岩、勗齋、東武、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山東諸城人。他是乾隆年間的重臣,曆任翰林院編修、江蘇學政、內閣學士、湖南巡撫、左都禦史、工部尚書、上書房總師傅、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嘉慶初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加太子少保,卒諡文清。著有《石庵詩集》。他的書法由董、趙入手,而後遍臨晉唐宋諸家,尤得力於蘇東坡、顏真卿和晉唐小楷,融會貫通,自成格局。其書點劃豐腴處短而厚、細勁處含而健,對比強烈;結字內斂拙樸,而決不擁塞,端重穩健中透出靈秀;章法輕重錯落,舒朗雍容。整體風格含蓄蘊籍,精氣內斂,渾若太極,貌端穆而氣清和,有碩儒老臣的持重,無恃才傲物的輕佻,似乎包有萬象而莫測高深,洵然可敬。因為喜用濃墨,時號為“濃墨宰相”。
王文治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今鎮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探花,曾任翰林侍讀等,以事被黜,執教各地書院。擅詩文,著有《快雨堂題跋》等。他的書法出於董其昌,上溯米芾、李北海,多用側鋒取妍,筆致翩翩,結構舒展秀逸,縱橫揮灑,以文人才士的佳致見長。因喜用淡墨,與劉墉恰成對照,故時稱他“淡墨探花”。
翁方綱
翁方綱(1733~1818),字正三,號忠敘、彝齋、覃溪、蘇齋等,北京大興人。他於乾隆十七年(1752)中進士,曆任翰林院編修、江西等地省試考官及廣東等地學政,官至內閣學士。他的主要活動也在乾隆年間,和劉墉齊名,但是主要精力都放在鑒賞、考證和題跋碑帖上。他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學者,著有《兩漢金石記》、《粵東金石略》、《漢石經殘字考》、《焦山鼎銘考》、《廟堂碑唐本存字》、《蘇齋題跋》、《蘇米齋蘭亭考》等諸多著作。在書法學習上,翁方綱主張學習古人,強調每一字一筆都有來曆,一生致力於歐陽詢,嚴守法度,以精工為尚。其楷書,得歐陽詢的結實端謹,而乏其清新精巧;行書稍活潑,而仍然過於拘束,缺乏逸韻高情。嚴格地講,其金石研究比書法實踐影響更大。
(二)對秦漢北朝傳統的重新發現與取法
在篆隸與北碑領域,情況卻有所不同。經過書家、學者的共同努力,篆隸的審美價值不斷得到深入的認識,許多傑出人才投身於此,從而使篆隸領域出現了巨大的飛躍和突破,對北碑的學習也開始起步。總體上看,對這一傳統的關注已成燎原之勢,形成了與晉唐宋元明傳統一翼足可抗衡的局麵。
涉足這一領域的藝術家中,有不少畫家,如名列“揚州八怪”的鄭燮、金農、汪士慎等人,他們疏離於主流文化圈之外,而與市民階層有較密切的聯係,藝術思想、創作傾向帶有一定的叛逆性。在書法上,對晉唐以來傳統采取一種比較主動的反叛姿態,而對秦漢傳統則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從而成為秦漢傳統複興的一批重要力量。
金農
漆書
金農(1687~1763),字壽門,又字司農、吉金,號冬心、古泉、、金牛、老丁、百研翁、恥春翁、壽道士、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龍梭仙客、百二硯田富翁、昔邪居士、心出家盦粥飯僧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著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雜著》等。精詩詞、鑒賞,喜收藏,繪畫為一代宗師。於書專攻《華山碑》,後自出機杼,不受束縛,以倒薤法作撇,以方整寬闊筆作橫、細勁筆作豎,號稱“漆書”,古拙樸厚,時涉諧趣,形成極其強烈的個人風格,並由此衍生出獨具特色的行書和楷書、
鄭燮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板橋道人、風子、樗散人、紅雪山樵等,江蘇興化人,著有《板橋全集》。他以畫竹著稱於世,又對傳統行草有相當的造詣,但因世人好奇,遂不滿於此,而有意以篆法、隸書、楷書與行草雜糅,自稱“六分半書”,這種探索精神當時即為他博得了很高聲譽,但是由於篆隸本身的複興並不充分,事實上融合篆隸楷行草於一體的時機並不成熟,因而板橋的作品,往往是一種偏於簡單的拚湊,無法深入到其精神實質,故總體上並不成功。但他的影響,對於人們重視篆隸的審美價值,仍然是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的。
丁敬
丁敬(1695~1765),字敬身,號鈍丁、硯林、研林外史、梅農、丁居士、龍泓山人、孤雲石叟、勝怠老人、玩茶叟、玉幾翁等,浙江錢塘人,是一代著名印家,“浙派”的領袖,對篆隸有精深的研究。與篆刻別開天地不同,他在書法上相對中和平正,風格古樸雅致,得秦漢書法的簡淨精神。
錢坫
錢坫(1744~1806),字獻之,號十蘭,嘉定人。在篆書方麵極為自負,自詡二李之後一人,其篆書專攻鐵線,出規入矩,確有古人風範,晚年右手病廢,以左手作書,結構不能完全如意,然而卻增添了一種自然之致。就鐵線篆來說,錢坫確實是一代高手。
桂馥
桂馥(1736~1805),一作(1733~1802),一名複,字未穀,一字冬卉,號雩門、老苔、老菭、瀆井、瀆井複民、肅然山外史等,山東曲阜人。他博涉群書,一生精力萃於小學,著述宏富,為“說文四大家”之一,著《說文義證》。亦工詩書畫印,所輯《繆篆分韻》一書,為學習漢印之必備。尤以隸書為一代之雄,時人推許為直接漢人,甚至認為是百餘年來第一人,足以超唐越宋。其字用筆肥而不臃、深沉厚重,結字方嚴廣博、樸質端謹,氣勢雄偉渾穆、堂堂煌煌,確實可以說是深得漢人隸書醇古樸茂、博大飽滿的精蘊。隻是稍有習氣,未能盡善。
鄧石如
鄧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以字行,改字頑伯,號完白、完白山人、古浣子、完白山民、遊道人、龍山樵長、鳳水漁長、笈遊道人等,安徽懷寧人。他生於鄉鄙,終生為布衣,但自幼即喜刻石,仿漢印頗工,至南京梅鏐家,居八年,遍臨所藏金石善本,由此而篆、隸、楷、印皆臻大成之境。乾隆五十五年入京,劉墉延為賓客,聲振當代名公。其篆書融秦漢於一爐,又出以隸筆,遂使篆法活脫生動,擺脫了鐵線的拘滯,不唯字形闊大磅礴,而且筆勢豐富多姿,墨色流溢燦然,大大拓展了篆書的藝術表現力。其隸書筆致健拔蒼勁,結體疏宕俊逸,用墨蒼古,亦可謂深入漢人堂奧。晚清書論名家包世臣、康有為、楊守敬等對他無不推崇備至,競相推許為國朝第一、集篆書大成等。這都是因為他成功地實現了兩大傳統的轉換,表明醞釀已久的秦漢北碑傳統的複興高潮的來臨和兩大傳統的對峙、融會的真正的開始。
伊秉綬
伊秉綬(1754~1815),字組似,號墨卿、默庵、南泉、秋水,福建寧化人,著有《留春草堂集》。他能詩文、繪畫、治印,但以書法為最著名,工小楷,行書、楷書均宗顏真卿,通篆法,而以隸書為一代之雄。其隸書從《衡方》等碑化出,筆劃含凝厚重,波磔不顯,似有篆意,字形方整宏大,有顏真卿氣度,因而形成氣勢磅礴、拙樸茂密之格,有清一代,隸書渾厚一路,無出其右,康有為許為“集分書之成”,不為過譽。
鹹豐清朝末年
嘉慶、道光前後,阮元、包世臣倡興碑學,從理論上鼓吹秦漢北碑傳統在書法史和書法美學係統中的地位,使之成為一時顯學。但深入實踐的許多書家,並未完全舍彼取此,而是各取所長,自覺不自覺地尋求融合之道,使兩大傳統都獲得了新的發展契機。因此,晚清書家,大體可分作三類。
(一)以晉唐傳統為主的書家:林則徐、翁同龢等。
林則徐
林則徐(1785~1850),字少穆,一字無撫,號竢村老人,福建福州人。官至兩廣、雲貴總督,加太子少保,諡文忠。鴉片戰爭後曾被謫戍伊犁。書法出自歐、顏、二王和米芾,頗為清新穩健,唯稍受館閣習氣束縛、
翁同龢
翁同龢(1830 - 1904) , 字叔平,號鬆禪、瓶廬居士等,江蘇常熟人。累官至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等職,為同治、光緒兩朝帝師,在戊戌變法中被革職。他的書法出於翁方綱、錢南園,而上溯顏真卿、米芾,氣息淳厚,堂宇廣博,為晚清帖派書家的重鎮。
(二)以先秦秦漢北碑為主的書法家。
這類書家比較多,前後有張廷濟、朱為弼、徐同柏、趙之琛、六舟達受、吳熙載、楊峴、張裕釗、吳大澄等。他們大多是集傳統經學、金石、書畫、辭章、考據、收藏研究於一身的學者型書法家。
張廷濟、朱為弼和徐同柏都善於金文大篆,他們三家可以看作清代學習先秦篆書比較有影響的先驅者,雖然他們的成就還不能算是很高深,特別是如何使用筆墨來表現大篆的氣息,應該說還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趙之琛(1781~1852),字次閑,號獻父、獻甫、寶月山人等,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精六書,善繪山水、花卉,晚年常寫佛像,能篆隸行楷,工刻印,為陳豫鍾弟子。有《補羅迦室集》、《補羅迦室印譜》。曾為阮元摹刊鍾鼎款識,故精通大篆。他的大篆書,不像前人一樣描頭畫尾,而能夠舍棄形貌,獨取神理,用渾厚嚴整的筆法加以表現,筆墨比較自然生動,是清代大篆書中值得重視的一家。
吳熙載
吳熙載(1799~1870),初名廷颺,字熙載,五十歲以後因避諱更字攘之,亦作讓之,以字行,號讓翁、攘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言庵、言甫等,祖籍江寧,自父起移居儀征。工金石考證,能寫意花卉,精治印,平生治印逾萬,影響深廣,後之師鄧派者,多以吳氏為宗。著有《通鑒地理今釋稿》、《吳讓之印譜》等。書法從包世臣學習,由包氏得筆法,並指點學鄧門徑。篆刻篆隸,均能由鄧石如而上追秦漢,繼承發揚,赫然成家。書法以篆書為最佳,筆法婀娜而不失清剛,流麗而不失端雅,有文人清氣,是師鄧而能有所發展者。
張裕釗
張裕釗(1823~1894),字廉卿,號濂亭等,湖北武昌人。曾入曾國藩幕府,為曾氏弟子,但無意仕進,專意於學,為清末古文大家,後人編輯其文章為《濂亭文集》等。他的書法專師北碑,尤得力於《張猛龍》,而斂入規矩,自成體勢,結構謹嚴方正,筆法剛健勁拔,尤以外方內圓的獨特筆姿為人所稱賞,被康有為推許為“集碑學之成”,在近代中國和東瀛有廣泛的影響。但現在看來,雖然很有特色,而相對於北碑來說,精神有隔閡,並沒有抉得精華。
吳大澄
吳大澄(1835~1902),原名大淳,避帝諱而改,字止敬,又字清卿,號恒軒、愙齋等,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同治七年(1868)進士,累官至廣東、湖南巡撫。好集古精鑒別,是著名的金石學家,所得古器皆手自摩拓,工書畫篆刻,著有《愙齋集古錄》、《愙齋集古錄釋文謄稿》、《說文古籀補》、《恒軒吉金錄》、《古字說》、《古玉圖考》、《愙齋詩文集》等著作。他的篆書融會大小二篆,以大篆立其筋骨,以小篆斂其體裁,而筆墨又極其精煉,三美歸一,形成了堅勁緊韌的藝術風格,為篆書藝術開辟了一種新風格。
(三)兼宗兩大傳統並尋求融通的書家:何紹基、趙之謙、楊守敬、康有為等。
何紹基
何紹基(1799~1873),字子貞,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猨臂翁,湖南道州(今道縣)人。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曆任編修、國史館協修、總纂、提調等,曾主持福建、貴州、廣東鄉試,鹹豐間任職四川學政期間被黜,從此講學遊曆各地,晚年在揚州主持校勘《十三經注疏》。他是晚清著名的學者,精通儀禮、說文、漢書、詩詞以及書法,著有《說文段注駁正》、《東洲草堂金石跋》等。他的書法,早年從顏真卿入手,後來融會《道因法師碑》,精研數十年,深得其妙,以後又肆力於篆、隸以及北碑,無不用功深至,是以篆、隸、楷、行皆冠絕一世。又以絕大天分和匠心,探求各體精神的融會,因而其各體的麵目,都與傳統的麵目形成了很大的差異,然而又無不以傳統的麵目為依歸,真可謂帖意碑神,草情篆韻,一體而兼收之,在中國書法史上開出了奇葩,為書法的未來發展拓出了一條嶄新的大道。
趙之謙
趙之謙(1829~1884),字撝叔,號悲庵,別署子欠、支自、鐵三、益甫、憨寮、冷君、無悶、梅庵等,浙江會稽(今紹興)人。鹹豐己未年(1859)舉人。曆官江西鄱陽、奉新、南城知縣。著作有《悲庵居士詩剩》、《補環宇訪碑錄》、《六朝別字記》等。他是一個多能的藝術家,篆刻、繪畫、書法皆一代大家。嚐稱“生平藝事皆天分高於人力,惟治印則天五人五,無間然”,可見其於印章用力之多且勤。趙氏以其特有的藝術敏感和熔鑄能力,將彼時出土日多的古器物文字引入印作和邊款,風貌多樣,意趣清新,開印章的新天地。他的書法,初從顏真卿入,後專攻北碑,又得鄧石如篆隸之法,於是以北碑之法寫篆隸,進一步豐富了篆隸的筆法意趣。又由北碑化生行書,融鑄貫通,運用如意,神氣飛動,既饒有古樸厚重之意,更兼有帖的溫醇雅潔之韻。可惜他英年早逝,未能使意境更臻於成熟老到。
楊守敬
楊守敬(1839~1915),字惺吾,號鄰蘇老人,湖北宜都人。曾應駐日本公使黎庶昌之請前往日本協助輯刊《古逸叢書》,因此而收集了不少保留在日的古代文獻。他同時還在日本廣泛傳播書法,對日本近代以來書法的發展發生了重要的影響。他在理論上提倡碑與帖“合則兩美,離則兩傷”,是較早進行這種理論倡導的人物。在實踐上他也奉行不悖,行書學顏和蘇軾,以後參入北碑意趣;大篆已經直達西周;隸書注重筆情墨趣,老辣遲澀,結體妙善伸蹙,時有諧趣。
康有為
康有為(1858~1927),初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更生、西樵山人等,廣東南海人,著有《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萬木草堂遺稿》、《萬木草堂遺稿外編》、《廣藝舟雙楫》等。康有為是碑學理論的健將,持論時有偏激之見,往往為人所詬病,但他自幼曾受過嚴格的傳統書法訓練,雖然以後專修北碑,但幼學基礎仍然未廢,結果無意中形成了碑帖融合的麵目。前人多認為他的書法出自《石門銘》,實際上還有許多顏真卿行書的趣味。因此他的書作既有北碑的開張恣肆、篆隸書法的古樸雄渾,又有傳統行草的酣暢飛動,是篆隸北碑與傳統行草融會貫通比較成功的例子。
吳昌碩
吳昌碩(1844~1927),初名劍虞、俊,又名俊卿,字香補,中年以後更字昌碩,以字行,亦署倉石、倉碩、蒼碩,號缶廬、老缶、缶道人、老蒼、苦鐵、大聾、石尊者、鄉阿姐、破荷亭長、五湖印匄、削廬、蕪菁亭長等,浙江安吉人。晚年被推舉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是晚清傑出的藝術家,詩書畫印皆自成家數,影響深遠。著有《缶廬集》。他既是清代書法的殿軍,又是近代書法的開山,他於篆、隸用功最多,尤其是《石鼓文》,終生浸淫,無一日或離,晚年變化筆墨,引入行草意趣,遂使筆情墨趣,流溢行間,篆書的複興,至他而達到一個新高度;行書以王鐸為宗,融入歐、米,又引入碑法之蒼勁渾樸,老辣生奇,使行書也重放光華。治印初習浙、皖,既而出入秦漢,借鑒封泥陶甓,融入寫意繪畫情趣,形成了斑駁高古、沉雄壯遒的新麵,即作小印,也有尋丈之勢。治印還獨創修整印麵和邊欄的法門。既雕既琢,複歸於樸,古今無二。吳昌碩的成就,是清中期以來兩大傳統深入融會的碩果,標誌著清人重理古典的工作取得了圓滿的成功,為近現代書法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