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對聯時應該注意什麼?_?
要注意:
1、上下聯字數相同,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2、相對的詞必須詞性相同,如上例,“三月”對“萬金”,“三”和“萬”都是數詞。
3、上聯最後一字應該是仄聲(古漢語概念,現代漢語的大部分二三四聲字都是仄聲),下聯最後一字應該是平聲(古漢語概念,現代漢語的大部分一聲字都是仄聲)。如上例,“月”為仄聲,“金”為平聲。
對聯要注意什麼問題?
一,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
二,詞性相對,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對的位置上。
三,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按韻腳來分,如上聯韻腳為仄聲,則下聯韻腳應為平聲,謂之“仄起平收”,反之如若上聯韻腳為平聲,那麼下聯韻腳就要為仄聲,謂之“平起仄收”。兩者均為其基本要求。
四,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五,節奏相應,就是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須一致。
對對聯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對聯要點、種類、題型預測、備考指津 一、對聯要點 1.字數相等,斷句一致。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一般不能出現相同的字) 2.平仄相合,音調和諧。現代漢語中,凡屬陰平和陽平的字都為“平”,凡屬上聲和去聲的字都為“仄”。一般講,上聯末字用仄聲,下聯末字用平聲,即通常所說“仄起平收”。 3.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4.句式一致,節奏相協。即主謂對主謂,動賓對動賓,偏正對偏正,並列對並列,動補對動補。 5. 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含義須相互銜接,但不能重複。 二、從上下聯表達內容關係看,可分正對、反對、串對三種。 1.正對:從兩個角度、兩個側麵說明同一事理,在內容上相互補充。出句、對句意思屬同一範疇。 例: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反對:上下聯從新與舊、好與壞、美與醜等矛盾對立的兩麵來說,出句和對句的意思相反相成、對立統一。 例:天開新歲月人改舊乾坤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又名流水對。上下聯內容從事物的發展過程或因果、條件、假設等方麵相關聯,反映出句和對句的意思相連貫,對句補充出句之意,二者不可顛倒。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 題型預測 1、話題式。題型有點類似話題作文,它提供一個話題或一個語境,要求圍繞這一話題自己擬寫一幅對聯,例如:學校麵向全校師生征集一幅開學典禮聯,請你為該校擬一開學對聯。參考聯。 2、配對式。題型一般有多個句子,要求選出兩個句子組成一幅對聯。做此類題目時,我們除了用到對聯的“字數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應,句式相似,內容相關”等知識外,還必須根據“仄起平收”的特點來確定每幅對聯中的上下聯。 3、 3、改寫式。題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劃出兩個意義相對的句子,要求我們根據對聯知識和語言的簡明、連貫以及句式的選用、仿用、變換等知識進行改寫。改寫時可采用“增(增加詞語)”“刪(刪除詞語)”“調(調換詞語位置)”“換(更換詞語)”“留(留住關鍵詞)”等方法。備考指津 1、擬寫對聯是一種新題型,它能反映時代氣息,與現實生活聯係非常緊密,很好地體現了語文試題緊貼現實生活的命題方向,應引起高度重視,平時多看多練。 2、擬寫對聯考查是句子仿寫,並不神秘。可根據句子仿寫的有關解答技巧和對聯的一些特殊要求作答。 3、擬寫對聯注意審題,不能忽視題目上或明或暗的提示信息而偏離題意。是寫春聯就要突出新春的喜慶氣氛,是寫行業聯就要聯係行業特點等等。 4、對聯和詩文有特殊的關係,當特別注意有對偶、對仗的詩文的背誦和填空。
對聯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
對聯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
肖大誌
對聯是一種講究格律的文學形式,要欣賞與寫作對聯,必須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謂對聯格律(簡稱聯律),指對聯中有關平仄、詞性、語法修辭,以及書寫張貼等方麵的格式與規律,其核心是對仗。對聯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即: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這六要素又可以分別從基礎、語法、聲律三方麵來加以理解:
1.字數相等,內容相關。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基礎要素。從全聯來看,原則上,隻要上下聯字數相等,不論多少字數均可。如上下聯各四個字,則稱四言聯,上下聯各五個字,則稱五言聯,等等。但在實踐中,對聯多為四字以上,因漢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能組成句子。而限於對聯特殊的形式要求,亦難有上千字的長聯。在要求全聯字數相等的同時,還要求各分句字數相等。換言之,如果上聯是由幾個分句組成,則下聯也應是由字數上與之一一相等的幾個分句組成。總之,如果連字數都不能相等,那無論如何也難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對聯。
從內容上看,一副對聯的上下聯之間,內容應當相關,也就是意思要互相對應,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輔相成的效果。大多數對聯上下聯之間的內容對應屬於互相襯托的關係。這種襯托或者是從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襯、互相補充(即所謂“正對”),或者是從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襯、互相對照(即所謂“反對”),通俗地說,正對即上下聯立意相近,如:
覺行圓滿
功德莊嚴(注:所引對聯未注明作者或出處的,均出自拙著《觸聞集——佛教對聯八百副》一書,下同。)
反對即上下聯立意相反,如:
心平積福
欲重招殃
還有少數對聯上下聯之間的內容對應屬於互相銜接的關係(即所謂“串對”,或稱“流水對”),也就是上下聯兩個分句共同構成一個複句,上下聯存在一種連貫、遞進、選擇、轉折、因果、假設、條件、目的等複合關係。如:
若無前世心中毒
哪有今生意外災
除了香甜苦辣鹹酸澀
無非柴米油鹽醬醋茶
如果上下聯內容毫不相關,彼此“風馬牛不相及”,會使人覺得非常別扭和生硬,則起不到對聯應有的文學效果,也難以稱得上是合格的對聯。當然,上下聯之間的對應關係不一定要求都很密切。再者,還有一種特殊的對聯形式,即所謂“無情對”。它指的是上下聯形式上(字麵上)對仗工整,而內容上(意義上)卻有意不相關,從而造成一種特殊的效果。如:
三星白蘭地
五月黃梅天(常用無情對)
庭前花始放
閣下李先生(常用無情對)
公門桃李爭榮日
法國荷蘭比利時(常用無情對)
樹已半枯休縱斧
果然一點不相幹(常用無情對)
總之,字數相等,內容相關,是對聯在形式和內容方麵最起碼的要求,故將二者稱為基礎要素。
2.詞性相當、結構相稱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語法要素,也是對聯格律最關鍵的兩個要素。因此,也可以稱之為核心要素。所謂詞性相當,指上下聯相對的詞語性質應當盡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以及連詞對連詞、介詞對介詞,等等。如:
大行絕俗忘榮辱
至道無情空是非
此聯中,“大”與“至”都是形容詞,“行”與“道”、“俗”與“情”都是名詞,“絕”與“無”、“忘”與“空”都是動詞。“榮辱”與“是非”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詞。又如:
五蘊皆空觀自在
一心不亂見如來
此聯中,“五”和“一”都是數詞,“蘊”和“心”都是名詞,“皆”和“不”都是副詞,“空”和“亂”都是形容詞,“觀”和“見”都是動詞,“自在”和“如來”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詞或動詞。不過,在實踐中,對虛詞的要求比較寬鬆,一般能夠虛詞對虛詞即可。對實詞的要求較為嚴格,詞性不同一般不能相對。當然,那些詞性比較接近的、或者詞性能夠兼通的實詞,還是允許相對的,如名詞和代詞、某些動詞、形容詞、副詞之間。甚至個別虛詞和實詞之間也可以通融。因為在具體的對仗中,除詞語的性質外,還可適當考慮詞語在句中的作用。對修飾詞語的要求比較寬鬆,對中心詞語的要求比較嚴格。當然,詞性相同屬工對,詞性相近或相通屬寬對。在同一詞類(如名詞)中,還可分出若幹小類,也屬於對仗的寬工問題,則另當別論(可參見下文“概念相當”)。至於一些音譯外來詞的對仗問題,則可做特殊處理。如:
同上慈舟,共登般若波羅蜜
普沾甘露,常念南無觀世音
其中,“般若波羅蜜”和“南無觀世音”在結構、節奏、平仄等方麵基本符合要求,詞性則可論可不論。
所謂結構相稱,指上下聯語句的語法結構(或者說其詞組和句式之結構)應當盡可能相同,也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並列結構對並列結構,等等。如:
一心常忍辱
萬事且隨緣
此聯上下聯皆為主謂賓結構。其中,“一心”對“萬事”皆為偏正結構,“忍辱”對“隨緣”皆為動賓結構。又如:
軟首妙光,威名顯赫
雄獅利劍,寶相莊嚴
“軟首妙光”對“雄獅利劍”,皆為並列結構;“威名顯赫”對“寶相莊嚴”,皆為主謂結構;“軟首”對“雄獅”、“妙光”對“利劍”、“威名”對“寶相”,皆為偏正結構;“顯赫”對“莊嚴”,皆為並列結構。但在詞性相當的情況下,有些較為近似或較為特殊的句式結構,其要求可以適當放寬。例如,“還我河山”對“逐胡韜略”,前者為動賓結構(雙賓語),後者為偏正結構,作為結構上之寬對,未嚐不可。又如:
觀美女華瓶盛糞
歎凡夫甘願投泥
其中,“華瓶盛糞”是一個主謂賓結構,“甘願投泥”則是一個較為複雜的動賓結構(狀謂賓結構),從整體看,此聯結構應屬工整。
總之,上下聯的用詞造句,在詞性和結構這兩個語法要求上,應盡量相當或相稱(也就是保持對仗),以使上下聯在形式上顯得協調與工整。但這些要求在實踐中允許適當放寬,有時還可以有所變通(如義對、借對等,可見下文)。
3.節奏相應,平仄相諧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聲律要素。節奏,本是一個音樂術語,指音樂中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等現象。在聯律中,則是指對聯語句中有規律的停頓現象。對聯行文多以二字(有時也以一字或三字以上)為一節奏。所謂節奏相應,指上下聯在節奏的停頓上應當盡可能同步。如:
漏盡-飛身-去
心空-及第-歸
可憐-鼠輩-偷酥-死
堪羨-鴿王-絕食-生
以-神通力-護持-正法
設-孟蘭盆-超度-慈親
不過,作者認為,節奏應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節奏包括語意節奏和聲律節奏。狹義的節奏則專指語意節奏。語意節奏主要依語句結構去劃分,或者說,主要是根據其語義而產生的音節上的停頓或間歇。聲律節奏則是從其平仄要求上去看,或者說,是指句中一定位置的聲調要求(平仄安排)問題。所謂節奏,主要指上下聯在音節上的停頓或間歇。因此,作者認為,最好將語意節奏和聲律節奏分別用節奏和音步來表達。如,語意上的節奏為:
同時-聞-授記
次第-得-菩提
其聲律上的音步則為:
同時-聞授-記
次第-得菩-提
當然,節奏和音步還是有密切聯係的,二者經常是一致的(如“漏盡飛身去”等三聯)。
所謂平仄相諧,又稱平仄協調,狹義地說,就是指對聯在音調上的兩大要求:平仄相對與平仄交替。廣義地說,也包含句腳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問題。要弄清這些問題,首先必須區分什麼是平聲、什麼是仄聲。這又有兩種劃分標準。在對聯創作中,一般是運用“古四聲”,即古漢語將音調分為平、上、去、入四聲,除平聲外,上聲、去聲、入聲皆為仄聲。現在,也有少數人運用“新四聲”,即現代漢語將音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聲。其中,陰平、陽平為平聲,上聲、去聲為仄聲。兩種聲韻的不同,關鍵在於入聲字。入聲字的掌握和識別,大體上還是有規律可循,在此恕不贅述。對初學者來說,最簡單易行的辦法是先在運用時借助工具書,然後逐漸熟練掌握。要注意的是,雖然上述兩種用法可並行不悖,但在同一副對聯中,最好不要同時混用兩種標準。
現在再回過頭來談平仄協調的兩大要求。所謂平仄相對, 就是上下聯的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腳要平聲對仄聲、仄聲對平聲。反之,如果平聲對平聲,仄聲對仄聲,就叫平仄失對(又稱同聲相對或串聲)。對聯脫胎於格律詩,在平仄方麵,對聯與格律詩中的對仗句基本相同。而且,對音步的安排也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因為在實際上,並不一定要求整個音步平仄相對,隻是要求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對。所謂音步位,就是每個音步的末位字,這是決定整個音步性質的重點聲。由於漢字的絕大多數音步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等字數。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要注意的是,在一句之中,第一三五字不能同時不論,即所謂“一三不論五要論”)。如:
心蓮-清淨
○○ ○△
性海-圓融(注:平聲用“○”表示,仄聲用“△”表示,下同。)
△△ ○○
心馳-有外-實迷-有
○○ △△ △○ △
身處-空中-不見-空
○△ ○○ △△ ○
此二聯中,一三五不一定平仄相對,二四六皆平仄相對,即屬工對。不過,並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於對聯行文的格式除了以律詩中的對仗句式為主以外,還有詞、曲、賦、駢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領字、專有名詞等的運用。如:
建-曼荼羅壇-修法
於-阿蘭若處-參禪
直心-乃-萬行-之本
貪欲-為-諸苦-之源
深心-勤習-真言宗-教義
全力-弘揚-大手印-法門
以上諸聯,其音步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所謂平仄交替,它與平仄相對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指的是一個句子自身的音步(或者說音步位)之間,平仄應交替使用,否則就是平仄失替(又稱串調)。隻有各分句的句腳與前一音步之間,可以不考慮交替問題。如:
真身已過凡間望
○ △ ○△
妙法不堪小智聽
△ ○ △○
又如:
無所從來何有相
△ ○ △△
得成於忍不生心
○ △ ○○
在平仄問題上也允許拗格存在。對聯之平仄不依常格者,謂之拗格或拗體,如“相粘格”、“全平全仄格”等。所謂“相粘格”,是律詩中的“相粘”格式在對聯中的體現,指上下聯除不能同聲收尾外,在音步上不考慮平仄相對,而是采用同聲相對,亦即相粘。如:
兩表酬三顧
△ ○△
一對足千秋(尤俊題成都武侯祠聯)
△ ○○
此聯就是比較典型的“相粘格”。所謂“全平全仄格”,指上聯全用仄聲、下聯全用平聲的特殊格式。
在平仄問題上還有一些禁忌,如忌“同聲落腳”、忌“同聲收尾”、忌“三平尾”或“三仄尾”,忌“孤平”或“孤仄”等,留待下麵再談。
總之,作為一種格律文學形式,對聯之聲律雖然不講究押韻,但在平仄協調方麵還是有講究的,寫作對聯不能不講平仄。如果說,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等,賦予了對聯整齊美、整體美、對襯美、結構美、節奏美等審美特征的話,那麼,平仄協調則賦予了對聯音韻美這個重要的審美特征。當然,有時為了不以辭害意,個別地方出現平仄失對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運用排比、押韻、引用等特殊修辭手法和運用成語、典故等固定句式之類的情況下,更可以適當放寬格律要求。如:
下士求福樂,中士求出離,上士求普度
小隱在山林,大隱在城市,真隱在內心
嚴格來看,此聯在聲律上有失對、失替、孤平等問題,在詞性、結構的對仗上也不太嚴謹,但考慮到其特殊句式(排比、引用),因此可以通融。
對聯格律的上述六要素,大體上還存在某種層層遞進的關係。在某種意義上,詞性相當是結構相稱的基礎,結構相稱是節奏相應的基礎,節奏相應是平仄相諧的基礎。兩個基礎要素則自不必說。
此外,有的聯家將強弱相當或概念相當作為對聯格律的要素之一,作者認為並不恰當。因為,強弱相當,隻是在內容相關基礎上的進一步的修辭要求,指的是上下聯內容的意思基本上要能相匹配,越相匹配,對仗就越工。如果上聯太強而下聯太弱,或者下聯太強而上聯太弱,其對稱性就會大受影響。因此,強弱相當主要涉及對仗的寬工問題。
概念相當,則隻是在詞性相當基礎上的進一步的修辭要求,指的是上下聯不但詞性要相當,而且詞語所代表的概念或者說詞義也要相當,也即要盡可能相近或相反。這也涉及到對仗的寬工問題。若上下聯兩個詞語共同所屬概念的範疇越小,對仗就越工,反之則越寬。如:“中國”對“雄雞”,其共同範疇是事物;“曉日”對“雄雞”,就縮小為自然物;“小草”對“雄雞”,就縮小為生物;“駿馬”對“雄雞”,就縮小為動物;“老鴨”對“雄雞”,就縮小為鳥綱以至家禽。其次,若上下聯兩個詞語之間,概念關係越互相矛盾(即所謂“矛盾概念”),對仗就越工,如“有”對“無”、“真”對“假”、“生”對“死”、“聰慧”對“愚癡”等,就屬於工對。再者,概念所指的事物之間的聯係密切與否,也影響到對仗的寬工,如“曉日”對“雄雞”,由於二者之間有著天然的聯係,對仗就顯得較工穩。
總之,對聯的六要素應當是關係到一副對聯是否名副其實,從而是否成其為對聯的問題。作者認為,對此,楹聯界還是有必要進一步加以澄清。
以上淺見,不當之處,敬請聯界方家教正! 1.忌同聲落腳
這是就上聯或下聯各分句句腳之間的關係而言。由多個分句組成的對聯,各分句句腳的平仄安排,嚴格說,可以馬蹄韻為規則。所謂馬蹄韻,指的是句腳平仄安排如馬之走步,後腳踏著前腳印走。其平仄格式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作者認為,從對聯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出發,考慮到對聯“聯無定句,句無定字”的特點,以及對聯句式的複雜性等因素,其句腳平仄安排的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聲落腳”為規則。準確一點說,此規則有兩點要求:(1)、每邊二至三個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聲落腳。(2)、每邊四個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連續三句(上下聯起句及中間分語段時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聲落腳。這種規則理論上簡潔明了,運用上靈活多變,既體現了原則性和理論性相結合,又能包容在句腳平仄問題上的幾種主要不同意見。以每邊五分句長聯之上聯為例,按“馬蹄韻”的規則,隻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間分語段時)兩種正格,另有仄平平仄仄一種變格,共三種格式。按“忌同聲落腳”的規則,那麼,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間分語段時)、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等十一種格式皆為合格,且無須分正格與變格。
2.忌同聲收尾
這是就上聯聯腳與下聯聯腳之間的關係而言。準確一點說,此規則也有兩點要求:(1)一副對聯不管長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聯仄聲收尾,即上聯最後一字應是仄聲;下聯則要求平聲收尾。一般不能上聯平聲收尾,下聯仄聲收尾。(2)上下聯不能同聲收尾,即上下聯最後一字不能同是仄聲或同是平聲。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指的是在一個句子的最末三個字,應盡可能避免都是平聲或都是仄聲。如“緣深因厚坐蓮台”,若將“坐”改為“登”,就成了三平尾。又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將“能”改為“可”就成了三仄尾。三平尾或三仄尾,在平仄單調上並無二致,為體現理論上的一致性,應將二者都作為禁忌,不能隻忌三平尾而不忌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
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應盡可能避免全句隻有一個平聲字,或隻有一個仄聲字。如:“萬事皆如意”,若改為“萬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菩提當下現成”,若改為“菩提當下圓成”,即是孤仄。在此,作者對孤平問題擬略加論述。作者認為,聯律不必完全依從傳統詩律,從聯律來說,“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若隻有一個平聲,就犯孤平”,此定義更加簡潔合理。因為:其一,此定義對平仄的要求,總的看是寬鬆了一些,符合對聯格律的發展趨勢。其二,依傳統詩律,所謂孤平,還要除句腳外,但對聯與近體詩有一個較大的不同,就是尾字(句腳)的平仄要求有所不同,且不要求押韻,所以在聯中,尾字(句腳)不一定要單獨劃出。其三,以字麵看,孤,就是一個,孤平的字麵含義和實際含義若完全一致,有利於理解和操作。傳統詩律的孤平是:在五言平起、七言仄起的句式中,除韻腳的平聲字外,如果句中隻有一個字是平聲字,就犯“孤平”。這種定義,實際上,已經把孤平定死在一兩個句式上了(具體說,五言“平平仄仄平”變為“仄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變為“仄仄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因此,對孤平二字,必須加以附帶補充說明,人們才能實際理解和操作。其四,以五言聯而言,若隻有“仄平仄仄平”是孤平的話,那麼,再來看看“仄仄仄平仄”,比較這兩種格式,從平仄的死板、單調來看,究竟哪一種更死板、更單調?其五,近體詩,主要是五、七言,因此,在六言聯中,傳統詩律的孤平概念就不能加以解釋,而六言聯中,同樣可能存在孤平現象。(待續)
對聯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下)--轉
另外,孤平或孤仄,在平仄單調上,也沒有什麼不同。古今詩聯作者,不管對於孤平,還是對於孤仄,實際上,都是能避免就避免。因此,將二者同時作為禁忌,不僅體現理論上的一致性,也是源於現實情況的。附帶指出,依作者上述定義,孤平或孤仄的現象,實際上隻存在於五言和六言句中,因為在七言以上的句子中,如果遵守了平仄交替的基本要求,是不會出現孤平或孤仄的。
5.忌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
對聯中允許出現疊字或重字,這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隻是在重疊時要注意上下聯保持一致。如“世事紛紛”對“紅塵滾滾”,其中,“紛紛”對“滾滾”,就是疊字相對;又如: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盤岸;
見因如見果,果苦莫如地獄人。
其中,“修”對“見”、“是”對“如”、“心”對“果”,就是重字相對。但是,對聯中應盡量避免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同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現在上下聯同一位置,如“法界”對“世界”、“成道”對“成魔”。但有些虛詞(之乎也者而矣哉,等等)的同位重字是允許的,如:
漏網之魚,世間時有;
脫天之鳥,宇內尚無。
異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現在上下聯不同位置。如:
業流不住勿貪境;
命運相同莫恨人。
若將下聯的“莫”改為“不”,就與上聯的“不”字異位重字。
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是對聯之忌。不過,有一種特殊的異位互重格式是允許的,如:
本無月缺月圓,它隨順你;
雖有花開花落,你任由它。
聯中的“它”對“你”,就是異位互重。
6.忌同義相對
同義相對,又稱為合掌。所謂忌同義相對,指上下聯相對的語句,其意思應盡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對“朝陽”、“史冊”對“汗青”、“神州千古秀”對“赤縣萬年春”等,就屬合掌。當然,出現個別非中心詞語(尤其是虛詞)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聯中比重很小,無傷大雅。一些含義相近的語句相對,也未嚐不可。
綜觀對聯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作者認為,由於現代文學的主流是散文體(或者說自由體),其總趨勢也是進一步向散文化方向發展。處於時代潮流中的對聯,不可能擺脫這種影響。因此,對聯的基本格律,雖然不能被人為地廢除和否定,也確實有寬鬆、靈活、變通的必要和客觀趨勢,特別是在其平仄方麵。但不管怎樣,語言之聲調是一個必然存在的客觀現象,因此,對聯的平仄要求,盡管可以寬鬆些,卻沒有必要也不可能人為地加以取消。同時,由於對聯的平仄要求,是在繼承傳統詩律的基礎上發展變通而來,對此,楹聯界目前的看法還不盡一致,就更有必要進行適當的探討和界定
對聯的八大禁忌
對聯的八大禁忌
(高中語文必修一《奇妙的對聯》補充資料)
在對聯的創作或賞析中,比較常見有以下幾種重要的禁忌需要留意:
1、忌上重下輕
對聯忌上聯氣盛,下聯勢弱。造成頭重腳輕、虎頭蛇尾的毛病。
例如:氣淩衡嶽三千丈
心托離騷廿五篇。
下聯就顯得弱了許多。
又如:萬仞驚峰承日月;
一株柔柳伴花枝。
前句高唱,後句低吟,應當避免。
2、忌亂腳
無論短聯還是長聯,上聯最後一字必須是仄聲,下聯最後一字必須是平聲。
例如:星垂平野闊(平平平仄仄),
月湧大江流(仄仄仄平平)。
一般不能上聯平聲收尾,下聯仄聲收尾。聯尾最後一個字若出現平聲對平聲或仄聲對仄聲,均為亂腳。是對聯大忌。
例如:黨恩比海深;
人心向陽紅。
其中的深、紅同為平聲,犯了亂腳的禁忌。
(幻注:對聯的韻腳上仄下平,這是約定俗成的規矩,少數對聯反其道而行之,韻腳采用上平下仄,這是因為上下聯在表意上前後呈現順序的需要,以及遣詞用字的限製而采用的一種變通方式。由於這樣的情形在對聯中極少出現,這裏不再細說。所以真正的亂腳應是同平同仄。)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三平尾:指的是下聯末尾三個字,連續用三個平聲字,也叫三平調。所以,在應用“一三五不論的定理時,要注意,有這種情況產生時,就不能一三五不論了,而是要論了 ”。
例如:一年春作首(仄平平仄仄),
萬事公為先(仄仄平平平)。
還有的聯家也忌上聯末三仄尾,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盡管詩律中沒有提到,但同三平尾一樣(特別是音調也一樣)讀起來很單調,還是應當避免才好。
例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將“能”改為“可”就成了三仄尾。但“可”是三聲,有時還可通融。(參加比賽當中,最好連此能避免則能避免)
(幻注:這一規矩通常隻是針對短聯創作的限製。韻律的本質是為了滿足聽覺上的審美需要,對於五言七言的對聯,若後三字均為平聲,在斷句時不外乎以下幾種情形:……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前兩種的語頓均以平聲收尾,違背了聽覺上的審美觀;後一種情形若按照意節說,還是抱著寬容的態度,偶有所見的,尤其在長聯的創作中。隻是連續三字平聲,讀起來依然讓人感覺語調平淡,缺少變化,所以能避免當盡量避免。至於三仄尾,個人認為除了三種同聲調的需要避免以外,其餘的可以完全不必顧忌。因為仄聲韻還有三調的變化,在聽覺上不會產生單調的感覺,而三同聲不僅在聽覺上感覺單調,比如連續的三去聲,語調生硬,讀來拗口,所以應該盡量避免。出現三同聲仄韻的概率比較小,所以不必有太多的顧忌。)
4、忌孤平和孤仄
孤平句隻出現在句腳是平聲字的下聯裏。同理,孤仄句也隻出現在句腳是仄聲字的上聯中。
關於何謂孤平、孤仄以及忌孤仄在聯界一直有爭論,下麵引用一些老師的話,我覺得足以將本題搞清楚了:
關於“孤平”,目前大多數都讚成王力教授的定義:除句腳是平聲字外,句子中隻有一個平聲字的,屬於孤平。王力《詩詞格律》: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一字必須用平聲;如果用了仄聲字,就是犯了孤平。因為除了韻腳之外,隻剩一個平聲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也叫犯孤平。(大蒙)
關於“孤仄”一說,是由“孤平”的概念類推出來的,忌孤平和忌孤仄應該是為了使得對聯聲律和諧,孤平的句子,會造成音韻不順,當然要盡量避免(犯孤平為詩家大忌)。孤仄的句子,因為仄聲還有上去入幾音,尚不顯呆板。所以可以通融.(蘇三)
簡單明了地記著以下的這三種情況:五言七言律句犯孤平,隻有三種情況: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陽光在線)
孤平是詩律的專有名詞.但在聯律中,為了提倡音節交替和音律和諧,在提倡馬蹄韻的論述中,借用了這一名詞並衍生了相對於孤平的"孤仄"的說法.但往往會和詩律混淆而造成不少誤區.在聯律中確實可以放寬要求,隻要音節交替,可以不避所謂的孤平孤仄之說.但要做古體的律詩或律絕,則應遵守詩律.在比賽中,因要區分優劣,當然在聯意第一的前提下,符合馬蹄韻的得分會更高.故弄明白詩律中孤平的規定還是必要的.
例如:業流不住勿貪境;
命運相同勿恨人。
這裏上下聯中的“勿”即不具備特別的強調作用,也不具備不可替代*(可以用“莫”取而代之),那麼就屬於犯了“同位重字”的禁忌了。
但有兩種“同位重字”的情形是例外的,要注意區別對待:
一是個別多少帶有襯字性質的虛詞,可以重複。這可視為駢句格式在對聯中產生的影響而流傳下來的一種表現手法。明代學者薛暄,山西河津人,學宗程頤、朱熹,死諡文清。其故裏薛文清公祠有聯雲:
開絕學於胡叔心、陳公甫、王陽明之前,享祀方堪從廟廡;
集大成於西河氏、太史公、文中子之後,誕靈應不愧河津。
二是個別需要特別加以強調的實詞,也可以重複。
湖南嶽陽樓就有這樣一副:洞庭天下水,
嶽陽天下樓
這副對聯重複了“天下”二字,不但不使人有重複之感,而且充分顯示了嶽陽樓的非凡氣勢。這種情形應視為一種積極的修辭,但不是可以隨便采用的。
5、忌異位重字
所謂“異位重字”,也就是不規則的異位重字,即同一字出現在上下聯的不同位置。
例如:玉女飄飄如天降,
珠花滾滾似玉傾。
此聯上聯第一字、下聯第六字同為“玉”字,屬於異位重字,犯忌。
這裏要注意犯忌的“異位重字”有別於一種特殊的對聯表現格式——換位格:
例如:本無月缺月圓,它隨順你;
雖有花開花落,你任由它。
聯中的“它”與“你”,就是異位互重,屬於同字換位。
又如: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這是林森先生挽孫中山先生的聯,“一人”與“千古”是屬於同詞換位。這種類型的換位重字是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不屬於犯忌的類型。
6、忌合掌
所謂合掌是指聯中部分詞語或整個上下聯表達同一個意思,即:是同義相對,又稱雷同。所謂忌同義相對,指上下聯相對的語句,其意思應盡量避免雷同。
部分詞語合掌者,如:“旭日”對“朝陽”、“史冊”對“汗青”“遠”對“遙”“夜久”對“更深”等等……
上下聯合掌者,如:“神州千古秀”對“赤縣萬年春”、“青波永泄”對“碧水長流”等,表達的均為同種意思,屬於合掌。
合掌,是一個形象的說法,上下聯詞語同義、句意相近,語意表達上沒什麼區別,就好象左掌和右掌的形狀一樣,毫無變化。其所以忌“合掌”是因為對聯一般都很短小,要求每個詞語都要表達不同的、豐富的內容,內容如果合掌,就會顯得字乏意寡。
當然,出現個別非中心詞語(尤其是虛詞)的相似或雷同,若在聯中比重很小,對表達的意境並無傷損的,而采用一些含義相近的詞語相對,也未嚐不可。
7、忌上下聯無關
指上下聯意思不統一。即:格調不同,上下無關聯。
例如:春風得意,
寒露浸心。
前言不搭後語,就象兩個人在各自表達不同的心境或感受。
所謂對而不聯:上下聯或上下聯各分句之間,所述事物互不相關,缺乏必然的聯係,貌合而神離,各自孤立存在,或關聯性不強,難以表達完整的主題,構不成一個統一的意境,造成聯意脫節,也叫“隔”。比如:囊無半卷書,心中羞澀;軍備幾顆彈,國內安寧。這就犯了上下聯意隔的大忌。
8、忌失替,失對
撰寫對聯時注意平仄相對,在同一句中,音步平仄必須交替使用,切忌失替。
例如:韜略終須建新國;
奮起還要讀良書。
聯中的“起”對“略”為仄對仄,失對(上下相同聯位置)。起與要為二四位字同仄,失替(同一句中)了。
注意:1、一三五不論的原則,是要在回避上麵的忌禁的基礎上應用的。2、在參加比賽當中,最好是盡量做到全論,這對自己有好處 :))
(幻注:關於什麼叫“失對”這裏表達的隻是在音律上失對的一種情況,並不是“失對”的全部含義。“失對”主要是指對聯的上下同位關係未能遵循對聯的規則而造成的不對應。失對應包含韻律、對仗等關係。總之,對於現在的對聯評價,大家不要將“失對”看成僅僅是韻律上的不對應,或者是詞性上的不對應。它的含義已經有了很大的擴展。)
對聯要求及注意事項
上聯在右。 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有一技巧:最後一字三、四聲的一般是上聯,最後一字一、二聲的一般為下聯。 不容易從聲調上區分的,降調的一般為上聯,升調的一般為下聯。 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寫對聯要注意什麼?
對聯創作三十六忌
一、動機方麵:
1、忌無決心、無恒心。對聯是文學,不是“筆墨遊戲”,而是“做學問”,社會功能極其廣大。三天打魚兩日曬網不行,須持之以恒。
2、忌貪快。決心很大,追求“快”,恨不得“一舉成名天下知”,世間哪有那麼“便宜事”。
3、忌貪長厭短。對聯一般宜短而精,一味認為“長聯易得出名”,非高手反而弄巧成拙。因為長聯易犯“重字”,內部結構對應關係等複雜較難匹配。
4、忌貪奇貪異。實用對聯作法尚未過關,便去搞巧、奇、怪之類的對聯,則會失去重心。
5、忌貪多。懂得對聯基礎知識後,就年產對聯幾百甚至千餘副,欲以“高產”稱著,或者趕時間,急於出集子,操之過急。正確的方向是“少而精,精後多”。
6、忌驕。發表幾副或一些作品,或得過一兩次小獎,便不學習別人好作品。
二、句式方麵
7、忌句子長短不一。
8、忌節奏不相稱(注意“假對”例外)。上句二二一二式,下句二二三式,屬對不成。
9、忌把律詩對偶句式與非律詩對偶混談。
三、音韻方麵
10、忌音步平仄不協。對聯基本原理——音韻(或叫聲律)方麵,是要講平仄對仗的:
不過律詩對偶型,句子的平仄要求嚴謹些,仄起句子(指上聯)要避拗句,平收句子(指下聯)要避孤平。犯了“拗、孤”要補救,因而要正確理解古傳的“一三五不論”。如果你聽某些人“不要提拗句、孤平”的說法,那就對於律詩對偶格律型和非律詩對偶格律型混淆不清,你上當了。
11、忌同聲(同調)落腳。上下聯尾不能平對平、仄對仄。應“仄起平收”。古有個別例子,不能視為合理的平仄格式。
12、忌三平尾。這是專指律詩對偶型而言的,三連平影響音韻鏗鏘;三仄尾在遣詞無法解決時可不避,因為仄調有上去入,(今聲有上去兩種),它們本身有高低升降之別,不可能同為去聲(或上聲)。
13、忌長聯句腳平仄亂陣。通常是保持“馬蹄格”形式,也可同字連腳(這是押韻式的一種),如“看我非我,我看我,我真非我;裝誰像誰,誰裝誰,誰就像誰”以及某些排偶自對等有規律的形式。不宜把句腳搞得時而平對平、時而平對仄、時而仄對仄。米湯煮芋子,糊糊呷呷乏味。
14、忌鄰音字安排不當。並非禁止使用,安排不當念起來拗口,有些像繞口令,則欠韻味。
15、忌不突出讀音重點。對聯雖與詩詞不同體裁,但同屬音韻文學這一範疇。虛詞宜少用,音節上恰到好處時,選擇音節響亮的詞(開口呼的詞),配合平仄安排,一念朗朗上口,更臻協調風趣和色彩。
四、字詞方麵
16、忌同位重字。例如:“國對國,天對天”,一來同義同音,二來用楷隸書寫不美觀,三是缺“對象”。
17、忌異位重字。
18、忌把字詞機械分類。字,不一定都是詞,要靠字與字或字與詞結合才能成為詞,
19、忌“字眼”模糊。一首詩看來平淡而其中若有“頂峰”句,則變平淡為崛奇。一副對聯,如果講究“字眼”(聯珠),不論是虛是實,乃描繪意境思維形象的關鍵。舍此,談不上“字眼”。
20、忌“不明語法成分的用詞”。
做到“定語對定語,狀語對狀語,主語對主語……”就是詞語上的“工對”。曾有人說“心是名詞,敢是動詞,詞類對仗不當”,謬之千裏矣!
21、忌“把詞和詞組混淆”。
五、結構方麵
22、忌“不學語法”。有時也可使用倒裝句,有全聯倒裝對仗的,也有半聯倒裝對仗的(這屬假對範疇)。 掌握了語法及其六種成分的用詞,創作的路子自然拓寬了。
23、忌“事物結構隨便”。
24、忌“主次顛倒”。
25、忌“長聯結構呆板”。這要注意兩點:①長短句搭配要得當,通常是長句在後,短句在前,如果用三、兩字收尾,要有分量,不然“前重後輕”。特別是雙句聯,不搭短句前後都是同樣的字數,弄不好最顯呆板(八言四四式例外)。聯中短句較多,可增加內容拱張畫麵。②段落層次結構要有序,亦防個別意義重複。
六、內容方麵
26、忌上強下弱。
27、忌前後重複。
28、忌“合掌”。對聯合掌,常謂“同邊對”,即上下兩方意義雷同,炒現飯,熬現菜。
29、忌風馬牛不相及。就是指上下聯各自說的事物事理毫不相關,這是最重要的一忌。因為它無法使上下聯成為一個整體來表達全聯的主題(中心)思想。
30、忌奢華浮躁。
七、其 它
31、忌“典慶聯用字色素”。凡婚壽聯及重大典慶聯,要注意色彩用字,“黑、白”或有關貶義詞,宜禁用。說來似乎帶迷信色彩,然中華傳統民俗風氣,逢“喜”總要講究一個吉祥的兆頭,給人們歡欣鼓舞,奮發向前。
至於其他對聯,如春聯“紅梅白雪”,格言聯中的“黑白分明”,不在上述之列。
32、忌“無創意”撰作。
創意豁達則作品脫俗,才可避免“似曾相識”而不斷提高到精品。除了應征外的創作,做好聯還要立足“移植”,不是眼前湊熱鬧。
33、忌“口號式”。對聯是文學,也屬應用領域,不能無文學味而寫成幹巴巴的口號式。
34、忌創作不注入情感。有情感的作品才能打動人心,無情感則作品蒼白。
35、忌“錯用標點”。標點(不指書法)用妥當了,輕可變重,淺可變深。
36、忌“古今”聲調混用。
對聯應該怎麼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基本就三條:
1.首先得意境搭調,要和上聯有關係。關係無非兩種,一種是“銜接”,一種是“對立”,比如:你說花鳥,我要麼對魚蟲,要麼就對鷹犬,不能對個扁擔或者太陽出來……另外如果你選擇“對立”的話最好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2.其次得注意字數、節奏和詞性,字數、節奏肯定要一致,詞性一般來說字對字、詞對詞、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等……舉例,你上聯說“上桌吃飯”,我下聯說“出門抽煙”。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字可以當名詞也可以當動詞,同一個字重疊或者間隔出現但用法不同,對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3.最後得注意平仄、韻律。這個最難,有的上聯出的暗藏“機關”,比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五”和“虎”為同韻,你下句接的時候也要注意這兩個字要同韻……並且平仄要相反,一般隻要韻腳(最後一字)相反就可以。
書寫對聯應注意的事項
書寫對聯應注意的事項
一、對聯的創作
古代常將對聯懸掛、張貼於店堂廟宇的楹柱上,所以對聯又稱楹聯。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聯的形式、用途和種類也有不少新的變化,“楹聯”便成了對聯的雅稱。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說,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的種類約分為春聯、喜聯、壽聯、挽聯、裝飾聯、行業聯、交際聯和雜聯(包括諧趣聯....)等。
。。。。。。
對聯的創作需要注意什麼
對聯的創作需要注意什麼?長短聯平仄有什麼要求?
文:陽關殘雪
對聯,又叫楹聯,是漢文化圈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其基本特點是字數相等,除非要特意表達某種修辭效果,如空出某個位置讓人揣摩,或者故意不對稱,聯中含有深意。因此從形式上來說,分為正對和寬對。
作為工對,其字數、詞性、結構、平仄、用字等均需完全符合對仗的要求。如:“遠山遮住濃濃霧/近水流來淺淺聲”。而作為寬對,隻要基本符合對仗要求即可,某些方麵稍有出入也是允許的,實質上就是形式要求稍微寬鬆一點。如果走得太遠,當然不能算我們平時所講的對聯。
寫作對聯時除了注意上下聯字數必須相等這一原則之外,還必須做到上下聯彼此對仗。首先要做到詞類相當。作為對聯,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詞詞類必須相對,詞性必須相同,即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等。其次結構必須相應,即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語法結構必須相同,也就是主謂短語對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對動賓短語等。再次,上下聯節奏必須相同,即兩聯停頓的地方必須一致。如上述對聯的節奏都是2一2一2一1,即:“遠山/遮住/濃濃/霧,近水/流來/淺淺/聲”,這樣讀起來就很和諧。
寫作對聯還要做到上下聯平仄對立。簡單地講,“平”就是平聲,包括陰平和陽平,也就是現代漢語普通話的第一二聲,“仄'就是仄聲,包括上聲、去聲和入聲,也就是現代漢語普通話的第三四聲。“平仄對立'即同一位置上的字,上聯是平聲,下聯就應當是仄聲,或者相反。如:“心平浪靜,秋月芙蓉湘水碧/誌遠天高,春風楊柳麓山青”。上聯首字“心'屬平聲,下聯首字“誌'當屬平聲。此外,對聯的上聯尾字必須是仄聲,下聯的尾字必須是平聲,也就是所謂的“仄起平收'。如上述對聯上聯尾字“碧”為仄聲,下聯尾字“青'為平聲。
寫作對聯時還要注意上下聯字不重複,特別是上下聯同一位置上的字。如“科學能致富/誠信能納財'就是如此,因為上下聯都有“能'字。這些都是對聯寫作上的形式要求。
內容上,上下聯不僅意義要有聯係,而且所涉及的事物也要相對或相關。如:“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此聯中“常德'對“長沙',是地名對地名;“德山'對“沙水',名勝對名勝;“山有德”對“水無沙”,特點對特點。此外,上下聯完全同義叫合掌,這是對聯的大忌。如“春暉盈大地/朝霞滿山川'上下聯意義雷同。
至於長聯的平仄也應講究。因為長聯無非是短聯的變體,隻是字數有增加,因此其上下聯的平仄也必須相對,結構也必須相同。這一點非常簡單,限於篇幅,不再贅述。如有疑問,請留言探討。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寫對聯時應該注意什麼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