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茶壺的古詩詞 。
《詠茶十二韻》(唐·齊已·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出處春無雁,收時穀有鶯.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嗅覺精新極,嚐知骨自輕.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鬆黃幹旋泛,雲母滑隨傾.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櫃盛.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寶塔詩《一字至七字詩·茶》(唐·元稹) -------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對茶》(唐·孫淑) 小閣烹香茗,疏簾下玉溝;燈光翻出鼎,釵影倒沉甌; 婢捧消春困,親嚐散暮愁;吟詩因坐久,月轉晚妝樓.
《夏日閑居》(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閑居又一年.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草長睛來地,蟲飛晚後天.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和韋開州盛山茶嶺
(唐·張籍) 紫芽連白蕊,初向嶺頭生.自看家人摘,尋常觸露行.
《尚書惠蠟麵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新芽獻地仙;飛鵲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峽中嚐茶》 (唐·鄭穀)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園裏火煎嚐.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誇鳥嘴香.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鹿門病家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嚐茶》 (唐·劉禹錫) 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喜園中茶生
(唐·韋應物) 潔性不可汙,為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餘,率爾植荒園; 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茗坡
(唐·陸希聲) 二月山家穀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湖州貢焙新茶
(唐·張文規) 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禦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湖州紫筍來.
《與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劉言史) 粉細越筍芽,野煎寒溪濱.恐乖靈草性,觸事皆手親.敲石取鮮火,撇泉避腥鱗.熒熒爨風鐺,拾得墜巢薪.潔色既爽別,浮氳亦殷勤.以茲委曲靜,求得正味真.宛如摘山時,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輕花,滌盡昏渴神.此遊愜醒趣,可以話高人.
《新茶詠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唐·盧綸) 三獻蓬萊始一嚐,日調金鼎閱芳香.貯之玉合才半餅,寄與阿連題數行.
《與趙莒茶宴》(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溜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與亢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岩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琴茶》(唐·白居易) 亢亢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茶來老更閑.琴裏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 (唐·白居易)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鍾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
《夏晝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題禪院》(唐·杜牧) 觥船一棹......餘下全文>>
描寫茶具的句子
茶有茶道,器亦當有其道.茶、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香茶需好器,好器襯香茶.好的茶湯要有好的器皿來搭配,那麼細品之下茶之滋味我想必有不同.
一直覺得青花茶器像極了一個不諳世事、純潔清新的少女.青花瓷的白皙能夠更好地反襯茶湯的顏色,更快地讓人們看到茶的內質.經過精雕細琢後的青花瓷精致、優雅、易碎,就像經曆風雨後成長的少女依舊美麗,等待屬於自己的有緣人.精致的青花瓷器不僅需要一個主人,更需要一個有著慧眼懂其價值的有緣人.
有關茶具的詩詞
奉和襲美茶具十詠·茶鼎(陸龜蒙)
新泉氣味良,古鐵形狀醜。那堪風雪夜,更值煙霞友。
曾過赬石下,又住清溪口。且共薦皋盧,何勞傾鬥酒
奉和襲美茶具十詠·茶焙(陸龜蒙)
左右搗凝膏,朝昏布煙縷。方圓隨樣拍,次第依層取。
山謠縱高下,火候還文武。見說焙前人,時時炙花脯。
奉和襲美茶具十詠·茶灶(陸龜蒙)
無突抱輕嵐,有煙映初旭。盈鍋玉泉沸,滿甑雲芽熟。
奇香襲春桂,嫩色淩秋菊。煬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
有關茶具的詩句
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
蘇軾
仙山靈草濕行雲,洗遍香肌粉末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麵新。
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嚐茶和公儀
梅堯臣
都籃攜具上都堂,碾破雲團北焙香。
湯嫩水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長。
莫誇李白仙人掌,且作盧仝走筆章。
亦欲清風生兩腋,從教吹去月輪旁。
與亢居士青山潭飲茶
靈一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岩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和梅公儀嚐建茶
歐陽修
溪山擊豉助雷驚,逗曉靈芽發翠莖。
摘處兩旗香可愛,貢來雙鳳品尤精。
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
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餘清。
關於茶具的詩句
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
蘇軾
仙山靈草濕行雲,洗遍香肌粉末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麵新。
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嚐茶和公儀
梅堯臣
都籃攜具上都堂,碾破雲團北焙香。
湯嫩水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長。
莫誇李白仙人掌,且作盧仝走筆章。
亦欲清風生兩腋,從教吹去月輪旁。
與亢居士青山潭飲茶
靈一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岩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和梅公儀嚐建茶
歐陽修
溪山擊豉助雷驚,逗曉靈芽發翠莖。
摘處兩旗香可愛,貢來雙鳳品尤精。
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
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餘清。
與茶具有關的古詩有哪些
野泉煙火白雲清(清)
自臨釣石取新(心)明
聞道新年入山苑(苑)
妙盡還屬陸先生
關於茶文化的詩句
一 詩
1盧仝,自號玉川子,愛茶成癖,被後人尊為茶中亞聖,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即《飲茶歌》是他在品嚐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之作,是一首著名的詠茶的七言古詩: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麵,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嚐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麵。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月團喻指茶餅)
該詩又稱《七碗茶詩》。它以神逸的筆墨,描寫了飲茶的好處,為世人稱奇。
詩中描述詩人關閉柴門,獨自煎茶品嚐,茶湯明亮清澈,精華浮於碗麵。碧雲般的熱氣嫋嫋而上,吹也吹不散。
詩人剛飲一碗,便覺喉舌生潤,幹渴頓解;
兩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後,精神倍增,滿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飲後,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樂的事情,隨著毛孔散發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渾身都感到輕鬆、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進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這時隻覺兩膠 生出習習清風,飄飄然,悠悠地飛上了青天,“蓬萊山,在何處?”詩人要乘此清風而去!
優美的詩句,高雅的立意,深受曆代文人的喜愛。
詩人把茶餅比喻為月,於是後代詩作反複摹擬其意。如蘇武的“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特別是“唯有兩 習習清風生”一句,文人尤愛引用,梅堯臣“亦欲清風生兩 ,以教吹去月輪旁。”盧仝的號玉川子,也因而為人們津津樂道。陳繼儒“山中日月試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詩》在描繪飲茶好處之時,同時對帝王們憑借顯赫權勢為所欲為的驕橫也作了巧妙的諷刺:“天子欲嚐陽羨茶,百草不放先開花”,既把貢茶采製的季節(在百花開放之前采摘)烘托顯示出來,又把帝王淩駕一切的囂張之勢暗示出來。
2齊已的《詠茶十二韻》是一首優美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穀有鶯。
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嚐知骨自輕。
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
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
鬆黃幹旋泛,雲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櫃盛。
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齊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陽人,出家大溈山同慶寺,複棲衡嶽東林,自號衡嶽沙門。
這首五言排律的茶詩共有十二聯。前二聯首先介紹了百草之靈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後十聯分別描繪了茶的生長、采摘、入貢、功效、烹煮、寄贈等一係列茶事,語言上的對仗堪稱一絕,除首尾二聯外,每聯上下兩句都對仗工整,極顯語言的優美整飭。
3唐朝詩人元稹的寶塔詩《一字至七字茶詩》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這是一道饒有趣味的詩,在描寫上,有動人的芬芳:香葉,有楚楚的形態:嫩芽,曲塵花,還有生動的色彩:“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飲茶之時,應是夜後陪明月,晨前對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謂“睡起有茶飴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餘下全文>>
求大神賜教點古詩中茶盤的句子
關於"茶具"的詩句
1、有釣車茶具(宋·辛棄疾·《漢宮春》)
2、修茶具(宋·周密·《滿江紅》)
3、穩載取、筆床茶具(宋·劉克莊·《解連環》)
4、都在酒瓢茶具(元·陶宗儀·《南浦 會波村,在鬆江城北三十裏。其西九山》)
5、筆床茶具(元·張雨·《蘇武慢 至正八年夏和虞道園 原作月高山》)
6、試問釣車茶具外(宋·陶夢桂·《與弓王二尉談詩二首》)
7、茶具隨行試一甌(宋·楊光·《淳熙丁未初伏奉親避暑中岩》)
8、筆床茶具老空山(宋·黃升·《西河》)
9、蕭疏桂影移茶具(唐·皮日休·《褚家林亭》)
10、茶具筆床陪語笑(宋·陳造·《次韻嚴文炳兼簡張守二首》)
11、每攜茶具竹間來(宋·盧祖皋·《煎茶》)
12、願攜茶具作清歡(宋·梅堯臣·《依韻和吳正仲聞重梅已開見招》)
13、酒壺茶具船上頭(元·王冕·《吹簫出峽圖》)
14、酒壺茶具船上頭(元·王冕·《吹簫出峽圖》)
15、茶具權行酒(宋·胡仲參·《過千頃寺訪穀隱老》)
16、茶具偏於野客宜(宋·歐陽修·《答杜相公惠詩》)
17、午鍆添茶具(宋·宋無·《答馬懷秀兄弟見訪》)
18、惟攜茶具常幽絕(宋·文同·《送提刑司勳》)
19、陸子新茶具(宋·姚勉·《送廬陵郭僉判致仕歸》)
20、茶具鄰家自借將(宋·鄭剛中·《磨茶寄羅池一詩隨之後以無便茶與詩俱不往今》)
沈存周(1629-1709年),浙江嘉興人。據《耐冷談詩話》載?「康熙初,沈居嘉興春波橋,能詩,所治錫鬥,鐫以自作詩句。錢籜石詩集中載有《錫鬥歌》,頗令人稱讚。元明以來,朱碧山之銀槎,張鳴岐之銅爐,黃元吉之錫壺,皆勒工名,以垂後世,而不聞其能詩。」沈存周善製各種式樣的錫茶具,所雕刻的詩句、姓氏、圖印均規整精良。這件沈存周刻詩句錫茶壺,高12.9cm、口徑6.9cm、底徑6.9cm,壺身呈核桃形,短直徑嵌入飾白玉珠鈕的拱蓋,執柄鑲嵌髹黑漆的紫檀,曲流,矮圈足。壺腹部一麵刻「世間絕品人難識,閑對茶經憶古人。陸希生句,沈存周書」。詩的右上角刻橢圓形「竹居」篆書白文戳記,句末刻方形「存」、「周」篆書白文連珠印。另一麵刻「愛其真成癖,嚐多合得仙。徐弦句,存周再筆」,其後刻方形「存周」篆書白文戳記。底部圈足內刻方框「竹居主人」篆書款。
如果說這件錫茶壺上所引用的均為他人的詩句,那麼在另一件錫茶葉罐上的吟荷塘采蓮七律,則足以證明沈存周的詩文之工。詩雲?「長歌一曲采蓮舟,四壁花屏韻逼幽。雨蓋底擎獨高珍,露花才吐半含羞。盤珠錯落驚魚戲,香氣融合滯客遊。自恨欲無佳句贈,空餘花片夕陽流。」末有「戊申冬月」及「沈存周」款。
西晉左思的《嬌女》詩也許是中國最早的茶詩了“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登成都樓》,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孫楚的《孫楚歌》,用“薑、
桂、茶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
甫的《重過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風啜茗時”;白居易的
《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 珠翠歌鍾
俱繞身”;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等等, 有的讚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詩人
的感遇,而廣為後人傳誦。詩人袁高的《茶山詩》:“黎甿輟農桑,采摘實
苦辛。一夫旦當役,盡室皆同臻。捫葛上欹壁,蓬頭入荒榛。終朝不盈掬,
手足皆鱗皴……選納無晝夜,搗聲昏繼晨”,則表現了作者對顧渚山人民蒙
受貢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貢焙歌》,描寫......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