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在古文有哪些意思?
曉字念:【xiǎo】
天明:~市。拂~。破~。報~。
知道,懂得:~暢。~得。分~。
使人知道清楚:~示。~諭。
名詞 :
(1)象形。從日,堯聲。本義:天明
(2) 同本義。今專指天剛亮 曉,明也。——《說文》
(3) 又如:破曉(剛亮);拂曉(天快亮);曉霧;曉舌(鳥拂曉叫);曉暝(朝夕)
(4) 清晨 [morning]
(5) 又如:曉日(朝陽);曉夕;曉光(清晨的日光)
動詞 :
(1) 明白,了解
(2) 又如:曉白(通暢明白);曉旨(明白用意);曉析(了解);曉知,曉明(通達,明白)
(3) 告知,使明白
(4) 又如:曉喻(通告;告訴);曉世(使世人知道);曉告(告知);曉字(告示)
古文" 曉亦" 的意思
要結合原文一起看,比如“巡於城上”一句可譯為“在城上巡視”,但在原文《張巡傳》中是“張巡在城上”的意思。古人行文,極盡凝練,一個詞中包含很多意思。你隻給個詞不好解釋,連句子一起發出來吧。
“知道,通曉,懂得”在文言文裏怎麼講,一個字
知道這樣說:曉 知 解 悟 明 通曉隻能這樣說:通曉 懂得這樣說:得知
文言文中帶有 曉和錦 二字的?
李商隱有一首詩叫《無題》裏麵有曉和錦字。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請采納,謝謝)
“既曉,家人鹹已驚駭,運勢變怪,已百車騎。”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
桓南郡小幾時,與諸從兄弟各養鵝共鬥。南郡鵝每不如,甚以為忿。乃夜往鵝欄間,取諸兄弟鵝悉殺之。既曉,家人威以驚駭,雲是變怪,以白車騎①。車騎曰:“無所致怪,當是南郡戲耳②!”問,果如之。
【注釋】①車騎:桓衝,桓玄的叔父,曾任車騎將軍。
②“無所”句:桓衝不可能稱自己的侄兒為南郡,這是記言疏忽。
【譯文】南郡公桓玄還是小孩時,和堂兄弟們各自養鵝來鬥。桓玄因為鵝常常鬥輸了,就非常惱恨他們的鵝。於是就在夜間到鵝欄裏。把堂兄弟的鵝全抓出來殺掉。天亮以後,家人全都被這事嚇呆了,說這是妖物作怪,去告訴車騎將軍桓衝。桓衝說:“沒有可能引來怪異,定是桓玄開玩笑罷了!”追問起來,果然如此。
山曉亭記 文言文翻譯
【原文】
木之生,或蘖而殤,或拱而夭②。幸而至於任為棟梁則伐,不幸而為風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③。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則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④。其最幸者,漂沉汩沒於湍沙之間,不知其幾百年⑤。而其激射、齧食之餘,或仿佛於山者,則為好事者取去,強之以為山,然後可以脫泥沙而遠斧斤⑥。而荒江之漬,如此者幾何?不為好事者所見⑦,而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勝數?則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也。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則疑其有數存乎其問⑧。且其蘖而不殤,拱而不夭,任為棟梁而不伐,風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為人所材,以及於斧斤。出於湍沙之間,而不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後得至乎此,則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愛之,則非徒愛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⑨。非徒愛之,而有所敬焉。予見中峰魁岸踞肆,意氣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10。二峰者,莊栗刻峭,凜乎不可犯11。雖其勢服於巾峰,而岌然無阿附意12。籲13!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注釋】
①小假山:樹木(包括樹蔸)入水,凶久受湍流激射、蟲魚齧食、沙石磨擦而形狀如山者,稱為木假山。
②蘖(nie聶):樹小的嫩芽,此處作動詞用。殤(shang傷):未成年而死。拱:兩手合抱為拱,文中指樹小粗細而言。
③任:任用,使用。漂:搖蕩,引申為衝刷。破折:劈破、折斷。
④為人之所材:意謂被人認為是有用的材料。斧斤:砍伐樹木的工具,斤為斧之一種。
⑤汩(gu骨)沒:沉淪、埋沒。湍(tuan團的陰平聲)沙:急流和沙礫。一說指挾沙而下的急流,似不切。
⑥仿佛:好像。好(hao號)事者:愛多事的人。強(qiang搶):勉強。
⑦荒江之濆(fen奮):荒涼的江岸。濆:水邊高地。濆,一本作“濱”。幾何:多少。
⑧予:一本作“餘”。三峰:指小假山有三座山峰。每:每每,經常。數:天數,命運。
⑨徒:隻,僅僅。
10魁岸:強壯高大的樣子。踞肆:意謂無所拘束地挺立在那裏。踞,蹲;肆,放恣。服:順從。
11莊栗:莊重、嚴肅。刻峭:陡峻,挺拔。凜:嚴厲、嚴肅。
12岌(ji集)然:高聳的樣子。阿(e婀)附:逢迎附和。
13籲(xu虛):歎詞,表示驚歎。
【翻譯】
樹木生長時,有的剛發出嫩芽就死了,有的長到兩手合抱那樣粗時便被砍死了。那些僥幸長到能作棟梁時便被鋸掉,那些不幸被大風拔起,受到水的衝刷,有的被劈開折斷了,有的爛掉了。僥幸沒有被劈開、折斷和爛掉,就被人作為有用的材料,而會有受到斧頭砍削的災難。其巾最為幸運的,是浮沉、埋沒在急流、沙礫之間,不知要過幾百年。而受到水激沙射魚齧蟲食之後,剩下來的形狀類似山巒的小頭,便被愛多事的人取去,盡力把它弄成山,這樣,它就可以脫離泥沙和遠離斧頭。可是在荒涼的江邊灘頭上,像這樣幸運的小頭又有多少呢?那些未被愛多事的人看見,而被樵夫、農夫拿來做柴火的,哪能數得清?這樣看來,在最幸運的小中問,又有不幸的小頭。
我家有一座生有三個山峰的木假山,我每當想到它,便懷疑在它身上有一種命運在起作用。再說,它長出了嫩芽卻未死去,長到兩手合抱那樣粗未被鋸掉,被人作為棟梁卻未被砍伐,被風拔起、受水衝刷卻未被劈開、折斷和爛掉。未被劈開、折斷和爛掉,卻不被人當作材料看待而遭到斧頭砍削。從急流、沙礫中間脫身而出,卻未被砍柴的、種田的人拿去做柴火,然後才能到我這裏。這樣看來,隱含在它身上的道理,似乎並不能用偶然二字加以解釋。
但是我喜愛木假山,並不是僅僅愛它的樣子像山,而是因為對它的形態有一些感慨;不是僅僅喜愛它,還對它有一些敬重。我看見巾間的山峰,強壯高大,雄偉恣肆,意氣端正莊重,好像在用一種力量使旁邊的兩座山峰順從自己。旁邊的兩座山峰,顯得莊重、嚴肅、陡峻、挺拔,形態嚴厲不可觸犯。雖然它們所處的形勢是順從於中間的山峰,卻高高聳立、沒有逢迎附和的意思。唉呀!這木假山,不真是有可敬重的地方嗎!不真是有讓人發出感慨的地方嗎!
文言文中最常用的是哪幾個字?(越多越好)???
常用文言文字詞(25個)
(一)之
1. 用作代詞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義,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 用作助詞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二)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輸》)
(三)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譯時可省去。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四)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隻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例:頃之 ,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狼》)
3. 用作動詞
可譯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
(二)其
1. 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們)、“她(們)”、“它(們)”。例:妻跪問其故。(《樂陽子妻》)
2. 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於“我(的)”、“自己(的)”。例:並自為其名。(《傷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例:其真無馬邪?(《馬說》)
4. 指示代詞,相當於“那” “這”之類的詞。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5 .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麵多為數詞。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
(三)以
1. 用作介詞
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例:乃入見。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譯為“用、拿、把、按照”。 例: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以”後省略介詞賓語。)(《為學》) / 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2. 用作連詞
表示並列、承接、修飾,“以”相當於“而”。例: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 墨池記》)
表示目的,譯為“來、用來”。例:屬予作文以記之 (《嶽陽樓記》)
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因為”,“由於”。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嶽陽樓記》)
3. 用作副詞
譯為“已”,“已經”。 例: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四)於
1. 表示對象,譯為“對,對於,向”。 例:貧者語於富者曰。(《為學》)
2. 表示處所,譯為“在,從”。 例: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
3. 表示對象,譯為“與,跟,同”。 例: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隆中對》)
4. 表示處所,譯為“到”。 例:指通豫南,達於漢陰。箕畚運於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魚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有時可不譯。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十則)
2. 表示承接關係,相當於“並且”、“就”,有時可不譯。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
3. 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然而”、“可是”、“卻”。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十則)
4. 表示修飾關係,即連接動詞和狀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 。例:康肅笑而遣之。(《賣油翁》)
5.代詞,可譯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堅還亡友財》)
(六)則
1.連詞
(1)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 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嶽陽樓記》)
(2)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那麼”。 例:萬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出師表》)
(3)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卻”。 例:餘則蘊袍敝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
2.表示判斷
可譯為“就是”。 例: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嶽陽樓記》)
(七)者
1.代詞
(1)指人、事、物、時間、地點等,可譯為“……的人”、“……的東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愛者甚蕃。(的花)(《愛蓮說》)
(2)在數詞後表示幾種人、幾件事或幾樣東西。可譯為“個”、“樣”、“項”。例:或異二者之為。(《嶽陽樓記》)
(3)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後,可譯為“……的時候”。例:卿今者才略,非複吳下阿蒙。(《孫權勸學》)
2.助詞
用在判斷句或陳述句的主語後,表示停頓,不譯。例:吳廣者,陽夏人也。(“者”與“也”配合,表判斷,不譯)(《陳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陳述句的主語後,表停頓。)(《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語氣詞,表判斷,可不譯。例: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陳涉世家》)
2.句末語氣詞,表陳述語氣,可不譯。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馬說》)
3.句末語氣詞,表感歎語氣,可譯為“啊”等。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4.句末語氣詞,與“和”等詞對應,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例:若為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
5.句中語氣詞,表示語氣的停頓,以引起下文。例:餘聞之也久。(《傷仲永》)
(九)焉
1. 疑問代詞,可譯為“哪裏”。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語氣詞,相當於“啊”。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 連詞,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於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依據、方式,可分別譯為“由於”、“憑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隆中對》)
3. 介詞,可譯為“根據”、“依照”。例: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
4. 副詞,可譯為“因此”。例:因以為號焉。(《五柳先生傳》)/ 而因以及乎其跡。(《墨池記》)
(十一)且
1. 副詞
(1)用在動詞或數詞前,表示動作行為將要發生,可譯為“將”,“將要”、“將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為的狀態,可譯為“姑且”、“暫且”。例:存著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2.連詞
(1)表示遞進,可譯為“況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讓步,可譯為“尚且”、“還”。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馬說》)
(3)表示並列或遞進,可譯為“和”、“而且”、“並且”。例:蓋餘之勤且艱若此。(《送東陽馬生序》)
(十二)乃
1.副詞
(1)可譯為“竟然”。例: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2)可譯為“於是”、“才”、“就”。例:乃重修嶽陽樓。(於是,就)(《嶽陽樓記》) /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才)(《狼》)
2.判斷詞,可譯為“是”、“就是”。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3.第二人稱代詞,可譯為“你”、“你的”。例: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十三)矣
1.句末語氣詞,表示肯定或判斷推測語氣,相當於“了”、“啊”。例: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啊)(《嶽陽樓記》) /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了)(《論語》十則)
2.句末語氣詞,表示感歎語氣,相當於“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語氣詞,表命令或請求,相當於“了”、“啦”。例:登軾而望之,曰:“可矣。”(《曹劌論戰》)
(十四)乎
1.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輸》)
(2)表反問,可譯為“嗎”。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十則)
(3)表推測,可譯為“吧”。例: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嶽陽樓記》)
(4)表感歎,可譯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陳涉世家》)
2.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發出的處所,相當於“於”。例:醉翁至於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十五)所
1. 與動詞結合,組成名詞性短語,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況”。
例: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所聞”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記》)
2. “所”和“以”連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譯為“……的原因”。例: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憑借,可譯為“用什麼方法”、“用這些來”。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輸》)/ 所以動心忍性。(“所以”:用這些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3.與“為”相呼應,構成“為……所……”的結構,表被動。例:而二蟲盡為所吞。(“為……所……”可譯為“被……吞掉”) (《童趣》)
4. 用作名詞,意思是“地方”、“處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歎語氣,可譯為“啊”。例: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陳涉世家》)
2.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例: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狼》)
3.表反問語氣,可譯為“嗎”。例:雖千裏不敢易也,豈直五百裏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 指示代詞,譯為“那”。例:予觀夫巴陵勝狀。(《嶽陽樓記》)
2. fú,句首發語詞。例:夫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丈夫。例:夫齁聲起。(《口技》)
4. 成年男子的通稱,可譯為“人”。例:荷擔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 副詞,可譯為“就”、“於是”。例:遂逐其師。(《曹劌論戰》)
2.副詞,表原因可譯為“因而”。例:恐遂汩沒。(《上樞密韓太尉書》)
(十九)雖
連詞,在文言文中主要有兩種用法。
1. 表示假設,可譯為“即使”。例:雖千裏弗敢易也,豈止五百裏哉?(《唐雎不辱使命》)
2. 表示轉折,可譯為“雖然”。例: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二十)然
1. 代詞,起指示作用,譯為“這樣”、“如此”。例: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2. 連詞,表轉折關係,譯為“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陳涉世家》)
3. 助詞,分兩種情況:
①用在形容詞之後,作為詞尾,可譯作“……的樣子”、“ ……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於句尾,常與“如”“若”連用,構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樣子”“像……似的”。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二十一)故
1. 舊的,原來的。例:溫故而知新(《論語》十則) / 兩狼之並驅如故。 《狼》)
2. 特意。例: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見蔡桓公》)
3. 原因,緣故。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
4. 所以,因此。例: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二十二)苟
1.連詞, 表假設,可譯為“如果”。例:苟富貴勿相忘。(《陳涉世家》)/ 苟慕義強仁(《送董邵南遊河北序》)
2. 副詞,可譯為“苟且”。 例:苟全性命於亂世。(《出師表》)
3. 副詞,表希望,可譯為“且,或許”。例: 苟無饑渴。(《君子於役》)
(二十三)會
1. 副詞
(1)適逢,恰巧。 例:會賓客大宴。(《口技》)
(2)一定。 例:長風破浪會有時。(《行路難》)
(3)定將。例:會挽雕弓如滿月。(《密州出獵》)
2. 動詞
(1)回合,聚會。 例:遷客騷人,多會於此。(《嶽陽樓記》)
(2)體會,領會。 例: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送東陽馬生序》)
(二十四)或
1. 無指不定代詞,可譯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
2. 副詞
(1)有時。例:或王命急宣 。(《三峽》)
(2) 或許。例:或異二者之為 。(《嶽陽樓記》)
(二十五)諸
1. 兼詞,“之於”的合音合義。例:投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 眾。例:其西南諸峰。(《醉翁亭記》)
3. 各位,眾位。例:今諸生學於太學。(《送東陽馬生序》)
文言文翻譯《梁書 臧盾傳》“及曉,宅信果報凶問”中“凶問”是什麼意思?
及曉,宅信果報凶問,其感通如此 聯係上下文,整句的意思是:信:使者,送信的人。
等到天亮,家中來人果然報告了母親去世的消息。他和母親之間的心靈相通竟到了這種程度
凶問單獨來說就是壞消息
求高巍,遼州人文言文中 尋以決事不稱旨,當罪。 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曉以禍福,感以
尋以決事不稱旨,當罪。
翻譯:不久因決事不合旨意,判罪。
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翻譯:想要使天下太平,莫過於多封一些諸侯,並減弱每個諸侯國的力量。
曉以禍福,感之親親之誼。
翻譯:講明禍福關係,用對親人般親愛的舉動方式來感動他們。
文言文翻譯
我自己翻譯的~~~樓主~~~有分部分
1、觀音石閣而西,皆溪,溪皆泉之委[2];皆石,石皆壁之餘[3]。其南岸,皆竹,竹皆溪周而石倚之[4]。燕故難竹[5],至此,林林畝畝[6]。
觀音石閣的西麵溪流縱橫,遍地石礫;溪水全發自一眼泉水,石塊則都是從石崖下落的多出來的部分。石閣的南邊滿目竹葉,挨著溪水周圍的石頭生長。燕京過去很少見到竹子,反而到了現如今,竹子倒是成林成畝了,十分廣茂。
2、竹,丈始枝[7];筍,丈猶籜[8];竹粉生於節,筍梢出於林,根鞭出於籬[9],孫大於母[10]。
竹子長到一丈高的時候,枝杈才分開;竹筍長到一丈高的時候,筍殼仍沒有脫落。
竹粉從竹節的地方生出來,竹筍從林子裏冒頭,竹子根部的嫩芽長到籬笆外麵去了,小竹都比老竹粗壯。
3、過隆教寺而又西,聞泉聲。泉流長而聲短焉,下流平也。花者,渠泉而役乎花[11];竹者,渠泉而役乎竹;不暇聲也。花竹未役[12],泉猶石泉矣。
路過了龍泉寺,然後向西行,終於聽見了泉水的聲音。泉水流過的路途漫長,聲音卻短促得很,是因為下遊的地勢低平。花得要水渠引泉水來照料,竹子也得要水渠引泉水來照料;所以泉水就顧不上發出聲音了。
如果花和竹子不被照料好,泉水就好像是光禿禿的石頭那樣的泉水了(即謂否則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4、石罅亂流[13],眾聲澌澌[14],人踏石過,水珠漸衣[15]。小魚折折石縫間[16],聞跫音則伏[17],於苴於沙[18]。
泉水在石頭的裂縫間肆意流淌,眾多溪流彙集的聲音輕柔而不間斷,遊人踩著石頭過河,水珠沾濕了衣角。小魚兒安靜從容地在石縫間遊動,聽見腳步聲就躲起來,有的鑽到浮草裏,有的鑽到泥沙裏。
5、雜花水藻,山僧園叟不能名之[19]。草至不可族[20],客乃鬥以花[21],采采百步耳[22],互出[23],半不同者[24]。
花的種類太雜,多的像水藻一樣,就連住在山上的僧侶或者園藝老人也叫不出名字。
花朵像雜草那樣到處生長,到了無法分辨種類的程度,所以遊客們就把摘花當成競賽的遊戲。他們到處去采花,也不過百步路罷了;把各自摘的花拿出來放到一起,當中卻有一半那麼多,互不相同。
6、然春之花尚不敵其秋之柿葉[25]。葉紫紫,實丹丹[26],風日流美[27],曉樹滿星[28],夕野皆火:香山曰杏[29],仰山曰梨,壽安山曰柿也。
可是春天的花兒還是比不上秋天的柿子葉啊。葉子是幽幽的紫色,果實卻紅豔豔的;風和日麗的時候,破曉時分,每棵樹上都像是布滿了星星,到傍晚的時候則像是滿山都著了火:在香山,太陽像杏子;在仰山像是梨子,在壽安山的太陽就是柿子了。
7、西上圓通寺,望太和庵前,山中人指指水盡頭兒[30],泉所源也。至則磊磊中兩石角如坎[31],泉蓋從中出。
從西邊登上圓通寺,看著太和庵前麵的地方——山裏人都用手指比劃著那兒,說那裏就是泉水的源頭。一到就看間眾多石頭之間的兩個石角,像是兩個小坑,大概泉水就從這兒流出來。
8、鳥樹聲壯,泉唶唶不可驟聞[32]。坐久,始別[33],曰:“彼鳥聲,彼樹聲,此泉聲也。”
小鳥叫喚著,大樹枝繁葉茂,泉水聲輕輕的,不能立刻聽到。久久地坐一會兒,才分辨出來,就說:“那是鳥叫,那是樹葉的搖曳聲,這個嘛,是泉水聲啊。”
9、又西上廣泉廢寺,北半裏,五華寺。然而遊者瞻臥佛輒返[34],曰:“臥佛無泉[35]。”
然後再次從西邊登上廣泉邊廢棄的寺廟,往北再走半裏就是五華寺了。
而遊人們看過了臥佛寺就立刻折返回去了,還說著“臥佛寺那兒沒有泉水啊”。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曉”在古文有哪些意思