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水鳥的詩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水和鳥兒啦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簷日日燕飛來.——宋·王令《送春》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唐·劉長卿《送上人》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唐·韋莊《台城》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古詩詞中描寫的水鳥品種有哪些
鴛鴦。這是最常見的,很多描寫愛情的詩詞裏都會有。如:鴛鴦俱是白頭時,江南渭北三千裏。——【宋】賀鑄 · 《惜餘春·急雨收春》
鸂鶒[xī chì]。比鴛鴦大,多紫色,好並遊,俗稱紫鴛鴦,也多見於愛情詩詞中。如:荷芰風輕簾幕香,繡衣鸂鶒泳回塘,小屏閑掩舊瀟湘。——【五代】顧敻 · 《浣溪沙》
白鷺。如: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唐】王維 · 《積雨輞川莊作 》
雁。屬於雁形目,也是一種水鳥,形狀略像鵝,頸和翼較長,足和尾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於遊泳和飛行。在詩詞中也是很常見的一種鳥類。如:雁字無多,寫得相思幾許。——【宋】周密 · 《掃花遊·九日懷歸》
鸛。是一個大型水鳥科的通稱。如:霜風搗盡千林葉,閑倚筇枝數鸛巢。——【宋】範成大 · 《冬日田園雜興》
杜鵑。詩詞中又常稱為“鶗鴃[tí jué]”、“杜宇”、“子規”、“催歸”,是鵑形目,因經常棲息濕地,所以也是水鳥。如:1.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唐】王維 · 《送梓州李使君》2.數聲鶗鴃,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宋】張先 · 《千秋歲 》 3.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宋】李重元 · 《憶王孫·春詞》4.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王令 · 《送春》
鷗。如: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唐】杜甫 · 《旅夜書懷》
以上是我自己所知道的,純手打,希望能幫到你吧
荷花與水鳥為題的唐宋詩詞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
越女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麵。芳心隻共絲爭亂。
鸂鶒灘頭風浪晚。露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遠。離愁引著江南岸。
用一句古人的詩描述 一片靜靜地水麵上,停著幾艘小舟,舟上有幾隻水鳥佇立 的情景 有意境一點
如夢令 李清照
【年代】:宋
【內容】: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雖然不是那個意思,但感覺很像。
描寫鳥的古詩(全首)馬上!急用!
雙鳥詩
【唐】韓愈
雙鳥海外來,飛飛到中州。一鳥落城市,一鳥集岩幽。
不得相伴鳴,爾來三千秋。兩鳥各閉口,萬象銜口頭。
春風卷地起,百鳥皆飄浮。兩鳥忽相逢,百日鳴不休。
有耳聒皆聾,有口反自羞。百舌舊饒聲,從此恒低頭。
得病不呻喚,泯默至死休。雷公告天公,百物須膏油。
自從兩鳥鳴,聒亂雷聲收。鬼神怕嘲詠,造化皆停留。
草木有微情,挑抉示九州。蟲鼠誠微物,不堪苦誅求。
不停兩鳥鳴,百物皆生愁。不停兩鳥鳴,自此無春秋。
不停兩鳥鳴,日月難旋輈。不停兩鳥鳴,大法失九疇。
周公不為公,孔丘不為丘。天公怪兩鳥,各捉一處囚。
百蟲與百鳥,然後鳴啾啾。兩鳥既別處,閉聲省愆尤。
朝食千頭龍,暮食千頭牛。朝飲河生塵,暮飲海絕流。
還當三千秋,更起鳴相酬。
翠碧鳥
【唐】韓偓
天長水遠網羅稀,保得重重翠碧衣。
挾彈小兒多害物,勸君莫近市朝飛。
桐花鳥
【唐】可朋
五色毛衣比鳳雛,深花叢裏隻如無。
美人買得偏憐惜,移向金釵重幾銖。
詠鳥
【唐】李義府
日裏颺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
聞百舌鳥
【唐】梁鍠
百舌聞他郡,間關媚物華。斂形藏一葉,分響出千花。
坐愛時褰幌,行藏或駐車。不須應獨感,三載已辭家。
浴浪鳥
【唐】盧照鄰
獨舞依磐石,群飛動輕浪。
奮迅碧沙前,長懷白雲上。
賦百舌鳥
【唐】嚴郾
此禽輕巧少同倫,我聽長疑舌滿身。
星未沒河先報曉,柳猶粘雪便迎春。
頻嫌海燕巢難定,卻訝林鶯語不真。
莫倚春風便多事,玉樓還有晏眠人。
聽百舌鳥
【唐】王維
上蘭門外草萋萋,未央宮中花裏棲。
亦有相隨過禦苑,不知若個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語,拂曙能先百鳥啼。
萬戶千門應覺曉,建章何必聽鳴雞。
聞春鳥
【唐】韋莊
雲晴春鳥滿江村,還似長安舊日聞。
紅杏花前應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
百舌鳥二首
【唐】無則
千愁萬恨過花時,似向春風怨別離。
若使眾禽俱解語,一生懷抱有誰知嘩
長截鄰雞叫五更,數般名字百般聲。
饒伊搖舌先知曉,也待青天明即鳴。
水鳥
【唐】吳融
煙為行止水為家,兩兩三三睡暖沙。
為謝離鸞兼別鵠,如何禁得向天涯。
山鳥
【唐】鄭穀
驚飛失勢粉牆高,好個聲音好羽毛。
小婢不須催柘彈,且從枝上吃櫻桃。
畫眉鳥
【宋】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形容鳥叫的古詩詞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古詩詞鑒賞 清江曲 屬玉雙飛水滿塘,菰蒲深處浴鴛鴦
這兩句寫觀賞。屬玉,同鸀(王鳥),水鳥名,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菰蒲,水草。詩人生活在江河邊,觸目之景,最多的是水鳥:鸀(王鳥)常常嬉戲在塘水中,不過一有動靜,便雙雙驚起,飛離水麵;倒是偶居不離的鴛鴦,在那菰蒲深處,“相對浴紅衣”,可以不受外界“騷擾”。長時間地觀賞這些可愛而有靈性的水鳥,詩人感到有趣,感到欣喜。
求優美的古風詩詞句子
一風詩詞選編《歲月的印痕》
桃扇
往事如秋扇,故園待青燈。
空階凝佇望,桃花多自生。
羽扇
大浪淘盡黃河水,萬裏長江一扇風。
千古英雄多笑語,獨舟自橫天門中
桃花扇
桃花靜落淮揚裏,春流未盡碧階空。
倚窗半聽別柳曲,一扇相思一扇風。
扇
碧履廊橋多遺夢,往事隨風入青螢
黃昏半約浮光後,夏日流年夜徒生。
夏晚
信步入庭晚,竹邊夜初生。
清風隨月起,閑坐品流螢。
二月
二月葶藶飛滿坡,初生紅豆思南國。
白衣少子簪花雨,一馬輕風篩細蘿。
懷遠
清風扶細柳,月淡失梅花。
遠行泊逸誌,何複日晞佳。
戍歸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秋風悲驛馬,日邊庶人歸。
瓊影
初香迷月影,雲意瘦清風。
與天長一色,春依秋夢中。
山居
客行山居遠,桃蹊水漸東。
平林浦白鳥,花落靜河中
尋春
布穀風中傳佳信,東君己過雲苕溪。
牧笛催醒郭前柳,昨夜在探春消息。
初春
煙堤柳鶯聲漸起,風催蘆水肥魚魨。
遙色淺拾冬未古,細看壟邊一地春。
立春(古風)
物候長於水,初春嫩如竹。
一夜信風至,萬戶起新爐。
雪鳥(古風)
雪疾草徑淺,平湖白鳥飛。
清鳴入天際,暮水日漸歸。
雪後(古風)
翰河長星落,寥夜冷空清。
歲物消暮雪,時有壓枝聲。
臘日
梅怒千枝語,雪飄一地霜。
臘日尋冬暖,閑坐聽秦腔。
深秋十四景之銀杏(古風)
朝待霜霖歲待秋,籍寒颯盡苦與愁。
一樹凝黃半搖落,欲傷客心逐風流。
夜宿
霜浸竹影月徘徊,柴門輕扣久不開。
坐看閑雲枝前過,細聽遠處有人來。
添歲(古絕)
引燭聽月琴,雲衫醉風輕。
誰奏相思曲,撥弦三兩聲。
荷風晚韻(古風)
謝芳未覺初露開,晚韻荷香風自裁。
尋蹤不問青山裏,剪得秋水上高台。
山秋
尋山忽覺酒旗少,郭鄰近寒日漸愁。
誰送貧家斜陽暖,執鐮小童正思秋。
茶
清音行山氣,泊遠近江舟。
半曲陶公夢,—壺春與秋。
蘆溝橋吟(古風)釘
蘆溝風雲起,殘陽血如山。
旌旗十萬裏,日倭浮夢閑。
蘆溝懷思(古風)
金陵夢別關山冷,蘆溝霜月鎖清秋。
古時沙場今來戰,長使英雄赴恩仇。
赤壁懷古
赤壁懷古意,華容道未愁。
何當周郎興,千載鎖吳鉤。
晚景(古風)
石徑餘晚景,青樹近黃昏。
廬蓬古意暖,一品眾浮生。
經途三河(古風)
銀波耕青幕,雲鱗坐地收。
沽飲三河水,起棹向晚舟。
彼岸花
幽幽彼岸草,靜靜陌上花。風矜峭河土,淒苦吐嫩芽。孤清莖無葉,芊芊待歲伐。
春晞尋傷路,秋愁望天涯。踽踽蹉日月,黯然消芳華。凝寒霜無淚,哀心瘦青發。
冬思
秋從風裏去,冬自葉中來。
緩步如長發,遙憶漸徘徊。
光影微清暖,秋風可再來。
輕失飄零緒,幾點雪入懷。
冬韻(古風)
冬近疏林暮鴉晚,雪韻梅香一輝間。
牆角畫屏迎霜冷,暖陽逐日折炊煙。
鄉愁(古風)
風吹雲影雁銜秋,浮光不與四時愁。
千裏鄉關何處問?枕壺明月上西樓。
冬至
曉割冬至陰陽分,霜剪菊枝換梅瓶。
閑日灶前煨黃酒,飲去清寒待平明。
石碼灌佳景
鳥鳴山音響,夜曉靜河空。
采荇漁家子,泛舟青冥中。
暮晚
秋光棲白水,晚照沐江波。
野鳧逐日影,遠山近可酌。
五味
曉夢不送五更雞,華年未老鏡思離。
楚案文心雕玉隼,陌上斜陽望規啼。
霜經崖壁珠有淚,月生寒夜倍覺淒。
無為兒女今何去,回首歧路己成虛。
回鄉有感
丘壑—層景,平巒兩重煙。
浮囂車笛意,恐驚歸鳥還。
月疏晨星曉,青河淡雲天。
懷古入村落,細看舊桑田。
遊巢湖有感
一汐江水一汐平,信步拾遺入華庭。
攬得青樽邀明月,撫遍欄杆始到金。
酌酒歌
青樽酌酒須放歌,華年少兮有幾何?
雄心漫道埋壯......餘下全文>>
李清照的比較歡快的詩詞有嗎
有啊,她前期的詞有很歡快的,比較著名的,就是下麵這個: 《如夢令》 嚐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是女詞人李清照對在山東原籍一次野遊所作的小令。關於它的寫作背景,說法不一,有的人認為,六歲之前女詞人是居住在原籍(六歲那年女詞人隨父親居住卞京),所以有可能是孩提時代的一次野遊的記錄;也有人認為,從“沉醉”二字看,是因為喝酒而忘記回家的路,而六歲那麼小的年齡不可能有“沉醉”的機會,所以推斷這裏記錄的因該十五歲束發之後的某一次野遊,而且是女詞人在十六七歲至二十三四歲這段時間,或者是在朋友的唱和中,或者是與丈夫呢喃時追憶往日的趣事,乘興而做的。 “嚐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嚐記”是“曾經記得”或者是“記得曾經”,這說明是一首追憶往事的小令。“溪亭”是泉名,在山東濟南,也就是易安的原籍。“日暮”指天色已經很晚。“沉醉”二字,許多讀本認為是指女詞人喝醉了,所以誤了回家的時間,甚至有的朋友認為這裏的“沉醉”二字與後麵的“驚起”句,是一種男性的豪放,是女詞人與“須眉”匹敵的作詞風格的體現,更有的朋友認為這就是曾經有人誤將詞詞歸在蘇軾筆下和誤傳是呂洞賓所作的原因所在。 可是,我更願意以自己的設想來理解這曲小令,我覺得,女詞人的“沉醉”根本不是什麼喝酒而醉,其實就是“因景而醉”的意思而已。試想想:不管是她五、六歲時的經曆,還是十五、六時的經曆,這兩個年齡段都還是屬於“孩子”的範疇,因為貪玩而忘記回家是這個年齡段的特點。何況女詞人生性就對美的東西有一份特別的敏感,看見景色的迷人忘了回家的時間,“沉醉不知歸路”是意料之中的。作者僅僅是以這樣一種語氣,把讀者,或者是當時脫口吟出這些詞句時,用這樣的起筆引起“聽眾”對自己追憶的故鄉美景的興趣,讓大家更深刻地了解那景色的迷人,也是女詞人對家鄉景色的愛戀與懷想。也為了加重語氣對“年輕時期”或者說是“孩提時期”那一次難得的出遊的描述,為下文的誤入荷叢做伏筆。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一個古代的女子,要出遊一次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到有舟可搖,有荷可賞的美麗的湖中遊玩,那更是難得的機會。看到蔚藍的天,碧綠的湖水,還有一湖的搖曳多姿、婀娜娉婷的荷……如此美麗的景色,是在閨門中無法體味的,於是女詞人“沉醉”,被景色沉醉,也沒自己快樂的心情沉醉了。這裏我們做一下想象:女詞人在荷叢中搖著小舟,東看看西瞧瞧,眼睛裏有好奇更有驚喜,或者還帶者幾分淘氣……當她不經意地發覺太陽快要下山了,才感覺自己似乎是在荷叢中迷路了,這時又多了幾分焦急,於是,就有了後麵的“爭渡”一句。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回家晚了自然是不好,也許因為這次的晚歸而被斷絕以後出遊的任何機會呢。心裏一著急,手便加快了動作,漿劃得快了,“爭渡”一詞自然而形象,恰倒好處地寫出了女詞人當時的焦急心情與她動作的緊張模樣。豈知,緊張中又來了驚喜,作者用“沉醉”“誤入”已經告訴讀者,溪亭這個地方的迷人了。接著,“爭渡”驚起的一群水鳥,把整首詞的意境和氣氛都推到了頂點。那一群在荷花叢中突然驚飛四散的水鳥,給急著回家的“迷路遊人”帶來突然的“驚悸”,驚悸之餘又是欣喜與歡暢。讀到這裏,我仿佛聽到女詞人“啊”的一聲驚叫,接著,又大聲歡叫:“哇!好多水鳥啊!” 少女的淘氣、貪玩、好奇以及詞人在追憶中流露出來愛自然,愛家鄉的情感在小令的寥寥幾筆中層層遞進,到最後的頂峰嘎然收筆,表現得如此的酣暢淋漓,叫讀者不得不拍案叫絕
●點絳唇
李清照
蹴罷秋千,起來慵
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
衣......餘下全文>>
什麼是古詩寫意?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賞析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賞析一】
現存李清照《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遊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致。這首《如夢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
“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時間是“日暮”,作者飲宴以後,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留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遊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末,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麵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蕩舟上是遊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低上,呼之欲出。一連兩個“爭渡”,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嘎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隻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蕩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賞析二】
這首詞在南宋人黃升的《花庵詞選》中題為“酒興”。
玩詞意,似為回憶一次愉快的郊遊而作。詞人命舟備酒,暢遊於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靄中,回舟誤入曲港橫塘,藕花深處。這是一個清香流溢,色彩繽紛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給詞人帶來的是巨大的驚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氣,使詞人暫時擺脫了封建社會名門閨秀的重重枷鎖,顯現出她開朗、活潑,好奇、爭強要勝的少女的天性。於是有爭渡之舉。當輕舟穿行於荷花之中,看著棲息在花汀漁浦的鷗鷺驚飛,她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生命的活力。這種活力就從詞短促的節奏和響亮的韻腳中洋溢而出。
這首詞楊金本《草堂詩餘》誤作蘇軾詞,《詞林萬選》誤作無名氏詞,《古今詞話》、《唐詞紀》誤作呂洞賓詞。從“誤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詞之放逸已超出了“閨秀詞”的範圍,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黃升的《花庵詞選》、曾慥的《樂府雅詞》都把它作李清照詞,應當是可信的。
漁歌子,詞牌名
漁歌子①?【唐】張誌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②
桃花流水鱖魚肥。③
青箬笠,④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張誌和,字子同,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唐朝肅宗時待詔翰林。後因事貶官,赦還,不複仕進,居江湖,自號煙波釣叟。著有《玄真子》集《全唐詩》錄其九首詩詞。漁歌子,詞調名,又名漁父歌。本為唐朝教坊曲。分單雙調兩種,單調27字,五句,四平韻;雙調50字,仄聲。張誌和《漁歌子》共有五首,全是單調。
【釋詞】
①不須:不想。
②歸:回去,回家。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名曲。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雙調,五十字,仄韻。《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誌和曾謁見湖州刺史顏真卿,因為......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