囂張的意思是什麼?
【詞條】:囂張
【讀音】:xiāo zhāng
【釋義】:1.喧嘩:叫囂。喧囂。囂囂(喧嘩聲)。
2.囂張(放肆;跋扈)盛氣淩人,氣焰很盛的樣子。
3.指因興奮而沒有限製。
【詞性】:形容詞
【例句】:1.看你還能囂張幾時。
2.這個人很囂張。
3.我們一定要打壓他們囂張的氣焰。
囂張的意思?
1.喧嘩:叫囂。喧囂。囂囂(喧嘩聲)。2.囂張(放肆;跋扈)盛氣淩人,氣焰很盛的樣子。3.指因興奮而沒有限製。例句:1.看你還能囂張幾時。2.這個人很囂張。3.我們一定要打壓他們囂張的氣焰。
囂張是什麼意思?
喜歡一個人,並不一定要愛她(他);但愛一個人的前提,卻是一定要喜歡她(他)。喜歡很容易轉變為愛,但愛過之後卻很難再說喜歡;因為喜歡是寬容的,而愛則是自私的。喜歡是一種輕鬆而淡然的心態,但愛卻太沉重;愛一旦說出口就變成了一種誓言,一種承諾。愛是把雙刃劍,如果拔出,一不小心,即傷了別人也了拉自己。被愛所傷的人心中永遠都有一道不會愈合的傷口。在月朗星稀的夜晚,你思念著遠方的朋友,如果心中隻是一種淡淡的喜悅和溫馨,那就是喜歡;如果其中還有一份隱隱的疼痛,那便是愛
祝福你:友情人終成眷屬
如果我的答案能幫助你,請給個5星,謝謝
囂張的意思是什麼
囂張是漢語詞彙,解釋為盛氣淩人。
詞性:形容詞
aggressive; arrogant; rampant
[rampant;aggressive;blatantly;clamorously]
解釋:
1.喧嘩:叫囂。喧囂。囂囂(喧嘩聲)。
2.囂張(放肆;跋扈)盛氣淩人,氣焰很盛的樣子。
3.指因興奮而沒有限製。
例句:1.看你還能囂張幾時。
2.這個人很囂張。
3.我們一定要打壓他們囂張的氣焰。
氣焰囂張的意思是什麼
氣焰囂張釋義:
囂張:猖狂的樣子。形容人威勢逼人,猖狂放肆。
[拚音] ? ?[qì yàn xiāo zhāng]
“囂張”的意思是什麼?
“囂張”的意思是(邪惡之勢)上升;放肆。
囂張的讀音 [xiāo zhāng]
造句:1.首先,李剛在國家電視台為他兒子的囂張跋扈道歉,此後,國家媒體報道了李啟銘已被逮捕以及血液檢測證實其為醉酒駕車的事實。
2.酒店同行們竟然可以容忍在線旅行社變得這般強勢,還讓他們發布了如此囂張的廣告片子,這也是非常丟人的。
3.偶可不那麼相信這些圖表還能在包括計算機科學內的其他領域繼續囂張下去,所以偶在日期上打賭做文章。
出處:魏巍《東方》:“敵人見他們沒有子彈,氣焰頓時囂張起來。”
氣焰火囂張是什麼意思啊
【成語】:氣焰囂張
【拚音】:qì yàn xiāo zhāng
【解釋】:囂張:猖狂的樣子。形容人威勢逼人,猖狂放肆。
【示例】:你不要怕他氣焰囂張的樣子。
“氣勢囂張”是什麼意思
“氣勢囂張”是山東話的音譯,真正的意思是-----氣死校長估計那個學校的校長很可惡,所以學生們都要這樣做,唉,學校欺壓學生,沒辦法呀!
囂張是什麼意思
囂張 xiāozhāng
詞性及解釋
詞性:形容詞
aggressive; arrogant; rampant
[rampant;aggressive;blatantly;clamorously]
解釋:
喧嘩:叫囂。喧囂。囂囂(喧嘩聲)。囂張(放肆;跋扈)形容邪惡的勢力、不良的風氣增長;放肆。
例句:1.看你還能囂張幾時。
2.百度詞條很囂張。
3.城管工作很囂張。
囂張在林則徐中的意思是什麼
林則徐為何沒能走得更遠,直到今天,很少有人從這個角度思考:作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看世界的視野,是否真如人們想象中那麼開闊高遠?他試圖改革中國的思想和手段,是否真的那麼高明而有效?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11月22日,廣東潮州普寧縣,蒼山如海,殘陽似血。
一代名臣林則徐已處於彌留之際。他遙望京師,滿目淒涼。“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神州烽煙四起,列強虎視眈眈,大清正值多事之秋,用人之際,卻不料自己會終老於這個偏遠無聞的南國小縣。多少襟懷抱負,都付與殘山剩水。壯誌未酬的林則徐滿心不甘,寂然遠去。
【勿談國事隻為明哲保身?】
1841年9月3日,道光以辦理禁煙不善為由,將林則徐和閩浙總督鄧廷楨交部嚴加議處,隨之革職。次年五月,盛怒之下的道光帝因為廣東戰敗,歸咎於前任,林則徐被革去四品卿銜,充軍伊犁。發配新疆之前,林則徐再度上書道光帝,力言必須禁煙和重視海防,卻被道光帝斥為一派胡言。以他和鄧廷楨為首的抵抗派飽受排擠打擊,“徒有救國之誌,而無尺寸之權”。
此時形同屠殺的戰爭仍在繼續。英軍破一島則一省震動,騷擾一省則各省驚恐。天朝上下,充滿了一種末日來臨的緊張情緒。
作為“引發”這場戰爭的當事人,林則徐痛心疾首,寢食難安。
1842年,在流放伊犁的途中,他給友人信中的一段話,道出了不為人知的心聲:“敵人的大炮射程遠達十裏內外,我方炮彈打不到他們,他們已經先打到我方,這是武器不如人之處;敵人放炮如放連排槍,可連續不斷,而我方則是放一炮後再裝填一發,輾轉費時,這是技術不如人處。敵方勝過我方,就是武器精良,技術精湛……因此要戰勝敵人,第一要務就是擁有他們那樣厲害的大炮。舍此而外,即使嶽韓在世,也束手無策,徒喚奈何!”
奇怪的是,在給友人的這封信中,林則徐明明知道大清的長矛弓箭不是船堅炮利的英國人的對手,卻小心翼翼地千叮萬囑,請朋友務必嚴守秘密,絕不能將他這一看法透露給別人。這和那個鐵骨錚錚,苦膽憂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相比,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林則徐已飽經宦海沉浮,開始變得瞻前顧後,憂讒畏譏。他從此不再輕易表達憂國憂民的真實想法,而將自己深深裹進明哲保身的安全外殼,以免再引起保守派官僚的攻擊。連民國時期的著名史學家蔣廷黻,對此都失望地說:“難怪他後來雖又做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他總不肯公開提倡改革。他讓主持清議的士大夫睡在夢中,他讓國家日趨衰弱,而不肯犧牲自己的名譽去與時人奮鬥。林文忠公無疑是中國舊文化最好的產品。他尚以自己的名譽比國事重要,別人更不必說了。”
然而,沒有人知道,林則徐經曆了怎樣一番痛苦難熬的精神苦旅。
禁煙以來,最難琢磨的是皇上的心思。想當初,他深受道光帝器重,以漢人身份被破格封為欽差大臣,皇上八次召見,囑托殷殷。隆遇之盛,實為“國初以來未有之曠典”。道光明確表示一切由他全權處置,“斷不遙製”。麵對皇上如此的重托殷望,他熱血沸騰,宵衣旰食,擲地有聲表示“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
後來才知道,鴉片“絕不絕”,自己“回不回”,不是他說了算,是皇上說了算。而皇上內心究竟作何打算,他似乎從未真正弄明白過。當他虎門銷煙初戰告捷時,道光帝大喜過望,在他的奏折上朱批大加褒獎:“卿之忠心愛國皎然於域中化外矣”;而當戰端突起,定海失守,道光又在上諭中怒罵林則徐:“不但終無實際,反而生出許多波瀾。思之曷勝憤懣,看汝以何詞對朕也!”皇上的心思就是六月的天氣,“忽剿忽撫,總無定見”。最終道光還是歸罪於林則徐處置失當,開罪英國,才導致後果不可收拾。捉鬼的是鍾馗,放鬼的也是鍾馗,總之天子聖明,臣罪當誅。到頭來,他這個堅決執行聖意的耿耿臣子,反倒成了有罪之人,“從重發往伊犁效力贖罪”,以平息英人怒火。
尤其令人寒心的是,就在林赴疆就罪的途中,黃河泛濫,在軍機大臣王鼎的保薦下,林則徐被派赴黃河戴罪治水。他盡心盡力苦幹半年,滿心希望會免於暮年戍邊之苦,誰知等到東河河工告竣,所有人都論功行賞,唯獨他得到的是一道“仍往伊犁”的冰冷諭旨。眾情難平之時,須發皆白的王鼎傷心得淚如滂沱,深覺有負於林則徐。
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擊之下,西出玉門關的林則徐的心境,正和北宋遭貶的陸遊一樣——“許國雖堅,朝天無路,萬裏淒涼誰寄音”。他的意誌變得消沉起來。到了伊犁後,他開始變得隻關心京城的人事變動和自己複出的可能。在西域的冰天雪地中,林則徐四處寫信、寄詩,向毫不相幹的人們喋喋不休地訴說自己的艱難處境,而對於東南時局,則三緘其口。
林則徐畢竟是標準的封建儒臣,他這種當時官場的職業通病也許無可厚非。然而令人難於理解的是,這樣一位在中國人心中不避艱險、力主改革的中堅人物,在複出之後手握重權時,卻如同完全變了一個人,將中國當時最緊迫的救亡圖存任務放到一邊,隻一意埋首於剿匪平叛、維護大清統治的傳統事務,做起了一個中規中矩的大清官僚。林則徐為何沒能走得更遠,難道真如蔣廷黻所說的那樣,完全出於明哲保身、裝聾作啞不成?
【對第一次鴉片戰爭該承擔何種責任?】
評估問題的焦點,便是關於林則徐由來已久的一種爭議:在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林則徐到底有沒有存在失誤,應該承擔何種責任?
有人認為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的結局,是以穆彰阿為首的主和派妥協投降所致,也有人認為是清廷戰略模糊指揮無方所致。還有人認為,是因為林則徐操之過急,把原本可以避免的戰火,從南中國點燃延燒到南京,才使清軍與洋人打了一場大刀長矛對洋槍洋炮的不對稱戰爭,最終迫使清廷五口通商門戶洞開,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曆史不能假設,事後諸葛亮的判斷更無以服人。腐敗衰弱的清王朝當時最為明智的策略,當然是盡量避免與強大的英國輕開戰端。即使一戰,最好也應該是在整頓軍備、充實武力以後。清王朝當時也確實希望避免“釁端”,道光皇帝給林則徐明確的訓令是:“鴉片務須杜絕,邊釁決不可開。”
林則徐何嚐不想盡量采取和平方式禁絕鴉片?道光十九年,林則徐會同閩浙總督鄧廷楨、廣東巡撫怡良在《會奏夷人躉船盡數呈繳煙土折》中,還向道光皇帝建議,鑒於“英夷”
遠隔重洋,可能並不知悉天朝法令,現在既然遵諭全部上繳走私鴉片,即與自首無異,因此仰求皇上,法外施恩,免追既往,並對上繳鴉片的洋人進行獎勵,“凡夷人名下繳出鴉片一箱者,酌賞茶葉五斤以獎其恭順畏法之心,而堅其改悔自新之念。”
查禁鴉片原本為大清堂堂正正的國家執法行動,林則徐還想到給主動繳出鴉片的英國商人以“獎勵”,如此做法,難道“天朝”還不夠溫和仁慈?
然而,隻有當老虎和獅子相遇時,才可能維持和平相處的均勢。當雄壯的英國老虎遇到的是一瘦弱的大清黔驢,老虎又怎麼可能放棄到口的鮮肉呢?對此,蔣廷黻一針見血地指出:“以中國的國力及國情,用文忠(林則徐)的方法尚有一線之望,不用則全無禁煙的希望”。美國學者張馨保則明確地指出鴉片戰爭的實質:“這是兩種不同文化的衝突。當兩種各有其特殊體製、風格和價值觀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觸時,必然會發生某種衝突。”
從當時的世界大勢看,為了擴充資本主義更廣闊的市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不可避免,並不會因為有一個善意的中國欽差大臣,而使結局發生改變。
然而,麵對一場讓國家付出如此慘重代價的戰爭,作為當事人的林則徐畢竟不可能置身事外。他究竟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答案很簡單:對敵情的嚴重誤判。
事實上,當虎門上空鴉片銷焚的濃煙剛剛散去,大清上下以為首戰告捷,正歡呼雀躍時,戰爭的惡魔已悄然潛至了!
1839年10月1日,虎門銷煙發生僅四個月後,英國內閣會議決定,派遣一支艦隊前往中國,並訓令印度總督予以合作。醉心強權主義並曆來主張在對外事務中采取炮艦政策的英國外相巴麥尊,早就按捺不住了,他接連發號施令,迫不及待地催促英國海軍踏上征程。甚至當英國下院的議員們還在為是否出兵磨嘴皮子時,英軍的艦船和部隊已從英國本土、南非和印度源源不斷地駛往中國。1840年2月,英國政府任命懿律為海軍統帥及全權代表,前往中國興師問罪。這位懿律,便是被林則徐在虎門銷煙中擊敗的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的堂弟。弟弟代哥哥報一箭之仇,可以想見他的心情會多麼迫切堅決。
然而,對這一切,林則徐不但絲毫沒有覺察,反而一如既往地以天朝的自信,對遠隔重洋的“英夷”充滿了輕蔑不屑。他一直認為鴉片走私是遠離本土的英國商人,私自違反國令而進行的罪惡勾當,其國王等人“未必周知情狀”,他們的行動肯定得不到英國國王的支持。
在真正和英國人翻臉以前,林則徐對形勢的發展也不是沒有自己的評估判斷。1839年5月1日,正在虎門收繳鴉片的林則徐是這樣向道光皇帝彙報形勢的:從我到廣東後觀察到的情況看,洋人外表看似囂張,內心其實怯懦。正因我大清總是擔心輕啟邊釁,才導致養癰遺患,日積月深。接著他為皇帝分析道,首先,英國人從六萬裏外遠涉重洋而來,主客眾寡之勢不言而喻,豈敢勞師襲遠,輕舉妄動?其二,即使其船堅炮利,亦隻能取勝於外洋,而不能得逞於我內河。其三,除卻鴉片一項,英國人即使老老實實做正經買賣,也可以獲利三倍,何苦非要和我們過不去呢?據此,林則徐得出了結論:“知彼萬不敢以侵淩他國之術窺伺中華”,至多不過是“私約夷埠一二兵船”,“未奉國主調遣,擅自粵洋遊弋,虛張聲勢”。
至此,林則徐再也沒有對英國人可能發動戰爭作進一步關注分析。他雖然還不時向皇帝報告英方行動的傳聞,但總是認定為這是英國人的“恫嚇”,並堅信“諒亦無所施其伎倆”。直到1840年6月中旬,英軍抵達廣東沿海的戰艦已達到四艘,林則徐仍在奏折上說:“伏查英夷近日來船,所配兵械較多,實仍載運鴉片。”他竟然把一次即將到來的大規模戰爭,當作司空見慣的武裝走私,並信誓旦旦對道光皇帝說,正如聖上英明的預見,諒英國人也不敢輕舉妄動。
而就在他這份向道光報告平安的奏折離開廣州不到十天,英國遠征軍海軍司令伯麥率領第一批部隊到達虎門口外;而奏折到達北京的那天,英軍已占領舟山十二天了!
戰爭來到了,前線的主帥不但未能及時發出戰爭的警報,反而在一片風平浪靜中提供了麻痹大意的相反信息,這是林則徐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錯誤。
對敵人在戰略上先輸一籌了,那麼在戰術上又如何呢?
麵對從未交過手的英國人,林則徐在1839年9月給皇上的奏折中說:“夷兵除槍炮之外,擊刺步伐俱非所嫻,而腿足裹纏,結束嚴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無能為,是其強非不可製也。”這實際也是當時通行的一種荒謬見解,認為洋人腿不能彎曲,故隻長於海戰,一登岸就無可作為。1840年8月,林則徐聽到定海淪陷後,曾獻策懸賞激勵軍民殺敵並鼓動說,英國人膝蓋不能彎,“一仆不能複起”,隻有任人宰割。
正是基於過分的自負和偏見,林則徐大大低估了英軍的陸戰能力。他在官湧主持修建的兩座炮台,根本沒有防禦敵方從側後發起地麵攻擊的措施。結果,戰事一起,英軍很快就在港口戰艦和登陸部隊的夾擊下,一舉攻陷炮台。事後,英軍一位官員還很納悶地在一封信裏告訴友人:“真奇怪,這些炮台完全沒有防禦地麵攻擊的設施,就像是歡迎我們回家的擺設。”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林則徐還認為洋人嗜好吃牛羊肉,若無從大清國進口的大黃、茶葉以輔食,就都會消化不良而死。在給道光皇帝的奏稿中,他寫道:“況茶葉大黃,外夷若不得此,即無以為命。”為此,他親自寫了一份準備遞交給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文書,頗為自信地強調:“大黃、茶葉、湖絲等類,皆中國寶貴之產。外國若不得此,即無以為命。”他以此發出警告,想迫使英國人遵紀守法,回到正軌上來。
【“睜眼看世界”究竟看了多少?】
今天看來,這些充滿錯覺甚至荒謬的見解,如果放在其他蒙昧的大清官員身上尚可理解,可對於在中國近代史上被公認為“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來說,無疑讓人匪夷所思。他在當時的政界聲望甚高,士大夫階層對他寄望尤重。林則徐本人也對辦理洋務自信十足。由於從小在福州生長,又在廈門做過事,所以他充滿信心地對外國人說:“本大臣家居閩海,於外夷一切伎倆,早皆深悉其詳。”
赴任廣州後,麵對內憂外患的壓力,林則徐夜以繼日地研究探求西方世界,“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譯西書,又購其新聞紙”,利用身為封疆大吏的有利條件,廣泛招攬人才,“所得夷書,就地翻譯”,並將部分內容附呈於奏折中,供道光皇帝參考。已經55歲的林則徐在極其緊張的禁煙鬥爭中,還親自學習英語。當時不可能用音標的方式牢記單詞的發音,林則徐就用漢字在英文單詞旁寫上近似的發音,如把China記為“柴諾”。他還經常向外國傳教士索要地理書籍,請教國際公法。1840年,他組織人翻譯了英國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一書,命名為《四洲誌》,成為後來魏源撰寫《海國圖誌》的珍貴底本。
但是作為孜孜不倦、獨具慧眼的時代先行者,林則徐對於當時中西關係的許多判斷,為何存在那麼多錯誤狹隘之處?他對西方世界,到底了解多少?
事實上,苛刻的曆史老人並未給林則徐從容細致研究西方的機會。與日本明治維新的“黑船開國”不同,美國人最先開進日本的是商船,英國人隆隆駛進中國的卻是戰艦;美國人遞給日本幕府的是文質彬彬的照會請求,英國人在大清海岸架起的卻是黑洞洞的鋼鐵炮口。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之前,林則徐完全沒有預感到中國即將遭受一場災難深重的持久侵略。他沒有足夠的緩衝時間,將昏睡中的統治者猛然搖醒,告之即將到來的千年大變局。
對此,林則徐不得不以急功近利的態度,抓緊時間從西方文化中攫取幾味靈丹妙藥,以救危局。由於軍情危急,他隻好從西學中主要揀取最先進的軍事科學技術,直接應用於“馭夷”大計。他在虎門設置13座炮台,秘密購進西洋大銅炮,組織摘譯有關歐式大炮瞄準發射技術的書籍,督促訓練軍盡快學會使用發射。外國的帆船無法引進,他便絞盡腦汁通過美國商人之手購買兩隻商船,千方百計進行改裝,以盡快提高清軍的戰鬥力,以對付遊弋在家門口的強敵。這些短期行為,使林則徐的西學研究具有明顯的實用主義傾向,無法自成係統,大大妨礙了他學習認識西方的廣度和深度。
然而,忠心耿耿的臣子林則徐,不知道悲風驟至、日之將夕的末世清廷,已是腐朽不堪,縱使他有三頭六臂,也難力挽狂瀾。林則徐的西學實踐隻能就事論事,無法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麵的高度。他為眼前“製夷”需要而被動學習西方的狹窄動機,注定無法解決晚清社會全麵爆發的社會危機。盡管他嘔心瀝血,亦僅收開風氣先河之功,得器物皮毛之實,不能撼醒天朝迷夢,挽救這個落日殘照下的王朝。誠如蔣廷黻總結:鴉片戰爭失敗的根本理由是我們的落伍。我們的軍器和軍隊是中古的軍隊,我們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們的人民,連士大夫階級在內,是中古的人民。我們雖拚命抵抗但終歸失敗,那是自然的,逃不脫的。
【天下雖雲大,同聲有幾人?】
林則徐的西學研究未能站得更高、走得更遠,首當其咎的,實則是中國曆史悠久的鎖國傳統。自十八世紀後半期起,西學在中國的傳播基本中斷。直到鴉片戰爭前夕,中國知識界對西方事情及其變化幾乎一無所知,甚至當“英夷”來襲之際,“沿海文武員並不諳夷情,震於英吉利之名,而實不知其來曆。”
在清朝官方“節取其技能,而禁傳其學術”的政策束縛之下,中國人無法準確理解西方的知識體係和科學體係,西方書籍在中國更是鳳毛麟角。在這樣閉塞落伍的環境下,作為飽受儒家思想熏陶的知識分子,林則徐也不可能完全擺脫高高在上的“華夷”觀念,承認中華文化已落後於西方的殘酷現實。在他的奏章、筆記中到處可見對洋人“夷”、“奸夷”、“逆夷”的種種稱謂,將其比作“犬羊”、“雞狗”一類,蔑稱為“異種”。他在稱呼“英吉利”、“米利堅”的國名時,一定要在每一字前冠一“口”字,以視警告與輕蔑。林則徐隻承認西方的堅船利炮比中國的優越,從不認為他們的文明也比中國先進。他對西方的民主製度毫無興趣,不屑地認為:“美利堅並無國主,隻分置二十四處頭人,礙難遍行傳檄”。美國獨立自主的各州州長,在他眼裏猶如蠻夷之地的土司頭人。
在“天朝上國”心態的支配下,林則徐輕敵思想在所難免。他看不到英國為了滿足本國資產階級擴大遠東貿易市場的要求,將要發動對中國戰爭的可能性,自然就在情理之中。
然而,這筆賬又豈能都記在林則徐一人頭上?天下雖雲大,同聲有幾人?包括道光帝在內的統治者又有幾人足夠清醒?當鴉片戰爭已經打響,被俘虜的英國兵被押解到北京,道光皇帝還迷惑不解地訊問道:“英吉利與俄羅斯是否接壤?”“英吉利與新疆各部有無旱路可通?”“該女主年甫二十二歲,何以推為一國之主?”而這樣可笑的問題,在康熙年間早已是常識。可到了道光皇帝這裏,居然不知道英吉利到底在地球的哪一端。清代康雍乾三朝,外國使者來中國者甚多,教皇也數次遣使來華,然而在長達一百三十多年中,清廷竟一次都未派遣使者考察西歐,采風問俗。自大無知的謬論讓中國人畫地為牢,自欺欺人,習慣了在天朝上國的迷夢裏沉酣不醒。
在這樣的大環境中,中國人走向世界的步履,顯得無比艱難沉重。
英雄都付浪淘沙,逝者如斯總不歸。蒼涼的曆史帷幕緩緩落下,林則徐再也不用為生前身後的寵辱悲歡而糾纏。很難想象,一個剛剛放眼天下的舊式知識分子,要扒開一間千年的鐵屋,讓外麵照進一絲微弱的亮光,該有多麼痛苦艱難。但值得欣慰的是,他終於從荊棘蠻荒之地,開辟出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在他身後,無邊的暗夜中正逐漸響起後來者的腳步聲,大地召喚著黎明。
摘自百度網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